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發表方式 » 文海出版社地址

文海出版社地址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02:27

❶ 有什麼介紹南宋歷史的書

南宋的書籍很多
一、偏於政治的,了解南宋的基本過程的書籍有:《南宋版王朝》權、《中國通史》《南宋政治史》
二、偏重於經濟方面的書籍有:《南宋全史:社會經濟與對外貿易》《南宋臨安工商業》《南宋大航海時代,》
三、想全面了解南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書籍有:《南宋歷史人文紀錄片》
四、想了解南宋的社會生活方面的書有:《南宋的農村經濟》、《南宋人口史》
五、想了解南宋的行政區劃與疆域:《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國歷史地圖集 第六冊(宋遼金)》

❷ 老虎灶的上海「老虎灶」小考

說起「老虎灶」,今天在上海的年輕人會比較陌生,但這曾經是老上海生活的一部分。「老虎灶」即熟水店,燒賣熱水與開水。在舊上海,老虎灶街頭巷尾三步一家,五步一間,凝聚著老上海人的無限情懷。
2013年10月,上海市區最後一隻老虎灶關閉了。消息一出,勾起了無數老上海人的記憶,除了有人去合影留念,甚至一些人建議將「老虎灶」作為上海的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留。然而,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是,無論是學界還是老上海人,對「老虎灶」的起源時間、存在范圍、名稱的由來都莫衷一是。筆者近幾年從事近代以來江南地區飲用水問題研究,在查找資料過程中,關注到了一些「老虎灶」相關史料,雖然無法完全回答上述問題,但應該可以豐富對「老虎灶」的認識。
起源時間與存在范圍
關於老虎灶起源時間問題,主要有三種觀點。一種認為產生於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上海,這種說法最具代表性,上海文史研究專家薛理勇先生就持此種觀點。他認為: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從外地進入上海尋找工作的人數激增,上海就成為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成千上萬的人集中居住在一條弄堂或一塊棚戶區中,而當時上海的主要燃料是柴草,於是喝水洗澡就成了突出的困難,與此同時遍設在巷口街頭的老虎灶應運而生。(薛理勇:《漫話「老虎灶」》)
也許是「漫談」,沒有文獻出處。在另一篇文章《「老虎灶」的來歷》中,薛理勇先生沒說明老虎灶產生具體時間,但似乎也持此觀點。
第二觀點認為老虎灶誕生於上海小刀會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時上海小刀會起義,周邊民眾為躲避戰火,紛紛逃到租界。人多了,燒水很不便,老虎灶便應運而生(陸傑、崔衍:《老虎灶邊的溫暖時光》)。
第三觀點認為起源於19世紀40年代。據葆亢講他看到上海某區飲食公司編寫的行業史稱,上海的老虎灶起源於19世紀40年代,最初的老虎灶由舊式染坊鋪演變而來的。鴉片戰爭後,大批洋布湧入上海,洋布由於價廉色美很快贏得人們青睞。土布銷售一落千丈,染坊鋪因此生意清淡,一些鋪子無布可染。為維持生計,便利用閑置的水鍋,做起了燒水賣水的生意。(葆亢:《正在消失的老虎灶》)
筆者以為,「老虎灶」產生肯定要遠早於薛理勇先生所說「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1870年一篇題為《挑水夫如虎》報道中提到「老虎灶」繫上海縣城居民「必不可少者」。這說明此時,上海老虎灶非常普遍。至於,是否產生於上海小刀會起義或19世紀40年代,兩文作者沒提到所依文獻,無法評判。
