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神道出版社

神道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21-03-09 01:31:38

Ⅰ 中日佛教文化的對比

中國佛教思想對日本文化思想的影響

--------------------------------------------------------------------------------
作者:邱紫華 [2001-12-3 8:50:29]

據傳說佛教傳入日本是公元522年(繼體天皇16年)。中國南梁人司馬達等人來到大和(今奈良縣),在高市郡坂田原結草庵建寺,安置佛像進行禮拜。這是日本民間輸入佛教的初始。但當時人們不知佛教為何物,把它看作奇異的外來神而未予理會。佛教正式傳入日本是552年(欽明天皇13年)10月,百濟明王進獻金銅釋迦佛像一尊和經論、幡蓋等。天皇應大臣蘇我宿禰稻目的請求,將佛像授予他並試行禮拜。正巧當時瘟疫流行,死人很多,大臣物部尾輿和中臣鐮子等上奏天皇說這是國神表示的憤怒和譴責。欽明天皇便派官員把供於蘇我氏家中的佛像仍入難波的堀江中,放火燒毀伽藍。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崇佛和排佛的較量,終於在公元596年由蘇我氏之子蘇我馬子建成了法興寺,佛教開始在民間流行。但是皇室一直持慎重態度,一直到舒明天皇11年(公元639年)才在皇宮內建立起百濟寺。可見佛教和儒學傳入日本時的遭遇頗不同。儒學隨著漢字漢文、國家律令制度和倫理道德規范進入日本,幾乎沒有任何障礙,但佛教卻經過了一番血與火的斗爭和折騰。其根本原因在於一個民族引進某種文化、宗教必須在很大程度上適應其急迫的需要和固有文化的基本特點。佛教在移植日本的初期受到抵制有幾個原因:
首先,日本當時的神道思想已基本確立,任何宗教都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所以佛教受到排斥。儒學是一種先進的理性思想和文化模式,它在很大程度上適宜於日本社會生活現實的需要,儒學本身不具有排他性,其崇奉的「天地君親」也正是日本神道自身所尊崇的對象。傳入日本的佛教是大乘佛教,釋迦牟尼已被視為大神,同時已有較系統的神系。就其功能而言,佛陀既有創世功能又有普渡眾生至西方極樂世界的救世功能,這不能說不對神道教信仰直接構成威脅。神道教正是基於天皇和皇室是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孫來建立起神聖的統治地位的,在功能上遠不及佛教的聖人無比宏大,佛教的引進有損天皇的威望。
其次,佛教宣揚的人生哲學,尤其是消極厭世和出世態度同當時日本民族的思維水平和熱衷於現實的生活趣味相去甚遠。我們從《古事記》和《萬葉集》的詩歌所描寫的事件中表現出來的日本人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情趣的樂觀態度以及對死亡的悲憫心理,就可以發現這種強烈的入世要求和文化心理同佛教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是格格不入的。
再次,佛教的出世哲學宣揚出家人「六親不認」,出家即無家,無國無家,脫離社會政治與家庭責任,不崇拜佛陀以外的任何權威,例如中國佛教就有「沙門不敬王者」之說,這對於日本傳統的血緣氏族親親感情和倫理秩序無疑是極大的沖擊和破壞,同時,這種觀念對於天皇制度建立伊始的中央集權的歷史要求無疑也是一種挑戰。
基於上述原因,佛教在傳入之初遭受排斥和打擊是必然的。但是,日本皇室統治階級又面臨棘手的問題:為什麼被日本人視為先進國家和發達文化的中國其佛教卻那麼興旺發達呢?在一切皆從中國引進的背景下為什麼不能引進佛教呢?當時日本上層的有識之士如聖德太子也都看到東方大陸上的印度、中國、高麗、新羅、百濟等國都是佛國聖土,為什麼日本不能引進佛教呢?這些問題本身就說明佛教具有不可忽視的思想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是日本引進先進的中國文化和技術時不得迴避的問題。事實上,佛教對日本的農業文化也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例如佛教宣揚懲惡揚善、輪回業報、道德自我修養、明心凈性等無疑也是有利於社會穩定,同時由於相信佛教有巨大的宗教功能,如「守護國界」「護國利民」等,所以佛教的引進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更主要的是,佛教本質上是一種崇高神異的宗教,神異力量無疑對任何人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驚奇感。佛教之所以能傳入中國並在中國生根,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種奇異宗教的神異力量。「所謂神異,本體上說,乃是神通的顯示。表現超人能力,這是屬於奇跡般的靈感的東西,而靈感又是從瞑想中獲得的。通是智慧的事情,尤其是指表現為智慧的、不可思議的言辭行為……但神通本身卻是瞑想的重要內容。因為,神通伴隨瞑想出現在具體的實踐當中。神通具有一種特殊能力,它能使人獲得最高程度的自由。……這種佛教意識,正是源於這種神奇的魅力。」(註:柳田聖山:《禪與中國》,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40-42頁。)印度巴利文佛經《沙門果經》就描述了修行者通過禪定方式修煉到一定程度時,「這時的修行者就可以專心於各種神通,能夠體驗證實它們。也就是說,一身變多身,多身變一身;有時顯身,有時隱身;穿牆透壁,如若無阻;步入山嶺,如在空中;出沒大地,如在水中;橫渡河水,如履平地;空中墊座遨遊,如鳥展翅;日月有神力和大威德,全部握在手中,直抵梵天的世界」。(註:柳田聖山:《禪與中國》,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43頁。)這說明神通是智慧的作用或結果,修煉者神奇本領的獲得,正是禪定瞑想的結果。佛教對於有薩滿教傳統及神道傳統的日本人來說,其神異化自然而然地也同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驚奇感。但是,日本文化對佛教的引進是有所保留的,這就必然要對其篩選和曲解,以便更加適宜日本社會生活和民族文化心理的需要。日本民族在對佛教「戒、定、慧」三學的宣教和實踐中,對「戒律」的歪曲和廢馳是所有崇信佛教的東方國家中都沒有先例?,近代日本佛教幾乎取締了佛教全部戒律,把戒律嚴明的佛教變成了最自由的心靈的宗教,把佛教思維的直覺性同該民族詩性的思維方式結合起來,這也是日本神宗和凈士宗格外發達的原因之一。
佛教傳入日本大致經歷了引進、融匯各宗和獨立發展兩個階段。
引進和融匯時期(推古天皇一平安時期,約公元604年-835年):公元604年(推古天皇12年)聖德太子制定了「17條憲法」(政治原則),其中第二條強調「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則四生之終歸,萬化之極宗,何世何人,非貴是法,人鮮尤惡,能教從之,其不歸三寶,何以直枉?」其意思說佛教是一切有生命東西的最後依託,是萬化終極規范,無論何世何人,無不尊崇佛教;佛教能把極惡之人教化歸善。聖德太子自己認真研習佛經,寫有佛教論著《三經義疏》(《法華經》,《勝曼經》,《維摩詰經》三經之義疏)。在公元645年的「大化革新」時期,天皇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播揚佛教:如率先啟用留學中國的學問僧作為高級官吏;大化元年頒布了「興隆佛教」的詔書,大量修建建佛寺,專門撥給佛寺以土地;天武天皇還下令每家必設佛堂,以至到7世紀末,日本國就有了寺院540餘所之多。這種以政令形式推行佛教的結果,使佛教從民間宗教變質為國家宗教和顯教,不僅使佛教進入了日本的家庭,而且使其自然地同神道教傳統發生融合。在聖武天皇執政的天平年間,佛教達到了極盛。這時大量的僧人不畏生死到中國求法,不少中國的佛僧也以超越生死的氣度來日本弘揚佛法。這時期從唐朝系統地傳入了三論宗、成實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和律宗,史稱「奈良六宗」或「南部六宗」。中村元指出「日本佛教是在中國佛教的支配之下發展起來的。日本佛教徒總是有意識地努力使他們自己的宗教與中國佛教相一致。」(註: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240頁。)天平時期之末,最澄和尚和空海和尚入唐求法,分別在中國的天台山和長安的青龍寺帶回去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在佛教思想上,他們已不再是依樣畫葫蘆的單純模仿了。可以說「平安兩宗」開始了佛教日本化的進程。最澄的天台宗把天台、密宗、禪宗、律宗四宗加以融合。中國天台宗在哲學上主張「三諦圓融」及「一念三千」。所謂「三諦圓融」是指從認識論上看,認為事物本質的空無、假有、非有非無其實完全一致,都能達到對事物本質圓融的認識。這是針對其他派別分別從某一方面把握事物,並把這一方面的看法視為真理的謬見而發的。所謂「一念三千」是指宇宙全體(三千)其實都在一念(個體心中)之中。宣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可以修煉成佛的大乘佛教主張,從而得到了信眾的普遍歡迎。為了有利於天台宗的生存發展,最澄還公開地耍起了「護國愛民」的功利旗幟,把佛教原來對立的四宗竭力調和起來。?種融和和包容精神,正是日本民族傳統的思維方法,適應了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需要,因而得以光大。
空海在中國長安學得密宗。密宗認為世界的本質是色(物質)和識(心,精神)構成,因此世界萬物,佛和眾生都是六粗大原素和心(精神)構成。宇宙的全部活動其實都是大如來的身心活動(身密);宇宙中所有的聲音都是大如來的口密;一切精神思維活動是意密;所以全部精神與物質的運動都是在「三密」之中。密宗主張只要修煉「三密加持」即手結印契(做各種規定的手勢),口誦真言(咒語),心觀(形象思維)佛尊就可以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清凈,只要做到與大日如來佛之身、口、心相應即可成佛。這就把佛教的修煉過程和方法大大簡化,所以容易為信眾接受。此外,空海強調念咒(口密)的特異功能,著有《聲字實相義》,其中宣揚文字反映實相(對象),文字替代實相的作用等。這對於早就有薩滿巫術宗教傳統的日本民眾來說,不僅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倍感親切。
在佛教教義方面,與最澄,空海同步的是,這一時期出現了類比附會的「本地垂跡說」,這是企圖把佛教日本化的一種努力。所謂「本地垂跡說」的理論認為日本神道教的諸神乃是佛在日本的化身(權現),佛為了在日本拯救眾生而以神道諸神的身分出現。這種「神佛同體說」的解釋既符合佛教的普渡眾生思想,又抬高了神道之神的世界性地位,促成了神道理論的建設。這種神佛調和的傾向是日本民族性中容納精神的體現,也是佛教日本化的歷史的必然要求。所以今天的日本人既參拜神社也同時朝拜佛寺而沒有任何不自在的感覺。
獨立發展時期(鐮倉時代一安士桃山時代,1184年-1600年):佛教在全盤引進時期緊緊依附政權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徵。以最澄、空海開始融匯各宗教義以來,日本佛教的自覺性獨立性逐漸顯露出來,其表現是從政教合一轉化為政教並立,對政權的依賴性減小了。平安建都以後,貴族勢力日益強大,貴族生活荒淫糜爛,他們要求佛教為其享樂主義服務,為其榮華富貴的生活祈禱平安。貴族不僅希冀佛教保佑現世生活的安逸,還渴望來世的幸福享樂。因此,佛教同國家利益日漸疏遠,而在時尚的要求下,佛教凈土宗等開始繁榮起來。日本佛教在這一時期開始顯露出極鮮明的實用主義,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只要適宜現實需要,就加以利用,而遠離日本社會現實需求的就棄之於旁,例如,具有相當哲理思辨性的唯識宗就從未受到日本佛教學者的青睞。這種結果必然是融匯趨勢的增強,融匯的結果也就必然產生最適宜現實需要的新理論新宗派。這一時期前段,日本佛教寺廟開始脫離城市建築到遠山之中,出現了所謂「山嶽佛教」。日本佛教的獨立自由性在建寺地點上,在融匯各宗各派的觀點上,在迎合現實需要方面都表現出來了。這就是日本佛教的本土化或民族化。
日本佛教本土化的標志是凈土宗和禪宗的興旺發達及世俗化的趨勢。這里,我們重點談談凈土宗和禪宗為什麼會在日本風行以及日本佛教在傳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日本民族性的特點加以討論。
凈土宗又稱蓮宗,由中國東晉高僧惠遠所創,因其在廬山東林寺所結白蓮僧團而得名,是中國佛教重要的宗派,經過南北朝的孕育和發展,到唐代達到鼎盛。凈土宗所研習的經典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經生論》,即所謂「三經一論」。該宗認為,通過凈心修煉最終可以往生到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凈土,永脫輪回。凈土宗的修煉方法,除遵循佛教的一般處身原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外,最根本的是「一心念佛」,這就是所謂的「念佛三昧」。凈土宗強調信眾第一要信念堅定,第二要發願,第三要實行;這「信願行」三者在佛門中叫做「凈土三資糧」。惠遠施行的是佛教傳統的觀想念佛,所謂觀想念佛也叫做觀相念佛,定中念佛,指在修持禪定的過程中思念阿彌陀佛的形象和凈土諸經中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中的美妙景象。無疑,這需要相當強烈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唐代凈土宗的第二祖善導大和尚為了弘揚本宗,在修行方法上更簡化為印度佛教早就有的「稱名念佛」即口稱念佛,就是要信眾不斷地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誦「南無阿彌陀佛」,也能在死後前往西方佛國凈土。
