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文獻綜述
1.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獻綜述
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研究
【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摘要】企業並購是現代企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能夠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本文就企業並購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規避對策。
一、引言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mergerandacquicision)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是社會資源重新優化配置的必然選擇。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關於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利用外資改組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涉及企業購並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企業戰略購並的法律障礙及政策壁壘正逐步消除。而國內產業分散、企業規模過小、競爭激烈的現實以及外資的不斷進入也迫使國內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購並和產業整合。可以看到,企業實施兼並與收購,將企業做大做強,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通過並購可產生協同效應,但並購並不等同於企業競爭力,並購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風險,尤其以財務風險最為突出,財務風險貫穿於整個並購活動的始終,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並購的成敗及並購後的整合。
二、企業並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融資風險
並購的融資風險主要是指能否按時足額地籌集到資金,保證並購順利進行。由於企業並購動輒涉及上萬億元的資金,如何利用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籌資渠道在短時間內籌集到所需資金是關繫到並購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同的融資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資風險,企業並購的融資決策將對企業的資金規模和資本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1.債務性融資風險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65%~70%,同時我國金融政策較為嚴格,使得並購資金的來源十分困難。國家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較大,需要資金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我國企業債券、股票的發行基本上都是為企業籌集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審批嚴格,專款專用,再加上銀行信貸資金切塊分割、規模控制的體制也不利於並購資金的籌集,信貸資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區並購相當困難。債務融資風險來源於收購方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融資由於債務放大了收益的波動,它比股權方法風險更大。由於並購融資方式不同以及目標企業收購前資本結構的不同,使得企業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自有資本與債務資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異。並購企業應針對被並購企業負債償還期限的長短及維持正常營運資金的多少來做好投資的不同回收期與借款的種類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資本結構。
2.權益融資風險
權益融資雖然可以通過發行股票迅速籌集到大量資金,沒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現的上下限,資本風險較小,但是,我國對股票融資要求較為苛刻。企業為了實現權益融資而不斷努力試圖達到融資標准,跨度時間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企業的股權結構,將會稀釋大股東的控制權。股票融資主要有普通股融資和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的風險主要有:第一,由於普通股股東通常都享有投票權,因而發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業控制權;第二,過多的普通股融資會使企業無法達到平均資金成本為最低的最佳資本結構;第三,無法享受到像債券融資一樣的稅前抵扣優勢;第四,對外發行新股,容易使新股東坐享其成,即當未來企業的盈餘激增,新股東與舊股東享有同樣的權利;第五普通股融資的審查成本較高且普通股的定價通常較債券或優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銷費用通常要較優先股或債券的承銷費用高。優先股融資的風險在於,優先股的稅後資金成本要高於負債的稅後資金成本。由於優先股股東往往負擔了相當比例的風險,卻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因而在發行效果上不如債券。
(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財務風險
並購價格是並購雙方最關心的問題。合理的並購價格以對目標企業價值的科學評估為前提,是並購成功的基礎。目前我國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合理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1.信息不對稱可引起並購公司估價風險。由於目標企業內部人員與並購方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上市和非上市的目標企業在高質最的信息資料獲取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容易形成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財務風險。
2.我國企業並購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其相關的規定也多為原則性的內容,可操作性不強。並購過程中人的主觀性對並購影響很大,並購並不能按市場價值規律來實施。
3.缺乏服務於並購的中介組織,無法降低並購雙方的信息成本和對並購行為提供指導和監督,增加了並購的交易成本及新企業的整合風險和成本。
(三)缺乏規范運作的中介機構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中介機構的作用一是為雙方牽線搭橋,降低企業並購的信息成本;二是能提供中立、公正的判斷,避免較強的主觀傾向,從而最終導致交易的達成。我國的企業並購中,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較少,完全依靠並購企業自己自主搜尋目標、設計方案、籌集資金、談判價格等等,結果由於並購方信息不靈,缺乏操作的經驗,又苦於兼並融資困難,往往使應該成功的並購曠日持久,成本過高,甚至歸於失敗。
三、企業並購中財務風險的規避
(一)利用杠桿收購
杠桿收購(Leverag Buyout,LBO)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方式在西方國家興盛一時。它是指通過增加並購企業的財務杠桿去完成並購交易的一種方式。這種並購方式的實質是並購企業主要以借債方式購買被收購企業的產權,繼而以並購後目標企業的資產或現金流來償還債務。杠桿收購融資的積極意義在於:
1.可以滿足資金不足而又急於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的融資需要。採用杠桿收購的融資方式企業只需投入少量的資金便可迅速獲得大量的資金使用額。
2.以杠桿收購融資方式進行企業並購,能有效地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縮短並購時間,有助於促進企業的優勝劣汰。
3.並購企業通過杠桿收購可以獲得意外的收益。由於在收購活動中,目標企業的售價一般會低於其內在價值,通過杠桿收購,並購企業可以獲得目標企業資產增值的價值。
4.杠桿收購可以使企業獲得稅收優惠。杠桿收購中的債務資本往往佔全部資產的0%~90%。由於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抵扣因而可以減輕企業的稅負。另外目標企業並購前的虧損可以遞延沖抵並購後產主的盈餘,從而降低了納稅基礎。
5.杠桿收購有利於管理協同效應的發揮。杠桿收購可以充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使並購方更加重視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成與目標企業的有機整合。
(二)合理運用並購中的納稅籌劃
並購企業在完成兼並後能夠提高其債務權益比率,創造更多的稅收收益和更多的價值。最佳的債務權益比率,是當增加債務所致的邊際稅收收益等於增加債務所致的邊際財務困境成本時所對應的債務權益比率。當一個企業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滿足經營合同中所要求的款項時,如不清償到期應付利息,它就將陷入財務困境。因為並購會產生某種多元化效應,聯合企業的財務困境成本會比持有這些現值的兩個單一企業的小,所以,並購企業在並購完成後能夠提高其債務權益比率,創造更多的稅收收益和更多的價值。另一方面應當充分利用經營凈損失形成的納稅虧損。如果一家企業有稅收減免額度,卻由於處在虧損狀態而無法使用這個額度,而另一家企業由於處於盈利狀態而必須繳納稅款時,這兩家企業的合並就可以使它們獲得稅收利益。這種增效作用的價值等於並購所產生的稅收利益的現值,因此,可選擇並購有累計經營虧損的企業,以虧損企業賬面虧損沖抵盈利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就會減少企業的所得稅稅基,而且在實行累進稅率時,還可能降低適用稅率,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從稅務上降低並購中的財務風險。
(三)做好資產評估,防範財務風險
對企業的資產評估,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建立一個客觀公正的資產評估組織,其中應有經濟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二是充分考慮被評估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尤其要注意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資產評估。三是評估方法的採用應靈活,對待繼續運營的企業產權,應採用預期收益凈現值法,對待破產的企業或企業的部分資產時,應採用重置資本計算的賬面凈現值法。
(四)要大力發展中介機構
大力推廣企業並購的中介機構,充分利用中介機構的專業人才、科學的程序和方法,發揮其在並購中的服務和監督職能。首先,利用中介機構對企業的經營能力、財務狀況進行客觀評估;其次,利用中介機構掌握的目標企業的各類信息,改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降低估價風險;再次,參考中介機構制定的並購方案。
只有合理估計財務風險,才能有效地規避風險。現代企業並購涉及金額大,只有充分合理的估計到並購可能產生的各種財務風險才能做好並購工作。
2. 關於企業多元化的參考文獻
去中國知網裡面去查,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但有些要付費,如果你是學生的話,在學校登陸可以免費查詢的,
3. 求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的相關資料
企業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探討
【摘要】多元化戰略是目前企業熱衷的戰略選擇,然而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實行多元化。許多企業由於忽視了多元化戰略的前提條件,盲目進行多元化,導致企業陷入了許多誤區。本文針對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進行了探討,大致有以下四大誤區:歸避風險誤區、規模經濟誤區、快速發展誤區和市場機會誤區。並就如何走出這些誤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集約型多元化道路;強化主導產業、增強目的性,克服盲目性。
【關鍵詞】企業 多元化發展戰略 誤區探討 對策
【Abstract】 Diversify strategy is a popular choice of enterprise. Every enterprise can』t diversify. Diversification needs some condition. Many enterprises fell into traps for their ignorance of conditions. There are avoid-risk trap, scare-economy trap, fast-development trap, and market-opportunity trap.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it also advises measures about how to come out of these traps.
