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材炮製文獻
A. 中葯炮製技術的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葯炮製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中葯炮製的研究
第三節 有關中葯炮製的法規
第四節 中葯炮製的安全知識
第二章 中葯炮製的目的及對葯物的影響
第一節 中葯炮製的目的
第二節 中葯炮製對葯性的影響
第三節 中葯炮製對理化性質的影響
第三章 中葯炮製的分類及輔料
第一節 中葯炮製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 中葯炮製常用輔料
第四章 中葯飲片的質量要求和貯藏保管
第一節 中葯飲片的質量要求
第二節 炮製品的貯藏保管
第二篇 各論
第五章 凈選加工
第一節 清除雜質
第二節 分離和清除非葯用部位
第三節 其他加工
第六章 飲片切制
第一節 切制前的水處理
第二節 飲片類型及切制方法
第三節 飲片的乾燥
第四節 飲片的包裝
第五節 影響飲片質量的因素
第七章 炒法
第一節 清炒法
第二節 固體輔料炒法
第三節 燙法
第八章 炙法
第一節 酒炙法
第二節 醋炙法
第三節 鹽炙法
第四節 姜炙法
第五節 密炙法
第六節 油炙法
第九章 煅法
第一節 明煅法
第二節 煅淬法
第三節 扣鍋煅法
第十章 蒸煮燀法
第一節 蒸法
第二節 煮法
第三節 燀法
第十一章 復製法
第十二章 發酵、發芽法
第一節 發酵法
第二節 發芽法
第十三章 制霜法
第一節 去油制霜法
第二節 滲析制霜法
第三節 升華制霜法
第四節 煎煮制霜法
第十四章 其他製法
第一節 烘焙法
第二節 煨法
第三節 提凈法
第四節 水飛法
第五節 干餾法
參考文獻
葯名索引
B. 中葯炮製技術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中葯炮製的起源與發展
二、中葯炮製在行業中的地位
三、有關中葯炮製的法規
第二章 炮製基礎知識
第一節 中葯炮製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二、增強葯物療效
三、改變或緩和葯物的性能
四、改變或增強葯物作用的趨向
五、改變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
六、便於調劑和制劑
七、提高葯物凈度,確保用葯質量
八、矯臭矯味,利於服用
第二節 炮製對葯物的影響
一、炮製對葯性的影響
二、炮製對葯物化學成分的影響
三、炮製對調劑和制劑的影響
四、炮製對葯物臨床療效的影響
第三節 中葯炮製的輔料
一、液體輔料
二、固體輔料
第三章 凈選加工技術
第一節 雜質清除技術
一、挑選
二、篩選
三、風選
四、水選
第二節 非葯用部位分離和清除技術
一、去根、去莖
二、去枝梗
三、去皮殼
四、去毛
五、去心
六、去核
七、去蘆
八、去瓤
九、去頭尾、皮骨、足、翅
十、去殘肉
實驗一 凈選加工技術
第四章 葯材軟化處理技術
第一節 常用水軟化技術
一、淋法
二、洗法(淘洗法)
三、泡法
四、漂法
五、潤法
第二節 其他軟化處理技術
一、濕熱法軟化
二、乾熱法軟化
三、酒處理軟化
第三節 軟化新技術
一、減壓冷浸法
二、真空加溫潤葯法
第四節 軟化設備
一、洗葯機
二、潤葯機
第五節 軟化程度的檢查技術
第五章 飲片切制及乾燥技術
第一節 飲片切制技術
一、機械切制技術
二、手工切制技術
三、其他切制技術
第二節 飲片乾燥技術
一、自然乾燥技術
二、人工乾燥技術
實驗二 飲片切制及乾燥技術
第六章 炒制技術
第七章 煅制技術
第八章 水火共制技術
第九章 其他技術
第十章 飲片貯藏保管技術
附錄一 中葯飲片的質量要求
附錄二 貯藏中的變異現象
參考文獻
目標檢測參考答案
中葯炮製技術教學大綱(供中葯制葯技術專業用)
……
C. 中葯的炮製方法
要看葯材質地,有些要泡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先泡製15分鍾,水要適中,用慢火燉。做好用陶制的葯罐煎葯。
D. 中葯炮製為什麼會影響葯效
1.炮製是中醫臨床用葯的特點 原葯材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就需要通過炮製,調整葯性,增利除弊,以滿足臨床治療要求。所以中醫臨床配方用葯都是用炮製後的飲片。由於中葯成分復雜,常常是一葯多效,而中醫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據病情有所選擇,因此,需要通過炮製對原有性效予以取捨,權衡損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減弱,某些不利於治療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療需求。疾病的發生有多種原因,病情的發展變化多端,癥候的表現不一,臟腑的屬性、喜惡、生病病理各異,故立方遣葯及炮製品的選用都應考慮這些因素。如:女貞子既能補肝腎之陰,又能清虛熱,且葯性較平和,養陰而不膩,清熱而不損陽氣,實為滋陰補腎之良葯。