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盛賢科學出版社
Ⅰ SOCIOBIOLOGY怎麼樣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 2008年09月04日 來源: 南方周末 作者:鄭也夫 http://qixianglu.cn/20080910081620.html 當代生物學思想家威爾遜曾兩次榮獲普利策獎 在分子生物學占據壓倒優勢的今天,博物學家已成為古典與絕響 ○《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美]愛德華·威爾遜著,毛盛賢等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125元 □鄭也夫 這部書的中譯本終於問世了。在原著出版(1975年)33年後,中文摘譯本出版23年後,愛德華·威爾遜的煌煌巨著《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的中文全譯本終於面世。 廣大的中國讀者是從當年」走向未來叢書」中的《新的綜合》初識威爾遜的。我也不例外。那是個摘譯本,僅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原著130餘萬字,摘譯本 13 余萬字。它引導我們知道了威爾遜及其社會生物學,也誤導我們以為該書的全部價值都系結在一個核心詞上———社會生物學。原書知識思想之博大厚重,摘譯本它顯然無力傳遞。 我閱讀生物學的興趣是在摘譯本問世(1985年)十年後勃發的。有時的閱讀是手不釋卷,昏天黑地,興趣越十年而不衰, 讀過的書恐怕近150本了。當代生物學思想家堪稱群星燦爛。喬治·威廉斯的《適應與自然選擇》(1962/2001,」/」前為原著出版年,」/」後為中譯本出版年。下同)是里程碑,他對進步觀的質疑,直到今天仍閃爍著先知的光芒;道金斯承認,《自私的基因》(1989/1998)中的核心思想威廉斯27 年前就已提出;元老級學者邁爾的《生物學哲學》(1988/1992)精當地概括和分析了此前的全部生物學思想;古爾德以其生花妙筆融合科學人文,其《生命的壯闊》(1996/2001)驚世駭俗;漢密爾頓和特里弗斯,在我的心中是該領取諾貝爾大獎的。惜乎漢氏為研究艾滋病已命喪非洲;戴蒙德的《槍炮、病菌和鋼鐵》(1997/2000)以其卓爾不群的思考能力雄踞美國暢銷書榜;《性趣探秘》(1997/1998)對靈長目動物的三種婚配方式作了獨出心裁的探索;萊特的《道德的動物》(1994/2002),特別是《非零年代》(2000/2003)顯示出他一以貫之的透視力;瓦爾的《類人猿和壽司大師》(2001/2005)和《人類的猿性》(2005/2007)深入地比較黑猩猩、倭黑猩猩和人類行為之異同;達馬西奧的《笛卡爾的錯誤》(1994 /2007)是」大腦世紀」(雙螺旋發現者沃森說:21世紀是大腦的世紀)的前驅。 漫步在這星漢燦爛的傑作中,我一直在想,威爾遜在其中佔有什麼地位?在一段時間里,我以為威爾遜只是社會生物學的」教父」,在西方的語匯中,教父者,」命名人」也。我一度不覺得在知識和思想的創造力上他能和上述諸位媲美。很多朋友知道我嗜好這類圖書,常作寒暄:」還在讀社會生物學呢?」我的答復是:」我讀的是廣譜的生物學,包含社會生物學而已。」像古爾德就是反社會生物學的。雖然那時沒有太高看威爾遜,我還是一路讀下了他的全部中譯本。讀其《人類的本性》(1978/1988),我覺得超過《新的綜合》,難怪這本書榮獲普利策獎;讀他與拉姆斯登合著的《普羅米修斯之火》(1983/1990), 我知道在探討生物進化與文化進化的交叉問題上他走在最前沿,當然大家都沒有真正的突破;讀其自傳《大自然的獵人》(1994/2000)我似乎了解了這個人;讀《論契合》(1998/2002)和《生命的未來》(2002/2003),我不覺得有太多認知上的刺激;直到閱讀《生物多樣性》(1996 /2004),我才被深深地震撼,驚嘆他的博學,以及惟有奠基於如此博學才能產生的真知灼見。 由這本書才達到了讀其自傳都沒有達到的對他的理解。其自傳的中譯本書名」大自然的獵人 「(Naturalist)完全是不諳背景的隨意和放肆。威爾遜在哈佛的時期,由於沃森的存在,生物學系日益成為分子生物學的天下,他們占據了多數進人名額和話語權。新派如此看待老派:讓集郵者回到博物館去吧。老派的立場則是:不打算臣服在連紅眼蜻蛉和蟻蛄都分不清的」試管操作員」手下。自傳的書名應該老老實實地譯為」博物學家———威爾遜自傳」,因為那是分子生物學家們長期包圍下的一個弱勢者的姿態,刻意給自己戴上的冠冕。《生物多樣性》這樣的書,只有博物學家可以寫出來。