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網查重 » 就三國演義目錄

就三國演義目錄

發布時間: 2021-03-21 02:58:45

⑴ 求<三國演義>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徒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倔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計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培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少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繼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百零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合中計
第百零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百零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百零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百零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百零七回 魏主歸政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百零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百零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百一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取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琳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⑵ 三國演義的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

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


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
踐位 謀董賊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

背約
第七回

公孫
跨江擊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

大鬧

第九回 除
呂布助司徒
李倔聽

第十回 勤

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
北海救

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

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倔
大交兵 楊奉
雙救駕
第十四回
移駕幸許都

徐郡
第十五回
酣斗

大戰

第十六回
射戟轅門
敗師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
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城曹操鏖兵

第二十回



受詔
第二十一回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
三軍
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
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敗走投

第二十五回
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敗兵折將

第二十七回

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
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


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
本初敗績 劫

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荊州依

第三十二回 奪

爭鋒 決

獻計
第三十三回
乘亂納

遺計定

第三十四回
隔屏聽密語 劉



第三十五回

逢隱淪

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用計襲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再薦

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
決策 戰長江
報仇
第三十九回
公子三求計
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議獻荊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德大鬧

敗走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
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曹操折兵

第四十六回 用奇計孔明借箭 獻密計
受刑
第四十七回
密獻詐降書
巧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

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智算

第五十一回
大戰東
孔明一氣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

計取

第五十三回
義釋

大戰

第五十四回

看新郎 劉皇叔
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
孔明二氣

第五十六回 曹操
孔明三氣

第五十七回
口卧龍


理事
第五十八回
興兵雪恨

第五十九回
裸衣斗
曹操抹書間

第六十回
反難

議取

第六十一回
截江奪
孫權
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培關
授首 攻雒城黃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



第六十五回
大戰
劉備自領

第六十六回

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第六十八回
百騎劫魏營
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

知機 討漢賊五臣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
計奪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
逸待勞 據漢水
寡勝少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兵退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
雲長攻拔

第七十四回
抬櫬決
關雲長放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
呂子明

第七十六回
大戰
關雲長

第七十七回

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
身死 傳遺命
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
賦詩 侄陷叔

第八十回
廢帝篡炎劉
正位繼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驍亭先主得仇人 守
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

第八十五回

兒 諸葛亮

第八十六回 難

逞天辯 破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

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
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

第八十九回
四番用計
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
六破蠻兵 燒藤甲

第九十一回 祭
漢相
伐中原
上表
第九十二回
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歸降孔明
罵死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克日擒

第九十五回
拒諫

彈琴退

第九十六回 孔明
周魴斷發賺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
再上表 破曹兵
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
受誅 襲
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

入寇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
武侯


第百零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

中計
第百零二回
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

第百零三回
司馬受困
諸葛禳星
第百零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
喪膽
第百零五回 武侯預伏
計 魏主拆取

第百零六回
兵敗死

詐病賺

第百零七回 魏主歸政司馬氏
兵敗



雪中奮短兵
席間施密計
第百零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
魏家果報
第百一十回
單騎退雄兵
背水破大敵
第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取

義討

第百十二回 救


伯約鏖兵
第百十三回
定計斬
姜維


第百十四回
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

第百十五回 詔
後主信讒 托
姜維避禍
第百十六回
分兵漢
武侯

第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

戰死

第百十八回
一王死孝 入

第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
虛話 再受禪

第百二十回 薦
老將獻新謀 降
三分歸一統

⑶ 求《三國演義》的目錄

《三國演義》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諸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一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一百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一百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一百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一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⑷ 三國演義簡短目錄

第 一 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 二 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 三 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 四 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 五 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 六 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 七 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 八 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 九 回 除凶暴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聽賈詡
第 十 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 十一 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 十二 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 十三 回 李?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 十四 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 十五 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 十六 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水
第 十七 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 十八 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拔矢啖睛
第 十九 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 十 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損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 十 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 十 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⑸ [三國演義]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徒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倔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計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培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少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繼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百零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合中計
第百零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百零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百零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百零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百零七回 魏主歸政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百零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百零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百一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取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琳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⑹ 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章回目錄

第一部、《群雄逐》

(6)就三國演義目錄擴展閱讀:

精編版:

1994年,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在中國大陸播出,隨後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韓國、印度尼西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全部或部分播出。許多海外人士在肯定此劇的同時,建議中國電視工作者對其予以精編後打入國際市場。

從1995年8月開始,中央電視台組建了由電視劇的主創人員組成的創作集體,將84集電視劇重編為每集90分鍾、共19集的精編版。保留《三國演義》原著中名段名篇,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從桃園三結義始,至諸葛亮北伐中原失敗病逝五丈原止。刪節部分以旁白的方式貫穿,並在各集開頭增加吳曉東的串講,以便不太熟悉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了解故事。