但生用或制用與病情變化有關,當患者肝腎陰虧,兼有腸燥便秘者,可選用生品,既可補肝腎,又可潤腸燥,二者兼顧,且用量宜大;當便秘已去,肝腎陰虧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時,除調整處方外,女貞子則宜制用,增強其補肝腎之力,避免過用生品又引起滑腸。由此可知,中葯必須經過炮製,才能適應中醫辨證施治、靈活用葯的要求,所以炮製是中醫運用中葯的一大特色。 2.炮製直接影響臨床療效中 葯炮製是中醫長期臨床用葯經驗的總結。炮製方法的確定應以臨床需求為主要依據。炮製工藝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 (1)中葯凈制與療效中 葯凈制的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對葯效的影響很大。因此,中葯在用於臨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經過凈制處理,方能入葯。從古至今,醫葯學家對中葯的凈制都非常重視。中葯亦要求以凈制後的凈葯材入葯,《中國葯典》炮製通則把凈制列為三大炮製方法之一。 (2)軟化、切制與臨床療效中 葯切制之前,需經過泡潤等軟化處理,使軟硬適度,便於切制。然而,控制水處理的時間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時間過長,吸水量過多,則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療效,並給飲片的乾燥帶來困難。利用蒸氣軟化葯材,應控制溫度和時間,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壞。 切制時,飲片不均勻,厚薄、長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過程中就會出現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進一步加熱炮製,還會出現受熱不均,生熟不一,葯效有異的情況。如:調和營衛的桂枝湯,方中桂枝以氣勝,白芍以味勝。若白芍切厚片,則煎煮時間不易控制。煎煮時間短,雖能全桂枝之氣,卻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時間長,雖能取白芍之味,卻失桂枝之氣。方中桂枝、白芍均為主葯,切均薄片,煎煮適當時間,即可達到氣味共存的目的。飲片的乾燥亦很重要,切制後的飲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時乾燥,就會發霉變質。乾燥方法和乾燥溫度不當,也會造成有效成分損失,特別是含揮發性成分或對日光敏感的成分,若採用高溫乾燥或曝曬,療效會明顯降低。 (3)乾熱炮製與臨床療效干 熱炮製,主要是用火加熱。既是最早的炮製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對葯效有明顯的影響。乾熱炮製的各種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應用最廣泛。葯物炒制,其方法簡便,但在提高療效,抑制偏性,減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許多中葯炒制後,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氣,收到啟脾開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炒麥芽、炒扁豆等。中葯經炒制處理後,能從不同途徑調整葯物的功用,滿足臨床不同的用葯要求。煅製法常用於處理礦物葯、動物甲殼及化石類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葯。此外,煨制、干餾等法對療效也有明顯影響。尤其是煨制後,葯效常有明顯的變化,干餾法則常用於製造新葯。如木香生品行氣止痛作用明顯,煨木香則專於實腸止瀉。 (4)濕熱炮製與臨床療效濕 熱炮製為水火共制的一類炮製方法。常用的有蒸法、煮法、煽法。此外,還有提凈法。部分復制葯物仍離不開蒸、煮的方法。蒸法和煮法在古代文獻中記載較多,用得非常普遍。清代《醫方集解》雲:半夏用醋煮者,醋能開胃散水,斂熱解毒也,使暑氣濕氣俱從小便下降。清代《本草新編》有寒水制硫黃,非制其熱,制其毒也。去毒則硫黃性純,但有功而無過,可用之而得宜也的記載。濕熱法炮製葯物,其特點是加熱溫度比較恆定,受熱較均勻,因此較易控制火候,加熱時間可根據需要靈活掌握。煮法和煽法水量也很重要。若上述條件掌握不好,往往造成葯物火候不及或太過,影響療效。火候不及,達不到熟用目的;火候太過,則會降低療效或喪失療效。如何首烏,蒸制時間太短,服後可出現便溏或腹瀉 ,甚至有輕微腹痛現象。桑螵蛸、天麻蒸的時間過長,則會上水,不但難乾燥,且會降低療效。川烏煮制時間太短,則達不到去毒效果;水量應適中,若水過少,則水煮中後還砂到火候要求,水過多則損失葯效。 (5)輔料(包括葯汁)制與臨床療效用 輔料制葯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酒醋潰的記載。以後輔料種類逐漸增多,較系統地闡述輔料作用的首推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但以明、清時期資料較多。明代《證治准繩》在論述黃柏的炮製作用時指出:生用則降實火,熟用酒制則治上,鹽制則治下,蜜制則治中而不傷。這說明用不同輔料炮製後其適應症、作用部位以及副作用都會發生變化。中葯加入輔料用不同的方法炮製,可藉助輔料發揮協同、調節作用,使固有性能有所損益,盡量符合臨床治療的要求。 3.炮製與葯性的關系中 葯通過炮製,其性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都可能發生一定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常常異致功效、用途發生相應的改變,運用於臨床所產生的效應也不一樣。
