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本質
A. SQL資料庫的本質是什麼怎麼能學好呢
SQL資料庫的本質,很簡單理解,打個比喻吧:在你家存儲稻穀的倉庫、在你家裝水的桶、你每天盛飯的飯碗,等都可以理解為資料庫,說白了,資料庫就是存儲數據的倉庫,他是用來裝數據的,用來保存數據的地方,需要的時候,你隨時都可以取出來。。
B. 面向對象資料庫基本原理及發展前景,和關系資料庫最本質的區別是神馬
面向對象簡單的來說就是解決同一類的事物,關系性資料庫就是一些二維表,就像表格一樣,有行有列。
C. 資料庫的基本原理是
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討論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關的應用。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的結構與特點、資料庫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關系資料庫、面向對象資料庫、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資料庫設計以及數據保護等,同時講解一種重要的資料庫系統的應用。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了解有關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對資料庫查詢、更新等相關的知識,初步掌握資料庫設計方法,並能用資料庫系統建立資料庫及簡單的應用。
D. 資料庫分析的原理是什麼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數據:實際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數據的特點:有一定的結構,有型與值之分,如整型、實型、字元型等。而數據的值給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資料庫:是數據的集合,具有統一的結構形式並存放於統一的存儲介質內,是多種應用數據的集成,並可被各個應用程序共享。
資料庫存放數據是按數據所提供的數據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與共享的特點。
資料庫管理系統:一種系統軟體,負責資料庫中的數據組織、數據操縱、數據維護、控制及保護和數據服務等,是資料庫的核心。
資料庫管理系統功能:
(1)數據模式定義:即為資料庫構建其數據框架;
(2)數據存取的物理構建:為數據模式的物理存取與構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與手段;
(3)數據操縱:為用戶使用資料庫的數據提供方便,如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等以及簡單的算術運算及統計;
(4)數據的完整性、安生性定義與檢查;
(5)資料庫的並發控制與故障恢復;
(6)數據的服務:如拷貝、轉存、重組、性能監測、分析等。
為完成以上六個功能,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以下的數據語言:
(1)數據定義語言:負責數據的模式定義與數據的物理存取構建;
(2)數據操縱語言:負責數據的操縱,如查詢與增、刪、改等;
(3)數據控制語言:負責數據完整性、安全性的定義與檢查以及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等。
數據語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兩種結構形式:互動式命令(又稱自含型或自主型語言)宿主型語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語言中)。
資料庫管理員:對資料庫進行規劃、設計、維護、監視等的專業管理人員。
資料庫系統:由資料庫(數據)、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資料庫管理員(人員)、硬體平台(硬體)、軟體平台(軟體)五個部分構成的運行實體。
資料庫應用系統:由資料庫系統、應用軟體及應用界面三者組成。
文件系統階段:提供了簡單的數據共享與數據管理能力,但是它無法提供完整的、統一的、管理和數據共享的能力。
層次資料庫與網狀資料庫系統階段 :為統一與共享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撐。
關系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特點:數據的集成性 、數據的高共享性與低冗餘性 、數據獨立性(物理獨立性與邏輯獨立性)、數據統一管理與控制。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
(1)概念模式:資料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全體用戶公共數據視圖;
(2)外模式:也稱子模式與用戶模式。是用戶的數據視圖,也就是用戶所見到的數據模式;
(3)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了資料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
資料庫系統的兩級映射:
(1)概念模式到內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4.2 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的概念:是數據特徵的抽象,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徵、動態行為和約束條件,為資料庫系統的信息表與操作提供一個抽象的框架。描述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及數據約束。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實體:現實世界中的事物;
