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信範文寫給朋友
① 求一篇寫給好友,祝她生日的古文信。不用太長。
每臨汝生辰,余皆疾首,欲表吾於汝之意,無物可代其情也。為友於彼共與彼此之長,感汝於吾之情誼,愛吾知吾。吾毋需證其情於表。靜哉,容哉,恆於彼,容於心,生日happy。
② 古人寫信 範文
一、書信開頭語
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反復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鑒。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一切。 頃接手示,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裡面目。
二、結束語
結尾問候語,是問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余後再稟。 特此致候,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字,用展寸誠。 書不盡意,余言後續。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
日來事忙,恕不多談。 專此奉復辟。 手此奉復。 敬候回諭。
三、常用書信套語
提稱語,用在對方稱呼後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鑒
長輩:幾前、尊前、尊鑒、賜鑒、道鑒
師長:函文、壇席、講座、尊鑒、道席、撰席
平輩:足下、閣下、台鑒、大鑒、惠鑒
同學:硯右、文幾、台鑒
晚輩:如晤、如面、如握、青覽
女性:慧鑒、妝鑒、芳鑒、淑覽
(2)古代書信範文寫給朋友擴展閱讀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等,現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信」在古文中有音訊、消息之義,如「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揚雄:《太玄經·應》),另外,「信」也有託人所傳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論是託人捎的口信,還是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用語言文字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運用文字述說事情原委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備相應的書寫工具。
三是有人進行傳遞。
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了電話、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像帶、電子郵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社會的關系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個新的發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我們將其稱為個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信來源,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
③ 寫給朋友的文言文書信範文有哪些
愚弟稽首於千里拜東兄足下:
廬外殘風,曉透敝衣。寄身四月,朝夕涼陰。時下開學數日,未有半紙鴻書相報,甚感愧疚。斯予之過也。愚弟千里臆揣,兄繁務纏身,多臂難擋。察其日行,面命眾目,此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以備大才。
昔者,太史公報書於任安,其文傳於後世,世享千載。今者,素交厚數歲於吾二人之間,情同手足,言之切切,真言自見紙端。遙想年初一面,日稀寡言,未有重聚,便登車赴南,至於江畔。今弟微立會寧,尋兄所言,豈敢不思。每有會意,如臨耳際。立學至今,終日往返於書館、寢室之間也。埋頭夜讀,望有所成,常以為是。
此年升本,政策突變,前言大二即可者,遂如泡影,其升之歲期,移遷再年。斯志之大痛也,悲哉,怨矣。夫人之君子,弓曲水折,遇石而彎,以不違兄之所言也。
與子別後,益復無聊。上念家母,下思遠舊。雷,一介書生,三尺微命,無經緯之才,亦無華蓋之貌。且寡言羞游,不慕榮利,自嘆時運不濟,命不隨身,隻身渾混於世外,達樂安貧於瀚海。常讀文章自娛,頗於樂道,此斯人之志也。
逝者如斯,時不我待,半歲將至,所遺漸微。兄言,鮮政事,修學術,備考研,不如進展依然於否?弟即有是意,然身處陋室,恐無兄之便捷,徒攀升就步,此乃後進後學之人也。
時燭盡燈枯,唯將封書依託,夢有所寄。再拜。
④ 古代人的書信格式
古代書信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稱語
書信一定要用稱謂,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長,還是老師、朋友。
稱謂之後,一般要綴以對應的詞語來表達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這類詞語稱為提稱語。
提稱語與稱謂有對應的關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對象。
給父母寫信,"膝下"一詞用得最多,源出出於《孝經》:"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是說人幼年時,時時依於父母膝旁,後來轉為對父母的尊稱。
"函丈"源出於《禮記-曲禮》,向尊長請教時,要"席間函丈",意思是說,彼此的席位之間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長有所指畫;故用作對老師的尊稱。