善導所倡導的「稱名念佛」方法更簡單易行,更容易為日常繁忙操勞的民眾所接受所施行。因此,凈土宗在中國南北朝時期佛教各宗派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顯宗。基於同樣的原因,凈土宗對於大多數不懂漢文,不能念誦佛經的日本民眾來說無疑打開了方便之門,同時對非常講究實用功利性的日本民族來說,西方凈土極樂世界同高天原一樣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因此,在平安末期凈土宗在日本天台宗僧人源信的倡導下很快風行起來。不僅如此,日本各宗派在信守本派宗旨之時,在修持上也都開始採用「稱名念佛」的簡化方法。
中國佛教禪宗在奈良時代開始傳入日本,但無大的影響。至承安初年(1171年-1174年)睿山僧覺阿入南宋,從佛海禪師學得臨濟宗楊歧禪歸國,建宗名「達摩」。以後日本名僧榮西(1141年-1215年)兩次來宋,得黃龍派虛庵禪師之傳,歸去後創日本「臨濟宗」,大力傳播禪宗教義,並著有《興禪護國論》。此後入宋的佛僧幾乎全部接受禪學。宋元之交,一些南宋禪僧流亡日本,如臨濟宗名下的名禪師蘭溪道隆就受到嵯峨天皇的禮遇,敕賜「大覺禪師」號。這樣,「宋代的禪可以說象洪水一樣涌進日本。」(註:柳田聖山:《禪與中國》,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216頁。)室町時代廣大僧眾都爭相誦讀《臨濟錄》和《碧岩錄》、《無門關》等禪宗著作。禪宗佛學在日本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反響,究其原因在於禪宗的世俗性、現實性、心靈的自由性和實現人生終極目標的直截了當性。禪宗同凈土宗一樣適應了日本民眾的文化心理,切合了日本社會的現實需要,所以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中國唐宋時期禪學對詩歌創作和詩歌理論的滲透、對繪畫藝術創作和畫論的滲透、對中國武術的滲透等,都直接影響到日本文化。禪宗尤其贏得了日本武士階層的崇敬與歡迎。禪宗為什麼在日本會對武士階層產生那麼大的影響,甚至被稱為「武家佛教」呢?這大概有如下原因:
第一,佛教禪宗武術所具有的神異力量。禪宗依然是佛教中的一宗,人們信仰佛教超現實的神秘性,尤其是傳說在禪定修煉中能獲得超凡的神異力量,這無疑對以習武為業的日本武士們具有無比的誘惑力。中國佛僧習武的傳統及取得的成就肯定對日本武士階層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中國佛僧習武的歷史綿長。史載北魏太武帝於太平真君六年(446年)在平息盧小胡、蓋吳起義時,就在長安一佛寺發現寺中藏有兵器,懷疑寺僧同蓋吳勾結,便大怒而誅殺眾僧,這說明當時寺院有習武之事。以後在隋末又有少林僧眾協助秦王李世明而敕封獎諭、勒石紀功,其碑尚存。以後中國武林中就有諺語:天下功夫出少林。這說明,禪法同武術結緣很早。少林武術講究氣功、養生、煉氣、意念,把印度瑜伽術同中國古代武術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傳說少林武術功夫能以內氣百步擊倒人而不覺察;能在水面上如平地般行走;可以一指擊人致死;可以練就不怕暴力擊打的「鐵布衫」功夫及飛檐走壁等等神異能力。這些傳說中具有神異魅力的禪宗武術無疑對於內戰連綿的日本武士們有極大的誘惑力。
第二,禪宗所宣揚的直截了當簡便易行的修行手段,對於沒有文化的日本武士階層來說是獲得神奇力量的最便捷之道。禪宗不立文字,沒有繁難的漢文經典,就修煉方式來說也不講究對佛經經典的學習,而只求以平常心在行走坐卧、談笑風生中去領悟武術的奧秘,以隨緣任運的態度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中體悟搏擊技巧。這對於普通沒有文化知識的日本武士來說,是獲得神異力量的切實可行的道路。
第三,禪宗了悟生死的超脫態度符合日本武士的盡忠心理及培養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由於各領主之間戰亂頻繁,因此各領主都擁有大批武士。武士信奉中國倫理的「忠」、「信」、「義」精神,但武士的忠義不是對天皇對國家,而是對供養其生存的領主。禪宗也宣揚生死輪回和靈魂不死的佛教教義,禪宗主張在頓悟中,參悟生死,達到無生無死的涅pán@①境界。例如,中國武術典籍《少林宗法》第一篇中就寫有:「參貫禪機,超脫於生死怖畏之域」的思想境界為武術的「極致所歸」。在佛教教義的感染下,日本武士注重培養視死如歸的無所畏懼的「無我」精神。這種精神在後來國家神道的鼓勵下,轉化為堅韌狂熱的「武士道」精神。
第四,禪宗宣揚的直觀頓悟有利於培養武士的直覺力和思維敏銳性。直覺頓悟只有在精力高度集中、無我忘我的思想狀態中才能得到激發。它不依賴理性與思索,而是靠訓練的基本功在隨緣任運的自然放達的狀態中獲得,中國禪宗稱這種自由曠達的精神狀態為「平常心」、「無住心」,日本禪宗稱之為「不動智」。日本濟庵宗彭在其武學名著《不動神妙錄》中認為,「不動智」是武士立身之本,為拳術的關鍵。「不動智」不是不用智,而是指精神思想不僵固執著於某一方面,而是指精神思想前後左右、四方八面流動而「無停留處」,這也正是在任運自如中處處用心的意思。所以「無停留處之心」被日本武士尊奉為「神魂」。該書說:「心之置所,言心置何處。心置敵身之動,則心為敵身之動所取;心置敵之刀劍,則心為敵之刀劍所取;心置我刀劍,則心為我刀劍所取;心置不被砍殺之所,則心為思不被砍殺之所取;心置對人戒備,則心為對人戒備所取;蓋言之,心無置所。」(註:轉引自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3頁-504頁。)日本流行的禪話《劍的滋味》中講述了日本著名武士柳生又壽郎學劍於名劍手武藏的故事。柳生向武藏學劍道,武藏先讓他安下心來作忠誠的僕人,樹立十年學成的耐心。三年之內,每天只要他做飯、洗碗、鋪床、打掃庭院、管理花園,隻字不提劍的事,不許碰一下劍,目的是讓他放下馳求心。之後,在柳生幹活的當兒,武藏出其不意地時以木劍向他一擊,使他早晚都得時刻品嘗遭劍擊的滋味,念念都在警覺之中,如此用心,終於悟出了個中三味,遂成為全日本最精湛的劍手。所以日本柳生派武術著作《活人劍·無刀之卷》說:「不殺人,我們以不被殺為勝。」(註:轉引自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4頁。)武士們極力使自己獲得超常的敏銳的直覺感悟能力,即技巧以外的神異能力。這種直覺感悟力很接近心理學中的「第六感官」能力,它不是依靠思維理性獲得,而是來自於職業的本能或者說是先天的敏感。
「在武家時代那一種真創的斗爭社會中,坐禪、劍術、柔術,都成為斗爭的精神訓練的要義,而禪定可以變為軍隊的最高統率,創術的最高秘奧,戰斗的最高策略。無論你自己說是怎樣高明的禪師,要在『戰斗』和『死』的考試上不落第,才可以算為初等及第。」(註:戴季陶:《日本論》,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頁。)從總體上說,禪宗所提倡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通過坐禪得道等,這些很適合武士克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取得了武士的信仰。如果說舊佛教是公家(皇室)佛教,那麼它就是武家佛教。」(註: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說》,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186頁。)
但是中國佛教的任何宗派在日本都發生了某種程度的變形,這種變形正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必然對外來文化所作出選擇、揚棄、吸收的結果。日本佛教從尊崇自然人性出發,對中國佛教的種種戒律進行了全面的「廢棄」,也就是以自然人性排斥佛教的禁慾主義。
日本民族傳統非常尊崇人類的自然天性情慾,在倫理上和制度上從不壓抑和約束人的正常情感和慾望。儒學家太宰春台(1680-1747)「把自然的人的感情稱為真情,他列舉「好惡、苦樂、憂喜之類」都作為真情。他認為:「無人無此等感情。大人小人,貴者賤者並無多少差異。又父母妻子恩愛之情,貴賤無異。此等感情皆出自人之天性至誠,絕無虛偽,故稱之為真情」。「天性乃人與生俱來之本性。不待教導,無須學習,不用勉強,無思無慮,自然而然之事,皆天性之事。此即名為誠。」(註: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頁。)所以中村元說:「在充分滿足人的慾望與感情這種意義上的自然主義是日本佛教的主要傾向。整個說來,日本佛教傾向是享樂主義。例如,祈禱儀式實際上成了平安時代的貴族享受現世快樂的一個機會。『春天就在眼前,梅花的芬芳輕輕飄來,與竹林深處傳來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使人覺得好象已經身臨活生生的佛陀的國度』(《源氏物語》)。對他們來說,現實世界上的一次佛教集會就已經是極樂凈土了。」(註: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頁。)例如,日本人就把佛教追憶和崇拜祖先的盂蘭盆會改變成為全民族在夏日舉行的重大節日。至今,在盂蘭節日中大家高高興興載歌載舞進行狂歡。這種自然主義直接導致了佛教戒律的廢馳。唐僧鑒真曾使日本佛教確立了嚴格的戒律,但隨著時間推移,「戒律之正法被人忽略了。中古以降,受戒已名存實亡,來自各國(日本地方設國、郡、里——引者注)的人聚集在一起只不過是在寺院的戒壇周圍閑逛而已。他們對大小戒律一無所知,他們也不試圖去辨別一下什麼樣的舉止行為是違反這些戒律的……持齋持戒的人完全絕跡了。戒律的廢馳在凈土宗教徒中間特別盛行。『那些專念阿彌陀佛的人說,他們玩圍棋、雙陸並不違背任何對他們的教導。私通和吃葷也並非往生凈土的障礙。末世持戒是市中之虎。那應該為人所恐懼,為人所僧惡。一個害怕罪行和畏懼邪惡的人肯定是一個從不相信佛的人』。法然(1133-1212)所傳布的凈土教學說完全無視持戒與破戒之間的區別。它只強調念阿彌陀佛。『如果一個吃魚的人可以往生凈土,那麼一隻猿猴就肯定可以往生凈土。一個人吃不吃魚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念阿彌陀佛的人是註定要往生凈土的』……『明治維新』以後,實際上佛教各宗都舍棄了戒律,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註: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頁。)日本佛教以自然主義態度廢馳戒律之後,佛教眾僧都飲酒、聚妻、做生意、置財產,同世俗民眾幾乎沒有明顯的區別,尤其在兩性關繫上,不僅放盪而且有理論主張。例如平安時代末期出現的異端邪教立川流派就「把男女性交的陰陽之道與即身成佛的秘密教義看作一回事。這些放盪亂倫的秘密儀式從鐮倉時代的初期到中期在各處流行……與立川流派同樣的傾向也出現於凈土教中。這種傾向的一個例證就是所謂的『相繼開會の一念義』(保證遵守一念義的那些人得救與贖罪)。這種教義宣講如下:『所謂一念即意為兩個人一條心。男女二人合二為一,都感到愉快時,他們齊聲念一遍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是一念義的意思。因此,那些仍然單身的人們,害怕他們不能往生凈土,就得找到自己的夥伴』。」(註:日本《念佛名義集·凈土宗全書·10》。)甚至日蓮宗也認為「特別重要的法門在於兩句話: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pán@①。正當男女交會之時,吟唱南無妙法蓮花經——那正合乎我們所說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pán@①。」(註:日本《四條金吾殿御返事》。)「德川時代的各種文藝作品顯示,一些本來表示佛教各種神聖觀念的詞彙,竟然被用來作為暗示淫亂放盪場面的隱語。這種褻瀆宗教神聖性的例子在印度和中國都是從未見過的。恐怕是日本獨特的現象……這種態度使日本人認為,他們肯定自然的情慾和廢棄戒律並不一定意味著舍棄道德秩序。」(註: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頁。)佛教對日本民族的想像力、直覺領悟力和審美思想中對意境、意象的追求,對空寂、閑寂、枯瘦、幽玄美學思想的形成,對以禪喻詩、對自然萬物的有情眾生的情感等都有極大的深化作用。但是也應該看到,無論佛教的滲透多麼強烈,也不可能改變日本民族的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人生態度,正是這一基本民族因素,形成了日本民族審美思想的獨特性。
字型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般下加木