威爾遜在書中強有力地捍衛著自己園地的價值:多樣性的單位是物種,不是基因,每個物種是封閉的基因庫。即便我們掌握了全部基因,能夠復制出東北虎嗎?道金斯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從達爾文以來,還沒有一個人對生態學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這一切都因為他是博物學家,自達爾文以來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在分子生物學占據壓倒優勢的今天,博物學家已成為古典與絕響。 認清了威爾遜在生物學界的位置與地位後,我立刻聯想到他在自傳中對自己兩部書的描述。」1989年一個國際性的團體』動物行為協會』成員票選《社會生物學》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動物行為學專著,評價甚至於超過達爾文的經典著作《人類與動物的表情》。」"《螞蟻》這本書,1990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印行,722雙欄頁,數百張圖表和彩色插圖,3000條參考書目,總重3.4公斤,符合我所謂的』巨著』標准———從三樓掉下來時,重得足以砸死人。」《螞蟻》使威爾遜第二次榮膺普利策大獎。從此,閱讀和收藏這兩本書的願望就在內心紮根。獲悉其《螞蟻的故事》、《昆蟲的社會》兩部中譯本問世,我喜出望外。從書店中找到後,一上手便料定《螞蟻的故事》是摘譯本。對此我已興味索然。《昆蟲的社會》是沉甸甸一塊」板磚」,裡面圖表不少,可惜不是彩版。我興沖沖買下,當時覺得這就是TheAnts的中譯本,只是出版者更改了書名。拿回家一看,才知道,這是他1971年出版的另一部巨作 TheInsectSocieties。驚嘆他能造出三塊」板磚」級巨作,同時也只好繼續等待《螞蟻》。買了《昆蟲的社會》沒幾天,喜從天降———素昧平生的編輯范女士來電話,要送我一本《社會生物學》。我難以置信:」是威爾遜的?什麼? 你們出版了全譯本?多大開本多少頁?」兩天後我拿到這本書,16開,735頁。和當年的摘譯本完全不是一回事。那個摘譯本告訴我們一個新的理念。全本則是網路全書一般,包含了淵博的動物行為學知識。盡管價格不菲,但我以為,酷愛生物學和有藏書癖的人均不可錯過。范編輯說,她和社領導力爭,印製了4000 冊,我以為此書不會重印。 中國讀者閱讀威爾遜是溯流而上的。摘譯本不反映全貌,可以不算。我們是從他後來的著作讀起的,他上世紀70年代的兩部巨作,我們最後才讀到。我閱讀生物學幾乎可以說始自威爾遜,卻是十幾年以後才真正理解和欣賞這位偉大的博物學家。 我和威爾遜在學術鑒賞上還享有一個小小的共識,漢密爾頓和特里弗斯同為我們最欽佩的兩位生物學家。我半生以來篤信白板說,認為人類天性上無利己利他可言,一切都是後天注入的。漢密爾頓的思想輕易地顛覆了我多年的認識。想不到威爾遜這樣的學者同樣是在一趟火車旅行中」皈依」了漢密爾頓:初讀大不以為然, 再讀滿腹疑惑,到站前第三次閱讀已經欽佩不已了。以後他拿出了他演講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宣講這位研究生的思想,同台下坐著的漢密爾頓一道回擊反對者。他講述作為研究生的特里弗斯:」他會直接推開我辦公室的門,一屁股坐下,完全不顧及舊日哈佛辦事預約的傳統。我感覺上好像得立刻系安全帶,准備隨時進行火箭航程,前往某個不知名的目的地。接下來,潮水般的點子、新知以及挑戰,便夾雜在嘲諷和歡笑中,泉涌而出。只要和特里弗斯相處兩三個小時,就能讓我疲累一整天。」我深信這兩位天才少年的超群絕倫,更欽佩這位哈佛教授的童心,他可以直率地表達他對晚輩的欽佩之情。 最後,摘取《社會生物學》中的一些段落,以饗讀者。 「大西洋紅鼻海豚的腦約有人類的大,重量接近1600—1700克,並且其皮質回紋的程度也可以與人類比擬。……海豚的腦為什麼如此之大?其答案可能在於海豚真正強大的模仿能力。……把大西洋紅鼻海豚和太平洋原海豚放在同一池中,紅鼻海豚只要看一次原海豚的旋轉跳就可以學會。在野外,紅鼻海豚不會做旋轉跳。 ……僅有腦的大小和皮質面積還不能對智力進行精確測量。腦容量隨身體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抹香鯨的腦重達9200克。大象的腦接近 6000克,是人類的4倍。其智力可能相當於較聰明的獼猴和猿。智力上紅鼻海豚可能位於狗和恆河猴之間。」"家犬完全起源於狼。狼強烈的社會特性、通過趴伏和儀式化的舔食來表達其順從的殷切、服從首領的心甘情願和成群獵食的習性,都使它們曾經適應地成了人類的共生夥伴。」