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獻
銀飾特徵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 苗族銀飾
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縛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較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編輯本段銀飾歷史
在明代以後的數百年裡,苗族銀飾經歷了一個為服從民族審美定勢需要,而演繹、 苗族銀飾
組合、變異的民族化過程。 其一,所有的銀飾原有品種在苗族審美標準的取捨下,有的根本末被接納,有的引入後即被淘汰,有的屢經改造l]而面目全非,當然,也有的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特徵。其實,任何民族文化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加深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其二,苗族銀飾的民族化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毋庸置疑,人類的需要是藝術創作的第一源泉,群體的審美觀念是藝術創造的規范。苗族銀飾的創新正是遵循這一邏輯而發生、發展的。由於對銀飾的需求,苗族對服裝的審美意識逐漸同實用意識分離開來,由物質需要的依存關系衍化成審美的主客體關系。由於群體審美觀念的規范,在藝術創新的過程中,苗族銀飾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個性。 影響和規定苗族銀飾造型的審美觀點很多,那麼,其中最根本的是什麼呢?苗族從古至今都有「以錢為飾」的習俗, 史料也顯示,「錢」飾與銀飾是同時步入苗族服飾領域的。這種通過「以餞為飾」所流露出來的誇富心態,對於苗族銀飾的審美價值取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銀飾最基本的三大藝術特徵,即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
編輯本段銀飾工藝
加工
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據需要,銀匠先把熔煉過的白銀製成薄片、銀條或銀絲,利用壓、寥、刻、摟等工藝,制出精美紋樣,然後再焊接或編織成型。 苗族銀飾
苗族銀飾工藝流程很復雜,一件銀飾多的要經過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銀飾造型本身對銀匠的手工技術要求極嚴,非個中高手很難完成。 除了在錘砧勞作上是行家裡手,在造型設計上苗族銀匠也堪稱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銀匠善於從婦女的刺綉及蠟染紋樣中汲取創作靈感。另一方面,作為支系成員,也為了在同行中獲得競爭優勢,苗族銀匠根據本系的傳統習慣、審美情趣,對細節或局部的刻畫注重推陳出新。工藝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銀飾日臻完美。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以不觸動銀飾的整體造型為前提。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定性,一經祖先確定形制,即不可改動,往往形成一個支系的重要標志。苗族女性飾銀,愛其潔白,珍其無瑕。因此,苗族銀匠除了加工銀飾,還要負責給銀飾除污去垢,俗稱"洗銀"。他們給銀飾塗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燒去附著在銀飾上的氧化層,然後放迸紫銅鍋里的明礬水中燒煮,經清水洗凈,再用銅刷清理,銀飾即光亮如新。
原料
歷史上的銀飾加工原料主要為銀元、銀錠。也就是說,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經年累月,積攢下的銀質貨幣,幾乎全都投入了熔爐。正因為如此,各地銀飾的銀質純度以當地流行的銀幣為准。譬如民國時期黔東南境內是以雷山為界,其北邊銀料來自大洋,純度較高,南邊來自貳毫,銀飾成色較差。20世紀50年代後,黨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眾的風俗習慣,每年低價撥給苗族專用銀。