(原載《咸寧師專學報》1998年4期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導

Ⅱ 請大家推薦幾本介紹日本神道教的書籍,我寫論文需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謝謝

如果是寫論文的話,老夫建議直接去日本找相關的書籍,因為國內翻譯版或多內或少會有點原意流失

日本關容於神道方面的書籍老夫羅列如下,這些書在日本都是比較權威的,所以很容易買得到:
伊藤聡 『神道とは何か』 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新書〉、2012年。ISBN 978-4-12-102158-8。
井上順孝 『神道』 ナツメ社〈図解雑學〉、2006年。ISBN 4-8163-4062-9。
景山春樹 (1972-04-25). 「神道」. 世界大網路事典. 16 (1972年 ed.). 平凡社.
石原藤夫 『靖國神社一問一答』 展転社、2002年。ISBN 4-88656-226-4。
岡田荘司 『日本神道史』 吉川弘文館、2010年。ISBN 978-4-642-08038-5。
茂木貞純 『神道と祭りの伝統』 神社新報社、2001年。ISBN 4-915265-95-1。

Ⅲ 土御門神道的相關史實

本來,賀茂家是世代掌管陰陽寮的陰陽頭,自從賀茂保憲把陰陽道中的歷道傳給其子賀茂光榮,把天文道傳給安倍晴明以後,在陰陽寮中就形成賀茂、安倍兩家並駕齊驅的局面。至安倍晴明十九世孫安倍有修時,受賜土御門稱號,自此以後,土御門家被任命為陰陽寮的陰陽頭,逐漸取代了賀茂家的地位。
豐臣秀吉時代,土御門家失勢,其領地被沒收。據記載,土御門家又因文祿年間,豐臣秀次被疑謀反被迫切腹自殺,土御門家為秀次舉行祈禱活動,以此為由被流配尾張國。後豐臣家失勢,德川家康恢復其職位,使其家名繼續維持下去」(註:清原貞雄:《神道史》,厚生閣出版社1939年4月版,第320頁)。
土御門泰福從山崎暗齋學習垂加神道,把土御門家的陰陽思想與垂加神道的教義結合起來,並吸收其他神道派別的教義思想,創立了土御門神道。

Ⅳ 求講日本幕府歷史的書籍

通史:
日本史概說
作者: [日]坂本太郎著 汪向榮 武寅 韓鐵英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史
作者: 吳廷璆主編

日本通史
作者:趙建民 劉予葦主編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日本史研究入門
作者:[日]遠山茂樹 佐藤進一編呂永清譯

日本歷史講話
作者:日本·伊豆公夫編 余平譯

日本簡史
作者:遼寧大學哲學研究所

日本歷史(上、中、下)
作者:[日]井上清著 天津市歷史研究所譯

日本小史
作者:伊豆公夫著 楊輝譯

日本二千六百年史
作者: 大川周明著 雷鳴譯

日本歷史大綱
作者: 哥溫著 陳彬酥譯

簡明日本通史
作者: [日]依田熹家著 卞立強等譯

古代史:
簡明日本古代史
作者:王金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大化革新
作者: 禹碩基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彌生的日輪
作者:飯野孝宥著

先史時代的日本
作者:徐逸樵著

邪馬台國
作者:汪向榮

中世近世史:
日本幕府政治
作者:王立達編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米騷動"
作者: 戴永玲編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近代史:
加藤祐三史學著作選之三 日本開國小史--來自柏利的挑戰
作者: [日]加藤祐三著 蔣豐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
作者: 栗田元次著 胡錫年譯

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十)俄彼得變政記/日本變政考
作者: 蔣貴麟 出版社:宏業書局

日本近代社會運動史 風雪之碑
作者: 森正藏著 史存直等譯

日本近代史
作者:(日)安岡昭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現代史 (上、下冊)
作者:[日]井上清 鈴木正四著楊輝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近現代史第一卷
作者:[日]遠山茂樹著 鄒有恆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現代史第二卷
作者:[日]今井清一著 楊孝臣、郎唯成、楊樹人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現代史第三卷
作者:[日]藤原彰著 伊文成 李樹藩 南昌龍等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代史
作者:萬峰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講座
作者:萬峰 沈才彬編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
作者:[日]井上清

明治維新史
作者:伊文成 馬家駿

日本維新史
作者:[加拿大]諾曼著 姚曾廙譯

明治維新講話
作者:[日]服部之總著 舒貽上譯

簡明日本近代史
作者: 呂萬和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綱
作者:[蘇]加爾別林主編 出版社:三聯書店

日本改革史綱
作者:劉天純

明治維新的再探討 (《世界歷史》增刊)
作者:《世界歷史》編輯部

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的起步與形成
作者:米慶余

日本明治維新
作者:武安隆 王家驊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西南戰爭
作者:米慶余

對外關系史: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作者:李景溫

日本北方領土
作者:[日]吉田嗣延等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外交史上、下冊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編

日本近代外交史
作者: 米慶余著

日本遣唐使簡史
作者: 池步洲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
作者:[日]大庭修著 戚印平 王勇等譯

中國江南:尋繹日本文化的源流
作者: 王勇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作者: 嚴紹璗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
作者: 陸堅 王勇 出版社:杭州大學出版社

其他專題史:
日本文化史
作者:[日]家永三郎著 劉績生譯

日本海軍史
作者:[日]外山三郎著 龔建國 方希和譯

日本人民史
作者:[日]羽仁五郎著 馬斌等譯

日本政治史 第一卷 西歐的沖擊與開國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周啟乾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二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 呂萬和 熊達雲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三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呂萬和 熊達雲 張健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四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周啟乾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一冊 幕末維新 明治國家之成立
作者:[日]升味准之輔著 董果良譯

日本西方文化攝取史
作者:鄭彭年 出版社:杭州大學出版社

日本社會經濟史
作者: 內田繁隆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史學及歷史批評:
日本歷史--"國史"批判
作者:[日]井上清著 閻伯緯譯

日本的修史與史學
作者:[日]坂本太郎著 沈仁安 林鐵森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本歷史概論
作者: 洪平健

史料類:
一六○○年以前的日本
作者:王輯五 選譯

一六○○--一九一四年的日本
作者:世界史資料叢刊初集編輯委員會編 楊人楩主編 張薩桐選譯

早期日本游記五種(東游日記、日本日記、游歷日本余紀、使東述賂[附]使東雜詠、日本紀游)
作者: 羅森等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日本考
作者: [明]李言恭 郝傑 出版社:中華書局

歷史論文集及工具書:
日本歷史辭典
作者:[日]竹內理三等編 沈仁安 馬斌等譯

日本人物辭典
作者:日本人物辭典編纂委員會編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中國日本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 日本史論文集
作者: 中國日本史學會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日本史論文集
作者:中國日本史研究會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本學 第四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五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六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九輯
作者: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近代日本研究論集
作者: 俞辛焞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鄭森禹日本問題文選
作者:鄭森禹著

人物傳記:
中日友好的先驅日本著名高僧空海
作者: 黃道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代十大哲學家
作者: [日]鈴木正 [中]卞崇道 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歷史人物傳(近現代篇)
作者:伊文成 湯重志 賈玉芹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日本天平女皇孝謙傳
作者:劉明翰 劉丹忱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本天皇列傳
作者:蔣立峰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東瀛奇葩:日本歷史上的傑出女性
作者:(日)松下孝子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百代盛衰--日本皇室
作者: 趙曉春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化:
77把鑰匙 --開啟日本文化的奧秘
作者:(日)梅棹忠夫

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
作者: 王家驊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禪與日本文化
作者:[日本]柳田聖山著 何平 伊凡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
作者: 貝拉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

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
作者: 武繼平編譯

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
作者: 王勇 王寶平主編

武士日本
作者: 陳洪波 黃朝榮編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日本的文化搖籃--京都
作者: 叢淑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文化史 一個剖析
作者:

日本之謎--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作者: 梁策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國家神道
作者: [日]村上重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歐比較文化
作者: [葡]路易斯·弗洛伊斯著 [日]岡田章雄譯注范勇 張思齊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類型
作者: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著 呂萬和 熊達雲 王智新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
作者:武繼平編譯

日本神道教與文化
作者: 趙錦元 戴佩麗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
作者:王勇 王寶平主編

日本文化與日本人性格的形成
作者:[日]源了圓著 郭連友 漆紅譯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六卷 沒有經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作者: 劉立善著

高天原浮世繪--日本神話
作者:劉毅著

文學藝術:
《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
作者:[日]千宗室

日本文學思潮史(東方文化集成)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日本茶道文化概論
作者:滕軍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宗教:
日本近現代佛教史
作者: 楊曾文 張大柘等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本佛教史綱
作者: [日本]村上專精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心 日本佛教文化叢談
作者: 高田好胤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本佛教史
作者: 楊曾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宗教與日本現代化
作者: 王志遠 出版社:今日中國出版社