關於存在范圍,諸多人將「老虎灶」作為舊上海特有的,這是誤解。「老虎灶」應該是城市發展的產物,至少近代江南各地都有。
1872年11月20日《申報》提到蘇州城內設有大量「老虎灶」:余前見蘇城內河均有儲水之船停泊埠上,凡茶鋪老虎灶及民間飲水,均向船內取給。蓋船從城外大河運裝清水入城,以便汲飲,此法最善。
除了蘇州,同時期的南京也有大量的「老虎灶」。1875年8月26日的《申報》稱:天氣炎蒸,平居尚易中暑,日夜燒火為業,其受熱更屬容易,若非公義規條,善為調養,勢必人人中暑卧病矣,此金陵老虎灶之齊行所由來也。金陵居民全賴老虎灶用水,是以此業不拘何處,凡一街一巷皆有一灶開設,蓋所以便民用也。
這只是筆者找到《申報》中的相關記載,有理由相信,當時在江南其他城市應該也有「老虎灶」。原因是筆者認為「老虎灶」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滿足城市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它是城市發展的產物。至於會不會上海先產生,其他地方後受到影響後而開設,暫缺乏相應的證據。
為何會叫「老虎灶」
關於「老虎灶」名稱的由來,主要有四大類觀點,且同類觀點,彼此還有些差異。
與其形狀有關。這是老虎灶名稱由來的主要說法之一。此說法又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與灶牆和煙囪有關。上海早期熟水店的灶膛口設在牆外,牆上設計兩個小窗口,可以看見灶內情況。灶膛口如虎口一般,兩個小窗如同虎眼,屋頂的煙囪則如虎尾,因此被稱為「老虎灶」。二是,與灶鍋和煙囪有關。上海早期熟水店為提高灶的熱利用率,同時為使隨時可以得到沸水,一般平排設計兩眼大鍋,在這兩口鍋後再設一更大的鍋。兩口大鍋像兩只虎眼,後一大鍋像虎身,而插入屋頂的煙囪像虎尾,於是被稱為「老虎灶」(薛理勇:《「老虎灶」的來歷》)。這兩種稍有不同的看法,應該都來自於1906年出版的《滬江商業市景詞·老虎灶》:灶開雙眼獸形成,為此爭傳「老虎」名;巷口街頭爐遍設,賣茶賣水鬧聲盈。
此說法確有文獻依據,但要把其形狀想像成「老虎」還有一定難度。
與英文「roof」有關。上海開埠以後出現了大量西洋建築。西洋建築大多為陂度很陡的斜屋頂,為增加通風和採光,設有多處屋頂窗,英文屋頂「roof」,上海話語音讀如「老虎」,於是洋涇浜英語就把屋頂窗叫作「老虎窗」。同時,西洋建築內大多設有多處壁爐以取暖,壁爐的煙囪破屋頂而出,設在屋頂之外。起先上海人不清楚其用處,後來才知道是煙囪,於是把煙囪設在屋頂上的灶叫作「老虎灶」。上海的熟水店的煙囪也設在屋頂上,所以熟水店也被稱為「老虎灶」(薛理勇:《「老虎灶」的來歷》)。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有一個傳播學的問題。它無法解釋在開埠以來江南其他地區也存在大量的「老虎灶」,除非證明上海以外的老虎灶得名都是受上海洋涇浜英語的影響。
與「傅」姓和尚的傳說有關。這種傳說也有兩種版本。一個講的是 「傅」姓和尚的故事。上海老作家沈寂先生稱:老虎灶名稱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一個燒水和尚愛上一個村女,私奔到上海來開熱水店。和尚姓傅,人稱老傅,傅與虎同音。店名就叫老虎灶。據說早期的老虎灶老闆大多是剃和尚頭。(沈寂、范生福、范思田:《老虎灶的來歷》,《新民晚報》2013年8月25日)
