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文獻
A. 笛子在中國最早的記載
笛子起源於中國嗎?
答: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也屬於裴李崗文化,那裡出土的16支完整的用鶴鳥肢骨所制的骨笛距今約8000年,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00年,導致了中國先秦音樂史的補寫,被稱為我國笛子的鼻祖;距今8700年前出土的一批精緻骨笛己具備七聲音階結構,至今仍可吹奏旋律,是迄今為止所見年代中最為久遠的樂器,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樂器;分屬於早中晚三期的20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八孔骨笛,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歷史提前到8000年前,改寫了中國音樂史,同時是世界上同期遺存中最完整而豐富/音樂性能最好的音樂實物,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以上結論,是的。
B. 請問FARRLAW是什麼牌子(長笛)
Student Flutes學生長笛:
1,Jupiter 吉普特或譯朱比特,型號511ESSC。 產地:台灣
2,Pearl明珠,型號 PF501E/525E。產地:台灣
3,Trevor J. James,型號3011.。產地:台灣
4,Yamaha雅馬哈或山葉,型號 YFL2xx。產地:日本
Upgraded Flutes進階長笛
1,Jupiter吉普特,型號911
2,Pearl明珠,型號 PF665/765
3,Powell-Sonare帕威爾-嗩吶呢,型號SE5000RE/6000RE/7000RE。產地:美國/中國(帕威爾與中國合資生產)
4,Trevor J. James,型號CantabileII/ Victoso II
5,Yamaha,型號YFL3xx,4xx,
Advanced Flutes 高級長笛
1,Altus 阿塔斯,型號807/907/1007/1107。產地:日本
2,Meteki魔笛,型號MO-021/031。產地:日本。
3,Miyazawa宮澤,型號PA101/202/302/402。產地:日本
4,Muramatsu村松,型號EX / GX。產地:日本
5,Powell帕威爾,型號Signature RE/E。產地:美國
6,Sankyo三響,型號ete(「練習曲」或CF201)/ silver sonic(「銀的聲音」或CF301)
7,Yamaha ,型號YFL5xx, 6xx,7xx
Conservatory Flutes學院長笛
1,Altus 阿塔斯,型號1207至1707。產地:日本
2,Burkart & Phelan博卡費倫,從帕威爾公司出來的女長笛家burkart製造的長笛,表面不設鍍層。產地:美國
3,Mateki 魔笛,型號MO-041/051/061。產地:日本
4,Miyazawa宮澤,型號Type ISS/IISS。產地:日本。
5,Powell 帕威爾,型號Handmade Conservatory AG / AMT。產地:美國
6,Muramatsu村松,型號DS/PTP(鍍白金)。產地:日本
7,Sankyo三響,型號 Artist(」藝術家」或CF 401)/CF 501 DT (HMDN)/CF 601 ST(HMSR)。產地:日本
8,yamaha 雅馬哈,型號YFL 8xx以上。產地:日本
Handmade Flutes手工長笛
1,Michael Allen(米切爾.阿倫)。產地:英國。(hehe,這是由all flutes plus自家生產的)
現有的文獻找不到你這個牌子,請檢查拼寫正確否,或傳個原本圖片,待分析
C. 哲學問題,最好的笛子應該分配給誰希望得到相關文獻
是亞里士多德的目的因里的。
D. 誰能夠提供一些音樂知識趣味問答題樂器方面,音樂歷史方面,鋼琴文獻方面都行!!
音樂知識問答題
1.三大芭蕾舞劇:
答案:《睡美人》《胡桃夾子》和《天鵝湖》
2.《雪絨花》是那布電影中的曲子?
答案:《音樂之聲》
3.十二平均律是由誰首創?
答案:中國十二平均律是由明代朱載堉首創,西洋十二平均律是由德國巴哈(赫)首創
4.吉他有多少根弦?
答案:6根
5.老、少斯特勞斯是什麼關系?
答案:父子
6.《小白菜》是那個地區的民歌?
答案:河北
7.誰把鋼琴發揮到及至?
答案:貝多芬(音樂之王)
8.關於《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題目 (忘了)
答案:雷鋒
9.圓舞曲也叫什麼?
答案:華爾茲
10.不是中國樂器的是
答案:小號
11.黑管是什麼樂器的別稱
答案:單黃管
12.國際歌的詞作者
答案:胞狄埃
13.問題:國際歌的作曲者
答案:比爾.狄蓋特
14.義勇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渠
答案;風雲兒女
15.樂器女王之稱的是什麼樂器
答案:小提琴
16.卡農的作者
答案;帕赫貝爾
17."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哪個地方的歌曲
答案:青海
18.超級樂者是哪個國家研發的
答案: 中國
19.樂聖之稱的是誰?
答案;貝多芬
20."掀起你的蓋頭來"是哪個族的歌曲
答案: 新疆維吾爾族
21.法國號又稱什麼?
答案:圓號
22.簡譜的發明者是誰?
答案:舒威
23.音樂神童是誰?
答案:莫扎特
24.圓舞曲之父是誰?
答案:老約翰
25.進行曲之王是誰?
答案:蘇沙
26.誰是鋼琴詩人?
答案:蕭邦
27.法國歌劇的創始人是誰?
答案:盧利
28.響板的發源地是哪?
答案:西班牙
29.哪種不是混合拍? 選項是:3、5、7、9拍。
答案:選3拍。
30.簡譜最早被哪個國家使用?
答案 :法國
31.貝多芬的哪個交響曲被稱為命運交響曲。
答案:第五交響曲
32.音樂史上最早的第一部協奏曲為何?
答案:科賴里所做的大協奏曲.
33.中國的音樂節是什麼時候?
答案:四月五日
34.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是哪國人?
答案:西班牙
35.貝斯有幾根弦?
答案:4根
36.樂劇是由誰所創?
答案:華格納
37.鋼琴曲中的舊約是什麼?
答案:十二平均率
38.標准音A的音高是多少?
答案:每秒振動440次
39.關於吉他弦的問題
答案:E B G D A E
40.《彈起我心愛的土琵芭》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答案:鐵道游擊隊。
41.《賣報歌》的作者是誰?
答案:聶耳
42.啊里山的姑娘是什麼族的歌
答案:高山族
43.指揮棒最先是拿什麼代替的?
