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文獻
A. 考研剛開始看英文文獻pdf是怎麼看的
用pdf閱讀器,有很多種,你可以在網上下載安裝一個,用的比較多的是福版昕閱讀器,功能很多,權可以編輯,標注,高亮等,你也可以用這個。
剛開始看英文文獻,加上初次了解新的課題,建議再下載安裝一個有道軟體(可以直接劃詞翻譯,),不然專業名詞翻譯不地道,或者自己翻譯不準確(當然你也可以在網路翻譯上翻譯),剛開始還是要慢慢進入狀態的。
等你認認真真看過該方向的十幾篇英文文獻後(一定要認認真真的看,把專業詞彙等都掌握住),就進入狀態了,慢慢的,就習慣看英文文獻了,加油加油!
B. 剛上研究生,師姐讓看文獻,不知道從何看起,請指教
上你們學校圖書網,中國知網上下載文獻啊。。看你們老師研究的什麼方向,就搜索關鍵詞,下載哪方面的文章看。有時候看看博士論文或者碩士論文,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就會了解的差不多。因為博碩士論文內容很多,會把所有的理論以及前人相關文獻都包含在裡面。
C. 怎樣去閱讀英文文獻第一次
如果是電子版的可以用金山詞霸"屏幕取詞"功能,如果不是電子版的.....建議做好面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因為可能看著看著就因為太多生詞而失去了繼續下去的興趣.可以堅持全面瀏覽一遍了解全文大意,然後再慢慢閱讀細節,圈閱出自己感興趣進一步思考的細節,每次看完一段落後積極反省看後心得以使自己加深思考.
D. 如何有效的看文獻
因為能通過深入比較這幾篇文章的異同,或者他的實驗能不能和他的結 論吻合,容易看懂。閱讀文獻的來源精研資料庫,大量的讀文獻,注意自己專業的核心刊的專輯。我們要著眼於將自己的成果往SCI上發,而且被引 次數越多的越重要,綜述是了解該領域最快的途徑,短時間內成功完成動物模型製作的。主要是學習別 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獻問幾個問題.這一點對於自己找題目的戰友,看文獻。了解與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機構。一般花上一兩個小時、原著發表後的讀者質疑,那麼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書。讀論文的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發現「一稿兩投」,這時 要多比較幾個同類文獻,還要考慮別人沒做什麼,找不到再去圖書館,先把它們的摘要 整理出來:1,至少每篇的TITLE & ABSTRACT應該閱讀的,讀。我一般研讀相關文獻的程序是,你會發現書上一些所謂的成熟觀點。然後再到網上 找全文,你的好運也就來了,一個流行觀點沒有使用目前。如何閱讀文獻,甚至列印出來。這樣。勤思考不單單是了解別人做了什麼,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獻;其次是泛讀摘要、在哪個方向比較強等等,文獻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特別是一些關鍵詞常有臆斷的情況. 如何查找閱讀文獻課題未定,不要認為和自己專業無關的就不關 心,關鍵不是看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如果那個領域和原來專業距離比 較遠,論述精闢,此時你會對你想要研究什麼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自己更要動腦,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為分離的依據,增刊。還有就是與原著同時發表的其 他專家的述評。對於 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這屬於好工作,抱著一 種挑的心態想,有時一些細節的東西他也不會寫的。這類文章信 息量大,對於文獻資料庫和專業資料庫應該深入研究,一些技術含量高文獻,這樣在你以後閱讀文獻時會很有幫助。接下來。特別要注意中文綜述文章後的英文參考文獻,在上網查一些你的老闆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題目的相關方面的中文綜述,回有兩種結果,他24小時更新。對於你從事的領域的重點雜志(NO;與相關 方向的牛人談談,你可以開始閱讀一些外文的綜述, 為什麼人家會想到這個方法。然後;再次是針對不同的需要對論文進行泛讀和跳讀, Ncbi等了,牛人一般對外行人不怎麼保守;<,文獻人人都有一份, 查找相關綜述.1)(,nature,是提升自己的極好方式,有些東東自己作作,這樣做的好處是,建一個word文檔,繼續做下去。這點在制葯和表面活性劑行業還是要注意的。涉足一些和專業有點瓜葛但有相當距離的領域。特別是其他領域 的牛人,閱讀文獻從教科書開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nature。等到文獻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開始你的課題了,特別是在中國。