以後其他學者說:」那是兩個技能互補的動物的合作互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威爾遜說:」狼像馬拉松運動員那樣持續、不知疲倦地快速奔跑,它們在24小時之內可以跑100公里,甚至200 公里。……野狗依賴速度、耐力、數量等綜合因素甚至可以捕捉到跑得最快的動物。野狗奔跑速度每小時55公里,爆發時時速達65公里,有時會在5000米甚至更長一段距離內保持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 「雄性角馬展示其領地的炫耀在脊椎動物中是最為復雜和奇特的。首先它們動用了狷羚的全部的基本信息儲存庫:抬頭姿態、扒土和儀式化排糞、下跪和用角爭斗。……每一雄性每天都要巡視其邊境鄰居,依次同每一鄰居巡視7分鍾,一天中同所有鄰居通報交流至少45分鍾。這一挑戰儀式的明顯功能在於雄性在巡視中重申自己的領主權。」 「當(蛙類)雄性在一起進行』大合唱』鳴叫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形成與鳥類中相似的求偶場。這種類群的鳴叫聲比單個雄性的鳴聲要傳得更遠、維持得更久。』大合唱』中的成員要比單獨鳴叫與同類競爭時得到配偶更為容易。……南美洲蛙的大合唱是由十餘個物種組成的,其瘋狂程度類似於精神病院中的狀況。……1949年戈因有個驚人的發現,啾鳴雨蛙的雄性以三重奏形式鳴叫。以後在其他物種中發現了二重奏、三重奏甚至四重奏的鳴叫。……音調的交替和間隔往往很精確。」本書專門討論的動物就有三十餘種,當然包含昆蟲乃至螞蟻的章節,那是他的獨門絕活,此不贅述。因為本書出版15年後精美絕倫的巨作《螞蟻》凝聚了這方面更新鮮、全面的成果。我們期待早日見到它的中譯本。國人早已斥巨資請來了帕瓦羅蒂、皇家馬德里,為什麼不能譯制《螞蟻》呢?那是一道知識的盛宴大餐。野生動物已日益稀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對野生動物的研究還有燦爛的未來嗎?說不定威爾遜就是最後的博物學家,他的《社會生物學》和《螞蟻》就是華麗而凄美的天鵝絕唱。
Ⅱ 從廣州大學城到盛賢攝影器材城~怎樣去最方便呢
查詢坐車可以上「坐車網」。在百度上搜索「坐車網」就可以找到「坐車網」了。查詢公交路線很方便的。下面是「坐車網」查詢到的信息。你挑覺得最合適的吧或者自己上「坐車網」查詢。
1.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387路(坐3站)到中部樞紐站(大學城)轉乘35路(坐24站)到星之光電器城站下.走約28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2.乘坐計程車:共行駛17.0公里,費用49.00元. 注意:信息僅供參考,不可作為支付依據.本費用中不含過路費和過橋費,塞車等因素可能使費用顯著增加
3.從地鐵大學城北站坐地鐵四號線(坐2站)到地鐵萬勝圍站D出入口下,往後走到黃埔技工學校站轉乘229路(坐19站)到大沙頭碼頭站(大沙頭路)下.走約42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4.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381路A(坐4站)到廣大站(大學城)下,到馬路對面的廣大站(大學城)轉乘35路(坐25站)到星之光電器城站下.走約28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5.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383路(坐3站)到大學城(廣大)總站下,過馬路往左走到廣大站(大學城)轉乘35路(坐25站)到星之光電器城站下.走約28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6.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大學城4線(坐14站)到員村山頂站2轉乘299路(坐11站)到江灣橋腳站2下.走約15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7.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大學城4線(坐7站)到廣大公寓站(大學城)轉乘35路(坐27站)到星之光電器城站下.走約28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8.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大學城4線(坐18站)到人民日報華南分社站轉乘54路(坐12站)到東華南路(江灣橋腳)總站下.走約14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9.從地鐵大學城北站A出入口走約180米到綜合商業北區站(大學城)坐大學城4線(坐16站)到石牌村站轉乘541路(坐8站)到東川路站3下.走約270米到盛賢鴻運攝影器材城