答案:紙卷
44.《畢業歌》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歌
答案:《桃李劫》
45.《老人河》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答案: 美國
46.古箏和古琴哪種的弦多?
答案:古箏
47.在所有的弦樂器中唯一的演奏音高和實際音高不同的樂器是什麼?
答案:低音大提琴
48.哪位作曲家沒有編寫過管弦樂曲「羅密歐與朱麗葉」?
答案:貝多芬
49."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卡雷拉斯是哪國人?
答案:西班牙
50.簡譜最早在什麼世紀使用
答案:17世紀
51.在木管樂器中,善於表現諷刺氣氛的樂器為何?
答案:低音管
52.反映蕭邦一生的是?
答案:一曲難盡
53.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是第幾交響曲?
答案:第九交響曲
54.超級樂者這個游戲不屬於一下哪種類型?
答案:角色扮演類
55.西洋木管樂器中的「巴松」又稱為?
答案:雙簧管
56.誰是音樂之父?
答案:巴哈(赫)
57.「大珠小珠落玉盤」是形容哪種樂器的聲音?
答案:琵琶
58.歌劇圖蘭朵用了中國哪個民族旋律?
答案:是茉莉花
59.國際歌中的中文部分起初是由哪種語言翻譯過來的?
答案:俄語
60.印象派代表人物是
答案: 德彪西
61.中國樂器的樂徽是什麼?
答案: 排蕭
62.交響曲之父是誰?
答案:海頓
63.單簧管屬於哪一類樂器?
答案:木管
64.《蝴蝶夫人》的作曲者是誰?
答案:普契尼
65.音樂的新約是指什麼
答案: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66.誰是歌曲之王
答案:奧地利的舒伯
67.誰是「交響曲之父」?
答案:海頓,他創作了「驚愕」交響曲
68.誰是「協奏曲之父」?
答案:因一頭紅發而被稱為「紅發教士」的韋瓦第
69.交響詩是由誰首創?
答案:李斯特
70.節拍器是由誰所發明?
答案:德國人梅智
71.代表古典樂派結束,浪漫樂派開始的作曲家是誰?
答案:貝多芬
72.小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E A D G
73.中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A D G C
74.大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A D G C
75.低音大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G D A E
76.誰有和聲學之父之稱?
答案:法國了作曲家及理論家拉摩
77.誰是俄國音樂之父?
答案:俄國作曲家葛令卡
78.長調屬於哪個民族?
答案:蒙古族
79:花兒與少年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答案:青海
80.童年這歌的作者是誰`?
答案:羅大佑
81.《霓裳羽衣》是哪個朝代的戲曲?
答案:唐
83.下面哪個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答案:悲愴交響曲
84.被稱為「交響樂團心臟」的是?
答案:弦樂器
85.勁樂2公測日期
答案:6月22日
86.超級樂者內測時間?
答案:4月27日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莫札特的D小調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2. 三大神劇是指哪三首呢
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天地創造和孟德爾頌的伊利亞
3. 音樂史上的3B(4B)是指哪些人呢
布拉姆斯,巴哈,與貝多芬三人並稱為音樂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爾托克
4. 聲音的基本要素呢
音高、音量、音長與音色
5. 三大芭蕾舞劇:
《睡美人》《胡桃夾子》和《天鵝湖》
6. 音樂的要素有哪些呢
節奏、旋律與合聲
7. 在西洋音樂史上有哪幾位作曲家是二十世紀新音樂的開創者?
德布西、荀白克及史特拉文斯基
8. 在木管樂器中屬於C 調樂器的有哪些?
長笛、雙簧管及低音管
9. 在木管樂器中屬於移調樂器的有哪些?
豎笛、英國管及薩克管
10. 在交響樂團中最常用的木管樂器有哪些?
長笛、雙簧管、豎笛及低音管
11.豎笛五重奏是由哪些樂器所組成?
豎笛、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組成
12.銅管五重奏是由哪些樂器所組成?
第一小號、第二小號、法國號、長號、低音號所組成
13.弦樂四重奏是由哪些樂器所組成?
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組成
14.鋼琴三重奏是由哪些樂器所組成?
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所組成
15.有哪些作曲家曾經編寫管弦樂曲「羅密歐與朱麗葉」?
浦羅柯菲夫、柴可夫斯基、白遼士
E. 笛子的起源
中國笛起源的「西來說」,只代表一家之言。「西來說」的論據並不能說明笛的起源。而恰好只能說明西部各民族文化成分包括笛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影響,井促使曾在中國本土上滋生、發展了幾千年的橫吹笛,在漢以後逐步趨於科學、合理和完善。楊蔭瀏先生正視了這種影響:「橫吹的笛,在鼓吹(橫吹)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從公元前第一世紀末漢武帝的時候開始的。這可能和張騫由西域傳入吹笛的經驗和笛上的曲調有著關系。」(楊萌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第五章),楊蔭瀏先生客觀地指出橫吹笛在當時宮廷鼓吹中的地位以及笛與西域的關系。他認為西域傳來了「吹笛的經驗」和「曲調」,並非傳來笛樂器本身。
漢代以後,橫吹笛已在宮廷、軍隊的鼓吹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事實提醒了人們,中國笛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它的早期原始形態,有可能在吸取了其他民族笛的合理成分後,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合理和更加完善,並與樂隊中其它樂器日益完美地配合與協調。在河南鄧縣出土的南北朝時期畫像磚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鼓吹樂隊協調行奏的歷史圖像。橫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左右手弄笛姿勢與今天笛演奏完全一樣。
隋唐時期鼓吹樂的「大橫吹部」和「小橫吹部」均用橫吹笛。在供人欣賞、娛樂的隋唐「燕樂」樂種中,橫吹笛(當時稱橫留)廣泛活躍於樂隊里,在敦煌隋代壁畫和唐伎樂人圖上,也能看到橫吹笛的演奏。在其它一些歷史圖畫里我們還會發現兩個方向的吹笛姿勢(笛尾向左或笛尾向右)。
唐代已出現有關著名笛演奏家的記載,如李謨、孫楚秀,尤承恩、雲朝霞等。其中李謨曾師從西域龜茲樂手,因笛演奏不同凡響,技藝出人頭地,開元年間在笛吹才能上號稱「天下第一」。
陳晹《樂書》卷148 :「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也許至少從唐代開始,具有中國膜笛音色特點的笛就出現了。笛上帶膜,是中國笛最獨特的標志之一。
