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文獻
㈠ 寧海過年的習俗。
寧海人過年,時間一般從臘月過半開始至正月底。有諺語說「前門拜歲客,後門割大麥」,收割大麥的時候差不多要過農歷二月了,說明寧海人過年的時間持續相當長。 《光緒寧海縣志》載:「臘月二十日拂塵祀灶,歲前數日,親戚各以牲饈果餌相贈,謂之饋歲;除夕具牲醴祀神,謂之送歲;以酒饌祀其先,召親鄰聚飲,謂之分歲明燭燒香,熾炭燔薪待旦,謂之守歲,……寫春帖易門神,謂之從新……元旦早起,庭設香案,男女禮拜神祗及祖宗祠廟,越日,男女序拜尊長,出謁親鄰,謂之賀歲……」各村族則規定得更細,如《象原胡氏宗譜》載:「除夕,合家歡飲,稱為分歲,分歲者,新舊歲自此夕分也。爆竹驅厲,並祀司命及六畜,亦為之送年,凡一歲中與人交易財物,必是夕歸結……元日茹素,早晨以赤豆、紅棗煎茶飲,間有食湯圓者。士庶更衣冠,先焚香拜天地……」從現存文獻來看,寧海人過年的內容相當豐富,而且自然而然形成一整套程序。 祀灶:至農歷臘月二十日,大家小戶准備過年。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頭上都有一座佛龕,供有「灶司菩薩」,沒有佛龕的,也在上面貼有一張灶司菩薩畫像。佛龕和畫像兩旁多寫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傳說灶司菩薩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到臘月二十日前後,灶司菩薩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寧海人稱「祀灶」,即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司菩薩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司菩薩之手,因此,灶司菩薩的匯報對這一家來說實在具有重大的利害關系,所以平常日子,如有新鮮的物品上市,打糖劃糕,都讓灶司菩薩先嘗新,祀灶儀式當然更為隆重。 拂塵: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比較突出的就是「拂塵」,在祀灶前後至除夕,例有一次衛生大掃除,寧海人叫「撣塵」。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拂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所以牆角床下及屋柱屋樑等處一年的積塵,均須於此時以掃帚清除干凈;灶頭間的甏甏罐罐、碗碗盞盞等,也應擦拭一新。家家戶戶都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也就從此時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過年的各方面的緊張張羅。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有些家庭摶粉搗年糕,是取「年年高」之意;有的打糖劃糕、燒燒酒,有的備年貨。其次是准備新衣、新帽、新鞋。人們也許一年中都穿舊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頭」的,所以小孩都盼過年,主要為了這一點。 貼春聯:寧海人一般叫「門對」、「春帖」,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舊時,主要用毛筆寫字,此時往往也是主人顯示自己的書法之時。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同時往往也換上新的門神。總之,寧海習俗稱之一切「從新」開始。 結賬:這一時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一方面逢生意紅火、銷售最旺之季,特別是拜歲包,用粗草紙包成三角包,主要包白糖、紅棗、桂圓、白鯗等等,上面貼一張長方形紅紙,標有本店店號。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來往賬目、向欠戶索取積欠之期。於是各家派出專人辦理此事,城中便出現了一支頗有規模的「討賬」隊伍:「賬條布袋手中攜,行過街東到巷西。踏進重門忙叫應,先生該欠要歸齊。」還賬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許多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按期還賬者。討賬者身負重任,窮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動,夜間不顧五更之寒,打著燈籠到處找。在不能按期還賬者中,實際有不少屬完全無力還賬者。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賬外,很可能還欠著私人之債。年底也是大多數欠債償還之時,這樣,這些人就面對著兩個方面的討錢重壓。不過按慣例,討賬、討債只討到除夕為止,新年裡是不能討的,否則自討「晦氣」,於己不吉利。寧海有句老話說「呆頭呆多年,正月初一討銅錢」,因此對躲賬、躲債者來說,除夕是最後一關,如逃過此關,明年又當別論。於是他們一直與討賬、討債者周旋,千方百計挨過除夕之關。如《後金竹枝詞》寫道:「皇封古廟送年忙,家要安排債要償。小女嬌痴不解事,猶催出府買羅裳。」 