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典籍文獻
㈠ 歷史文獻資料有哪些
《尚書》現存史書中最古者。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
《秦會要》[清]孫楷
文學名篇《六國論》也可作為輔助
《史記》司馬遷
比較,首先足一個時間概念 -切文獻都是各種知識的記錄。時間就好似一個鏈條,它以「現在」為線索.前於此時謂之「過去」,後乎此音謂之「將來」:時間即歷史,過去時間中產生的文獻叫歷史文獻;現在即當今的文獻叫當代文獻。而「現在」,這個時間鏈條,是極不穩定且稍縱即逝的。當文獻學家著手對某種當代文獻進行整理研究的時候,它實際已經成為歷史的存在物。所以本書使用的「歷史文獻」的時間概念。從屬於的文獻都是歷史文獻」的命題,在收羅文獻時、盡可能予延至現在,從古代至建國以來的五十年,均淪述之。
其次,從學科體系來看,廣義歷史學包括自然界的變遷以及最初人類會活動發展的過程。內容涵蓋十分廣泛,廣義的歷史文獻。它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著作,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文學專指人類社會史,即所謂狹義歷史學。歷史學典籍則指古代各個階段分類分錄中的史部典籍,以及現代文。史、哲、經等分類中的文學著作、任何目錄分類,都是相對的。因此,史部以外各部其實多屬於史學文獻,古今學考早有論說。章學誠《報孫淵如書》稱.「承詢《史籍考》事、取多用宏,包經而兼子集,不特如所詢地理之類已也。」可見串氏所著《史籍考>,已不限於四部分類的史部典籍;章氏又有」六經皆史」的論題、這是指《六經》皆為史料。早在兩千年前.司馬遷作《史記》,就以《六經》為史料。他提出了「頒協《六經》異傳,整齊自家雜語」的命題,廣泛取材。但是,如果把四部典籍都視為歷史文獻.則是廣義歷史文獻,它與一切文獻沒合區別,而失之於混淆;如果固守史部類日,必又失之於偏狹c「混而合之則不清.拘而守之則已隘」(章學誠:燭考釋例女),即所謂「過猶不及」,太廣大狹都是弊病。本書考察的歷史文獻,以狹義的支部典籍為主體,而概述廣義的四部文獻,別擇其中的歷史學史料文獻.主次分明。
㈡ 中國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經,史,子,集」來加以區分,其中數量最多的是
說明一下,
經史子集四科之立,是從晉代就開始的,自隋書以下,歷代藝文內志都是如此分容。最終集大成的,當然就是四庫全書,但是他也不全。
重點強調,
最多的當然是子部,人太多了,一家之言都算是。
但最重要的是經部,經學是中國學問的核心,嚴格的講,經學著作是古時一門學科內數量最多的,
在四庫全書中,經學一類被遺的,是可觀的。
㈢ 道教經典典籍有哪些
道教經典典籍有《道德經》(即《老子》)、《南華經》(即《莊子》)、《沖虛經》(即《列子》)、《清靜經》、《關尹子》、《陰符經》等等。
1、《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2、《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3、《黃帝陰符經》
《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察,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
4、《周易參同契》
《周易參同契》,是東漢魏伯陽所著,簡稱《參同契》,道教早期經典。全書托易象而論煉丹,參同「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而會歸於一,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等等,從而闡明煉丹的原理和方法,為道教最早的系統論述煉丹的經籍。
5、《清靜經》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一卷;成書前皆為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直至東漢年間,葛玄(164-244)筆錄而成書;道教經典之一。經文大旨根據老子「清靜無為」的理論推演而來,純正理論學說,無神話色彩。經末附仙人葛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跋語。
㈣ 孔子的六部典籍被什麼稱什麼
孔子說自己是「述而不著」,最有名的《論語》,也是由弟子編纂而成,可以說,孔子沒有什麼作品。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創建人。劉歆說儒家「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六經就是《易》、《詩》、《書》、《禮》、《樂》(今佚)、《春秋》(魯國編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訖於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這些經的性質由書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易》被後來儒家的人解釋成形上學著作,其實本來是一部卜筮之書。
