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文獻
① 淺淡護理心裡學的重要性論文word
管理心理學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為基礎,以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主要探討組織中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的行為規律,以便運用這些規律來預測與控制這些行為,以提高組織的效力。它是心理學知識在組織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用的結果。是研究組織系統內,個體、群體及結構對組織內人的行為的影響,以理解、預測和管理人類行為,提高組織績效的一門科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業管理中,管理心理學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課程。
在本學期的課程里,孫老師的授課方式讓人感到很舒服,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其實心理學一直是我小時候最想學的專業,可是由於種種原因,讓我無法專修這門課程。於是在填報專業的時候,看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有管理心理學這門課程時,就非常期待。而從第一次上這門課程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上它。很早就知道,要學好心理學類的課程,所需要的課外知識相當多。
甚至在高中分文理科的時候,我擔心選擇理科會不會對以後學心理學有影響,當時就被告知心
理學中要運用的知識包含了文理兩科,且生物很重要,所以我才選擇了理科。我很想做一名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是指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心理咨詢師需有一定的觀察、理解、學習、判斷、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我一直覺得如果可以學好心理學的人,是想做什麼都可以成功的。可是與心理學專業擦肩而過,讓我感到非常遺憾。
在老師講的很多例子里,霍桑實驗是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不管是管理心理學,還是管理學,甚至工作分析等課程,都提到這個實驗。霍桑實驗的重大貢獻之一,是把心理學研究方法全面引入管理領域。訪談實驗從心理學的角度,對管理中的許多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解釋。 過去,人們認為主觀就是主觀,客觀就是客觀,人總不會把客觀沒有的事情憑借主觀印象變成事實,但霍桑訪談對此有了新的值得探討的資料。 管理活動中,找准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如果問題找不準,就像醫生診斷錯誤,哪怕是用最好的葯也不能治病。作為管理人員,面對事關員工的一些現象,必須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對證下葯。傾聽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前不久聽說,中國曾經有大學生因為學校晚上12點以後宿舍停電,他們要看足球世界盃比賽而騷動抗議。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弄清楚,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意見難道真正是因為看足球嗎?就事論事式的解決問題,並不能真正改善學生與學校的關系。舉一反三,類似的現象在各企業甚至政府都是十分常見的。
而把心理學運用到管理學裡面,則是一種突破。什麼是管理者?管理者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他們作決策,分配資源,指導別人的行為以達到工作目標。管理者在組織中完成他們的工作。 法約爾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發揮五種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今天,這些職能被簡化為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 管理者的角色有人際角色、信息傳遞角色、決策角色。管理不是一門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學問,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不完美,每一個充滿這樣那樣缺點的人,都能掌握的學問。用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的話來說:「如果一個組織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話,那麼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個組織必須有這樣一個形式:在一個由普通人組成的領導集體領導下能夠正常地運行。」
換句話說,管理的奇妙之處在於能夠通過它讓一群平常的人做出不平常的事情來。管理學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讓普通人發揮不同尋常的效率,而不是如何找到絕無僅有的天才。
如果我們放棄那些盤踞在我們大腦中的錯誤觀念,自己來判斷一下我們周圍的成功(以及失敗的)管理者,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企業家、管理者的成功和智商高低並不成正比。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是我中學同學里最成功的企業家不是考分最高、學習成績最好的幾位,而是當時最不受教師喜歡、重視的幾位。
同樣,一個人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的,對成功也不是關鍵。我見過一些外向、善於言辭、善於溝通的成功的管理者,也見過不少外向而失敗的管理者。同樣,我也見過不少內向卻有極大領導力和號召力的管理者。
很多人把個人魅力當作成功管理者的前提條件。但如果我們睜開眼看看周圍,我們會發現一大批毫不起眼的、毫無魅力可言的、卻極其成功的企業家、管理者。照「第五級管理」研究者的說法,恰恰是後一類人更容易取得成就,因為他們具備了取得成功的兩個基本心理素質:一方面他們是極其謙虛的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極其堅定、堅持之人。
所以,我們不應去尋找天才,不應去關心這些人是誰,他們的特質、性格、秉性如何,而是關心他們如何做事情,他們做事情的時候遵循什麼樣的標准。
把事情做正確
那麼,有效管理者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拿產品的質量標准作一個比較,我們更嚴格的問題是:管理的質量標準是什麼?