我的體會是,主要是通過看綜述了解最近進展和一些國外發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先找相關的綜述,閃過的想法;>。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該領域的文章,一般都能獲取到,為進一步實驗打下了基礎:看文章時作筆記閱讀筆記本可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摘錄。精讀文章同時做筆記和標記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做的是尋找權威雜志上相關研究領域權威人士撰寫的綜述類文章.如果實驗中碰到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的話,發現作者 (或科研小組)對同一組數據的不同看法,另外你發現前人的觀點有錯誤。文章內容是從綜述到論著,Medline,如此往復循環;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做到知己知彼,就可以閱讀一些國外的原始論著,品味一下雙方的觀點,它將會告訴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題目。一定要清楚,然後大家坐到一起,就是你查找的文獻的文獻,數據可不可靠等等,它可能會給你的課題新的補充,牛人的一句話,如果是新書通常匯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讀後可以對這個領域發展歷史和近期狀況有個全面的了解,你的idea不知不覺 中就被啟發開來! 課題已定. 3!通過搜索參考文獻的作者,當然還是從中文到外文,有許多實驗證據是在當時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英文也是如此,研究結果 等,在綜述中是「推測」。另外,他沒准就給你一個金點子,那麼一來就去查外文的文獻往往找不出好東東,你去驗證一下,實在不如稍抽出一點時間看看文獻,可以用回顧性的方法查找該問題的最初 起源及奠基性文章,可能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比較閱讀觀點相反的論文可以參照來讀、閱讀文獻我們很多的時候。 2、思路的演變,不可能把要點都報道出來,隨時查一查。最後一條。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我覺得對於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內容,對自己的啟發要比看文獻大的多。全面參考國外文獻。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 數據寫成相似主題的不同論文,看一看國外的研究情況和進展,可以查一堆文獻。對於一個尚不熟悉領域的課題!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現在世界上是個怎樣的研究現狀—做到了何種程度,實驗方法,並可加上自己的批註,每人分工讀不同的文獻。這時。看文獻中懂得抓重點,看其共同點在那裡,找思路.問題是各人省略 ——張興旺科學網博客如何高效地查找:證實,而且能幫助我們掌握研究領域的大方向和框架,悶在實驗室閉門造車,看看別人是 否有同樣的困惑。我們的大老闆說,要想有成績別無他法只有讀,一般深追上幾篇文章
E. 看文獻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這個問題我感覺要自己尋找一種合適的方法。我看到過的一些閱讀方法也可以介紹給你:
看文章時作筆記閱讀筆記本可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摘錄,如:進展,研究方法,實驗方法,研究結果 等,並可加上自己的批註。對於筆記要定期總結(總結過去已經做過什麼——-做到心中 有數;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做到知己知彼;從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和不足。預測將 來的熱點和發展方向——–才能准確出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我們要著眼於將自己的成果往SCI上發,所以對一些經典的陳述,要有選擇性的標記並記下來。另外,有的時候想到的思路,閃過的想法,作筆記記下來,隨時查一查,可能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不單單是了解別人做了什麼,還要考慮別人沒做什麼,或者他的實驗能不能和他的結 論吻合,數據可不可靠等等。用圖表的方式將作者的整個邏輯畫出來,逐一推敲,抱著一 種挑的心態想。帶著挑剔的眼神去讀文獻,不要盲目崇拜,有些東東自己作作,發現並不 是那麼回事,自己要動手,自己更要動腦。看文獻中懂得抓重點,找思路。主要是學習別 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獻問幾個問題,文章的技術突破口在那裡。比如一大堆專利講了 很多種分離方法,關鍵不是看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而是想這個分離方法的依據是什麼, 為什麼人家會想到這個方法,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為分離的依據。
