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印度
1. 求1989年7.8.9月參考消息或全年參考消息
第一節:當前全球經濟體系分工
那一刻,意義非同小可。那意味著西方主流經濟接納我們進入它們的分工體系。這個分工體系是什麼呢?我們來粗略看一下:
1、 最低級,乃是非洲、南美的靠提供資源,出口原材料的國家,它們的產品都是初級產品,未經加工或者僅僅粗劣加工,所得附加值很少。當然南美比非洲又好很多,南美多少有些加工工業;
2、 次低級,負責將從最低級的國家得到的原材料加工成為工業產品,這一級,需要較高的工業化水平,需要較多的稍高級的人才,所以由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擔任,這一級乃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3、 次高級,乃是除去美國之外的西方發達國家,它們是少數擁有壟斷性高科技的國家,靠這一優勢,它們可以高價出賣自己的產品,低價買入最低級和次低級國家的原料和產品,主要包括歐盟、日本等;
4、 最高級,這是食物鏈的頂層。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占據這一級,這就是老美。它除了具有次高級的優勢可以低償獲得最低級和次低級國家的產品外,還憑借美元霸權、軍事霸權和文化霸權的力量,在全球坐地分贓,無償獲得高額利潤,換句話來說,除了老美之外,包括歐盟和日本在內的各國,都要按時給它繳納「保護費」。
目前全球發展中國家力求進入的是「次低級」國家,為什麼?很顯然,做「最低級」,沒有前途,做「最高級」,老美先幹掉你,做「次高級」呢,要很高的技術實力和其他相關因素,所以短期內還是先坐上「次低級」的交椅比較現實。
第二節:入選次低級國家的條件
我們注意的是「次低級」國家,這個級別的國家並非世界上160個左右的發展中國家都能擔任的,它是由老美、歐盟和日本(當然主要是老美)聯合挑選的。它的入選條件如下:
1、 政治穩定,方便穩定的生產。在發展中國家,由於不具備如歐美一樣的穩定的中產階級,所以搞民主制度必然大亂,所以傾向於選擇獨裁政權(尤其在1980年代前),而由後者以強力來維持國內的穩定;
2、 有相當規模的勞動力,可以提供足夠量的產品;
3、 具有較高的技術實力,所謂「較高」,乃是相對於最低級國家來說,這個所謂的「較高」的技術實力比起上面的兩級來,自然是雲泥之別。較高的技術實力,保證能夠生產出在國際市場上質量較好的產品;
4、 勞動力價格極低;
5、 意識形態與西方接近,至少是不公開挑戰西方。
第三節:我們當上了次低級國家,怎麼發生的?
那麼擔當這個角色的國家是誰呢?
在1970年以前,主要是日本擔當的,此後到1997年前,主要是由東南亞(四小龍、四小虎)國家(當然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也有份)擔當的,而2001年後,主要是由我們來擔當的。
老美咋轉了性,1989年還要整死我們呢,怎麼沒多久就准了我們這個「美差」呢?
這又牽涉上東南亞金融風暴。
老美不管是無意也好,有意也好,它的人(投機資金)利用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漏洞,製造了一場金融風暴,從而毀掉了東南亞國家30年的建設成果,將其輕輕鬆鬆收入自己囊中。老美發了一大筆橫財,化作了華爾街股市的受益,維持了柯林頓政府的高經濟增長率的神話;毀了日本苦心孤詣營造了多年的「日元經濟圈 」,除掉了日本建立「經濟大東亞共榮圈」,進而威逼美國經濟地位的威脅;留下了一個極端仇美的馬哈蒂爾,至今還在哼哼唧唧罵個不停,等等等等。
但是老美爽完了,忽然發現事情不對了,它發現充當它廉價商品供貨地的「長工」被它毀了,咋辦呢?哦,忘了說一句,墨西哥、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諸國,在1990年代的大大小小金融風暴中也依次陷入了金融泥潭。(有興趣的兄弟可以查一下: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2001年12月阿根廷金融危機等等)
老美絕頂聰明,長工嘛,到處都有,再選個好了。
按照老美選擇的標准,大家看一下,符合標準的,在21世紀初的世界,是哪個國家?
嗯,對了,是我們。
我們的優勢是什麼?
1、 政治穩定,這個我不要多說;
2、 勞動力充足,我們具有數以億計的勞動力(或者說就是現在我們常常說的「農民工」),每年數百萬大學畢業生;
3、 經過毛主席的開創,鄧時代的發展,我們的技術水平已經遠遠高於一般發展中國家;
4、 勞動力價格低的嚇人;
5、 放棄了意識形態上的反美概念。這點勉強及格,到底你是「共」字型大小的。
第四點實在不能讓老美放心,但是環顧全球,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
第四節:誰是消費者,誰是生產者?
