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網查重 » 武萬方方正

武萬方方正

發布時間: 2021-03-25 23:23:11

A. 寫出世說新語方正篇中的任意一篇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剛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你不來,他已經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現在卻丟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拉元方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不再理他。
方正第五之二、松柏之志猶存
(原文)南陽宗世林,魏武同時,而甚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魏武作司空,總朝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猶存。」世林既以忤旨見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拜床下。其見禮如此。
(譯)南陽宗世林(承)和魏武帝(曹操)是同時代的人,宗世林很鄙夷曹操的為人,不和他交往。等魏武帝作了司空,總攬朝廷大權的時候,他傲慢地對宗世林說:「現在我們可以交往了嗎?」宗回答:「我的松柏之志還在。」宗因為違背曹操的旨意遭疏遠,職位與其威望不相符。文帝(曹丕)兄弟每次到他這里拜訪,都行弟子禮,在榻下跪拜。他受到如此的禮遇。
方正第五之三、義形於色
(原文)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戚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譯)魏文帝(曹丕)登基,陳群面帶愁容。文帝問他:「朕應天受命,你為什麼不高興?」陳群說:「我和華歆都曾服務於前朝,今天雖然也為聖朝的建立高興,可不忘前朝的義節,還是會在臉上顯露出來的。」
方正第五之四、郭淮遣妻
(原文)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當並誅。使者征攝甚急,淮使戎裝,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許。至期遣妻,百姓號泣追呼者數萬人。行數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賓士,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則無五子;五子若殞,亦復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譯)郭淮任關中都督,很得民心,也屢立戰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為王凌密謀廢立一事受株連,應當斬首。使者緝拿得很緊迫,郭淮讓妻子准備行裝,按規定期限上路。此時州府的文武官員和當地百姓都勸郭淮起兵,郭淮沒有答應。到日期妻子上路,數萬百姓哭號著追隨在後面。走出幾十里,郭淮下令手下把夫人追回來,於是文武官員迅速追趕,如追命一般急迫。追回以後,郭淮給宣帝(司馬懿)寫信說:「我的五個孩子眷戀他們的母親,母親如果沒了,這五個孩子也活不了了;五個孩子若是死了,也就沒有我郭淮了。」宣帝於是上表,請皇上特赦了郭淮妻子。
方正第五之五、辛毗當軍門立
(原文)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司馬。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譯)諸葛亮駐扎在渭水邊上,關中震動。魏明帝(曹睿)深怕晉宣王(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就派辛毗作軍司馬。宣王和諸葛亮在渭水對陣,諸葛亮想方設法誘騙宣王,宣王果然大怒,准備派大軍和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派間諜偵察,諜報回來說:「有一老夫,手持黃鉞堅定地站在軍營門口,軍隊沒法出來。」諸葛亮說:「這個人一定是辛毗(佐治)。」
方正第五之六、顏色不異
(原文)夏侯玄既被桎梏,時鍾毓為廷尉,鍾會先不與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雖復刑餘之人,未敢聞命。」考掠初無一言,臨刑東市,顏色不異。
(譯)夏侯玄被逮捕,當時鍾毓為廷尉,鍾會以前和夏侯玄不和,就羞辱他。夏侯玄說:「我雖然是受刑之人,但是不會聽你擺布的。」雖然遭受拷打,夏侯玄也不說一句話,到東市刑場執行的時候,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B. 對比知網、維普和方正三個期刊資料庫,評價它們的優缺點