孔子與六經的關系如何。傳統學術界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六經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則認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禮》、《樂》的修訂者,《詩》、《書》的編者。
可是事實上,無論哪一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連編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許多方面他都是維護傳統的保守派。他的確想修訂禮樂,那也是要糾正一切偏離傳統的標准和做法,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屢見不鮮。再從《論語》中關於孔子的傳說來看,他從來沒有任何打算,要親自為後代著作什麼東西。還沒有聽說當時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時代之後才發展起來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國的第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中國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滿意望採納
㈤ 中國著名文獻古籍有哪些
我國古籍目錄數量多、種類多,內容極其豐富。如果從目錄編制的體例看,大致可分如下三種:
第一種,部類前後有小序,書名之下有解題。解題又叫敘錄或提要。它的作用是敘述作者生平,概括全書大旨,品題得失,考辨訛謬。這種既有序又有解題的目錄,不僅剖析學術流別,而且提要鉤玄、舉其大旨、「故雖書有亡失,而後之學者覽其目錄,猶可想見全書之本末」(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卷四十四),因此在學術上有很高的價值,歷來被學者們所推重。流傳至今的有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清代官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這種解題目錄始於劉向的《別錄》和劉歆的《七略》,到宋代時已趨於成熟,《郡齋讀書志》與《直齋書錄解題》就是標志;而清代所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更加完善,成為解題目錄的集大成者。
第二種,部類前後有小序,書名之下無解題。這種目錄,價值在於小序。小序條辨流別,申明大道,敘列九流百家之學,使人得以由委溯源,考辨學術源流。流傳至今者,有《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
第三種,只記書名,無小序、解題。如宋代鄭樵《通志·藝文略》,清代張之洞《書目答問》,唐以下各史《經籍志》、《藝文志》,以及一些私人藏書目。鄭樵《通志·藝文略》的宗旨是:「類例分,則百家九流各有條理,雖亡而不能亡也。」「類例既分,學術自明,以其先後本末具在」(鄭樵《通志.校讎略》)。鄭樵反對每書之下必有解題,認為這是「泛釋無義」、「文繁無用」,主張從目錄的分類來體現學術源流的本末先後。他排斥目錄中的解題,未免失之偏頗,但他所編《藝文略》,分類之間剖析流別,秩然有序,確實體現了「類例既分,學術自明」這一原則。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分別條流,慎擇約舉。視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令其門徑秩然」(《書目答問》略例),其編排之法與鄭樵的原則相吻合。因而在只記書名的目錄當中,《通志·藝文略》和《書目答問》為人們所重視,具有一定的價值。
由此可見,考辨學術源流是我國目錄學的正宗及優良傳統。
此外,從目錄的形成及目錄的體制看,又可分為官修目錄、史志目錄、私人藏書目錄等三種。
第一種官修目錄,這種目錄是在國家藏書的基礎上編製成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在政權趨於鞏固、國家安定的情況下,往往著手整理文化典籍,當然也為了對人民實行思想統治。從漢代至清代,歷代王朝大都搜集天下遺書、編制全國性的綜合目錄。這種目錄由於是政府組織編修,因而無論人員的配備,還是書籍資料的搜集,都雄厚而充實,特點是書籍著錄完備,包羅宏富。如《群書四部錄》(唐開元初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但由於成於眾手,往往失於疏漏,這是一個缺點。