日本社會研究:
商務新知譯叢 符號帝國
作者:[法]羅蘭·巴爾特著 孫乃修譯

日本人

作者: [美]才能德溫·賴肖爾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日本的性格
作者: 長谷川如是閑著 羅茂彬譯

日本的改革與振興
作者: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研究
作者: 陳彬龢編著

日本論
作者: 哈耶瑪原著 張原譯

近代日本政治體制研究
作者: 武寅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的近代化--與中國的比較
作者:[日]依田憙家 譯者:卞立強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思想:
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點
作者:[日]梅原猛著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第二卷)
作者: [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
作者: 丸山真男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江戶時代日本儒學研究
作者: 王中田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東方哲學史資料選集 日本哲學 一、古代之部 二、德川時代之部
作者: 北京大學哲學系 東方哲學史教研組編 出版社:商務印書

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
作者: 朱謙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哲學思想史
作者: [日本]永田廣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文明論概略
作者: [日]福澤諭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作者: [日]丸山真男 出版社:三聯書店

其他:
日本國勢之解剖
作者: 王駿聲等譯 矢野恆太著

生活在遙遠的年代叢書 武士與將軍 日本
作者: [美]時代-生活圖書公司編著 李靖譯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日本
作者: 范作申著

補充: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十卷 十七音的世界--日本俳句
作者: 馬興國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六卷 悟化的生命哲學--日本禪宗
作者: 劉毅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
作者: [美]本尼迪克特 孫志民 馬小鶴等譯

