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文獻
① 鬼吹燈第1部之雲南蟲谷簡介
內容簡介:
雲南水下發現金字塔式的獻王墓——這不是現實,而是小說!傳聞救人性命的雮塵珠成了古滇國獻王墓的隨葬品,摸金校尉深入瘴癘之地,再探古墓奇險。
三個摸金校尉依照一張人皮地圖穿過遮龍山下古滇國秘密地下水道,不料遭遇千年痋術機關,成千上萬個奴隸製成的「痋俑」像炸彈一樣倒懸在洞頂。
當它們接二連三地落入水中,引發的卻是一連串的弱肉強食,一物降一物;叢林中夜現「SOS」電碼,是曾經葬身此地的飛虎隊隊員怨魂作祟,還是獻王的大祭師設下的迷局……
(1)彌勒文獻擴展閱讀
《鬼吹燈》第一部第三卷《雲南蟲谷》,寫這卷故事的時候正好是在看世界盃,印象尤其深刻,是對精力、體力、毅志品質的一次嚴峻考驗。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作者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
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沖鋒(搶)槍,同山谷里蜈蚣惡(占)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
老式裝備的探險隊,皮劃艇漂流、墜毀的空(君)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芝加哥打字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
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② 布袋和尚的文獻
最早記載布袋和尚傳記的檔案文獻,是成書於北宋端拱元年(988年)贊寧所著《宋高僧傳》卷21記載的《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文中記述了布袋和尚卧雪不粘衣、能示人吉凶、善測天氣、暗示彌勒化身等,是現存僧傳中最簡明的布袋和尚傳。
景德元年(1004年)道原所著《景德傳燈錄》卷27所載《布袋和尚傳》,又有銜頭乞錢、問答佛理、作偈說法、逝後現身、四眾圖像等記述,在《宋高僧傳》基礎上加入了若干典故。
南宋(1269年)志磐所著《佛祖統紀》卷42所載布袋和尚篇幅雖少,卻加入了《景德傳燈錄》沒有的記載,且和後世所見的布袋和尚像構圖有密切的關系。此外,較為重要的傳記還有:華亭念常《佛祖歷代通載》(1341年以前)、覺岸《釋氏稽古略》(1354年)、曇噩《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1366年)、佚名《神僧傳》(1417年)以及廣和《布袋和尚後序》、惠智《重刻彌勒傳略記》、佚名《布袋和尚傳》等。
其後,從元代到清代所修浙江地區的方誌和《岳林寺志》、《奉川長汀張氏宗譜》、清雍正《浙江通志·布袋和尚傳》中,也記有很多布袋和尚的傳說。而布袋和尚的口頭傳說,則更是廣泛存在,且代代不息,僅在他生活過的奉化長汀村、錦屏街道、溪口鎮、裘村鎮的流傳故事就有百餘則之多。 不論細節的繁簡,有關布袋和尚生平梗概,各傳中均沒有太大的出入。
布袋和尚傳說的產生,有深厚的社會文化背景。奉化歷史悠久,文化昌盛,秦時即為鄮縣縣治所在地,唐代正式建縣。奉化之名來自「遵奉王化」,民俗淳厚,「和文化」深入民間。布袋和尚幼讀詩文,知書達禮,紮根群眾,深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奉化地域文化熏陶,形成了豁達樂觀、大度寬容、助人為樂、幽默風趣的性格。他雖然出家,但不出世,與百姓有著廣泛的交往和密切的聯系,因此,他的傳說得以不斷豐富,生生不息。
③ 藏傳佛教與彌勒佛什麼關系
彌勒佛在佛教中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不僅大乘佛法信仰他 。小乘佛法也信仰他。藏傳佛教更是把他當作未來佛供奉。幾乎每一所藏傳佛教的寺院都有一尊大型的彌勒佛像單獨供奉 (在藏語中成為強巴佛。)
在密教,胎藏界之彌勒,坐於中台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之彌勒在賢劫十六尊中,坐於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曰迅疾金剛。
④ 印度神話的歷史淵源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經》問世,這是印歐語系諸民族中最為古老的一部文學著作,全部是祭祀用的聖歌和禱詞。在其中,印度神話初次較為系統的組合起來。吠陀神話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羅,他是天帝,眾神之首。據記載,因陀羅原本是帶領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死後成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詩人對於權利的一種附會。與它相關的註解文獻有《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吠陀神話中歌頌的主神是天帝因陀羅,以及水神伐樓那、死神閻摩、風神伐由等司掌自然的大神。吠陀文化後期,印度產生了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出現是其權力更為集中的一個體現。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在各方面快速發展的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經濟發展、戰爭頻繁、思辨深邃,是這個時代的三大特徵。,這一時期,宗教方面,出現了耆那教,其藝術和哲學價值也是最高的。印度神話對佛教影響也非常大,佛教的神除了釋迦牟尼、幾個弟子、幾個羅漢之外,觀音借鑒了雙馬童、彌勒借鑒了密多羅、毗盧遮那最初是某阿修羅王的名字、各種明王來自濕婆的憤怒相、閻羅王是閻摩、四大天王來自印度的四方護法神(懼毗羅、伐樓拿等)、韋馱是卡爾提克亞、吉祥天是羅乞什。其中印度神話最著名的要算《羅摩衍那》和《摩柯婆羅多》。這是兩篇非常龐大的詩史,限於篇幅就不詳細介紹了。《摩柯婆羅多》中最有名則是鼎鼎大名的人類英雄黑天。對印度神話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可以找這兩本書的翻譯版來看看。
其實與印度神話相關的書籍還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往世書系列。通常,往世書分為十八大往世書與十八小往世書。這些書應該算是眾神的個人傳記和專題介紹,比如《梵天往世書》、《毗濕奴往世書》、《濕婆往世書》、《大鵬往世書》等等。
⑤ 雲岡石窟簡介
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設置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5)彌勒文獻擴展閱讀:
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遺產保護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的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歷史上雲岡石窟也經歷過不同方式的保護與修復,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雲岡石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保護,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⑥ 關於雲南愛國人士的文獻資料(包括圖片,文字資料)
找了一個,認不得個符合你的要求,本來有圖的,粘不上來.