方正沒有期刊庫,應該是萬方吧。

1、從收錄情況來看,維普收錄最久,萬方收錄時間最短,但是現刊萬方收錄最好,維普最近兩年的很多期刊都沒有了,特別是醫學類的。

2、文檔的清晰度:萬方最高,維普最差。

3、使用方便性:知網和萬方差不多,維普最差。

4、其它:萬方的期刊瀏覽功能做的很好。

C. 世說新語方正蘇峻篇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 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2.南陽宗世林,魏武同時,而甚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魏武作司空,總朝 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猶存。」世林既以忤旨見疏, 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拜床下。其見禮如此。
3.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戚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 「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4.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 當並誅,使者徵攝甚急。淮使戎裝,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 許。至期遣妻,百姓號泣追呼者數萬人。行數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 文武賓士,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 既亡;則無五子,五子若殞,亦復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5.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司馬。
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 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 辛佐治也。」 6.夏侯玄既被桎梏,時鍾毓為廷尉,鍾會先不與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 「雖復刑餘之人,未敢聞命。」考掠初無一言,臨刑東市,顏色不異。
7.夏侯泰初與廣陵陳本善,本與玄在本母前宴飲,本弟騫行還,徑入,至堂 戶。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雜。」 8.高貴鄉公薨,內外喧嘩。司馬文王問侍中陳泰曰:「何以靜之?」泰雲: 「唯殺賈充以謝天下。」文王曰:「可復下此不?」對曰:「但見其上,未見其 下。」 9.和嶠為武帝所親重,語嶠曰:「東宮頃似更成進,卿試往看。」還,問何 如。答曰:「皇太子聖質如初。」 10.諸葛靚後入晉,除大司馬,召不起。以與晉室有讎,常背洛水而坐。與 武帝有舊,帝欲見之而無由,乃請諸葛妃呼靚。既來,帝就太妃間相見。禮畢, 酒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聖 顏。」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慚悔而出。
11.武帝語和嶠曰:「我欲先痛罵王武子,然後爵之。」嶠曰:「武子俊爽, 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責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 之謠,常為陛下恥之!它人能令疏親,臣不能使親疏。以此愧陛下。」 12.杜預之荊州,頓七里橋,朝士悉祖。預少賤,好豪俠,不為物所許。楊 濟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須臾,和長輿來,問:「楊右衛何在?」客曰: 「向來,不坐而去。」長輿曰:「必大夏門下盤馬。」往大夏門,果大閱騎,長 輿抱內車,共載歸,坐如初。
13.杜預拜鎮南將軍,朝士悉至,皆在連榻坐,時亦有裴叔則。羊稚舒後至, 曰:「杜元凱乃復連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請裴追之,羊去數里住馬,既而俱 還杜許。
14.晉武帝時,荀勖為中書監,和嶠為令。故事,監、令由來共車。嶠性雅 正常疾勖諂諛。後公車來,嶠便登,正向前坐,不復容勖。勖方更覓車,然後得 去。監、令各給車,自此始。
15.山公大兒著短帢,車中倚。武帝欲見之,山公不敢辭,問兒,兒不肯 行。時論乃雲勝山公。
16.向雄為河內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劉准橫怒,遂與杖遣之。雄後 為黃門郎,劉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詣劉, 再拜曰:「向受詔而來,而君臣之義絕,何如?」於是即去。武帝聞尚不和,乃 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 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臣於劉河內,不為戎 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武帝從之。
17.齊王冏為大司馬,輔政,嵇紹為侍中,詣冏咨事。冏設宰會,召葛旟董 艾等共論時宜。旟等白冏:「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遂送樂器。紹推 卻不受,冏曰:「今日共為歡,卿何卻邪?」紹曰:「公協輔皇室,令作事可法。
紹雖官卑,職備常伯。操絲比竹蓋樂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業。今逼 高命,不敢苟辭,當釋冠冕,襲私服,此紹之心也。」旟等不自得而退。
18.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於盧 毓、盧珽。」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 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議者疑二陸優劣,謝公 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貞烈,趙王倫為相國,忱為太傅長史,乃版以參相國軍事。使 者卒至,忱深懼豫禍,不暇被馬,於是帖騎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發, 使者不敢進,遂得免。
20.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為爾。」庾曰: 「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21.阮宣子伐社樹,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為樹,伐樹則社亡,樹而為 社,伐樹則社移矣。」 22.阮宣子論鬼神有無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獨以為無,曰:「今見鬼者, 雲著生時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復有鬼邪?」 23.元皇帝既登阼,以鄭後之寵,欲舍明帝而立簡文。時議者咸謂:「舍長 立少,既於理非倫,且明帝以聰明英斷,益宜為儲副。」周、王諸公並苦爭肯切, 唯刁玄亮獨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慮諸公不奉詔,於是先喚周侯、 丞相入,然後欲出詔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
周侯未悟,即卻略下階。丞相披撥傳詔,徑至御床前,曰:「不審陛下何以見臣?」 帝默然無言,乃探懷中黃紙詔裂擲之。由此皇儲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嘆曰:「我 常自言勝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結援吳人,請婚陸太尉。對曰:「培塿無松柏, 薰蕕不同器。玩雖不才,義不為亂倫之始。」 25.諸葛恢大女兒適太尉庾亮兒,次女適徐州刺史羊忱兒。亮子被蘇峻害, 改適江虨。恢兒娶鄧攸女。於時謝尚書求其小女婚,恢乃雲:「羊、鄧是世 婚,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不能復與謝裒兒婚。」及恢亡,遂婚。於是王右 軍往謝家看新婦,猶有恢之遺法:威儀端詳,容服光整。王嘆曰:「我在遣女裁 得爾耳!」 26.周叔治作晉陵太守,周侯、仲智往別,叔治以將別,涕泗不止。仲治恚 之曰:「斯人乃婦女,與人別,唯啼泣!」便捨去。周侯獨留,與飲酒言話,臨 別流涕,撫其背曰:「奴好自愛。」 27.周伯仁為吏部尚書,在省內夜疾危急,時刁玄亮為尚書令,營救備親好 之至,良久小損。明旦,報仲智,仲智狼狽來。始入戶,刁下床對之大泣,說伯 仁昨危急之狀。仲智手批之,刁為辟易於戶側。既前,都不問病,直雲:「君在 中朝,與和長輿齊名,那與佞人刁協有情?」逕便出。
28.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藉。王敦護其兄,故於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 廬江人士咸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 此!」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29.顧孟著嘗以酒勸周伯仁,伯仁不受。顧因移勸柱,而語柱曰:「詎可便 作棟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為衿契。