我想,這個問題很多文章說的很清楚,我不再多說。老美挑選我們作為廉價產品生產供應國,當然我們作為全球主要或者首要的生產者,而老美、歐盟、日本則是全球主要的消費者。
自從我們加入世貿,出口大幅增長,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呢?我引用一段數據給大家看:
「亞洲已經接納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它已經成為這個地區低成本製造的中心;它現在是從日本到印度尼西亞各國不可缺少的出口增長源;中國是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外匯儲備擁有國。……
……根據香港高盛經濟學家胡祖六的計算,中美為過去4年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大約2/3的貢獻;美國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再過10年,中國則註定將成為最大的產品生產國;美國對外國資本有永不知足的胃口,而中國正在建造的巨大外匯儲備正可滿足美國的需求;只有中美合作,才能處理好穩定貨幣,維持開放的貿易體系,保持合理的石油價格和管理亞洲大量過剩的勞動力這些問題。」
引自:http://news.qq.com/a/20040207/000183.htm
上面的數據,一方面說明了我們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另一方面,大家不知道注意沒有,它將中美並稱,甚至大家這幾天到網上去查詢,可以看到「(中美)兩國集團」的稱謂。這意味著什麼呢?《參考消息》2006年9月24日星期日的第八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我們不妨引用來,看一段有意思的評論:
「中美『兩國集團』正成為全球經濟核心:
…………
世界第一和世界第四大金融強國創造了一個非正式的全球經濟:兩國相互依賴的程度比它們願意承認的還要深。中國需要美國的投資和美國消費者的不斷消費,美國需要中國來降低包括資金、商品和勞務在內的所有東西的價格。…………」
話雖然少,但是很清楚,當前全球經濟的發展,主要靠的就是中美兩國,而兩國之間,則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簡單說來,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系,通過這個關系,完成了全球最重要的經濟循環。
1、 美國人提供資金,辦廠,招收中國勞動力工作;
2、 我們提供廉價產品,賣給美國人,拿回美元;
3、 我們再把美元借給老美(以購買老美國庫券的形式,至2006年7月份中國增持美國國債至3327億美元),請他付出每年大約5%的利息;(參見http://fulen.com/bond/article2.php?pd=債券頻道&lm=債市要聞&id=204285)
4、 老美拿我們借給它的美元,繼續購買我們的產品。
如此,完成一次經濟循環。倆國的經濟就在如此一個個循環中往復。
換句話來說,目前全球經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中美兩國的經濟大循環。
第五節:中美大循環的裂縫
如果細心一點,我們會發現這個循環中的破綻,或者裂縫(為甚是裂縫?因為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所以是「裂縫」,哈哈!):
1、 生產者(我們)賣給老美的是實實在在的能用的商品,換來的卻是一張紙——雖然這張紙的名字叫做「美元」從理論上來說,老美想印刷多少,就能印刷多少,實際上它也是這么做的;
2、 美元貶值與否由老美決定,而且自從去年,一直在貶值,本來它是否貶值,跟我們無關,因為我們一直以1:8.28的比例盯緊美元,但是從去年老美就夥同歐洲毛子、小倭聯合逼迫我們升值,那麼我們的錢就縮水了;
3、 我們只是賺回了廉價勞動力的工資,而90%以上的獲利都被老美(公司的主人)再次拿回去了。
對於第一條,我需要增加一些說明,還是老樣子,引用老外的文章,到底比我說的清楚:
「美元生病,誰給解葯?
…………經濟專家:美元免費午餐面臨考驗
長期以來,國際貿易領域一直存在這種現象,即美國印製美元購買進口商品,而外國用向美國提供商品獲得的美元再購買美國國債和企業證券充作本國外匯儲備,從而支撐了美國經濟。經濟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曾評論說,這看上去就像「現代經濟史上最大的免費午餐」。
有報道說,2001年以來美國的貨幣發行量增長了12.75%,達到7.8萬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元所佔比重不到8%,其餘都被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儲存起來。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4年12月4日刊登題為《正在消失的美元》的文章指出:「由於美國的放寬信用政策已經溢出國境,全球金融系統已變成一個巨大的印鈔機構。全球流通能力的實際發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努力使本國貨幣釘住美元的新興經濟體——尤其是在亞洲——被迫將美聯儲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加以放大:各中央銀行大量印製本地貨幣買進美元從而限制其貨幣升值。全球流通能力的迅速提高不是加劇了通貨膨脹,而是流入全世界的股票價格體系和房地產之中,導致一系列資產價格泡沫。結果一方面是,如果美元像有些人預測的那樣再下跌30%,它將造成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欠賬行為,導致外國人喪失價值數萬億的美元資產。…………」
引自
《財富生活》 2005年第四期財經縱橫
到底是專家,說的就是清楚。我覺得說的非常清楚,總起來就是兩點:
1、 美國現在發行了7.8萬億美元的鈔票,但是都在國外,只有一小部分在國內;
2、 老美不負責任濫發貨幣,而且發到國外,導致全球閑散資金膨脹;
3、 這些資金自然要尋找出路,那麼所有能夠投資的領域,必然出現發燒,或者過熱的情況。
第六節:中國房地產外,哪些領域在過熱?