張沖又名張雲鵬,彝族人,1900年出生在雲南省瀘西縣小補坎村一個官僚家庭里。父親張玉廷曾做過很短一段時間的縣知事。母親陸氏,是一個善良和藹、勤儉持家的農村婦女。她最疼愛張沖,張沖對母親則唯命是從,因而有「孝子」的美名。張沖幼年時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和四書,後又進過瀘西小學,但他對讀書很不感興趣,尤其對那些「之乎者也」更感到厭煩,雖然父親望子成龍,對他管教很嚴。可是他最厭惡「光宗耀祖」、「顯親揚名」那一套。 張沖在讀書期間,愛打抱不平,有些豪紳子弟欺侮窮苦學生,他常挺身而出,和那些豪紳子弟針鋒相對。窮苦學生不管年齡大小都尊稱他為「張三哥」,有的叫他「三少爺」。
張沖喜歡走村串寨,經常見到許多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官差團丁一下鄉來,狐假虎威,殺雞打狗,逼捐捆人的黑暗現實。在學校里也聽到老師們講清朝政治腐敗,和外國人訂立了許多喪權辱國條約,袁世凱又承認了什麼「二十一條」,他不勝痛心疾首!他很想將來干一番為國家民族爭光,為人民解倒懸之苦的輝煌事業,然而囿於西南邊陲的窮鄉僻壤,茫茫四顧,看不到一線曙光。
張沖的家庭,原也不過小康之家,雖然父親做過縣知事,但時間不長,為官又清正,自然沒有多少產業。年復一年,他的家庭已衰敗下來了。母親親自上山找豬草養豬。張沖漸長,見到母親終日勞碌,很心疼母親,就自動代替母親上山找豬草、砍柴,回家又幫助母親喂豬。父親認為他讀書不成,學做生意也還要得。一天,命他馱了一窩小豬到猴街去賣。他賣得十幾塊光洋,正想回家,一個叫趙光廷的(原與他性情合得來),因賭錢輸了,對方逼錢很緊,跑來向他求援,他慷慨地把賣豬錢給了趙光廷,為他解了圍。後來趙光廷受豪紳壓迫,鋌而走險當了山大王,逐漸發展到200多人的武裝。瀘西的豪紳,家家都被趙搶劫,有的被殺死。趙部有的頭目也想向張家動手,趙堅決不準說:「三少爺是我的恩人,決不可打擾他家。」後來官府派兵來剿趙,將趙部打散。
1918年張沖的父親去世,豪紳們常常欺負寡母孤兒,母子倆過著艱苦生活。1920年,張沖遵從母命,赴昆明報考昆華中學。因考期未到,就在昆明補習功課。就在這個時候,一些豪紳控告張沖勾結趙光廷搶劫他們,省方來文「速即逮捕歸案」。好在這公文被從前曾在張玉廷縣署當過差的一位公差偷看了。那公差一面將公文暫時壓住,一面暗地通知張母,叫張沖躲避。張沖買了一張由昆明到河口的火車票,擬從越南到廣西。到河口後,因無出國境護照,只好踅回宜良寶紅寺村,在舅舅家住了幾天。又決定經陸良、羅平到貴州去投軍。他直往貴州走,一天在途中休息,遇到兩個也被豪紳壓迫跑出來的小夥子。邂逅相逢,成了知己朋友。
那兩個小夥子要到滇黔邊界去投靠一個叫張壽廷的山大王,建議他說:「你到貴州去投軍,哪天才能出頭,哪天才能報仇雪恨?不如和我們一道去投靠張壽廷,將來還有報仇的一天。」他覺得有道理,於是三人結伴同行。一天三人走到滇黔交界地方的一個小街,見到一個軍官裝束的人和一個士兵裝束的人各背步槍一支,正在向小攤販窮凶惡極地收錢。張沖問賣飯的老大娘:「這些是什麼人?」「是團防隊的,來收什麼團防款……有個黃大爺交不起款,被捆去關了一天,賣了田把款繳了,才放回來,幾天後就死去了。我做點小生意,這樣捐,那樣稅,看來也難活命。」老大娘辛酸地訴說道。張沖聽了義憤填膺,和兩個小夥子商量說:「幹掉這兩個傢伙,為民除害!」「奪得武器見到張壽廷更好。」三人各抽出小匕首,三刀兩刀殺了那兩個作惡多端的傢伙,這就是他被逼上樑山除暴救民的起點。
投奔綠林
張沖自投靠張壽廷後,見這里雖有1000多人,但都是烏合之眾,毫無紀律,搶人殺人,不分好壞,不分貧富,他看了很不順眼,就向張壽廷建議,把部隊整編為一個團,以收統一指揮之效。樹起「打富濟貧」、「除暴救民」旗幟,對老百姓和小商小販,一律保護。可是張壽廷眼光狹小,根本聽不入耳,並說:「你是個娃娃,懂得什麼?叫你怎樣做,你就怎樣做。」張沖很懊悔走進這個魔窟,想遠走高飛,遂和十幾個知心的人商量,大家商量的結論是:「暫時在這里另外發展力量」。他的槍打得很准,有「神槍手」之稱。他說話有板有眼,有道理,在他談話或聊天時,常有很多人圍著他靜聽。有不少人都尊稱他為「少大人」。這當然就免不了受到張壽廷的嫉妒,張壽廷陰謀要置他於死地。他得到消息,在一個夜間,率領擁戴他的 80餘人,和張壽廷分道揚鑣。
他脫離張壽廷後,大顯身手,游擊於陸良、羅平、師宗、平彝(現富源)、瀘西、彌勒和丘北等縣廣大農村,提出「上等之人差我的錢,中等之人莫照閑,下等之人來和我過年」和「打倒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保護工農商,救濟貧窮屍等口號。在所到之處,貼出標語,對農民的一草一木都用錢買,向窮苦人贈布、贈衣、贈錢、贈糧,得到了群眾的歡迎。只要聽到「少大人」的隊伍來了,男女老幼都爭著來看,家家送茶送水。民間流傳著一首歌:「太陽出來紅彤彤,瀘西出了個張雲鵬,救濟貧窮人,打倒富家翁。官差、團丁不敢下鄉來喲,雞犬免遭凶。」各地受壓迫的窮苦人都紛紛來投靠他,三四年間發展了600餘人。雲南政府派了韋杵團來剿。由於他深得民心,情報靈,韋杵軍隊撲了空。後來韋杵把軍隊分散到農村駐剿。張沖提出:「一個排的兵力全部消滅,一個連的兵力相機消滅,一個營的兵力不打。」
截至1924年先後消滅了官軍六個排,擊潰了七八個連,而且隨時在側後方擾亂和威脅韋杵團部,並常派便衣隊殺死哨兵,奪槍而走。弄得韋杵暈頭轉向,龜縮不出。
由山大王到龍雲的第五師師長