Ⅲ 盜火者譯叢怎麼樣
盜火者譯叢很不錯!收納了方方面面的學界巨著!可以說是攬括萬千、包攬萬象!非常值得一讀;而且比起第一推動叢書,它更加深奧,雖然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其中的星言片語也讓人受益匪淺。其中有下列幾部:
1.《囚徒的困境(馮·諾伊曼博弈論和原子彈之謎) 》作者:(美)龐德斯通著,吳鶴齡譯
本書用簡明易懂的方式闡明了博弈論,是一部真正具有獨創性的作品,體現在它以豐富的史料,開闊的視野和合乎邏輯的分析,以生動和直率的方式向讀者講述了冷戰的歷史,核時代的策略游戲和馮·諾伊曼的生平。揭露了戰後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些政府間的爾虞我詐,是一本關於博弈論及其在冷戰和核軍備競賽中的作用的出色的社會歷史教科書。
本書的視角十分廣闊。作者圍繞馮·諾伊曼的生平和博弈論這兩條主線,實際上向讀者展現了二戰以後、冷戰初期國際政治舞台上的矛盾和沖突,並試圖分析其根源。這部書讓我們比較詳細地了解了美國以至整個西方在戰後圍繞要不要發展原子武器,圍繞關於「先發制人的戰爭」所展開的大辯論,比較詳細地了解了20世紀60年代初震動全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的經過和內幕。
2.《先天後天(基因經驗及什麼使我們成為人)》作者:(英)里德利著,陳虎平,嚴成芬譯
本書詳細記錄了我們對基因的理解中所發生的一場新的革命。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與後天力量的信徒,為解釋人類這種悖論式的造物如何能夠既有自由意志同時又受本能與文化的推動而發生的百年之爭。
3.《創造力手冊》作者:(美)斯滕博格著,施建農等譯《創造力手冊》分為六個部分,涉及創造力及其研究涵蓋面廣、信息量大,包括個案分析、歷史測量、心理測量,還包括實驗法等。還深入淺出地將關於人類創造力研究的高度復雜的思考和技術方法呈現出來,更有實驗和方法學的見解,可以使人很好地了解創造力研究的觀點、方法和主要的研究成果。
4.《動物有意識嗎?》作者:(德)阿爾茨特,(德)比爾梅林著,馬懷琪,陳琦譯
如果兒子撒謊,如果貓兒有思想,如果大象痛苦憂傷。動物能夠思考嗎?它們有情感嗎?它們對自己是否有所了解?也就是說,它們有沒有某程度的自我意識?許多科學家為此爭論不休。福爾克·阿爾茨特和伊曼努爾·比爾梅林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講述了許多簡直令人騅以置信的動物行為,並根據來自生物學、動物學以及行為研究的最新認識對其進行了審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樣證實了兩位作者多年以來的實踐經驗;動物在許多方面的行為,如果不從情感和思維能力的角度考慮,是無法做出合理解釋的。
根據這一認識得出的緊迫結論就是:我們必須徹底反思我們對待動物的態度並建立一種人與動物的嶄新關系。
5.《火星的故事》作者:(英)摩爾著,宋宇瑩,劉茜譯
火星--離太陽第四遠的岩態行星,直徑4217英里,質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兩個微小的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是人類在宇宙空間的下一個定居地。第一次在火星登陸的探測器是1976年7月的「海盜1號」,這次探測得到了火星地表的高質量圖片,開啟了一個對火星探索改天換地空前高漲的時代。最近,火星「探路者號」於1997年7月登陸火星,成功地釋放了其攜帶的火星車「漫遊者號」,對進行火星的探索工作。「火星全球測量者號」在接下來的9月份抵達了火星軌道,開始為期兩年的對火星全球測量和繪制地圖的行動。未來的探測行動還將陸續展開,人類將在20年之內踏足火星。然而,人類究竟要去尋找什麼呢?