30.明帝在西堂,會諸公飲酒,未大醉,帝問:「今名臣共集,何如堯、舜 時?」周伯仁為僕射,因厲聲曰:「今雖同人主,復那得等於聖治!」帝大怒, 還內,作手詔滿一黃紙,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殺之。後數日,詔出周,群臣往省 之。周曰:「近知當不死,罪不足至此。」 31.王大將軍當下,時咸謂無緣爾。伯仁曰:「今主非堯、舜,何能無過? 且人臣安得稱兵以向朝廷?處仲狼抗剛愎,王平子何在?」 32.王敦既下,住船石頭,欲有廢明帝意。賓客盈坐,敦知帝聰明,欲以不 孝廢之。每言帝不孝之狀,而皆雲:「溫太真所說。溫嘗為東宮率,後為吾司馬, 甚悉之。」須臾,溫來,敦便奮其威容,問溫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溫曰: 「小人無以測君子。」敦聲色並厲,欲以威力使從己,乃重問溫:「太子何以稱 佳?」溫曰:「鉤深致遠,蓋非淺識所測。然以禮侍親,可稱為孝。」 33.王大將軍既反,至石頭,周伯仁往見之。謂周曰:「卿何以相負?」對 曰:「公戎車犯正,下官忝率六軍,而王師不振,以此負公。」 34.蘇峻既至石頭,百僚奔散,唯侍中鍾雅獨在帝側。或謂鍾曰:「見可而 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於寇讎,何不用隨時之宜、而坐待 其弊邪?」鍾曰:「國亂不能匡,君危不能濟,而各遜遁以求免,吾懼董狐將執 簡而進矣!」 35.庾公臨去,顧語鍾後事,深以相委。鍾曰:「棟折榱崩,誰之責邪?」 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復言,卿當期克復之效耳!」鍾曰:「想閣下不愧荀林 父耳。」 36.蘇峻時,孔群在橫塘,為匡術所逼。王丞相保存術,因眾坐戲語,令術 勸群酒,以釋橫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雖陽和布氣,鷹化為 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 37.蘇子高事平,王、庾諸公欲用孔廷尉為丹陽。亂離之後,百姓凋弊。孔 慨然曰:「昔肅祖臨崩,諸君親臨御床,並蒙眷識,共奉遺詔。孔坦疏賤,不在 顧命之列。既有艱難,則以微臣為先,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 而去,諸公亦止。
38.孔車騎與中丞共行,在御道逢匡術,賓從甚盛。因往與車騎共語。中丞 初不視,直雲:「鷹化為鳩,眾鳥猶惡其眼。」術大怒,便欲刃之。車騎下車, 抱術曰:「族弟發狂,卿為我宥之!」始得全首領。
39.梅頤嘗有惠於陶公,後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 子富於春秋,萬機自諸侯出,王公既得錄,陶公何為不可放!」乃遣人於江口奪 之。頤見陶公,拜,陶公止之。頤曰:「梅仲真膝,明日豈可復屈邪?」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設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說而去,王亦不留。
41.何次道、庾季堅二人並為元輔。成帝初崩,於時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 庾及朝議以外寇方強,嗣子沖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會群臣,謂何曰:「朕 今所以承大業,為誰之議?」何答曰:「陛下龍飛,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
於時用微臣之議,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慚色 42.江僕射年少,王丞相呼與共棋。王手嘗不如兩道許,而欲敵道戲,試以 觀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爾。」傍有客曰: 「此年少戲乃不惡。」王徐舉首曰:「此年少,非唯圍棋見勝。」 43.孔君平疾篤,庾司空為會稽,省之,相問訊甚至,為之流涕。庾既下床, 孔慨然曰:「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問!」庾聞,回謝 之,請其話言。
44.桓大司馬詣劉尹,卧不起。桓彎彈彈劉枕,丸迸碎床褥間。劉作色而起 曰:「使君如馨地,寧可斗戰求勝?」桓甚有恨容。
45.後來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謂曰:「黃吻年少,勿為評論宿士。昔 嘗與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46.王中郎年少時,江虨為僕射,領選,欲擬之為尚書郎。有語王者, 王曰:「自過江來,尚書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擬我!」江聞而止。
47.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雲:「汝謂 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 「既雲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48.孫興公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既成,示庾道恩,庾見,慨然送 還之,曰:「先君與君,自不至於此。」 49.王長史求東陽,撫軍不用。後疾篤,臨終,撫軍哀嘆曰:「吾將負仲祖 於此,命用之。」長史曰:「人言會稽王痴,真痴。」 50.劉簡作桓宣武別駕,後為東曹參軍,頗以剛直見疏。嘗聽訊,簡都無言。
宣武問:「劉東曹何以不下意?」答曰:「會不能用。」宣武亦無怪色。
51.劉真長、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識小人貽其餐,餚案甚盛,真長 辭焉。仲祖元:「聊以充虛,何苦辭?」真長曰:「小人都不可與作緣。」 52.王修齡嘗在東山甚貧乏。陶胡奴為烏程令,送一船米遺之,卻不肯取。
直答語「王修齡若飢,自當就謝仁祖索食,不須陶胡奴米。」 53.阮光祿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劉許,過事便還。諸人相與追之。阮亦 知時流必當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劉尹時為會稽,乃嘆曰:「我入, 當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復近思曠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54.王、劉與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後,劉牽腳加桓公頸,桓公甚不堪, 舉手撥去。既還,王長史語劉曰:「伊詎可以形色加人不?」 55.桓公問桓子野:「謝安石料萬石必敗,何以不諫?」子野答曰:「故當 出於難犯耳。」桓作色曰:「萬石撓弱凡才,有何嚴顏難犯!」 56.羅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與坐上客共語,答曰:「相識已多,不煩復爾。」 57.韓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搖。見諸謝皆富貴,轟隱交路,嘆曰:「此復何 異王莽時?」 58.王文度為桓公長史時,桓為兒求王女,王許咨藍田。既還,藍田愛念文 度,雖長大,猶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藍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 「惡見,文度已復痴,畏桓溫面?兵,那可嫁女與之!」文度還報溫雲:「下官 家中先得婚處。」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後桓女遂嫁文度兒。
59.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 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子敬曰:「遠慚荀奉倩, 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60.謝公聞羊綏佳,致意令來,終不肯詣。後綏為太學博士,因事見謝公, 公即取以為主簿。
61.王右軍與謝公詣阮公,至門,語謝:「故當共推主人。」謝曰:「推人 正自難。」 62.太極殿始成,王子敬時為謝公長史,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 語信雲:「可擲著門外。」謝後見王,曰:「題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韋誕諸人, 亦自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長。」謝以為名言。
63.王恭欲請江廬奴為長史,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王坐,不敢即言。良 久乃得及。江不應,直喚人取酒,自飲一碗,又不與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獨 飲?」江曰:「卿亦復須邪?」更使酌與王。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未出戶, 江嘆曰:「人自量,固為難!」 64.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 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 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 66.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後遇於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張因正坐斂 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 乃讓王曰:「張玄,吳士之秀,亦見遇於時,而使至於此,深不可解。」王笑曰: 「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遂舉觴對語,賓主 無愧色。

