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早茶目錄
『壹』 廣州早茶有哪些種類
茶點有這幾類:
叉燒包、腸粉、薄皮蝦餃 、 皮蛋瘦肉粥、水晶蝦餃、叉燒包、榴槤酥、蒸腸粉、豉汁鳳爪等等。 。
茶類又分為:
發酵茶,烏龍茶。
『貳』 廣東早茶點心有哪些
早茶產品
食品
叉燒包、腸粉、薄皮蝦餃、干蒸燒賣、蒸排骨、鮮蝦蔬菜餃、奶黃包、瑪拉糕、姜撞奶、蘿卜糕、皮蛋瘦肉粥、流沙包、鳳爪等。
叉燒包是廣東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傳統西關名點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叉燒包是因麵皮內包入叉燒肉餡,故使用此名。
腸粉源於廣東羅定,目前已在全國傳開,按地理(口味)區分較出名的有廣州的西關腸粉,梅州的客家腸粉,潮州潮汕腸粉,雲浮的河口腸粉,鬱南的都城腸粉等。
飲品
水、奶,酒、飲料(飲料和飲品不是同一物體),各類茶飲、豆漿等,飲料除提供水分外,由於在不同品種的飲品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因此有一定的營養。
(2)廣州早茶目錄擴展閱讀: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一盅兩件,優哉游哉;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
由此可見,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范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這種傳統文化隨著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提起早茶,人們印象中最先出現的一定是南方尤其是廣東,江蘇的早茶。然而,在地處北方的陝西西安出現了一個新的餐飲形式-----北方早茶,並且大受消費者歡迎。北方早茶最先為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西安飯庄總店的陝西風味快餐廳,早上7點鍾客人就已基本坐滿,8大類60多個品種的特色菜點,以兩種服務方式展現在客人的面前,一種就是常見的自助餐形式;另外一種是推車服務。
供應的品種不僅有陝西人熟悉的煎炸小吃、各類包子、粉湯水盆系列,而且還有改進的南方早茶、創新的小籠、蒸碟系列,品種豐富,南北紛呈。客人入座,即可隨到隨點,也可自助就餐,豐儉由人。西安飯庄為更好的發揮品牌和技術優勢,不斷創新經營,探索老字型大小在新的市場挑戰下的發展道路,北方早茶就是變革創新的有益嘗試。
廣東人喜歡飲茶,尤其喜歡去茶館飲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就有「二厘館」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飲早茶的最多。茶樓的早市清晨四點左右開門。茶客坐定,服務員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廉價的謂「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配茶的點心除廣東人愛吃的干蒸馬蹄糕、糯米雞等外,近幾年還增加了西式糕點。
『叄』 廣州早茶
那要讓你失望了吧。本人也在廣州很久了。其實早茶原來是一種廣州的地方飲食習慣。沒什麼特別的。但現在的廣州早茶變成了一種餐飲經營手段。飯店會在非飯口(11點到1點,5點到8點)推出茶點餐。就是你說的早茶,還有下午茶,夜茶。當然這些茶餐比正餐便宜些。說白了就是淡季促銷。所以說,你說的那個早茶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把你的夢打碎了。不好意思。(本人也是做餐飲多年的了,茶餐也沒少做)不過補充一點,大酒店最的是都挺講究的。
『肆』 廣州早茶的介紹
漢族民間飲食風俗。源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如今成為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廣東人喜歡飲茶,尤其喜歡去茶館飲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就有「二厘館」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午茶、下午茶和夜茶四市,以飲早茶的最多。茶樓的早市清晨四點左右開門。茶客坐定,服務員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廉價的謂「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點心。配茶的點心除廣東人愛吃的干蒸、馬蹄糕、糯米雞等外,還有著名的早茶四件套干蒸燒賣、水晶蝦餃、鮑汁鳳爪、豉汁排骨,隨著近年來外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廣州的茶樓也陸續增加了西式糕點。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則以此消閑。消閑族大多為街坊退休老人,他們一般來得最早,離去最遲,從早上茶館開門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檔」。這類茶客不去豪華酒家、高檔茶樓或賓館,而到就近街邊經濟實惠的小茶館。如去高檔茶樓,人均消費可以和酒宴差不多。「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
『伍』 廣州早茶中,都有哪些規矩