第二種史志目錄,這種目錄是歷代史官在修史時,根據同時期的國家藏書修成的。目的是記一代藏書之盛,把一個時代的學術文化情況作為歷史的一個方面記錄下來,和正史一同流傳。自從班固首創《漢書·藝文志》,開了正史中記載目錄的先例,歷代修史者相沿不絕。如《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明史·藝文志》等。從漢代到清代,史志目錄一直是我國目錄學發展史中一支重要的流派。可據以考見一代學術源流及典籍的存亡,在歷代官修目錄大部分佚失的情況下,同史書一同流傳下來的歷代史志目錄就更顯得珍貴了。
第三種私人藏書目錄,這種書目是以私人藏書為基礎編制的。限於各方面的力量,它不如官修目錄的完備、宏富,但它可以補官修目錄及史志目錄之闕,特別是私人所著的解題目錄,在補闕這一點上尤其重要,如《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這兩部目錄著錄的書籍,後來大多佚失;但由於這兩部目錄都有解題,因而「古書之不傳於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傳於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偽,考核異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成為「考證之所必資」的重要目錄。
我國古代目錄的種類,如果從它的性質上看,也可以分為三種,即綜合目錄、專科目錄、特種目錄。
第一種綜合目錄最為常見,一般都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分類。歷代官修目錄、史志目錄、私人藏書目錄、通常都屬於綜合目錄。
第二種專科目錄是伴隨著科學文化的逐步發展,適應人們對某一學科進行不斷深入的研究的要求而產生的專業性目錄。我國最早的專科目錄是漢武帝時楊仆的《兵錄》。後來,與歷代學術的興盛相適應,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專科目錄。漢魏以來,文學開始繁榮。晉初產生了荀勗的《雜撰文章家集敘》、摯虞的《文章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盛行,由於我國有儒家獨尊的傳統,佛教仍被視為異端,佛經在目錄中沒有地位,這反而促使佛經目錄向專門化發展。晉代釋道安的《綜理眾經目錄》、齊梁間釋僧祐的《出三藏記集》,都有一定的價值。史籍目錄興起於唐代,金石學目錄源於宋代,時代愈晚,專科目錄愈多,也愈加專精。如清代朱彝尊的《經義考》、謝啟昆《小學考》,都是質量較高的好目錄。
第三種特種目錄是性質特別而又不限於一科的目錄。如叢書目錄,目前最完善而使用又方便的是上海圖書館一九五九年出版的《中國叢書綜錄》。禁書目錄,有陳乃乾所編《索引式的禁書總錄》。版本目錄,有清代錢曾《讀書敏求記》、邵懿辰《(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等。敦煌寫本目錄,有商務印書館編的《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是目前最好的敦煌遺書目錄。另外還有地方誌目錄、善本目錄、詞曲目錄、辨偽目錄等等。
如果我們熟悉並且掌握各種目錄的不同性質及其特點,在學習、研究、整理古代典籍的過程中,將會心中有數,目標明確,馳騁自如。
㈥ 史部典籍文獻的分類
【詔令奏議類、一詔令之屬】太祖高皇帝聖訓、太宗文皇帝聖訓、世祖章皇帝聖訓、聖祖仁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聖訓、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唐大詔令集、兩漢詔令
【詔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範文正奏議、包孝肅奏議集、盡言集、讜論集、左史諫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議、馬端肅奏議、關中奏議、胡端敏奏議、楊文忠三錄、何文簡疏議、垂光集、孫毅庵奏議、玉坡奏議、南宮奏稿、訥溪奏疏、譚襄敏奏議、潘司空奏疏、兩河經略、兩垣奏議、周忠愍奏疏、張襄壯奏疏、靳文襄奏疏、華野疏稿、宋名臣奏議、歷代名臣奏議、名臣經濟錄、名臣經濟錄、御選明臣奏議 【傳記類一、聖賢之屬】孔子編年、東家雜記
【傳記類二、名人之屬】晏子春秋、魏鄭公諫錄、李相國論事集、杜工部年譜、杜工部詩年譜、紹陶錄、金佗?編、象台首末、魏鄭公諫續錄、忠貞錄、諸葛忠武書、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朱子年譜