銀飾文化
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銀飾的精神內涵
在各種銀飾圖案中,寓含著巫術、信仰的圖像占據裝飾物的主要位置。比如丹江苗族背部銀衣有一個「宗廟」的圖像造型,這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圖樣,其巫術的意義厚重,它具有統管全身銀衣片的地位。所以,每一件銀衣都少不了這個「宗廟」圖樣,且大體穩定,不能隨意創造、變形。還有銀花頭圍上的騎馬武士和小孩銀帽上的神像,也都如此。 苗族的圖騰崇拜,是銀飾的重要造型。苗族圖騰即與苗族有血緣關系的幾種圖像。在苗族古歌中,傳唱是楓木生出了蝴蝶媽媽(即妹榜妹略),蝴蝶媽媽生下了十二個蛋,由鵲宇鳥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這樣,與苗族始祖有關的有四種圖騰。水牛是苗族始祖姜央的兄弟。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銀角是牛角的圖樣造型。水牛是稻作農耕的主力,水牯牛又是祭祀祖先的犧牲。傳說苗族的先祖蚩 尤就是頭有角的。據《述異記》記載:「秦漢間說,蚩尤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觚人,人不能向o」苗族認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動物。雷山苗族常常會把牛稱為「牛媽牛爹」,逢年過節也不會忘了款待牛,要給牛吃酒肉和糯米飯。他們從銀匠那裡取回新打制的銀角時,除了付給工錢外,還要送糯米飯等,以示感謝銀匠給自家製成了吉祥物。在把銀角拿回家裡時要說:「把門敞開,拉牛來了!」並備酒肉慶賀。苗族認為,除天地外,楓樹是祖先之祖。楓樹也當然地在銀飾上有所表現。銀飾上的吊花,多為三角形的楓葉紋,它也作為連結其他圖樣的中介造型。苗族古歌當中提到了十餘種鳥類,而幫助蝴蝶媽媽孵化十二個蛋的鵲宇鳥,有說是燕子的一種。它是由被砍伐的古楓樹梢變來的,所以也是被苗族作為圖騰來崇拜的。因而,銀燕雀是苗族銀飾中一種極為重要的圖樣造型。雷山丹江的主體由銀雀組成的銀簪中,有四隻銀雀,中間的一隻被做得很逼真,神態活靈活現,連一片一片的羽毛紋理也清晰可見,小雀則抽象簡略。都勻王司的銀雀發簪主體就是一隻神態逼真的寫實的鳥,它展翅欲飛,身上的羽毛也一片片地微張,嘴裡還銜著一個銀籠。蝴蝶的紋樣造型在銀圍帕、發簪、銀梳、耳環、衣帽飾、項圈、壓領、銀衣片、背帶、腰鏈、吊飾、手鐲、—戒指、煙盒、圍腰銀牌等幾乎所有的銀飾上都能看到,因為蝴蝶媽媽是傳說中苗族的母親。上述幾種圖騰的紋樣造型都是苗族銀飾不可或缺的。而期於的各種動物、花草圖案造型則可以靈活搭配,給銀匠留下了廣闊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不同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
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這樣寫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相傳蚩尤是苗族的祖先,而龍卻是蚩尤的對手。所以,苗族在古歌《十二個蛋》當中,「水龍」只是其中的一個蛋,並沒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苗族的歷史文化中,有的地區有招龍、接龍的習俗,把龍視為至尊。但也有好些地區並沒有特殊的龍崇拜。 施洞龍船節的傳說很能代表苗族與龍的關系:很久很久以前,小河口住著一位老人,名叫保公。一天,他帶著孫子九保下河打魚,老人先上岸。老人離開了一會兒之後,突然烏雲翻卷,不見了孫子。這時,老人不顧風狂浪急,潛下水去找孫子。老人在水下見到一個老洞,他悄悄進去一看,龍正枕著孫子的屍體在睡覺。老人憤怒至極,但他沒有驚動龍,而是游回岸上,用火鐮、火草扎豬尿泡里,又潛回龍洞,放火把龍洞燒了。但是燒龍洞的煙霧卻彌漫著整個清水江的上空。一連七天七夜不見陽光,四下里漆黑一片。鳥不出窩,雞不打鳴,牛不犁田,人也沒法做活路。小孩位只有在屋檐的水口下用棒槌、包穀桿劃著玩。嘴裡無意中喊道:「咚咚多!咚咚多!」如打鼓聲。這時,天竟然慢慢發亮,大家都興奮極了。