我們在生氣國內的房地產暴漲的同時,必須同時注意到我們所在的這個星球同時在發生什麼事情,這是辯證法教給我們的思維方式。
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在我們國內房價暴漲的同時,全球的黃金(白銀、白金)、石油、有色金屬(以銅為代表)、鐵礦石、數個國家的股市等等,幾乎我們知道的原材料、礦產資源價格全面暴漲。
而且除此之外,除了我們國家外,全球的房地產價格,從莫斯科到巴黎,從上海到香港、澳門,從紐約到洛杉磯,都在暴漲。這些情況,大家平常注意,在經濟類的報紙,或者《參考消息》的經濟版就能看到,甚至,我看到上個周五(?)的《參考消息》上說連當年受到樓市泡沫重創的日本東京,房地產也漲價了。
這些經濟膨脹的幅度倒也罷了,其所涵蓋的范圍無疑是空前的,我們不妨稱之為「全球性經濟大擴張」。
下面給大家幾個趨勢圖,看一下這些「大擴張」:
圖:一年來國際黃金價格走勢(05年9月23到06年9月22日)
從05年9月開始,黃金從每盎司450美刀,在半年的時間內,一路漲到大約730美刀每盎司
圖2:1980-2005年美國和英國房價上漲幅度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從1999年至2005年房價上漲了113%,而老美上漲了50%(我從東方時事導讀得到的數字是:到2006年上半年上漲超過75%)
第七節:暴漲暴跌說明了什麼?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們看到了全球各種資源或者投資渠道暴漲,但是它們無一例外的,近期發生暴跌,這種脫離了基本面的暴漲暴跌,無疑是有強大的資金在背後操縱,炒做。
資金哪裡來的呢?
其實我們已經在前面涉及到了,老美歷年發行的7.8萬億美元的紙,有92%被世界各國當寶貝一樣珍藏起來啦。這些錢實際上是超出國家經濟需要的額外資金。
以我們國家來說,我們現在有外匯儲備大約1萬億美刀,我們國內美刀是不能自由流通的,所以每得到1美刀,我們的銀行會收到庫里去,然後印刷8元人民幣給對方,這就意味著我們國內多了8元錢,那麼1萬億美刀呢,嗯,是8萬億人民幣,這八萬億人民幣被憑空放到國內市場,那麼必然引起通貨膨脹,而未能引起通脹的原因,是央行在不斷通過發行國庫券等方式回籠資金。
不過央行不可能完全回籠資金,總有些資金通過合法或者非法的渠道進入國內,流轉於民間,會同了民間流動的資金,這一就造成了強大的資金流。這些資金投向哪裡,哪裡立刻暴漲。
很不幸,這些資金投向了房地產,當然還有奢侈品,所以我們看到國內房地產混亂、藝術品價格暴漲等等。
這些資金有那些呢?
1、以投資、交易名義進入國內的假外商直接投資;
2、暴發戶的資金,如山西小煤窯老闆、國企FBA後的老總的錢、私仆們貪污的錢等等;
3、地方私仆為了政績和賄賂,調來力撐房地產的錢,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上海陳某人調動的社保基金、以及他沒有被揭發出來,但是可能調動的上海直屬企業的錢,上海各大商業銀行的錢等等。
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些。
回到這一節的題目,「暴漲暴跌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脫離了經濟本身的資金在象癌瘤一樣侵害經濟。它令經濟畸形發展,甚至到了一國央行也無法控制的程度。
2. 中國儒教、道教有沒有向西傳入印度、阿拉伯地區
三教指三大傳統宗教——儒教、道教、佛教。
儒教
儒教又稱「孔教」「聖教」(儒教不等於儒學)。以「仁」為最高信仰,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終極目標。後為和崇尚黃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跟印度佛教、中國道教並稱為三教。「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 」,儒教是禮樂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繼承者。
「儒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如北方的遼、金、元,西夏及清,歷代王朝都以儒教為國教,孔子為教主(這是孔子生前沒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為教主沒有被老子料到一樣)。……儒教利用政教結合的優勢得以成為國教,儒教的神權與皇權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道教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內容,以丹道法術為修煉途徑,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與道合一為終極目標,追求自然和諧、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積德者能夠幸福快樂、長生久視,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識和信仰心理。
釋教
釋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指東漢時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教。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印度人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入寂滅、斷盡一切煩惱。
3. 《參考消息》2017年度十大國際新聞有獎評選都有哪些
《參考消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參考消息報社編輯出版,創刊於1931年,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
1特朗普就職第一年 「美國優先」沖擊世界
在2008年金融危機震盪全球近9年之後,世界經濟終於走出谷底,全面回暖。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6年來首次上調對全球經濟短期增長的預期,將2017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從3.4%上調至3.5%。代表全球大型股市的35個主要指數中,一半在今年創下歷史新高,為2007年以來之最。在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今年已逾60次刷新收盤紀錄,為1995年以來最多。日本日經指數漲至21年高點,香港恆生指數10年來首破30000點大關。