唐以前的笛是否貼膜,無文獻可考。而馬王堆三號漢墓笛在六個指孔的背面有一孔,此孔位置與第六孔位置距尾端管口幾乎相等。因此,如果此孔是按音孔的話,並無實效意義。此孔是否是膜孔?如果此孔是膜孔,那中國笛的貼膜傳統就可以推溯至漢代。
唐以後,橫吹笛更加廣泛應用於宮廷和民間的音樂活動中,如北宋宮廷的鼓吹樂,南宋宮廷的「隨軍番部大樂」、「天基聖節排當樂次」、民間瓦舍中的民間器樂「鼓板」,元代宮廷宴樂,明代的宮廷郊廟祭祀樂、朝會樂丹陛大樂、太平清樂,以及明代的餘姚腔戲曲伴奏、崑山腔戲曲伴奏,清代的「十番鼓」(十番笛)、「十番鑼鼓」、陝西鼓樂和各地豐富多彩的歌舞音樂伴奏、戲曲聲腔伴奏等,都廣泛地應用著橫吹笛。在中國,人們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祖祖輩輩嘔心瀝血的無數次藝術實踐中,已將笛逐步規范、完善為今天通用的形制。
F. 為什麼要學習經典文獻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復的「重」,放在動詞「讀」之前,對某些恥於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為了讓他們放心,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麼廣泛,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
任何人如果讀過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請舉手。聖西門又如何?還有雷斯樞機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紀那些偉大的系列小說,通常也是提及多於讀過。在法國,他們開始在學校讀巴爾扎克,而從各種版本的銷量來判斷,人們顯然在學生時代結束後還在繼續讀他。但是,如果在義大利對巴爾扎克的受歡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調查,他的排名恐怕會很低。狄更斯在義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們一見面就開始回憶各種人物和片斷,彷彿在談論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米歇爾·布托多年前在美國教書時,人們老是向他問起左拉,令他煩不勝煩,因為他從未讀過左拉,於是他下決心讀整個《魯貢瑪卡家族》系列。他發現,它與他想像中的完全是兩回事: 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話學式的系譜學和天體演化學,他後來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這個體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個人完全成年時首次讀一部偉大作品,是一種極大的樂趣,這種樂趣跟青少年時代非常不同(至於是否有更大樂趣則很難說)。在青少年時代,每一次閱讀就像每一次經驗,都會增添獨特的滋味和意義;而在成熟的年齡,一個人會欣賞(或者說應該欣賞)更多的細節、層次和含義。因此,我們不妨嘗試以其他方式:
二、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它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因為實際情況是,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這又是因為我們沒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這種青少年的閱讀可能(也許同時)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一種形式或形狀,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這些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准,美的範例: 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或完全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那本書。當我們在成熟時期重讀這本書,我們就會重新發現那些現已構成我們內部機制的一部分的恆定事物,盡管我們已回憶不起它們從哪裡來。這種作品有一個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會被忘記,卻把種籽留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可以給出這樣的定義:
三、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麼自己以遺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像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基於這個理由,一個人的成年生活應有一段時間用於重新發現我們青少年時代讀過的最重要作品。即使這些書依然如故(其實它們也隨著歷史角度的轉換而改變),我們肯定已經改變了,因此後來這次接觸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們用動詞「讀」或動詞「重讀」也就不真的那麼重要。事實上我們可以說:
四、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
五、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
上述第四個定義可視為如下定義的必然結果:
六、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
而第五個定義則隱含如下更復雜的方程式:
七、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帶著以前的解釋的特殊氣氛走向我們,背後拖著它們經過文化或多種文化(或只是多種語言和風俗習慣)時留下的足跡。
這同時適用於古代和現代經典。如果我讀《奧德賽》,我是在讀荷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記尤利西斯的歷險在幾個世紀以來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懷疑這些意味究竟是隱含於原著文本中,還是後來逐漸增添、變形或擴充的。如果我讀卡夫卡,我就會一邊認可一邊抗拒「卡夫卡式的」這個形容詞的合法性,因為我們老是聽見它被用於指稱可以說任何事情。如果我讀屠格涅夫的《父與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惡魔》我就不能不思索這些書中的人物是如何繼續一路轉世投胎,一直到我們這個時代。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他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這里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因此,我們可以總結:
八、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讓周圍製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會,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經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有時候我們在一部經典作品中發現我們已知道或總以為我們已知道的東西,卻沒有料到那個經典文本早就說了(或那個想法與那個文本有一種特殊聯系)。這種發現同時也是非常令人滿足的意外,例如當我們弄清楚一個想法的來源,或它與某個文本的聯系,或誰先說了,我們總會有這種感覺。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定義:
九、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
當然,發生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一部經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經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說,它與讀者建立一種個人關系。如果沒有火花,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 出於職責或敬意讀經典作品是沒用的,我們只應僅僅因為喜愛而讀它們。除了在學校: 無論你願不願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以後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後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
只有在非強制的閱讀中,你才會碰到將成為「你的」書的書。我認識一位出色的藝術史專家,一個極其廣博的人,在他讀過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他在任何討論期間,都會引用狄更斯這本書的片斷,並把他生命中每一個事件與匹克威克的生平聯系起來。漸漸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種完全認同的過程中,以《匹克威克外傳》的面目呈現。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就會形成對一部經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極高:
十、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個名稱,它用於形容任何一本表現整個宇宙的書,一本與古代護身符不相上下的書。
這樣一個定義,使我們進一步接近關於那本無所不包的書的想法,馬拉梅夢寐以求的那種書。但是一部經典作品也同樣可以建立一種不是認同而是反對或對立的強有力關系。盧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動對我都十分親切,但是它們在我身上催發一種要抗拒他、要批評他、要與他辯論的無可抑制的迫切感。當然,這跟我覺得他的人格與我的性情難以相容這一事實有關,但是,如果這么簡單的話,則我避免讀他就行了;事實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說:
十一、「你的」經典作品是這樣一本書,它使你不能對它保持不聞不問,它幫助你在與它的關系中甚至在反對它的過程中確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為我使用「經典」這個名稱辯解,我這里不用古代、風格和權威等字眼來區分。(關於這個名稱的上述種種意義的歷史,弗朗哥·福爾蒂尼為《伊諾第網路全書》第三冊撰寫的「經典」條目有極詳盡的闡述。)基於我這個看法,一部經典作品的不同之處,也許僅僅是我們從一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但在一種文化延續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裡所感到的某種共鳴。我們可以說:
十二、一部經典作品是一部早於其他經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讀過其他經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認出它在眾多經典作品的系譜圖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擱置一個關鍵問題,也即如何協調閱讀經典與閱讀其他一切不是經典的文本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與其他問題有關,例如: 「為什麼要讀經典作品,而不是讀那些使我們對自己的時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們哪裡有時間和閑情去讀經典作品?我們已被有關現在的各類印刷品的洪水淹沒了。」
十三,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把現在的噪音調校成一種背景輕音,而這種背景輕音是經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哪怕與之格格不入的現在占統治地位,它也堅持成為一種背景噪音。
事實仍然是讀經典作品似乎與我們的生活步調不一致,我們的生活步調無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時間或空間讓給人本主義者的悠閑;也與我們文化中的精英主義不一致,這種精英主義永遠也制訂不出一份經典作品的目錄來配合我們的時代。
這反而恰恰是萊奧帕爾迪的生活的環境:住在父親的城堡,他得利用父親莫納爾多那個令人生畏的藏書室,實行他對希臘和拉丁古籍的崇拜,並給藏書室增添了到那個時代為止的全部義大利文學,以及所有法國文學──除了唱片小說和最新出版的作品,它們數量極少,完全是為了讓妹妹消遣(「你的司湯達」是他跟保利娜談起這位法國小說家時的用語)。萊奧帕爾迪甚至端起絕不算「新近」的文本,來滿足他對科學和歷史著作的極端熱情,讀布封的關於鳥類的習慣的著作,讀豐特奈爾關於弗雷德里克·勒依斯的木乃伊的著作,以及羅賓森的關於哥倫布的著作。
今天,像青年萊奧帕爾迪那樣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難以想像,尤其是他父親莫納爾多伯爵的藏書室已經崩潰。說崩潰就是說那些古書已所剩無幾,也指新書已擴散到所有現代文學和文化里去。現在可以做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發明我們理想的經典藏書室;而我想說,其中一半應該包括我們讀過並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另一些應該是我們打算讀並假設對我們有所裨益的書。我們還應該把一部分空間讓給意外之書和偶然發現之書。
我注意到,萊奧帕爾迪是我唯一提到的來自義大利文學的名字。這是那個藏書崩潰的結果。現在我應重寫整篇文章,使它明白表示,經典作品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誰和我們所到達的位置,進而明白義大利經典作品對我們義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外國的經典作品;同樣地,外國經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比較義大利的經典作品。