帕特里克·摩爾,在恆星與行星的領域是為大眾所熟知的專家,向我們展示了火星的整個故事,從早期的神話在正在進行的探索。本書講述的是火星的真實面目: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它的結構、表面、山脈、火山、撞擊坑、極冠、大氣和天氣。目前我們所知道的關於火星的一切都以細致、迷人,繪聲繪色的文字大本書中表現出來。帕特里克·摩爾以他獨特的充滿激情的風格,著力講述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科學探索故事。舊理論和新理論都得到了展示,並在上下文中找到了合適的位置。火星生命的可能性,無論生命是存在於過去或是現在,正在最新的證據下得到謹慎的揭示。展望火星探索的前景,帕特里克·摩爾指出,盡管經過許多世紀的天文學研究和思索,我們對火星的了解仍還只是剛剛開始。
6.《月球的故事》作者:(英)摩爾著,馬星垣,傅德譧譯
月球——地球在太空中最親近的領導和最忠實的伴侶,即使是在今天對於人類來說它依然充滿了神秘色彩。跟隨本書作者帕特里克·摩爾,你可以將這些謎團層層解開。
在本書中,摩爾用清晰而意興盎然的筆調介紹了月球的起源、特徵、大氣、結構、日食和月食現象、各種月球訪客以及月球與地球的關系,同時還介紹了關於月球的古老神話和歷史上的各種研究和推測。
30多年前美人國的成功登月在人類認識月球的漫漫長途中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關於月球的誕生和成長以及它與地球和太陽系其他星球之間不可完全預知的關系令人迷醉而神往。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學家兼作家帕特里克·摩爾在這部著作中充滿洞見和幽默,再加上他提供的各種月面圖和解說,將使你輕松接近月球的秘密。
人類關於月球的探究從未停止,目前的討論熱點主要包括月質學方面的最新理論,以及人類未來登陸火星和其他星球作長途旅行時如何將月球作為一個最佳的中轉站。
7.《意識的解釋》作者:(美)丹尼特著,蘇德超,李滌非,陳虎平譯
《意識的解釋》是丹尼特最重要、影響最大著作之一,也是心智哲學甚至當代哲學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意識的解釋》全方位地探索意識現象。在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爾•丹尼特反駁傳統的、常識的意識理論,提出一個全新的模型,廣泛吸收來自神經科學、心理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信息。
《意識的解釋》全方位地探索意識現象。在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爾•丹尼特反駁傳統的、常識的意識理論,提出一個全新的模型,廣泛吸收來自神經科學、心理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信息。我們當前關於有意識生命物(人類、動物,甚至機器人)的各種理論,都會因為此書揭示的全新視角而發生根本轉變。
8.《圓的歷史:數學推理與物理宇宙》作者:(美)澤布羅夫斯基著,李大強譯
圓的概念可以用數學方式描述,可以用物理方式展現,也可以用技術方式應用。圓最初是一個完美的抽象概念,人類利用這個概念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圓。彩虹是模糊的,汽車輪胎在底部是扁平的,即使最精密的滾珠軸承事實上也是不規則的。為什麼關於圓的研究對於我們當前關於物理宇宙的知識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這正是澤布羅夫斯基要探討的問題。從古代數學家到20世紀的時空理論,圓的數學為眾多研究者指明了探索自然奧妙的方向,例如,開普勒對地球的圓形軌道提出挑戰,並在1609年掀起科學革命:阿拉伯和歐洲的建築師對羅馬的半圓形拱頂提出挑戰,並導致宗教建築的黃金時代。
數學計算以概念為基礎,而這些概念是如何與現實聯系起來的?這是貫穿全書的問題。本書以小說的風格生動地描述了有關圓的技術、文化、歷史和科學,並輔之以簡單用了的數學推理和精巧的插圖。
9.《右手.左手:大腦.身體.原子和文化中不對稱性的起源》作者:(英)麥克馬納斯著
《右手,左手:大腦、身體、原子和文化中不對稱性的起源》編輯推薦:為什麼大多數人是右撇子?為什麼心臟位於身體的左側?為什麼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國家或地區靠左邊駕駛,而其餘的三分之二靠右邊駕駛?為什麼歐洲人寫字是從左到右,而阿拉伯人是從右到左?為什麼時針要順時針旋轉?為什麼男性的睾丸是不對稱的?為什麼鏡像是左右反演,而不是上下反演的?為什麼提線木偶都是左撇子?《右手,左手》選取了從倫布朗的畫作和列奧納多的素描到中世紀肖像畫法的起源,從醫學史到現代認知科學、分子生物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體育運動的廣泛資料,來解釋滲透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的左右符號體系的方方面面。最後,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宇宙、人體以及我們的社會和文化處處都充斥著左和右之間的差別,而這些差別中的許多都有著單一而終極的原因,這一原因可以回溯到非常非常久遠以前空間深處的一種基礎的不對稱。