4. 印度與中國究竟誰是水稻的發現者
核心提示:水稻在印度成功普遍種植的時間可能比中國早出430年,在4500–5000年前,在印度的拉卡希加里及其附近的村莊就已經有近4萬名居民居住。
原標題:中印究竟誰是水稻發現者?外媒:印度比中國早430年
核心提示:水稻在印度成功普遍種植的時間可能比中國早出430年,在4500–5000年前,在印度的拉卡希加里及其附近的村莊就已經有近4萬名居民居住。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道外媒稱,英國考古學家發現了此前未知的證據,可證明古印度居民在4500年前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了,這一時間可以與中國種植水稻的時間持平,甚至比中國更早。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網站11月21日報道,這篇刊登在《Antiquity》上的文章對此進行了論述。英國牛津大學的工作人員在對古印度城市拉卡希加里遺址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結論表示,水稻在印度成功普遍種植的時間可能比中國早出430年,在4500–5000年前,在印度的拉卡希加里及其附近的村莊就已經有近4萬名居民居住。
時至今日,印度河山谷的拉卡希加里、現代印度西部的一些村莊降水量仍然居高不下。考古學家們表示,這可能是使得居民們在這最適合農業發展並出現各種作物種植傳統的地點之一安家落戶。冬天種植小麥、大麥和豌豆,夏天則種植當地不同種類的小米、鷹嘴豆和水稻。
經過放射性碳測定年代鑒定,所有這些穀物都是由當地居民在公元前2700–2600年間種植的,這一時間比中國發現水稻種植的時間早出很多。且學者們認為,作物的多種類證明了擁有超過2000多年的古印度文明的生命力,證明印度文明比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佔有更廣的地區和領域。
5. 印度中央邦瀑布5人死亡事件始末
位於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Patalpani 瀑布是印度著名的旅遊景點。2011年7月17日當地一家五口在該瀑布上游遊玩時,遭遇暴漲的洪水,被困在當中。湍急的河水突然將他們沖下懸崖,造成了3死2失蹤的慘劇。(《參考消息》)
6. 為什麼說印度是未來的世界大國
1、印度是非常成熟的兩黨制的議會共和制國家(國大黨和人民黨)
2、印度是5個核大國外,唯一實際擁有中程核威懾力的國家
3、常規軍力中印度海空軍是亞洲除了日本外最大的強國,海軍甚至可以超過日本海自。(按照原88艦隊配置),是除了核潛艇沒有以外種類齊全的海軍(現在租借前蘇聯核潛艇)。
4、15工程(德里級)和15A工程(班加羅爾級)兩型驅逐艦完全繼承前蘇聯風格,就其實力來講,是和中國引進俄羅斯的現代級差不多一個級別的。綜合現代級的古老歷史(80年代產物),可以說實力相當。
5、一個潛在的強國必須是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原因不必說,軟體和硬體的儲備。
6、印度的軟體產業……我就不說了,搞軟體的人都知道印度軟體世界第2的地位,當然第一肯定不是中國。
7,印度的鋼鐵工業,也是軍工基礎產業,中國能比嗎?如果你不了解鋼鐵工業,可以去科普一下。荷蘭的安賽樂米塔爾公司(全球最大鋼鐵公司,世界鋼鐵巨人)的創始人就是印度裔的(雖然現在和印度沒有什麼關系),除了美國的美鋼聯,德國的蒂森-克虜伯,日本的新日鐵可以靠技術含量拼一下外,可以說傲視群雄。連韓國浦項制鐵都難以企及,更別說寶鋼了。塔塔鋼鐵更是發展中國家的鋼鐵一霸,也排進了前10。(寶鋼在和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的談判中都快跪下來了,因為毫無技術含量,也無資源)。全球鐵礦石漲價40%的惡果,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吞下去,但是在印度毫不存在這種情況。
…………
這些東西都不勝枚舉,共產黨的新聞工具報道是帶有色眼鏡的,多關注一下財經方面的消息,就知道印度沒有《參考消息》報道里的那麼差。
但是印度現在的基礎工業為什麼落後???????????????
我只講一個例子,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發達國家工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和印度都是選擇的對象,但是因為勞工工資的問題,印度東部加爾各答邦工人發生了剋扣工資,延長加班時間之類的問題……印度工會向政府施加壓力,最後要求外資企業完全按照印度勞動法律在印度開展業務,結果發達國家認為「印度投資環境不好」而把主要投資放在了中國。(80年代我們發生了什麼,我就不用講了,這些問題在當時同樣存在,但是對比一下我們對工人的態度……)
說穿了就是我們現在的繁華背後是以當年血汗工廠為代價換來的!!!!實際上血汗工廠到現在都存在,比如山西礦難……,只是現在少一些了而已。
如果當年印度也用集權體制,壓制工會……現在上海的高樓大廈比的過孟買還是未知數吧。
我不知道那些買不起房,買不起車的人,自己拿著微薄的工資的人有什麼資格去嘲笑印度?一個靠血汗工廠換來的發達就可以去嘲笑一個不願意用血汗工廠換繁榮導致「落後」的發展中大國????
在印度面前,我們的國人更多的表現出一種類似韓國人的民族劣根性。
7. 參考消息6月5號文章,《中國核電計劃有助於刺激經濟》文章中稱,理由有二點,1,中國國有核電設備供應商可
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完全不同意你的說法:
1)當前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能源:石油、煤炭背後是無數戰爭與礦難,表面上「技術成熟」其實並不見得安全,水力發電大量的移民毀林問題;
2)未來全球可靠的主力能源供應,離不開核能發展:石油煤炭天然氣……開發勘探接近極限,太陽能、風能……清潔能源無法成為億萬人「主力能源」;
3)低碳減排在「福島」之後沒啥人熱炒了,原因是全球計劃中核電占「減排替代」70%以上,但是低碳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4)日本、德國放棄核電後將走向「研發中心」而不再是「世界工廠」,大幅減少能耗(德國准備從法國大量購入核電,有隱患),這不僅與核事故有關還與他們老齡化有關;中國、印度……要大力發展「製造業」要城市化早日脫貧,美國、法國……要維持核能技術霸主地位,他們不可能放棄核電——否則經常性的拉閘停電會讓大家更加郁悶!