D. 用萬方APABI借的書怎麼轉移到另外一台電腦上看

簡單拷貝是無法實現你要的效果的。這主要是方正做了數字圖書版權保護。
使用截屏方法可以實現換電腦閱讀,可以試試開源軟體Ebookcopier(作者:范傳根)軟體具體用法和介紹見:
http://chuangen.name/archives/2009/03/11/ebookcopier-1-0-3357-release.html

E. 帶方字的成語

八方風雨 八方:四方四隅的總稱。四面八方的疾風驟雨。比喻形勢驟然變幻,動盪不安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辨物居方 居:在,安置;方:方位,地方。辨別眾物的性質、條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規:圓規;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八方呼應 呼應:彼此聲氣相通。泛指周圍、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聲氣,互相配合。
不劣方頭 劣:不好;方頭:俗指不通時宜為方頭。不以不通時宜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大政方針 重大的政策與措施,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指針。
戴圓履方 履:踩著;圓、方:古人以為天圓地方。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東方千騎 舊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斗方名士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獨霸一方 霸佔一個地方(多指壞人)。
耳聽八方 耳朵同時察聽各方面來的聲音。形容人很機警。
方便之門 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後指給人方便的門路。
方寸不亂 方寸:指心。心緒不亂。形容人遇到特殊緊急的情況時能夠從容鎮定。
方寸萬重 方寸:指心。萬重:多話。心裡頭有千言萬語。
方寸已亂 心已經亂了。
方寸之地 指心。
方底圓蓋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方領矩步 方領:直的衣領;矩步:行步合乎規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飾和容態。
方枘圓鑿 枘:榫頭;鑿:榫眼。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頭不劣 方頭:俗指不通時宜;不劣:倔強不馴順。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
方外之人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方興未艾 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方鑿圓枘 鑿:榫眼;枘:榫頭。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方正不阿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諛,謅媚。指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
方趾圓顱 方腳圓頭。指人類。
撫綏萬方 撫綏:安定、安撫;萬方:萬邦,萬族。指安定天下。
規圓矩方 比喻夠標准,合法度。
見笑大方 指讓內行人笑話。
矩步方行 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范。
來日方長 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表示事有可為或將來還有機會。
落落大方 落落:坦率,開朗的樣子。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
千方百計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如日方升 如:象;方:剛。象太陽剛剛升起來。比喻光明的前程剛剛開始。
如醉方醒 方:剛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如夢方醒 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上方不足,下比有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食前方丈 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身後識方干 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後才被重視。
四面八方 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天方夜譚 比喻虛誕、離奇的議論。
天各一方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個地方。形容相隔極遠,見面困難。
外圓內方 比喻人表面隨和,內心嚴正。也指錢幣。
賢良方正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五方雜處 五方:東南西北中,泛指各處;處: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從什麼地方來的人都有。
想方設法 想種種辦法。
血氣方剛 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儀態萬方 儀態:姿態,容貌;萬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態各方面都很美。
一方之任 負一方面責任的職務。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應變無方 隨機應變,不墨守成規。
圓首方足 代指人類。
貽笑大方 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行人笑話。
遊必有方 要是出遊,必須要告辭去處。
圓孔方木 把方木頭放到圓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盂方水方 盛水的器皿是什麼形狀,水也成為什麼形狀。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響風氣。
圓鑿方枘 枘:榫頭;鑿:榫眼。方榫頭,圓榫眼,兩下里合不來。比喻格格不入。
智圓行方 圓:圓滿,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苟。
直內方外 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助畫方略 協助規劃作戰的方針策略.
有勇知方 有勇氣且知道義。
殊方絕域 〖解釋〗指極遠的地方。
殊方異域 〖解釋〗殊方:遠方。異域:異邦、外國,指遠方或國外。
遐方絕域 〖解釋〗指邊遠偏僻的地區。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春蠶到死絲方盡 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大開方便之門 給予極大的方便。
東方將白 天將破曉。
遁跡方外 猶言避世隱居於僧道中。
多方百計 想盡或用盡種種方法、計謀。
方驂並路 猶並駕齊驅。
方來未艾 謂(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方領圓冠 方形的衣領和圓形的帽冠,為古代儒生的服飾。亦借指儒生。
方枘圜鑿 見「方枘圓鑿」。
方桃譬李 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方頭不律 見「方頭不劣」。
方興未已 見「方興未艾」。
方言矩行 謂言行方正,合乎規范。
方以類聚 謂同類事物相聚一處。
方員可施 隨處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藝。
方滋未艾 見「方興未艾」。
鳧鶴從方 指野鴨和鶴各從其所屬的品類。比喻順其自然行事。
黼衣方領 華貴的服飾。借指王公顯貴。
割據一方 憑借武力割佔一個地區,與中央政權對立。亦作「各霸一方」。
毀方投圓 比喻拋棄立身行事准則,曲意投合別人。
毀方瓦合 毀去稜角,與瓦礫相合。喻屈己從眾,君子為道不遠離於人。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註:「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劍錄》:「故《儒行》欲毀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塵。」後指毀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計絀方匱 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見誚大方 見「見笑大方」。
井井有方 形容有條理有辦法。
據義履方 根據正道立身行事。
舉止大方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泥古拘方 拘守成規、舊說而不知變通。
氣血方剛 猶血氣方剛。謂精力正值旺盛。
如日方中 好象太陽正在天頂。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枘圓鑿方 比喻不調協,扞格不入。參見「枘鑿方圓」。
枘鑿方圓 枘、鑿,榫頭與卯眼。一方一圓,則無法投合。比喻不調協,扞格不入
上方寶劍 見「上方劍」。
食案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方於前 同「食前方丈」。
食味方丈 同「食前方丈」。
狩岳巡方 謂帝王巡狩方岳。
殊方同致 猶殊途同歸。
刓方為圓 《楚辭·九章·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註:「言人刓削方木,欲以為圜,……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圓」。把方的削成圓的。比喻改變忠直之性,隨俗俯仰。
四方八面 到處;各個方面。
四方之志 志:志向。指遠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隨方就圓 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隨方逐圓 ①謂立身行事無定則。②根據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構造。
隨圓就方 同「隨方就圓」。
外方內圓 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未艾方興 方興未艾。謂正在蓬勃向前發展。
文圓質方 謂外表隨和而內心方正。
五方雜厝 謂各地方的人雜居一處。形容居民復雜。
無方之民 古謂不知禮法的人。
遐方絕壤 見「遐方絕域」。
行不逾方 謂行動不逾越法度。
言方行圓 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以古方今 方:比擬。類比。拿古代的事情與當今的事情相比。
遺哂大方 見「遺笑大方」。
遺笑大方 謂讓內行見笑。語本《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比喻用心不專,什麼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圓頂方趾 同「圓首方足」。
元方季方 東漢陳實有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於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問於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謂兩人難分高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後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圓顱方趾 方腳圓頭。指人類。
枕方寢繩 枕方石,睡繩床。
指方畫圓 謂談論時以手指比畫。
志在四方 志:志向;四方:各處天下。形容有遠大的志向和理想。
百計千方 〖解釋〗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西方凈國 【出處】清·龔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凈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漓漓。」 【解釋】指西方凈土【示例】【故事】
大夢方醒 〖解釋〗象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從長期的錯誤、蒙蔽或迷茫中開始醒悟過來。同「大夢初醒」。
登界遊方 〖解釋〗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東方不亮西方亮 〖解釋〗比喻這里行不通,別的地方尚有迴旋餘地。
方面大耳 〖解釋〗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方足圓顱 〖解釋〗方形腳、圓形頭為人的特徵,因以指人類。同「方趾圓顱」。
教導有方 〖解釋〗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千方萬計 〖解釋〗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同「千方百計」。
四方輻輳 〖解釋〗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後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外方內員 〖解釋〗指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西方凈土 〖解釋〗佛教語。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
不成方圓
孔方兄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半畝方塘 半畝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F. 含有方的成語有哪些