日本古代文學思潮史
作者: 葉渭渠

Ⅳ 日本政治文化對政府體制的影響

日本政治文化的結構特徵與基本要素
林曉光(法學博士)
日本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東亞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構成多樣、內容豐富的政治文化。其政治文化的形成既有本國歷史文化的積淀和浸潤,也有對外來文化、尤其是對於古代東方文化和近現代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借鑒,東、西兩大文化在日本這樣一個島國上長期交流融合的結果,使其政治文化具有多源、多重、多樣的特點。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有三大方面:一、本土生成的傳統文化;二、源自中國的儒家文化;三、從西方傳來的基督教文化。文化源流的多源性導致了文化結構的多重性與復合性。因此日本政治文化的要素構成和結構特徵又有以下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演變、發展的過程密切相關,而且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特徵。二是外來文化的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歷史時期甚至具有壓倒性、主導性的作用和地位。三是在對於外來文化的學習利用、融會貫通的同時,基本上保持了本土的原生性文化的精髓。日本政治文化有以下幾大要素:神國思想與民族主義、民主主義與和平主義。這幾大要素雖然不足以涵蓋日本政治文化的全部內容,但卻構成了日本政治文化最具特色和基礎性的主體部分。從這幾個角度入手,也許還不能准確而全面地把握日本政治文化的整體框架和豐富內涵,但至少揭示了日本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構成要素和基本特徵,多少可以提供一個分析平台,用於解讀日本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行為特徵、日本政府政治運營的核心理念及其對外政策的決策思想等政治行為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在對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政治文化進行考察時,筆者並未全面考察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歷史源流、發展演變,也沒有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它思想淵源或理論觀點,而是主要考察民族主義對於日本政治文化的影響,分析在日本政治變動和外交決策的過程中,民族主義作為文化環境所起到的作用。必須指出的是,在二戰以後的在民主改革中,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被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皇集權、軍部擅權的法西斯專政體制被廢除,政教分離,神道與國家政治分離,民主、和平思想的傳播,議會內閣制的政權體制的建立,普選制的實行,這一切都有助於民主和平的政治文化在日本的形成。至少在國家政治外交的層面,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影響已經大為削弱,不再發揮主導性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思潮、民族心理的深層,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仍然存在並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也存在著積極與消極、正面與負面的多方面作用,不應、也不可能簡單地一概而論、以偏概全。不能不注意的是,冷戰後在日本政治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似乎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這種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將對日本政治產生何種影響?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日本政治外交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選擇?是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基於政治文化的考察視點,我們考察和研究的主要是文化對於國家政治外交、政府政策行為的影響問題,因此基本上不涉及以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物態文化,而是兼及文化的制度、行為、精神等三個層面,並集中於文化思想對於政治的滲透和影響,以及政治行為反映出來的文化底蘊。從這一點考察日本的政治文化,我們就不能不將考察的主要對象和內容放在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等方面。因為筆者認為:對日本政治、外交,乃至民眾心理、民族文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作為復合型的傳統政治文化和社會思潮,對日本民族的發展和國家和民族的近代化、統一國家的形成以及中央政權的建立,無疑產生了巨大的、不失為積極的作用。但但日本近代歷史告訴我們,作為一把「雙刃劍」,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過分張揚和推崇,尤其是在國家政治生活和政策理念的全面又使之自我異化,走向極端化、沙文化,成為日本軍國主義實行擴張主義政策、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理論基礎和政治理念,成為法西斯軍國主義蒙蔽國民,驅使國民為其侵略戰爭賣命的意識形態工具。由此可見,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與日本對外擴張的力量和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成為考察和解讀日本近代政治文化的一把鑰匙、一個切入點。在對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政治文化進行考察時,筆者並未全面考察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歷史源流、發展演變,也沒有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它思想淵源或理論觀點,而是主要考察民族主義對於日本政治文化的影響,分析在日本政治變動和外交決策的過程中,民族主義作為文化環境所起到的作用。必須指出的是,在二戰以後的在民主改革中,日本的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被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皇集權、軍部擅權的法西斯專政體制被廢除,政教分離,神道與國家政治分離,民主、和平思想的傳播,議會內閣制的政權體制的建立,普選制的實行,這一切都有助於民主和平的政治文化在日本的形成。至少在國家政治外交的層面,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的影響已經大為削弱,不再發揮主導性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的是,在社會思潮、民族心理的深層,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仍然存在並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也存在著積極與消極、正面與負面的多方面作用,不應、也不可能簡單地一概而論、以偏概全。不能不注意的是,冷戰後在日本政治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神道思想和民族主義似乎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這種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將對日本政治產生何種影響?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日本政治外交和國家發展戰略的選擇?是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日本政治文化的結構特徵與基本要素日本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東亞國家,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構成多樣、內容豐富的政治文化。從文化源流的角度看,日本政治文化的起源有三大方面:一、本土生成的傳統文化;二、源自中國的儒家文化;三、吸收從西方傳來的基督教文化。這種文化源流的多源性導致了日本文化結構的多重性與復合性。從文化發展演變的階段看,上述三個文化源流在日本文化發展史上又先後占據主導性地位,使日本文化的發展演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從內容構成上看,日本政治文化有以下幾大要素:神國思想與民族主義、民主主義與和平主義。這幾大要素雖然不足以涵蓋日本政治文化的全部內容,但卻構成了日本政治文化最具特色和基礎性的主體部分。從這幾個角度入手,多少可以提供一個著眼點或分析平台,用於解讀日本作為一個國家的主要行為特徵、日本政府政治運營的核心理念及其對外政策的決策思想等政治行為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基於政治文化的考察視點,我們考察和研究的主要是文化對於國家政治外交、政府政策行為的影響問題,因此基本上不涉及以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物態文化,而是兼及文化的制度、行為、精神等三個層面,並集中於文化思想對於政治的滲透和影響,以及政治行為反映出來的文化底蘊。一、 日本政治文化的結構與淵源東亞文化發源於中國,中華文化是東亞地區傳統文化的源頭與核心。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古代中國社會的策源地在黃河流域,它從這里擴展到長江流域。遠東社會的策源地把這兩個流域都包括在內,然後一方面沿著中國海岸向西南方擴展,另一方面向東北擴展到了朝鮮和日本。」[1]這就清楚地描述了古代東亞文化擴展流布的脈絡,進而說明了中日文化關系的源與流、原發與繼發的聯系。成熟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日本原始文化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尤其是代表古代中國宗法倫理、道德綱常的儒家學說,實際上成為包括日本在內的古代東亞各國社會倫理道德、政治法律制度的精髓和准則,顯示了強有力的文化自生創造性。與此相比,日本文化則具有突出的移植模仿性,日本的儒、佛、道諸家學說思想,甚至文字、習俗、政治法律制度,都是自中國移植模仿而來。這種移植模仿性又反映了日本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非但不排斥外來文化,反而通過積極地吸收、消化、改造,充分利用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使之適應日本社會的發展需要,成為本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加速日本歷史的發展進程。一旦日本發現西方文化具有比中華文化更先進的成分時,就竭力突破中華文化的封建桎梏,積極向西方文化學習,擺脫中華文化的束縛和局限,推動社會和文化的「蛙跳式」的發展躍進,成為東亞地區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躋身於西方列強之列。這又反映出日本文化的隨機性和應變能力強的特點。1、外來文化與日本政治文化的結構、源流日本是一個島國,是公元一萬多年以前由於海水上漲才與大陸分離而形成的。其本土文化一方面受到大陸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在結合大陸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對大陸文化進行改造加工,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日本的傳統文化形成於農耕社會確立和統一民族國家成立的彌生時代至大化改新時期。[2]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日本進入彌生文化時代,稻作農耕獲得了迅速地發展,水利的利用,農具的製造,祭祀活動以及對於這些事務的管理,促進了社會的分化大約公元前1世紀,在日本的九州和畿內地區出現了國家。其中奴國(今福岡縣福岡市)出土的西漢銅劍、銅矛和「漢倭奴國王」金印,證明了日本早期國家與中國漢王朝存在的聯系。公元1世紀末—2世紀初,在日本出現了更為強大的地域性國家,邪馬台就是其中較為有名的一個。[3]公元四世紀初,日本的地域性國家逐步發展成為以畿內地區為中心的大和王國。隨著統一國家政權的建立,日本開始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因為日本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是在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的情況下,自成一體地發生和成長起來的,相對於其他許多大陸國家而言,日本的早期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國產文化」,具有相當強的「原生性」。這既是日本文化發展的第一階段,也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和組成部分之一。公元592年12月,推古女王繼位掌握朝政大權。第二年又立聖德太子掌管朝政。他們兩人進行了多項改革,史稱「推古朝改革」。主要的改革內容有:1、制定《冠位十二階》,按照儒家的德、仁、禮、信、義、智,規定六級十二階冠位的高低。2、制定《十七條憲法》,遵循儒家的「禮治」思想,強調「治民之本,要在乎禮。上不禮而下不齊,下無禮以必有罪,是以君臣有禮,位次不亂;百姓有禮,國家自治;其中14條涉及官吏的行為准則。3、尊崇佛教,「當今朕世,祭祀神祗,豈有怠乎」,「群臣共為竭心,宣拜神祗」。4、積極開展對隋朝的外交。607年,小野妹子使隋所持國書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當年9月大和國使者來隋所呈國書稱:「東天皇敬白西天皇」。是日本統治者在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天皇」的稱號。[4]通過典章制度和對外交往,極力體現王權的至高無上和國家的尊嚴地位,是日本國家意識和權力意識的形成與強化。646年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大力模仿和吸收中國唐朝文化的時期。隨著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文物被大量復制、移植到日本,在日本文化發展史上形成了「唐風化」的熱潮。