【傳記類三、總錄之屬】古列女傳、高士傳、卓異記、春秋臣傳、廉吏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伊洛淵源錄、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名臣碑傳琬琰之集、錢塘先賢傳贊、慶元黨禁、宋寶祐四年登科錄、京口耆舊傳、昭忠錄、敬鄉錄、唐才子傳、元朝名臣事略、浦陽人物記、古今列女傳、殿閣詞林記、嘉靖以來首輔傳、明名臣琬琰錄、今獻備遺、百越先賢志、元儒考略、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明儒學案、中州人物考、東林列傳、儒林宗派、明儒言行錄、史傳三編、閩中理學淵源考
【傳記類四、雜錄之屬】征南錄、驂鸞錄、吳船錄、入蜀記、西使記、保越錄、粵閩巡視紀略、松亭行紀、扈從西巡日錄
【史鈔類】兩漢博聞、通鑒總類、南史識小錄、北史識小錄
【載記類】吳越春秋、越絕書、華陽國志、鄴中記、十六國春秋、別本十六國春秋、蠻書、釣磯立談、江南野史、江南別錄、江表志、江南餘載、三楚新錄、錦里耆舊傳、五國故事、蜀檮杌、馬氏南唐書、陸氏南唐書、吳越備史、安南志略、十國春秋、附錄、朝鮮史略、越史略
【時令類】歲時廣記、御定月令輯要 【地理類一、宮殿簿之屬】三輔黃圖、禁扁
【地理類二、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方輿勝覽、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
【地理類三、都會郡縣之屬】吳郡圖經續記、乾道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吳郡志、新安志、剡錄、會稽志、赤城志、寶慶四明志、海鹽澉水志、景定嚴州續志、景定建康志、咸淳臨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國州圖志、延祐四明志、齊乘、至大金陵新志、無錫縣志、姑蘇志、武功縣志、朝邑縣志、嶺海輿圖、滇略、吳興備志、欽定熱河志、欽定日下舊聞考、欽定滿洲源流考、欽定皇輿西域圖志、欽定盛京通志、畿輔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廣通志、河南通志、山東通志、山西通志、陝西通志、甘肅通志、四川通志、廣東通志、廣西通志、雲南通志、貴州通志、歷代帝王宅京記
【地理類四、河渠之屬】水經注、水經注集釋訂訛、水經注釋、吳中水利書、四明它山水利備覽、河防通議、治河圖略、浙西水利書、河防一覽、三吳水利錄、北河紀、敬止集、三吳水考、吳中水利全書、欽定河源紀略、侖昆河源考、兩河清匯、居濟一得、治河奏續書、直隸河渠志、行水金鑒、水道提綱、海塘錄
【地理類五、邊防之屬】籌海圖編、鄭開陽雜著
【地理類六、山水之屬】南嶽小錄、廬山記、赤松山志、西湖游覽志、桂勝、欽定盤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類七、古跡之屬】洛陽伽藍記、吳地記、長安志、洛陽名園記、雍錄、洞霄圖志、長安志圖、汴京遺跡志、汴京遺跡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跡、營平二州地名記、金鰲退食筆記、石柱記箋釋、關中勝跡圖志
【地理類八、雜記之屬】南方草木狀、荊楚歲時記、北戶錄、桂林風土記、嶺表錄異、益部方物略記、岳陽風土記、東京夢華錄、六朝事跡編類、會稽三賦、中吳紀聞、桂海虞衡志、嶺外代答、都城紀勝、夢粱錄、武林舊事、增補武林舊事、歲華紀麗譜、吳中舊事、平江記事、江漢叢談、閩中海錯疏、蜀中廣記、益部談資、顏山雜記、嶺南風物記、龍沙紀略、台海使槎錄、東城雜記
【地理類九、游記之屬】游城南記、河朔訪古記、徐霞客游記
【地理類十、外紀之屬】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諸蕃志、溪蠻叢笑、真臘風土記、島夷志略、朝鮮賦、海語、東西洋考、職方外紀、赤雅、朝鮮志、皇清職貢圖、坤輿圖說、異域錄、海國聞見錄
【職官類一、官制之屬】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書、南宋館閣錄、玉堂雜記、宋宰輔編年錄、秘書監志、翰林記、禮部志稿、太常續考、土官底簿、詞林典故、欽定國子監志、欽定歷代職官表
【職官類二、官箴之屬】州縣提綱、官箴、百官箴、晝簾緒論、三事忠告、御定人臣儆心錄 【政書類一、通制之屬】通典、唐會要、五代會要、宋朝事實、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西漢會要、東漢會要、漢制考、文獻通考、明會典、七國考、欽定大清會典、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欽定續文獻通考、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欽定續通典、欽定皇朝通典、欽定皇朝通志、元朝典故編年考
【政書類二、儀制之屬】漢官舊儀、大唐開元禮、謚法、政和五禮新儀、政和御制冠禮、政和五禮新儀、紹熙州縣釋奠儀圖、大金集禮、大金德運圖說、廟學典禮、明集禮、?宮禮樂疏、明臣謚考、明謚紀匯編、明宮史、幸魯盛典、萬壽盛典初集、欽定大清通禮、皇朝禮器圖式、國朝宮史、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欽定南巡盛典、八旬萬壽盛典、歷代建元考、北郊配位尊西向議、廟制圖考