接著,我還真的應該第三次重寫這篇文章,以免人們相信之所以要讀經典作品是以為它有某種用途。唯一可以列舉出來討他們歡心的理由是,讀經典作品總比不讀好。
而如果有誰反對說,它們不值得那麼費勁,我想援引紀奧倫(不是一個經典作家,至少還不是一個經典作家,卻是一個現正被譯成義大利文的現代思想家):「當毒葯正在准備中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長笛練習一支曲調。『這有什麼用呢?』有人問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學習這支曲調。』」
G. 急求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 關於交響樂的賞析,文獻里頭的,最好可以是名人點評! 感激不盡啊T_T
除了為戲劇創作配樂,浪漫主義作曲家們還經常為芭蕾舞劇配樂,並從中選取精彩片段組成組曲。在芭蕾舞劇配樂之中最為著名的當數柴可夫斯基的三部作品:《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同時又都有選編的組曲。在這三部芭蕾舞劇之中最為著名當數《天鵝湖》,但在組曲之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則是《胡桃夾子》組曲。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一部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說的是小女孩瑪莎在聖誕夜得到一個人形的胡桃夾子做禮物(什麼?你不知道胡桃夾子是啥?就是那個……那個……夾碎胡桃用的鉗子),不料卻被哥哥給摔壞了。夜深了,瑪莎在睡夢中聽到奇怪的聲音,無數小老鼠湧入房間,這時人形胡桃夾子率領眾玩具與老鼠對戰。眼看胡桃夾子因為受傷(被摔壞了嘛)漸漸不支,瑪莎脫下鞋子用力擲去,打死了鼠王。黑魔法解除,胡桃夾子變成一位漂亮的王子,並帶著瑪莎來到糖果仙女的王國,在那裡他們受到了各種糕點、餅乾和甜食(全是吃的東東)的熱烈歡迎。
《胡桃夾子》組曲是柴可夫斯基親自選編的,共有八段樂曲。最開始的是「小序曲」,這是一首簡潔明快的小進行曲,樂曲輕巧活潑、明亮清澈、優雅甜美,充滿歡樂的童趣。隨後是六段特性舞曲,先是第二段「進行曲」,孩子們排著隊伍到聖誕樹前領取禮物;這段樂曲和「小序曲」風格很相似,旋律輕靈跳躍,節奏歡快活潑,明朗熱情,充滿節日的歡樂。第三段「糖果仙子舞曲」,是瑪莎和王子來到糖果王國後,受到糖果仙女和各種糕點的歡迎;在這一段中柴可夫斯基使用鋼片琴清脆明亮的音色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夢幻色彩,樂曲靈巧精緻、甜美動人,正如糖果般甜蜜,又有玻璃一樣的透明感。第四段是「俄羅斯特列帕克舞曲」,這是一首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舞曲,鈴鼓擊打出快速進行的節奏,樂曲神采飛揚、狂放不羈,在飛速旋轉中結束。第五段「阿拉伯舞曲:咖啡」是一首慵懶纏綿的阿拉伯風格舞曲,樂曲溫柔平和、優雅舒展、委婉纏綿,形象的描繪出一幅炎熱而倦怠的異域風情畫卷。第六段「中國舞曲:茶」則是一首幽默活潑的滑稽舞曲,樂曲清新明亮,笨拙的大管緊緊跟隨著清亮的長笛的快樂舞步,可是說實在的,跟咱們中國扯不上一點關系。在第七段「蘆笛舞曲」中,牧童們吹起蘆葦製成的牧笛;由長笛奏出輕松活潑的主題,樂曲輕巧明亮、靈巧活潑,甜美動人。最後是第八段「花之圓舞曲」,此曲採用三段曲式,在豎琴舒展流暢的引子之後,由圓號全奏奏出圓舞曲的基本主題,樂曲溫暖柔和、莊重典雅、風度翩翩;樂曲中段則更加寬廣溫暖、舒展流暢;在基本主題得以再現之後,是一小段充滿歡樂激情的尾聲。
柴可夫斯基的這部作品,充滿了童話般的夢幻色彩,其中活潑歡快的節奏、精緻優美的旋律,以及相當有特色的清澈透明的音色,無不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H. 長笛的演奏家
韓國良是當今樂壇最受矚目的長笛演奏家之一。他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王永新教授。在學生時代就顯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1980年世界著名的長笛大師讓.比埃爾.郎帕爾來華講學時,他以優秀的機能和出色的音樂天賦得到大師對中國長笛水平的刮目相看。
1988年獲美國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獎學金赴美攻讀碩士學位,他先後得到過著名長笛演奏家讓.比埃爾.郎帕爾,巴黎音樂學院教授阿蘭.馬利翁,前柏林愛樂長笛首席阿諾.尼柯列,美國長笛大師朱利斯.貝克等名師的教授與好評。他不僅出色完成學業,並且還活躍於美國的許多樂團。曾多次獲得國內外長笛比賽獎項。
作為中國交響樂團的長笛首席,先後跟隨樂團出訪過歐洲、美洲及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同時與迪圖瓦、斯特恩、梅紐音、小澤征爾、羅日傑波維齊、李德倫等大師們進行過合作演出。
八十年代起韓國良就開始同國內一些著名的作曲家合作,如張千一,周龍等人,其中張千一創作的長笛與豎琴--《吟》和周龍創作的《長笛與古琴二重奏》都已出版發行。1984年他的首張專輯《安妮之歌》是由著名指揮家邵恩指揮,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協奏,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的。
九十年代起,他先後錄制了《風中的羽毛》《長笛藝術》《德國作品集》《長笛與豎琴》《牧神舞後》等長笛個人專輯CD,其中《風中的羽毛》在2001年全國唱片評比中獲得二等獎。他的一系列長笛教學VCD和出版的《每日練習》長笛教材為全國廣大的長笛學習者帶來了國際先進的演奏和教學理念。 1997年7月1日他在全球組織的華人精英交響樂團中擔任長笛首席,參加了慶祝香港回歸專場音樂會。 1697----1773
德國長笛家。他是十八世紀最有名望的音樂會演奏家之一,同時又是知識淵博的音樂家、作曲家和教育家。在巴洛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名叫斯卡拉蒂,他原來並不喜歡木管樂器,尤其是長笛這個不適合獨奏的樂器。然而,當他在那不勒斯聽了克萬茨的演奏後就完全改變了看法,甚至為長笛創作了許多首協奏曲,成為首次為長笛這種樂器譜寫獨奏曲的作曲家。
克萬茨寫了《橫笛教學和演奏經驗》、《橫笛的兩個譜號的指法》等著作,還創作了約300首為一支或兩支長笛而寫的協奏曲、6首長笛與低音部的奏鳴曲、約200首有長笛的室內樂重奏曲。他還改進了長笛的構造,首先製成了長笛塞的調節螺絲。 Boehm.Theobald 1794----1881
德國長笛演奏家、作曲家、樂器改良家。他是18世紀最有名的長笛家,他在歐洲舉行過多次演出,均獲成功。他寫了許多長笛的作品和教材,他對長笛最大的貢獻是改革了長笛的構造,他的改革為現代長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發明的組合按鍵是木管樂器的革命性設計,其他木管樂器的按鍵就是基於他為長笛設計的按鍵原理設計的。他還著有多部著作,它們是後人演奏和研究長笛藝術的重要文獻。 Andelis-Bulor
德國長笛演奏家,1949年出生。從小學習長笛,1965年在德國青少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後來師從海茵茨-柴拉學習,並開始巡遊歐洲各地進行獨奏演出活動。1970年經卡拉揚的推薦到柏林愛樂樂團工作,同時仍從事獨奏演出,還是柏林管樂合奏團的成員之一,在室內樂方面甚為活躍。他的演奏技藝高超,灌錄的唱片有卡拉揚指揮的《莫扎特長笛協奏曲》、與阿瑪迪烏斯四重奏樂團合作的《莫扎特長笛四重奏》全集等。 1732----1799