我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效率(efficiency)。經濟學家給它的定義是「相同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或者「用最少的投入取得相同的產出」。換句我們常人能弄明白的話就是:「把事情做正確。」
如何把事情做正確?我們通常通過關注做事情的過程,關注每一個細節。如果我們處處都把好關,那麼產出自然是最高的。
但就管理而言,這是一個錯誤的質量標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質量標准。為什麼這么說?因為這樣一個標准讓管理者把眼光放在細節,而不是管理的更為本質的目的:效果。
效果是什麼?就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結果,就是我們做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預定的目標,就是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有一則寓言是這樣將的阿拉伯國家有一個傳說中像阿凡提一樣的機智、神奇的人物,叫Nasrudin。Nasrudin和當地的大富翁一起在市場上賣驢。大富翁的價格是500元一頭,Nasrudin是80元一頭(有點像無敵價格)。一段時間下來,大富翁根本賣不出去,財富縮水了許多。Nasrudin卻變得越來越富有。大富翁不得已,設宴招待Nasrudin,想把他灌醉後套出Nasrudin的秘密。
機會終於來了。大富翁問喝得有些不知南北的Nasrudin:「我讓農民免費給我的驢子提供糧草,也不付他們工錢,但我的成本還是降不下來,不得已每頭驢賣500元。你怎麼能做到每頭驢賣80元還能夠賺錢?」 Nasrudin回答他:「你偷了農民的草料以及時間;我做得比你簡單:我直接偷了驢子來賣。」
我們自然不應該學Nasrudin去偷驢。但要知道兩者的區別在於:Nasrudin在做「正確」的事情。大富翁在試圖把事情做正確。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印象管理是管理學中也是一個重點內容,它是指人們試圖管理和控制他人對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過程。印象管理的過程通過包括兩個階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動機,二是進行印象建構。印象管理的動機是指人們想操縱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願程度。它取決於三方面的因素:印象與個人目標的相關性、目標的價值、期望留給他人的印象與認為自己已經留給他人的印象之間的差異。印象建構是指個體有意識地選擇要傳達的印象類型並決定如何去做的過程。它包含兩個過程:(1)選擇要傳達的印象類型;(2)決定如何去做。在組織中,人們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兩種:降級防禦策略和促進提升策略。當個體試圖使自己為某消極事件承擔最小責任或想擺脫麻煩時,就可以使用降級防禦策略。如解釋、道歉和置身事外等。當個體試圖使自己對某一積極結果的責任最大化,或者想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更出色時,會使用促進提升策略。如爭取名份、宣揚、揭示困難和聯合等。
通過這段時間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管理活動中個體、團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它強調以人為中心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理念,協調組織與團體的人際關系,改善組織與環境條件,改進領導與管理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促進組織與人員發展。我選擇了人力資源管理這個專業,而在西方發達國家,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幾乎都具有心理學的知識背景。隨著國際化程度的增強,在中國企業中,從實際應用和系統理論的雙重角度來學習心理學,是人事管理人員更好從事工作的基礎培訓。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將管理心理學里的內容運用到實踐中去。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管理心理學發展至今也經過了漫長的時期,因此要在實踐中去將它的作用發揮出來,不斷完善、創新,這是我們學習最主要的目的。 管理心理學論文之激勵
激勵是管理心理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也是管理心理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激勵就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過程。研究管理心理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掌握個體與群體的心理,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 ,做到人盡其才。