除夕:春節來臨,背井離鄉的遊子紛紛趕回家,盼望與親人團聚,是中國人難解的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歲前數日,親戚各以牲饈果餌相贈,鄰里鄉親相互饋贈少量米面,表示新年祝賀,稱為「饋歲」;鄰里相互邀請飲酒,辭舊迎新,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除夕守歲是寧海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據說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可暫時回家團聚。全家團坐在一起吃年夜飯,這時長輩會給小輩分「壓歲錢」,寧海人稱之「謝年」。祀神少不了要祭文,過去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常會鬧出「今年兩頭春,養雞嘸雞肫」之類的笑話,但各村族文人替族人著想,對一年四時八節都擬好現成祭文,以供大家禱告。如汪家《汪氏宗譜》在除夕這天祭文是這樣的:「日月易邁,忽而除夕。備我犧牲,潔我黍稷。饈薦祖宗,聊報罔極。統祈庥庇,子孫萬億。」各族內容大同小異,雖然文字佶屈聱牙,內容乏味,但寄託著美好願望,族人們也樂於鸚鵡學舌,津津樂道,與今天「新年愉快,萬事如意」有所不同,顯得特別莊重。然後明燭高燒,香霧裊裊,火盆里炭火通紅,全家圍坐爐旁閑聊,婦女往往還趕著給孩子做鞋,大家終夜不眠,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總之為了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附近廟中爭燒「頭香」。 正月初一: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接著開門放炮仗迎新,寧海民間有「開門炮」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炮仗,辭舊迎新。放炮仗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詩人們頗有感觸,觸景生情,所作的詩詞,尤其是竹枝詞的數目很多,如《大里竹枝詞》詠道:「爆竹三聲舊歲除,村中男女談笑如。新年先拜松林廟,為保家庭樂有餘。」這時鄰里相見互道新禧。過年過節,特別要注意語言,如清代詩人王吉人寫道:「東風隨漏入回闌,寶字粘來墨未乾。聽說家家貪吉語,紅梨從俗不登盤。」為了防止失口,竟把脆口生津的梨子不用,因為與「離」字諧音。 正月初一興穿新衣服,中堂或庭中設香案供品,多為凈茶、新飯、粽子、五色果品等,合家老少朝天叩拜,稱「拜天地」。早餐用凈飯、豆腐等素食,或吃紅棗湯、赤豆湯、糯米圓,意為一年紅紅火火,團團圓圓。見面互相「拜歲」,講「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等好話。晚上不點燈、早睡眠,有「正月初一同鳥宿」之說。 拜歲:自初二起,親戚間相互攜糖果、白鯗等「拜歲」,受賀拜一方設酒饌款待,並贈客中幼童以「壓歲錢」。解放後拜歲之風漸衰。近年來又盛,且饋贈之禮日重,代以高級瓶酒和滋補品等。新年中除相互走動賀年外,其餘時間就是以各種各樣的行游、娛樂活動來「歡度」了。有外出遊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廟以及其他寺廟,如長街大湖的胡日晉說:「商量卒歲好優游,爆竹聲喧遠邇稠。攜酒一壺雞一隻,沙頭廟里答神庥。」又有出外看戲、聽書、喝茶的。當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內之樂自可尋得,如邀親招友大築「方城」,擊鼓彈琴、自拉自唱等。
㈡ 駱越部族有哪些分支
一. 駱越部族與駱越古國:
駱越部族,是先秦時期中國百越的一個主要分支,主要分布在越南中部北部、廣西中部南部西部、海南一帶。「百越」是先秦時期活躍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諸部族的一個統稱。百越部族分支眾多,其中較大的分支主要有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滇越等等。而作為百越主要分支的駱越部族,其內部也同樣支系眾多,主要分為15個支系、分部,被統稱為「駱越十五部」。
駱越十五分部分別為:交趾部、朱鳶部、武寧部、福祿部、越裳部、寧海部、陽泉部、陸海部、武定部、懷驩部、文郎部、九真部、平文部、新興部、九德部。但是事實上,駱越部族是遠遠不止15個分部而已的,這15個分部只是較大、較為著名的分部而已。
13.福祿部:
福祿部,為中國百越的駱越部族的十五分部之一,因為歷史上關於駱越部族記載的文獻不多,難以得知位於現在的哪裡。
14.陽泉部:
陽泉,為中國百越的駱越部族的十五分部之一,因為歷史上關於駱越部族記載的文獻不多,難以得知位於現在的哪裡。
15.陸海部:
陸海,為中國百越的駱越部族的十五分部之一,因為歷史上關於駱越部族記載的文獻不多,難以得知位於現在的哪裡。
結尾語:
根據駱越部族15分部的分布可知,駱越部族在今越南地域的分布不僅僅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還包括了今越南的南部地區。
㈢ 古代的寧海叫什麼
寧海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作,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寧海縣,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一直未改名。
㈣ 寧海人過年習俗
1、祀灶:
至農歷臘月二十日,大家小戶准備過年,灶司菩薩要升天。送灶神的儀式,寧海人稱「祀灶」,即祭灶。這一天一定要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同時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2、拂塵:
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比較突出的就是「拂塵」,在祀灶前後至除夕,例有一次衛生大掃除,寧海人叫「撣塵」。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拂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3、貼春聯:
寧海人一般叫「門對」、「春帖」,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4、除夕:
除夕守歲是寧海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據說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可暫時回家團聚。全家團坐在一起吃年夜飯,這時長輩會給小輩分「壓歲錢」,寧海人稱之「謝年」。
5、正月初一: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少幼齊向家長拜年,接著開門放炮仗迎新,寧海民間有「開門炮」一說。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炮仗,辭舊迎新。放炮仗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6、拜歲:
自初二起,親戚間相互攜糖果、白鯗等「拜歲」,受賀拜一方設酒饌款待,並贈客中幼童以「壓歲錢」。
㈤ 史部典籍文獻的分類
【詔令奏議類、一詔令之屬】太祖高皇帝聖訓、太宗文皇帝聖訓、世祖章皇帝聖訓、聖祖仁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唐大詔令集、兩漢詔令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範文正奏議、包孝肅奏議集、盡言集、讜論集、左史諫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議、馬端肅奏議、關中奏議、胡端敏奏議、楊文忠三錄、何文簡疏議、垂光集、孫毅庵奏議、玉坡奏議、南宮奏稿、訥溪奏疏、譚襄敏奏議、潘司空奏疏、兩河經略、兩垣奏議、周忠愍奏疏、張襄壯奏疏、靳文襄奏疏、華野疏稿、宋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名臣經濟錄、名臣經濟錄、御選明臣奏議 【傳記類一、聖賢之屬】孔子編年、東家雜記
【傳記類二、名人之屬】晏子春秋、魏鄭公諫錄、李相國論事集、杜工部年譜、杜工部詩年譜、紹陶錄、金佗?編、象台首末、魏鄭公諫續錄、忠貞錄、諸葛忠武書、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朱子年譜
【傳記類三、總錄之屬】古列女傳、高士傳、卓異記、春秋臣傳、廉吏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伊洛淵源錄、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名臣碑傳琬琰之集、錢塘先賢傳贊、慶元黨禁、宋寶祐四年登科錄、京口耆舊傳、昭忠錄、敬鄉錄、唐才子傳、元朝名臣事略、浦陽人物記、古今列女傳、殿閣詞林記、嘉靖以來首輔傳、明名臣琬琰錄、今獻備遺、百越先賢志、元儒考略、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明儒學案、中州人物考、東林列傳、儒林宗派、明儒言行錄、史傳三編、閩中理學淵源考
【傳記類四、雜錄之屬】征南錄、驂鸞錄、吳船錄、入蜀記、西使記、保越錄、粵閩巡視紀略、松亭行紀、扈從西巡日錄
【史鈔類】兩漢博聞、通鑒總類、南史識小錄、北史識小錄
【載記類】吳越春秋、越絕書、華陽國志、鄴中記、十六國春秋、別本十六國春秋、蠻書、釣磯立談、江南野史、江南別錄、江表志、江南餘載、三楚新錄、錦里耆舊傳、五國故事、蜀檮杌、馬氏南唐書、陸氏南唐書、吳越備史、安南志略、十國春秋、附錄、朝鮮史略、越史略
【時令類】歲時廣記、御定月令輯要 【地理類一、宮殿簿之屬】三輔黃圖、禁扁
【地理類二、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方輿勝覽、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
【地理類三、都會郡縣之屬】吳郡圖經續記、乾道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吳郡志、新安志、剡錄、會稽志、赤城志、寶慶四明志、海鹽澉水志、景定嚴州續志、景定建康志、咸淳臨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國州圖志、延祐四明志、齊乘、至大金陵新志、無錫縣志、姑蘇志、武功縣志、朝邑縣志、嶺海輿圖、滇略、吳興備志、欽定熱河志、欽定日下舊聞考、欽定滿洲源流考、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欽定盛京通志、畿輔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廣通志、河南通志、山東通志、山西通志、陝西通志、甘肅通志、四川通志、廣東通志、廣西通志、雲南通志、貴州通志、歷代帝王宅京記
【地理類四、河渠之屬】水經注、水經注集釋訂訛、水經注釋、吳中水利書、四明它山水利備覽、河防通議、治河圖略、浙西水利書、河防一覽、三吳水利錄、北河紀、敬止集、三吳水考、吳中水利全書、欽定河源紀略、侖昆河源考、兩河清匯、居濟一得、治河奏續書、直隸河渠志、行水金鑒、水道提綱、海塘錄