【Key words】enterpris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trateg; traps-discussion ; counter measure
【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研究狀況
著名經營戰略家安索夫於195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多元化戰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戰略概念。多元化戰略又稱為多角化戰略。這種戰略試圖在現有企業中增加不同的產品或不同的事業部,以使企業能夠從事更廣泛業務領域的經營。多元化戰略又可分為相關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兩類。相關多元化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與在企業中增加相關產品或事業部的所謂同心多元化戰略。其主要特點是:企業新增產品或事業部都與原有產品或事業部多少存在著某種相互關聯關系。非相關多元化戰略主要是指集團或整體多元化,即在企業中增加新的產品或事業部,但這些新增加的產品或事業部與企業原有產品或事業都幾乎毫不相關,不存在什麼關聯關系。由此可見,從嚴格的含義上來說只有非相關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
1.國外研究狀況
關於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迄今為止,國際學術界大多以發達國家的企業成長模式為研究對象,其中,美國企業的發展歷程被人們普遍認為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正統」的發展道路。所以,我們這里就以美國企業作為分析的主要對象。根據美國經濟史學家錢德勒、高特等人的研究,美國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進入50年代,美國企業出現了多元化發展的熱潮,且越來越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高潮。其間發生的三次兼並浪潮,使多元化迅速發展,造就了很多大型公司。最典型的是ITT公司,該公司代從1960年起的20年裡混合兼並了300家公司,進入美國最大工業公司十強之列。進入80年代,美國企業的多元化擴張開始退潮,並出現了「反混合兼並」、「反多元化」的呼聲,逐漸形成了「歸核化」(refocusing)或「范圍緊縮」downsizing的新浪潮,大公司紛紛以多種手段清理非核心業務並加強核心業務,形成適度的多元化狀態。1986年美國第四次企業兼並高峰的峰年,與1980年相比,企業的兼並數量是1980年的2.9倍,但分拆(含剝離與分立)賣出的企業兼並數量則是1980年的13.6倍。1986年企業兼並價值總額是1980年的6.3倍,而分拆賣出的價值總額是1980年的14.2倍。1985—1988年,無論是從數量上看還是從金額上看,分立和資產剝離形式的企業兼並都占整個兼並的1/3左右。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的范圍緊縮是企業對20世紀60年代的過度多元化的一次逆向調整。
國際上學者對多元化經營是否能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並降低風險爭議很多。有人認為多元化經營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內部優勢和分散企業經營風險來提高企業的價值。有人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多元化經營對經營業績也有提高作用,但超過某作限度後就生產生消極作用。但仍然有人認為多元化經營不但能夠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通過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提高企業經營業績。如Grant就認為在一定限度內,公司的業績和經營業務的多少正相關,但超過返一界限後,隨著經營業務的增加,公司業績呈下降趨勢。Amit和Livant的研究則表明,多元化經營能降紙經營風險,但經營利潤也比專業化經營公司的利潤要低,尤其是當進行無關的多元化經營是更加顯著。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報告稱:「和單一型企業相比,多元化企業的利潤一般要低5%一12%。」90年代,多元化擴張開始退潮,出現了「歸核化」(refocusing)和「范圍緊縮」(downsizing)的趨勢。GE的Welch提出「數一數二原則」,要求任何產品在本行業市場上要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否則就將這個行業中的公司關閉或賣掉。
新進入行業與主業的相關性對多元化經營的成敗起關鍵作用。P.G.西蒙對《財富》500強的研究發現: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按照經濟效益排名,從最好到最差依次是:內在相關多元化企業、外在相關多元化企業、內在非相關多元化及外在非相關多元化企業。
2.國內研究狀況
尹義省(1999)通過對292家中國大型企業的實證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低度多元化企業的經濟效益顯著高於相關多元化、非相關多元化、高度多元化,反映了中國企業多元化的被動特徵;(2)相關多元化企業的效益顯著高於非相關多元化企業;(3)高度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之間經濟效益不顯著。
朱江(1999)利用1997年146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中的材料,對多元化戰略與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如下幾個結論:(1)從整體上看,多元化程度與其經營業績之間沒有顯著的因果關系;(2)企業多元化經營雖然沒有伴生出較高的經營利潤水平,卻能夠降低經營風險,減少利潤水平的大幅度波動。
余輝、周林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表明,從效益上看,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收益偏低。深滬100家上市公司中,與非多元化經營企業相比,多元化經營企業的效益不佳。由上表可見,1993年,多元化經營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及利潤增長率都低於非多元化經營企業;到1997年,兩者的利潤增長率均為37.4%,但凈資產收益率仍低了近三成。這表明,實行多元化經營並沒有為企業帶來預期的效果。
(童有好,1998)對我國上市公司1998年的中期報告業績的研究表明,主業提高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比滬深的平均水平高56.19%,而主業萎縮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比滬深的平均水平低14.95%,主業突出的企業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注重左拳頭產品的基礎上形成規模效應,利用新項目培養企業利潤新的增長點,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主業突出大大提高了企業的信任度和產品的知名度。而主業萎縮的企業投資分散、經營思想混亂,盲目跟風,組織膨脹管理不力。
(芮明傑,1998)總結出中外的多元化經營實踐呈現出幾條規律: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成功率與企業剩餘資源擁有量、新行業的吸引力、行業相關性正相關;企業以內部方式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高於外部方式進入;企業與「巨人同行」方式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高於「孤軍奮戰」方式(康榮平、柯銀斌,1999)。因此,多元化經營戰略的理性方式是:在核心專長與核心產業支撐下的有限相關多元化經營戰略。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一般而言,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優勢,在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基礎上,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然而,正如美國一句商業諺語所說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蝕本生意。」我國企業開展多元化戰略的時間並不很長,大約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我國的實踐來看,不少企業沒有考慮到實行多元化的前提條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是災難性的後果。加入WTO以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如何走出多元化發展誤區,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此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三、論文的寫作思路
由引言導出論題後,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分析,通過對多元化發展現狀的分析,探討了其總體原因及特點。第二部分論述了多元化的前提條件,由多元化的涵義多元化發展的動因得出多元化發展的前提條件,接著介紹了海爾的成功經驗。第三部分是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探討。本文通過分析歸納出以下四大誤區:歸避風險誤區;規模經濟誤區;快速發展誤區和市場機會誤區。及如何走出這些誤區的相應對策: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集約型多元化道路;強化主導產業;增強目的性,克服盲目性。結束語中說明了有關集約型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多元化發戰競爭優勢創建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David A Aaker (1998) Deve 1 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5th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e. P229-233
[2] C.K Prahalad, Gary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79-91
[3] 鄭明身多元化與專業化動態結合[J]經濟管理2001(8) 23-24
[4] 張聖亮多元化經營的六大原則[J]企業經濟2002(2) P30-32
[5] 朱江我國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戰略與經營業績[J]經濟研究1999(11)P54-61
[6] 管益忻論企業戰略多元化與專業之關系[J]中國工業經濟1999(3)P20-22
[7]I Rissp重歸專一經營的原則[J]世界經理人文摘2000(9) 30-32
[8] 趙陽多元化回歸專業化:企業的理性選擇[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1)22-24
[9] 鄒統釺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條件與行業選擇[F]工業企業管理p2003,(8) 40-42
[10] 米爾頓?科特勒p多元化與單一化的兩難選擇[J]《21世紀經濟報道》 2000年5.1325-26
【正文】
多元化發展戰略是目前很多企業熱衷的戰略選擇,也是國內外理論界和企業界爭議最多的戰略選擇。聯想最近宣布將投入30億元人民幣進入房地產行業,海爾和紐約人壽剛剛簽下合同,海爾由此將把公司的業務擴展至保險領域,而TCL公司的業務也已經橫跨了家電、電子、IT和電信等多個行業,不難看出,中國的企業在紛紛走向多元化。一般而言,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優勢,在充分挖掘企業潛力基礎上,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然而,正如美國一句商業諺語所說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蝕本生意。」就我國的實踐來看,不少企業沒有考慮到實行多元化的前提條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是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如何避免步入多元化發展戰略的誤區,是我國廣大企業目前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分析
1、發展概況
近年來我國多元化發展失敗的例證很多,巨人集團總裁史玉柱反省其失敗的四大失誤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經營。巨人公司涉足的電腦業、房地產業、保健呂業等行業跨度太大,新進入的領域並非優勢所在,卻急於鋪攤子,有限資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廈導致財務然機,幾乎拖跨了整個公司。
太陽神的企業戰略一直是「以縱向發展為主,以橫向發展為輔」,即保健品發展為主,多元化發展為輔。但從最興旺的1993年開始,多元化改變企業原有一貫戰略為「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齊頭並進」,一年內上馬了包括石油、房地產、化妝品、電腦、邊貿、酒店等在內的20個項目。提出了近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豪言壯語。據了解太陽神轉移到這20個項目的資金達3.4億元,非常不幸的是這3.4億全部血本無歸。
飛龍總裁姜偉自省二十大失誤之二是「決策模糊性:總載過於強調產業多元化,涉足許多不熟悉的領域,所以盲目決策和模糊決策時有發生。」其失誤之一五是「資金撒胡椒面:飛龍集團長時間資金處於分散使用狀態,不能夠有計劃、有規模地集中使用資金。資金分散使用造成資產嚴重浪費,導致資金短缺。」
2、失敗原因
我國許多知名企業因多元化發展紛紛落馬,通過分析研究,失敗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進入行業的選擇有盲目跟風現象:白酒、口服液、飲水機、熱水器、保健品、VCD、葡萄酒等重復建設導致過度競爭。二是主業與新行業之間的相關性小,行業跨度大,距線拉的過長,缺乏戰略協同效應。三是進入條件與時機不成熟:一般只有強勢企業在企業強盛時期進行多元化經營才容易成功,而我國一些家族企業多元化的動機是諸候分封,搞集團是為了給兄弟安排一個位置。愛多的多元化經營是在VCD無利可圖、欠下巨額債務、內部信心危機時開展的。即使條件不成熟也要上,自然必敗無疑。四是多元化經營的速度快,導致失敗。
3、主要特徵
通過對多元化發展失敗例子 進行分析研究,雖然處於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但失敗例子的主要特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是忽視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而盲目多元化;二是違背客觀規律而一步登天,直接走向集團多元化;三是放棄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而過度多元化;四是時機把握不準而過早多元化;五是與專業化經營勢不兩立。
二、企業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前提條件
1、多元化戰略的涵義
著名經營戰略家安索夫於195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論文《多元化戰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戰略的概念。多元化戰略又稱為多角化戰略。這種戰略試圖在現有企業中增加不同的產品或不同的事業部,以使企業能夠從事更廣泛業務領域的經營。多元化戰略又可分為相關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兩類。相關多元化戰略包括一體化戰略與在企業中增加相關產品或事業部的所謂同心多元化戰略。其主要特點是:企業新增產品或事業部都與原有產品或事業部多少存在著某種相互關聯關系。非相關多元化戰略主要是指集團或整體多元化,即在企業中增加新的產品或事業部,但這些新增加的產品或事業部與企業原有產品或事業都幾乎毫不相關,不存在什麼關聯關系。由此可見,從嚴格的含義上來說只有非相關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產品的系列化,一般認為多元化是與專業化相對而言的,專業化是市場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是企業成長初期的必然選擇,高度的專業化可以帶來單位產品成本的下降而獲得規模經濟。而多元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繼續成長必然面臨的現實選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遷,尤其是企業集團化、跨國化的發展,企業多元化的內涵已超出早期的多種經營含義。首先,多元化是一種企業成長行為,而不僅僅是一種經營方式。其次,多元化不是企業發展的權宜之計,而是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根本性企業成長的戰略行為。
2、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動因
企業實行多元化的主要目標已不在於建立共同的業務主線,而在於提高投資報酬率、增進效益、規避風險,歸納起來,企業目前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動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發展多種業務分散風險,建立內部市場減少市場不確定性;二是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獲得規模經濟,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生產的不平衡,一般都會積累一定的剩餘資源。剩餘資源可生產多種產品,形成規模經濟性,使企業由於生產多種產品而降低單位產品成本,強化企業競爭力;三是原有市場飽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四是降低交易成本,謀求規模效益,品牌家族效應與協同效應。
3、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前提條件
