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範文照後代

範文照後代

發布時間: 2021-03-25 09:55:44

Ⅰ 怎樣寫古體詩關於所有....

一 、詩詞曲皆為詩.詞是格律詩的最高峰,也是古詩的自由體詩,是變化型的格律詩,就是後來被人禁錮了.曲是更解放的詩. 漢語詩歌最早的作品集是<詩經>.後世詩詞曲的各種形式在<詩經>中都早已具備,而且數量巨大.<詩經>中整齊型的詩歌佔52%,變化型的詩歌佔45%,其他型的佔3%.南北朝後,變化型的詩歌一路千丈,完全讓位於整齊型的詩歌.但在此時,曲子詩以民間的形式從來沒有消失過.如:<北風行>,<臨高台>,<臨江仙>,<望江南>等形式.這也為宋詞的崛起奠下了基礎.

二、 古人為什麼善於寫格律詩,因為他們閑的慌,生活壓力太小.
很多愛好格律詩歌的朋友一直在迷惑這樣一個問題:古人掌握格律怎麼會掌握這么好?我們怎麼就是記不住?到寫詩填詞的時候還得搬來範文照著寫.我給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個真理,那是因為古人閑的慌,天天沒事干就琢磨這事了.我們今天小學生上學最少要學兩門課程,中學生上學要學六門課程,我上大學時學了三十九門課程.李白一生學了幾門課程?就一門,語文.他能學不好嗎?不信你可以把自己關在一間房間里,不用一生,三年,三年就可以掌握格律詩的所有技巧和業務.可是我們都不能這樣做,今天的生活基礎,生活技能,生活形式,生活需要都已呈多樣化,這四個多樣化使你我不能專門去背格律.有一句話叫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看看,要學三門.李白呢?就學一門就可以走遍天下.還能讓楊貴妃給她研墨,高力士給他脫鞋.多牛,效果多好.那是那個時代的特徵,換到今天,哪成?

三 、古人怎麼寫格律詩?格律詩真的象我們想像的要求那麼嚴,不能越雷池一步嗎?
開始的時候,古人並沒有把自己寫的詩當成什麼完美的藝術品.他們只是按照當時音樂和朗誦效果來寫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順口不順口,順耳不順耳.這就是當時最高的藝術技巧.後來,很多無所事事的人,自己寫不出好的詩來,就去研究別人寫的詩.一研究,發現了很多規律.就是古人優秀的作品中都有相同的詩歌機理.於是就有人想出了七律是這樣的,七絕是那樣的,平仄是這樣的,韻角是那樣的,浣溪沙是這樣的,虞美人是那樣的.然後就到處亂說,有人寫了一首詩,讓他看看,他看了看,又和自己研究的成果對照了一下,發現有一些照道,有一些不對,於是說,你這是胡寫.該這樣寫,該那樣寫.那人就回家照他說的又寫了一篇,讓他看看.他說,哦, 我說的你都注意了,和李白寫的差不多,平仄都對,格律也嚴,可以發表了.長此以往,古代格律詩的嚴格的要求就讓這些人給規定下來了.那麼在這里我們可以問一下這樣的一個問題:李白是和誰學寫詩的?是按照什麼寫的?在這里我還可以狂妄的說出這樣一句話:關於中國古代格律詩的任何一個要求,我們都可以在漫漫的詩歌大河中找到他的另類.並且,這些詩的藝術效果非常的好.平仄韻角我不說了,這樣的例子太多.講一下"救拗"的問題.我把機理和例子一塊講.1,什麼叫"拗"?一種是說拗口,不和諧動聽.一種是說不符和平仄的固定格式.第一種說法是科學的,第二種說法是胡說八道的文字游戲.可是我們不管是以前還是古時,一談到救拗的問題講的都是第二種說法.好像不去救這個拗就和見死不救一樣.看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闕結句"一時多少豪傑",下闕結句"一樽還酹江月",都是"仄平平仄平仄".誰救誰了?見死不救.你敢說這詩寫得不好?借你個膽.(注:按格律此句平仄應為 " * 仄平平 * 仄 ", * 表平仄皆可.)2,"本句自救"的說法是三救一,四救二.可我們還學過"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既然一三五不論了,還救他干嗎?自相矛盾.這樣的例子在格律詩中大約佔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比例.我真不知道這個規矩是誰想出來的.3,"特殊平仄"形式的說法和"有的拗句可不救"的說法是那些無所事事的人無法自圓其說了給自己的一個卑鄙的圓滿口號.要叫我說,只要是悅耳動聽,什麼拗都可以不救.4,救拗從邏輯上說不通.如果拗了,就是音律上不和諧了,你下邊再救,下邊又不和諧了.加在一起就和諧了?胡鬧,只能更不和諧.這個問題不是負負得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華盛頓砍倒了一棵樹,然後又說是他表哥砍的,連續做錯了兩件事的問題.<念奴嬌>的詞牌,蘇東坡之前一般是按照本韻來的,其後,就又都按照蘇東坡來了.辛棄疾十九首<念奴嬌>個個如此.我到現在也一直認為辛棄疾的詞,藝術是古代最高的,從總體而言,概莫能出其左者,但是這一點我很看不起他.你就不能象人家東坡學學,開拓一點,大膽一點.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把蘇東坡批得體無完膚,說他"往往不協音律",我看是李清照不了解蘇東坡.人家蘇東坡內容效果第一,管它什麼規定不規定.蘇東坡是拗句製造商,還搞批發.但是,不見其語言或雄渾質朴或清新淺近,不加雕琢,極近自然?多好啊!看來,女人是永遠也不能理解男人了,盡管象李清照那樣偉大的女人.