【政書類三、邦計之屬】救荒活民書、熬波圖、錢通、捕蝗考、荒政叢書、欽定康濟錄
【政書類四、軍政之屬】歷代兵制、補漢兵志、馬政紀、欽定八旗通志
【政書類五、法令之屬】唐律疏義、大清律例、史部政書類六、考工之屬、營造法式、補遺、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目錄類一、經籍之屬】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遂初堂書目、子略、直齋書錄解題、漢藝文志考證、文淵閣書目、授經圖義例、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千頃堂書目、經義考
【目錄類二、金石之屬】集古錄、金石錄、法帖刊誤、法帖釋文、籀史、隸釋、隸續、絳帖平、石刻鋪敘、法帖譜系、蘭亭考、蘭亭續考、寶刻叢編、輿地碑記目、寶刻類編、古刻叢鈔、名跡錄、吳中金石新編、金薤琳琅、法帖釋文考異、金石林時地考、石墨鐫華、金石史、欽定重刻淳化閣帖釋文求古錄、金石文字記、石經考、萬氏石經考、來齋金石刻考略、嵩陽石刻集記、金石文考略、分隸偶存、淳化秘閣法帖考正、竹雲題跋、金石經眼錄、石經考異
【史評類】史通、史通通釋、唐鑒、唐史論斷、唐書直筆、通鑒問疑、三國雜事、經幄管見、涉史隨筆、六朝通鑒博議、宋大事記講義、兩漢筆記、舊聞證誤、通鑒答問、歷代名賢確論、歷代通略、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學史、史糾、御批資治通鑒綱目、御批續資治通鑒綱目、評鑒闡要、欽定古今儲貳金鑒。
㈦ 求十個出名歷史古典文獻名詞解釋,例如《四書五經》、《四庫全書》、《永樂大典》
1.十通:是指我國古代十部聞名的政書,包括:唐代杜佑根據劉秩所編《通典》,宋代鄭樵編纂的《通志》,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清朝的《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獻通考》和清末劉錦藻所編《皇朝(清)續文獻通考》。「十通」使我國幾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統完整的記載。
2.四分法指關於典籍文獻的四部分類法。起源於魏晉之際,初步成熟於東晉時期。唐初修《隋書?經籍志》,繼承前代,正式確立經、史、子、集名稱,概括各類書籍性質內容。
3.元朝馬端臨積二十餘年功力著成《文獻通考》,為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與杜佑《通典》、鄭樵《通志》並稱為「三通」。
4.《通志》,宋鄭樵撰。本書是仿《史記》的體例,收羅上起傳說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編成的一部通史著作。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書。全書200卷,附考證3卷,內容極廣,包括了本紀、年譜、世家、列傳、載記和二十略。其中紀傳終於隋,禮樂刑政諸略止於唐,藝文、校讎二略止於北宋。此書發凡起例,貫穿各史書志,包舉歷代典章制度、學術源流,提供了有關古代社會和自然的各種知識,在史學上頗有貢獻。其最大價值在於「二十略」,除禮、職官、選舉、刑法、食貨五略多據前人典章加以論述外,餘下十五略多為闡述個人見解,而且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等五略為舊史所無,藝文、校讎、圖譜、金石等略亦頗有可取之處,有較高的文化史、學術史價值。有商務印書館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
5.《古今圖書集成》 清陳夢雷原編,蔣廷錫奉敕校補,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體例最完善、用途最廣的一部類書。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編成。全書10000卷,分為歷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等六匯編。匯編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設有「匯考」、「總論」、「圖表」、「列傳」、「藝文」、「選句」、「紀事」、「雜錄」、「外編」等項,無者缺之。它集古代圖書之大成,搜羅古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歷史、地理,以及天文、氣象、地質、礦產、農業、牧業、漁業、手工業、工程技術、數學等各方面的資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資料特多,西學傳入也多有反映。此書不僅收羅豐富,而且分類細密,體例完善,檢索甚為方便.