【地理類五、邊防之屬】籌海圖編、鄭開陽雜著
【地理類六、山水之屬】南嶽小錄、廬山記、赤松山志、西湖游覽志、桂勝、欽定盤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類七、古跡之屬】洛陽伽藍記、吳地記、長安志、洛陽名園記、雍錄、洞霄圖志、長安志圖、汴京遺跡志、汴京遺跡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跡、營平二州地名記、金鰲退食筆記、石柱記箋釋、關中勝跡圖志
【地理類八、雜記之屬】南方草木狀、荊楚歲時記、北戶錄、桂林風土記、嶺表錄異、益部方物略記、岳陽風土記、東京夢華錄、六朝事跡編類、會稽三賦、中吳紀聞、桂海虞衡志、嶺外代答、都城紀勝、夢粱錄、武林舊事、增補武林舊事、歲華紀麗譜、吳中舊事、平江記事、江漢叢談、閩中海錯疏、蜀中廣記、益部談資、顏山雜記、嶺南風物記、龍沙紀略、台海使槎錄、東城雜記
【地理類九、游記之屬】游城南記、河朔訪古記、徐霞客游記
【地理類十、外紀之屬】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諸蕃志、溪蠻叢笑、真臘風土記、島夷志略、朝鮮賦、海語、東西洋考、職方外紀、赤雅、朝鮮志、皇清職貢圖、坤輿圖說、異域錄、海國聞見錄
【職官類一、官制之屬】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書、南宋館閣錄、玉堂雜記、宋宰輔編年錄、秘書監志、翰林記、禮部志稿、太常續考、土官底簿、詞林典故、欽定國子監志、欽定歷代職官表
【職官類二、官箴之屬】州縣提綱、官箴、百官箴、晝簾緒論、三事忠告、御定人臣儆心錄 【政書類一、通制之屬】通典、唐會要、五代會要、宋朝事實、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西漢會要、東漢會要、漢制考、文獻通考、明會典、七國考、欽定大清會典、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欽定續文獻通考、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欽定續通典、欽定皇朝通典、欽定皇朝通志、元朝典故編年考
【政書類二、儀制之屬】漢官舊儀、大唐開元禮、謚法、政和五禮新儀、政和御制冠禮、政和五禮新儀、紹熙州縣釋奠儀圖、大金集禮、大金德運圖說、廟學典禮、明集禮、?宮禮樂疏、明臣謚考、明謚紀匯編、明宮史、幸魯盛典、萬壽盛典初集、欽定大清通禮、皇朝禮器圖式、國朝宮史、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欽定南巡盛典、八旬萬壽盛典、歷代建元考、北郊配位尊西向議、廟制圖考
【政書類三、邦計之屬】救荒活民書、熬波圖、錢通、捕蝗考、荒政叢書、欽定康濟錄
【政書類四、軍政之屬】歷代兵制、補漢兵志、馬政紀、欽定八旗通志
【政書類五、法令之屬】唐律疏義、大清律例、史部政書類六、考工之屬、營造法式、補遺、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目錄類一、經籍之屬】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子略、直齋書錄解題、漢藝文志考證、文淵閣書目、授經圖義例、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千頃堂書目、經義考
【目錄類二、金石之屬】集古錄、金石錄、法帖刊誤、法帖釋文、籀史、隸釋、隸續、絳帖平、石刻鋪敘、法帖譜系、蘭亭考、蘭亭續考、寶刻叢編、輿地碑記目、寶刻類編、古刻叢鈔、名跡錄、吳中金石新編、金薤琳琅、法帖釋文考異、金石林時地考、石墨鐫華、金石史、欽定重刻淳化閣帖釋文求古錄、金石文字記、石經考、萬氏石經考、來齋金石刻考略、嵩陽石刻集記、金石文考略、分隸偶存、淳化秘閣法帖考正、竹雲題跋、金石經眼錄、石經考異
【史評類】史通、史通通釋、唐鑒、唐史論斷、唐書直筆、通鑒問疑、三國雜事、經幄管見、涉史隨筆、六朝通鑒博議、宋大事記講義、兩漢筆記、舊聞證誤、通鑒答問、歷代名賢確論、歷代通略、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學史、史糾、御批資治通鑒綱目、御批續資治通鑒綱目、評鑒闡要、欽定古今儲貳金鑒。
㈥ 古代寧海是什麼地方
寧海自晉代武帝太康元年(280)建縣,其後幾經分並離合,然縣的名字始終未改動,而鄰縣則不然。鄞縣古名貿縣,天台曾名台興,仙居又叫永安,黃岩古稱永寧等。不過寧海除正式縣名外,還有很多別名,如白嶠、丹邱、寧川、桃源、回浦等,據現存地方文獻,作一簡單介紹:清末,曾流行一首《寧海縣歌》,詞曰:"丹邱白嶠古笱區,西接天台東尾閭,一帶文明回浦水,千秋靈氣出名儒。"詩中的丹邱、白嶠、回浦均一度作為寧海縣的代稱。 丹邱,地名,在縣南九十里,今屬三門縣。相傳三國時著名方士葛玄,即葛仙翁在此山上煉過丹,故名。寧海人以此傳說為佳話,自謂居地是仙境,寧海因此代稱丹邱,天台文人賴良的《大雅集》中就把寧海人稱丹邱人。 白嶠,為今城關鎮一轄村,縣治曾設白嶠,又名雲嶠,故曾以縣治所在地代稱寧海。以上二種代稱如在明崇禎三年皇帝的《敕行人司行人胡獻來父母》的詔書中還有:"聯聞丹邱白嶠間,靈氣婉蜒,代毓異人┄┄" 南宋間,一度以寧川代稱寧海,紹興三年(1133)縣令李知微作的《縣學新泉記》中有"寧川,海邦也,瞰臨渤海,咸氣所鍾,宜不知以泉為 貴。"王藝在《後梁宣帝祠碑》中也寫到:"余宦遊寧川,寧川地廣,地連括蒼,水通閩中,得無名山大川神靈聖跡者乎?"都把寧海稱為寧川。 以上三種別稱不多見,但桃源作為寧海代稱就比較多了。寧海縣境是天台山脈逶迤綿亘的延伸,水流多發源在天台山脈上,而《搜神記》中劉晨、阮肇緣桃花溪遇仙神話深入人心,所以寧海人就把桃源作為縣的代名,象徵所在地是一個與世無爭,自給自足的超脫境界。