多與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極好方式。和導師談談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領域某一方向的研究進展;與相關 方向的牛人談談,對自己的啟發要比看文獻大的多。不僅與本領域的牛人交談,還抓住機 會與其他領域的牛人交談,牛人的一句話,有時你讀半年書都讀不來的。特別是其他領域 的牛人,他沒准就給你一個金點子,特別是在中國,牛人一般對外行人不怎麼保守。集體 討論非常必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獻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讀不同的文獻,然後大家坐到一起。順序開講,互相討論。這樣,文獻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較閱讀觀點相反的論文可以參照來讀,品味一下雙方的觀點。還有就是與原著同時發表的其 他專家的述評、原著發表後的讀者質疑,都應當和原著一起讀。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 己的差距了。
讀論文的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發現「一稿兩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 數據寫成相似主題的不同論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這時,如果你 的課題與此類似,你的好運也就來了。因為能通過深入比較這幾篇文章的異同,發現作者 (或科研小組)對同一組數據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變,或者發現作者本想隱藏的「真正 」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組的類似實驗後,迅速發現自己實驗失敗的關鍵原因 ,短時間內成功完成動物模型製作的,為進一步實驗打下了基礎。
做技術的要善於比較和發現,一些技術含量高文獻,不可能把要點都報道出來,中文 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專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個的條件或配方都不同,這時 要多比較幾個同類文獻,看其共同點在那裡。這點在制葯和表面活性劑行業還是要注意的。
**還有從文章的角度分析的:
1.了解文章結構
翻開大部分的科學雜志,你會發現裡面的論文都遵循一定的格式。論文一般會分為幾個部分,每部分都在文章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我們首先了解論文的標准格式,然後再看一下在標准格式之下可以做哪些變動。
一篇論文是以簡短的摘要開始的。摘要一般會簡單介紹該論題的背景,精準的講述該論文的主要發現,並將其結果和該領域的其他研究聯系起來。我們將會發現整篇文章也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順利展開。
緊隨摘要的是引言部分。很多雜志這部分並不單獨列出。引言,引言,就是會提供一些背景知識,以便讓讀者理解這篇文章的新發現走在該領域的前沿。一般,引言首先會介紹某一特定領域的背景,然後會具體到某一特定方向,並介紹其中一些和作者這篇文章有直接聯系的發現和結果。如果是為了驗證某個假設,作者會在這里說明為什麼會這樣假設,介紹支持該假設的以往的一些結果,還會對該假設的結果提出預測。很多文章在引言的結尾會描述該文章的一個或幾個主要結論,這樣讀者就能對文章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心中有數。像NATURE雜志上那些描述細致競爭性強的文章,引言部分會講作者對某一領域的強烈興趣或者擴展一下背景。
大部分文章引言之後就直接進入了材料和方法部分。有些雜志會把這部分放在文章的最後。這部分主要是為了告訴讀者實驗中用到的材料和實驗方法。原則上,材料和方法必須詳細描述,以便其他的研究者能重復該實驗。實際上,這部分的描述高度濃縮,很多材料和方法都是飲用該作者以前的文章的。
文章第三部分是結論。這部分講述的是實驗和結果。一般來說,結果部分的邏輯是順著引言的來的。也就是說引言提出的問題就是結論部分的開始。除此之外,這部分的結構因作者不同而不盡相同。一些文章中,作者只給出結果而不深入討論,對結果的討論則放在了後面的討論裡面。如果前面的實驗結果不影響讀者理解後面的實驗,這樣的結構是比較合理的。另外一些文章中,這部分會給出實驗結果以及討論,還可能會把其他的一些結果帶進來以便順理成章地引出接下來的實驗。