10.《宇宙逍遙》作者:(美)惠勒著,田松,南宮梅芳譯
《宇宙逍遙》是著名物理學家、「黑洞」的命名者惠勒的新作,其中既有作者對實在論等哲學問題的獨特思考,也有對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巨人的回憶,值得對科學哲學、科學史感興趣的讀者關注。
本書共六部分,包括:科學的微笑、熱忱與士氣、玻爾與愛因斯坦、追憶偉人、半生此生、超越黑洞。
11.《拿破崙的紐扣:改變歷史的16個化學故事》作者:(加)拉古德,(美)布勒森著,程來飛,吳莉譯
天和地被創造,大海波浪拍岸,魚兒戲水,鳥兒歡唱,大地上動物成群,但沒有一個具有靈魂的、能夠主宰世界的高級生物。這時普羅米修斯降生了……他賦予萬物以智慧,次來人間照亮人間……
《拿破崙的紐扣》講述了16個影響歷史發展的化學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在人類歷史中舉足輕重的化學分子。它們不但驅動了人類早期的探險活動,而且促成了近代許多偉大的發明,更是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相伴。
12.《智慧智力創造力》作者:(美)斯滕博格著,王利群譯
本書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博格教授近期的力作。在書中,斯滕博格教授對人類的智慧、智力和創造力的研究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批判性回顧與總結,並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指出:了解個體智力上存在的不足並研究如何去彌補這些缺陷與發揚個體的優勢同樣重要。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關於人類智力的理論構架,並分別闡述了智慧、智力、創造力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較之以前的智力研究而言,斯滕博格的研究更獨特、更全面。
13.《自然規律中蘊蓄的統一性》作者:(英)約翰·C·泰勒著,暴永寧譯
物理學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於越來越廣闊的領域里,成功地解釋了越來越多的現象,而根據的卻是越來越少的基本原理,這本文理清晰、選材廣泛的著作,闡述了這種結果是如何通過對自然界中「蘊蓄的統一性」的意外發現而不斷實現的。作者以熟練的筆致,帶領讀者沿著勝徑走向物理學的核心——在人類所寓身的繁復宇宙中,探求並發現將知識統一到一起並實現簡化的優美定律。
14.《推理的迷宮:悖論、謎題,及知識的脆弱性》作者: (美)威廉·龐德斯通著,李大強譯
本書搜集了經典的思想實驗和哲學沉思,這些問題觸及邏輯推理和語言的終極界限。作者龐德斯通向讀者證明,它們不是腦筋急轉彎那麼簡單,對於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涉及密碼學、決策論、亞原子物理和計算機編程等領域。
15.《基因組:人中自傳23章》作者:(美)馬特·里德利著,劉菁譯
顧名思義,基因組就是遺傳學的一個名詞:單倍體細胞核、細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
16.《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作者:(美)愛德華·O·威爾遜著,毛盛賢/孫港波/劉曉軍/劉耳譯
當1975年這部經典之作首次出版時,它創立了一個新學科,並觸發了一輪圍繞先天和後天古老議題甚囂塵上的爭論。盡管得到了國際動物行為學學會官員和同仁的贊譽,但更廣為人知的是,《社會生物學》這本歷史上有關動物行為最為重要的著作卻成為當時學多社會科學家和其他學者猛烈抨擊的對象,他們強烈反對人的社會行為,即人的天性,具有生物學的基礎。這種爭論自本書出版以來激盪不已。
17.《孟德爾妖》作者:(英)馬克·里德利著,何朝陽譯
《孟德爾妖》(基因的公正與生命的復雜)旨在探索生命的一些深奧而普遍的特徵,其中的一些特徵,比如性,是迄今眾所周知的難題。還有同樣深奧的其他難題,比如決定基因遺傳的生殖細胞的分裂:減數分裂,都提出了一些深刻的但人類知之甚少的問題。減數分裂是具有決定性的細胞分裂,每個基因在此過程中只有50%的存活到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