6."十三經註疏正義「 宋佚名編,清阮元撰校勘記,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中華書局1982年據原世界書局縮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經為儒家的經典著作,歷代註疏本甚多,且單獨成書。南宋紹興間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發表於 2009-08-24 02:36:44 引用 1 樓 周易正義》、《尚書正義》、《毛詩正義》、《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穀梁傳註疏》、《論語註疏》、《孝經註疏》、《爾雅註疏》、《孟子註疏》。 ... 周易正義》、《尚書正義》、《毛詩正義》、《周禮註疏》、《儀禮註疏》、《禮記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穀梁傳註疏》、《論語註疏》、《孝經註疏》、《爾雅註疏》、《孟子註疏》。
7.
蜀本:宋代四川地區所刻的書,世稱「蜀本」。蜀本特點是:字體多似顏體,字畫肥勁樸厚,結構架勢雄渾壯麗,版式疏朗悅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雙欄,沒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紙張雪白,校勘精當,可與浙本相媲美。宋葉夢得《石林燕語》評宋刻本書:「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由於在宋末元軍進攻四川時大肆焚毀搶掠,因而蜀本流傳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為成都本、眉山本。
8.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四書又稱為四子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是《詩經》(《詩》)、《尚書》(《書》)、《禮記》(《禮》)、《周易》(《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經典的合稱,是「六經」、「七經」、「九經」、「十二經」、「十三經」的一部分。
9.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3年5月1日,清朝開設《四庫全書》編纂館。 由總纂官紀昀(曉嵐)窮畢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學士成書於公元1782年3月12日,該書包括經、史、子、集四部,3461種書目,79039卷,總字數將近10億,可謂超級文化大典。《四庫全書》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
10.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網路文獻,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一部集大成的曠世大典,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網路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網路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網路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全書」。
㈧ 跪求歷代典籍中關於惠施的記載,並標明具體篇章!!!