提稱語可以幾個詞疊加使用,如毛澤東致其師符定一(字澄宇)稱:"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見尊敬之意。
(二)告辭或思慕語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啟辭理應屬於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於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語,在此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於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一切。忽奉手教,獲悉一是。奉誦鈞諭,嚮往尤深。頃獲大示,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
思慕語書信的功能之一是溝通彼此的情感。因此,在提稱語之後不直接進入正文,而是要用簡練的文句述說對對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這類文句稱為思慕語。
(三)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正文從信箋的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一行空兩宇開始書寫。
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一律。以表情達意准確為原則。
一般說來,應先談談有關對方的事情,表示關切、重視或謝意、敬意,然後再談自己的事情。正文寫好後,如發現內容有遺漏,可補充寫在結尾後面,或寫在信右下方空白處,並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樣,或在附言的後面寫上「又及」或「再啟」字樣。
(四)結語
結語,即信文的結束語。理應屬正文的一部分。但與「啟辭」相仿,舊式書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結語套辭,現時各界文化人士的書簡中,仍頻見使用。
具體例子如「書短意長,不一一細說。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備。不贅。書不盡意。不盡欲言。臨穎不盡。」等等。
(五)祝辭
祝辭,就是書信結尾時,對收信人表示祝願、欽敬或勉慰的短語。如「即頌近安」、「此致敬禮」、「祝你進步」之類。其中,「即頌」、「此致」、「祝你」等詞,緊接正文末尾書寫。
「近安」、「敬禮」、「進步」等詞,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如果祝頌語的文字較多,也可獨立占行,空兩字寫起,不必分拆成兩部分。如果信箋下方餘地充分,或者為了突出祝辭,也可將「祝」、「頒」、「此致」等宇樣獨佔一行,空四格書寫,而將「安」、「好」、「敬禮」等另行頂格書寫。
頂格書寫的祝辭後一般不加標點符號。祝辭應根據具體情況恰當擇用。
(六)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結尾的右下方簽署寫信人姓名。如果是寫給熟識的親屬友人的,可只寫名字,不必寫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弟、侄、晚等。
稱呼與名字之間,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將稱呼用小字寫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後面,可加寫啟稟詞,也可不加。
在署名或啟稟詞後面,寫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寫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方。另外,還可以在日期之後,寫上撰信時的處所、氛圍、心境等,如「舟中」、「燈下」、「萬籟俱寂」之類。
(七)附候或致意
如寫信人的家屬、近處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後一行或加上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囑筆問候」。
如應向收信人的家屬、近鄰親友問候的,可加上「請向某某致意」,倘是長輩,可作「請在某某前四名問安」之類。
(4)古代書信範文寫給朋友擴展閱讀:
書信舉例:
1.魯迅寫給母親的信
「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去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信,早已收到。現在是總算過了年三天了,上海情形,一切如常,只倒了幾家老店;陰歷年關,恐怕是更不容易過的。男已復原,可請勿念。散那吐瑾未吃,因此葯現已不甚通行,現在所吃的是麥精魚肝油之一種,亦尚有效。至於海嬰所吃,系純魚肝油,頗腥氣,但他卻毫不要緊。
「去年年底,給他照了一個相,不久即可去取,倘照得好,不必重照,則當寄上。元旦又稱了一稱,連衣服共重四十一磅,合中國十六兩稱三十斤十二兩,也不算輕了。他現在頗聽話,每天也有時教他認幾個字,但脾氣頗大,受軟不受硬,所以罵是不大有用的。我們也不大去罵他,不過纏繞起來的時候,卻真使人煩厭。
「上海天氣仍不甚冷,今天已是陰歷十二月初一了,有雨,而未下雪。今年一月,老三那裡只放了兩天假,昨天就又須辦公了。害馬亦好,並請放心。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海嬰同叩。一月四日」
2、毛澤東致老師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子道席:
既接光儀,又獲手示,誨諭勤勤,感且不荊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哂納.世局多故,至希為國自珍.