5)個人工作感覺,現實生活中的中國核電、核技術總體還是比較安全放心的,至少安全性不比火電、水電同行差:)
8. 印度經濟迅猛崛起 中國有哪些方面應該學習
2003年中國的進出口總額達8000多億美元,大致與當年GDP的60%相當。一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有了如此之深的相互滲透和融合,但一國輿論對世界經濟的了解,卻似乎遠沒有對
美妙時光產權酒店 紫光台式電腦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生意那樣深入──如此,也許才可以理解最近以來媒體上的那些有關「印度超越中國」的驚詫喧嘩。
國際輿論為2003年的印度經濟喝彩,並將它與中國經濟相比較,反映了全球經濟界人士的敏感。然而,某些中國人還沒有把全面了解兩國經濟當作把握世界經濟趨勢的一個方面。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不久前做了一個世界經濟年度報告,除了編導對所講內容像經濟愛好者那般似是而非跟往年一樣外,世界輿論都在驚呼的印度崛起竟不在它所列的2003年十件大事里。一些含糊其辭的老調重彈──比如對鄰居韓國那點對世界經濟起不了多大影響的經濟居高臨下的述評等等──竟然比世界又有了一個可容納10億人的市場正日趨活躍這件事來得重要。
最近才被國人關注的問題是:幾乎與我們同樣大塊頭的鄰居印度,無疑也是中國經濟最有分量的競爭對手,它會不會成為我們潛在的替代者?
近期《參考消息》將一篇美國報紙評論印度的文章放在頭版頭條,卻將原文標題《日益崛起的印度要成為世界強國》改為「印度口氣大得很」,很能印證國人時下復雜而微妙的心態。
2003年的印度,與中國有了差不多的經濟增長率。更有報道說,據印度計委一位副主任預測,印度的經濟增長在2004年將會達到9%。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則引用印度一位副總理的話說,20世紀屬於西方,21世紀將屬於印度。
花旗銀行最近的一個調查報告對這兩個國家作了直接比較。結果是:印度的機會大於中國。幾乎所有國際大銀行都持同樣的觀點,理由也是相似的:與中國相比,印度有著更大的追趕潛力。
印度與中國的舞蹈,究竟誰會更對世界的胃口呢?潛心而公允的討論還不太多──回縈於許多人腦海的,常常還是40年前中國從軍事上擊敗印度的一幕──彷彿印度只配向中國學習。
印度:笑傲高級市場
世人對印度經濟的關注,除了它與中國一樣有著當今世界不多見的漂亮增長外,還跟一篇文章有關──自去年底以來,它便在中國的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塔倫·凱納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黃亞聲發表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的這篇文章,既有力地解釋了印度目前的增長,也有根據地預測了它將來的令人敬畏的增長潛力。
兩位教授的分析表明,初級市場遠不及中國繁榮的印度,在貨幣與資本的高級市場上卻比中國更有效率。
我以為他們判斷是有根據的。印度的銀行也許不是全球金融業的榜樣,但它們犯下的錯誤要遠遠小於中國的銀行。麥肯錫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直到2001年,印度的銀行資產中僅有大約10%屬於不良貸款。這個數字與印度願意承認的差不多。據2003年11月18日的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到當年的3月底,印度銀行系統總的不良資產減少超過200億盧比,占凈資產的4.4%。而在我記憶里的同類數字,中國銀行業願意承認的不良資產率至少在25%。
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印度比,更是有著差距。過去兩年,中國物物交易市場的繁榮為世界嘆為觀止,但股票市場卻表演著駭人聽聞的欺詐和全球獨一無二的跳水。據統計,至少有8000億元市值化為烏有。而2003年印度股票市場的表現與它的經濟增長相互輝映,讓國內外投資者喜笑顏開。匯豐投資管理的印度基金經理山吉夫·杜伽指出,印度股市持續上升,已吸引了大批外國投資者,2003年11月的資金流入創歷史最高紀錄,12月的情況同樣樂觀。作為印度股市指針的孟買BSE指數,12月19日收報5541.3點,較2002年底的3374.9點,累計上升了64.19%,令所有印度基金大豐收。在香港可以投資的6隻印度基金,2003年回報率在73.76%-106.38%不等,而且升勢未停。
中印兩國高級市場景象迥異,說明中國市場運行有著更高的成本和費用,說明印度比中國能更有效地降低市場費用。在這方面,印度堪為中國的老師。
●中國人的許多儲蓄都被浪費了。據國外專家分析,中國過去十多年的增長率平均每年為7%,而印度增長率為6%。但中國儲蓄率高達40%,加上外資都被投入經濟發展;印度儲蓄率只有24%,外資也比較少。因此,實際上就是中國投入40美元每年只掙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掙6美元。
●作為中印兩國經濟增長基礎的企業,質量出現較大差異。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夠與歐美最好的公司展開國際競爭的私營公司。這些公司許多是屬於最尖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行業。與此同時國外分析家又說,在過去20年裡,中國經濟已經騰飛,但中國的私營企業卻沒有隨之騰飛,中國迄今還沒有出現能夠與大型跨國公司一決高下的世界級私營公司。
富人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
評論有些苛刻,但下面幾項國際調查倒多少有些印證。
亞洲里昂證券公司2000年對全球25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所作的調查表明,印度在規范化管理方面排名第6,而中國僅名列第19位。
2002年,《福布斯》雜志對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進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國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在《遠東經濟評論》2003年對亞洲主要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印度的綜合得分高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
那麼,印度降低高級市場的成本靠的是什麼呢?塔倫·凱納和黃亞聲指出:「印度的法律制度盡管存在實質性的缺陷,但與中國的相比仍要先進得多……在印度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歪曲真相的情況仍然相當普遍,但印度資本市場運轉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於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通常會讓有光明前途和可靠聲譽的公司獲得它們所需要的資金」。