文章第四部分是討論。這部分功能多多。首先是解釋實驗數據,即分析數據展示數據。任何對數據解析的限制都會講清,實施和猜測會劃清界限。其次是將該論文的新發現和該領域的其他發現聯系起來。主要是為了秀該論文對該領域的知識貢獻或糾正該領域以往工作的謬誤。前面已經講到,一些作者會把某些結果的討論放在結論那部分講以便能順利的講清為什麼要做接下來的實驗。也許你會覺得這種情況下,討論應該放在引言部分,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如果你不給出實驗結論部分你就很難把握討論的重要性。
最後,論文通常有致謝部分,作者在這里感謝其他人員對該論文的貢獻。緊接著的是參考文獻,列出參考的文章和該論文中引用的其他的工作。
論文還包含一些圖表。文章中講到的數據將以圖表的形式展現。圖表中有圖例,圖例是為了講清楚特定實驗的細節。如果某個實驗流程在文中只提到了一次,通常實驗細節會在材料和方法中講述,圖表中的圖例會引用材料和方法中的。如果某實驗流程在該論文中不停的重復出現,這時,材料和方法中只講個大概,細節會在圖表的圖例中給出。
論文結構變換
大部分科學雜志上的論文都是按照上面講到的格式來寫的。但有時侯,結論部分和討論部分合成一部分,主要為了邏輯上的通順,讓讀者在有前行數據解釋的前提下理解整個實驗研究過程。正前面所說,一些雜志上的論文會把材料和方法部分放在討論後面寫。一些舊文獻中,作者還會把摘要放在論文的最後。
Science 和 Nature 這兩個最頂級的雜志格式跟上面講到的論文框架截然不同。它們擁有眾多讀者,而且很多都想成為它們的供稿者。所以版面限制就很多,文章通常高度濃縮。這兩本雜志上的文章,除了簡短的摘要和參考文獻之外,其他部分沒有明確的界限。在Science上,摘要就是摘要,而在Nature上摘要還充當文章的引言。實驗細節在Science上則展現為章節附註,在Nature上則是在圖表圖例中或者簡短的方法部分提到。作者們都會極盡所能的在豆腐塊大小的地方放更多的信息。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把不是很重要的材料和大部分的實驗方法作為補充數據放在網上。
其他很多雜志也有長度限制,這樣就要求文章精確簡潔。比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要求文章在6頁以內,Cell編輯會把大部分文章變短摘要有字數限制等等。
為了順應對簡潔的要求,作者只能壓縮論文,一般會省略文章的邏輯連接。而且,作者把背景壓縮了或者省略了,沒有了背景門外漢就很難看懂文章,這樣非專業讀者只能藉助綜述或以前的相關論文才能理解作者講的東西。最後,作者為了節省篇幅,只能把重要的細節都放在了圖表的圖例中
2.讀科研論文
雖然我們都傾向於像讀其他文章那樣把科研論文順下來,但組織一下閱讀的路子能省很多時間。通常,為了理解作者這項研究工作的意義我們會先讀摘要。就像上面講到的那樣,因為作者的原因和雜志要求的原因,背景也是不同的。
讀科研論文一個極端的習慣是讀完題目和摘要就在心裡想一下關於這樣主題你知道哪些。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首先,這樣你就能清楚你是否具備足夠的背景知識去讀這篇文章。如果不具備,你最好讀一些綜述或教科書來補一下背景知識。
其次,這樣能讓你對這個主題記憶猶新。最後最重要的是能讓你這個讀者把這個主題的新信息整合到你以往的只是裡面。這是一個自學的過程,任何專業人士都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用到。
如果你對該領域非常熟悉,就可以掃讀一下引言或者直接跳過引言。如前所述,大部分文章的邏輯順序是從引言到結論的。所以我們就按這個順序讀,就是說可以跳過材料和方法部分,等到需要這部分的時候再返回來讀它。一個熟悉該領域並對文中某新發現感興趣的讀者會直接跳到結論中的相關部分,然後讀討論中的對該發現的解析。如果文章組織的很好,這樣讀就很簡單了。
密語
很多文章包含不明短語,它們意思不明但卻有言外之意,我們稱之為「密語」。一些論文中並不是所有的實驗數據都給你秀出來,有一些是見「(未秀數據)」。這通常是由於篇幅原因。如果該作者在以前的文章中顯示了有足夠的能力勝任現在的實驗,這是可以接受的。兩外兩個密語是「未發表數據」和「初步數據」。前者是說數據還不夠發表資歷或者這個工作只是將來要發表的大文章中的一部分。後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但有一個解釋是說這個實驗只做了一次,沒有重復。
3.讀科研論文會遇到的困難
讀科研論文會碰到很多困難,尤其是當你對該領域不熟悉的時候。如前所述,不管論文寫的多麼好,在讀之前做些准備是有必要的。不過,雖然讀者面前會有很多困難,但大部分都是作者造成的。
科研論文難讀的主要問題是大部分文章都寫的很爛。一些科學家寫作很差,還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不願意寫,不想花費時間和精力來保證文章的邏輯清晰。而且作者對要寫的東西實在太熟悉了,他們很難從讀者的角度看問題,雖然對一知半解的讀者來說這些確實像一堆大山一樣需要慢慢啃。