另一個版本則是一個類似「山下女人是老虎」的故事:據說從前在某個街鎮上有個姓傅的老頭,老伴早已過世,留下一女,過著貧寒的生活。他家後門有一口井,為了生活,老漢借了些錢,在家裡砌了灶台,安放了湯鍋,汲取井水,以燒煮熱水為業。因為他態度和藹,價錢公道,開業以來,生意十分興隆。在離傅老漢熱水店不遠有個寺廟,廟中老僧為方便起見,經常叫一個十六七歲的燒火小和尚挑兩個水桶前來買水。有一次老漢不在家,由傅家姑娘給舀水。那姑娘芳齡十七,長得如花似玉,見了身穿直裰、剃了光頭、燙了香洞的小和尚無意之中微微一笑,誰知小和尚從此後卻害上了單相思病,茶飯不進。當老和尚得知原委時,立即撞鍾擊鼓,召集寺內所有和尚進行了訓話,當眾指出這個小和尚是塵緣未斷,凡心未絕,竟看上了開水灶邊的美嬌娘。他說這美嬌娘就是唐僧遇上的妖魔,開水灶邊的老虎。為了預防再出亂子,老方丈決定不再去買熱水,同時把小和尚關進禁閉室。小和尚在禁閉室內朝思暮想,最後病得一命歸天。於是寺院里的和尚就稱傅家熱水店為 「老虎灶」,而街坊鄰里,一來傅老漢姓傅(與虎同音),二來該店燒水火力旺盛,亦稱該熱水店為「老虎灶」。(唐麒:《世界五千年事物由來總集》)
上述兩個版本的傳說故事讀來雖然感人,但顯然只能作為飯後談資而已。
與灶耗柴有關。中國民間習慣將消耗原料較多的物件稱為「老虎」,如「油老虎」、「電老虎」。老虎灶燒水耗柴量很大,所以稱為「老虎灶」。這種說法似乎有一定說服力,據稱上海最後的老虎灶每天至少得「吃」掉三四百斤木柴,但這不是直接的文獻依據。
「老虎灶」之名因挑水夫得來
筆者近幾年從事飲用水相關問題的研究,在查找資料過程中,找到不曾為學界知曉的另一種說法。「老虎灶」得名其實與「挑水夫」有關。
1870年《上海新報》稱:滬城內老虎灶,人雲因灶形如虎,故以老虎名之,而不知非也,實指挑水夫而言耳。每逢擔水入城,三五成群,凶神喝道,幾欲行避人矣。途中行人在前者固不及讓,即在旁者亦無不受其欺侮,橫沖直撞,或桶碰行人身體,或水濕行人衣履,不敢向若輩聲張,倘欲與之理論,反被惡言相加。是以行人忍氣吞聲,不與較,為其重擔在身,從寬恕之而己。乃若輩橫行無狀,以為老虎灶系必不可少者,無若輩挑水,城中人當渴死矣。如此強狠,街道中一大患也。(《挑水夫如虎》,林樂知、傅蘭雅主編:《上海新報》,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第2404頁)
挑水夫凶如惡虎,這與近代上海水質環境變遷有關。
江南地區水網密布,居民的傳統飲用水源來自河(浜水)。由於上海城內河道淤狹,「濁不堪飲」(《瀛壖雜志》),故上海居民皆「乘潮來汲水而食」(《滬游雜記》),即靠黃浦江漲潮來獲得清潔一些的飲用水。然潮水有信,上海市河流大約在每24小時48分鍾內,漲潮、落潮過程各兩次(段紹伯:《上海自然環境》)。於是,一到漲潮之時,難免會出現爭搶的局面:滬城商旅如雲,民居稠密,故用水者按日兩潮,令人挑取,不特各城關出入之處,泥濘濕滑,即於城內就近城河者,潮來之候,各水夫爭相挑取。以致城內大小街道,處處濘滑,無時干凈。其所以不能幹凈者,實以朝潮挑畢,晚潮又挑之故。予居租界有年,知其如是,向畏進城。(《申報》1873年12月5日)
挑水夫靠出賣苦力「以此謀生」,只是每日漲潮時間有限,迫使他們「以速走多挑為得計」(《申報》1878年9月12日),走得快,意味著收入多。不幸的是,上海「城中街道狹小」,眾多挑水夫使道路「泥滑不堪」,以致行人「多失足」,「每有跌傷」,甚至有「因以斃命者」(《申報》,1876年2月9日)。因而挑水夫給世人留下了「蠻橫」的印象。對此,葛元煦記憶深刻:潮至,擔水者絡繹於道,橫沖直撞,稍不避讓,即受欺辱,橫不可言。(《滬游雜記》)
挑水夫的蠻橫,絕非葛元煦一人的主觀印象,而是人們對這一群體的普遍印象,有關挑水夫蠻橫無理的記載非常多。每遇潮來之時,挑水夫縱橫滿地,「爭先挑取」,「莽莽直前」(《申報》1881年7月18日),所謂「當頭嚇被轎班呼,背後沖來擔水夫」(袁祖志:《滬城城內竹枝詞》),行人「俱視為畏途,口不言而心常含怒」(《申報》1875年7月13日)。因此,時人稱「挑水夫如虎」(《上海新報》)就不足為怪了,這便成了「老虎灶」得名由來。
經過考辨,筆者基於掌握的史料作出判斷認為:「老虎灶」起源要早於19世紀70年代,也並非是上海特有,上海「老虎灶」得名與挑水夫的凶如虎有關,而與灶形、洋涇浜英語(roof)、傳說等等無關。然而至於其他城市的熟水店為何也稱為「老虎灶」,到底是受上海影響,還是真的因為水灶業耗柴量大,筆者無法判斷。■