四面八方、
千方百計、
來日方長、
落落大方、
血氣方剛、
貽笑大方、
志在四方、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圓顱方趾、
上方寶劍、
教導有方、
天方夜譚、
尚方寶劍、
舉止大方、
想方設法、
東方不亮西方亮、
天各一方、
計絀方匱、
方土異同、
殊方異類、
西方凈土、
八方風雨、
四方輻輳、
獨霸一方、
綱紀四方、
大方之家、
不劣方頭、
立賢無方、
方巾長袍
一醉方休、
絕域殊方、
毀方投圓、
鳧鶴從方、
圓首方足、
方枘圓鑿、
鑿圓枘方、
外圓內方、
好惡殊方、
斗方名士、
遊必有方、
殊方絕域、
如日方升、
吃四方飯、
吐屬大方、
富甲一方、
一干一方、
一方之藝、
方正不苟、
賢良方正、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方聞之士、
方寸萬重、
五方雜處、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智圓行方、
方面大耳、
德被八方
化被萬方、
上方不足,下比有餘、
方圓可施、
圓孔方木、
元方季方、
遁跡方外、
萬方多難、
身後識方干、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四方雲擾、
群方咸遂、
據義履方、
一方之寄、
方領矩步、
泥古拘方、
八方呼應、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東方千騎、
方驂並路、
方言矩行、
有勇知方、
戴圓履方、
如日方中、
面方如田、
指方畫圓、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訓練有方、
措置乖方、
食前方丈
方便之門、
祖傳秘方、
方領圓冠、
斫方為圓、
盂方水方、
國步方蹇、
矩步方行、
刓方為圓、
助畫方略、
方寸之地、
削方為圓、
各霸一方、
毀方瓦合、
和尚吃八方、
方底圓蓋、
外方內員、
方正之士、
行不逾方、
辨物居方、
官不易方、
春蠶到死絲方盡、
窺測方向,以求一逞、
方寸不亂、
枕方寢繩、
儀態萬方、
撫綏萬方、
割據一方、
方興未艾、
隨方就圓
耳聽八方、
直內方外、
四方離亂、
狩岳巡方、
方來未艾、
四方之志、
方丈盈前、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方外之人、
食方於前、
鑿枘圓方、
面如方田、
面授方略、
杖鉞一方、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
規圓矩方、
方圓殊趣、
貽誚多方、
方外之國、
來軫方遒、
文圓質方、
遠處誇稱,近方賣弄、
大政方針、
黼衣方領、
方斯蔑如、
方寸已亂、
無方之民、
東方聖人、
應變無方
方桃譬李、
八方支援、
東方將白、
登界遊方、
異域殊方、
大開方便之門、
言方行圓
措置有方:措置:安排;方:條理。處理事務錯落有致,井井有條 詳細»
祖傳秘方: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詳細»
變化無方:方:方向,引申為准則。善於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詳細»
尚方寶劍:上方寶劍。比喻極大的權力 詳細»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眾的人。吃得千辛萬苦,才能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的人 詳細»
吃四方飯:和尚道士到處化緣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詳細»
各霸一方:各:各自;霸:強橫占據。指憑借勢力各自稱霸一個地方 詳細»
邁四方步: 詳細»
西方凈國:佛教語。指西方凈土 詳細»
血氣方盛:血氣: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詳細»
半畝方塘:半畝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詳細»
方便門:方便:便利。佛教語,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後指給人便利的門路 詳細»
方寸地: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詳細»
方方面面:事情或事物的多面 詳細»
方方正正:四四方方,規規矩矩 詳細»
方外人: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等出家人 詳細»
大大方方:指人的行為舉止自然不俗氣 詳細»
與人方便:與:給。給予他人各種便利 詳細»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智靈活,... 詳細»
不成方圓:方圓:借指規矩。形容言語行動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詳細»
西方凈土:佛教語。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 詳細»
東方不亮西方亮:比喻這里行不通,別的地方尚有迴旋餘地。 詳細»
百計千方: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詳細»
志在四方:志:志向;四方:各處天下。形容有遠大的志向和理想。 詳細»
外方內圓:謂外表正直,內心圓滑。 詳細»
隨方就圓:處事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待人隨和而不固執。 詳細»
上方寶劍:見「上方劍」。 詳細»
孔方兄:錢的別稱,中國舊時銅錢外圓內孔方形 詳細»
舉止大方: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詳細»
割據一方:憑借武力割佔一個地區,與中央政權對立。亦作「各霸一方」。 詳細»
大開方便之門:給予極大的方便。 詳細»
春蠶到死絲方盡:絲:雙關語,思的諧音。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 詳細»
直內方外:形容內心正直、做事方正。 詳細»
智圓行方:圓:圓滿,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苟。 詳細»
遊必有方:要是出遊,必須要告辭去處。 詳細»
貽笑大方:貽:遺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種專長的人。留下笑柄給內行人;讓內行人笑話。 詳細»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詳細»
一方之任:負一方面責任的職務。 詳細»
儀態萬方:儀態:容貌姿態;萬方:多方面;指姿態多種多樣。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姿態動人。 詳細»
血氣方剛: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血氣:指精力;方:正;剛:旺盛。 詳細»
想方設法:盡量想辦法。 詳細»
五方雜處:五方:東南西北中,泛指各處;處: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從什麼地方來的人都有。 詳細»
賢良方正: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 詳細»
外圓內方: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詳細»
天各一方:各在天底下的一邊。形容離別後各居一地;相距遙遠。 詳細»
天方夜譚:比喻虛誕、離奇的議論。 詳細»
四面八方: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面或各... 詳細»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詳細»
如夢方醒: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詳細»
如醉方醒:方:剛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剛從沉迷中醒悟過來。