1924年,雲南政府第二軍軍長兼蒙自鎮守使胡若愚派了一個精銳團,指揮師宗、羅平、陸良、瀘西、彌勒等縣團防隊來會剿張沖,他們先派人來勸降,張沖不買胡的帳,堅持斗爭,同這個團周旋了一段時間。以後張沖探悉所謂的七省聯軍的聯帥唐繼堯和他的幾個軍長胡若愚、張汝驥、龍雲、李選廷意見分歧,將來有可能發展到分裂混戰的局面。於是他決定把隊伍開到沒有駐軍的丘北縣,擬和丘北縣的兩個山大王--王崇興(綽號飛六)、王崇雍(綽號飛七)聯系,聯合對抗胡軍,二王也願意和他合股。後來許多群眾反映這二人是姦淫婦女、殺人放火的惡魔,他就決心消滅二王以壯大自己的力量。不料胡已派兩個團的兵力追到丘北圍剿。他認為如果繼續和敵人拖下去,就有被敵強大兵力消滅的危險。乃決定暫時接受胡的編制,以保全力量,相機再把部隊拖出,遂接受了胡的編制,任九團三營營長。
1925年(一說1924年),唐繼堯組織民治黨,自任總裁,並自稱建國聯軍總司令。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竊據了北伐軍總司令高位,派人來雲南拉攏唐。唐不買蔣介石的帳,他幻想乘北伐軍和北洋各系軍閥混戰之機,問鼎中原,坐收漁利。然而他又自私,任命他胞弟唐繼虞為訓練總監,黨、政、軍事務,由他弟兄倆獨斷專行。新訓練的幾個補充大隊(即團)和向法國訂購的2萬支新式套筒步槍擬撥給唐繼虞的第一軍,引起了幾個軍長的不滿。1927年 2月6日四個軍長開秘密會議,反對唐的倒行逆施,2萬支新式套筒槍剛運到河口,就被胡駐河口部隊全部扣留,要求唐平均分配給各軍。同時要求把新訓練的幾個大隊,平均補充各軍,對黨、政、軍事務今後也要民主討論。唐野心未遂,憂憤成疾。張沖探得這個消息,就乘胡派他押軍餉之機,於1927年3月把部隊連同軍餉拖到丘北。1927年夏,又用計誘殺二王及其他頭目共七人,盡降其眾300餘人,繳步槍250餘枝,聲威大振。
1927年夏,大軍閥唐繼堯病勢加重,一命嗚呼了。胡若愚自稱省長(後蔣介石委他為雲南省主席兼三十九軍軍長)。李選廷料到雲南軍隊要分裂混戰,主動卸了軍權。胡派人到駐華寧縣的張庚伯團(原屬唐直接指揮)聯系,要張團歸三十九軍節制,龍雲也派人到華寧要張團歸三十八軍(蔣新委的番號)節制,駐大理的唐繼虞要張團把部隊開到大理。張庚伯是一個庸人,正在十字路口徘徊。張沖得知這情況把部隊開到華寧,和張庚伯聯系,表示願把部隊編給張庚伯團,任副團長兼營長。他建議張庚伯:「既不要受胡、龍節制,也不要去大理,把部隊開到滇黔交界地方--富樂鎮,整訓部隊,擴充武裝,坐山觀虎鬥,准備問鼎滇池。」他又分析形勢說:「唐死後,幾個軍長明爭暗鬥,根本無暇管我們,可放心獨樹一幟。」張庚伯便把部隊開到富樂整訓和擴充武裝。在整訓中,他建議張庚伯上軍官講堂,他上軍士講堂。
在他上軍士講堂時,常常講貧與富的根源:「中國有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他們存在一天,老百姓就只有當牛馬,在飢寒交迫中呻吟……我們這支軍隊,要鍛煉成嚴守紀律,徹底為勞苦大眾謀福利的新軍。……我團有許多軍官,惡習太深,死氣沉沉,將來要你們去接替。」他又經常了解每個士兵的家庭情況和思想情況,經常在經濟上、精神上給予適當的解決和鼓勵,博得了全團士兵的愛戴。時機成熟了,最後一次,他在講堂中宣布:「今天就是要你們去接替那些飯桶軍官的機會到來了!你們聽不聽我的指揮?」全團軍土舉手擁護。他命全團軍士立即回營各把本班弟兄全副武裝帶到操場集合,他作了簡短的講話後,把部隊開到富村。
進行整編後,派人送了3000元光洋和四支十響手槍給張庚伯,並稱:「兵變,團長速走屍張庚伯只好把這3000元錢分發給各級軍官、軍佐回家。張沖在富村發展了近千人武裝,又把部隊開回富樂。在富樂駐了十多天,又把部隊開到瀘西。在瀘西又發展了1000多人武裝,共有4000多人。整編為兩個團,稱支隊司令。
這時胡、龍矛盾日深,胡派人來聯絡他,委他當旅長。龍也派人來聯絡他,任命他當師長。他兩面周旋,兩面索領軍餉、糧秣、服裝,卻按兵不動。
唐繼堯死後,唐的警衛旅旅長王節修編歸三十九軍建制,王節修本是唐氏弟兄忠實爪牙,他陰謀擁唐繼虞當雲南省主席,常在胡、龍間進行挑撥離間,使胡、龍明爭暗鬥的矛盾與日俱增,演到互不見面的程度。胡若愚、張汝驥聯合圍攻龍雲,於1927年6月14日俘虜龍雲。盧漢逃脫,召集龍雲舊部,並聯合朱曉東和張鳳春集中祥雲縣,誓師為龍復仇,一直攻抵祿豐。盧把祿豐城包圍,主力在一夜急行軍進抵昆明。胡、張兩軍潰敗,胡若愚被迫把龍雲放出,盛宴款待,向龍聲稱:「老弟,我們都受到王節修離間影響,我和張汝驥去北伐,你回昆明維持雲南,你回昆後,務必把王節修殺掉。」龍回昆後,果然誘殺了王節修。
張沖聽到龍雲已回昆明,就親到昆明會見龍雲,任第五師師長。他自接受編制後,由數百人發展到掌握一個師的武裝。
獻計擊敗反龍三軍
胡若愚釋放龍雲後,和張汝驥一道,揚言北伐,實質是利用龍雲殺掉王節修激怒唐繼虞進攻龍雲。胡、張兩軍開到貴州的畢節和四川的敘永一帶駐下,一面和貴州省主席周西成及四川的一個軍長賴新輝聯系,一面和唐繼虞聯系,以聯合攻龍。