❸ 徐鼒的著述豐富

徐鼒的著述十分豐富,據文獻記載,應有二十多種。由於戰亂,多有散失。查閱現代國內外各大圖書館的藏書目錄,徐鼒的書稿刻印出版和收藏情況如下: 《未灰齋文集》八卷,《外集》一卷,咸豐十一年福寧郡齋刻,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敝帚齋遺書》,卷數不詳,同治十一年刻,光緒三年重刻,現藏首都博物館。 《敝帚齋遺書》,卷數不詳,日本鉛印本,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未灰齋詩鈔》(原四卷,殘一卷),光緒十二年扶桑使廨鉛印,廣東中山圖書館。 (以上據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周易舊注》十二卷,清光緒十二年徐承祖日本刻本,影印收入北京出版社《四庫未收書輯刊》經部第八輯第一冊。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京大人文研究所等藏有光緒原刻本。日本前田育徳會藏有本書之「敝帚齋遺書本」。 《讀書雜釋》十四卷,清咸豐十一年福寧初刻,中華書局2006年6月出版了閻振益的點校本。 《小腆紀傳》,六十五卷,淸光緒十三年六合徐氏金陵刊本;附補遺五卷,淸光緒十四年刊,現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有藏。後有多次刊印,整理出版,流傳較廣。 《小腆紀年附考》,二十卷,咸豐十一年徐氏敝帚齋刊本當為最早,後於光緒、民國和建國後多次刻印、出版、整理,流傳很廣。 《度支輯略》,十卷,鈔本,影印收入沈雲龍主編(台灣)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編第四十七輯。 《未灰齋文集》(八卷,外集一卷),影印收入沈雲龍主編(台灣)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一編第五十四輯 《清敝帚齋主人自訂年譜》一卷,補一卷,鉛印收入王雲五主編《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之第六輯。
藏書東瀛
從上述刻印和藏書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特別的現象,徐鼒的許多書是在日本鉛印和刻印,並被日本的圖書館收藏,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與他的兒子徐承祖、徐承禮有很大的關系。這里作一簡要介紹。 徐鼒有三個兒子。長子徐承禧(1832-?),字心燕,除早期在浙江有短暫任職外,他主要是在福建崇安、光澤、連江、長樂、古田、莆田、福安等縣為官,均有政聲,為當地人民修渠、築路、辦學等,為地方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並協助父親治理地方紛亂,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次子徐承祖(1842-?),字孫麒(一作「祺」),據民國《六合縣續志稿》記載,他「由藍翎廣東縣臣出使美、日、秘各國,保升知府。」是清朝實際到任的第三任駐日大使。三子徐承禮(1846-1905),字乳(一作「孺」)羔,因受其父徐鼒殉職之恤,由蔭生官日本神戶理事,任滿後受到嘉獎,賜官知府,回國後曾任浙江署定海廳補台州府知府。徐承禮頗有文才,他將父親未完成的《小腆紀傳》整理、續編完成,使之成為一部完整保存晚明史,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的明清時期的歷史著作,故民國《六合縣續志稿》中說:「承禮能讀父書,(徐)鼒所作《小腆紀傳》未成而卒,承禮積生平功力為續成之,梓以行世。」由此可見,徐鼒的許多著作是由他的兒子徐承祖、徐承禮整理,並在任駐日本使官時刻印出版。