G. 《世說新語》的「方正」何以

《世說新語·方正第五》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2南陽宗世林,魏武同時,而甚薄其為人,不與之交。及魏武作司空,總朝政,從容問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猶存。」世林既以忤旨見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拜床下。其見禮如此。

3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戚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4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當並誅,使者徵攝甚急。淮使戎裝,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許。至期遣妻,百姓號泣追呼者數萬人。行數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賓士,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既亡;五子若殞,亦復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5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司馬。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6夏侯玄既被桎梏,時鍾毓為廷尉,鍾會先不與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雖復刑餘之人,未敢聞命。」考掠初無一言,臨刑東市,顏色不異。

7夏侯泰初與廣陵陳本善,本與玄在本母前宴飲,本弟騫行還,徑入,至堂戶。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雜。」

8高貴鄉公薨,內外喧嘩。司馬文王問侍中陳泰曰:「何以靜之?」泰雲:「唯殺賈充以謝天下。」文王曰:「可復下此不?」對曰:「但見其上,未見其下。」

9和嶠為武帝所親重,語嶠曰:「東宮頃似更成進,卿試往看。」還,問何如。答曰:「皇太子聖質如初。」

10諸葛靚後入晉,除大司馬,召不起。以與晉室有讎,常背洛水而坐。與武帝有舊,帝欲見之而無由,乃請諸葛妃呼靚。既來,帝就太妃間相見。禮畢,酒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聖顏。」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慚悔而出。

11武帝語和嶠曰:「我欲先痛罵王武子,然後爵之。」嶠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責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謠,常為陛下恥之!它人能令疏親,臣不能使親疏。以此愧陛下。」

12杜預之荊州,頓七里橋,朝士悉祖。預少賤,好豪俠,不為物所許。楊濟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須臾,和長輿來,問:「楊右衛何在?」客曰:「向來,不坐而去。」長輿曰:「必大夏門下盤馬。」往大夏門,果大閱騎,長輿抱內車,共載歸,坐如初。

13杜預拜鎮南將軍,朝士悉至,皆在連榻坐,時亦有裴叔則。羊稚舒後至,曰:「杜元凱乃復連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請裴追之,羊去數里住馬,既而俱還杜許。

14晉武帝時,荀勖為中書監,和嶠為令。故事,監、令由來共車。嶠性雅正常疾勖諂諛。後公車來,嶠便登,正向前坐,不復容勖。勖方更覓車,然後得去。監、令各給車,自此始。

15山公大兒著短□(巾合),車中倚。武帝欲見之,山公不敢辭,問兒,兒不肯行。時論乃雲勝山公。

16向雄為河內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劉准橫怒,遂與杖遣之。雄後為黃門郎,劉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詣劉,再拜曰:「向受詔而來,而君臣之義絕,何如?」於是即去。武帝聞尚不和,乃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臣於劉河內,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武帝從之。

17齊王□(冂內上八下口)為大司馬,輔政,嵇紹為侍中,詣□(冂內上八下口)咨事。□(冂內上八下口)設宰會,召葛□(旗其換與)董艾等共論時宜。□(旗其換與)等白□(冂內上八下口):「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遂送樂器。紹推卻不受,□(冂內上八下口)曰:「今日共為歡,卿何卻邪?」紹曰:「公協輔皇室,令作事可法。紹雖官卑,職備常伯。操絲比竹蓋樂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業。今逼高命,不敢苟辭,當釋冠冕,襲私服,此紹之心也。」□(旗其換與)等不自得而退。

18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於盧毓、盧□(王廷)。」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議者疑二陸優劣,謝公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貞烈,趙王倫為相國,忱為太傅長史,乃版以參相國軍事。使者卒至,忱深懼豫禍,不暇被馬,於是帖騎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發,使者不敢進,遂得免。

20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為爾。」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21阮宣子伐社樹,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為樹,伐樹則社亡,樹而為社,伐樹則社移矣。」

22阮宣子論鬼神有無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獨以為無,曰:「今見鬼者,雲著生時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復有鬼邪?」