南宋儲國秀寫過一篇《寧海縣賦》,自稱"桃源主人",元代縣丞黃晉的《初到寧海》詩中就有:"桃源名更美,何處有神仙"。明代的知縣王士宏亦稱自己是"桃源仙宰"古代縣城最大驛站,即接待外來賓客的旅店,就建成在繁華的中大街,叫桃源驛。明《崇禎寧海縣志》解釋:"桃源,寧海之通名"。至今,城關還保留桃源路、桃源橋、桃源村等名稱,當為歷史名稱的沿襲。 寧海在秦漢時曾一度屬會稽郡回浦縣,因此清代文人以溯古為雅,把回浦代稱寧海也屢見不鮮。如女詩人吳惠芳自號"回浦女史";徐鏞著有《回浦詩鈔》;我縣第一部歷代詩歌總集由清代地方文獻學者錢翼衢編輯,書成後就叫《回浦詩錄》,收集了自宋至清中期數百家詩人的詩作,為保留我縣的地方文獻作出了貢獻。 但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還是以緱城代稱寧海,但究竟是何時開始,目前寧海學術界爭論比較大,但一般認為是從明萬曆初年開始。
㈦ 台灣文獻叢刊的台灣文獻叢刊總目
第一種台灣割據志(川口長孺)第二種東瀛識略(丁紹儀)第三種小琉球漫志(朱仕玠)第四種台海使槎錄(黃叔璥)第五種台灣鄭氏紀事(川口長孺)第六種台游日記(蔣師轍)第七種東槎紀略(姚瑩)第八種東瀛紀事(林豪)第九種蠡測匯鈔(鄧傳安)(附)沈太僕(光文)傳等五篇第一0種赤崁集(孫元衡)第一一種閩海紀要(夏琳)第一二種東徵集(藍鼎元)第一三種靖海紀事(施琅)第一四種平台紀略(藍鼎元)(附)鹿洲初集及鹿洲奏疏選文十篇第一五種台灣鄭氏始末(沈雲)第一六種平台紀事本末第一七種治台必告錄(丁曰健)鹿洲文集三十二篇(藍鼎元)聖武紀略三篇(魏源)蛤仔難紀略(謝金鑾)蠡測匯鈔四篇(鄧傳安)內自訟齋文集十二篇(姚瑩)東溟文集十二篇(姚瑩)東槎紀略三篇(姚瑩)防夷奏疏(達洪阿、姚瑩)奏開番地疏等二篇(劉韻珂)條覆籌辦番社議等二篇(熊一本)上劉玉坡制軍論台灣時事書(仝卜年)籌辦番地議等二篇(史密)斯未信齋存稿三十四篇(徐宗干)斯未信齋文集三十五篇(徐宗干)平台葯言等十八篇(丁曰健)賞加二品頂戴恭謝天恩摺等十二篇(丁曰健)請恤清單等二十一篇(丁曰健)第一八種台灣志略(李元春)第一九種海東札記(朱景英)第二0種台陽筆記(翟灝)第二一種巡台退思錄(劉璈)第二二種海紀輯要(夏琳)第二三種閩海紀略(不著撰人)第二四種海上見聞錄(阮旻錫)第二五種賜姓始末(黃宗羲)鄭成功傳(附)隆武紀年(行朝錄之一)魯紀年(行朝錄之四)永曆紀年(行朝錄之八)第二六種海國聞見錄(陳倫炯)第二七種劉壯肅公奏議(劉銘傳)第二八種台灣雜詠合刻台灣雜詠、續詠(王凱泰)台陽雜興(馬清樞)台陽雜詠(何徵)海音詩(劉家謀)第二九種福建台灣奏摺(沈葆楨)(附)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七篇第三0種台陽見聞錄(唐贊袞)第三一種台案匯錄甲集第三二種從征實錄(楊英)第三三種靖海紀略(曹履泰)(附)福建巡撫熊殘揭帖等四篇第三四種台陽詩話(王松)第三五種靖海志(彭孫貽)(附)鄭芝龍受撫等三篇熔三六種台灣紀事(吳子光)第三七種雲林縣采訪冊(倪贊元)第三八種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第三九種甲戌公牘鈔存(王元?)第四0種台海恩慟錄(思痛子)(附)中日兵事本末(羅惇?)東方兵事紀略台灣篇(姚錫光)第四一種北郭園詩鈔(鄭用錫)第四二種海南雜著(蔡廷蘭)第四三種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附)東方兵事紀略議款篇(姚錫光)第四四種裨海記游(郁永河)鄭氏逸事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形勢第四五種台灣輿圖(夏獻綸)第四六種台灣番事物產與商務(附)同治六年美國船員被生番戕害一案奏稿六篇第四七種戴施兩案紀略(吳德功)戴案紀略施案紀略第四八種苑裡志(蔡振豐)第四九種東溟奏稿(姚瑩)第五0種滄海遺民賸稿(王松)第五一種台灣生熟番紀事(黃逢昶)(附)化番俚言(吳光亮)訓番俚言(王凱泰)第五二種安平縣雜記第五三種台戰演義第五四種台灣教育碑記(附)明志書院案底第五五種台灣采訪冊第五六種閩海贈言(沈有容)第五七種割台三記割台記(羅惇?)台灣八日記(俞明震)(附)台灣唐維卿中丞電奏稿讓台記(吳德功)第五八種嘉義管內采訪冊第五九種瀛海偕亡記(洪棄生)(附)寄鶴齋詩選二百三十三首第六0種台灣外記(江日升)第六一種新竹縣志初稿第六二種楊勇愨公奏議(楊岳斌)第六三種樹杞林志(林百川、林學源)第六四種台灣詩乘(連橫)第六五種台灣府志(高拱乾)第六六種重修台灣府志(周元文)第六七種鄭成功傳(鄭亦鄒)鄭芝龍傳(清史列傳)鄭成功傳(清史稿)鄭成功傳(匪石)(附)延平二王遺集(玄覽堂叢書續集)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朱希祖)第六八種清一統志台灣府(附)天下郡國利病書摘錄四則第六九種鄭氏關系文書石井本宗族譜海外異傳(齋藤正謙)第七0種嶺雲海日樓詩鈔(丘逢甲)(附)倉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譜第七一種台灣日記與稟啟(胡傳)第七二種無悶草堂詩存(林朝崧)第七三種鳳山縣采訪冊(盧德嘉)第七四種重修福建憂灣府志(劉良璧)第七五種恆春縣志(屠繼善)第七六種南天痕(西亭凌雪)第七七種天妃顯聖錄天上聖母源流因果第七八種清代台灣職官印錄第七九種台灣私法債權編第八0種金門志(林焜熿)第八一種台東州采訪冊(胡傳)(附)台東志(陳英)第八二種內自訟齋文選(周凱)第八三種中復堂選集(姚瑩)第八四種福建通志台灣府第八五種南明野史(三餘氏)第八六種所知錄(錢澄之)第八七種斯未信齋文編(徐宗干)第八八種左文襄公奏牘(左宗棠)第八九種台灣游記全台游記(池志徵)觀光日記(吳德功)鯤瀛日記(施景琛)台灣游記(張遵旭)第九0種番社采風圖考(六十七)