通用前CEO傑克.韋爾奇總結的GE核心領導要素E4(Energy活力、 Energier激勵、 Edge敏銳、 Execution執行)中就有激勵一項。他曾說,管理人員應成為團隊的成員和教練員,他們的工作是提供幫助,而不是控制他人,還應有能力去激勵他人。激勵和鼓動他人的能力——富有感染力的熱情——會使組織的能力發揮至極致。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21世紀只有兩種管理者,懂得如何去激勵員工的管理者和失敗的管理者。 「人性」以及管理理論都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是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
以上這些關於人性、需要的討論,為激勵的實施指明了方向。例如激勵要因人而異,要按需激勵,物質精神激勵並重等等。
二、激勵的方式
激勵的方式主要有目標激勵,期望激勵,責任激勵,危機激勵,獎勵激勵。
1、目標激勵。
目標激勵可以包括成就激勵,自我實現激勵,或者前景激勵。目標是一種刺激,合適的目標能誘發人的動機,進而促使達成目標。
人的動機來源於需要,而需要的滿足便是人活動的最大動力。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如何巧妙地將企業的目標與個人的需要統一起來。即目標的設置問題。管理者向員工描繪一個願景,並能鼓動員工看到這個願景對自己的價值,並熱情主動地去實現它,這就是一個成功的目標。
對一個渴望自我實現成就感強的人來說,給他提供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己,具有一定挑戰性的目標,將會產生強大的驅動力。
被稱為中國CEO第一人的海爾總裁張瑞敏曾說:「你能夠翻多大筋斗,我就給你搭建多大的舞台。」創造慾望得到滿足的激勵,在公平條件下參與競爭的歡愉,個人價值受到承認的幸福。使海爾人為企業拼盡全力而無怨無悔。這是這樣一種激勵成就了海爾中國第一品牌的盛譽。
所以,要充分發掘員工的潛力,就得激起他們成就的慾望,給他們以發展的環境,將他們的個人目標與公司的業績目標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從內部發動他們。
2.期望激勵
這里講的期望是指管理者對員工能力的一種評價,並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給員工。期望的基礎是信任,而信任又是一種真誠的期望。因此也可把期望激勵稱為信任激勵。
信任是一種動力,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就能讓人熱血沸騰。有時候人並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深埋著的潛力,需要聰明的管理者去喚醒它。
當你總是從員工那裡期望最好時,無意中,你的言調、表情、態度都會傳達出你對他們的這種期許,這是信任的激勵。對有才能的人,信任地放給他一定的權利,會起到很好的激勵效果。
在要求員工時,管理者的期望應略高於員工表現出來的能力,這樣即使任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激發員工的成就心理,又能使員工的感到上級的信任與認可,從而充分發揮潛能,還能避免按部就班消磨員工意志,又達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可以說是一舉三得。所以管理者對員工的期許是一種關鍵的激勵方法。
3.責任激勵
員工既然來到公司,承擔一份工作就對公司,對自己承擔了一份責任,這是員工在進公司之初,管理者就應該向他們傳達的信息。否則公司就是一盤散沙,公司將沒有任何凝聚力。向員工灌輸責任的重要性,那麼責任就是對員工的激勵。每名員工都要盡量完成自己的職責。
歐萊雅是一家高度全球化的500強企業。每一名歐萊雅員工都擁有自己的責任,這種責任本身就是在為員工承擔更大的責任——成為領導者做准備。不論何種級別的崗位,責任就是對員工的激勵,員工是責任的支配者與承諾者。這就是歐萊雅的:「崗位責任激勵」。
4.危機激勵
危機激勵,又可稱為競爭激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鐵打的規律。面對這樣一種弱肉強食的殘酷競爭機制任何企業都必須力爭上游,否則就只有死路一條。對員工的危機激勵可以分為外部危機激勵和內部危機激勵兩種。
外部危機激勵,讓員工明白整個公司的利益和每個人的利益是息息相關的,大家同舟共濟奮力向前,才能為每個人的未來打包票。管理者對市場的競爭比一般員工了解更多,感觸也更深切。他們可以向員工傳達這種信息,以激勵他們不斷創新,不斷拼搏,不斷上進,從勝利走向勝利,從良好走向卓越。
內部危機激勵,就是公司內部崗位也要有競爭。也要表彰先進,鞭策後進,讓員工知道,公司不會養活白吃飯的人,只有對公司有所貢獻,無愧與自己崗位職責的人,才能在企業內部站穩腳跟。否則就要被淘汰。
5、獎勵激勵
以上各種激勵方式最終都要通過獎勵優秀來強化與肯定,否則激勵就成了空頭口號,難以達到激勵的效果。有實驗證明,人在無激勵狀態下,僅能發揮潛力的10%-30%,在物質獎勵作用下,能發揮自身潛力的50%-80%,在適當的精神激勵下,可發揮潛能的80%-100%。
實施獎勵時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a.獎勵要公平
公平是獎勵的第一要素。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的公平理論。人們總是要將自己所做的貢獻和所得的報酬和一個自己條件相當的人做比較,如果這兩者相當,雙方都會有公平感,否則,即使獎勵很重,仍會引起不滿。
b.獎勵要及時
獎勵若不及時,會讓人有接受空頭支票的感覺。在等待獎勵的時間里,員工會表現的焦躁不安,工作積極性受到明顯影響。
C、物質獎勵精神獎勵並重,按需激勵。
管理者應根據不同人的性格和需求特點來進行因人而異的獎勵。