看過這篇文章的中國人都認識到了,在一套相對較好的法律制度約束下的印度高級市場,顯然形成了比中國強大得多的支持和保護真正市場化企業的基礎設施。這樣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制度,不僅讓具備潛在企業家才能的人易於獲得資源,還醞釀社會共識;既使像穆爾蒂(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被比作印度的比爾·蓋茨)這樣一些企業巨頭得以產生,社會還把他們當作民間英雄。
中國人不可理喻的卻是自身:我們為何仍然缺乏足夠的法治制度和意識,來恰當地對待私人財富和特定條件下發達起來的、似乎「臟兮兮」的富人和企業家?富人犯法與窮人同罪,但絕不意味著富人重罪;富人有罪無罪與窮人同一裁決標准,但絕不因為他是富人就應從嚴獲罪。但富人目前恐怕還是中國不能承受之重,你很可能還遠沒有發達到比爾·蓋茨的程度就精神崩潰了。
何況,印度還有一塊迄今尚未利用的增長儲備。如果印度不再把海外約2000萬的同胞稱為「並非必需的印度人」(Not Required Indians),而且從自己海外僑民那裡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也與中國一樣達到50%,而不是現在的10%,那麼,印度就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科技強國──就像中國在海外華人的幫助下,已經成功地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的領先之處
增長率:近1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約為8%,而印度只有6%。
基礎設施:中國擁有高水平的公路、港口、電力部門和工業園區。
外國投資:中國一年大約能吸引500多億美元外資,而印度引資數僅為40億美元。
出口:2002年中國的出口總額為2660億美元,大約是印度的4倍。
印度的優勢所在
語言:英語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術服務和後台工作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資本市場:私營公司的融資渠道比較通暢,而中國則較鍾愛國有企業。
司法體系: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合同法和版權保護體系要更加完善。
人口:印度總人口中25歲以下的人大約佔35%,在中國這個比例為45%。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
問題在於人口──尤其是億萬農民
然而,要是說印度高效率的經濟增長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資源,並已選擇了一條有可能比中國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道路,因此可能超越中國,我認為塔倫·凱納和黃亞聲的研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約束條件。
事情正如二人宣稱的那樣:「真正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不是中國和印度當前處於何種位置。問題在於它們未來將處於何種位置?印度追求的經濟發展道路優於中國嗎?」
的確,僅憑中國現在遠遠大於印度的多個經濟總量,不能說中國的未來比印度更有潛力;同樣,也不能僅僅根據印度高級市場和技術密集市場比中國更有效率,就預言印度的增長更有持續性。效率高而費用低的高級市場,肯定是有助於經濟增長的;但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在於這個市場與該國最緊要的問題有多大相關性。
與中國一樣,同是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的印度,經濟增長不可能不受農村剩餘勞動的約束。發達國家的學者和政治家對此往往缺乏切膚感受,難得將它作為一種價格或成本約束來認真對待。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有著龐大的剩餘勞動和處在市場邊緣的數億農民。印度的高級市場,以及初級市場里的軟體信息產業、制葯和生物技術產業,其實容納不了多少勞動,尤其是密集勞動。過剩勞動力如何就業是印度的大問題,但印度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市場與此的相關程度並不高。事實上,印度迄今為止並沒有創造出一個能大規模匹配和容納密集勞動的產業。
中國在初級市場方面,卻較成功地讓製造業與密集勞動融合在了一起,顯然容納了比印度多得多的密集勞動。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初級市場的發達與自己面臨的最大問題高度相關。有一個可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市場,使億萬人民在其中獲得收入並增加購買,是中印這類擁有眾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欲要持續穩定增長的基本平台。這個平台的獲得並不容易,它是風雲際會的結果。
還好,中國不拒絕可口可樂
但仍有一些中國經濟學家是鄙薄初級市場的,而且直言苦勞於斯對外資是有害的。顯然,他們對人類生活有著更神聖的期許。他們向中國推薦印度對外商直接投資的反抗。前不久,學者李少君就有文章說,他前不久與知名學者王紹光去過印度,就認為中國知識分子遠不如印度的知識分子,中國應向印度學習。
李少君說,他和王紹光都深深「敬佩」印度的民族主義。他說,陪同他們的印度教授從來只用國產貨。他們餓了,買餅干吃,印度教授不吃,他只吃印度人自己做的薄餅;見他們逛街渴了要喝可口可樂或礦泉水,便委婉地建議他們喝椰子水。印度的教授們不僅以身作則,而且還努力影響更多的人。教授正和他的學生們發起一個「不喝可口可樂」全國性運動。他們的口號是:「不喝可口可樂,喝椰子水;不吃和路雪,吃井水;如果買車,只買國產車。」據李少君說,印度基本上沒有外國車。
李少君為中國汗顏了:「麥當勞與肯德基進入印度多年,絞盡腦汁,卻毫無進展。肯德基甚至被迫於去年徹底退出印度市場,麥當勞到目前為止也才開了20多家分店。而在中國,麥當勞與肯德基長驅直入,毫無阻攔,短短幾年就席捲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同行的王紹光教授感嘆說:『與印度教授比起來,中國可以說沒有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
我認為,如果把印度知識分子道德上的優點看成是他們在經濟增長方面的一個優勢,可能就要害人害國。
印度的勞動力中有70%是農民,與中國一樣,有著浩大的剩餘勞動隊伍需要國際國內更大的市場來容納和消化。國內企業一時開拓不出這么大容積的市場,利用外資又有什麼錯呢?2003年,中國出口的4000億美元中有近60%是外商投資企業創造的,也就是說僅在國際市場就做了近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出口生意──這意味著有多少人就業、多少人因就業而有了收入、多少人因收入而有了購買,有多少經濟增長因購買而產生?