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台番圖說台灣內山番地風俗圖(附)台灣番社圖(黃叔璥)第九一種台灣私法商事編第九二種噶瑪闌志略(柯培元)第九三種斯未信齋雜錄(徐宗干)第九四種劍花室詩集(連橫)第九五種廈門志(周凱)第九六種東南紀事(邵廷采)第九七種張文襄公選集(張之洞)第九八種平閩紀(楊捷)第九九種海東逸史(翁洲老民)第一00種哀台灣箋釋(附)普天忠憤集詩選七十一首第一0一種新竹縣制度考第一0二種欽定平定台灣紀略(附)乾隆平定台灣得勝圖十二幅第一0三種台灣縣志(陳文達)第一0四種澎湖台灣紀略(杜臻)澎湖志略(周於仁、胡格)台灣紀略附澎湖(林謙光)第一0五種重修台灣府志(范咸)第一0六種明季三朝野史(顧炎武)(附)航海遺聞(汪光復)第一0七種台灣雜記(佐倉孫三)第一0八種彰化節孝冊(吳德功)(附)台灣孝節錄(鷹取田一郎)第一0九種澎湖紀略(胡建偉)第一一0種台灣海防檔第一一一種思文大紀第一一二種明季遺聞(鄒漪)第一一三種重修台灣縣志(王必昌)第一一四種續補明紀編年(王汝南)(附)永曆皇帝(不著撰人)第一一五種澎湖續編(蔣鏞)第一一六種陳清端公文選(陳璸)第一一七種台灣私法人事編第一一八種魯春秋(查繼佐)(附)北征紀略(張煌言)使臣碧血(不著撰人)皇明監國魯王壙志第一一九種諸蕃志(趙汝適)(附)島夷志略摘錄(汪大淵)東西洋考摘錄(張燮)第一二0種台灣通紀(陳衍)第一二一種續修台灣府志(余文儀)第一二二種使署閑情(六十七)第一二三種徐闇公先生年譜(陳乃乾、陳洙)(附)交行摘稿(徐孚遠)第一二四種鳳山縣志(陳文達)第一二五種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第一二六種清朝柔遠記選錄(王之春)(附)沿海形勢略第一二七種鹿樵紀聞(梅村野史)第一二八種台灣通史(連橫)(附)連雅堂先生年表(連震東)第一二九種台海見聞錄(董天工)第一三0種台灣通志第一三一種李文忠公選集(李鴻章)第一三二種南疆繹史(李瑤)勘本(三十卷)摭遺(十八卷)恤諡考(八卷)(附)南疆逸史跋(楊鳳苞)第一三三種續明紀事本末(倪在田)第一三四種小腆紀年(徐鼒)第一三五種海外慟哭記(黃宗羲)(附)恩舊錄贛州失事紀(行朝錄之二)紹武爭立紀(行朝錄之三)舟山興廢(行朝錄之五)日本乞師紀(行朝錄之六)四明山寨紀(行朝錄之七)沙定洲之亂(行朝錄之九)張元箸先生事略等十一篇(附)黃梨洲先生年譜(七世孫垕炳)第一三六種罪惟錄選輯(查繼佐)第一三七種黃漳浦文選(黃道周)(附)漳浦黃先生年譜(庄起儔)第一三八種小腆紀傳(徐鼒)(附)小腆紀傳補遺(徐承禮)第一三九種台灣府賦役冊第一四0種續修台灣縣志(謝金鑾)第一四一種諸羅縣志(周鍾瑄)第一四二種張蒼水詩文集(張煌言)(附)年譜一(全祖望)年譜二(趙之謙)第一四三種六亭文選(鄭兼才)第一四四種陶村詩稿(陳肇興)第一四五種新竹縣采訪冊第一四六種重修鳳山縣志(王瑛曾)第一四七種窺園留草(許南英)(附)窺園先生自定年譜第一四八種明季南略(計六奇)(附)鄭芝龍擊劉香老等二篇第一四九種三藩紀事本末(楊陸榮)第一五0種台灣私法物權編第一五一種台灣中部碑文集成第一五二種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第一五三種荷叢談(林時對)第一五四種荷蘭人侵據彭湖殘檔(附)和蘭傳(明史)紅毛夷(沈德符——野獲編)稅璫考摘錄(張燮——東西洋夷)第一五五種清初海疆圖說(附)台灣府屬渡口考(俞正燮)第一五六種彰化縣志(周璽)第一五七種鄭氏史料初編第一五八種清世祖實錄選輯第一五九種苗栗縣志(沈茂蔭)第一六0種噶瑪蘭廳志(陳淑均)第一六一種台灣語典(連橫)第一六二種台灣三字經(王石鵬)(附)台灣說略第一六三種東山國語(查繼佐)(附)查東山先生年譜(沈起、張濤)書湖州庄氏史獄(翁廣平)第一六四種澎湖廳志(林豪)第一六五種清聖祖實錄選輯第一六六種雅言(連橫)第一六七種清世宗實錄選輯第一六八種鄭氏史料續編第一六九種南明史料第一七0種櫟社沿革志略(傅錫祺)(附)櫟社第一集第一七一種淡水廳築城案卷第一七二種淡水廳志(陳培桂)(附)淡水廳志訂謬(林豪)第一七三種台案匯錄乙集第一七四種清代官書記鄭氏亡事第一七五種鄭氏史料三編第一七六種台案匯錄丙集第一七七種爝火錄(李天根)第一七八種台案匯錄丁集第一七九種台案匯錄戊集(附)正藍旗漢軍出演?位數目清單第一八0種清職貢圖選第一八一種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府輿圖纂要台灣縣輿圖纂要鳳山縣輿圖纂要嘉義縣輿圖纂要彰化縣輿圖纂要淡水廳輿圖纂要噶瑪蘭廳輿圖纂要澎湖廳輿圖纂要第一八二種朱舜水文選(朱之瑜)(附)舜水先生行實等六篇第一八三種聖安本紀(顧炎武)聖安本紀(二卷本)聖安本紀(六卷本)(附)隆武遺事第一八四種台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第一八五種台灣地輿全圖第一八六種清高宗實錄選輯第一八七種清仁宗實錄選輯第一八八種清宣宗實錄選輯第一八九種清文宗實錄選輯第一九0種清穆宗實錄選輯第一九一種台案匯錄己集第一九二種法軍侵台檔第一九三種清德宗實錄選輯第一九四種清先正事略選(李元度)第一九五種福建通志列傳選(陳衍)第一九六種流求與雞籠山流求國(隋書)流求國(北史)琉球(杜佑——通典)流求(鄭樵——通志)流求國(樂史——太平寰宇記)流求(太平御覽)流求國(趙汝適——諸蕃志)琉球(馬端臨——文獻通考)流求國(宋史)琉球(汪大淵——島夷志略)?