法國長笛演奏家、豎琴演奏家。但為他博得盛名的則是作為劇作家。他創作了劇本《塞維利亞理發師》和它的續篇《費加羅的婚禮》,而後者由於莫扎特的譜曲而成為傳世名歌劇。 1786----1865
法國長笛家。他15歲時就獲巴黎音樂學院一等獎學金,27歲即成為巴黎大歌劇院的獨奏家,後於1829年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直至1856年。他有著極為出色的技藝,善於吹奏出極美的聲音,對此還流傳有一段佳話:在一次演出中,他的長笛突然丟失了,只能臨時找到一隻笛管上有裂縫的舊長笛,他當著觀眾的面把笛管纏上線並用蠟將其封好,隨即用這只破舊的長笛演繹了一場異常精彩的表演。 Jean-pierre Rampal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1921年生於馬賽。父親約瑟夫是有名的長笛家,郎帕爾自幼就接受父親的指導。他起初有志於醫學,由於特別原因,最後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後以優異成績畢業。1947年在日內瓦國際比賽中獨占鰲頭,聲名遠揚,被聘為威西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後前往美國旅行演奏,博得一致贊譽。從1965年起開始任巴黎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
在郎帕爾擔任巴黎音樂學院教授期間,仍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忙碌於演奏和錄音。像他這樣精力充沛、馬不停蹄的演奏家,實不多見。優美動聽的音色,是對每一個器樂演奏家最根本的要求。在長笛演奏上,只要一提起「美聲」人們的腦際里就會立即浮現出郎帕爾那光輝、高貴又美麗悅耳的笛聲。再加上他那驚人的吹奏技巧,溫馨而洗煉的表情,使人們聆聽後,無不有繞梁三日之感。
郎帕爾除了長笛,還問津過指揮。此外,他在巴羅克音樂的研究方面也留下了偉大功績,不少失傳作品都由他發掘了出來。他還著有《古代音樂中的長笛》一書。他所灌制的唱片種類極為豐富。 Alain Marion
巴黎高等國立音樂學院長笛教授,14歲獲馬賽音樂學院一等獎。從師讓·皮埃爾·朗帕爾,在波恩斯坦、卡拉揚、小澤征爾、梅塔等著名指揮的音樂會中演出,是巴黎樂團,法國國家樂團,國際現代樂團成員,常到歐美、中南美、亞洲等地演出。 Maikor-Debost
法國長笛演奏家,1934出生,1954年畢業於巴黎音樂音樂學院,多次參加比賽並獲獎,被譽為「比賽高手」的美稱。他曾在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擔任首席演奏員,後來巴黎管弦樂團成立時,他被無條件地任命為首席長笛。他除了以獨奏家的身份出現外,還積極從事室內樂活動。他的音色明亮而富麗豐滿,技藝穩固而純熟,善於捕捉音樂的靈感,演奏具有非常高的格調。 Benoit Fromanger
生於巴黎,分別在法國凡爾賽音樂學院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跟隨羅歇.布爾丹、阿蘭.馬利翁和讓.皮埃爾.郎帕爾等長笛大師學習。
從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畢業後,佛豪芒日先生在巴黎國家歌劇院擔任長笛首席十年之久。1993年他擔任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指揮:洛林.馬澤爾)長笛首席直至2004年,佛豪芒日先生為不同的唱片公司錄制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包括EMI、Sony、Forlane、Verany、Tudor在內的各著名公司,他的唱片獲得歐洲唱片大獎、金唱片等獎項。
佛豪芒日先生作為世界著名長笛獨奏家經常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地與著名指揮和樂團合作演出包括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布拉格室內樂團、歐洲室內樂團、慕尼黑室內樂團等樂團,指揮家有馬澤爾、阿巴多、穆蒂、克雷貝等世界著名指揮。
佛豪芒日先生還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出室內樂,與他合作的著名音樂音樂家 有: Jessye Norman、 Carolyn Carlson, 、 Patrick Dupond、 Katia 、Marielle Labeque 、 Maxim Vengerov、Sting 、 Olivier Nivet、 Misha Maoski、Claude Bolling、Juliette Hurel、 Christine Icart、 Bud 、Alessandro Barrico 、Viktoria Mullova 、Gèrard Depardieu….
佛豪芒日先生2004年被德國柏林漢斯.埃斯勒大學音樂學院聘為長笛教授。
貝努瓦.佛豪芒日先生不僅僅是一個傑出的長笛家,同時也是一個全面的音樂家,他為法國長笛學派帶來了榮譽。--- 讓.皮埃爾.郎帕爾 M·moyse 1889-1984
1889年生於法國,是當代最有影響的長笛教育家和演奏家。他曾是巴黎音樂學院出色的長笛教授。莫伊斯早年師從於保爾·塔法耐爾(Pawl· Taffanel)、阿道夫·赫尼貝恩斯(Adolphe· Hennens)、菲利普·高貝爾特(Philippe·Gaubert)等人。莫伊斯曾培養出像著名長笛演奏家朗帕爾(P·Rampl)等一批學生,他們活躍在國際長笛舞台上。莫伊斯還撰寫了大量的關於長笛演奏技巧的書,由淺到深,為國際長笛界廣泛使用。此外,他還在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和帕斯特羅普管弦樂團擔任長笛獨奏,演奏過許多著名的協奏曲,並和著名指揮托斯卡尼尼,理查德·斯特勞斯等合作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移居美國,從事長笛演奏和教學。 1821----1883
匈牙利長笛演奏家、作曲家。13歲開始登台表演,後來擔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首席長笛演奏家、舞劇指揮、維也納音樂學院長笛教授等職。作品有歌劇7部、舞劇15部。其作品流傳最廣的是《匈牙利田園幻想曲》,他根據李斯特的管弦樂《匈牙利狂想曲》改編的同名長笛曲也極負盛名。 ERNESTO KOEHLER 1849----1907
義大利著名的長笛演奏家與作曲家。1849年12月4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城市莫德那,父親是莫德那宮廷樂隊的首席長笛,是科勒的啟蒙老師。從少年時代起,科勒就開始顯露出長笛方面的才華。在1869年後的兩年間,他擔任了維也納卡爾劇院的首席長笛。1871年,他來到俄羅斯的聖.彼德堡,在帝國芭蕾劇院擔任長笛演奏員,此時他才22歲。1900年起,他開始在帝國歌劇院擔任首席長笛,並成為全俄羅斯最富有名望的長笛演奏家。1907年5月17日,他在聖.彼德堡逝世。