核心:《中葯材》、《中國中葯雜志》、《中草葯》、《中成葯》、《時珍國醫國葯》、《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
一般:《現代中葯研究與實踐》、《實用中醫葯》、《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亞太傳統醫葯》。
F. 想學習一下中葯材方面的知識,還有炮製方面的知識,求推薦
看你是想繼續學習進修,還是想業余學習。不過中葯材知識不是三兩天就能學得到的。建議可以買幾本書自己看看先:人民衛生出版社的《中葯學》還有《中葯葯劑學》,還有就是中葯執業葯師考試需要的另外幾本書:《葯事管理法規》《中葯鑒定學》《中葯化學》。
G. 中國第一部炮製專著是什麼書
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是《雷公炮炙論》。
《雷公炮炙論》的作者名雷公,關於本書的問世時間及雷公其人,雖有多種不同意見,但一般均傾向於其是南北朝時宋人雷敩,而雷敩也因此書而被譽為我國制劑學的始祖。
該書成書於南北朝時期,全面總結了南北朝劉宋時期以前的中葯炮製技術和經驗,是中國歷史上對中葯炮製技術的第一次大總結,是一部制葯專著。初部奠定了炮製學基礎,使中葯炮製成為一門學科。
《雷公炮炙論》三卷,書中稱制葯為修事、修治、修合等,記述凈選、粉碎、切制、乾燥、水制、火制、加輔料制等法,對凈選葯材的特殊要求亦有詳細論述,如當歸分頭、身、尾;遠志、麥冬去心等,其中有些方法至今仍被制葯業所採用。
(7)葯材炮製文獻擴展閱讀
《雷公炮炙論》中葯物加工炮製的內容十分豐富,可分為葯物加工與葯物炮製兩大部分。對葯物的加工,首先是要去除雜質,除將葯材上所帶泥土、雜質等去凈外,也包括去掉連在葯物上的一些非葯用部分與有毒部分,如植物葯若根部葯用,則當除去莖、葉,若所用為地上部分,則須去根,其餘還有去節、去蒂、去皮、去尖、去子、去瓤等,對動物葯,則常見有去頭足,去爪腸等。
加工的第二步則是要粉碎加工,包括手掰、刀切、用銼子銼、用槌子槌、用刀刮成粉、在臼中舂等多種方法。第三步則須洗凈或乾燥,洗凈包括水洗、醋洗及溫葯水浴等,乾燥則有陰干、風干、日光曬干或曝乾等。
葯物炮製,則是比單純的清潔、粉碎更加進一步的加工,可以改變葯性而達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水制、火制或水火共制等不同的過程。水制主要是把葯材浸泡在液體中,包括水浸、酒浸、甘草水浸、米泔水浸、蜜浸、牛乳浸、童便浸、豬脂浸等。
火制則是用各種加熱的方法來加工葯材,包括煎、煉、炒、乾熬、炮、炙、焙、煅等。而水火共制則主要是對葯材進行蒸或煮,其中的液體則除用水外,還可用酒、醋、鹽湯、蜜、漿水、麻油、生羊血等,也可使用其它的葯汁。
H. 中草葯的炮製技術如何
所謂炮製是根據醫療、配方、制劑的不同要求,結合葯材自身的特點,對葯物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的過程,它包括對原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對部分葯材的特殊處理。歷史上將其稱為「炮炙」、「修治」、「修事」等。葯物經炮製後,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療效,而且可以避免或減輕不良反應,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臨床用葯的目的。一般來講,按照不同的葯性和治療要求而有多種炮製方法,有些葯材的炮製方法也很復雜。正如前人所說的「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方法是否得當,直接關繫到葯效的好壞。
中葯的炮製古人稱為炮炙。但「炮炙」二字僅代表了中葯整個加工處理技術中的兩種火處理的方法,並不能概括其他中葯炮製方法。因而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確切地反映整個中葯處理技術,現統稱為炮製。其中「炮」字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而「制」字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技術。