不久,江面上飄起了一條四丈長、水桶一般粗、花花綠綠的龍屍。在施秉縣的勝秉寨,龍屍被撈了起來。各地的寨老被招呼去吃龍肉,後來各寨子的人都去搶著吃龍肉。不多久,就把整條龍都搶完了。勝秉寨分得龍頭,平寨分得龍頸,塘龍寨分得龍身,榕山寨分得龍腰,施洞的人去得晚了點,分得龍尾,楊家寨去得最晚,只分了點龍腸子。當人們把龍肉分走後,夜裡,龍的魂靈便給大家托夢說:「我害了老人的孫子,自己也賠了命,你們如果用杉樹做成我的身子模樣,在清水江里劃上幾天,讓我又活起來,我就會保佑你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於是,施洞一帶便興起了劃龍船的習俗。 基於這樣的文化背景,在施洞等地苗族服飾刺綉中,龍就是隨處可見的、有善有惡的、善惡互換的、可以與各種動物「嫁接」的一個符號。但銀飾比刺綉更多地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苗族銀飾中龍的圖樣,最多地是見於頭飾。特別是女性戴的銀角,大多為雙龍戲珠等吉祥圖樣。項圈上,龍紋圖案比較普遍,而且與別的花樣、動物搭配特別豐富,在這里,龍只是動物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它可以和各種動植物平等共處於一個項圈之上。如貴州黃平、凱里一帶流行的:「龍鳳搶寶單層響鈴銀項圈」,它單面浮雕雙龍、雙鳳搶寶紋飾,中間是浮雕的龍紋圓盒,下部圈沿墜了貓、鹿、魚和龍紋響鈴吊飾。又如貴州施秉一帶流行的一種響鈴銀項鏈,它的鏈身吊墜鳳凰、蝙蝠、老虎、蟾蜍、雞、馬、魚、人及一串響鈴,項鏈正中墜一個圓盒,一面飾浮雕牛頭紋,一面飾葵花紋,盒下墜刀、劍、挖耳勺等吊飾,就是在實用的短劍上,也鏨有很簡單的龍紋。這龍紋,是在最下層最不起眼的地方。它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龍在苗族心目中的尋常地位。苗族的龍有各種各樣的,諸如牛龍、蛇龍、魚龍、鳥龍、豬龍、羊龍、馬龍、蠶龍、蜈蚣龍、蚯蚓龍、螺螄龍、蝦身龍、雞頭龍、雙頭龍、饕餮龍、狃龍、麒麟龍、穿山甲龍等等。不過,施洞地區龍的這種「尋常性」也是有條件的,比如小孩佩戴的銀帽飾,就有菩薩、仙童以及獅、虎、麒麟珍稀猛獸,沒有龍的圖樣,這似乎又體現了龍的不尋常性。因為孩子年幼,還承受不起這尊貴的龍。
苗族銀飾中獨特的遷徙文化
苗族的銀飾雖然出現較晚,但由於苗族口傳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漫長的遷徙和征戰的歷程在已經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他們依然銘記著祖先遷徙和征戰的千難萬險,回憶著遷徙途中的風物,崇拜著祖先的勇敢頑強。所以,他們銀飾上對苗族長期的征戰、遷徙歷程、遷徙文化多有反映。比如在台江和雷山丹江和的銀花頭圍上,都有武士執刀棍騎馬賓士的造型。施洞婦女佩戴的一種製作精細的銀馬圍帕,中間是珠寶嵌鏡面,左右兩邊各7名剽悍的男子頭挽高髻手執兵器立於馬背之上,相向而馳,造型生動。這都是先祖們馳騁疆場不斷西遷的征戰場面,表現了施洞人對先祖的緬懷紀念。施洞苗族婦女的衣背飾物 - 銀衣片上,也有男子騎馬的紋樣。盧山還有一種兵器銀吊飾,將各種刀、劍、挖耳勺等掛在婦女的腰間,這都是當年征戰遷徙的印痕。另外,獅子這種猛獸和牡丹花卉在貴州苗族地區從未有過,但台江、施洞一代的婦女胸飾掛牌、鏤刻有獅子和牡丹花的銀衣片,刻有牡丹獅紋的銀手鐲、小孩銀帽,花溪一帶未婚女子佩戴的銀鎖胸飾,黎平的雙龍雙獅銀飾吊牌……都離不了獅子,銀飾中也常有牡丹花紋,這可以看作是苗族先民在中原地區生活,並吸納了漢文化因子的寫照。魚是苗族東方江邊、海邊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食品。魚除了多子的生殖崇拜含義之外,《苗放古歌》中唱道:「榜生下來要吃魚……魚兒多著呢!穿枋般大的鯉魚。在這兒得魚給她吃,榜略好歡喜。」苗族遷徙到西部山區以後,不僅在水田裡養魚延續了在東方吃魚的習慣,而且在銀飾上有充分的反映,魚是苗族從頭到腳各種銀飾少不了的紋樣和造型。苗族銀飾中還有一種獨特的飾物是響鈴,不論是項圈還是掛牌、吊牌、圍腰吊飾,都常常佩有響鈴,這也是一種遷徙的遺風。在響鈴聲中,人們走過了一道道山水,前呼手應,永不失散。
透視出封建社會中缺乏的平等觀念