❹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什麼時候出版的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是台灣文海出版社於1966年10月至今陸續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資專料叢書。歷史學屬家沈雲龍擔任主編。該叢刊現已出版至三編,分別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編》。計已編成出版正編一百輯、續編一百輯、三編一百輯。該叢刊所收錄的史料包括檔案、奏疏、政書、筆記、日記、函牘手札電文、年譜、詩文集、經世文編、傳記(碑傳)等,內容廣泛且豐富,對研究中國近代史具有重要價值。

❺ 鄭小谷歷史背影

鄭獻甫,原名存貯,字獻甫,別字小谷。1801年鄭小谷生於象州寺村白石村,1872年,小谷病逝於講台版上。鄭小權谷生性聰穎,著作宏富,德高望重,是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在我國歷史上佔有一定的位置。在《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家大辭典》等權威性辭典、史料和刊物有記載,鄭小谷14歲考中舉人,35歲進士,授刑部江蘇、雲南司主事,為官一年二月,因不願與貪官吏同流合污,為施展自己生平抱負,便以「親老乞養」為由,辭官還鄉,開始著書教館。鄭小谷先後主講過廣西 德勝書院、慶江書院、桂林榕湖書院、秀峰書院、孝廉書院、廣東鳳山書院、廣州越華書院及象州象台書院,柳州的柳江書院,其門生遍及江南,被譽為「兩粵宗師」。鄭小谷一生著作甚多,尚流傳於世的著作有《四書翼注論文》、《愚一錄》,清咸豐十一刊,台灣文海出版社出版《補學軒文集》、《補學軒文續集刻》、《補學軒文集外編》、《補學軒詩集》、《補學軒詩集續刻》、同治九年還主纂過《象州志》,成為名噪一方的「江南才子」。

❻ 文海出版社是哪裡的

http://lib.verycd.com/2006/12/11/0000131523.html
台北縣的,還在
o(∩_∩)o...

❼ 鄧廣銘的《岳飛傳》哪一個出版社的,那一年的好 我記得有好幾個出版社出版的

還是先介紹復古文的吧制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可以看叢書集成初編本。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有中華書局徐規先生的點校本。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熊克:《中興小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本
留正:《中興兩朝聖政》,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佚名:《宋史全文》,有黑龍江出版社李之亮先生的點校本。
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台灣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佚名:《續編兩朝綱目備要》,有中華書局汝企和先生的點校本。

現代文的:

陳振先生的 《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忠禮、徐吉軍先生的 《南宋史稿》,杭州大學出版社(不過此書被王曾瑜先生所不齒)

鄧廣銘:《岳飛傳》,人民出版社

王曾瑜先生:《荒淫無道宋高宗》,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曾瑜先生還有一系列小說(雖為小說,但都是按歷史事實所寫,史料無記載的方杜撰,但也都是根據史實作出的推斷)河南大學出版社(計七本《靖康奇恥》、《河洛悲歌》、《大江風雲》、《轉戰湖漢》、《揚威南北》、《關山悵望》、《忠貫日月》

虞雲國先生:《細說宋朝》,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聖鐸先生:《兩京夢華》,中華書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幫助。