1927年秋,唐軍先頭部隊進攻到安寧,周西成先頭部隊張顯堯旅已攻抵陸良,胡、張聯軍已進抵昭通和曲靖。真是四面楚歌,千鈞一發!龍雲慌了,准備跑香港,張沖得知這消息,向龍雲獻計:「軍長不能走,走了一生事業就完了。」龍說:「人家兵力比我們多幾倍,如何打得過?」張沖分析敵情:賴新輝軍尚未入滇境,若胡、張軍得勝,他可能入滇撈點油水。胡、張不勝,他不會入滇境的。胡、張軍想利用唐軍和我軍打到互有損傷時,才會進攻昆明,目前是坐在黃鶴樓上看船翻。我們只須用少數部隊牽制。唐軍已距昆明不遠,可集中第一(孟友聞)、二(盧漢)、三(朱曉東)、四(張鳳春)四個師主力迎擊唐軍。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一舉全殲唐軍,一是把唐軍擊潰。當然擊潰的可能性比較大些。擊潰後不可遠追,只須用少量兵力佯追,主力速回師曲靖。昭通方面也只須用少數部隊牽制,只要我在曲靖勝利於,昭通敵軍自然瓦解。貴州軍我一個師包下來。我不到陸良迎戰,走過去走熟的小路抄襲猶國材前敵總指揮部側背。猶是個無用東西,他必然調張顯堯旅回援,我只用少數兵力牽制猶國材,主力於途中截擊張顯堯旅,估計可以全殲張旅。我再回師東向把猶國材趕出滇境。聽說貴州軍的毛光翔也是個飯桶,他在安順停兵三個月遲遲不進,也許他想利用唐、胡、張等軍和我打一段時間,他來佔便宜。現在他那三個師還在興仁一帶,聽到猶國材和胡、張失敗,他決不敢入滇境。我把貴州軍趕出滇境,還可以趕到曲靖參戰。這下說得龍雲轉憂為喜完全照辦。
龍雲集中四個師主力,一鼓擊潰唐軍於碧雞關。時唐軍中唐繼磷師主和,歐陽豪謙師主戰,唐繼虞遲疑不決,節節向西撤退。龍雲只用少數兵力佯追,主力東向曲靖, 與胡、張激戰於廖角山,大敗胡、張軍。張沖抄襲猶國材總部,猶倉皇失措,果然調張顯堯旅回援,張沖只用少數兵力牽制猶國材,主力回截張旅於馬街,基本全殲張旅,張顯堯只帶隨身五、六十人逃奔盤縣。他又回師東向,把猶趕回興義,只留一部份部隊保衛滇境,主力又趕到曲靖參戰。一直把胡、張軍(包括昭通方面胡、張軍在內)趕出滇境。從此,張沖的聲名,遍傳三迤,連不少貴州人都知道他是智勇雙全的將軍。龍雲以得勝之師,由東向西,追擊唐軍,時唐軍中主和派占優勢,唐繼虞宣布下野,唐軍全部接受龍雲編制,龍雲雲南江山趨於鞏固。
請纓入桂 圍攻南寧
1930年夏季,蔣馮閻中原大戰期間,李宗仁、白崇禧出兵進攻蔣介石,攻抵湖南衡陽。蔣介石積極拉攏龍雲,任命龍為討逆軍第10路總指揮,盧漢為討逆軍第10路前敵總指揮,率三個師(21個團)進軍廣西。張沖因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贊成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加上他自己有過組織農民反抗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經歷,所以早對共產黨懷有同情。他聽說有共產黨領導的紅七軍在廣西活動,擬聯系紅七軍共同建立革命根據地,就主動向龍雲請纓。龍允許了他的要求,改為一O一師。入桂初真是旗開得勝,勢如破竹,一直攻抵南寧城,把南寧城包圍。盧漢滿以為攻破南寧,直下桂林,可以當廣西省主席。
不料蔣介石突然派陳銘樞來,駐在南寧城郊,向盧漢聯系,盧很不樂意。這時,南寧守將韋雲淞用了個緩兵計,派南守城巨亨20餘人,各執白旗一幅,小手提皮箱一個,來盧漢軍營勞軍。盧漢滿以為韋雲淞來投降,很高興,巨亨們聲稱:「總指揮辛苦,我們商會籌得點薄款,慰勞弟兄們,並向總指揮致敬。」小皮箱一一打開,都裝滿港幣。巨亨們講的不是投降的事,而是說滇桂唇齒相依的利害關系:「蔣介石要想一統天下,各處的地方政權他都要奪,滇桂應該聯合起來倒蔣。」盧漢打他的個人算盤,認為即使把南寧和桂林攻下,也不一定當主席,而且滇桂唇齒相依的利害關系,也有道理。便默許不猛攻南寧,只圍而不攻。而張沖力主猛攻南寧,直搗桂林,和盧漢幾度爭吵。當然,各人的目的不同,張沖的目的是要猛攻南寧,直搗桂林,向紅七軍靠攏,在廣西建立革命政權。盧漢的目的是想當廣西主席,既當不成,何必賣命?所以只圍而不攻。由於氣候惡劣,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圍三個月不攻,師老軍心怠惰,士氣由旺盛變為沮喪。就在這時,李宗仁抽調張發奎部馳援南寧,滇軍雖勇,失去地利人和,又加疾病折磨,敗北回滇。
倒龍未遂 以退為進
盧漢率入桂部隊失敗回滇,兵員殘缺,乃聯合各師師長要求龍雲把已練好的幾個補充大隊補充各師。龍雲有鑒於他們幾個軍長倒唐事例,恐各師長權力過重,於他不利,不但不補充,反而提出廢師為旅的整軍方案。張沖正想乘勢干出一番事業,當然忍受不了,遂與盧漢密商倒龍。盧漢以為聲望比別人高,倒龍後當然是雲南省主席,何樂而不為?二人商妥後,又聯絡朱曉東和張風春。1931年3月,四個師長到宜良開倒龍會議。結果因張鳳春也欲爭省主.席之位,會議不歡而散。龍雲聽到消息,乘飛機到昭通。張沖又和盧漢商量:「倒龍後張鳳春要爭當主席,必然演成分裂局面,龍還有相當實力,結果還是龍來當主席,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不如歡迎龍雲回昆,把主動責任推給張鳳春。」盧漢別無良策,只好同意他的意見。二人乘飛機到昭通,歡迎龍雲回昆明。龍雲這時只設法對付張鳳春,於是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對張的幾個團長許官許錢,張鳳春還在夢中。龍雲召開軍事會議,提出廢師為旅的整軍方案,盧等三個師長自然擁護,張鳳春發言:「入桂三個師兵員殘缺,應該縮編為旅,我這個師兵員不缺,不該縮為旅。」被龍雲當場打了兩個耳光,關進監獄。龍雲廢師為旅的整軍方案完成了。盧漢不願與部下為伍,主動引退。朱曉東調任民政廳長。龍雲念張沖「一計勝三軍」有功,改任第九旅旅長,後又讓他兼鹽運使。
移鹵就煤 興修水利