科勒不僅是以為出色的長笛演奏家,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長笛作曲家、教育家。他為學生們譜寫了中級程度的獨奏曲、二重奏、四重奏曲,為演奏家譜寫了難度較大的、華麗的音樂會獨奏曲、幻想曲等,還以教育為目的編寫了優秀的長笛初級教程、長笛中級、高練習曲。所有這些樂曲與練習曲在現代長笛的發展與教育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並產生著深遠影響。 S·Gazzelloni
1919年生於義大利,在羅馬交響樂團擔任長笛獨奏,並在羅馬、斯德哥爾摩音樂院擔任教授,特點是演奏優美而明朗,豪爽而利落。 Aurele Nicolot
瑞士著名長笛演奏家,1926年生於瑞士奴夏特爾,先在蘇黎士音樂學院受教,師承傑奈,後又去巴黎音樂學院深造,接受莫伊茲的教導。從1945年起,先後擔任蘇黎士哈雷管弦樂團以及溫達都爾管弦樂團團員,此間,他參加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並獲得優勝,1950年後,他在柏林愛樂樂團擔任首席長笛。從1953年起他在柏林音樂學院執教,同時活躍於獨奏舞台,很快博得聲譽,成為現代最偉大的長笛演奏家之一。
尼柯烈把自己的整個心靈都投入吹奏之中。他的演奏曲目從巴羅克時代至現代作品幾乎無所不包,而且表演極為卓越。他對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深入的研究和恰當的理解,演奏時全神貫注,充滿信心,顯示出他頗為強烈的傾訴力。像尼柯烈這樣能使人確切地領受音樂魔力的演奏家是不多見的。
他的代表性唱片,有巴赫的長笛奏鳴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二號組曲、以及維瓦爾第的長笛, 協奏曲等。 Peter-Lucas Graf
瑞士著名長笛演奏家,1929年生於蘇黎世,起先隨喬奈學習,後去巴黎音樂學院就讀師從莫依茨,1950年繼離職的尼柯烈,就任柏林愛樂樂團長笛手,21歲時被聘為溫達杜爾市立管弦樂團團員,1953年在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中奪魁,自此開始活躍於獨奏舞台。1958年又獲得倫敦哈利爾特·柯恩國際音樂節的巴布洛克獎。1960年,以指揮身份在魯哲倫歌劇院首次登台。
葛拉夫和尼柯烈同樣出生於蘇黎世,也同樣出自喬奈和莫伊茲門下,他倆在20歲以前所走的道路幾乎相同,但在演奏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葛拉夫的演奏說服力很強,他一貫借用長笛去表現作品,而尼柯烈卻企圖超越長笛,去創作心中的音樂。這並不是優劣的問題,而是由於兩位演奏家各自具有不同的資賦。
葛拉夫的演奏優美而精確,在那自然流瀉出的音樂里,盪漾著明澈的音樂魅力。他的唱片代表作是莫扎特的長笛協奏曲全集。 Emmanuel Pahud
帕胡德(Emmanuel Pahud)於1970年1月27日生於瑞士日內瓦,從六歲起開始學習音樂,1990年自巴黎音樂學院畢業,之後繼續從師 Aurele Nicolet(尼可萊)。他在許多重要競賽中奪得過獎,如1992年日內瓦、1989年Kobe及1988年Dunio的國際音樂競賽中,在十二個獎項中就拿下了八項。他並得到瑞士法語社區電台獎的獨奏獎,以及歐洲會議的Juvnetus獎。此外,他也榮獲曼紐因基金會(Yehudi Menuhin Foundation)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音樂家論壇的桂冠。
媒體評價
● 帕胡德就是「音樂舞台上的天之驕子,長笛領域里的曠世奇才」!
● 5位兩院院士、100多位外籍人士、來自全國的數十位音樂界專家,全國各地數百位長笛師生親臨上海,只為一睹帕胡德舞台上下之風采。
● 演奏家有多種,有些人游歷世界,有些人則完全追求舞台,比如帕胡德、馬友友。
● 他的笛音如同其外表一般迷人,有人曾經這樣形容,聆聽帕胡德貴族般的優雅音色,有如被世上最細致的絲綢包圍的幸福感。
● 他甚至可以說是整個柏林愛樂中最出彩的,比如音樂會的電視轉播,最多solo的鏡頭都對准了他。 James Galway
愛爾蘭長笛演奏家,1939年出生於貝爾法斯特。其父親雖然是一名普通的造船廠工人,但卻有著相當出色的長笛演奏技巧。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之後進入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基爾德霍爾音樂戲劇學校學習,並赴巴黎音樂學院深造。他的職業生涯始於塞德勒威爾士歌劇院,先後在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BBC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皇家愛樂樂團任長笛、短笛、以及長笛首席的職位。1969年任柏林愛樂樂團的長笛首席。1975年,開始他的獨奏家生涯,在一年之中演出了120場音樂會。
除了古典曲目之外,詹姆斯還著力於當代音樂,演奏由他或為他委約的長笛作品。1993年,他與愛樂樂團在皇家節日大廳首演了大衛·希思的協奏曲,與聖路易斯交響樂團演出了洛維爾·利伯曼的長笛協奏曲,1994年10月在蘇黎世與市政音樂廳樂團上演喬治·尼科爾森的長笛協奏曲和金德里奇的長笛、鋼琴與管弦樂隊協奏曲。世界首演曲目還包括洛維爾·利伯曼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以及馬澤爾的長笛與管弦樂隊音樂。1997年2月由作曲家本人指揮,他與巴伐利亞州廣播電台為馬澤爾的作品錄制唱片。2002年9月,與路易斯安納愛樂樂團首演了大衛·阿姆拉姆的長笛協奏曲《夜之巨人》。
詹姆斯·高威參加了許多重要活動的演出,其中有1991年7月在白金漢宮為英國女王、皇室成員以及七國首腦組織在倫敦峰會的文娛活動、在柏林向全世界直播的 城牆」演出以及1996年2月在瑞士達沃斯為世界經濟論壇的演出。還有幾次應美國總統的邀請在白宮演出。1998年12月,在諾貝爾頒獎儀式上演出。1999年5月,詹姆斯爵士為慶祝自己60周歲生日,在英國舉辦獨奏音樂會巡演,入場券銷售一空。
自從詹姆斯·高威出現,長笛有了新的生命,多年來,高威用他的笛聲震撼了千萬樂迷的心。雖然他跨越了古典、流行、電影音樂、廣告配樂等多個領域,卻絲毫不減大師的名號。他使長笛獨立成主角,悠然遊走於各處,他以高超的技巧和多變的表現,豐富了長笛的生命。
就像音樂家雜志所說的那樣:「毫無疑問,詹姆斯·高威已經成為長笛的傳奇。」另外,還有樂評家說「高威是少數古典樂手中真正懂得演奏流行音樂的人」。諸如此類種種贊譽都表明,高威的長笛演奏,早已擺脫樂隊中配角的局面,他使長笛成為主角,並給了它多變的角色,說他賦予了長笛新生命絕對不為過。高威也將使他自己和長笛,在音樂史上留下一個永遠的里程碑。 Shigenori KUDO
世界著名長笛演奏家,在巴黎國家音樂學院,他師承法國長笛大師讓.皮埃爾.朗帕爾(Jean-Pierre Rampal)。1979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巴黎國家音樂學院,之後長期旅居法國。
工藤在很多國際比賽中獲獎,其中獲得包括第二屆巴黎國際長笛比賽(1978年)冠軍和讓.皮埃爾.朗帕爾國際比賽冠軍(1980年)。
如今,他在世界各地與著名指揮家合作,包括小澤征爾、潘德烈斯基、F.萊特娜、大衛.夏隆。
工藤重典經常在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舉辦其獨奏音樂會,他還經常與交響樂團合作,其中有巴伐利亞廣播管弦樂團、英國室內樂團、薩爾茲堡莫扎特管弦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現代樂集、百雅室內管弦樂團、盧森堡愛樂樂團、布達佩斯弗朗茨.李斯特管弦樂團、倫敦莫扎特管弦樂團、法國國家管弦樂團、齋藤紀念管弦樂團、約翰內斯堡國家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東京、大阪、京都、廣島、禮幌等地的樂團。