⑺ 三國演義目錄

目錄

第00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003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004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00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006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00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00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009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010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011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0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

第0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0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0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016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017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0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

第0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0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0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0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023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024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02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026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0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0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029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030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0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0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033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0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0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0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0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0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0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040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0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042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043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0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0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046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0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048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0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0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051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0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0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054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0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056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057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0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059回 許諸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0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0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062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0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064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065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066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067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068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0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0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071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0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073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074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0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0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0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0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079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0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081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0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083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084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0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086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088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089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090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091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0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0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095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0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0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098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0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101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102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104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105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106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109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110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111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117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120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7)就三國演義目錄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⑻ 三國演義的所有章回目錄

三國演義共120回:

第00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003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004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00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006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00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00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009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010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011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0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

第0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0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0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016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017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0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

第0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0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0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0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023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024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02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026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0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0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029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030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0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0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033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0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0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0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0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0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0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040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0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042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043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0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0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046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0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048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0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0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051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0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0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054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0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056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057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0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059回 許諸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0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0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062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0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064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065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066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067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068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0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0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071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0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073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074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0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0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0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0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079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0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081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0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083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084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0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086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088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089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090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091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0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0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095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0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0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098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0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101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102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104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105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106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109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110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111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117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120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8)就三國演義目錄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題材來源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但這是紀傳體的史書,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

中唐史學家劉知襲在《史通》中說,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於行路,傳之於眾口」,可見這個時期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於民間。

晚唐李商隱的《驕兒濤》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說明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婦孺皆知,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並且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

金元時代三國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雜劇中有許多三國故事劇。據《錄鬼簿》和《太和正音譜》記載,僅元雜劇中就有近三十種演述三國故事的作品。

《輟耕錄》中記載的金院本有《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間(1321—1323)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該書是民間傳說中

三國故事的寫定本,約八萬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全書以司馬仲相斷獄故事為人話,正話從劉關張桃園結義開始,結束於諸葛亮病死。

從平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但整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故事情節離奇,多不符合正史記載,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

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這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成書過程

元末明初,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稱為嘉靖本,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繼嘉靖本之後,新刊本大量出現,它們都以嘉靖本為主,只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的增刪、卷數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內容沒有大的改動。

⑼ 《三國演義》的章回目錄

第001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002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003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004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005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006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007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008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009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010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011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012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穗大戰呂布

第0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014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0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016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017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018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惇撥矢啖睛

第0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020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0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022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023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024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025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026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0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0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029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030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0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032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033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034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035回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0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0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038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0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040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041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042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043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0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0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046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047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048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049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050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051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052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053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054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055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056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057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058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059回 許諸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問韓遂

第060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061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062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063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064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065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066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067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068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0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070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071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072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073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074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075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076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0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078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079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080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081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082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083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084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085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086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087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088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089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090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091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092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093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094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095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096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097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098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099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101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102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104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105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106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109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110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111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112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114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115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116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117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118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120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9)就三國演義目錄擴展閱讀:

三國的整個故事在東漢末年至西晉初的歷史大背景下展開。東漢末年,皇帝昏聵無能,宦官專權,朝廷腐敗,百姓苦不堪言,進而爆發了大型農民起義——黃巾起義。亂世之中,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涌現。

是時,袁紹和曹操領眾諸侯以平「十常侍之亂」為名沖人皇宮,漢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慌亂出逃。在各路諸侯爭相尋找劉辯和劉協的過程中,原屯兵涼州1的董卓因救駕有功隨即掌控朝中大權,廢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生性殘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發多方憤然。曹操假借聖旨之名,召集群雄聯合討伐董卓,迫使其挾漢獻帝至長安。董卓後被其義子呂布所殺。

此後,袁紹欲謀長沙太守孫堅手中的傳國玉璽,孫堅在逃避途中遭荊州劉表所襲而兩相結怨。孫堅在後進攻荊州之時死於戰中。與此同時,袁紹與公孫瓚在河北地界爭斗,爆發界橋之戰。曹操廣泛招賢納才,劉備不斷擴充實力。此時,群雄逐鹿中原的雛形初成。

董卓死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迎漢獻帝於許昌建都,並運用權謀除去了呂布、袁術等人。在其後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繼而一統北方,為此後魏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江東,孫堅之子孫策多年苦心經營,終於稱霸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孫策亡故後,其弟孫權繼業。孫權在周瑜等人扶持下,為吳國的建立積聚了強大的實力。劉備則與關羽、張飛二人桃園結義,共同立起輔佐漢室的大旗。劉備在汝南遭劉表戰敗,投奔荊州劉表。而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足智多謀而又心懷天下的諸葛亮輔佐。