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即惠子,戰國時期周朝宋國(今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尊齊為王。
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與張儀不和而被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宋國與老鄉莊子成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後,由於東方各國的支持,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國,張儀失寵離去,惠施重回魏國。惠施作為合縱的組織人,他在當時各個國家裡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因此經常為外交事務被魏王派到其它國家,曾隨同魏惠王到齊的徐州,朝見齊威王。他為魏國制訂過法律。
惠施的著作沒有能夠流傳下來,因此他的哲學思想只有通過其他人的轉述而為後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莊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歷物十事」。他主張廣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來從中總結出世界的規律。
除了《莊子》外,《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也有對他思想的記載。
合同異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名家的一派學說,以惠施為代表,認為「天與地卑,山與澤平」,萬物「畢異」本為「畢同」,並無區別。出自:《莊子·歷物十事》
惠施和鄧析、公孫龍一樣,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鑽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為萬物說」(《莊子·天下篇》)。
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惠施的十個命題,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辯證的因素。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大一」是說整個空間大到無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說物質最小的單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內部。
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萬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同樣基於「小一」,所以說「萬物畢同」;但是由「小一」構成的萬物形態千變萬化,在「大一」中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說「萬物畢異」。在萬物千變萬化的形態中,有「畢同」和「畢異」的「大同異」,也還有事物之間一般的同異,就是「小同異」。他把事物的異同看作相對的,但又是統一在一起的,這里包含有辯證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爭論的。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
《墨子·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後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盡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後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後期墨家認為「中」(中心點)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
《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當時最北的諸侯國)之北,越(當時最南的諸侯國)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於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睨」是側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莊子有著曠達的心境,視富貴榮華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離人群與社群。無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庄語」。『天下』既然如此,就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
像莊子這樣絕頂聰明的人,要想找到一兩個知己,確是不容易。平常能夠談得來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會再有其他的人了。他們都好辯論,辯才犀利無比;他們亦很博學,對於探討知識有濃厚的熱誠。
惠子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卧(「倚樹而吟,據槁梧而暝」),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惠子之據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
一個歷史上最有名的辯論,便是在他們散步時引起的:
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小白魚悠閑地游出來,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回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曉得魚的快樂。」惠子辯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魚,那麼,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很明顯的了。」莊子回說:「請把話題從頭說起吧!你說:『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雲雲,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問我,那麼我在濠水的橋上也就能知道魚的快樂了。」(《秋水》)
莊子和老子的思想並成「老莊哲學」,足見莊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但是這個辯論中,莊子犯了一個重要的錯誤,惠子依據莊子的邏輯類比反駁之後,莊子才想起回到開頭的話題直接反駁,證明前面莊子已經犯了一個錯誤,莊子的反駁是無效的,即自己的反駁無效之後,莊子才想起回到開頭直接反駁。所以,綜合考量,這個辯論中,肯定不能說莊子勝了,莊子頂多和惠子打成平手。
莊子對於外界的認識,常帶著觀賞的態度。他往往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則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場,來分析事理意義下的實在性。因此,他會很自然地懷疑到莊子的所謂「真」。
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如果從「認知活動」方面來看,兩人的論說從未碰頭;如果從觀賞一件事物的美、悅、情這方面來看,則兩人所說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同的立場與境界上,一個有所斷言(「知道魚是快樂的」),一個有所懷疑,(「你既然不是魚,那麼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很顯然的!」)他們在認知的態度上,便有顯著的不同;莊子偏於美學上的觀賞,惠子著重知識論的判斷。這不同的認知態度,是由於他們性格上的相異;莊子具有藝術家的風貌,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個性。
莊子與惠子,由於性格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場,進而導致兩種對立的思路──一個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來觀賞其美;一個走向獨我論,即每個人無論如何不會知道第三者的心靈狀態。