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節維也納、漢堡、佛羅倫薩、紐約、齋藤紀念、地中海音樂節等經常能夠看到工藤重典的身影,他與已故的讓.皮埃爾.朗帕爾、傑茜.諾曼、帕基耶三重奏、蘇黎士三重奏、馬瑞勒.諾曼、吉野(豎琴)、維也納弦樂四重奏、理查德.西格爾(大鍵琴)、傑弗瑞.格萊斯(鋼琴)等眾多大師合作舉辦室內樂音樂會。
自1988年起,他開始在巴黎師范音樂學院任教。 Andras Adorjan
安德羅斯.阿多揚也是在世界上大名鼎鼎的長笛演奏大師,他原本是匈牙利人,於1944年9月26日生於布達佩斯,後在匈牙利動亂時搬至丹麥,隨後加入丹麥國籍。先後師從於J.P.蘭帕爾、尼柯萊兩位長笛大師學習長笛演奏,曾在蒙特爾國際比賽中獲獎,1971年又在巴黎國際比賽中獲得優勝。從1970年起,阿多揚出任斯德哥爾摩歌劇院首席長笛,1974年轉到拜爾倫廣播交響樂團任首席長笛,並進行獨奏活動。作為長笛界後起之秀,其藝術活動在各地獲得了良好的評價。 蘇珊.米蘭(Susan Milan)是英國著名長笛演奏大師,1947年9月3日出生於倫敦。1963年考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師從長笛教授約翰.弗朗西斯,並同時修習鋼琴和聲樂專業。1967年進修於蓋德豪爾音樂學院,並參加馬塞爾?莫伊斯主講的大師班進行學習。同年,她在威格摩爾大廳舉行了自己的首場獨奏音樂會,好評如潮。次年,她即被聘為博內茅斯交響樂團的首席長笛手。
I. 笛子的起源和發展是怎樣的
那是在我國遠古時期,西南有一個地方,那裡山清水秀,勤勞的苗族人在那裡居住。
在一個苗族寨子里,有一個年輕壯實的小夥子叫竹郎,他以編竹筐為生,由於他每天都與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覺得翠綠的竹子是有靈性的。
竹郎隨手拿起一片竹葉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悅耳的聲音。久而久之,竹郎的音樂聲打動了一位叫笛妹的美麗姑娘,每當竹郎吹起竹葉時,笛妹都會跟著唱。
有一天,調皮的笛妹手裡拿著一節節的竹子,她問小夥子說:「這個管子你能吹響嗎?」
聰明的竹郎想了一想,他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間鑽空,又在上面挖了幾個小孔。這樣一來,竹郎吹出的聲音比竹葉更好聽了,還能吹出不同的調來。
動聽的音樂吹進了笛妹的心坎里,竹郎把它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姑娘。因為小夥子叫竹郎,笛妹姑娘便把這個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笛子,是我國一種吹管樂器,後來,人們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中發現了骨笛,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此外,還出土了一個原始時期橫吹的銅笛,這些都可以證實,笛子是產生於我國遠古時期的。
後來,人們又在河南舞陽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這些骨笛是用鳥禽肢骨製成的,已有7000餘年歷史。
這些骨笛是豎吹的,它們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與後來人們所熟悉的笛子具有相同音階。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後來笛子音調完全一致。
在黃帝時期,我國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都生長著大量竹子,這些竹子便是製作笛子的最原始的材料。
這一時期,我國以竹為材料是笛樂器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因為竹子比骨頭振動性好,發音清脆。還有,竹子便於加工。在當時已經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這說明我國竹笛的歷史極其悠久。
笛子在古代被人們稱為「篴」,後來漢代學者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中記載:
笛,七孔,竹筩也。
後來,人們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
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就有人篪、笛不分,認為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
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
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饗時演奏的主要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漢、晉時期,根據音律學,人們制出了長短不同的笛子。晉朝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其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
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一直珍藏著我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唐人劉系做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陳晹《樂書》卷148中記載:
唐之七星管古之長笛也,其狀如篪而長,其數盈導而七竅,橫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鳴而助聲,劉系所作也……。
也就是說,至少從唐代開始,具有我國膜笛音色特點的笛就出現了。笛膜,是中國笛最獨特的標志之一。但唐以前的笛是否貼膜,已無文獻可考。
唐朝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為鼎盛的一個朝代,詩歌得到了繁榮,竹笛藝術也在這個朝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立部伎,鼓笛喧。」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古體詩《立部伎》的第一句。
在唐代宮廷,樂吏以演奏方式和技藝精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坐部伎」,以樂工在堂上演奏而得名;另一類是「立部伎」,以樂工立於堂下演奏而得名。唐玄宗對笛子十分偏愛,他本身就是一位笛子演奏家。由於笛子這一樂器在唐代宮廷中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也就造就了一批水平高超的樂師。李謨,便是其中之一。
李謨是開元年間唐教坊首席笛手。據說有一次李謨在瓜洲吹笛。當時江上舟船很多,人聲喧鬧。當李謨吹出第一聲笛音,喧鬧的人聲立即停下來。待到吹奏數節後,靜謐的江面上似有微風颯颯拂來。稍頃,滿江的舟子、賈客,都發出欷歔之聲,哀、嘆、悲、怨溢於言表。當時人們都說李謨吹笛,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