並非任何企業都能實行多元化,企業實行多元化發展戰略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其基本條件有:一是主業在同行業中已有一定的優勢,擁有穩固的產業地位;二是准備進入的行業前景光明,自身的競爭優勢明顯;三是進入新行業的資金、人才、管理經驗等有保障;四是新行業與主業有一定的關聯。
4、海爾的成功經驗
海爾通過多元化經營創造了連續14年平均增長速度82.8%的奇跡,成為我國多元化經營成功的典範。海爾堅持七年的冰箱專業化經營,在管理、品牌、銷售服務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行業占據領先位置。1992年海爾開始根據相關程度逐步從高度相關行業開始進入然後向中度相關、無關行業展開,首先進入核心技術(製冷技術)同一、市場銷售渠道同一、用戶類型同一的冰櫃和空調行業,逐步向家電與知識產業進軍,進入新行業後,擴大產銷規模,努力擠身於全國同行業前三名。它的成功經驗如下:
①多元化經營的重點放在自己熟悉的業務領域,輔以少量的大跨度多元化經營。
②主要是運用無形資產(品牌、管理方法)及兼容的邊際成本很低的營銷渠道來盤活存量資產,以此方法實現多元化經營,從而達到低成本多元化的目的。
③除最高主管外,在被兼並的企業中大量使用熟悉本行業業務的原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
4. 急求文獻綜述(會計或財務管理方向)
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學的核心問題之一。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准。它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導向器,它決定著財務管理主體的行為模式。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一直是國外財務學者關注的焦點內容之一,近些年我國財務學者也盡力探討,力求找到既能符合財務活動的內在要求,又能銜接國家財務管理目標,並能滿足企業各經濟當事人經濟利益的要求,實現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對此,回顧財務管理目標的發展,以指出財務管理目標的發展趨勢。sO100
一、財務管理目標發展述評
根據現有資料,對於財務管理目標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利潤最大化。這一目標是從19世紀初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淵源是亞當•斯密的企業利潤最大化理論。有學者明確提出「用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理財總目標是一種客觀的選擇」(何清波、邢建平,1998),「國有企業管理目標的完整表述應該是:在履行足夠的社會責任的基礎上追求利潤最大化」(祁懷錦,1999)。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潤是企業積累的源泉,利潤最大化使企業經營資本有了可靠的來源;另一方面,利潤最大化在滿足業主增加私人財富的同時,也使社會財富達到最大化。然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業主經營逐漸被職工經理經營代替,企業利益主體呈現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就不合適了。這不僅因為利潤最大化概念含糊不清,沒有反映出利潤與投入資本的比例關系,還因為即使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如果未考慮到各種利益主體的合理利益,會影響未來企業經營資本的來源。
(二)凈現值最大化。20世紀40年代末,西方財務界開始關注資本在企業內部的有效分配,以及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隨著1951年喬爾•迪安(JoelDean)的《資本預算》的出版,財務界開始討論如何在各類資產間分配財物資源,以提高現金流動的凈現值。如果一個企業所有各投資項目的凈現值最大,企業的凈收益就會最大。資本才能真正得以最大化增值。因此現值最大化被視為當時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這一目標考慮了時間價值對資本增值效果的影響,顯然優於利潤最大化目標,但並為從根本上克服利潤最大化目標的缺陷。
(三)每股收益最大化。20世紀60年代,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股份制企業的不斷發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漸成為西方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這以目標在科學上更進了一步,因為這里的「收益額」有時間概念,且「每股」又有投入資本概念,它是一定時間內單位投入資本(每股,不是每元)所獲收益額,充分體現了資本投入與資本增值之間的比例關系,但這一目標一是未能體現資本投入所面臨的風險;二是沒有考慮企業股利方針對股票市價的影響。如果企業的目標只是為了每股收益最大,企業就決不會支付股利。
(四)股東財富最大化。這是近幾年西方財務管理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股東財富最大化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量的,它考慮了風險因素。因為,風險的高低,會對股票價格產生重要影響;也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不管是目前利潤還是預期未來的利潤對股票價格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然而,這種觀點也有其缺陷。首先,強調股東的利益,而對企業其他關系主體的利益不夠重視,不利於處理好現代企業財務活動中產生的各種財務關系。其次,股票價格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並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再次,它只適合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很難適應。
(五)企業價值最大化。所謂企業價值就是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取決於企業潛在和未來的獲利能力。企業價值最大化充分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價值和通貨膨脹價值對企業資產的影響,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此,有學者認為該觀點體現了對經濟效益的深層認識,「它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荊新、王化成、劉俊彥,1998)。然而,該觀點仍受到批評:一是概念上的模糊。大部分學者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劉貴生等,1997)。但有學者認為企業價值與股東財富不是同一概念。「企業價值相當於資產負債表左方的資產價值」,而股東財富應「相當於資產負債表右方的所有者權益的價值」(王慶成,1999)。二是測算上的困難。如果用未來企業報酬貼現值計量企業價值,「從理論上看來頗有道理,但是在實踐的可操作上卻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如果用資產評估值來計量,方法上雖然科學,但是「資產評估通常在企業經營方式變更、資產流動、產權變更時採用,在企業日常管理、業績評價中費時費力,事實上也難行得通」
(王慶成,1999)。
(六)所有者財富最大化。該觀點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應表述為所有者財務最大化」(郭復初等,1997)。在我國國有經濟改革中,所有者的概念已為眾人接納,對股份制企業來說,股東即為企業的所有者,對非股份制企業來說,企業的投資者即為企業的所有者。所有者對企業評價的標准主要是自身財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必然成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它不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業經濟當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個社會的利益。
(七)資金運動合理化。該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是實現企業資金運動合理化。(汪孝德、楊丹,1994)資金運動合理化就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出發點,通過對企業的籌資、投資、耗費、收入、分配等各環節的控制和企業各種資產形態的有效管理,使資金運用達到一個相對適應和合理的狀態。它的基本內容是實現企業資金流動行、安全性和贏利性的科學統一和協調。該觀點的缺陷在於:一是目標本身不能直接量化,例如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目標的表達都是量化的財務管理目標,資金運動最優化目標很難具體量化;二是資金運動是企業籌資、投資、分配等一系列行為過程,資金運動最優化就是企業財務過程的最優化,仍沒有回答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八)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有學者提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是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李端生、李占國,1998)。該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是經濟性目標與超經濟性目標的高度統一,是所有者利益與其它主體利益的最佳兼顧,絕不能只是一項非常具體化、定量化、具有明顯傾向性的財務指標;必須具有綜合性、兼容性,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穩定發展能力,而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財目標就是「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筆者認為,該觀點的可取之處在於:第一,能夠在理財目標中充分考慮企業管理的最高目標;第二,使企業的理財思路跳出資金管理的局限。其不足之處是:企業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企業目標,不是企業理財目標所能涵蓋的。「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本質上是企業經營的最高目標,企業理財目標應當充分體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但兩者之間不能等同。
(九)EVA最大化。該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是企業經濟附加值EVA最大化(艾志群,2002)。EVA是公司營業利潤與資本成本的差值,它是衡量企業在某個特定年份中盈利抵償資本機會成本後的經濟利潤。EVA最大化的理財目標能將所有者的財務管理目標與經營者的財務管理目標緊密銜接在一條紐帶上,所有者主要基於企業EVA的增長給經營者進行獎勵,妥善地處理了經營者與股東的代理沖突。EVA考慮了企業所有投入資本的成本,有利於經營者千方百計提高資金營運效果,並授予經營者更大的靈活機動權;EVA最大化的實質是企業的經濟利潤最大化,也是權衡了經營者利益下的股東財富最大化。但是,該觀點的不足之處是:過分注重EVA易使企業忽視與其他契約關系的主體利益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除上述九種主要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觀點外,理論界還不斷提出新的見解。如有學者提出用權益資本利潤率最大化目標具體衡量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王慶成,1999);有的學者提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表述為: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由社會責任、增值額、效用最佳等一系列輔助目標組成(張濤,1999);有的學者提出了「財務決策只有以長期資本增值最大化為目標,才可能克服財務活動的短期化行為,從而才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陸正飛,1996);有的學者提出「投資者、經營者和社會利益最大化」(朱海芳,1996);有的學者提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該分層次,其根本目標是資本增值;直接目標是利潤;核心目標是經濟效益(張先治,1997);還有學者提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應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下,追求有效增值最大化和相關利益協調化(張卓、程凱、鄧明然,2002)等。
二、研究財務管理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的出發點問題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出發點可以歸結為兩種。第一種觀點認為,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所有者的目標。因此,財務管理目標應為「所有者財富最大化」、「EVA最大化」、「資金運動合理化」、「長期資本增值」等。第二種觀點認為,企業的剩餘索取權應由包括股東、債權人、經營者、職工、政府、社會公眾等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持有。因此,財務管理目標應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投資者、經營者和社會利益最大化」等。這種分歧實質上是兩種企業觀的分歧。其一是「所有者觀念」,認為企業是所有者的企業;其二是「實體觀念」,認為企業具有獨立於所有者之外的人格。從財務環境和經濟理論來看,「實體觀念」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實際情況。首先,發達資本市場具有投資主體分散化、投資目的多元化的特徵。其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要明晰產權關系,即區分出資者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並促使其分離,這就要求確認企業的主體地位。再次,現代經濟學認為,企業是一系列生產要素之間的契約。有的論者指出,資本所有權不應與企業所有權混為一談,重要的是應消除企業是由證券持有者擁有的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這可以說是「實體觀念」的經濟學基矗最後,未來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企業的資本除了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外,還有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等其他形式的資本,在有的企業,這些已經成為會計核算體系的一部分。因此,「實體觀念」更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趨勢。
(二)財務管理目標的結構問題
有些論者提出,財務管理目標是單一的。即便認為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多元性,其具體提法也存在種種差異。比如:①財務管理目標按范圍不同可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兩類,後者包括籌資管理目標、投資管理目標和營運管理目標等。②財務管理目標分為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前者又分為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③財務管理目標應分為所有者財務管理目標和經營者財務管理目標,後者是「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④根本目標是資本增值,直接目標是利潤,核心目標是經濟效益等等觀點。
筆者認為,第一,財務管理目標通常就是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因而不必按財務主體來劃分財務管理目標。第二,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分目標或具體目標是實現財務總目標或基本目標的手段。第三,財務總目標應當從「實體觀念」出發,考慮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第四,在經濟體制、資本市嘗企業所屬產業、企業組織形式等財務環境因素不同時,真正能夠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利益主體是不同的。如
: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利益優先;資本市場不發達時,企業主要靠借款籌資,債權人很有「發言權」;在高科技、知識型產業中,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更具有重要性;在獨資、合夥企業中,經營者與所有者往往是同一的,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要單純得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性特徵。
(三)財務管理目標的評價指標問題
有的論者並不討論財務管理目標評價指標的問題。這可能是他們認為財務管理目標並非指標計算,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認為財務管理目標就是「某一指標」的「最大化」,因而沒有必要再討論財務管理目標評價指標問題。在財務管理目標評價指標問題上的第二個分歧是,有的論者認為這種指標只有一個,而大多數強調財務管理目標結構的論者則設計了多個指標。第三個分歧是在指標的具體設計上,究竟用哪一個(些)指標。
筆者認為,首先,財務管理目標並不直接就是財務管理目標的評價指標。比如,營銷管理以「顧客滿意」為目標,其評價指標可以是質量投訴次數、「回頭客」的多少等。其次,財務管理目標評價指標是財務管理目標的量化表現形式,既然財務管理目標有內在結構,其評價指標也應該是一個體系,至於具體如何設計、計算和運用這些指標,需要進一步研究。