Ⅱ 誰能簡述一下近代建築市場的發展概況嗎比如說它的興衰時間段啊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Ⅲ 簡要闡述名族建築在發展中的造型變化

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Ⅳ 中國近代的建築發展史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Ⅳ 簡述一下中國近代建築發展概況

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Ⅵ 中國近代建築發展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Ⅶ 廣州建築的歷史

中國近代建築: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提到中國古代建築,你可能馬上會想到北京的故宮、頤和園,或者是蘇州的園林、安徽的民居;提到中國現代建築,你可能馬上會想到深圳、上海這幾年拔地而起的豪華賓館、高級寫字樓。可是,關於中國近代建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許多人可能對"近代建築"這個名詞感到陌生----"中國還有什麼……近代建築?"當我告訴你:上海外灘的建築,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種典型的代表時,你會恍然大悟----"不就是那些'洋樓'嗎!"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 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
廣州尋寶之增城何仙姑家廟
瓦上仙桃甘泉井 千年古藤煙囪榕

廟頂長「仙桃」,廟內古井甘泉終年不竭,千年古藤難辨樹頭須根,煙囪頂上長「飛榕」……昨天,記者來到增城市小樓鎮尋覓「仙姑芳蹤」,在感嘆何仙姑家廟建築精巧之餘,無意中,還發現了廟內廟外多處富有傳奇色彩的景觀。

瓦脊長仙桃 咸井出甘泉

何仙姑家廟始建於明朝,重建於清咸豐八年,建築是磚石台梁式結構,三進式,一進和三進是封火山牆,規模雖小,僅200多平方米,但全廟碌灰筒瓦,飛檐拍板遍布花鳥、戲曲人物工藝,製作十分精巧。

大門的右側有一口八角形「天花井」,上題:仙泉涓涓,飲者萬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有鹹味,但唯獨這口古井水質清純,爽口甘甜,終年不竭,因此,家廟一帶的居民都稱它為「仙姑井」,井水則為「仙水」。