23元皇帝既登阼,以鄭後之寵,欲舍明帝而立簡文。時議者咸謂:「舍長立少,既於理非倫,且明帝以聰明英斷,益宜為儲副。」周、王諸公並苦爭肯切,唯刁玄亮獨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慮諸公不奉詔,於是先喚周侯、丞相入,然後欲出詔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周侯未悟,即卻略下階。丞相披撥傳詔,徑至御床前,曰:「不審陛下何以見臣?」帝默然無言,乃探懷中黃紙詔裂擲之。由此皇儲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嘆曰:「我常自言勝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結援吳人,請婚陸太尉。對曰:「培□(土婁)無松柏,薰蕕不同器。玩雖不才,義不為亂倫之始。」

25諸葛恢大女兒適太尉庾亮兒,次女適徐州刺史羊忱兒。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彪下幾為林)。恢兒娶鄧攸女。於時謝尚書求其小女婚,恢乃雲:「羊、鄧是世婚,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不能復與謝裒兒婚。」及恢亡,遂婚。於是王右軍往謝家看新婦,猶有恢之遺法:威儀端詳,容服光整。王嘆曰:「我在遣女裁得爾耳!」

26周叔治作晉陵太守,周侯、仲治往別,叔治以將別,涕泗不止。仲治恚之曰:「斯人乃婦女,與人別,唯啼泣!」便捨去。周侯獨留,與飲酒言話,臨別流涕,撫其背曰:「奴好自愛。」

27周伯仁為吏部尚書,在省內夜疾危急,時刁玄亮為尚書令,營救備親好之至,良久小損。明旦,報仲智,仲智狼狽來。始入戶,刁下床對之大泣,說伯仁昨危急之狀。仲智手批之,刁為辟易於戶側。既前,都不問病,直雲:「君在中朝,與和長輿齊名,那與佞人刁協有情?」逕便出。

28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藉。王敦護其兄,故於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於此!」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29顧孟著常以酒勸周伯仁,伯仁不受。顧因移勸柱,而語柱曰:「詎可便作棟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為衿契。

30明帝在西堂,會諸公飲酒,未大醉,帝問:「今名臣共集,何如堯、舜?」時周伯仁為僕射,因厲聲曰:「今雖同人主,復那得等於聖治!」帝大怒,還內,作手詔滿一黃紙,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殺之。後數日,詔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當不死,罪不足至此。」

31王大將軍當下,時咸謂無緣爾。伯仁曰:「今主非堯、舜,何能無過?且人臣安得稱兵以向朝廷?處仲狼抗剛愎,王平子何在?」

32王敦既下,住船石頭,欲有廢明帝意。賓客盈坐,敦知帝聰明,欲以不孝廢之。每言帝不孝之狀,而皆雲:「溫太真所說。溫嘗為東宮率,後為吾司馬,甚悉之。」須臾,溫來,敦便奮其威容,問溫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溫曰:「小人無以測君子。」敦聲色並厲,欲以威力使從己,乃重問溫:「太子何以稱佳?」溫曰:「鉤深致遠,蓋非淺識所測。然以禮侍親,可稱為孝。」

33王大將軍既反,至石頭,周伯仁往見之。謂周曰:「卿何以相負?」對曰:「公戎車犯正,下官忝率六軍,而王師不振,以此負公。」

34蘇峻既至石頭,百僚奔散,唯侍中鍾雅獨在帝側。或謂鍾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於寇讎,何不用隨時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鍾曰:「國亂不能匡,君危不能濟,而各遜遁以求免,吾懼董狐將執簡而進矣!」

35庾公臨去,顧語鍾後事,深以相委。鍾曰:「棟折榱崩,誰之責邪?」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復言,卿當期克復之效耳!」鍾曰:「想閣下不愧荀林父耳。」

36蘇峻時,孔群在橫塘,為匡術所逼。王丞相保存術,因眾坐戲語,令術勸群酒,以釋橫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

37蘇子高事平,王、庾諸公欲用孔廷尉為丹陽。亂離之後,百姓凋弊。孔慨然曰:「昔肅祖臨崩,諸君親臨御床,並蒙眷識,共奉遺詔。孔坦疏賤,不在顧命之列。既有艱難,則以微臣為先,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諸公亦止。

38孔車騎與中丞共行,在御道逢匡術,賓從甚盛。因往與車騎共語。中丞初不視,直雲:「鷹化為鳩,眾鳥猶惡其眼。」術大怒,便欲刃之。車騎下車,抱術曰:「族弟發狂,卿為我宥之!」始得全首領。

39梅頤嘗有惠於陶公,後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於春秋,萬機自諸侯出,王公既得錄,陶公何為不可放!」乃遣人於江口奪之。頤見陶公,拜,陶公止之。頤曰:「梅仲真膝,明日豈可復屈邪?」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設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說而去,王亦不留。

41何次道、庾季堅二人並為元輔。成帝初崩,於時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議以外寇方強,嗣子沖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會群臣,謂何曰:「朕今所以承大業,為誰之議?」何答曰:「陛下龍飛,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於時用微臣之議,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慚色

42江僕射年少,王丞相呼與共棋。王手嘗不如兩道許,而欲敵道戲,試以觀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爾。」傍有客曰:「此年少戲乃不惡。」王徐舉首曰:「此年少,非唯圍棋見勝。」

43孔君平疾篤,庾司空為會稽,省之,相問訊甚至,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問!」庾聞,回謝之,請其話言。

44桓大司馬詣劉尹,卧不起。桓彎彈彈劉枕,丸迸碎床褥間。劉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寧可斗戰求勝?」桓甚有恨容。

45後來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謂曰:「黃吻年少,勿為評論宿士。昔嘗與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46王中郎年少時,江□(彪幾換林)為僕射,領選,欲擬之為尚書郎。有語王者,王曰:「自過江來,尚書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擬我!」江聞而止。

47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雲:「汝謂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是美事,恐不可闕。」藍田慨然曰:「既雲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定不如我。」