一般來說在經濟水平欠發達的地區,獎金等物質獎勵有較好激勵效果,而在生活水平較高的地區,榮譽精神享受就更加重要。無論是哪種情況,無論對哪種人,都要注意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互搭配。「金錢萬能」和「精神萬能」的觀點都是錯誤的。D、獎勵要不拘一格
總之,企業的管理者在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必須不斷構思新的激勵方案,使激勵的形式別開生面,富有新鮮感能打動人,才能以相同的代價取得更大的效果。
e.防止馬太效應式的獎勵
這個提法來源與聖經《舊約.馬太福音》,意思是凡是佔有多的,還要給他更多,讓他有餘;佔有少的,連他的所有也要奪回來。這就是「馬太效應」的由來。在獎勵中若有馬太效應,則會引起員工的不公平感,會使受表揚的員工滋生自負,驕傲心理,也會讓做出貢獻卻沒有得到承認的員工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按照公平差別閾理論,人們會將自己所做的貢獻和所得的報酬的比和與自己條件不相等的人的貢獻和薪酬比進行比較,如果兩者保持適宜的差別,才有公平感。所以對與有突出貢獻的人也不可有過多的獎勵,這會抹殺他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也是為了防止馬太效應的負面影響。
② 護理心理學論文怎麼寫
心理學,或者護理學的學術刊物都可以參考,應該不難的,像心理學進展利文章就挺多的
③ 怎樣將護理心理學的知識運用到護理工作中的論文
護理心理學的知識可以運用到護理工作中的,有與病人交流就能運用到護理中。
④ 怎樣找心理護理外文文獻
如果你能夠進入高校的圖書館的話,這方面1般不成問題。由於高校1般都會購買國際性的大型文獻資料庫,可以通過校內網的電腦進入搜索查詢。
採納哦
⑤ 求護理心理學論文。內容談談你對護理心理學的認識,字數1500~2000字。
都是女孩,長得又漂亮又聰明,尤其是老二,一個她說話,她就笑。
⑥ 心理護理論文參考文獻近期
去自己學校文獻期刊看看吧 好運
⑦ 求一篇2000字的護理心理學論文題材不限,但要求結合案例分析,論據論證充分,有理有據 誰會啊!幫幫忙
去看下(心理學進展)吧,
⑧ 護理心理學論文1000字(淡談身心疾病)
摘要】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之一,是民族意識的主要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對於民族的發展演進以及民族的自強、自立都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在民族發展的不同階段又有不同表現,影響它的因素也在發生著變化。本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民族凝聚力的體驗與表現進行分析,論述影響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因素。【關鍵詞】認同感;民族凝聚力;社會心理?ZhaoWeiAbstract:Innationalpsychology,ses.?sdevelopment,evolution,self-reliancandindependence.Meanwhile,?sdevelopment,.pectiveofsocialpsychology,nationalcohesion.Keywords:senseofapproval,nationalcohesion,socialpsychology按照斯大林的論述,民族可以特指歷史上在一定地域內形成的,並且有語言、經濟和文化等特點的穩定的群體。作為人們共同體一種類型的民族,與其他人們共同體是有區別的。民族不同於種族,民族屬於社會歷史范疇。①民族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標志,也是一群人具有同一血緣關系的象徵。因此,在社會生活中,人們總將某民族看作活動的主體。總將民族與其成員一體化,將對民族團體的看法移情於每一所屬成員身上,即將民族成員與所從屬的民族融為一體。然而,民族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其基本特徵和內涵是有所變化的,斯大林關於民族的概念反映了在民族形成及發展初期的本質特徵。沒有民族共同體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社會生活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的共同心理素質,民族很難形成乃至發展。伴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民族的演進,構成民族的基本要素也在發生變化。正如當代著名民族學家楊建新先生所指出的:「隨著民族的發展,尤其是在民族的發展和繁榮階段,民族文化、民族意識開始起較大作用。而在第三個階段,即趨同和融化階段,其基礎不再是地域和社會,而主要是文化。一定程度上說,在這個階段,民族共同體是一種超地域范圍、超社會單位的共同體,文化在維系民族發展中起主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②心理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成為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內容。在民族意識構成中,民族自尊、民族凝聚力居於核心地位,民族凝聚力是構成民族意識的主要內容之一。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員保持在民族群體內的向心力或合力,也稱為民族內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伴隨著民族自身特徵的形成、民族文化的發展、民族意識的增長而得以形成與加強的。