求(元史)琉求(柯劭忞——新元史)琉球國(費信——星槎勝覽)琉球國(大明一統志)琉球國(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琉球(茅元儀——武備志)琉球(陳仁錫——潛確居類書)琉球(王鴻緒——明史稿)琉球(明史)琉球(續文獻通考)流求國(續通志)琉球(續通典)雞籠淡水(張燮——東西洋考)雞籠山(王鴻緒——明史稿)雞籠山(明史)雞籠山(續文獻通考)雞籠山(續通典)(附)隋書、宋史、元史、明史流求國及雞籠山考證(丁謙)第一九七種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新竹縣簡明總括圖冊鳳山縣簡明總括圖冊(附)設改章程總冊第一九八種清季外交史料選輯(王彥威)(附)清季外交年監節錄第一九九種福建省例第二00種台案匯錄庚集第二0一種半崧集簡編(章甫)第二0二種潛園琴余草簡編(林占梅)第二0三種籌辦夷務始末選輯(附)嘉慶及道光前期有關台灣外交史料同治年間台灣壯勇拆搶教堂殺死教民案第二0四種法軍侵台檔補編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選錄光緒十年中法交涉電報檔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錄醇親王奕致軍機處尺牘軍機處雜檔中之尺牘第二0五種台案匯錄辛集(附)李長庚、王得祿、邱良功、許松年、黃標合傳王得祿行述第二0六種戴案紀略(蔡青筠)第二0七種陳清端公年譜(丁宗洛)第二0八種雅堂文集(連橫)第二0九種野史無文(鄭達)第二一0種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第二一一種台灣旅行記台灣旅行記(邱文鸞)台灣旅行記(劉范徵)台灣旅行記(謝鳴珂)第二一二種魂南記(易順鼎)魂南記魂南集(附)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劉永福援台始末(羅香林——劉永福歷史草)第二一三種海濱大事記海濱大事記(林繩武)國初東南靖海記(魏源)東瀛紀事(楊廷理)平定台灣述略(趙翼)嘉慶東南靖海記(魏源)援台紀略(續修廬州府志)第二一四種清稗類鈔選錄(徐珂)第二一五種後蘇龕合集(施士潔)第二一六種台灣輿地匯鈔台灣雜記(季麒光)台灣隨筆(徐懷祖)台灣始末偶記(魯之裕)閩游偶記(吳桭臣)閩中摭聞(陳雲程)台灣番社考(鄺其照)台灣府圖志(洪亮吉)台灣府方輿考證(許鴻磐)閩雜記十八則(施鴻保)全台圖說(周懋琦)閩輶嶠軒錄(台灣府)(卞寶第)台灣小志(龔柴)台灣筆記(不著撰人)台灣地略(馬冠群)台灣省輿地考(劉錦藻)(附)台灣職官考茅港尾紀略(黃清淵)第二一七種鮚埼亭集選輯(全祖望)(附)吳同初行狀等三篇(顧炎武)陸周明墓誌銘等四篇(黃宗羲)第二一八種台灣南部碑文集成(附)台灣東部碑誌第二一九種廣陽雜記選(劉獻廷)(附)池北偶談十則(王士禛)香祖筆記六則(王士禛)觚賸十六則(鈕琇)談往一則(花村看行侍者)第二二0種碑傳選集第二二一種清史講義選錄(汪榮寶)第二二二種台灣兵備手抄第二二三種續碑傳選集第二二四種台灣詩薈雜文鈔第二二五種藏山閣集選輯(錢秉鐙)第二二六種清會典台灣事例(附)台灣省暨台灣、台北、台南三府及台東州圖第二二七種台案匯錄壬集第二二八種台案匯錄癸集第二二九種清經世文編選錄(附)正誼堂集選文九篇(張伯行)綠野齋集鈔選文二篇(劉鴻翱)籀經堂類稿選文六篇(陳慶鏞)小酉腴山館文集選文一篇(吳大廷)第二三0種清耆獻類徵選編第二三一種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吳贊誠)(附)卞制軍奏議選錄(卞寶第)第二三二種漳州府志選錄第二三三種泉州府志選錄第二三四種行在陽秋第二三五種倖存錄(夏允彝)續倖存錄(夏完淳)第二三六種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補編道光咸豐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選錄英國檔選錄美國檔選錄第二三七種崇相集選錄(董應舉)(附)日本、琉球、和蘭(茅瑞徵——皇明象胥錄)東涌偵倭(朱國楨——涌幢小品)巡按福建監察御史李凌雲奏(明神宗實錄)逸史考一則(張燮——東西洋考)漳泉海寇(吳偉業——綏寇紀略補遺)澎湖嶼、琉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閩海、澎湖圖說、攻夷考、備紅夷議(陳仁錫——皇明世法錄)第二三八種東明聞見錄(不著撰人)求野錄(客溪樵隱)也是錄(自非逸史)兩廣紀略(華復蠡)安龍紀事(江之春)第二三九種閩事紀略(華廷獻)閩游月記(華廷獻)粵游見聞(瞿共美)仿指南錄(范康生)第二四0種青磷屑(應廷吉)(附)燕都日記第二四一種吳耿尚孔四王全傳(不著撰人)(附)金壇獄案(計六奇)戴重事錄(章學誠)董心葵事記(不著撰人)第二四二種江南聞見錄(不著撰人)揚州十日記(王秀楚)嘉定屠城紀略(不著撰人)東塘日札(朱子素)江上遺聞(沈濤)第二四三種清史稿台灣資料集輯第二四四種明亡述略(鎖綠山人)平定耿逆記(李之芳)第二四五種島噫詩(盧若騰)(附)留庵文選第二四六種江陰城守紀(韓菼)江陰守城記(許重熙)平吳事略(南園嘯客)揚州城守紀略(戴田有)第二四七種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第二四八種庭聞錄(劉鍵)第二四九種遇變紀略(聾道人)甲申紀變錄(錢邦芑)甲申忠佞紀事(錢邦芑)滄州紀事(程正揆)北使紀略(陳洪範)袁督師斬毛文龍始末(李清)第二五0種崇禎朝野紀(李遜之)第二五一種風倒梧桐記(何是非)庚寅十一月初五始安事略(瞿元錫)弘光朝偽東宮偽後及黨禍紀略(戴田有)東林本末(不著撰人)第二五二種兩粵夢游記(馬光)江變紀略(徐世溥)第二五三種述報法兵侵台紀事殘輯(附)澎湖考略(中法戰爭資料)中法兵事本末(羅惇?)