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研究的發展趨勢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財務管理目標的提法經歷了一個不斷反復、變化的過程。從利潤最大化到財富最大化再到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主線發展過程,中間還有資金流動合理化、持續發展能力最大化、權益資本利潤率最大化等觀點。現在又有人提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觀點。究竟哪個更適合我國企業,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在該問題中出現的諸多觀點,說明財務管理目標引起了理論和實踐界的普遍關注,同時也說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理論研究還不成熟。立足現狀,展望未來,筆者認為,我國學者對企業理財目標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大趨勢:
(一)「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是當前呈主流性的學術觀點,其他的一些新見解有不少是圍繞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中心觀點的修補和完善。
(二)注重協調企業多邊財務關系主體的相關利益,是確立企業理財目標的一個重要依據。這里的相關利益主體包括所有者和經營者、企業內部的員工、企業的債權人以及其他合作夥伴,理財目標只有充分考慮這些相關主體的利益才是合理的。
(三)關注社會責任已經引入企業理財目標的內容。盡管對企業理財目標如何具體體現社會責任還未進行明確的探討,但是,眾多學者開始關注企業理財目標中的社會責任問題。有的認為承擔社會責任是實現企業理財目標的基本約束條件;有的認為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理財的目標之一等等。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未來的企業理財目標必須考慮社會責任與社會利益。
(四)確立企業的理財目標更應看重企業的長期利益。學者們對利潤最大化等理財目標的批評,反映出學者們的一種期望:容易導致企業經營行為短期化的理財目標不是好目標。因此,學者們的研究成果試圖確立一個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理財目標,在這樣的理財目標中,體現資金的時間價值、經營的風險價值和長期效益。
(五)區分不同類型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將成為該領域研究的趨勢之一。在我國現行的研究中,有的學者開始探討中小企業的理財目標、虧損企業的理財目標、高科技企業的理財目標、上市公司的理財目標和非上市企業的理財目標等。揭示了課題研究的一個趨勢: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正逐步走向深入,向具體化發展。應當說,這種研究思路是正確的,它將有力推動企業理財目標研究的實證化和針對性。與此同時,企業理財目標也可能在企業內部進一步分解,將總體財務目標具體落實到各級管理者的理財目標。
5. 求畢業論文 文獻綜述
一、何為會計准則
會計學術界給會計准則下了各式各樣的定義,有人認為會計准則是關於一般通用的會計規則的公共合約,有人認為會計准則是為實現財務報告目的而約定的一種技術手段,還有人認為會計准則是政治程序的產物。我不打算展開講這些學術觀點,而是從便於大家理解的角度,分別在三個遞進的層面上給出「什麼是會計准則」的描述:第一,會計准則是反映經濟活動、確認產權關系、規范收益分配的會計專業技術標准;第二,會計准則是資本市場的一種重要游戲規則;第三,會計准則是國家經濟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經濟生活甚至國際經濟交往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有西方學者提出,會計審計准則、企業內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監管,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三大支柱。這種說法並不為過。
我國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基本准則,二是具體准則,三是應用指南。基本准則是最大的原則,是准則中的准則,也是在起草具體准則時必須遵循的准則,它統馭著所有具體准則。基本准則是經國務院批復同意、由金人慶部長簽發部長令發布的。在它的指導下,我們又制定了38項具體准則,這些准則主要為企業處理各種具體交易和事項提供統一的標准。在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的基礎上,我們在10月30日發布了會計准則應用指南,對會計實務中一些要點、重點和難點進行了規范,屬於操作層面的規定。這三部分共同構成了中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
二、為何制定準則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大道理可講,但我想從一個具體事例說起。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在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讀書,同宿舍有三位同學分別來自廣東、上海、貴州等不同省市,而我則來自北方的一個小縣城。記得我們最初在一起討論問題,總要麻煩一位北京同學在旁邊充當翻譯和講解員,因為大家語言交流有障礙。大家知曉,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未走出家門讀書時,同周圍的人交流並不存在任何語言障礙。只是因進入大學這個新環境後,接觸的對象復雜了,交流的范圍和半徑更大了,就使得語言的交流成為了一個嚴重問題。這時大家都需要一種共同的、都能聽懂的,可理解的、能夠表達各地方言所要表述的基本內容的通用語言。那位北京同學和普通話就充當了這個重要的角色。故事到這兒並沒有完,還有有趣的後續進展。前段時間,我到中南美洲的幾個國家訪問,正好遇到了其中一位外派在那兒工作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在巴西,平時要用葡萄牙語;在墨西哥,平時要用西班牙語。同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客戶打交道,用的最多的則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英語。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這樣一個道理:在我們上大學以前,環境比較封閉,接觸人和事物、獲得的經驗、溝通的對象基本都局限在一個相當小的范圍內,交流的語言和溝通的技巧也相對單一和有限。一旦接觸的人和事物范圍發生變化,就必須在交流和溝通方面尋求共同的交流媒介。比如我跟諸位打交道,再擴大一下范圍,跟民政部門、社會保障部門和國外有關方面的朋友打交道,大家講話各自有各自的側重點,各自專業語言背後有自身特性和規律,過分使用專業表述,不選擇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復雜的專業事物的辦法,就一定無法實現有效溝通。這個道理套用到企業身上也一樣,過去搞計劃經濟,大家都在自家門口生產,生產出來的產品國家包銷,不需要和社會過多地打交道;現在則不同,從資金的投入方式就開始改變,產權多元化可能涉及很多主體,大家語言背後的意義、目的和關注點都可能不同。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商業報告語言,以便在資本、勞動力、自然資源等各種要素和商品、服務之間架起一座信息傳遞的橋梁,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創造條件,使市場機制真正成為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估價機制,成為一桿給各種資源定價的「秤」,使各種資源各得其所,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具體到資本市場,就是尚主席所講的完善資本市場的交易機制和價格發現機制。尤其在股權分置改革打下良好基礎的情況下,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並購重組的交易將越來越頻繁地發生,可能出現大量通過市場並購做大做強的案例,必須使用通用商業語言,為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提供可靠、相關的高質量信息。
會計准則是一座經濟活動的立交橋,一種全球通用的高質量的商業語言,是大家都能遵循的標准、基點、平台,以便做出科學、准確、恰當的判斷和決策。因為大多數經濟活動,都可以用貨幣來計量、評價和分析,再沒有第二種東西可以對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進行更加系統的評價和分析。在市場運行中,「水往低處流,錢往高處走」,如果語言不通、評價標准不同,資金該往哪兒流呢?所以,我們需要制定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相趨同的會計准則,以便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的理解、接受我國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
綜上所述,我們在制定會計准則時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打通接軌國際資本市場的平台,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向前發展。意義擇要有三點:
第一,會計准則體系的發布實施,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提高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對於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和吸引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截止至今年11月27日,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數已超過1400家,總市值突破7萬億元,相當於今年預期GDP的1/3左右。上市公司已成為推動企業改革、帶動行業成長的中堅力量,我們應該為上市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服好務,包括制定一套高質量的會計標准。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也存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夠完善、運作不夠規范等問題,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制約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我們也要通過制定規范的會計標准來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質量,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以資產減值准則為例,從正面來看,科學合理地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可以幫助我們擠掉資產中的水分,清醒地認識我們的財務狀況和資產質量,有利於企業輕裝上陣更好地開展競爭;從反面來看,企業發生投資減值或損失,往往能夠反映出我們在進行投資決策、加強投資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於我們舉一反三,防微杜漸。可以說,實施會計准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際上貫穿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使會計成為企業預測經濟前景、作出科學決策、盤點經營效果、分配經濟利益的「智囊團」、「資料庫」和理想平台。關於這一點,在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50周年之際,羅斯福總統曾經發去賀電說:「會計工作是世界上最受信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效的會計制度,能夠發現一個企業的弊端,可以為投資者節省巨額美元,它甚至能挽救一個企業。」這句話非常能夠說明會計審計准則和會計審計工作對促進資本市場的作用。
前幾天,我參加了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十七屆世界會計師大會,並作大會主旨發言。在我之前,有位發言者講了一段話,使全場氣氛大受影響。他的主要意思是,資本市場的不景氣和投資者信心的低下,與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舞弊有很大關系。這句話在會計專業大會上講,雖說有其一定理由,但確實大煞風景,令在場5000多位會計精英黯然神傷。接下來是我發言,因為我學會計,現在也算在干會計,又是參加會計會議,遇到這么一個氛圍,我便脫稿講了一句話:「一方面,確實有個別注冊會計師幫助造假,使我們的行業蒙羞。但另一方面,或者說更重要的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注冊會計師是保障和促進資本市場發育的重要一員,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一支可信賴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這番話贏得了熱烈掌聲。會後,國際會計界的朋友們跟我說,你這句話講得非常好。我告訴他們,我不是簡單地為了緩和氛圍,這確實是我自己的心裡話。根據我多年來從事財政工作、會計工作的經驗來看,如果沒有一套基本的、普遍認可的標准體系,如果沒有一套精心設計的相互制約的機制和框架,如果沒有會計和注冊會計師隊伍,是不可能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
第二,會計准則體系的發布實施,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
我國搞經濟體制改革,搞對外開放,一靠誠信,二靠法制。會計既與誠信有關,也與法制有關,是一個基礎。前年,我們參加與歐盟的談判,討論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技術環節就是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趨同。當然這背後的原因較復雜,但人家可以拿你的技術問題說事。今年5月再次見到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與服務總司司長時,我便問他: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已經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也跟你們簽署了趨同的聯合聲明,為什麼還不承認我們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呢?他雖聳肩不答,但至少不再動輒談會計准則問題了。同時,新准則作為促進共同發展的趨同標准和可比互通的統一信息平台,可以降低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有利於我們的企業「請進來」和「走出去」。歐盟各國原本採用各自的會計准則,後來歐盟要求在其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成員國企業,從2005年1月1日起統一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目前,香港也已經採用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日本也准備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韓國也有了趨同計劃。
我們原來有一些會計准則,但不夠全面,而且從整體制度層面來分析基本上是國內制度,與國際准則尚有一定差距。從世界范圍看,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對其上市公司執行的會計准則有不同要求。比如,我國企業在國內上市,需要執行我國會計准則;到美國上市,需要執行美國會計准則;到歐盟上市,需要執行歐盟認可的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到香港上市,需要執行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趨同的香港財務報告准則;如果同時在幾地上市,需要按照不同的會計准則提供財務報表。如果各個國家或地區會計准則差異較大,無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准則轉換成本,實質上是增加了企業的上市成本,也增加了投資者的成本,這對誰都是不利的。
因此,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目前正在向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方向靠攏,大家還共同在做工作,希望在美國會計准則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兩者之間求得平衡。國際趨同形成了一個大趨勢。此時,借鑒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來制定我們的會計准則,架起了密切中外經貿合作的會計橋梁,有利於進一步優化我國投資環境,促進我國企業以更低的成本貫徹「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
第三,會計准則體系的發布實施,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
新准則著眼於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則。新准則對現行的財務報告披露要求進行了全面梳理和顯著改進,創建了較為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對會計信息披露時間、空間、范圍、內容等的全面系統規定,將大大提高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有效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推動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秩序。
三、為何學習准則
作為上市公司的一把手、全面工作負責人,為什麼要請諸位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學習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相關內容呢?我想主要有三點理由:
第一,會計同經營管理和經營管理者、決策者的關系異常密切,具有一種天然的、邏輯上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和相互影響。