可以說,團體凝聚力是團體力量的關鍵,也是推動團體工作的動力。民族是一種大型團體的形式之一,我們將這個共同體稱為族體,因此有關大型團體的一切原則一般也適用於民族族體。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弗斯廷格(L.Festinger)給團體凝聚力所下的定義,民族集團凝聚力應是使民族成員保持在民族集團內的合力,或是使人們集合在民族集團內的情感,確切地說,是一種使其成員對某些人,比對另一些人感到更親近的情感。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興旺發達的粘合劑,因此要想使民族興旺發達,就必須提高民族的凝聚力。③從總的方面來看,一個民族的文化對於該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提高起著重要作用。關於民族凝聚力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涉及內容較多,我們從民族凝聚力的體驗與表現以及影響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民族凝聚力的體驗與表現民族凝聚力有其內在體驗形式與外在表現形式。內在體驗是一種來自心理的內化了的反應,而外在表現則是內化認同的反映形式。1.認同感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體驗應該說最早使用「認同」一詞的是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在他的防禦機制理論中指出:「認同指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④並且他把認同作為個體與他人有情感聯系的最早形式。民族認同感是民族共同體成員在認知和評價上保持一致的情感,是一種族體意識,這種認同感往往會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同一民族成員常常受到共同的認同感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不知不覺,甚至是「下意識」的或「不自覺」的。目前主要採用兩種研究策略對民族認同進行研究,一種是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策略,一種是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策略。前者從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或從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語言、宗教、習俗等的態度入手,大多運用問卷調查,了解民族成員對本民族的身份和文化的態度;或從個案研究入手,輔助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過實物搜集以及對神話、歷史傳記、人物傳記的分析來研究民族認同。後者從心理學視野出發,一般採用實驗法和量表法,將群體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通過實驗分別了解群體成員對內群體與外群體的態度,進而探討因果關系。⑤在民族共同體日常生活中,民族認同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與溝通的需要,有助於民族成員之間的相互了解、交往和互助。民族認同感在民族共同體發展中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即積極意義與消極意義。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民族認同感可以增強民族成員之間的聯系,使民族個體之間能相互合作、互助,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激發民族內在的動力,促進本民族協調發展。相反,民族認同感的消極主要表現在一些民族在某些方面的排他性以及盲從性。由於長期休戚與共的情感認同,當不同民族共同體之間或民族個體之間發生沖突時,已形成的心理感情的認同感往往會表現出情緒化色彩,甚至會用情緒代替情感,出現判斷上的偏差和行為上的盲從,從而影響問題的解決,甚至還會影響民族之間的關系。如就價值觀而言,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認同的文化價值觀。價值觀是一個社會或群體中的人們共同體所共有的區分事物好與壞、對與錯、符合與違背人的願望、可行與不可行的觀念。價值觀是一個文化系統的基礎,一種價值系統可成為構成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各民族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其核心內容是崇尚愛國主義,以維護祖國統一、抵禦外來侵略為民族大義……。這種價值觀念是被整個中華民族所認同的,滲透在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方式之中。同時,「各民族在共同認同的價值觀以外,還有著本民族的自我認同的傳統價值觀念,即由於傳統積淀所負載的本民族的執著與信念。」⑥民族認同感是民族凝聚力的前提與表現,一個民族強大的凝聚力是起於民族的認同感。2.群體性是民族凝聚力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群體性其實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屬性,在高等哺乳類動物中我們也可觀察到動物的群居性。