張沖在任旅長兼鹽運使期間,旅長職權丟在一邊,專致力於鹽利和廣通縣水利工作。在他任鹽運使前,是從30里外運木材到源永井煮鹽。他接任後,認為這樣成本太高,想試驗用煤煮鹽。一些灶戶(把持鹽利的頭頭)說:「不行,我們搞過了。」他不以為然,但搞了幾次都失敗了。他毫不泄氣,繼續試驗,在甲地燒火,在乙、丙地置鍋,結果成功了。那些灶戶大喜,認為煤能煮鹽,成本可降低五六倍。但張沖還不滿足,認為煤還得從20里外的一平浪去運,又擬出移源永井之鹵就一平浪之煤的方案。這樣,灶戶的利益空了,紛紛反對說:「這么遠的路程,如何引得到一平浪?」他不聽灶戶們的諫阻,找了許多測繪和土木工程人員,勘測水道,開山炸石,挖水道基坑,建橋梁涵洞,轟轟烈烈地幹了起來。他又想了燒空磚的辦法(長方形內圓外方空磚),遺憾的是:沒有把釉上在裡面,而是上在外面,鹵水流來,把磚浸漏了。那些灶戶潑冷水說:「不行,空浪費資金。」還派人到昆明宣傳,說他是異想天開。於是財政廳不撥款了。
然而他矢志不移,財政廳不撥款,就向富商借貸。他又想了一個辦法,把空磚的釉上在裡面,安裝後,鹵水暢通一平浪。原來一平浪只有七八戶窮人在那裡撬洞取煤,他很快在一平浪建了幾百間廠房,安裝自來水管。水管一開,萬口鍋頃刻鍋滿。原來用柴煮一鍋鹽的成本為45元舊滇幣,移鹵就煤後的成本為l元5角舊滇幣,降低成本30倍。以前很多山區農民多數時間吃不上鹽,移鹵就煤後,產量大增,山區農民都吃上了鹽。
張沖任鹽運使,本來與建設廣通縣毫不相干,然而他走遍了廣通各地,認為洛川壩很大面積不產糧食,深為可惜,提倡興修洛川壩水利。雖動員了一些人投資,但數字很微,不敷之數,他全部承擔。完工之後,灌溉面積達8000畝。至今廣通縣人民還對他念念不忘。
他在移鹵就煤前,還捐資建立了瀘西縣圖書館、瀘西縣師范學校和圭山小學。
堅信抗戰必勝 寄希望於中共
1936年2月,紅二方面軍長征經過雲南,龍雲派第三縱隊司令孫渡率3個旅另2個團兵力防堵。4月,又派張沖率近衛第一團、第二團,趕往普渡河,配合孫渡所部,追堵紅軍。張沖故意拖延時間,行軍中看見山上有野火燒焦的灌木叢,就指為埋伏的紅軍,讓部隊停下來射擊。待部隊到達普渡橋時,紅軍早已過橋而去了。
紅軍過雲南時,張沖曾向龍雲進言,不可與紅軍打硬仗,保存實力,以防蔣軍奪占雲南。以後又勸龍雲不可亂捕雲南的中共地下黨員,否則不利於龍在雲南的統治。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盧溝橋,中國共產黨於8日向全國發表了號召抗戰的通電,掀起了全面抗戰的浪潮。蔣介石不得不於7月17日召集廬山會議,確定準備抗戰到底的方針。雲南雖地處西南邊陲,也組成了第六十軍開赴前線參加抗戰。六十軍轄一八二、一八三、一八四三個師,張沖任一八四師師長。我團原為十四團,改編為一O八六團,歸一八四師建制。我被派到昆明設營,我會見張沖,向他請示駐地區域。
他的住宅在翠湖邊,是租的,我剛坐在會客室,就見他提了煙筒出來,我起立向他敬禮,他微笑地把右臂伸開招呼我坐下。他指示了駐地區域後,一面吸著煙,一面像老師考學生似的問我:「你看這次抗戰能不能勝利?」「這次抗戰一定能夠勝利。」我答。「你根據什麼條件說能夠勝利?」「全國民氣旺盛。報上刊載了國共兩黨已合作一致抗戰到底。我國地大物博,從前是一盤散沙,現在已團結一致,力量是無窮的。」他高興地說:「你的看法,基本差不多。今天的抗戰,是百年來沒有過的民氣最旺盛的一次民族戰爭,是以廣大空間換取時間的持久抗戰,是不妥協屈辱、堅持抗戰到底爭取最後勝利的偉大戰爭。看來戰爭拖下去,根據國際形勢,還會發展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我插嘴說:「我擔心抗戰中途,會有類似『何梅協定』事件發生!」他笑笑說:「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再搞一次『何梅協定』行不通。即使有這樣事件發生,共產黨也能夠肩負領導抗戰責任。」「共產黨這點點力量,能領導抗戰嗎?」我驚異地問。他把煙筒放下站起來說:「你不要把共產黨力量看小了!共產黨善於搞統一戰線,善於團結人,善於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群眾擁護,官兵親如兄弟,不搞特殊。善於打游擊戰。持久抗戰,沒有游擊戰配合,要勝利是不可能的。共產黨紀律嚴明,能吃苦耐勞,耳目靈活,情報准確。只有共產黨領導抗戰,國家民族才有希望。」又談了一會,警衛員來請他吃晚飯,他把煙筒放下,站起來,右手握拳一揮,語氣很重地說:「堅持抗戰到底必勝!最後勝利屬於中華民族!」這次會話,他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態度,嚴肅認真的告誡,和對共產黨能肩負領導抗戰責任的論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7年秋,六十軍由昆明出發,向抗日前線開進,冬末到達武漢,奉命暫時休整和補充裝備。軍部和一八二師駐孝感,一八三師駐花園,一八四師駐江西德安。我被調到師部任作戰參謀。張沖因沿途風塵,患病到漢口治療,我被派到武漢參觀武漢防禦工事,也在漢口住了十幾天。當時雲南省彝良縣人羅炳輝將軍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工作,也在漢口治病。張、羅二人接觸,志同道合,來往頻繁。後來羅炳輝來找過張沖幾次,有兩次我也和羅炳輝會晤過。羅炳輝身材魁偉,臉色黝黑。通過羅炳輝介紹,張沖到武漢辦事處會見了周恩來和葉劍英,並認識了共產黨對外聯絡員黃洛峰。張沖要求共產黨派年青黨員到一八四師工作。並徵得周恩來同意派何現龍、寧堅去進抗大。同時他接受了共產黨的安排,任用共產黨員馬逸飛為一八四師後勤參謀。後來由延安派來共產黨員薛孤帆、周時英、張天虛等創辦一八四師《抗日軍人》小報。羅炳輝贈了一本《共產黨宣言》給張沖,張沖孜孜不倦地學習。從此他心竅更開,對馬列主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革命前途充滿了信心。