曹操統一北方後開始舉兵南征,矛頭直指荊州和江都。此時,劉表亡故,其長子劉琦守江夏。次子劉琮接管荊州,後投降曹操,荊州於是落入曹操受眾。面對曹操南征之勢,劉備遣諸葛亮往江東與孫權結盟。

諸葛亮憑借機智在江東舌戰群儒,最終促成孫、劉聯軍,並在赤壁之戰中通過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一系列有步驟、有計劃的行動,大破曹軍,譜寫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光輝篇章。

赤壁大戰過後,劉備、孫權轉而互爭荊州。孫權遣魯肅向劉備討還荊州,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諭下多次推辭。周瑜向孫權獻計,欲騙劉備前往東吳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妻,進而扣留劉備,威逼諸葛亮以荊州換之。不料周瑜的計謀都被諸葛亮屢屢識破,致使其「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終在諸葛亮的譏諷中嘔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長嘆。

周瑜死後,吳軍忙於與曹軍開戰。劉備則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打敗劉璋,奪取西川,並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自封漢中王。至此,天下大勢抵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劉備在巴蜀稱帝,國號蜀漢;曹操稱霸中原,後由其子曹丕篡漢,改國號為魏;孫權則坐鎮江東一方。

後東吳與曹魏修好,孫權受封南昌侯。東吳大將呂蒙以白衣渡江之計奪取荊州。此時正在攻打樊城的關羽不得不退守麥城並在突圍過程中被擒。關羽寧死不降而被孫權斬首。張飛亦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劉備痛心疾首。

孫權繼而拜陸遜為大都督,大敗蜀軍。劉備在率敗軍撤至白帝城之時病倒,並在臨終前向諸葛亮託孤。曹丕此時趁機聯合東吳、南蠻、羌族和蜀漢降將孟達進攻蜀國。諸葛亮派出馬超、趙雲等猛將把守關口,又派出李嚴,鄧芝等人說服孟達與東吳。諸葛亮則親領大軍七擒七縱,平定了南蠻孟獲之亂。

後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六齣祁山,決心為劉備完成匡復漢室的遺願。在此其間,諸葛亮收復姜維並以己平生所學相授。諸葛亮最終因操勞過度在五丈原病逝。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繼續興兵抗魏卻被昏主奸臣所害,逃往閬中。魏將鄧艾趁蜀國內亂之際發兵進攻,蜀主劉禪不戰而降,蜀漢至此滅亡。姜維在司馬昭的圍攻下身負重傷,拔劍自刎。

東吳孫權死後,內亂不止,吳主孫亮被獨攬大權的孫琳所廢,孫休被立為帝。孫休聯合老將丁奉除掉孫琳將大權奪回手中,但東吳此時也已呈現大江東去之勢。在魏國,曹睿死後曹芳繼位,司馬懿從曹爽手中奪得兵權。後曹芳被廢,司馬兄弟立曹髦為帝,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大權獨攬。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位,改國號為晉,魏國滅。吳國最終被西晉所滅。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戰亂終於在此劃下句點,西晉開拓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題材來源: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是三國故事的最早源頭.但這是紀傳體的史書.記事簡略,粗陳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增加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色彩與可讀性都大大增強。中唐史學家劉知襲在《史通》中說,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於行路,傳之於眾口」,可見這個時期三國故事已廣泛流傳於民間。

晚唐李商隱的《驕兒濤》中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詩句,說明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婦孺皆知,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並且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金元時代三國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雜劇中有許多三國故事劇。據《錄鬼簿》和《太和正音譜》記載,僅元雜劇中就有近三十種演述三國故事的作品。

《輟耕錄》中記載的金院本有《襄陽會》《大劉備》《罵呂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間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該書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約八萬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

全書以司馬仲相斷獄故事為人話.正話從劉關張桃園結義開始,結束於諸葛亮病死。從平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但整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故事情節離奇,多不符合正史記載,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

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這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成書過程:

元末明初,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稱為嘉靖本,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繼嘉靖本之後,新刊本大量出現,它們都以嘉靖本為主,只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的增刪、卷數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內容沒有大的改動。

成就與影響:

描寫戰爭

第一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游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高似孫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

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

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貫,形成一個統一的小說系統。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一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一個戰爭系統。

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

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社會影響

《三國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

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據不完全統計,今存明、清兩代的歷史演義約有一二百種之多。

清代乾隆年間,有一侍衛被擢拔為荊州將軍,家人皆大喜祝賀,唯此人不樂反哭,眾人奇怪,問原因,此人答道:荊州這地方,連關公關爺爺尚且守不住,現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這則載錄於《竹葉亭雜記》中的趣聞,不正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三國演義》對後人精神世界影響之深么,都已經讓這位老兄拎不清文學與現實了。

《三國演義》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國讀者的歡迎。早在明隆慶三年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有一種明刊《三國志傳》就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

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