人不可以無群,因為「落單」會使人感覺到安全沒有保障。而只有在群體中才可以互相保護,生活得更滿意。對於民族個體而言,這種群體性我們也稱之為歸屬感。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歸屬與愛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⑦有歸屬必然就會涉及到群體,而群體是多種多樣的,共同活動的種類也是形形色色的,但是,對於社會心理學研究和實踐來說,特別重要的是這樣的群體活動種類,其中參加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達到最大限度。可以發現很多生產群體,其中相互聯系是以共同的目的為中介的,但活動的性質是個體的。這種活動從屬於個別人物,整個群體和社會,這就是一種共同勞動。關於這種勞動馬克思認為:「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僅同自然界發生關系。他們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⑧形成相互作用人們的個性,其中也包括性格特點的一個因素。關於這一點魯賓斯坦認為:「在長期交往中人們彼此的相互作用往往會在他們的性格上打下明顯的烙印;而且在一些情況下似乎發生著性格特性的交換和互類似;由於長期共同生活,人們有時會具有共同的特徵;在某些方面變得彼此相似」。⑨當交往者有很大的相互依存關系(如:父母—孩子)以及他們脫離社會環境而獨處時,對性格品質的掌握就更為明顯。研究隔離的獨立群體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許多共同活動實際上是在脫離通常的物理和社會環境下進行的,探險、海船上的海員和宇宙飛船上的人員。群體隔離性、自主性的影響會由於物理條件的惡化而加強。緊張的因素起著雙重作用:加強或削弱群體的團結。群體獨立自主的程度可能表現在沖突情境中它的行為性質上。如果群體的自主性很高,沖突會「指向於」某個外部客體(例如,不屬於群體的某個人)。在共同活動條件下沖突可能,例如,指向於儀器,如果群體把儀器評定為外部因素的話,群體自主性很差表現在成員之間發生的沖突上。⑩社會的隔離對於人自我感覺的作用可能比物理隔離更大。群體的自主性可能不僅是物理條件的結果,而且是內外社會心理條件的結果。這表現為一個協調一致的群體如果不得已而與其他群體、集體發生相互作用,有時會表現出自我中心的意向,表現出對「非本群體」成員的攻擊性。對於個體而言,「落單」最易受別人欺侮,無論是對於個體心理的感受還是生存,群體的歸屬感對任何人都是相當重要的。群體一般只容許個人的攻擊性向群體外的敵人發泄,而群體內的每一分子之間,是不容許這些惡意攻擊性存在的。由於這種關系所以才造成彼此之間的內聚力,產生日漸龐大的群體力量或群體凝聚力,使對其群體有敵意的人物或集團不敢隨便侵犯。正因為如此,人類在洪荒時期,才沒有被野獸吃掉。在後來的發展中,又分化、融合、組成了大小不等的部落、部族、民族與國家。[11]以我國回族為例,作為我國第四大民族和10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回族擁有860萬人口(1990年統計)、一個自治區、2個自治州、11個自治縣以及為數眾多的民族鄉。「回族人把自己以清真寺(Masjid)為中心的聚居區稱為『哲瑪爾提(Jamaat),』這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義是『聚集、集體、團結、共同體』等,意譯為『寺坊』。寺坊是回族社會的基層宗教社區,除具有普遍社區的特徵外,地依靠共同宗教文化的維系。就西海固地區而言,一個具體的回族成員個體總是歸屬於某個具體的寺坊(Jamaat),這個具體的寺坊或清真寺歸屬於某個伊斯蘭教教派;另外,這個回族成員個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同於回族』以及普世性的伊斯蘭教『穩麥』。[12]在這個回族成員個體的現實生活中,『穩麥』和『回族』的概念是確定的,但也是比較抽象的心理上的歸屬,『教派』和『寺坊』則是具體而生動的。」[13]二、影響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影響民族凝聚力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民族發展歷史的原因,有自然地理環境的因素,同時還有宗教信仰等原因。這里我們對影響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1.自然生態環境為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心理物理場自然生態環境是民族生存的「土壤」,同時也是民族凝聚力得以形成與發展的心理物理場。拓卜心理學家勒溫從物理學上引用場的概念來說明人的心理生活,這就同物理學的場的概念有一定的聯系。勒溫在界定場的概念時曾援引愛因斯坦關於場的定義:「場是相互依存事實的整體。」勒溫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在心理場中發生的。「心理環境是指被我們意識到的並對我們的心理事件實際發生影響的環境。」[14]自然生態環境的優劣以及民族對這些優劣條件的反應,不僅決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且影響該民族開辟生存道路的勇氣信心,影響對外部環境的抗爭性格的形成。自然生態環境對民族精神的影響在古代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有著較大的作用,而現代社會則因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生產結構的改變等原因,它的影響已日趨減弱。