第二,貫徹會計准則是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重要法定職責。在資本市場中,公司編制的財務報告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是溝通管理層與投資者和社會公眾、促進資本合理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紐帶與橋梁。各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應當從戰略高度上充分重視財務會計工作,依法編報財務報告,確保會計信息的高質量。尤其是作為單位負責人的董事長,是本單位會計工作和財務報告的第一責任人,要履行法定職責,承擔會計責任。這是我國《會計法》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相關法規的規定,也是新准則的基本要領之一。遵循會計准則、做好會計工作是會計人員的使命,但不僅僅是會計人員的使命,在一定意義上更是董事長的使命。在這一點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國家的法律都非常明確。
第三,在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估計判斷方面,有許多問題明確要求由企業的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和總經理進行批准。特別是在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職業判斷方面,有很多問題需經決策層批准。比如,企業在實施資產減值測試時所依據的財務預算和預測的數據必須經過企業管理層的批准;對企業辭退福利進行會計處理時所依據的辭退計劃,應當經由企業管理層或者董事會批准;企業股份支付會計所依據的股權激勵計劃應當首先由企業董事會批准,其中應當以最佳估計為基礎,合理確定股份支付相關的各項計算參數;按照資產持有意圖進行的金融資產四分類,需要以企業管理層批準的反映金融資產持有意圖的相關文件作為依據;企業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與金融工具有關的風險管理政策需經企業管理層或董事會批准等。
四、如何學習准則
講到這里,諸位可能會說:聽懂了,准則不錯,發布實施准則很有意義,對我們來講是一件好事,給我們辦個班學習也很好,但是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中有三個部分——基本准則、38項具體准則和一套應用指南。作為企業負責人,如果我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學習,在本次2個小時的培訓班上,最主要的應該把握些什麼呢?其實不只大家這樣想,我接受范副主席布置的這個講課任務後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面對上市公司高管、決策層,從幾大本准則資料中提煉出應該掌握的內容,確實是個難題。我試著總結了以下三個需把握的層面:
(一)了解准則突破
新會計准則本身的突破,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實現了從國內制度到國際准則的突破
我們過去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從總體上來說,基本面還是立足於國內的制度。但這一次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基本面,是一個滿足國內需要、獲得國際認可的平台。2005年11月初,我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主席戴維?泰迪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他們承認中國企業會計准則體系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2005年11月底,我與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與服務總司司長簽署了加強中歐會計合作的聯合聲明。2006年5月,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與和香港會計師公會簽署了雙方准則實現實質性趨同的聯合聲明。以上文件的簽署,充分證明我國會計准則取得了與國際同步發展的成績。同時,我還要解釋一下,趨同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不僅僅需要有其名,更要有其實。換言之,今後我們還要爭取獲得准則等效的確認,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要努力使我國企業在上述國家或地區上市時,按照中國企業會計准則編制的財務報表不需再按當地准則進行調整。目前我們正與香港和歐盟的有關單位積極磋商。會前,我和范副主席還在交談如何齊心協力去抓這方面的工作事宜。
如果能與香港有關方面確認等效,我們在香港上市就不必走彎路了,而且目前存在的雙重審計等問題也將逐漸減少或取消。我在談等效問題時同對方講過一個數學公理:∵A=B,A=C,∴B=C。也就是說,既然你們採用了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國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那麼我們之間的會計准則應當是等效的。當然,問題遠不只這么簡單,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但要想方設法去談,加快等效的步伐,為廣大企業和投資者降低交易成本、創造最佳條件、指引便捷路徑,這是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共同的責任。我們過去一直在努力,今後還要進一步辦好,切實履行自己的責任。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老總們要明白,我們最基本的制度已經從國內走向國際,正以趨同為基礎謀求等效。
2.實現了從服務管理者到服務相關方的突破
新准則已從主要滿足管理者的需要發展到滿足相關者的需要,這是很大的變化。我們過去的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主要是滿足管理者,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門需要的制度體系。總體而言,能夠滿足上級主管部門就行,企業以管理為目的可能另搞一套。現在按照新准則,我們應當盡可能滿足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等相關方。這套體系的貫徹實施在信息需求和信息對稱方面對企業相關方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且還有一系列充分披露要求,以確保其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更加規范,可以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質詢、責難或詰問。這一變化非常大,旨在盡可能滿足相關的需求,盡可能的保持信息對稱,盡可能的充分披露,盡可能的公平反映。所以在這種形勢下,諸位面臨的問題更復雜了,要回答的問題更多了,需應對的挑戰更艱巨了。
3.實現了從重當前利潤到重長遠發展的突破
新准則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從注重當前利潤跨越到注重長遠的可持續發展。比如,新准則在確認、計量和財務報表結構方面,確立了資產負債表的核心地位,以便限制企業短期行為。多年來,利潤表在企業財務報表體系中一直居於顯要地位,利潤成為各方面考核企業管理層業績、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也容易為一些企業追逐短期利益留下利潤操縱空間,而新會計准則體系凸顯了資產負債表在報表體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業提升資產負債信息質量。企業在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即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情況下,才表明是企業價值的增加、股東財富的增長,這就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單純的利潤觀念,有助於促進企業貫徹科學發展觀,改善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資產和資本結構,提高決策水平,避免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實行收益超前分配,充分關注企業長期戰略和可持續發展。
又比如新准則在會計政策選擇方面,引入了研發費用資本化制度,改變了現行的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的規定,對於符合確認條件的開發活動支出允許資本化。這一政策將激勵企業加大對科技和研發活動的投入,促進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為落實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號召創造了良好的會計政策環境,功在眼前,利在長遠。
再比如,新准則著眼於保障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在成本核算方面,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改進了成本核算項目和方法,將企業承擔的固定資產棄置義務等社會責任引入到會計體系中,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確保成本補償和勞動者補償,避免超前分配,落實和諧發展的要求。
(二)掌握准則精髓
新准則的精髓是要求通過財務報告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這是准則體系的核心,也是上市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重要責任。在資本市場中,企業編制的財務報告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必須做到真實、完整、可靠和相關。企業會計處理必須以真實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不得虛構交易或事項,不得偽造、變造或者提供虛假信息;必須如實反映資產負債價值,不得將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產長期掛賬,導致企業資產和列虛增;財務報告必須披露企業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保證披露內容完整,不能隨意遺漏或者減少應予披露的信息;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必須可靠,易於驗證;必須與投資者、債權人的經濟決策相關,能有助於其評價過去的績效,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三)把握幾個問題
請諸位董事長、總經理在組織、推動和監督新准則執行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公允價值的應用必須滿足嚴格的前提條件
上市公司應建立、健全同公允價值相關的決策體系,嚴格按照新准則要求,謹慎適度地選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公司管理層應考慮包括活躍市場交易在內的各影響因素,對能否持續可靠地獲取公允價值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董事會應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決議。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相關估值假設及主要參數的選取一經確定,均應充分披露。
當時我們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談會計國際趨同問題時,提出了國際趨同的四點主張,討論中涉及了公允價值的運用,戴維?泰迪主席對我的看法曾經持保留意見。後來我們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個小餐館吃飯,他的副手瓊斯先生也在場,我們一起探討公允價值問題。他們講技術細節,我講生活化、通俗化的事例。為了說服他們,我給他們舉了一個例子,說我要帶瓊斯先生去潘家園看看舊貨和古董,看看公允價值是如何體現的,問題是潘家園能代表我們的資本市場嗎?我又問瓊斯先生多大歲數了,他回答馬上就要退休了。我問他退休以後打算干什麼,並建議他去搞國際間語言的趨同。他覺得在開玩笑,這件事他幹不了。我就接著說,既然語言你不能趨同,就別想去實現語言背後的會計語言的逐字逐句的趨同。他說上了我的當啦,但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說得有道理。我認為,在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濟中採用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基礎時,是有嚴格的前提條件的,不能搞亂,否則會給我們的資本市場帶來很大麻煩。因此我們和中國證監會都一再強調這一點。
同時,對於符合國際慣例和我國現實條件的情況,例如部分金融資產和負債、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我們允許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有些人認為公允價值的引入將大大增加企業操縱損益的危險,會引發會計信息的混亂。我要告訴大家,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新准則對公允價值的運用設置了諸多限制條件,只要我們正確地把握就可以准確地應用和有效地監管。
2.在運用一些准則項目時,把握好政策界限
這次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的建設,對於某些重要會計政策作了適當調整和完善,對於這些相關的准則項目,要領會其精神實質,把握政策界限,把好政策用好、用妥。例如,新准則要求企業及時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確認減值損失,如實反映資產價值,但是又不允許企業多提減值准備,更不允許企業建立秘密准備;也不允許將前期已確認的長期資產減值准備予以轉回,更禁止企業利用新舊准則銜接之際,隨意轉回前期減值損失,調節利潤。
又如,新准則改變了剛才提到的研發費用的做法,允許將部分開發支出資本化作為資產確認列報,這一政策將大大地改善高科技企業、風險投資企業或者研發投入較大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水平,激勵這些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但是這些開支必須符合嚴格的確認條件,不允許企業將不符合條件的開發支出確認為無形資產,請諸位老總們在貫徹新准則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把關,切實承擔起責任來。再如,新准則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做了不同的規定,因此上市公司應當嚴格區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絕不允許混淆界限、魚目混珠,更不能以此來粉飾財務狀況、操縱經營成果。
3.注重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
在執行新准則的過程中,請諸位老總們務必要注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切實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新准則站在保護投資者和公眾利益的立場,對現行財務報告的披露要求進行全面梳理和改進,創建了較為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突破了傳統的單一的財務報告概念。企業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四張基本報表和附註;附註應當提供充分、詳細、及時的補充信息和說明信息;企業所有控制的子公司都應當納入合並報表的范圍,直接反映企業全貌;中期財務報告應當定期提供;企業應當披露業務分部和地區分部信息、關聯方信息、職工薪酬信息、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等。企業會計准則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空間、范圍、內容等全面系統規定,使財務報告內涵與外延大為延伸,從而將大大提高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有效維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當然,這也給諸位老總們加大了責任。我們希望與諸位緊密配合,共同做好充分披露工作,切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這方面的問題有很多,我不一一講了。證監會最近發布了《關於做好與新會計准則相關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對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請大家認真遵照執行。
五、政府部門如何抓好准則實施
這可能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我擇要介紹一下。
(一)前期的實施准備工作
為了推動新會計准則的順利實施,財政部、證監會、國資委、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等單位到目前為止已做了大量和有效的基礎性、服務性工作。
1.做好培訓工作
財政部直接面向上市公司和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連續組織了一系列新會計准則、審計准則的培訓。中國證監會也正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截至目前,這些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各公司的內部培訓、制度修改、系統升級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中。
2.出台配套措施
中國證監會組織了系統內監管人員業務培訓和本次面向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新會計准則培訓,並於今天正式下發了《關於做好與新會計准則相關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等一會兒,范副主席還將專門就執行新舊會計准則過渡期的監管要求等問題作出重要部署。國家稅務總局正在同我們抓緊研究制定相關的稅收政策銜接規定。國資委也提出了中央企業執行新會計准則體系的時間表。
3.建立聯動機制
我們在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之間,建立了監管聯動和聯合執法機制,加強監管和執法溝通,嚴防極個別企業利用時間差在某些業務領域進行不合法、不規范的操作。
(二)下階段重點工作
隨著新准則正式施行日期的臨近,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多項工作?/cn>
6. 跪求文獻綜述寫法及範文!!!