莊子與惠子由於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游》上,莊子笑惠子「拙於用大」;在《齊物論》上,批評他說:「並不是別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強加於人,所以惠子就終身偏蔽於『堅白論』」(「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德充符》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於堅白之論。」這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於借惠子來抒發己意。
另外《秋水》篇記載:惠子在梁國做宰相時,莊子去看他,謠言說莊子是來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裡著慌,便派人在國都內搜索了莊子三天三夜。後來莊子去見惠子,對他講了一個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貓頭鷹得著臭老鼠而自以為美。這故事恐怕是他的學生假託的,不過莊子與惠子,在現實生活上確實有很大的距離;惠子處於統治階層,免不了會染上官僚的氣息,這對於「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的莊子,當然是很鄙視的。據說惠子路過孟諸,身後從車百乘,聲勢煊赫,莊子見了,連自己所釣到的魚也嫌多而拋回水裡去。( 《淮南子·齊俗訓》)
他們兩人,在現實生活上固然有距離,在學術觀念上也相對立,但在情誼上,惠子確是莊子生平惟一的契友。這從惠子死後,莊子的一節紀念詞上可以看出: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墳墓,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匠石說:『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論的對象了!」(《徐無鬼》)
惠子死後,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戰國策》是這樣記載的: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為王弗取也。惠子為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為事之故,棄所貴於讎人,臣以為大王輕矣。且為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為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為儀之實,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
惠施是戰國時的名士。《戰國策·魏二》、《韓非子.說林上》記載說,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寵用,惠施於是告誡他說:「你一定要很好地對待魏王身邊的人。比如那楊樹,橫著栽下能生存,倒著栽下能生存,折斷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個人栽它而一個人拔它,那它就難以生存了。十個人栽這一易生之物,卻抵不過一個人的破壞,原因就在於栽起來困難,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雖然能使自己受器重於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險。」
《莊子·天下》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是說他知識淵博,書也很多。有個名叫黃繚的人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隨口回答,說得頭頭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傳,否則當是最有價值的科學遺產。
《莊子》保存了惠施的「歷物十事」,即分析物理的10個命題。《荀子》、《韓非子》和《呂氏春秋》等書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斷。我們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據《莊子·天下》的「歷物十事」。惠施和鄧析、公孫龍一樣,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樣,曾努力鑽研宇宙間萬物構成的原因。
據說,南方有個奇人叫黃繚的,曾詢問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風雨雷霆發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應對,「遍為萬物說」(《莊子·天下篇》)。莊子曾說惠施「以堅白鳴」(《莊子·德充符篇》),批評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莊子·齊物篇》)。可知惠施的論題,主要的還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 惠施有些命題是和後期墨家爭論的。後期墨家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常識,對物體的外表形式及其測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義。
《墨子·經上》曾說:「厚,有所大。」認為有「厚」才能有體積,才能有物體的「大」。而惠施反駁說:「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認為物質粒子(「小一」)不累積成厚度,就沒有體積;但是物質粒子所構成平面的面積,是可以無限大的。後期墨家曾經嚴格區分空間的「有窮」和「無窮」,《墨子·經說下》說:「或不容尺,有窮;莫不容尺,無窮也。」認為個別區域前不容一線之地,這是「有窮」;與此相反,空間無邊無際,這是「無窮」。而惠施反駁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就是說南方盡管是無窮的,但是最後還是有終極的地方。後期墨家認為「中」到相對的兩邊的終點是「同長」的。《墨子·經上》說:「中,同長也。」而惠施反駁說:「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因為空間無邊無際,無限大,到處都可以成為中心。
後期墨家認為同樣高度叫做「平」,《墨子·經上》說:「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駁說:「天與地卑,山與澤平。」因為測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樣。站在遠處看,天和地幾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頂上的湖泊邊沿看,山和澤是平的。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處於變動之中,例如說:「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陽剛升到正中,同時就開始西斜了;一件東西剛生下來,同時又走向死亡了。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事物矛盾運動的辯證過程。但是他無條件地承認「亦彼亦此」,只講轉化而不講轉化的條件,這樣就否定了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坑中去。
《莊子·天下篇》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足見其著書、藏書之多,是有文獻記載以來最早的藏書家之一。因為竹書體積較大,收藏有五車竹簡圖書,後人的「學富五車」典故即由此而來。另一說解釋為:「其書五車」,是說他著的書有五車之多。《漢書。藝文志》著錄《惠子》一篇,已佚。
惠施為戰國時代「名辯」思潮中的思想巨子,與公孫龍共同將名辯學說推向頂峰。並且為中國古代的邏輯空間的發展和認識。為對哲學形而上學的判斷提倡了一種方式方法。而且使對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具有重要的貢獻。對老莊「無為」邏輯認識作出了解說的可能,甚至成為對刑法之術進行認識的邏輯前提。而且很多學術觀點都可以通過其基本原理進行推理。
惠施僅因莊子而得以傳其學問,現無法深悉其貌,惠施學問,莊子雖有微言,卻崇敬有加,惠施死後,莊子慨嘆道:「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㈨ 求經典的古代文獻典籍
十三經。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並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之稱及其在儒學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