自然生態環境對各民族民族意識、民族群體人格的影響等問題早已引起西方研究者的注意。早在18世紀,啟蒙思想家就自覺尋求形成人類不同種類、民族群體人格的原因。他們在早期進化論的啟示下,從植物學、動物學的研究成果中受到啟發:不同的地域、氣候、土壤決定了動植物不同的生長形態、功能、特點。由此可以推論,自然生態環境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心理物理場。自然生態環境對民族意識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黑格爾指出:「助成民族精神的產生的那種自然的聯系,就是地理的基礎;……自然的聯系似乎是一種外在的東西;但是我們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從而表演的場地,它也就是一種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礎。」[15]「我們所注重的,並不是要把各民族所佔據的土地當做是一種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這地方的自然類型和生長在這土地上的人民的類型和性格有密切的聯系。」[16]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條件「不僅制約著人們最初的、自然產生的肉體組織,特別是他們之間的種族差別,而且直到如今還制約著肉體組織的整個進一步發達或不發達」[17]。在黑格爾、馬克思的「人與環境對立統一論」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十分突出人的主體能動性和征服、改造自然的斗爭精神,也就是人類爭取生存而顯示出來的抗爭精神。在斯大林關於民族的定義中,「共同的地域」作為衡量構成民族的核心因素之一,可見共同的地域或民族生存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在民族形成與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物質作用及心理功用。可以認為,自然生態環境是民族生存的物質基礎與環境基礎,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心理物理場。2.民族共同體的一致性是民族凝聚力的著依點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不僅建立在成員的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真誠的幫助上,也建立在民族成員的共同經驗上。成員間的共同經驗會使民族成員對同一事物產生共同的深刻的領悟和體驗。成員間的共同認識和經驗還會使成員產生同生死共患難的情緒情感。這一切最終會使民族成員形成互相親和的需求與動機。這種需求與動機就是使民族成員互相幫助,緊密聯系的內在動力,也是增強民族團體凝聚力的心理動力。拓卜心理學家勒溫將他的生活空間概念應用於團體心理學中,認為「正像個體和他的行為形成『心理場』[18]一樣,團體和它的環境則形成社會場。社會行為既被看作是發生於現存的社會實體,同時也被看作是來自於現存的社會實體,例如,小組、成員,信息的障礙和通道。因此,團體行為決定於特定時間內現存的整個場的情景」[19]。民族團體的特點,決定於民族個體,個體的特點又由團體所維護與制約。個體作用於團體,團體制約著個體。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形成了一個具有動力特點的民族結構整體。這可用來解釋許多民族極力維護本民族的語言、服飾、風俗習慣的心態,除了有民族獨特的審美觀與情緒情感的原因外,藉此達到民族團體一致,維護民族凝聚力也是原因之一。許多民族的集會像傳統體育競賽、文娛活動及其他信仰集會等,無疑是實現民族認同、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一些重要而有效的活動方式。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的潑水節等。民族共同體在與社會與其他民族的互動發展中,要想實現一定的目標,競爭是必須的。但成員之間的競爭彼此必須是平等的,從團體的角度又必須是合作的,民族的發展是由這兩種因素互動作用的,不斷的競爭與合作是促進民族協調發展的內部動力之一。由此我們認為,民族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如在民族共同利益、宗教信仰,民族語言、民族文化,民族傳統、風俗習慣等是民族凝聚力滋生的土壤。3.民族發展歷史的錘煉是民族凝聚的強化物對於一個民族而言,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有過民族發展歷史中的輝煌與驕傲,同時也在逆境中體驗過挫折與失敗。民族成員共同經歷的這些榮辱使得民族共同體具有了較大的向心力,同時伴隨著榮辱與共的強烈認同感情。在某種意義上,外部對手與敵人的存在,往往也是維持民族共同體凝聚力的因素之一。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時,民族共同體內部的一切矛盾都會降低到次要的地位,這已經為國內外許多事實所證實。同時,一個民族在國家或世界事務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其威望越大,民族凝聚力也就越大。民族的威望是提高民族形象與民族自尊的前提和條件,它直接和民族成員的向心力相連。另外,在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伴隨著民族心理所承受的錘煉,民族成員之間也同時在相互作用。