苗族銀飾產生於明代以後的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明、清時代人們的衣著首飾都是有一定等級規則的。這從明朝末年的重要畫家陳洪綬的《夔龍補袞圖》中可以看出。畫面共三個仕女,前面一個年事稍大的是穿著華麗的貴婦,另外兩上年齡幼小,為宮女身份。貴婦的發髻之上還插有簪釵頭飾,宮女的據打扮則一眼可見出差別。至了清朝,宮廷中上至皇太後,下至貴婦的正式官樣服裝的具體規定和配套的各種珠寶飾物,在《大清會典》圖卷和《大清通禮》卷中都有記載,任何人不得逾越。但同樣生活在明、清時代的苗族,在銀飾的佩戴上卻與服飾一樣,無等級區分的。不論你是寨老,理老,土司、鼓藏頭及其家屬還是普通百姓,只要在一個社區生活,人人都可穿著佩戴一樣的銀飾。比如前文提到的黃平苗族姑娘出嫁時的盛裝頭飾,極其雍容華貴,但它卻並非貴婦人的專有,那一帶的苗家姑娘出嫁時都可佩戴。西江苗族姑娘出嫁時必須佩戴銀角,如果家裡沒有,可以去向親朋借用,人們都樂於相借。這也體現了古代苗族社會傳承下來的原始平等的民族精神。
苗族銀飾具有一種展示性
漢族的首飾只是一種點綴,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愈更簡化。大多數婦女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佩戴首飾,更少佩戴銀飾。而苗族在過節或婚嫁等人生的重要時刻,都要把銀飾佩戴起來盛裝相配,而且是以多為美。苗族民諺說:「無銀無花,不成姑娘。」有些人家在女兒年幼的時候就開始為她逐年打造銀飾,一年積一點,存放在專門的木箱里珍藏。等女兒長到十多歲了,在盛大節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就會裝扮起來,向同胞們展示。西江苗族要在全套銀飾備齊之後,才能製作銀角,而在節日期間有無銀角展示,則能折射出姑娘的社會地位,沒有佩戴銀角的姑娘,跳蘆笙舞時只能排在佩戴銀角者的後面。雷山丹江的苗族銀花頭圍,要使佩戴者的整個額頭都有銀花環繞。施洞姑娘的一種藤形銀飾圈常常戴得把嘴都遮掩了,耳環也掛三四隻的,最重的一隻就有4兩。一件鏤空的銀衣由44枚銀片縫綴在衣裳的前身後背。黃平的一副銀鳳冠重達2公斤多。從江西山的一副13件銀排圈將近2公斤重。好些地方苗族女子全身的盛裝銀飾加起來有二三百兩重。這是一種美的展示、力量的展示、財富的展示。這種展示導致了銀飾藝術的交流,使得苗族的藝術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從而促進銀飾藝術的不斷繁榮。
苗族銀飾特別注重與服飾的搭配
節日里和人生重大喜慶日子裡著盛裝服飾,並搭配全套盛裝銀飾,有一種珠聯璧合的效果,更顯得雍容華貴,烘託了歡快熱烈的節日喜慶氣氛。日常生活中著便裝服飾搭配便裝銀飾,這樣方便、簡潔、大方,便於日常勞作。西江和丹江的苗族便裝,頭飾只用一支焊有四粒小銀珠的銀簪,既作裝飾也作固定發髻用。只要梳苗族發髻的以上兩地女子,都必用這種銀髻。還有圍腰牌和圍腰鏈,都不僅有裝飾作用,還用於固定圍腰。耳柱過去也配便裝,但現在日常佩戴耳柱的年輕女子比較少。在農業生產相對發達的施洞地區還有次盛裝,於一些禮儀場合穿著,並搭配相應的銀飾,這樣既莊重得體,又方便行動。另外,在銀飾自身的圖案搭配上,一般講究對稱。例如背部銀衣的銀片,各種動物圖樣都是一邊一隻,小孩銀帽上的神像,也是左右對稱的。但在發簪上,也常常有不對稱的造型出現,這種不對稱使銀飾顯得更加靈動、更加呈現出生命的自然狀態。
Ⅱ 苗族的資料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一、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二、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時期就種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會,以樹葉為衣,以岩洞或樹巢為家,以女性為首領的情況,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從一些地區的親屬稱謂制度中,還能看出從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從血緣婚到對偶婚的演變痕跡。秦漢以後,封建王朝在大多數苗族地區建立郡縣,實行「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的羈縻政策。五溪地區的苗族先民已開始從事農業生產,掌握了用木皮織績和以草實染色的紡染技術,出現了產品交換 。