攻守禹王山
1938年春,六十軍奉命開赴魯南參加會戰。當時六十軍直接歸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原一八四師在丁家橋布防,因丁家橋距台兒庄很近,李宗仁電令一八四師暫歸在台兒庄一線布防的於學忠集團軍指揮。張沖派我到台兒庄和於學忠聯絡,於命一八四師移台兒庄設防。張沖叫我和他去觀察地形。他說:「台兒庄有台趙支線通徐州,固然重要,但沒有禹王山重要。禹王山可俯瞰四周,距徐州很近,是徐州重要屏障。禹王山若失守,徐州四面受敵,不易固守。」他連續幾天走遍了台兒莊周圍,周密地配備了防禦陣地。
三迤健兒正磨拳擦掌,枕戈待旦,突然連續接到李宗仁、盧漢電話命令:「把台兒庄防務交於學忠部接替,一八四師速即馳援禹王山。」張沖辦好防務移交手續後,率隊側敵強速行進。當我師趕到禹王山麓時,原守禹王山的一八二師已在敵強大火力猛攻下離開陣地。敵磯谷師團一個敢死隊已沖上禹王山頂,敵後續主力也蜂擁撲來,和禹王山連接的幾個小山也被敵猛攻。千鈞一發!張沖下令王秉章旅乘敵立足未穩之時,不惜重大犧牲,務必把禹王山奪回固守!經幾次反復拉鋸戰,王秉章旅長、傅保俊營長負傷,付出了約兩個營的代價,終於把敵人殺下山去。敵敢死隊長平野慶太郎率一百六、七十人,退到距禹王山頂約50公尺附近的一個偏岩死角,負隅頑抗。後來派兩個連的兵力去驅逐未果。
禹王山奪回後,因王秉章旅長負傷,部隊殘缺,換下來整理,由五四三旅接防。在守禹王山20天中,每天每夜都有激烈的戰斗。最激烈的有兩次,一次是伸手不見掌的黑夜,一次是黑夜加滂沱大雨,敵人用飛機大炮向我陣地猛轟,炮彈像雨點一樣。敵敢死隊蜂擁向我陣地沖來,敵後續主力也向我陣地撲來。當時守禹王山的一0八五和一O八六兩個團已支撐不住,要求從速派兵增援。張沖電話通知:「今夜決不增援,增援陣地必失。因為是黑夜,又是滂沱大雨,援軍到陣地敵情方向弄不清,起不了作用。我有困難,敵人同樣有困難嘛。敵人沒有三頭六臂,我還占居高臨下優勢,就是投手榴彈也比敵人甩得遠些。你們好好穩住,陣地決不會失。誰要退下,提著腦袋下來!」張沖打完電話後,隨即親到前線陣地指揮,士氣更加振奮,士兵們說:「師長親臨前線和我們同辛苦,我們保證輕傷不下火線。」後來傳為「300傷兵頑強守衛禹王山」的佳話。通過這兩次激烈戰斗,緊張的肉搏,終於把敵人殺下山去。敵敢死隊殘存約百人,仍退回偏岩死角頑抗。張沖認為敵敢死隊人數雖不多,但威脅很大,決心用追擊炮消滅。命萬旅長親自發炮(萬是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炮科的)。不到20分鍾,敵敢死隊全部被殲,無一逃脫。次晨清掃戰場,敵陳屍1000餘具於我陣地前,多數是被手榴彈炸死的。
敵人企圖從中央突破禹王山,直下徐州打通津浦線的計劃被粉碎後,戰斗不像以前那樣激烈了。張沖分析敵情,認為敵人可能放棄中央
⑦ 彌勒佛左右脅侍是哪二菩薩,祈問
為什麼觀音菩薩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命終便轉化往生極樂國土?原來這其中是有因緣的。按悲華經說,往昔寶藏佛時,阿彌陀佛為轉輪王,觀音菩薩為第一太子,名叫不眴,詣寶藏佛所求受三皈依已,發菩提心,立宏誓願,即蒙彼佛賜名觀世音。菩薩現今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前,作左脅侍,次補佛處,將來彌陀慈尊應化機息,觀音菩薩應運成佛,號曰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因此之故,所以觀音菩薩雖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命終便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又以原是娑婆世界往生去的,自應「塵剎國中咸事濟,娑婆界內更垂慈。」但是,洪鍾在架,不能無故自鳴,須小叩則小鳴,大叩則大鳴;菩薩靈感,亦復如是,小求則小應,大求則大應。尚希我土眾生,至心祈求菩薩威德加庇,早出三界火宅,誕登彼岸,庶不負菩薩對我們的特別垂慈哩! 觀音菩薩,不但神通力不可思議,他的功德智慧,慈悲辯才,一切一切皆不可思議。原因是他過去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現在他是屬「果地菩薩」。菩薩有兩種:一是因地菩薩,二是果地菩薩。因地菩薩須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如是等五十五個賢聖位,經三大阿僧祗劫,功行圓滿,才證無上菩提,如彌勒菩薩及其他因地菩薩是。果地菩薩,是已成過了佛的菩薩,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再來做菩薩。