如;進行信息溝通可增強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情感,思想的相互理解,以及民族成員的一致性。特別是上下的溝通,可使成員產生信任感,自尊感,從而消除誤解與猜疑,增強親和力。我國許多民族有喜集會的情緒情感,如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鄂溫克等民族經常舉行大大小小的各種自發的民族歌舞集會,這不僅為民族成員之間的信息溝通提供了機會,也增強了整個民族的凝聚力。4.共同信仰對民族凝聚力的固化作用對於一個民族共同體而言,共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固化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有著共同信仰的人們,為了共同目的進行著協作與彼此間的激勵。共同的信仰以內在和外在的形式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起著固化作用。在信仰體系中,宗教信仰是一種龐繁的信仰系統與社會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宗教意識以一種超越現實、超越俗世的「神靈」信仰形式,反映了不同信仰的民族對自然、社會及自身及其關系的認識。古往今來的眾多哲學家、人類學家、宗教學家,甚至神學家,都十分關注並力圖探索這種復雜的社會現象,以及自古以來廣為流傳的群體或個體的宗教信仰心理現象。對於心理學家們來說,他們所關注和探討的是各種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個信教的人,在參與宗教活動和宗教生活中,所感受的宗教經驗和宗教感情。每一個信仰宗教的人,除了接受某種宗教教義而外,往往或多或少地具有一種融匯宗教體驗、宗教情感和宗教意志的宗教信仰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對於接受或強化宗教信仰具有很大的作用。對某些信徒來講,宗教情感的感染,可能超過佈道或誦經讀經中灌輸宗教信條的效果。而那些只在理智上相信宗教教義,情感上卻缺乏宗教激情的人,不一定能成為虔誠的宗教信徒。相反,有些人,他們不一定相信有人格化的神,只是出於傳統的文化氛圍或濃厚的宗教情緒的感染,他們也會習慣成自然地樂意去參加一些宗教活動。常聽人說,見到寧靜肅穆的教堂,聽到宏亮渾厚的聖樂,情不自禁地就會步入金碧輝煌的神聖殿堂。去過教堂的人即使不是信教徒也常常感到在教堂聽誦經或聽唱詩班唱歌人的心靈都有一種被凈化的感覺。也有人在身處逆境,完全絕望與無奈之際,產生一種祈求神靈保佑的宗教需要。[20]我國的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其宗教教義及形式就將回族緊緊維系在一起。我國的雲南是多民族的地區,回族形成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與全國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即除在腹地與聚居區與漢族、白族等共同相處外,還在邊境及內地山區與其他少數民族相混而居。然700多年來,雲南回族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即使在漢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化包圍圈中也始終未被同化,這就是伊斯蘭教的作用,無論是在內地的聚居區或是在邊疆散居區都是如此;他們習慣於在回族群體內部頑強地進行宗教和民族意識的教育,把清真寺作為從事這種教育和共同議論民族大事的中心場所,這就使回族內部自然形成了包括管事、阿訇、鄉老等參加的近乎於政教合一的民間管理體系,來管理和指導本民族內部一切事務,以此來抵禦外界壓力的滲透。因此,只要有回族人口居住的地方,無論人數多少,總要千方百計興建清真寺;即使是無力建蓋,也要到外地回族區捐款籌資,而各地回族均會盡力解囊相助,並將其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伊斯蘭教對回族在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人際關系和心理素質等內核方面,都產生著決定性影響,清真寺自然成為維系回回民族發展的顯著標志。[21]在一項對吐魯番艾丁湖鄉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自改革開放以來,維族村民的宗教信仰又活躍起來,宗教對人們的影響較之以前大為增加。維族成年人多數都到清真寺里做禮拜,不少人還嚴格遵守齋戒規定,做禮拜事實上已成為村民凝聚力的象徵。[22]可見,宗教習俗是宗教文化功能在人們生活習俗中的延伸,它體現了宗教的神聖和庄嚴,而其一旦演變為民族的生活習俗,就成為其民族生活的重要特點。回族與伊斯蘭教密不可分的聯系,早已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歷史已證明伊斯蘭教是維系廣大回族的重要紐帶。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宗教信仰對民族凝聚力的固化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共同信仰的各民族由於共同的信仰而聚攏、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標。同時,作為信仰體系中的宗教使得信仰群眾因宗教的巨大吸附力而凝聚在一起。由此可見共同的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對民族凝聚力的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