拙劣的文筆帶給讀者很多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文章沒邏輯。文章僅僅是簡單的講了實驗,而沒有說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或者這個實驗是為了驗證什麼樣的想法。其次,論文裡面充斥的一連串的專業術語。第三,作者文路不清晰,主次不分。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在邏輯線上平分秋色。但是這樣讀者就拎不清了。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是把次要問題放在圖表圖例里或者直接說明這是枝節問題與主題關聯不大,這樣讀者就不會迷糊了。
讀科研論文的另一個問題是讀者總是糾結於實驗。論文里,作者時不時的參考以前的文章,這個參考鏈可就長了去了。這個鏈會連到描述很多實驗方法的文章上去,而且到底哪個方法是作者參考的,讀者也拎不清。再或者這個鏈很不幸的連到了一篇篇幅簡短的文章上,實驗描述超級濃縮,怎麼做的完全不清楚。更有甚者,作者根本就不好好寫實驗方法,讀者只能雲里霧里,實驗到底怎麼做的知道才怪。
科研論文的另外一些問題是由於作者對待實驗不加區別造成的。但是如果他們對某一特定的實驗情有獨鍾,對於其他的可能的實驗來說,這種做法就很狹隘,這些可能的實驗不被證實,甚至不會在討論部分提到。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作者分不清事實和猜測,尤其是在討論部分。這樣讀者就很難明白討論裡面事實是多重要。
科研論文的最後一個問題源於科學的社會性。很多作者野心勃勃勇氣可嘉,都想在一流雜志上發文章。於是,他們就誇大自己研究結果的重要性,為了讓文章看起來像好文章,他們把猜想也加在了題目裡面。這種做法的一個例子就是「肯定句標題」,它用一個陳述句總結整篇文章(比如「LexA是基因recA和lexA的抑制因子」)。這樣的方式蔚然成風,看看最近幾期的Cell就知道了。如果這樣的肯定句標題能夠很好的證實(比如給出支持的例子),這倒也不錯。但是幾乎所有的這種肯定句都是猜測,僅僅就是猜測。急性子的讀者會認為文章提出的問題已經很好的解決了,事實上並沒有。
F. 如何看參考文獻求解
一、看文獻的范圍:1. 先看綜述,後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 先看導師既往發表的文章,再看師兄師姐答辯的論文 看前者知道大方向,看後者知道哪些可以借鑒3. 早動手 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二、如何看文獻:1. 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於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懈於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2. 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3.做好記錄和標記 復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或html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4.准備引用的文章要親自看過。 千萬不要只看2次引用中說過的東西。5.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三、英文文章寫作 1.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2.寫出論文的草稿。要按照標題、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結果、討論、致謝、參考文獻、圖例、圖、表、照片和說明的統一格式來寫。這樣做的好處是從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雜志的格式。 3.針對論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種具體方法、要討論的某一具體方面,各找5-8篇文獻閱讀,充實完善。 4.找到你想投的雜志的稿約,再找2-3篇該雜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寫。 5.找英文高手改。
G. 如何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的注意要點:
1、找文獻
利用關鍵詞,導師,師兄找到自己方向的經典,前沿論文。通過閱讀標題、摘要、結論,判別出相關性、價值。
2、精度讀價值大的文獻,略讀一般文獻
首先需要明白需要從閱讀文獻中得到什麼。
(1)該研究的背景框架,研究類別。
(2)文章解決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需要。
(3)可能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思路。
文獻不同的部分對應不同的內容主體,不一定從頭讀到尾。
3、對同類別的文獻進行對比
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之後,需要將該研究方向的派別歸納總結出來,同時對同一類別文章進行對比。總結出該研究方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都是怎麼解決的,有什麼不同點。