文獻綜述範文的寫作步驟如下:
(一)選題
選題是寫好文獻綜述的首要條件。選題要從實際出發,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在理論或實踐上有一定意義。選題來源包括:1)與自己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有關的、較為熟悉的問題;2)某護理問題的研究今年來發展較快,需要綜合評價;3)從掌握的大量文獻中選擇反映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或新動向的題目。 文獻綜述的題目不宜過大,越具體越容易收集資料,從某一個側面入手,容易深入。
(二)搜集資料
文獻資料是撰寫文獻綜述的物質基礎,選定綜述的題材後要大量的搜集和閱讀有關的中文和外文文獻,文獻越多,就越好些,綜述的質量就越高。選擇文獻應先看近期的(近3-5年),後看遠期的,在廣泛閱讀資料的基礎上,在深入復習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必須找到原文閱讀,特別是有權威性的文章應細讀。在閱讀文獻過程中應做好讀書卡片或筆記,為撰寫綜述准備資料。
(三)整理資料
綜述不是眾多文獻資料的堆積,而是作者在閱讀了一定量的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資料的重要程度進行細讀,抓住其主要觀點和結論,對掌握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先列出提綱,寫出各級的大小標題,然後將觀點相同的資料分別歸入有關問題,並排好順序。綜述要如實反映原作者的觀點,不能任意改動,但對引用的資料也要加以選擇,不可能把搜集和閱讀過的所有資料都寫進去,應有所取捨。
(四)寫作
根據寫作提綱,逐項將內容展開,並注意觀點與內容的一致。在寫作過程中,可根據需要調整結構和補充內容。論述觀點時,作者可有傾向性,但不同觀點也應列出。初稿寫出後,要反復修改和補充,包括內容增減、結構統一、數據核對和文字潤色,綜述發表前,最好請有關專家和同行審閱,力求做到主題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字精練、表達准確。
範文1:
從政府到企業:關於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文獻的綜述
一、引言
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國經濟在轉軌過程中的不俗表現,一直令中外經濟學家為之著迷,作為其背後主要支撐力量的民營企業更是倍受關注。從民營企業的發展支撐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市場化進程的基本假定出發,經濟學家們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觀察、解釋民營企業的成長績效,及其所創造的「中國奇跡」。一些學者甚至認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成功挑戰了「傳統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為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以此為背景,我們嘗試對該領域內主要貢獻者的觀點進行歸納,並梳理其理論邏輯,力求從另一個側面去理解民營企業,進而理解中國經濟改革的實質。具體講,作為一種制度安排的民營企業,從其產生、發展和變遷的全過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麼?從產權已基本清晰的民營企業發展現狀出發,將會把我們引導到一種什麼樣的未來狀態?隨著各種形式壁壘的消除,我們如何預測它下一步的表現?本文期望能為人們進一步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視角。
本文對文獻的綜述基本上按照民營企業的實際發展進程展開。第二部分評價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觀點。與早期的政治經濟環境相適應,產權安排被視為外生變數,市場競爭、激勵與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強調。第三部分介紹圍繞產權安排提出的各種理論假說。盡管文獻的視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數都是從Grossman-Hart-Moore的剩餘控制權理論起步的。第四部分比較分析各種關於企業改制原因的假說。一般認為,地方政府退出與企業改制內生於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水平。隨著環境的變化,民營企業作為一般意義上企業的性質被更多地展現出來。
二、市場競爭、激勵機制與效率改進
眾所周知,中國的改革具有漸進性、政治改革與經濟改革非同步性的特點。這構成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的初始環境。早些時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設計的「大爆炸」模式進行改革的前蘇聯及東歐國家的經濟出現持續衰退,而「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經濟卻保持了持續強勁增長的勢頭。尤其令經濟學家感興趣的是,推動這種增長的竟是有驚於主流經濟學(企業)定義的鄉鎮企業。起初國內學者曾從經濟行為的邏輯性與財產所有制無關的假定出發,運用蘭格(Lange)的市場社會主義理論作過一些探討,但基本沒有得出什麼有解釋力的假說。根據主流經濟學的標准理論模型似乎也一時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對理論與現實的強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詳細考察了中國經濟改革過程後認為,鄉鎮企業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經濟學所強調的私有產權關系並不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問題所在,同時市場社會主義也存在一個嚴重失誤,那就是低估了激勵問題的重要性。由於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羅—德布魯(Arrow-Debreu)模型一樣,作為市場社會主義理論基礎的蘭格—勒納—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並沒有對信息不完全的現實予以足夠的重視。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經濟活動中會產生嚴重的委託一代理問題。此時的首要問題是改變管理人員的激勵結構,而這一點在不改變企業產權的情況下也能做到。由於競爭機制的引入和企業「軟預算約束」(Kornai,1998)的改變,致使經理的激勵結構發生變化,即使不進行私有化也可使企業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們已經觀察到的,與積極推行私有化的前蘇聯、東歐國家相比,中國在給予經理人員更多的利潤方面走得最遠(熱若爾·羅蘭,中譯本,2002)。鄉鎮企業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勵機制的改進向相關行為主體提供了有力的激勵。例如,隨著企業生產率水平的提高,經理人員的收益不斷增加;鄉村居民生活狀況得到改善;同時地方政府也可以獲得企業所創造的大部分稅收和利潤(蕭好,2000)。
沿著競爭與激勵之間關系的思路,田國強(1995)通過一個基於激勵理論的分析框架,較為系統地解釋了激勵機制變化對鄉鎮企業效率的影響。他從產權界定與資源有效配置的關系出發,認為明晰產權通常是資源有效配置的充分條件,卻不一定是必要條件。很多情況下,資源的有效配置並不取決於產權的明確界定。因為在市場機制中,行為主體的激勵來源於佔有財產和獲取利潤,所以不像人們通常所理解的那樣,只有私有產權才會產生高強度激勵。為此,田國強用中國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成功案例作了進一步說明:盡管土地仍然歸國家所有,但將努力程度與收益水平緊密結合起來的措施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終導致農業生產效率的改進。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產權並不是解釋中國鄉鎮企業效率的最關鍵變數。依照激勵機制設計的理論邏輯,在公有制條件下也可能通過選擇恰當的激勵機制來使資源配置優化。中國鄉鎮企業表現出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制度安排滿足了激勵機制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把個人的收入和勞動貢獻聯系起來;企業經理和職工擁有更多的選擇自由等等。
可以認為,斯蒂格利淡和田國強等人的上述理論比較成功地解釋了早期中國鄉鎮企業的成長績效。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外部環境參數發生變化時,經濟學家進而發現,鄉鎮企業的決策權逐步由地方政府向企業轉移(Jefferson et al,1994)。正如田國強同時所強調的,鄉鎮集體企業作為中國特定階段特定條件下的特有現象,它誕生於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早期階段。隨著經濟體制轉型的深入,當市場體系日益完善、產權明晰的企業不斷增加時,鄉鎮企業的競爭優勢可能會越來越小,很有可能競爭不過產權得到明確界定的企業(田國強,1995)。很顯然,僅憑對競爭、激勵的強調已不能更深入解釋鄉鎮企業後來的表現。
三、產權配置與民營企業的績效
盡管競爭機制的引入有助於改善民營企業的績效,但我們知道,從計劃到市場的轉軌本質上是一個制度變遷過程,作為這一過程的微觀基礎,企業內部的制度安排特別是產權配置對效率的改進十分重要。此前有關東歐國家轉軌的經驗研究表明,在不穩定狀態下,市場競爭的潛在功能難以完全發揮,過分強調競爭,會形成新的扭曲。但有關中國民營企業的案例似乎並不支持這一觀點。究竟是什麼抵消了扭曲造成的效率損失?現實使經濟學家們最終認識到產權問題是無法迴避的。Grossman-Hart-Moore所發展的剩餘控制權理論為更深入地分析提供了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以此為出發點,學者們從不同視角提出假說,積累了大量文獻,並由此構成中國民營企業研究的主流。
Weitzman-Xu(1994)較早發展了一個有關中國鄉鎮企業內部產權安排的模型用以解釋民營企業的績效。在模型中,鄉鎮企業被刻畫成一種產權模糊的合作性組織。雖然鄉鎮企業名義上歸社區全體成員所有,但其控制權實際上掌握在鄉鎮基層政府手中。與私有產權相比,其產權安排是模糊的。然而在中國,它卻表現出了與私營企業相近的績效(Svejnar,1990;Pitt andPutterman,1992;Dong and Putterman,1997)。Weitzman-Xu進而認為,鄉鎮企業的出色表現挑戰了標准產權理論。根據Grossman-Hart-Moore的理論,產權特別是剩餘控制權的配置對一個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可以在合約不完備的情況下向相關主體提供激勵,並解決組織內可能發生的沖突。中國的經驗似乎表明,產權的重要性與組織內沖突發生的可能性是正相關的,但這種相關性依文化中合作精神的不同而異。同西方相比,中國高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圍(自利性動機弱,合作意識強)使得鄉鎮企業的模糊產權具有了一定效率。然而,Weitzman-Xu並沒有清楚地解釋文化作用的機制。如果真是高合作精神導致了中國鄉鎮企業的效率,那麼處於相同文化環境中且產權同樣模糊的國有企業效率的相對低下就是不正常的(田國強,1995)。很顯然,要對中國鄉鎮企業的獨特表現做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還應當引入新的變數。
……
四、企業改制與政府退出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在兩個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1)短缺經濟時代結束,經濟市場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以及(2)政治上對私有財產的看法較之以前寬容多了,甚至在形式上開始承認其合法性。在此背景下,一個被普遍觀察到的現象是,鄉鎮企業增速減緩,以及緊接著的大范圍改制。此時,文獻關注的中心開始轉向鄉鎮企業改制的原因。伴隨著地方政府的退出,「模糊產權」這一中國民營企業的標志性特徵,也逐漸褪色。蔡防(1995)用一個委託一代理理論的分析框架探討了鄉鎮企業改制的動因。他假設地方政府是委託人,鄉鎮企業經理則被看作代理人,企業績效取決於對經理的激勵和約束。給定地方政府的監督能力,其監督效果內生於鄉鎮企業的數量和個體規模。在早期,企業個數少、經營規模小,加之經理的就業機會較少,企業面臨的委託一代理問題尚不嚴重。隨著地方政府所掌管的鄉鎮企業在規模和數量上的擴張,及經理就業機會的增多,監督效果逐漸變差。地方政府只得默許經理人員以灰色收入的形式獲得部分剩餘索取權以達到激勵效果。因為經理所獲得的剩餘是「灰色的」,具有較高風險,作為補償,對集體資產的侵蝕在所難免。結果鄉鎮企業的運作成本日益提高,以企業所有權(在地方政府和經理之間)重新配置為核心內容的鄉鎮企業改制也由此啟動。