家廟的瓦脊之上,是天生天養的「麻姑仙桃」。它1米多高,紮根於瓦面屋脊間的寸土之上。工作人員說,他們從來未為該桃樹澆灌、施肥,然而桃樹卻年年開花,歲歲結果,所產的桃子比尋常桃子個頭略大。由於產量有限,這些「仙桃」每年都被遊客搶購一空。今年10顆桃子義賣籌得了22.6萬元,其中一顆「吉祥仙桃」更以8萬元的「天價」被一位香港商人購走。
瓦上仙桃甘泉井 千年古藤煙囪榕

廟頂長「仙桃」,廟內古井甘泉終年不竭,千年古藤難辨樹頭須根,煙囪頂上長「飛榕」……昨天,記者來到增城市小樓鎮尋覓「仙姑芳蹤」,在感嘆何仙姑家廟建築精巧之餘,無意中,還發現了廟內廟外多處富有傳奇色彩的景觀。

瓦脊長仙桃 咸井出甘泉

何仙姑家廟始建於明朝,重建於清咸豐八年,建築是磚石台梁式結構,三進式,一進和三進是封火山牆,規模雖小,僅200多平方米,但全廟碌灰筒瓦,飛檐拍板遍布花鳥、戲曲人物工藝,製作十分精巧。

大門的右側有一口八角形「天花井」,上題:仙泉涓涓,飲者萬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周圍方圓幾里的井水都略有鹹味,但唯獨這口古井水質清純,爽口甘甜,終年不竭,因此,家廟一帶的居民都稱它為「仙姑井」,井水則為「仙水」。

家廟的瓦脊之上,是天生天養的「麻姑仙桃」。它1米多高,紮根於瓦面屋脊間的寸土之上。工作人員說,他們從來未為該桃樹澆灌、施肥,然而桃樹卻年年開花,歲歲結果,所產的桃子比尋常桃子個頭略大。由於產量有限,這些「仙桃」每年都被遊客搶購一空。今年10顆桃子義賣籌得了22.6萬元,其中一顆「吉祥仙桃」更以8萬元的「天價」被一位香港商人購走。
千年古藤纏死大榕樹

家廟外北約300米處的「盤龍古藤」也堪稱一絕。

這棵巨大的青藤既如卧龍又若飛龍,蜿蜒伸展。藤條粗若碗口,細若麻繩,錯綜復雜地纏扭在一起,濃蔭覆蓋約500多平方米。在古藤纏繞的中心,是一棵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榕樹———10年前被古藤活活纏死!

當地的居民告訴記者,這株稀有的古藤學名為「白花魚藤」,每年6月中下旬開白花,狀如米蘭。根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專家鑒定,該古藤已有一千多歲,是目前東南亞地區發現的最大一株「白花魚藤」。日前,有關部門已為之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煙囪頂上長「飛榕」

在位於何仙姑家廟正對面數百米處,記者發現了另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景觀———當地人口中的「仙姑傘」。只見一條高約15米的廢棄煙囪口上,有一棵高約5米的大榕樹,繁茂的枝葉鋪展開來,猶如一把巨大的綠色雨傘。

當地居民估計是小鳥從別的地方銜來種子,落到煙囪上發芽生根長成大榕樹。據說,數年前曾有人出資10萬元欲買走此樹,因遭到村民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仙姑風景區呼之欲出

據了解,增城有關部門將投入1500萬元,用3年至5年的時間,建成以何仙姑文化為主題的大型風景名勝區。按照規劃,新景區佔地將達1000畝,何仙姑家廟附近將增建仙姑廣場、八仙會館、麻姑殿、雲母殿、仙姑碑林等景觀,並修建一條長430米的仿唐街,連接盤龍古藤。同時,以盤龍古藤為中心,將結合園林建築藝術建設新景觀「仙藤園」。

此外,家廟正對面增江河上的吉洲島,將打造成與景區建設相配套的休閑度假勝地。

鏈接:根據史書記載,何仙姑本名「何素女」,是唐初增城市小樓鎮人。傳說中她因不滿封建買賣婚姻而投井自盡,後得道成仙,為此鄉人特意建廟,世代供奉。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