廣州早茶中都有哪些規矩,首先你一定要起得很早,然後在茶樓開門之前,你就在門口等著,要穿得休閑一點,總之別穿正裝。一定不要多人同行叫一兩個夥伴就可以了,但是最好是單獨一個人去。其次一定要買一份報紙。隨便什麼報紙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厚。如果實在不行買一份《廣州日報》也可以。廣州的早茶非常的豐富,非常的出名,有叉燒包,蝦餃,腸粉,榴槤酥等等。
廣州早茶是去到廣州應該要品嘗一下的美食,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廣州的早茶文化,更好去享受早茶帶給我們的快樂。那種悠閑自在不緊不慢的生活是人們嚮往和喜歡
『陸』 廣州早茶時間
不會啊,我經常中午才去的,一般開到2點
『柒』 廣州早茶文化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左茶未」,以此作為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的方式。廣州的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它既供應茶水又供應點心,而且建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是茶館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廣州人聚會,談生意,業余消遣,都樂 於上茶樓。一壺濃茶幾件美點,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既填飽了肚子、聯絡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談成了一樁生意,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茶」。「嘆」是廣州的俗語,為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廣州的老字型大小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
廣州人飲茶並無什麼禮儀上的講究。唯獨在主人給客人斟茶時,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以致謝意。據說這一習俗,來源於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傳乾隆皇帝到江南視察時,曾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一家茶館,興之所至,竟給隨行的仆從斟起茶來。按皇宮規矩,仆從是要跪受的。但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從靈機一動,將食指和中指彎曲,做成屈膝的姿勢,輕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後來,這個消息傳開,便逐漸演化成了飲茶時的一種禮儀。這種風俗至今在嶺南及東南亞依然十分流行。
廣州的茶市分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收市,有的通宵營業。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特別是節假日,不少茶樓要排隊候位。飲晚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在夏天,茶樓成為人們消夏的首選去處。
不過,廣州人在閑暇時也以在家裡飲「功夫茶」為樂事。「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要把壺里塞滿,並用手指壓實,據說壓得越實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里,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不能滿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舔著慢慢地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此外,飲涼茶也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所謂飲涼茶就是把葯性寒涼、能清解內熱的中草葯煎水作飲料喝,以清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廣州的涼茶歷史悠久,如王老吉涼茶就形成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於它清熱解毒、消炎去暑的葯用功效明顯,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另外,還有如石岐涼茶、健康涼茶、金銀花茶、龜苓膏、生魚葛菜湯等也都是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80年代以來,為方便飲用,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運而生,如神農涼茶、夏桑菊等,已成為許多家庭夏季的必備飲品。
『捌』 廣州早茶服務流程
一般廣州人飲早茶都是先開茶,再開卡,然後你有空就去加熱水就行了。
1.廣州人要求的隨傳隨到,如果你叫了很多次服務都沒人,你就等著給人喊部長吧。
2.服務員要眼觀四路,隨時看看自己附近的客人有什麼需要的。例如:換桌布,加熱水(一般人會打開茶壺蓋或喊服務員),收拾吃完的碗盤。
3.多數茶客都是老人。周末會有很多人帶小孩去的。
4.要服務員都清楚食品的口味和材料。
每天開業前最好跟服務員說一下今天茶樓大概供應的食品。
5.一般茶樓在早上8點半前是免茶的。
下午跟晚茶都是打特價。
p.s.只有早中午茶市很難賺錢的,剛開始先開早茶吧,有午飯和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