到平安時代(794—1192年),進入日本的唐朝文化被改造、更新,與日本傳統文化結合交融,實現了「國風化」。幕府時期(1192—1868年),在武士政權的統治下,日本完成了對佛教和儒學的「日本化」。德川家康曾指出:「吾國乃神國也,尊神崇佛,……佛即神,神亦佛,兩者同一。固君臣之道,堅守國家統一,乃吾日本向神誓忠及崇仰神之明證也。……仁、義、禮、智、信之理,亦皆含於神意之中。」[5]這里談到了神、佛、儒三種文化的關系及其在政治文化上的意義。神佛同一,但神在佛先,文化思想上的「佛主神從」轉化為「神主佛從」。以儒學之倫理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則皆存於神意之中,而對神的忠誠與崇敬又體現於政治上的君臣之道、國家統一,以及「士農工商」的區別身份尊卑的社會等級制度。顯然,神國學說已超越於佛、儒之上,成為日本政治文化的主導性構成。同時,早已經傳入日本的中國道教也發生了質變,與日本傳統的神國學說結合,轉化成深入社會、並深刻影響國家政治生活的神道教。[6] 至此,日本文化的演進完成了吸收融合中華文化的精華、促進本土文化螺旋式上升發展的第二階段,而日本文化的構成中也增加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部分,中華文化成為日本文化的又一個重要源流和組成部分。在日本文化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儒、佛、道各家思想學說對於形成社會行為規范,維系道德倫理准則,都有一定的正面、積極的作用。日本文化發展的第三階段、第三個源流和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的進入和傳播產生的「蘭學」。16世紀中葉以後,西方文化逐步傳入日本,其傳播途徑主要有三個:技術、基督教、「蘭學」。西方技術文明傳入日本的物質載體主要是兵器。1543年8月25日(公歷9月23日),一艘中國帆船因風暴漂流到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手執鐵炮(日語稱步槍為鐵炮),試之,果然不同凡響。」[7]通過學習鐵炮的製造和使用,日本開始吸收和引進西方先進的科技成果以及技術文明。1548年8月,耶穌會傳教士方濟各到大日本的鹿兒島開始傳教活動,揭開了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傳入日本的序幕。天主教在日本迅速傳播。到1582年,有教堂200多座;到1605年,教徒達75萬人。日本史學家稱之為「天主教世紀」。[8]日本天主教徒人數增長情況簡表:年 代教徒人數年代教徒人數1551年1000—15001582年1500001570年300001587年2000001579年1000001605年750000資料來源:[日]福尾猛市郎:《日本史史料集成》,第一學司社1980年,第149頁。隨著天主教的傳播,西方教育、西方文化藝術也在日本傳播開來。西式學校(包括神學院)講授拉丁文、葡萄牙文、音樂、繪畫、戲劇、天文、地理、幾何、算術、醫學、哲學,到1583年,已有200多所,學生累計1.2萬人。[9]1582年,耶穌會為了宣揚自己在東方傳教的業績,從有馬的教會學校選拔了4名學生遠赴歐洲。他們1590年回到日本時,帶回了西洋樂器、活字印刷機、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冊》、《世界城市圖冊》,是日本人有史以來第一次「走出去」學習西方文化,在日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天主教的傳播和教徒人數的不斷擴大使日本封建統治者感到潛在的威脅。1587年6月19日,豐臣秀吉發布「驅逐傳教士令」,開始了日本歷史上「禁教、」「鎖國」的文化自我封閉時期。從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日本統治者接連發布五次「鎖國令」,實行極為嚴厲的禁教政策,取締天主教。直到1720年的德川幕府時期,第八代幕府將軍德川吉宗才對於從荷蘭輸入的天主教以外的西方書籍、主要是自然科學的書籍開禁,並以長崎作為唯一的對外開放口岸,與荷蘭商人進行貿易活動。由於這一時期的西方文化,如天文學、地理學、動植物學、醫學、化學、物理學等的輸入主要是以荷蘭語為媒介,所以在日本文化史上稱之為「蘭學」。隨著西方科技文明被介紹到日本,西方文化的價值觀、道德觀、平等觀、哲學思想,以及啟蒙思想和文藝復興的文化成果也大量進入日本,造就了一批具有近代文明意識的日本知識分子。他們以西方文化為武器,批判封建制度和鎖國政策,要求進行政治經濟改革,走向富國強兵。日本統治者對這些「異端邪說」非常恐懼,從18世紀末開始奉行鎮壓「蘭學」的政策,懲治抓捕蘭學者。1828年,逮捕並驅逐德國人西博爾德,其門下弟子數十人也相繼被捕。1839年,幕府有大興「蠻社(尚齒會,又名蠻學之社)之獄」,迫使多名蘭學者自殺。這就使得隨「蘭學」的興起而在日本廣為傳播的西方文化也受到禁止和打擊。19世紀,西方列強紛紛倚仗著「船堅炮利」打開亞洲國家的大門。1854年3月31日,美國艦隊兵臨日本海岸,強迫幕府簽訂了不平等的《神奈川條約》,歐洲列強也紛至沓來,先後迫使幕府訂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開口通商。西方文化再一次大規模傳入日本,被稱為「洋學」,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洋學者,創辦慶應義塾大學的福澤諭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比較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指出前者的落後性與後者的先進性,主張學習先進的西方文化。[10]這是日本文化發展史的第三個階段—學習、吸收西方文化的階段。2、明治維新、文明開化與日本政治文化的演進明治政府時期,日本又掀起了新一輪學習西方文化的高潮。1868年1月3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的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統治,以天皇名義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成立維新政權。維新政權採取了一系列鞏固政權的舉措。2月0日,設置「三職七科」,2月25日改為「三職八局」。4月4日,以天皇名義發表「五條誓約」,作為施政綱領,宣稱要「破歷來之陋習」,「求知識於世界」。6月11日,發布「政體書」,實行「太政官制」,設置「七官二局」。10月12日,天皇舉行即位大典。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689年2月,西方國家相繼承認明治政府為日本的合法政府。[11]為學習西方文明,通過國內的「文明開化」推進政治經濟的改革,明治政府決定派出大規模考察團赴西方。太政大臣三條實美稱之為:「外交內治,前途大業,其成與否,在此一舉。」[12] 1871年12月23日,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全權大使、包括107人的使團從橫濱出發,歷時1年另10 個月,耗資百萬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財政收入的2%以上),考察了12個西方國家,[13]進一步認識到日本文化與西方的差距,認識到要想使日本「富國強兵」,就必須吸納西方文明成果,實行「文明開化」。這一文化變革以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為主,涉及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教育、文學藝術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廣泛而深入的傳播西方啟蒙思想和近代文明的一場社會「運動」。在政治領域,建立近代政治體制。首先翻譯出版大量有關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書籍。如:《萬國公法》(1865年)、《荷蘭議員選舉法》(1872年)、《法國政典》(1873年)、《泰西政治沿革志》(1874年)、《民選議院綱領》(1875年),使西方政治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從思想理論深入到政治理念、政治文明的層面,對日本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形成有相當大的影響。其次進行政府體制的改革。1868年,明治政府以美國的三權分立為參照,公布《政體書》,建立了以西方政治制度為模式的近代日本政治體制。1885年,廢除太政官制度,設立包括外務、內務、大藏、陸軍、海軍、司法、文部、農商等各部的內閣。1869年7月25日,天皇下詔另各藩主「版(領地)籍(戶籍)奉還」。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建立近代府縣制度,全國劃分為1道3府72縣,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治體制。1889年,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貴族院令》、《議院法》、《眾議院議員選舉法》等法律,初步形成了近代日本的君主立憲政體和天皇專制主義的法制體系。[14]在產業科技領域,提出「殖產興業」的口號,主張以「東洋道德」為基本,以「西洋藝術(技術)」為器用,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引進火車、輪船、紡織機,發展工商業,促進了日本近代工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形成。奠定了日本近代化的物質基礎。在教育領域,改革教育制度。1871年設立文部省,統管全國教育行政。同年成立學制調查委員會,研究學制改革問題。1872年頒布《學制》,把全國劃分成8大學區,各設大學1所,每個大學區下設32個中學區,各設中學1所,每個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各有小學1所。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整學制。1879年、1880年,先後發布《教育令》、《修改教育令》,推行國民教育。1886年,發出《帝國大學令》、《師范學校令》、《中學校令》、《小學校令》,興辦帝國大學、師范學校,聘請外籍教師,引進西方教學內容,使日本走上了以歐美為摹本的近代教育之路。但1879年的《教育大旨》和1890年的《教育敕語》把「忠君愛國」作為教育目標,使神道思想、神國學說滲透進學校教育。[15]在軍事領域,明治政府提出「富國強兵」的口號,並且把「強兵」作為「富國之本」,學習西方的軍事制度和軍事科技,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首先是軍事管理體制的改革。1870年,宣布廢除原由藩兵體制,全國陸軍統一採用法國軍制,海軍採用英國軍制。1872年,把兵部省管理全國軍隊的舊制,改為歐美式的陸海軍分離制,分別成立陸軍省、海軍省。1873年,建立常備軍、後備軍、國民軍三種軍隊。1874年,仿照德國的軍政、軍令二元組織的模式,在陸軍省設立參謀局。不久後,把參謀局升格為參謀本部,從陸軍省獨立出來。並設立監軍本部,使陸軍的管理和指揮形成陸軍省、參謀本部、監軍本部三大軍事機構並立的體制。其次是軍事教育制度的改革。1874年,陸軍兵學寮改為陸軍士官學校。1876年,海軍兵學寮改為海軍兵學校。1883年,成立陸軍大學。採用歐美軍事教育制度和教學內容,培養了大批近代化的軍事人才。第三是在吸收西方先進軍事科技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軍事工業,創辦兵工廠。這一系列軍事改革開始了日本軍隊近代化的進程。[16]在社會生活方面,明治政府廢除封建等級制。1870年,允許平民有姓氏,允許賤民享有平民權利,宣布「四民平等」。1871年,頒布《斷發脫刀令》,允許人們剪短發、不佩刀。1872年,宣布廢除陰歷,規定從1873年1月1日起採用公歷。廢除幕府時代的武家服飾,以西式禮服為官服,提倡穿西裝。飲食習慣的最大變化是學習歐美人吃牛肉、喝牛奶,把以前認為骯臟的牛肉、牛奶稱為「開化的葯鋪,文明的葯劑」,「士農工商、男女老少、……咸以不食牛肉為不開化。」飲食習慣的變化促進了飲食行業的發展,西餐廳不斷開張,日本人成為西餐廳的常客,甚至以吃不吃西餐視為是否文明的標志。明治政府還積極宣傳歐化,引導和推動全社會的歐化。報道天皇穿西裝、喝牛奶、剪短發和出洋旅行的消息。社會生活習俗的改變推動了社會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的變更,促使日本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美國著名學者盧恩·本迪尼克認為:「在世界歷史上,很難在什麼地方找到另一個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計劃地汲取外國文明。」[17]客觀的說,明治維新以後近代天皇制的確立,以及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的實施,從思想觀念、政治制度到社會規范、國民心理,發揮了權威性功能,對於日本統一民族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政治文化意義上的規范作用。[1] [英]湯因比:《歷史研究》,曹未風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2版,上冊第28頁。[2]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第6頁。[3]《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華書局1963年。[4]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11—13頁。[5] [日]佐佐木潤之介:《日本民眾的歷史》,三省堂1974年,第3卷,第276頁。[6] [日]森島通夫:《日本為什麼成功?—先進技術與日本式心理》,TBS布列塔尼出版社1984年,第13頁。[7] [日]《鐵炮記》,轉引自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第24頁。[8]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第25頁。[9] [日]海老澤有道:《南蠻文化》,第61頁;轉引自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第25頁。[10]參見,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1982年第3次印刷。[11]《明治維新基本文獻史料選譯》,《明治維新的再探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168—169頁。[12] [日]大久保利謙:《岩倉使團研究》,宗高書房1976年,第161—162頁。[13] [日]煙山專太郎:《征韓論實相》,楚南拾遺社1900年譯印,第231頁。[14] [日]維新史料編纂會:《維新史》,吉川弘文館1983年,第5卷,第790—791頁。[15] [日]大久保利謙:《近代日本史史料》,吉川弘文館1975年,第98—99頁。[16]湯重南等:《日本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1999年,第41頁。[17] [美]盧恩·本迪尼克:《菊花與刀》,呂萬和等譯,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41頁。