文獻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運用一定的意義表達和記錄體系記錄在一定載體的有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知識。
(7)初次看文獻擴展閱讀:
文獻的作用:
1、文獻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媒介。
文獻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具有可記錄的內容與記錄的工具、手段時)的產物,並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人類認識社會與自然界的各種知識的積累、總結、貯存與提高,主要是通過文獻的記錄、整理、傳播、研究而實現的。文獻能使人類的知識突破時空的局限而傳之久遠。
2、文獻的內容,反映了人們在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知識水平;而文獻的存在形式(諸如記錄手段、書寫材料、構成形態與傳播方式等),又受當時社會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的影響與制約。
3、文獻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任何一項科學研究都必須廣泛搜集文獻資料,在充分佔有資料的基礎上,分析資料的種種形態,探求其內在的聯系,進而作更深入的研究。
H. 研究生如何看文獻、寫論文
1、先看綜述,後看論著。看綜述搞清概念,看論著掌握方法。
2、早動手。在師兄師姐離開之前學會關鍵技術。
3、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點查全文的技巧,往往會以搞到全文為樂,以至於沒有時間看文章的內容,更不屑於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
4、集中時間看文獻。看過總會遺忘,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5、做好記錄和標記。復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或html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6、准備引用的文章要親自看過。轉引造成的以訛傳訛不勝枚舉。
7、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支持還是反對,補充還是糾錯。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師。做實驗遇到困難是家常便飯,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反復嘗試?放棄?看書?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應該想到的是交流。對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請教體現你對他的尊重;對同年資的人,公開的討論可以使大家暢所欲言,而且出言謹慎。千萬不能閉門造車。一個實驗折騰半年,後來別人告訴你那是死路,豈不冤大頭?
9、最高層次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終都要靠別人認可。表達能力,體現為寫和說的能力,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素質。比如發現一個罕見病例,寫好了發一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病例報道。比如做一個課題,寫好了發一篇或數篇論著;寫不好只能發一個論著摘要或被槍斃。一張圖,一張表,無不是表達能力的體現。寥寥幾百上千字的標書,可以贏得大筆基金;雖然關系很重要,但寫得太差也不行。
有人說,我不學PCR,不學spss,只要學會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話有一點道理,實驗室的boss們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經常有研究生因思維敏捷條例清楚而令人肅然起敬。也經常有研究生不理解"為什麼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闆卻讓另一個沒怎麼幹活的人寫了文章?讓他去大會發言?"你沒有看到人家有張口就來的本事嗎?
10、學好英語,不學二外。如今不論去日本還是歐洲,學術交流早已是英語的天下。你不必為看不懂一篇法語的文章而遺憾,寫那篇文章的人正在為沒學好英語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暫且不要去學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