肅此.敬頌
教安.不具.
受業毛澤東
⑤ 求幾篇古代書信範文
書呈某某小姐妝次:
見字如晤。
比來已隔年許,然思卿之念未嘗稍離臆間。緣座師某專某大人前已面屬囑,令予苦讀待考,昔亦曾與卿共盟窗下,折桂返鄉後即來迎娶。故予弗敢稍怠。偶有小暇,輒草草一紙,以慰恩卿懸懸之心。執筆之時,思及此窗非彼窗,然吾心必同汝心矣。
月前曾托至親某某攜回京都軟紅軒極品妝盒,囑其代呈,未知曾否笑納。物非特貴,吾心想亦可鑒。
願卿善自珍重,以待來禧。是囑。
又:日來偶得良句,願博卿閨中一笑。
金風昨夜過草廬,吹落筆頭雪箋污。
願卿知我凌雲志,故將黃花改墨竹。
某某年某某月某日某某 謹書
⑥ 古代書信格式
對平輩:謹啟 鞠啟 手書 對晚輩:字示 白諭 四、書信一開頭,便是稱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稱呼;信的中間,提到別人時,又要稱呼。稱呼弄不清,容易鬧成笑話。 〈一〉家族稱謂表 稱人 自稱 對他人稱 對他人自稱 祖父 \ 母 孫 \ 孫女 令祖父 \ 母 家祖父 \ 母 父 \ 母親 兒 \ 女 令尊 \ 堂 家父 \ 母 伯父 \ 伯母 侄 \ 侄女 令伯 \ 伯母 家伯 \ 伯母 兄 \ 嫂 弟 \ 妹 令兄\嫂 家兄\嫂 弟 \ 弟婦 兄 \ 姊 令弟 \ 弟婦 舍弟 \ 弟婦 姊 \ 妹 弟妹兄姊 令姊 \ 妹 家姊 \ 妹 吾夫 妻 尊夫 外子 賢妻 夫 尊 \ 嫂夫人 內子 \ 人 吾兒 \ 女 父 \ 母 令郎 \ 媛 小兒 \ 女 賢媳 愚 賢媳令媳 小媳 賢侄 \ 侄女 愚伯 \ 伯母 令侄 \ 侄女 舍侄 \ 侄女 君舅 \ 姑 媳 令舅 \ 姑 家舅 \ 姑 〈二〉親戚稱謂表 稱人 自稱 對他人稱 對他人自稱 外祖父 \ 母 外孫 \ 女 令外祖父 \ 母 家外祖父 \ 母 姑丈 \ 母 內侄 \ 侄女 令姑丈 \ 母 家姑丈 \ 母 舅父 \ 母 甥 \ 甥女 令母舅 \ 舅母 家母舅 \ 舅母 姨丈 \ 母 姨甥 \ 甥女 令姨丈 \ 母 家姨丈 \ 母 岳父 \ 母 子婿 令岳 \ 岳母 家岳 \ 岳母 姊丈 內弟 \ 姨妹 令姊丈 家姊丈 妹丈 內兄 \ 姨姊 令妹丈 舍妹丈 表兄 \ 嫂 表弟 \ 妹 令表兄 \ 嫂 家表兄 \ 嫂 表弟 \ 弟婦 表兄 \ 姊 令表弟 \ 弟婦 舍表弟 \ 弟婦
內兄 \ 弟 妹 \ 姊婿 令內兄 \ 弟 敝內兄 \ 弟 襟兄 \ 弟 襟弟 \ 兄 令襟兄 \ 弟 敝襟兄 \ 弟 賢甥 \ 甥女 愚舅 \ 舅母 令甥 \ 甥女 舍甥 \ 甥女 賢婿 愚岳 \ 岳母 令婿 小婿 五、書信開頭語 惠書敬悉,情意拳拳。 接獲手書,快慰莫名。 昨得手書,反復讀之。 諭書敬讀,不勝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頃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鑒。 喜接來函,欣慰無量。 頃奉惠函,謹悉一切。 頃接手示,如見故人。 得書甚慰,千裡面目。 得書之喜,曠若復面。 數奉手書,熱摯之情,溢於言表。 頃奉手教,敬悉康和,至為欣慰。 久未聞消息,唯願一切康適。 手書已接多日,今茲略閑,率寫數語。 欽佩語 奉讀大示,嚮往尤深。 喜接教誨,真解蒙矣。 大示拜讀,心折殊深。 謹蒙悔語,用祛塵惑。 大作拜讀,敬佩之至。 頃讀惠書,如聞金石良言。 久欽鴻才,時懷渴想。 德宏才羨,屢屢懷慕。 蒙惠書並賜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語 分手多日,別來無恙?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別後月余,殊深馳系。 一別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盡依依。 別後縈思,愁腸日轉。 離別情懷,今猶耿耿。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 近況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諒達雅鑒,迄今未見復音,念與時積。 問候語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雕梁,想必心曠神怡! 當此春風送暖之際,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興駕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時欲入夏,願自珍重。 赤日炎炎,萬請珍重。 漸入嚴寒,伏福躬無恙。 入秋頓涼,幸自攝衛。 汗暑無常,伏維珍重自愛。
自術語 敝寓均安,可釋遠念。 闔寓無恙,請釋懸念。 賤體初安,承問極感。 賤軀如常,眷屬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頑健如往日,免念。 祝賀語 欣聞......,謹寄數語,聊表祝賀。 謹以至誠,恭賀你們...... 喜聞......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誠表賀意。 致歉語 惠書敬悉,甚感盛意,遲復為歉。 音問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六、結束語 結尾問候語,是問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書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復,余後再稟。 特此致候,不勝依依。 臨書倉卒,不盡欲言。 謹申數字,用展寸誠。 書不盡意,余言後續。 諸不具陳。謹申微意。 請長紙短,不盡依依。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 日來事忙,恕不多談。 專此奉復辟。 手此奉復。 敬候回諭。 對長輩用: 敬請 福安。/恭請 崇安。/敬請 教安。 對平輩用: 敬請 大安。/敬請 台安。/順頌 時綏。 對晚輩用: 順頌 近佳。 對居喪的人用: 〈對長輩用〉恭請 禮安。 〈對平輩用〉敬請 禮安。
採納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