三、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第二工作隊經過實地考察,對各地苗語的構詞大致相同,而語音不同的特點進行科學研究後,將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四、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
Ⅲ 誰能提供一下關於苗族舞蹈論文文獻啊
http://sshtm.ssreader.com/bookinfo.aspx?ssid=10330292&lib=14這個是其中的一部關於苗族舞蹈的文獻,希望對你有用
Ⅳ 貴州侗族的著作有哪些 論文文獻有多貴州苗族的著作有哪些 論文文獻有多
問題看不見 。 網址打不開。等於沒有看見答案。
Ⅳ 苗族簡介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
名稱由來: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
Ⅵ 苗族介紹
苗族具體介紹如下:
1、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不僅款式種類繁多,樣式各異,而且是最能代表該民族特徵的物品。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
2、節日
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
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
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3、風俗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還有酸菜。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6)苗族文獻擴展閱讀
苗族自稱Hmub(諧音:牡)、Hmongb(諧音:蒙)、Hmaob(諧音:摸)、maob(諧音:毛),有的地區自稱ghab nus(諧音:嘎腦)、ghab Xongb(諧音:仡熊)、deb songb(諧音:帶叟)等。他稱「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
Ⅶ 苗族的資料100字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
「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7)苗族文獻擴展閱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
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
Ⅷ 苗族的簡介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
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
(8)苗族文獻擴展閱讀: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黃傳說時代。當時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聯盟,而在甘陝黃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為首的另兩大部落集團 。
炎帝與黃帝沿黃河由西向東發展,先後與蚩尤在涿鹿一帶發生戰爭。蚩尤先打敗炎帝,「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後來炎帝與黃帝聯合戰敗了蚩尤,「軒轅之時,蚩尤最為暴,莫能伐,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Ⅸ 苗族的資料。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1][2][3]。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3]。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1]。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