甲申戰事記(池仲祜)請纓日記節錄(唐景崧)第二五四種研堂見聞雜記(不著撰人)(附)庄氏史案(不著撰人)第二五五種滿洲秘檔選輯第二五六種清奏疏選匯第二五七種玉堂薈記(楊士聰)第二五八種江上孤忠錄(趙曦明)孤忠後錄(祝純嘏)嘉定縣乙酉紀事(朱子素)過江七事(陳貞慧)第二五九種東林與復社東林始末(蔣平階)復社紀事(吳偉業)復社紀略(陸世儀)汰存錄紀辨(黃宗羲)第二六0種閩中紀略(許旭)閩難記(洪若皋)海寇記(洪若皋)國變難臣鈔(不著撰人)第二六一種洪承疇章奏文冊匯輯第二六二種東華錄選輯第二六三種烈皇小識(文秉)第二六四種甲申傳信錄(錢甹只)第二六五種中日戰輯選錄(王炳耀)(附)答客問劉大將軍事(中日戰爭資料)簡大獅慘死憤言(中日戰爭資料)聞塵偶記(文廷式)第二六六種弘光實錄鈔(不著撰人)福王登極實錄(文震亨)第二六七種西南紀事(邵廷采)第二六八種浙東紀略(徐芳烈)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不著撰人)揚州變略(不著撰人)京口變略(不著撰人)淮城紀事(不著撰人)第二六九種蜀碧(彭遵泗)第二七0種崇禎長編(不著撰人)第二七一種客滇述(顧山貞)蜀記(著撰人)第二七二種崇禎記聞錄(不著撰人)第二七三種東華續錄選輯第二七四種清史烈傳選第二七五種明季北略(計六奇)第二七六種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第二七七種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第二七八種清季台灣洋務史料第二七九種甲乙日歷(祁彪佳)(附)祁忠敏公年譜(王思任等)第二八0種台灣詩鈔(附)諸種詩集序跋二十篇第二八一種通監輯覽明季編年第二八二種石匱書後集(張岱)第二八三種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蔣元樞)(附)萬壽宮圖碑等拓本六幅第二八四種平定三逆方略第二八五種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李之芳)(附)文襄公年譜(程光豆)第二八六種雪交亭正氣錄(高宇泰)第二八七種使琉球錄三種使琉球錄(陳侃)使琉球錄(蕭崇業)使琉球錄(夏子陽)第二八八種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第二八九種明經世文編選錄(附)盟鷗堂集選文六篇(黃承玄)第二九0種台灣對外關系史料第二九一種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第二九二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使琉球記、中山紀略(張學禮)琉球入太學始末(王士禎)中山傳信錄(徐葆光)槎上存稿(趙文楷)使琉球記(李鼎元)中山見聞辨異(黃景福)琉球實錄(錢氏佚名)琉球說略(譯述)(姚文棟)琉球形勢略(中根淑)琉球朝貢考、琉球向歸日本辨(王韜)第二九三種琉球國志略(周煌)(附)續琉球國志略(趙新)第二九四種崇禎實錄明□宗□皇帝實錄崇禎實錄第二九五種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第二九六種明實錄閩海關系史料(附)崇禎長編選錄鄭氏史料初編補輯第二九七種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吳大廷)(附)福建票鹽志略序等十四篇第二九八種台灣霧峰林氏族譜第二九九種清代琉球紀錄續輯琉球事略(桂山義樹)琉球入學見聞錄(潘相)琉球小志並補遺(譯述)(姚文棟)第三00種雍正硃批奏摺選輯第三0一種偏安排日事跡(不著撰人)第三0二種嶺海焚余(金堡)第三0三種陳第年譜(金雲銘)第三0四種寄鶴齋選集(洪棄生)第三0五種蘄黃四十八砦紀事(王葆心)第三0六種中山傳信錄(徐葆光)第三0七種明史選輯第三0八種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羅大春)(附)上制府請經理台灣後山番地(佚名)淮軍平定台灣番社紀略(方浚頤)台灣地勢番情紀略(方浚頤)征番紀勛(依田學海)第三0九種台灣關系文獻集零閩省海賊(孫承澤——春明夢余錄)浮海記(張麟白)皇明□□樂齋公暨妣郭氏志銘(鄭經)皇明石井鄭氏祖墳志銘(鄭經)鄭氏祔葬祖父志銘(鄭克塽)閩中即事(葉舒潁)清三藩史料選錄永憲錄選錄(蕭奭)雍正八年上諭檔選錄培遠堂偶存稿選錄(陳宏謀)柚村文選錄(湯彝)綠野齋集選錄(劉鴻翱)台灣之獄(夏燮——中西紀事)鴉片戰爭閩省軍需請銷案(明清史料壬編)送黎召民觀察台灣序(陳璞——尺岡草堂遺集)岑勤襄公奏稿選錄(岑毓英)石遺室集選錄(陳衍)台陽集(唐贊袞)書台嶠紳民電稟後(不著撰人)澎湖文獻鈔存數典不忘
㈧ 寧海的名人故事(方孝儒)
方孝儒是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寧海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學生870餘人全部遇害,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福王時追謚「文正」
「滅十族」。歷史上只有「滅九族」的酷刑,有史以來,「滅十族」惟方孝孺與景清兩人。
大儒方孝孺為他起草登基公告,當然為思想正統、極端忠於前皇的方孝孺所拒絕。
因為有求方孝孺,當方孝孺批駁朱棣將篡位辨解為「法周公輔成王」時,朱棣還是保持耐性說是皇室家事,意為讓方孝孺迴避。偏偏方孝孺頂真到底,拒不同意。
《明史·方孝孺列傳》只是說他被凌遲磔殺,並未記載被滅十族,株連坐死847人(一作873人)等字眼,但明崇禎《《寧海縣志·方孝孺傳》、《明史紀事本末》、明末鄉賢大家黃宗羲的《方正學孝孺》、《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等大量文獻都記載他被滅了十族。另外,崇禎年間編纂的《熹宗實錄》也記載了方孝孺被夷十族的故事,而且還記載了當年方孝孺的幼子被人救出,逃出生天,假借余姓延續方姓一脈,至天啟二年,方孝孺十世孫伏闕上書以聞,得以贈恤的故事。
除了死去的800多冤魂,更有數千人被流放、充軍,其中不少被折磨致死。「滅十族」是永樂皇帝朱棣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