❽ 方輿勝覽的版本

中華書局施和金點校本
中華書局2003年出版南京師范大學施和金教授的點校本。該書的元刻本不少,單北京圖書館就收藏有三種,其它如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博物院圖書館、杭州大學圖書館、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等也都有收藏,收藏元刻殘本的還有福建省圖書館、貴州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哈*濱圖書館等單位。清代沒有刻印過方輿勝覽,但有很多新的抄本問世。除四庫全書抄本外,我們這次還看到了北京圖書館的崑山徐乾學傅是樓抄本、上海圖書館的江蘇繆庭桂震無處齌抄本、台灣文海出版社的孔氏岳雪樓抄本。這四種抄本中,四庫本和傅是樓本輿北京圖書館所藏宋本相同,這顯然是底本不同的緣故。作者簡介目錄前言點校說明方輿勝覽呂午序方輿勝覽祝穆自序新編方輿勝覽目錄引用文集目新編方輿勝覽正文福建轉連使司視洙跋附錄1四庫全書方輿勝覽提要2程晉芳勉行堂文集卷五方輿勝覽跋3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二九跋方輿勝覽4陸心源儀顧堂題跋卷四宋槧方輿勝覽跋5楊守敬日本訪書志卷六方輿勝覽6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七方輿勝覽7劉師培左盦集卷五方輿勝覽書後8譚其驤影宋本方輿勝覽前言方輿勝覽索引1方輿勝覽地名索引2方輿勝覽人名索引編輯推薦書摘與插圖