不久前,一個世界性的反全球化大會在印度召開。我想,中國是不太會同意這種大會在自己國土上召開,而向國外投資者發出一種含混信號的。我看見電視上那些在印度街頭遊行的各國人士,就覺得印度這個國家很麻煩。
李少君還向中國推薦了印度知識分子的宗教情懷,稱贊印度知識分子如何紮根農村,用各種方法幫助農民,組織農民反抗全球化。曾看過一位印度高官的預測,說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趕上中國需要10年。我查了資料: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2003年是570億美元,印度尚不及中國的零頭。
看到上述消息我深感慶幸,中國那些崇尚民族主義的專家學者沒有主宰政策。否則,印度肯定超越中國。作為反面教材,中國不妨向印度「學習」。
快馬加鞭,一騎絕塵
如果說,對外商直接投資的開放,尤其是對三來一補等看似卑賤的加工製造業的開放,使中國獲得了能容納越來越多密集勞動的國際國內市場,是中國的獨門絕技的話,印度這個市場則還面臨著民族主義和宗教的巨大交易費用和成本無人買單。而且在內需方面,印度顯然還像若干年前的中國,外商直接投資並不指望在你這里賣多少東西,更多是利用你有競爭力的勞動所生產的東西往外賣;而中國已在超越這個階段。大致的情形是,與中國在勞動密集型市場競爭,印度有著它難以克服的成本,自然也難吸引世界相應的資源。
實際上,印度還有著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成本。它地處南亞,近幾年的夏季常有50攝氏度的高溫。英國大學者湯因比在其煌煌巨著《歷史研究》中就描述過遠古時氣候成本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我前些年看過國外的一份研究,解釋為什麼發達國家大都分布在北緯多少度以上,大抵談的就是氣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成本的角度看,幾乎是無法消除的。
我個人的推測是,只要中國堅定這樣的共識,即在相當長時間內堅持所謂市場經濟建設就是擴展容納密集勞動的市場,同時繼快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國經濟就依然一騎絕塵。
香港的張五常在一篇論及人民幣如何下錨的隨筆里曾說,中國不要眼睛光盯著發達國家,還要經常看看身後或身邊的競爭者,比如印度就很厲害。但印度究竟會有多厲害呢?
印度公眾眼中的中國
■文/唐璐
印度是一個特別善於表達自我的民族,對於中國,有多少印度人就會有多少種觀點
如同中國對印度林林總總的看法一樣,印度人對中國的感情也呈現出多姿多彩:懷疑、同情、震驚、敵對、友好、好奇、害怕、憤怒、敬畏、尊敬、不知所措……
「中國人並不冷酷」
施瑞德哈來自泰米爾納德邦,他在邦立大學教授國際政治和中印關系課程。在尼泊爾的一個研討班上,我與他成為了合作夥伴。值得指出的是,我是他有生以來第一個接觸的中國人。
當研討班即將結束時,施瑞德哈悄悄告訴我,回國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訴他的學生「中國人並不冷酷」──因為以前他在給學生上課談到中印關系時,總是給他們講「中國人非常冷酷」。但他現在覺得,中國人其實非常熱情、友好和坦誠。
說實話,第一次聽施瑞德哈說「中國人冷酷」時我感到特別不可思議。漸漸地我明白了可能是中印之間的文化差異產生了這種認知隔閡。所以我不斷地向施瑞德哈講述一個觀念,即中國人的感情總體來說比較含蓄,對於任何他所喜歡的人或者事物都不會像印度人或者西方人那樣情緒激動。這或許是中國人被認為冷酷的直接原因。
其實,在與印度人接觸中,我也發現了他們身上有許多與中國人不同的行為方式。例如,印度人喜歡某種東西會表現出很強的傾向性,甚至會直接向對方索要,而這在中國人看來卻是不可思議的,因此印度人被許多中國人指責為貪婪。
其實,無論是「中國人冷酷」還是「印度人貪婪」,恐怕都是不同民族依據自身的文化取向作出的判斷,這其中並不一定帶有多大的合理成分,然而日積月累,卻可能會對人民的溝通產生負面影響。
「昆明簡直就是東京」
拉納是來自印度阿薩姆邦的一位電視工作者。1999年我曾經陪他到通往緬甸的史迪威公路實地考察。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們返回昆明的那天正好是晚上。那年,昆明剛好成功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夜幕籠罩下的昆明被一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裝扮得異常漂亮。當我們的車隊緩緩駛入城區後,拉納向我驚叫著:「啊,昆明真漂亮,簡直就像是到了東京!」
我笑了,「昆明僅僅是中國的一個中等城市,如果昆明是東京,那麼假如你到了北京或者上海,你又能說什麼呢?」
其實,我在印度網站上也經常看到那些到中國公幹後的印度人撰寫的中國見聞,他們一方面驚訝中國現代化程度之高,另一方面則抱怨印度媒體對中國成就的報道太少。也難怪,盡管我的朋友約瑟夫每天都特別勤懇地埋頭寫稿,可是全印度目前只有他一人作為印度報業托拉斯派出的記者在華工作。
正因為如此,2003年,當隨同瓦傑帕伊訪華的六七十名記者(許多是首次來華)把他們對當代中國的風土人情認識介紹給印度人時,在印度掀起了一股強烈的中國沖擊波:高速公路、摩天大樓、購物中心、霓虹燈光……印度人明白了:在通往富裕的道路上,中國已經把印度甩在後面了!