佛教有句術語,這叫做「倒駕慈航」。如今觀音菩薩及文殊、普賢等菩薩摩訶薩是。 對於菩薩有兩種,一種是還在修道位上的菩薩,一種是久已成佛,因眾生的業力所感的菩薩,即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例如觀世音菩薩。 .(1)佛的含義 佛,佛陀的簡稱,意思是 覺,覺者,和知者。佛教認為,覺 有三種涵義:自覺,覺他(使眾生頓悟),和覺行圓滿。其中,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達到這種最高境界的 覺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專用做對釋迦牟尼的尊稱;而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2)佛分類 A.釋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報身佛,居左;應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說法,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 橫三世佛(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 居左,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 居中,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居右),豎三世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過去佛燃燈佛,未來佛彌勒佛)之分。 註:1.佛釋迦牟尼佛左脅侍文殊菩薩,右脅侍普賢菩薩,此三者合稱「釋家三尊」 2.葯師佛左脅侍日光菩薩,右脅侍月光菩薩,此三者合稱「東方三聖」或「葯師三尊」 3.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左脅侍觀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 3.菩薩是只達到 自覺和覺他兩個境界,尚未達到 覺行圓滿 需到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大勢至菩薩。 4.羅漢全稱 阿羅漢,即自覺者,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佛,菩薩,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供應,不再生死輪回。 為什麼觀音菩薩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命終便轉化往生極樂國土?原來這其中是有因緣的。按悲華經說,往昔寶藏佛時,阿彌陀佛為轉輪王,觀音菩薩為第一太子,名叫不眴,詣寶藏佛所求受三皈依已,發菩提心,立宏誓願,即蒙彼佛賜名觀世音。菩薩現今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前,作左脅侍,次補佛處,將來彌陀慈尊應化機息,觀音菩薩應運成佛,號曰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因此之故,所以觀音菩薩雖是在娑婆世界修菩薩行,命終便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又以原是娑婆世界往生去的,自應「塵剎國中咸事濟,娑婆界內更垂慈。」但是,洪鍾在架,不能無故自鳴,須小叩則小鳴,大叩則大鳴;菩薩靈感,亦復如是,小求則小應,大求則大應。尚希我土眾生,至心祈求菩薩威德加庇,早出三界火宅,誕登彼岸,庶不負菩薩對我們的特別垂慈哩! 觀音菩薩,不但神通力不可思議,他的功德智慧,慈悲辯才,一切一切皆不可思議。原因是他過去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現在他是屬「果地菩薩」。菩薩有兩種:一是因地菩薩,二是果地菩薩。因地菩薩須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如是等五十五個賢聖位,經三大阿僧祗劫,功行圓滿,才證無上菩提,如彌勒菩薩及其他因地菩薩是。果地菩薩,是已成過了佛的菩薩,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再來做菩薩。佛教有句術語,這叫做「倒駕慈航」。如今觀音菩薩及文殊、普賢等菩薩摩訶薩是。//<font 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更多資料請登陸 上面說的太復雜了,不過就我看過的理解。成佛不是那麼簡單的,整個佛界,只有幾個佛,最早的是古佛,到釋迦佛,彌勒佛,如來佛等,為數不多,後來西遊記里出了功德佛,斗戰勝佛。其它的都是菩薩,據說觀音具有七十二分身。佛界等級:佛祖,菩薩,羅漢,天龍,使者。。 觀世音菩薩實是古佛再來 因為我們這些眾生需要觀世音菩薩。。。哈哈哈哈哈。。。。。。 觀音菩薩已經是佛,號正法明如來.又回到娑婆世界度眾生稱倒駕慈航.