(2)屬性:事物的特性;
(3)聯系:現實世界中事物間的關系。實體集的關系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聯系。
E-R模型三個基本概念之間的聯接關系:實體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單位,屬性有屬性域,每個實體可取屬性域內的值。一個實體的所有屬性值叫元組。
E-R模型的圖示法:(1)實體集表示法; (2)屬性表法; (3)聯系表示法。
層次模型的基本結構是樹形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1)每棵樹有且僅有一個無雙親結點,稱為根;
(2)樹中除根外所有結點有且僅有一個雙親。
從圖論上看,網狀模型是一個不加任何條件限制的無向圖。
關系模型採用二維表來表示,簡稱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組組成。一個二維表就是一個關系。
在二維表中凡能唯一標識元組的最小屬性稱為鍵或碼。從所有侯選健中選取一個作為用戶使用的鍵稱主鍵。表A中的某屬性是某表B的鍵,則稱該屬性集為A的外鍵或外碼。
關系中的數據約束:
(1)實體完整性約束:約束關系的主鍵中屬性值不能為空值;
(2)參照完全性約束:是關系之間的基本約束;
(3)用戶定義的完整性約束:它反映了具體應用中數據的語義要求。
4.3關系代數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特點之一是它建立在數據理論的基礎之上,有很多數據理論可以表示關系模型的數據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關系代數與關系演算。
關系模型的基本運算:
(1)插入 (2)刪除 (3)修改 (4)查詢(包括投影、選擇、笛卡爾積運算)
4.4 資料庫設計與管理
資料庫設計是數據應用的核心。
資料庫設計的兩種方法:
(1)面向數據:以信息需求為主,兼顧處理需求;
(2)面向過程:以處理需求為主,兼顧信息需求。
資料庫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編碼階段、測試階段、運行階段、進一步修改階段。
需求分析常用結構析方法和面向對象的方法。結構化分析(簡稱SA)方法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用數據流圖表達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對資料庫設計來講,數據字典是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所獲得的主要結果。
數據字典是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包括5個部分: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可以是數據項,也可以是數據結構)、數據存儲、處理過程。
資料庫概念設計的目的是分析數據內在語義關系。設計的方法有兩種
(1)集中式模式設計法(適用於小型或並不復雜的單位或部門);
(2)視圖集成設計法。
設計方法:E-R模型與視圖集成。
視圖設計一般有三種設計次序:自頂向下、由底向上、由內向外。
視圖集成的幾種沖突:命名沖突、概念沖突、域沖突、約束沖突。
關系視圖設計:關系視圖的設計又稱外模式設計。
關系視圖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數據邏輯獨立性;
(2)能適應用戶對數據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數據保密功能。
資料庫的物理設計主要目標是對數據內部物理結構作調整並選擇合理的存取路徑,以提高資料庫訪問速度有效利用存儲空間。一般RDBMS中留給用戶參與物理設計的內容大致有索引設計、集成簇設計和分區設計。
資料庫管理的內容:
(1)資料庫的建立;
(2)資料庫的調整;
(3)資料庫的重組;
(4)資料庫安全性與完整性控制;
(5)資料庫的故障恢復;
(6)資料庫監控。
E. 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的本質差別是什麼
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的本質差別如下:
1、邏輯層面/概念層面:資料庫和數據倉庫其實是一樣的或者及其相似的,都是通過某個資料庫軟體,基於某種數據模型來組織、管理數據。但是,資料庫通常更關注業務交易處理(OLTP),而數據倉庫更關注數據分析層面(OLAP),由此產生的資料庫模型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2、資料庫通常追求交易的速度,交易完整性,數據的一致性等,在資料庫模型上主要遵從範式模型(1NF,2NF,3NF等),從而盡可能減少數據冗餘,保證引用完整性;而數據倉庫強調數據分析的效率,復雜查詢的速度,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分析,所以在資料庫模型上,數據倉庫喜歡使用多維模型,從而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
3、產品實現層面:資料庫和數據倉庫軟體是有些不同的,資料庫通常使用行式存儲,如SAP ASE,Oracle, Microsoft SQL Server,而數據倉庫傾向使用列式存儲,如SAP IQ,SAP HANA。
F. 資料庫原理
資料庫里的題吧。你去道客巴巴 或者網路文庫把題目輸進去找一下估計會有的。不過我不建議你直接抄下來,自己要一定好好思考下。我大學就是抄過來的,真的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