❾ 1949《美國與中國之關系》有多少頁

《美國與中國之關系》

副標題: 特別著重1944年至1949年之一時期

作者:美國國務院

1982年台灣文海出版社的版本有244頁

❿ 王鴻緒的相關書籍

【書 名】明史稿
【作者】王鴻緒
【版本】文海出版社影印敬慎堂刊本
【完整性】完整無缺頁
【清晰度】清晰
【格 式】PDF
【大 小】743M 以下介紹取自中國大網路,作者王其榘
記述明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又名橫雲山人明史稿。成書早於《明史》。共三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十九卷、志七十七卷、表九卷、列傳二百零五卷。清康熙十八年(1679),史館開始編纂明史。三十年,完成初稿四百十六卷。三十三年,王鴻緒任總裁時,又與當時監修張玉書、總裁陳廷敬各任一類,繼續纂修。王鴻緒承擔列傳,請萬斯同於其家負責編寫和修訂,前後歷時八年。四十一年,萬斯同卒。四十八年,王鴻緒解任回籍,刪削編次列傳之成稿,成明史列傳稿二百零五卷,於五十三年進呈清廷。後又取志表和本紀之初稿,刪改河渠、食貨、藝文、地理等志,去功臣、戚臣、宦幸之表,改大臣上為宰輔,大臣中、下為七卿,惟諸王表與之不同。六十一年冬,又在京刪改本紀,合訂紀、志、表、傳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於雍正元年(1723)進呈。刊印時均題為「王鴻緒著」。乾隆初年,大學士張廷玉等奉詔刊定之《明史》,是以大多出於萬斯同之手的《明史稿》為基礎,增損編次而成的。兩書瑕瑜互見,詳略不一,是了解和研究明朝歷史的基本史籍,可參照使用。 王鴻緒,初名度心,字季友,江南婁縣人。康熙十二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十四年,主順天鄉試。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翰林院侍講。十九年,聖祖諭獎講官勤勞,加鴻緒侍讀學士銜。時湖廣有朱方旦者,自號二眉山人。造中說補,聚徒橫議,常至數千人。自詡前知,與人決休咎。巡撫董國興劾其左道惑眾,逮至京,得旨寬釋。及吳三桂反,順承郡王勒爾錦駐師荊州,方旦以占驗出入軍營,巡撫張朝珍亦稱為異人。上密戒勒爾錦勿為所惑。方旦乃避走江、浙,會鴻緒得其所刊中質秘書,遂以奏進,列其誣罔君上、悖逆聖道、搖惑人心三大罪。方旦坐誅。二十一年,轉侍讀,充明史總裁。累擢內閣學士、戶部侍郎。二十四年,典會試。二十五年,疏請回籍治本生母喪,遣官賜祭。二十六年,擢左都御史。疏劾廣東巡撫李士楨貪劣,潮州知府林杭學嘗從吳三桂反,乃舉其清廉。士楨坐罷,杭學奪職。會靈台郎董漢臣疏陳時事,以諭教元良、慎簡宰執為言。御史陶式玉劾漢臣摭拾浮言,欺世盜名,請逮治。鴻緒疏言:「欽天監靈台郎、博士等官,不擇流品,星卜屠沽之徒,粗識數字,便得濫竽。請敕下考試,分別去留。」下部議行。漢臣及博士賈文然等十五人並以詞理舛誤黜。初,以式玉疏下九卿集議,尚書湯斌謂大臣不言,慚對漢臣。漢臣既黜,鴻緒偕左都御史璙丹、副都御史徐元珙合疏劾斌務名鮮實,並追論江寧巡撫去任時,巧飾文告,以博虛譽。上素重斌清廉,置弗問。鴻緒論各省駐防官兵累民,略言:「駐防將領恃威放肆,或占奪民業,或重息放債,或強娶民婦。或謊詐逃人,株連良善;或收羅奸棍,巧生扎詐。種種為害,所在時有。如西安、荊州駐防官兵紀律太寬,牧放馬匹,驅赴村莊,累民芻秣;百十成群,踐食田禾,所至驛騷。其他苦累,又可類推。請嚴飭將軍、副都統等力行約束。綠旗提、鎮縱兵害民,以及虛冒兵糧者,不一而足,請飭督撫立行指參。」上命議行。未幾,以父憂歸。二十八年,服闋,將赴補。左都御史郭琇劾鴻緒與高士奇招權納賄,並及給事中何楷、編修陳元龍,皆予休致。語具士奇傳。嘉定知縣聞在上為縣民訐告私派事,按察使高承爵按治。在上言嘗以銀饋舉人徐樹敏,至事發退還,因坐樹敏罪。巡撫鄭端覆訊,在上言嘗以銀五百饋鴻緒,亦事發退還。端乃劾干學縱子行詐,鴻緒竟染贓銀,有玷大臣名節,乞敕部嚴議。上特諭曰:「朕崇尚德教,蠲滌煩苛。凡大小臣工,咸思恩禮下逮,曲全始終;即因事放歸,仍令各安田裡。近見諸臣彼此傾軋,伐異黨同,私怨相尋,牽連報復;雖業已解職投閑,仍復吹求不已,株連逮於子弟,顛覆及於身家。朕總攬萬機,已三十年,此等情態,知之甚悉。媢嫉傾軋之害,歷代皆有,而明季為甚。公家之事,置若罔聞,而分樹黨援,飛誣排陷,迄無虛日。朕於此等背公誤國之人,深切痛恨。自今以往,內外大小諸臣,宜各端心術,盡蠲私忿,共矢公忠。儻仍執迷不悟,復踵前非,朕將窮極根株,悉坐以朋黨之罪。」時鴻緒方就質,詔至,得釋。三十三年,以薦召來京修書。尋授工部尚書,充經筵講官。四十七年,調戶部。其年冬,皇太子允礽既廢,詔大臣保奏儲貳,鴻緒與內大臣阿靈阿、侍郎揆敘等謀,舉皇子允禩,詔切責,以原品休致。五十三年,疏言:「臣舊居館職,奉命為明史總裁官,與湯斌、徐幹學、葉方靄互相參訂,僅成數卷。及臣回籍多年,恩召重領史局,而前此纂輯諸臣,罕有存者。惟大學士張玉書為監修,尚書陳廷敬為總裁,各專一類:玉書任志,廷敬任本紀,臣任列傳。因臣原銜食俸,比二臣得有餘暇,刪繁就簡,正謬訂譌。如是數年,匯分成帙,而大學士熊賜履續奉監修之命,檄取傳稿以進,玉書、廷敬暨臣皆未參閱。臣恐傳稿尚多舛誤,自蒙恩歸田,欲圖報稱,因重理舊編,搜殘補闕,復經五載,成列傳二百八卷。其間是非邪正,悉據公論,不敢稍逞私臆。但年代久遠,傳聞異辭,未敢自信為是。謹繕寫全稿,齎呈御鑒,請宣付史館,以備參考。」詔俞之。五十四年,復召來京修書,充省方盛典總裁官。雍正元年,卒於京。乾隆四十三年,國史館進鴻緒傳,高宗命以郭琇劾疏載入,使後世知鴻緒輩罪狀。孫興吾,進士,官吏部侍郎。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