⑧ 彌勒菩薩是毗露遮那佛
先稍微定義兩者名稱:
毗盧遮那佛(Vairocana):意為光明遍照,以種種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為法身佛(依宗派和譯名不同,亦有視為報身佛者)。密宗視為等同大日如來,為五方佛之本尊,位於中央。
彌勒菩薩(Maitreya):意為慈氏,又稱為阿逸多菩薩。現住兜率天修行、說法,將於五十七億年後降生,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和九十二億有情眾生,令證阿羅漢果,脫離生死輪回。
若在法界清凈,一切皆為毗盧遮那佛化現的立場,則諸佛菩薩皆為一體。
就經典及文獻定義,「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則為最常見的理解。
供參~
⑨ 彝族文獻的傳統分類
彝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涼山、黔西一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穿小褲腳長褲,並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頭帕,右方扎一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彝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彝族人民,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彝族物質民俗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根據彝族服飾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現,可將彝族服飾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種類型,各種類型又可分為若乾式樣。這里介紹其中幾種。 廣西那坡、雲南麻栗坡部分彝族還保留著貫斗方袍的古老款式,這款服裝僅在節日或舉行儀式時婦女穿用。本型衣裝多以白、藍、黑為底色,多飾動植物花紋和幾何圖案。工藝有刺綉、鑲補、蠟染等多種技法。分路南、彌勒、文西三式。 總體而言,彝族服飾具有以下4個特點:(1)反映了黑之尊、黃之美的審美觀;(2)反映了彝族「顧頭」的生活習慣和榮譽意識;(3)男子服飾多體現其英勇善戰的氣概;(4)服飾圖案紋樣體現了彝族對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區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拳頭大小)煮食,漢族稱之為「砣砣肉」。大、小涼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馬肉及蛙蛇之類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禮節。酒為解決各類糾紛,結交朋友、婚喪嫁娶等各種場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鍾、銅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頗具特色,分集體舞和獨舞兩類,其中多為集體舞,如「跳歌」、「跳樂」、「跳月」、「打歌舞」和「鍋庄舞」等。動作歡快,節奏感強,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與瑪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陽歷:歷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聞名世界的瑪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歷法。以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通行農歷。但在我國的彝族,至今還保留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古老的歷法--彝族十月太陽歷。據推測,此種歷法源淵於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它把中國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倫三個文明古國之前。
⑩ 《彌勒會見記》被發掘出來時用的是什麼文字寫的
《彌勒會見記》是維吾爾族第一部戲劇文學。該原始劇本殘卷1954年在新疆哈密縣一座古房廢地中發現。據有關專家考證,劇本葉,由聖月菩薩大師依據印度原本譯成古代焉耆語。
由智護法師從古代焉語翻譯為突厥語。《彌勒會見記》共分二十八幕。第一幕為序幕,第二至二十六幕為正文,第二十七幕為尾聲。第一幕,即序幕的內容為:佛教教義的說教、宣講。第二至二十六幕正文,主要描寫了未來佛彌勒的不平凡的一生。
《彌勒會見記》的場景安排緊湊,結構嚴謹,貫穿過渡自然。語言古樸典雅,對話具有個性特徵,富於動作性。塑造了釋迦牟尼、彌勒、跋多利婆羅門、王阿那律、摩訶羅倪等有血有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彌勒會見記》作為演出劇本來說,寫作技巧已發展到一定高度,與現在舞台劇演出本十分接近。它能把人物對話和舞台指示用不同顏色的墨色標寫區分開來。在《彌勒會見記》中,每幕前都用紅墨標寫出了演出該幕的場景說明和人物的神情、動作等。《彌勒會見記》不僅是我國維吾爾族的第一部戲劇文學作品,同時也是我國民族現存最早戲劇文學作品。在我國文學、藝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的戲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彌勒會見記》是講述佛教的未來佛彌勒生平事跡的一部原始劇本。作品描述了彌勒菩薩上兜率天,以及在彌勒凈土的各種趣事見聞。全劇由1個序幕和25幕正文組成(德國藏本為27幕),每幕標有地點、出場人物和演唱曲調,被稱為是中國最早的劇本。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語言對白傳播了佛教思想,這種令人喜聞樂見的戲曲表演在9-10世紀流行彌勒崇拜的土魯番地區大受信眾的歡迎。
回鶻人在9世紀中葉有一支遷至吐魯番盆地後建立了高昌王國,在宗教方面,原來信奉的摩尼教依然存在,還有一部分人接受了景教,但最為盛行的是佛教,王國內伽藍林立,梵音遍傳。10世紀80年代,宋朝使者在當地所見唐王朝頒賜佛寺的匾額還有50餘塊之多。此時回鶻人的文字也由原來使用的突厥文改變為回鶻文,這是一種用粟特字母拼寫回鶻語的拼音文字,直至16世紀中後期還在吐魯番地區使用。從回鶻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把修建佛寺、抄寫佛經作為一種功德,這部回鶻文《彌勒會見記》就是一個名叫依塔思·依乾的都督為了自己死後能夠見到彌勒佛成道而請人抄寫的。1959年4月新疆哈密縣天山公社的維吾爾族農民牙合亞熱依木無意發現交縣文化館。經過專家的辨識,這部出土文獻是蜚聲中外的佛教文學作品《彌勒會見記》的回鶻文寫本。此本殘,共293葉(586面),每葉高22厘米,長44厘米,左邊第7-9行間畫有黑色圓圈,中有一小孔,用以穿繩,此種裝幀稱梵夾裝。
根據此書的跋語得知,《彌勒會見記》最早是由聖月菩薩大師從印度語譯為吐火羅語,再由智護法師譯為回鶻語。其具體抄寫時間學術界有不同說法,從8世紀中到11世紀,意見不一。據中國學者耿世民研究,此書至少由3個抄經人寫於公元1067年。
《彌勒會見記》作為一部早期的戲劇作品,在維吾爾文學史和中國戲劇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974年冬,回鶻文《彌勒會見記》的母本——吐火羅文寫本也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這部殘本現存殘頁44葉(88面),曾被火燒過,殘損嚴重,在大多數殘頁上僅剩幾個字。且紙色發黃,頁序混亂,給整理、解讀造成很大困難。
吐火羅文是3—9世紀在今新疆庫車、焉耆、吐魯番等地使用的一種文字,在我國,吐火羅文又被稱為焉耆——龜茲文。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吐魯番寫本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這個文獻最長的手稿殘葉」(季羨林語),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和文獻價值。
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認為盡管在回鶻文寫本的題跋中已說明這部文獻最早譯自印度語,但沒有說明是指梵語還是其他印度語。此外,從內容看,《彌勒會見記》基本上屬於小乘佛教,但不論是梵文佛經還是漢文大藏經中都不見其所本的蹤影,因此它的來源仍是一個謎。
以上兩個文種的《彌勒會見記》寫本均收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