至此,整個理論演進的邏輯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正如人們已經觀察到的,隨著政府的全面退出,中國民營企業的內容也在發生著實質性的改變,其內涵越來越接近主流經濟學關於「企業」的標準定義。民營企業首先是一個普遍意義上的企業,其特殊性就在於被嵌入中國的體制轉軌過程。伴隨著經濟市場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它的一般性會被更多地展示出來。解決了這一關鍵認識問題後,有關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似乎開始逐步淡出主流經濟學的分析視野。最近的文獻考查表明,學者們的研究方向已開始由「解釋問題」向「解決問題」轉變。例如,姜長雲(2000)對鄉鎮企業資本短缺問題的研究;張傑(2000)、格雷戈里和塔涅夫(2001)對民營企業融資;習題的研究;范從來等(2001)對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模式和股權結構的研究;Sun(2002)對股份合作制內部治理機制合理化問題的研究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種經驗與對策性研究逐漸成為主流的現象,並不意味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已不再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在我們看來,產權已基本明晰的民營企業,在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能否盡快成為國家應對全球化帶來的一些重大社會、經濟問題的主要力量,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從理論上進行解釋。很顯然,只有一種綜合了政治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多元化視角才能勾勒出它未來的成長軌跡。如何預測民營企業下一步的表現?隨著它的成長將會對整個改革進程施加怎樣一種影響?無疑是現實對理論提出的又一大挑戰。(來源:經濟研究)
範文2:
關於《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圍繞中國的財政分權問題展開研究。財政分權問題涉及到諸多因素,對其研究必須採用多層次的視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於財政分權的某個局部層面,尚未見一個能夠解釋、分析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的完整理論框架出現。財政分權,從政府間財政關系的角度而言,是指通過法律等規范化的形式,界定中央(或聯邦)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收支范圍,並賦予地方政府相應的預算管理許可權,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財政自主權。1980年代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出現了一股財政分權的浪潮。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1990年代中期,全世界人口超過500萬的75個發展中國家中,有62個進行了程度不同的財政分權改革(世界銀行,1997)。伴隨著財政分權實踐的蓬勃興起,涌現了大量理論文獻。這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集中於探討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的財政分權問題,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歷了令人矚目的快速發展後,其財政分權問題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重視。已有的研究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的文獻主要沿著下述幾條線索展開:
1.對財政分權和市場化改革之間次序問題的研究。新中國成立後,具有制度變遷意義的財政分權改革肇始於1980年代初「分灶吃飯」財政體制的實施。將中國的財政分權置於其市場化進程的宏觀視野中考量,學者們首先對於兩者之間的先後次序問題進行了研究。高培勇(2001)認為,在國民經濟調整的大背景下,分權化的財政體制改革先行一步,在改革啟動初期扮演著為推進整體改革「鋪路搭橋」的角色。賈康(2000)也認為,只有先從財力增量的分配格局入手,向地方政府放權,才能使傳統的體制有所松動,為以後計劃、物價、工資、企業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空間。總之,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分灶吃飯」式分權體制的實施,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央出於經濟理性主動向地方進行放權讓利的產物,其目的是縮小國家干預范圍、增強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
胡鞍鋼和王紹光(1997)雖然也認同先行一步的財政分權對於中國市場化經濟改革所具有的積極意義,但他們認為,1980年後的分權化改革並非是中央純粹按照經濟理性所做出的決策。事實上,這種「放權讓利」是中國在1979和1980年連續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增收和減支皆不可行的背景下,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中央被迫向地方妥協的產物。
與前述學者們的觀點不同,黃佩華(1991)認為財政分權應當在市場化改革之後進行,否則會給地方政府帶來盲目發展經濟的負面激勵。按照黃佩華的觀點,中國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的重要特徵之一是財政分權先於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改革,且中國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工業部門企業繳納的稅利,這就給地方政府提供一種負面激勵:大力擴張地方工業規模,實施地區保護主義,以實現地區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最大化。正是地方政府的這種行為導致了1980年代經濟運行的過熱。基於上述分析,作者認為,轉型國家的財政分權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時機,確定正當的順序,即中央向地方的財政分權應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進行。原因在於,只有先經歷市場化的改革,割斷政府和企業間的非正常聯系,企業才能擺脫政府附庸的地位,成為獨立自主的經濟主體。接下來再實施財政分權,就可以避免給地方政府提供「鋪攤子」的負面激勵,更可以有效地實現財政分權所帶來的諸多收益。楊燦明(1996)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認為1978年以來的財政分權化改革不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分配層面的問題,反而帶來了市場分割、區域間交易費用提高及地方政府對地方企業控制加強等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政企分開等其他層面的市場化改革滯後於中央向地方的財政分權,沒有把分配問題與整個宏觀經濟協調起來;其次,也是因為分權改革一開始並沒有把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作為明確的目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對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間分權體制的量變。
2.對財政分權和宏觀經濟運行績效的研究。總體而言,對於1980年代初開始的財政分權改革的績效,多數學者的看法是,中央向地方權力的下放,地方收入留成比例的提高,強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動機,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Qian和Weingast,1996;Qian和Roland,1999)。但也有學者指出,財政分權所帶來的這種激勵機制僅僅在沿海地區發揮了作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這些地區帶動的。因為這些地區充分受益於外來直接投資的流入、濃厚的企業家傳統以及國有企業面臨的預算軟約束(Young,2000;Tsai,2004)。這一方面已有的文獻主要集中在分權與經濟增長以及分權和宏觀經濟穩定兩個問題上。
(1)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研究。關於財政分權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定量研究,學者們有著不同的結論。主要是因為在不同的研究中衡量財政分權的方法存在著差別。Zhang和Zou(1998)注重於財政資源在中央和地方間的分配,用人均省及省以下的財政支出與中央財政支出的比例衡量財政分權程度,並據此估計財政分權的影響。解釋變數中包括了勞動力增長、投資增長以及以實際稅率衡量的稅收。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與他們的結論不同,林毅夫(2002)等人認為財政分權積極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林毅夫的研究注重於地方政府對中央財政政策激勵的反應,使用邊際留成比例衡量財政分權,選擇了28個省級政府1970-1993年的數據進行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財政分權主要通過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而不是促進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馬駿(1997)同樣發現財政分權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同的是,馬駿選用的衡量財政分權的指標是省級政府的平均留成比例,而非邊際留成比例。喬寶雲(2002)就財政分權對於經濟增長和財政資源分配均等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的取捨關系進行了探索。他使用中國1985-1998年間分省的有關數據,建立聯立方程組計量模型,對經濟增長率、分配均等和財政分權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估計。結果顯示,財政分權對於促進中國的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正面影響並不是線性的。
(2)與宏觀經濟穩定相關關系的研究。Rajiv Lall和Bert Hofman(1994)在分析改革開放後中國宏觀經濟波動的財政根源時發現,實施財政分權後,中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是一種特殊的雙重領導和條塊管理的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地方政府官員負有雙重受託責任。1980年以來開始的放權讓利改革,強化了地方政府官員的權力和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激勵,地方官員的受託責任也產生扭曲:對本級政府負責成為其首要目標,「條條管理」讓位於「塊塊管理」。這種分權所帶來的財政後果是,中央收入比重的逐年下滑以及中央對地方財政赤字控制能力的削弱。這些負面的財政後果進而成為導致宏觀經濟波動的財政根源。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財政分權改革是維護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Montinola(1995)認為「中國式的財政聯邦主義」在為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和展開競爭提供激勵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保護改革的作用,這主要包括為中央政府的經濟攫取和其他非正規資源配置能力施加了一種可信的限制。錢穎一和Weingast也持類似的觀點(Qian and Weingast,1996),他們認為1980年代中國的財政分權改革確立了一種「維護市場」的財政分權框架,改革賦予地方政府管理本地經濟的責任,強化了地方政府預算約束。同時,改革也有助於消除地區間的市場分割,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與錢穎一等人的觀點不同,Li和Lin(1999)將中國的成功歸因於改革過程中「維護市場的威權主義」的確立。他們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實現了在中央政治控制和協調下經濟分權化和地方預算自主間的平衡。
3.對財政分權程度的研究。在這一問題上學者們的看法比較一致,即中國的財政已經過於分權。既有的研究主要是通過設計一定的指標體系來衡量財政分權的程度。趙志耘和郭慶旺(2005)在研究中所選取的兩類指標是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權和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在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權的三個衡量指標中,地方政府的稅收控制指數比較小,表明中國地方政府的稅收自主權較小,其他兩個指標——地方財政本級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財政本級收入佔地方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都表明中國的財政分權程度已相當高。特別是第二類地方財政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比重的指標,充分反映了中國是一個財政高度分權的國家。