Ⅵ 從神道看日本人的性格。

國民性,即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發福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淀,就形成為國民性。
國民性包含國民的政治意識、自我意識、價值觀念、社會交往准則、最普遍的個性素質、心理特徵等。國民性是一個國家民族最主要的內在特徵。每個國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長處和短處,它對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發生重大影響。

Ⅶ 求介紹日本歷史的書(書名,作者,出版社),可以直接發到[email protected]的話當然是最好了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加拿大]諾曼《日本維新史》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中根千枝《縱向社會的人際關系》.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中江兆民《三醉人經綸問答》.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今井清一《日本近現代史》第二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下冊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說》.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小林義雄《戰後日本經濟史》.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新渡戶稻造《武士道》.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村上專精《日本佛教史綱》.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村上重良《國家神道》.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永田廣志《日本哲學思想史》.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藤原彰《日本近現代史》第三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遠山茂樹《日本近現代史》第一卷.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日]都留重人《日本經濟奇跡的終結》.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美]埃德溫·奧·賴肖爾《當代日本人》.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美]約瑟夫·C·格魯《使日十年》.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美]西里爾·E·布萊克《日本和俄國的現代化》.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
【商務印書館·日本叢書】[葡]路易斯·弗洛伊斯《日歐比較文化》.

坂本太郎《日本史》、汪公紀《日本史話》、王忠和《日本王室》、鄭彭年《日本崛起的歷史考察》、《大國崛起:日本》、南開大學的日本歷史文化系列圖書(其中南開版《日本史》可能比較難找到實體書,國內介紹日本歷史的書少之又少,而且觀點也都比較陳舊,樓主湊合著看吧,好的書都在東海對岸……),還有赤軍的平民化《宛如夢幻》

其實我覺得如果你喜歡文化的話,還要看看日本的《源氏物語》,這樣有利於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的歷史。

Ⅷ 中國文聯出版社的悲慘世界怎麼樣。

中國文學,斷代於白話文的誕生。在此之前,雅俗兩極分化嚴重。雅者,古代經史子集浩若繁星,經典文著不可計數,俗者,詩詞歌賦小說,多著墨生活情調和神道古怪,欠缺對人性的描述。白話文之後,一是受傳統的約束,二是受數十年革命思潮和階級斗爭的影響,中國文學依然沒有突破自身的桎梏。特別是建國以來,在意識形態的強壓下,我們的文學在世界文學大家庭中,儼然機體不全。習慣了強裝道德楷模和正面宣傳,政府、甚至我們自身不允許有半點負面的內容出現,正面語言在這個虛假的時代也是荒誕迭出,要麼流於無關痛癢,要麼流於摹假成真,文學語言嚴重去實就偽、離真近虛。偶爾有作者會觸到些東西,王小波、余華等,但是依然有浮皮之嫌,而王小波又是那麼不幸得早早離去。