48孫興公作庾公誄,文多托寄之辭。既成,示庾道恩,庾見,慨然送還之,曰:「先君與君,自不至於此。」

49王長史求東陽,撫軍不用。後疾篤,臨終,撫軍哀嘆曰:「吾將負仲祖於此,命用之。」長史曰:「人言會稽王痴,真痴。」

50劉簡作桓宣武別駕,後為東曹參軍,頗以剛直見疏。嘗聽訊,簡都無言。宣武問:「劉東曹何以不下意?」答曰:「會不能用。」宣武亦無怪色。

51劉真長、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識小人貽其餐,餚案甚盛,真長辭焉。仲祖元:「聊以充虛,何苦辭?」真長曰:「小人都不可與作緣。」

52王修齡嘗在東山甚貧乏。陶胡奴為烏程令,送一船米遺之,卻不肯取。直答語「王修齡若飢,自當就謝仁祖索食,不須陶胡奴米。」

53阮光祿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劉許,過事便還。諸人相與追之。阮亦知時流必當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劉尹時為會稽,乃嘆曰:「我入,當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復近思曠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54王、劉與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後,劉牽腳加桓公頸,桓公甚不堪,舉手撥去。既還,王長史語劉曰:「伊詎可以形色加人不?」

55桓公問桓子野:「謝安石料萬石必敗,何以不諫?」子野答曰:「故當出於難犯耳。」桓作色曰:「萬石撓弱凡才,有何嚴顏難犯!」

56羅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與坐上客共語,答曰:「相識已多,不煩復爾。」

57韓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搖。見諸謝皆富貴,轟隱交路,嘆曰:「此復何異王莽時?」

58王文度為桓公長史時,桓為兒求王女,王許咨藍田。既還,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藍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惡見,文度已復痴,畏桓溫面?兵,那可嫁女與之!」文度還報溫雲:「下官家中先得婚處。」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後桓女遂嫁文度兒。

59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子敬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60謝公聞羊綏佳,致意令來,終不肯詣。後綏為太學博士,因事見謝公,公即取以為主簿。

61王右軍與謝公詣阮公,至門,語謝:「故當共推主人。」謝曰:「推人正自難。」

62太極殿始成,王子敬時為謝公長史,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語信雲:「可擲著門外。」謝後見王,曰:「題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韋誕諸人,亦自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長。」謝以為名言。

63王恭欲請江廬奴為長史,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應,直喚人取酒,自飲一碗,又不與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獨飲?」江曰:「卿亦復須邪?」更使酌與王。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未出戶,江嘆曰:「人自量,固為難!」

64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

66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後遇於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讓王曰:「張玄,吳士之秀,亦見遇於時,而使至於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遂舉觴對語,賓主無愧色。

H. 世說新語方正之諸葛亮後入

方正一門沒有諸葛亮後入一段文字。也沒有關於他後人的文字。現將方正一門中與諸葛家族有關的文字都附錄於後,請自行斟酌。
涉及人物有:諸葛恢,諸葛誕之孫,東吳右將軍諸葛靚之子。

諸葛靚,諸葛誕少子。
諸葛誕,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族弟。
方正第五之五、辛毗當軍門立

(原文)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司馬。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譯)諸葛亮駐扎在渭水邊上,關中震動。魏明帝(曹睿)深怕晉宣王(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就派辛毗作軍司馬。宣王和諸葛亮在渭水對陣,諸葛亮想方設法誘騙宣王,宣王果然大怒,准備派大軍和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派間諜偵察,諜報回來說:「有一老夫,手持黃鉞堅定地站在軍營門口,軍隊沒法出來。」諸葛亮說:「這個人一定是辛毗(佐治)。」
方正第五之十、背洛水而坐
(原文)諸葛靚後入晉,除大司馬,召不起。以與晉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與武帝有舊,帝欲見之而無由,乃請諸葛妃呼靚。既來,帝就太妃間相見。禮畢,酒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聖顏。」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慚悔而出。
(譯)諸葛靚後來入晉,被封為大司馬,他沒有上任。因為和晉朝有仇,他常常背向洛水坐著。諸葛靚和晉武帝(司馬炎)有舊交,武帝很想見見他,但總沒有機會,就讓諸葛靚的姐姐諸葛太妃去叫他。諸葛靚到了,武帝就到太妃的屋裡見諸葛靚。施禮完畢,二人暢飲,武帝說:「你還一定記得我們小時侯的情意吧?」諸葛靚說:「我不能像豫讓那樣吞炭漆身,所以今天就見到了聖上。」於是涕泗滂沱。武帝感到慚愧,後悔和他見面,就走了。
方正第五之二十五、諸葛恢嫁女
(原文)諸葛恢大女兒適太尉庾亮兒,次女適徐州刺史羊忱兒。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虨。恢兒娶鄧攸女。於時謝尚書求其小女婚,恢乃雲:「羊、鄧是世婚,江家我顧伊,庾家伊顧我,不能復與謝裒兒婚。」及恢亡,遂婚。於是王右軍往謝家看新婦,猶有恢之遺法:威儀端詳,容服光整。王嘆曰:「我在遣女,裁得爾耳!」
(譯)諸葛恢的大女兒嫁給了太尉庾亮的兒子,二女兒嫁給了徐州刺史羊忱的兒子。庾亮的兒子被蘇峻殺害後,又改嫁江虨。諸葛恢的兒子娶了鄧攸的女兒。當時謝尚書(裒)替兒子向諸葛恢的小女兒求婚,諸葛恢就說:「羊、鄧是世代通婚的,江家我照顧他們,庾家他們照顧我。不能再另外和謝裒的兒子通婚。」等諸葛恢去世,才和謝家結了婚。這時王右軍(羲之)去謝家看新媳婦,新婦仍有諸葛恢的風范:儀表端莊,容光整潔。王右軍感嘆道:「我家嫁出去的閨女,才應該是這樣啊!」

I. 方可以組成什麼成語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大政方針 重大的政策與措施,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指針。
戴圓履方 履:踩著;圓、方:古人以為天圓地方。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東方千騎 舊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