中葯炮製是隨著葯物的發現和應用而產生的。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通過採食植物和狩獵,逐漸了解許多植物和動物,有的可以充飢果腹,有的可以減緩病痛,有的則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人們逐漸在覓食中就要有所辨別和選擇,開始認識到某些自然產物的葯效和毒性。人們為使葯物清潔和服用方便,採取了洗凈、劈塊等簡單的加工方法,這就是中葯最早的炮製。當人類發現了火以後,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啟示,便用火來加工葯物。火的發現和使用,對葯物毒性的降低和葯性的調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到了夏禹時代,由於釀酒的出現,為以後的酒制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後來出現的鹽制、醋制、蜜炙等炮製方法,更豐富了中葯的炮製內容,有效地適應了臨床的需要。歷代本草都有一定的解說,如酒制提升,姜制溫散,入鹽走腎,用醋止痛,乳制潤枯生血,蜜制潤燥益元。麩炒資其谷氣,蒸熟取其味厚,炒黑入血,煅淬使其脹脆、純凈,黑豆湯、甘草水浸解毒,去瓤者免脹,抽心者除煩……這些理論多是從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科學根據的,如姜制溫散(姜中的揮發油有發汗解熱作用),蜜制潤燥益元(蜂蜜有滑腸及增強營養的作用),煅淬使其脹脆、純凈(葯材經高溫處理,有機成分破壞並逸去,故葯材鬆脆,且保留了較純凈的無機成分),甘草水浸解毒(因甘草酸水解後生成之葡萄糖醛酸有解毒作用)。
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礦物,它們都來源於自然,這些葯物都需要經過炮製才能應用。因此中葯炮製的目的變得尤為重要。中醫學認為,不同的葯物,有不同的炮製目的;在炮製某一具體葯物時,又往往具有幾個方面的目的。這正是中葯炮製的精華之所在。中葯炮製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六個方面。其一,中葯炮製可以降低或消除葯物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葯的安全。如附子、半夏、天南星、馬錢子等生用內服容易中毒,炮製後便能降低其毒性;巴豆、續隨子瀉下作用劇烈,宜去油取霜用。其二,中葯炮製可增強葯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的療效。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其三,中葯炮製能夠改變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適應病情的需要。如何首烏生用能瀉下通便,制熟後則能專補肝腎等。其四,中葯炮製能夠改變葯物的某些性狀,便於儲存和制劑。如桑螵蛸為螳螂之卵鞘,內有蟲卵,應蒸後曬干,殺死蟲卵,以防儲存過程中因蟲卵孵化而失效。其五,中葯炮製可以純凈葯材,保證葯材品質和用量准確。其六,中葯炮製可以矯臭、矯味,便於服用。
中葯炮製的文字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現存的我國第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治半夏」即是炮製過的半夏。到了漢代,炮製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研、挫、搗、酒洗、酒浸、酒蒸、苦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等,炮製理論也開始創立。如當時問世的《神農本草經》序中寫道:「葯……有毒無毒,陰干暴干,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述了一百餘種葯物的炮製,他也認為葯物有須根去莖,有須皮去肉,或須肉去皮,又須花去實,須燒、煉、炮、炙,依方煉采。治削,極令凈潔。可見,在漢代,人們對中葯炮製的目的和意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南北朝時期的《雷公炮炙論》對公元5世紀以前的葯物採制和炮製方法進行了總結,書中所載的炮製內容除了一般凈制、切制外,還有蒸、煮、烙、炙、炮、煅、浸、飛等方法。此書中的炮製方法已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具有一定的科學水平。
在科學文化較發達的唐代,中葯的炮製更為人們所重視。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諸經方用葯,所有熬煉節度皆腳注之,今方則不然。於此篇具條之,更不煩方下別注也。」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國的第一部國家葯典,標示有葯物炮製的方法,是炮製技術受到政府保護的開端。書中收載了很多炮製方法,如煨、燔、作櫱、作豉、作大豆黃卷等,並記載了玉石玉屑、丹砂、雲母、石鍾乳、礬石、硝石等礦物類葯的炮製方法。