「印度窮人更多」
庫馬爾在尼赫魯大學社會學系讀研究生,他的父親因為做生意經常在新德里和上海之間往返,庫馬爾的中國知識幾乎都是父親灌輸的。他向我傾訴了一段心聲:
「印度很強大,但是我們的生活水平遠比中國低。我們仍有很多的窮人。現在西方國家都承認中國正在成為發達國家,可惜印度還不是,最可怕的是印度對中國的先進的漠視,中國的現實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比我們要高。雖然印度的富人生活更好,但是印度窮人更多。」
印度一直夢想著要成為一個大國。1998年,印度核試驗震驚了世界,現在,印度也正在逐漸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中國經濟的崛起使印度領導人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個受國際社會尊敬的大國,僅有核彈遠遠不夠,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支撐。
所以,我們看到,印度領導人最近幾年總是在各種場合叨念著「印度的根本國策是追求人民的高質量生活」,「印度發誓在2020年將成為發達國家」。
「中印聯合,未來將屬於亞洲」
賈婭納絲是居住在印度南部城市普那的一位相當活躍的自由撰稿人,主要撰寫涉及中國和印度經濟問題的稿件,曾跟隨在美國公司工作的丈夫多次訪華。
她認真而坦率地向我談了她對中國及中國前景的看法:「對於印度來說,中國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對手和潛在的朋友。從政治層面看,中國是印度不放棄民主原則和不犧牲國家安全就可以效仿的榜樣;從商業角度看,繁榮的經濟將使中國成為進入製造業並與印度產品交易的一個機遇之窗。」
她說,許多印度人都夢想著中國和印度能夠結盟。只有這樣,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聯合才能夠抗衡發達的西方世界。當然,目前惟一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歷史遺留下的中印邊界爭端。
同其他印度人相比,賈婭納斯的觀點可能屬於比較務實的一類。在印度,持這種務實觀點的人越來越多。由此,記者想起另一位朋友,印度地緣政治學家、被譽為「亞洲版北約之父」的納拉帕特。用納拉帕特的話說,中印如果聯合,未來將屬於亞洲;如果中印分開,美國將會得逞,亞洲的未來就將屬於美國。
值得慶幸的是,印度的年輕一代對中印關系的態度也在日趨冷靜。越來越多的年輕印度人主張,印度應該同中國改善關系,因為美國人希望印度同中國對抗,而印度就是印度,對於印度來說,中國可以成為印度的朋友,只有這樣印度對美國才能有較大的選擇權利。印度目前不應該在軍事上震懾中國,而應該在經濟領域同中國競爭和學習。
根據我對印度的認識,印度是一個民族性非常強的國家,它不會輕易與任何國家結盟,因此我不贊成那種印度人會與美國結盟反對中國的看法,同時我也並不認為中印有一天會走到結盟的地步,兩國之間的利益格局,決定了中印之間將只能是競爭與合作關系。
在現階段,印度更希望成為一個經濟大國。而要做到這點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保持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對於印度是非常必要的。關於這一點,印度外長辛哈說得很明白:「目前中印都把未來20年看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戰略機遇期,如果中印在雙邊關繫上取得質的飛躍,克服無端的不信任,兩國將能成為一對具有建設性視野的合作夥伴。」
9. 有沒有關於《參考消息》頭版頭條研究的書籍或期刊啊
簡單搜集下資料,看你能用嗎?
1, 《雙語教育之探討》
期刊:《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2年3期
作者:張愛勤
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 2000年12月19日,我國<參考消息>頭版頭條刊發了一篇題為"軟體,印度為何領先中國"的文章,引起很大反響.文章指出,中國軟體業設計的總體水平並不落後於印度,但去年印度軟體產品出口總額達到46億美元,而我國僅為5000萬美元,原因就在於印度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其國民的英語水平高,至今英語仍是印度的官方語言.
2,《大視野深挖掘巧整合——一位新聞學教授對2011年<參考消息>的看法》
期刊:《中國記者》 2012年3期
作者:劉建明
摘要:《參考消息》2011年的媒介定位可用三句話概括:大視野,俯瞰世界;深挖掘,聚焦世界;巧整合,透視世界.大視野,俯瞰世界的「構圖」《參考消息》在2011年呈現的「大視野」,猶如翱翔高空的雄鷹銳智的眼睛,俯瞰世界變局的騷動,給讀者印象十分完整.由於定位高峻,轉引詳盡,觀察細膩,版面信息流形成居高臨下的沖擊力.從3月12起以頭版頭條《百年不遇特大地震襲擊日本》為題,連續3個月轉載200多條新聞集中報道了日本大震的慘象,以近百家海外媒體的觀察,統攝了人類罕見的災難及救災的各種方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