國際比較也表明相同的情況。王紹光(1994)認為分權存在底線。通過研究34個國家中央財政收支的情況,他發現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當今世界一國中央政府財政收入或支出不應低於財政總收入和總支出比重的50%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如果某一國家在上述四個方面全部低於這些指標的話,就可以認為超出了分權的底線。他發現,前南斯拉夫在1980年代就超過分權底線,隨後即出現了國家的動盪不安。而中國的上述四個方面也低於相應指標,表現為中央政府所應承擔的公共服務數量和質量能力十分低下。這表明,中國的「放權讓利」改革已經走過了頭,超過了分權的底線,需要作出新的制度創新和制度安排,才能避免出現最壞的結果。
盡管普遍認為,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初步帶來了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的規范化、科學化與公正化(樓繼偉、李克平和項中新,2002),實現了提升「兩個比重」的既定目標(高培勇,2004),是中國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一次重新集權化(EraDabla—Norris,2005)。但是,財政分權依然處於過度的狀態。由於過度分權,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沒有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沒有改善財政資源分配的均等(喬寶雲,2002)。姚洋 (2003)也認為,適度的財政分權有積極的作用,但目前中國財政分權由於制度供給的失衡而遠遠超過了適度的界限,其後果是導致了各級政府對事權的推諉和由此而產生的矛盾在基層的積累、政府行為的商業化和機會主義傾向、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地區差距的擴大,以及政府預算約束的軟化等諸多問題。
4.簡要評價和思考。通過對相關研究中國財政分權問題文獻的梳理,不難得到以下結論:第一,財政分權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多層面的考量。從研究方法看,以往的研究既有規范分析,也有實證分析;研究視角上,歷史和現實相結合,國際經驗和中國國情相結合。既有的研究不僅涉及到宏觀經濟穩定等經濟領域問題,也關乎政治體制和法律制度設計等政治、法律問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財政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管理問題。對其研究和處理必須拓寬視角,不能拘泥於財政本身。第二,需要構建一個能夠解釋、分析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的理論框架。目前,一些學者在研究中國財政分權問題時,往往直接照搬西方財政分權理論對中國情況進行分析,缺乏對中國特殊國情的深入考量。傳統西方財政分權理論建立在發達國家的基礎上,其關鍵性的前提,如成熟的代議制民主體制等,在中國並不存在,因此,正如Bahl所言,中國財政分權所獲得的「好處」不能用傳統的分權優點所解釋(Bahl,2003)。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獻在立足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對現行財政分權制度安排的弊端進行了中肯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但由於缺乏宏觀層面的理論指針,這些政策建議只能是局限於財權或事權劃分等方面的零敲碎打式的制度創新,尚未有能夠指導中國財政分權制度建設進程的系統化的理論出現。這一點也許正是下一步研究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的關鍵所在。
7. 麻煩給我一些關於多元化企業戰略的論文的參考文獻,經管方面的也可
摘要:文章將戰略管理理論的演進進行梳理,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發展歸納為三個階段,即企業— —環境綜合範式分析階段,以環境適應範式為核心的分析階段,多種範式並存階段;提出了戰略管理學說體系的總體框架;探討了戰略管理面對的挑戰及理論研究的基本趨勢。 關鍵詞:戰略管理;演進;展望;企業內部;企業環境 http://..com/question/74171739.html?si=1
8. 研究生如何寫文獻綜述:恰當描述文獻
這話的意思應該這樣來理解,很多研究生拿出的論文「質量高的部分是完全抄別人的,所以沒有創意;有創意的部分是抄別人(藉助前人思想和方法)的不夠,所以質量不高」。這話說得是刻薄了些,但是它反映了那些在文獻綜述上做功課不費勁的人通常結果。 建立在科學思維基礎上,有選擇地恰當描述文獻是文獻綜述最為關鍵性的工作。這一步走不好的人,常常會導致上面的導師批評的結果。 描述和反映一與你的研究課題相關的文獻是一個逐步從一般向具體發展的過程。它大體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一、就自己研究選題的第一關鍵詞,對相關文獻的研究分門別類。 這個過程就像是在畫一張顯示所有合適文獻位置的關系「圖」。這種關系判定的依據可以是文獻的研究結論、觀點、方法、研究對象。但是,首要的是這些文獻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區分了一篇文獻的研究領域。 在這個階段,你不需要詳細分析其中任何一個領域的文獻。關鍵是所有這些文獻集合論述相同的問題,並且就一個主題逐步展開討論、互相響應,它通常表現在圍繞你所選擇的第一關鍵詞而展開。它是根據很多文獻而不是單獨和統一的文獻而定義的。由你來劃定兩者之間的界限。 例如:某研究生擬對裁員後倖存者命運和態度進行研究的選題(第一關鍵詞是裁員後倖存者),事先相關文獻檢索表明很多研究者己經撰寫了明確針對這個主題的論文。大量的論文重點關注裁員策略和公司的財務後果。也有論文表明,對裁員後的組織低績效而言,裁員倖存者的迷茫也許是造成組織績效降低的一個因素。這一聯系使裁員的文獻與研究課題相關。過多的文獻資料集中在與選擇冗餘人員相關的管理過程上,組織的公正性、過程的公正性以及如何評估這種公正性是其關注的重點。很可能對裁員過程公正性的判斷是影響裁員後倖存者態度的一個因素,所以這個文獻資料也與此相關。關於組織中情感的文獻資料並不直接與裁員相關,但是由於裁員是一個情感問題,因此或許這些文獻中有一些對研究有幫助的視角。最後,在心理學上,己經建立起來一個關於人們對創傷反應的文獻體系。它表明了一個反應的序列,這個序列以懷疑為起點,通過震驚和憤怒的推動而發展,以再調整而告終。作為裁員的倖存者,或許同裁員的犧牲品一樣是一種傷害,這一文獻可以提供一些有幫助的分析框架。 由此,我們就建立了圍繞企業裁員倖存者研究的五個領域文獻的關系框架。 有的研究生按時間順序來做一階段的工作,比如說從1940年談到了2012年,如果你已經劃分了有關文獻的與自己擬研究的選題相關研究領域,你可以這么做。但是如果你一上來就按照時間羅列,那你只是好像在家裡按照日期順理期刊,沒有對文獻關系進行加以分析。這是不可以的。 在文獻綜述中,有一點是重要的:確定與計劃相關的重要文獻而不用探究細節,並且解釋它們為什麼會如此重要。這個階段的重要技巧是要能夠精簡和概括大量文獻資料,能夠用很少的單詞來表達文獻中所包含的基本觀點和論點。 二、提出你將重點關注什麼文獻的觀點 通常文獻關系框架圖中包括的領城比文獻綜述中能夠運用的多,把這個范田縮小到兩至三個領域很重要。文獻綜述的第一階段的工作,表明你知道文獻的范圍和廣度。現在這個階段的工作,是選擇有助於自己特定研究的關鍵文獻。 比如在「裁員倖存者的研究」中,最後選擇關於倖存者、悲痛心理以及組織中情感的文獻作為要進行研究的關鍵文獻,這就縮小了你的研究范圍。文獻的選擇將反映你想要使用的、關於主體研究的角度和視角。 在文獻綜述中存在的較多問題,是研究生過多地停留在或者把筆墨揮灑在過於寬廣的領域,而不集中自己力量去抓住與自己特定研究直接相關的文獻。例如,某位研究生研究治理汽車尾氣的公共政策,他的文獻綜述初稿令人吃驚地寫到了寧宙、太陽系、地球、大洋大洲、亞洲、中國、北京、交通、汽車,然後才寫到汽車排污。洋洋灑灑寫了很多頁,絕大部分是不能用的。 三、提供所選文獻的綜述 在這個階段,有必要給出一個所選擇文獻的更為詳細的描述,當你做這種描述時,所文獻可能還是有很多篇,仔細考慮如何組織這個綜述是很重要的。 我們不要按照一次列出一個人的著作的方式去構造文獻說明的結構。 不要寫這樣的文獻綜述: ****在某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指出學習型團隊的建設很重要,這篇文章很難閱讀,並且使用許多難字。 ***寫了一本《現代管理人員教程》,這是一本讓人可以愉悅地閱讀,並包含了許多針對管理人員實踐教程的書。這本書中提到學習型團隊將成為現代人力資源計劃的一部分。 ***在一篇為某雜志上寫的文章中提到了學習型團隊。 …… 上例所顯示的那種註解式羅列是很無聊的事情,尤其是每個段落第一句都是完全相同的結構時更是如此,這些例句從技術上講是正確的,但是卻沒有必要人為地一直採用。我們確實需要在文章中清楚地說明作品和雜志的標題嗎?你是否喜歡一部作品並沒有構成一個批評,最重要的是,你沒有給出呈現在被引用作品中的思想,理論和材料的說明。 你對文獻的說明應該按照主題進行構造,你應該大概說明正在使用的主題的著作、被討論的問題或議題。這些應該成為這一章裡面的子標題,在每一個子標題下,有必要對相關理論和支持這些理論的證據進行說明。這種論述應該是比較性質的,要把一位作者的觀點論據與其他作家提出的觀點和證據進行斟酌比對。應該確定它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此外,如果有的話,還耍對它們的重要性進行解釋。下面是一種按主題構造文獻說明的方式: 1、確定主要的「陣營」、「思潮」、「學派」,意識形態的立場或態度。文獻中總是有爭吵與辯論。我們有必要描述這些爭論的本質。確定辯論中處於支配性地位的或最走確的聲音。 2、對它們進行比較和對照。 判定不同團體和他們的爭論之間的爭執程度。有時候。這種差異是巨大的、顯著的。而有時候,除了對那些捲入爭論的人這種差異是徽不足到的。 3、評估它們的實力和弱點。 如果差異是顯著的,那麼你要確定你認為爭論的哪一方更有道理。 文獻綜述可能經常會同它們所支持的課題相分離,對理論和作者的討淪可以形成它們自身的慣性,但對於在畢業論文中試圖尋找答案的問題研究而言,它們之間卻沒有聯系。克服這一點的方式就是通過使用類似於下面的句子,陳述每條理論同畢業論文主題的相關性。 明茲伯格在其structure一書的理論提供了一種分析組織變化的方式,而這些變化就是這篇畢業論文的主題。 ……這一引用反映了推動這項課題研究的形勢。 哈梅爾與帕哈拉德的工作確定了很多研究……的時候應當考慮的因素。 在我對組織的案例研究中,關於雇員對裁員反映的洞察可以從Broeckner關於……的研究中得到。 社會技術理論使這項研究的兩個重要方面整合在一起…… 對於你課題重要性的解釋,利用這些說明是很重要的。使讀者感到灰心的莫過於告訴他們某事具有「批判性」,但是就沒有下文了。 如果你不能用某個理論或者文獻幫助你思考並對課題進行研究,那麼,你可能不需要把這條理論或者這個文獻包括進來。畢業論文並不是展示某個主題的網路全書式知識的地方,除非它和你的主題相關。 四、提出一個論據用來解釋和證明你所挑選出來在課題中使用的理論、概念、框架或方法是正確的 在這個階段,我們已經確定了一小部分對課題有幫助的文獻。這些文獻能夠被精簡為少量的概念、理論和論點。這些概念、理論和論點將為課題提供基本的研究資料。在這個階段,文獻綜述並入到了形成概念框架的過程中,而這個概念框架將在下一章中討論。 五、對挑選出來的概念、理論和論點進行批判性的說明 這是一個特定理論的詳細陳述,用來檢驗這些理論在課題中使用時的適用性。 一個研究生正在研究在他工作的部門引入團隊形成。在他文獻綜述章節的草稿中可以看到這個判斷: Dunphy和$ryant(1996)確定了三種團隊形式,每一種團隊形式都適合追求績效的一個特定方面。簡單的、多元化技能的團隊最有可能嚴重影響組織的成本,自我管理的團隊將對價值施加它們的重要影響,而自我領導式的團隊對創新具有重要影響。 從表面價值上看,這個理論似乎對理解在特定組織中引入團隊合作非常有幫助。它允許提出這樣的問題,如組織是否已經選擇了要引入的、最合適的團隊合作的種類。然而,這個判斷並不如他所說,它是不充分的。 通過回答諸如以下的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更具批判性和更詳盡的說明(假定這個理論是有用的)。 如何定義這三種類型的團隊?特別是自我領導的團隊和自我管理的團隊之間的差別是什麼?乍一看,後兩者似乎很接近。 這個團隊類型的分析與其他作者的分類之間有什麼不同? 每一種類型的團隊產生一種不同的策略結果(成本削減、價值和創新),這種說法是建立在正確的研究基礎之上嗎? 其他研究人員和作者是如何支持這個觀點的? 在研究中,人們是否從邏輯上一貫贊成這些主張? 這個理論能對學生自己的課題產生多少有用性? 最好的文獻綜述是這樣的:主題和思想取自於文獻資料,對主題和思想進行評價,然後把它們變為和論文主題內容相關的論據。 本部分參考了費希爾等人著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生畢業論文的研究和寫作》
9. 論文要寫多元化經營的動因分析,求一篇5000的外文參考文獻!!
不好意思,我還沒搞懂你的意思。但希望以下的網址能對你有幫助。http://www..com/s?wd=%B6%E0%D4%AA%BB%AF%BE%AD%D3%AA%B5%C4%B6%AF%D2%F2%B7%D6%CE%F6&rsv_bp=0&rsv_spt=3&tn=i&rsv_n=2&inputT=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