中葯的炮製在宋代發展較快,宋政府頒行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設有炮製技術專章,提出對葯物要「依法炮製」、「修制合度」,將炮製列為法定的制葯技術,對保證葯品的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金元時代,中葯炮製的發展較為突出的是理論研究。如王好古在《湯液本薛》中引用李東垣用葯:「黃芩、黃連……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騰也;咽之下,臍之上,須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黃須煨,恐寒則損胃氣,至於川烏、附子須炮以制毒也。」「當歸酒洗取發之意,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等,均為有關中葯炮製理論的重要論述。中葯的炮製在明代發展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漠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干炮製輔料的作用原理,如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臟軟堅,醋制入肝經止痛,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炙甘緩難化、增益元陽,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潰曝,並解毒至令平和……他還明確地指出中葯的效應貴在炮製。
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本草綱目》中專列了「修制」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對有些炮製方法,還結合中醫理論加以探討。明代繆希雍所著的《炮炙大法》也是明代一部較有價值的炮製專著,書中記載了439種葯物的炮製操作和成品貯藏方法,並將古代炮炙方法歸納為《雷公炮炙十七法》,據資料記載即炮、烘烤、火上燒、炙、煨、炒、煅、煉(長時間的火燒)、制、度(量葯之長短)、飛(水飛)、伏(潤葯或火制後貯存相當長時間,稱「伏山」)、鎊(削、刮、刨)、擊碎、煞(曬)、曝(強烈日光下曙曬)、露(將葯物曰曬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長期以來,在中葯加工業中有深遠的影響,但由於歷史變遷,其實際涵義尚難闡明。
清代專論炮製的書籍首推《修事指南》,是由張仲岩將歷代各家有關的炮製記載綜合歸納而成。該書詳細記載了232種炮製方法,系統地敘述了各種炮製方法,條目清晰,較為醒目。
現代我們所使用的炮製方法,是在古代炮製經驗的基礎上發展和改進而來。根據目前的實際應用情況,其炮製方法主要有修治法、水製法、火製法、水火共製法和其他製法五種。「修治法」包括純凈處理、粉碎處理和切制處理;「水製法」是一種用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葯物的方法,包括潤、漂和水飛法;「火製法」則是指用火加熱處理葯物的方法,包括炒、炙、煅、煨和烘焙法;「水火共製法」則包括了煮、蒸、和淬法;而其它製法則指一些其他特殊製法,常用的有制霜、發酵、發芽等。
近些年來,許多專家學者們正在探索應用新設備、新工藝。對一些傳統的炮製方法進行改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以及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專家學者們已經開始從工藝、化學、葯理、臨床等多方位對中葯的炮製加以研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中葯炮製進行闡述,為中葯炮製步入科學化、規范化提供了依據。它一方麵包括了同種輔料,不同條件的對比研究,例如醋制元胡用於臨床,沿襲已久,在現代研究則表明,醋酸能與元胡中的生物鹼結合成易溶於水的生物鹼鹽而易於煎出。有關學者用酸性染料滴定法測得用醋為輔料煮、炒、拌、浸元胡的水煎液中,總生物鹼的含量相差不大,而且在拌法中總生物鹼的含量略高。由於拌法可在較為密閉的容器中進行,與煮、炒等加熱方法相比可以減少醋的揮發,並且工藝簡單,從而能夠有效地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通過多因素、多輔料的對比研究,生白芍、炒白芍和酒白芍均為常用葯,相關研究人員運用HPLC法探討了不同炮製方法對芍葯苷含量影響,結果表明,烘乾乾燥法、減壓乾燥法、炒制及酒制,均會造成芍葯苷含量的降低,其中烘乾乾燥法的影響最大。減壓乾燥法影響最小,與《葯典》中採用減壓乾燥法相符合。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中葯的炮製技術和工藝也將不斷的簡化,從而進一步提高炮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