Ⅸ 上海譯文編輯部

通史:
日本史概說
作者: [日]坂本太郎著 汪向榮 武寅 韓鐵英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史
作者: 吳廷璆主編
日本通史
作者:趙建民 劉予葦主編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日本史研究入門
作者:[日]遠山茂樹 佐藤進一編呂永清譯
日本歷史講話
作者:日本·伊豆公夫編 余平譯
日本簡史
作者:遼寧大學哲學研究所
日本歷史(上、中、下)
作者:[日]井上清著 天津市歷史研究所譯
日本小史
作者:伊豆公夫著 楊輝譯
日本二千六百年史
作者: 大川周明著 雷鳴譯
日本歷史大綱
作者: 哥溫著 陳彬酥譯
簡明日本通史
作者: [日]依田熹家著 卞立強等譯
古代史:
簡明日本古代史
作者:王金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大化革新
作者: 禹碩基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彌生的日輪
作者:飯野孝宥著
先史時代的日本
作者:徐逸樵著
邪馬台國
作者:汪向榮
中世近世史:
日本幕府政治
作者:王立達編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米騷動"
作者: 戴永玲編寫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近代史:
加藤佑三史學著作選之三 日本開國小史--來自柏利的挑戰
作者: [日]加藤佑三著 蔣豐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
作者: 栗田元次著 胡錫年譯
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十)俄彼得變政記/日本變政考
作者: 蔣貴麟 出版社:宏業書局
日本近代社會運動史 風雪之碑
作者: 森正藏著 史存直等譯
日本近代史
作者:(日)安岡昭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現代史 (上、下冊)
作者:[日]井上清 鈴木正四著楊輝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近現代史第一卷
作者:[日]遠山茂樹著 鄒有恆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現代史第二卷
作者:[日]今井清一著 楊孝臣、郎唯成、楊樹人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現代史第三卷
作者:[日]藤原彰著 伊文成 李樹藩 南昌龍等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代史
作者:萬峰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講座
作者:萬峰 沈才彬編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
作者:[日]井上清
明治維新史
作者:伊文成 馬家駿
日本維新史
作者:[加拿大]諾曼著 姚曾廙譯
明治維新講話
作者:[日]服部之總著 舒貽上譯
簡明日本近代史
作者: 呂萬和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近代史綱
作者:[蘇]加爾別林主編 出版社:三聯書店
日本改革史綱
作者:劉天純
明治維新的再探討 (《世界歷史》增刊)
作者:《世界歷史》編輯部
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的起步與形成
作者:米慶余
日本明治維新
作者:武安隆 王家驊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西南戰爭
作者:米慶余
對外關系史: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作者:李景溫
日本北方領土
作者:[日]吉田嗣延等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外交史上、下冊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編
日本近代外交史
作者: 米慶余著
日本遣唐使簡史
作者: 池步洲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
作者:[日]大庭修著 戚印平 王勇等譯
中國江南:尋繹日本文化的源流
作者: 王勇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作者: 嚴紹璗 出版社: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國典籍在日本的流傳與影響
作者: 陸堅 王勇 出版社:杭州大學出版社
其他專題史:
日本文化史
作者:[日]家永三郎著 劉績生譯
日本海軍史
作者:[日]外山三郎著 龔建國 方希和譯
日本人民史
作者:[日]羽仁五郎著 馬斌等譯
日本政治史 第一卷 西歐的沖擊與開國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周啟乾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二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 呂萬和 熊達雲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三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呂萬和 熊達雲 張健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四卷
作者:[日]信夫清三郎著 周啟乾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日本政治史 第一冊 幕末維新 明治國家之成立
作者:[日]升味准之輔著 董果良譯
日本西方文化攝取史
作者:鄭彭年 出版社:杭州大學出版社
日本社會經濟史
作者: 內田繁隆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史學及歷史批評:
日本歷史--"國史"批判
作者:[日]井上清著 閻伯緯譯
日本的修史與史學
作者:[日]坂本太郎著 沈仁安 林鐵森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本歷史概論
作者: 洪平健
史料類:
一六○○年以前的日本
作者:王輯五 選譯
一六○○--一九一四年的日本
作者:世界史資料叢刊初集編輯委員會編 楊人楩主編 張薩桐選譯
早期日本游記五種(東游日記、日本日記、游歷日本余紀、使東述賂[附]使東雜詠、日本紀游)
作者: 羅森等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日本考
作者: [明]李言恭 郝傑 出版社:中華書局
歷史論文集及工具書:
日本歷史辭典
作者:[日]竹內理三等編 沈仁安 馬斌等譯
日本人物辭典
作者:日本人物辭典編纂委員會編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中國日本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 日本史論文集
作者: 中國日本史學會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日本史論文集
作者:中國日本史研究會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本學 第四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五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六輯
作者: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日本學 第九輯
作者: 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
近代日本研究論集
作者: 俞辛焞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鄭森禹日本問題文選
作者:鄭森禹著
人物傳記:
中日友好的先驅日本著名高僧空海
作者: 黃道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近代十大哲學家
作者: [日]鈴木正 [中]卞崇道 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歷史人物傳(近現代篇)
作者:伊文成 湯重志 賈玉芹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日本天平女皇孝謙傳
作者:劉明翰 劉丹忱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本天皇列傳
作者:蔣立峰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東瀛奇葩:日本歷史上的傑出女性
作者:(日)松下孝子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百代盛衰--日本皇室
作者: 趙曉春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化:
77把鑰匙 --開啟日本文化的奧秘
作者:(日)梅棹忠夫
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
作者: 王家驊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禪與日本文化
作者:[日本]柳田聖山著 何平 伊凡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
作者: 貝拉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
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
作者: 武繼平編譯
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
作者: 王勇 王寶平主編
武士日本
作者: 陳洪波 黃朝榮編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日本的文化搖籃--京都
作者: 叢淑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文化史 一個剖析
作者:
日本之謎--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作者: 梁策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國家神道
作者: [日]村上重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歐比較文化
作者: [葡]路易斯·弗洛伊斯著 [日]岡田章雄譯注范勇 張思齊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類型
作者: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著 呂萬和 熊達雲 王智新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
作者:武繼平編譯
日本神道教與文化
作者: 趙錦元 戴佩麗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日本文化的歷史蹤跡
作者:王勇 王寶平主編
日本文化與日本人性格的形成
作者:[日]源了圓著 郭連友 漆紅譯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六卷 沒有經卷的宗教--日本神道
作者: 劉立善著
高天原浮世繪--日本神話
作者:劉毅著
文學藝術:
《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
作者:[日]千宗室
日本文學思潮史(東方文化集成)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日本茶道文化概論
作者:滕軍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宗教:
日本近現代佛教史
作者: 楊曾文 張大柘等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本佛教史綱
作者: [日本]村上專精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心 日本佛教文化叢談
作者: 高田好胤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日本佛教史
作者: 楊曾文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宗教與日本現代化
作者: 王志遠 出版社:今日中國出版社
日本社會研究:
商務新知譯叢 符號帝國
作者:[法]羅蘭·巴爾特著 孫乃修譯
日本人
作者: [美]才能德溫·賴肖爾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日本的性格
作者: 長谷川如是閑著 羅茂彬譯
日本的改革與振興
作者: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
日本研究
作者: 陳彬龢編著
日本論
作者: 哈耶瑪原著 張原譯
近代日本政治體制研究
作者: 武寅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日本的近代化--與中國的比較
作者:[日]依田憙家 譯者:卞立強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思想:
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點
作者:[日]梅原猛著
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第二卷)
作者: [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會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
作者: 丸山真男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江戶時代日本儒學研究
作者: 王中田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東方哲學史資料選集 日本哲學 一、古代之部 二、德川時代之部
作者: 北京大學哲學系 東方哲學史教研組編 出版社:商務印書
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
作者: 朱謙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本哲學思想史
作者: [日本]永田廣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文明論概略
作者: [日]福澤諭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作者: [日]丸山真男 出版社:三聯書店
其他:
日本國勢之解剖
作者: 王駿聲等譯 矢野恆太著
生活在遙遠的年代叢書 武士與將軍 日本
作者: [美]時代-生活圖書公司編著 李靖譯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日本
作者: 范作申著
補充: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十卷 十七音的世界--日本俳句
作者: 馬興國
世界文化史知識:第六卷 悟化的生命哲學--日本禪宗
作者: 劉毅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的諸模式
作者: [美]本尼迪克特 孫志民 馬小鶴等譯
日本古代文學思潮史
作者: 葉渭渠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