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程生員
A. 範文程簡介評價 範文程為什麼恨明朝
折疊 身出名門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範文程出生,少年好學,聰穎敏捷,18歲時,與兄範文寀同為沈陽縣學生員。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下撫順,範文程與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投降後金。
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攻西平入廣寧,範文程都跟從出征。範文程蒙清太祖努爾哈赤善遇,參與指揮謀劃的事宜。
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極統率滿、蒙大軍五萬余伐明,從喜峰口突入塞內,入薊門,克遵化。範文程當時還在皇太極的文館,被稱為書房官、文臣或生員、秀才,沒有正式官銜。他雖然是儒生,但相貌堂堂,體格魁偉,倒很像是一員虎將,並且臨陣不懼,隨軍從征時,奮勇沖殺,又長於用計,能言善辯,因而立下功勞,招撫潘家口、馬欄峪、山屯營、馬欄關、大安口五城。明軍圍攻大安口城,他又披甲上陣,率領槍炮手,斬殺很多明軍。十一月十一日,皇太極統軍往攻北京,留參將英俄爾岱、游擊李思忠及文程與八員備御,領兵八百名,駐守遵化。因戰功顯著,範文程被授予游擊世職。
天聰五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再次進攻明朝,統軍七八萬圍攻大凌河城。初十日,範文程奉皇太極命,前往大凌河城之西山的一台勸降。明兵據險死守,他單騎至台,曉譬詳切,守兵聽後下台投降,其中有生員一人、男丁七十二名、婦女十七人,還有馬二匹、牛二十四頭、驢二十一頭,皇太極立即將那些賞給了他。
天聰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極領兵征察哈爾,林丹汗聞悉,率部民逃走。皇太極欲用兵於明宣府、大同,範文程與文館同事寧完我、馬國柱上疏,認為入宣府,不如攻山海關。五月下旬,皇太極駐歸化城,命文館官員商議下一步行動計劃。六月初五日,範文程與寧完我、馬國柱一起上奏行動計劃。
折疊 智謀日增
天聰七年(1633年)三月二十七日,因為明將孔有德、耿仲明想要來歸降,所以範文程奉皇太極命,與吳賴、白格、塞古德一起,拿著汗諭前去探查及勸降。五月,孔有德率眾來歸,範文程遵諭將其部安插於東京,並陪孔有德等人至沈陽拜見皇太極。
崇德元年(1636年)三月初六,文館改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亦稱內三院。範文程被任命為內秘書院大學士,職掌撰寫與外國往來書札,掌錄各衙門奏疏、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並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官員祭文。範文程之世職亦進為二等甲喇章京,越來越受皇太極的寵信,皇太極每次商議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宣諭各國的敕書,都出自他的手。範文程感恩圖報,殫心竭力,操勞國事,先後疏言廢除連坐法,奏准更定部院官制,六部各設滿洲承政一員,下置左右參政、理事官、副理事官、額者章,薦舉鄧長春、張尚、蘇弘祖等人為吏部參政、戶部啟心郎。
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皇太極知悉睿親王多爾袞等王公統軍圍攻錦州時,離城遠駐,又私自派遣部分官員兵丁返家,以至於明朝守兵得以出城運糧入內的事後勃然大怒。遣內大臣昂邦章京圖爾格、固山額真英俄爾岱和內院大學士範文程、希福、剛林等,訊問多爾袞如此辦理的原因,並下諭嚴厲斥責主帥多爾袞和同在軍營的肅親王豪格、饒余貝勒阿巴泰、安平貝勒杜度、公碩託等人。圖爾格、範文程等傳達皇太極諭後,多爾袞等承認罪過。圖爾格、範文程等人向皇太極奏報其中的緣由,皇太極更為惱怒,命他們諭令多爾袞等自議其罪。多爾袞自議死罪,豪格也上奏死罪,杜度、阿巴泰削爵為民,全部沒收戶口奴僕,從征將領三十餘人分別議死、革職、籍沒。三月二十二日,圖爾格、範文程等將此情奏報,皇太極予以寬減,降多爾袞、豪格為郡王,分別罰銀一萬兩、八千兩並奪二牛錄、一牛錄,其餘的人都罰銀。第二天,多爾袞等人都到議政衙門,皇太極命大學士希福、範文程等將他們逐出議政衙門。
折疊 計取中原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去世。十四日,諸王貝勒大臣議定,立皇太極之第九子福臨為帝,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理國政。二十六日,舉行新皇帝登極大典,頒詔大赦,改次年為順治元年。福臨被推為新君,是八旗貴族內部各派激烈爭斗的暫時妥協。福臨繼位以後,這一斗爭仍在進行。八月十六日,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向鄭親王濟爾哈朗、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游說,謀立多爾袞為君,代善、多爾袞告諸王貝勒,遂以擾政亂國的叛逆罪,將阿達禮、碩託處死,籍沒其家。範文程原是紅旗碩託的屬下人員,此時被撥入鑲黃旗。範文程剛剛避免了因主碩託亂國而險遭不測之禍,不久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攝政王多爾袞之親弟豫郡王多鐸欺負範文程,搶奪範文程之妻,經過一番周折,才得到解決,諸王貝勒審實後,決定罰多鐸銀一千兩,奪其十五個牛錄。範文程雖然化險為夷,遭受妻室被霸之災禍,但仍不免憂心忡忡。多鐸乃一旗之主,貴為親王、郡王,又系攝政王多爾袞之同母親弟,日後是否會舍此不究。萬一追念前怨,範文程恐難免滅門之災了。盡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之雙重危難,範文程仍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立下了殊勛。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範文程上書攝政王,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範文程的建議,對清奪取中原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制定,對促使清軍出發,起了巨大的作用。四月初九日,即範文程啟奏攝政王之後的第五日,攝政王多爾袞帶領郡王多鐸、阿濟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統領滿蒙漢官兵十餘萬,祭師出發。四月十四日,大軍抵達不久後,明平西伯吳三桂自山海關遣使前來求兵,說李自成已攻破北京,多爾袞立即派人往召在蓋州湯泉養病的範文程來商大計。多爾袞收到吳三桂的乞兵書,本來相當猶豫是進是止。清軍之行,是為了奪北京取中原,如今既然農民軍已先據北京,清軍還有無必要繼續前進。而且過去清兵三逼明都,皆未能得手,現農民軍能襲破其城,其軍戰鬥力諒必很強,如與清兵交戰,勝負難卜。正是在這猶豫不決的緊急關頭,範文程講明了清軍必能打敗李自成農民軍,獲取大勝,並再次強調禁殺掠收人心,從而堅定了多爾袞進軍的信心和決心,決定收降吳三桂,迎戰農民軍。四月二十二日,兩軍大戰於山海關,李自成敗走,清軍大勝,並乘勢追擊。此時,沿途官民畏懼殺掠,農民大多都逃走了。範文程扶病隨征,草檄宣諭:"義兵之來,為爾等復君父仇,非殺百姓也,今所誅者惟闖賊。官來歸者復其官,民來歸者復其業。師律素嚴,必不汝害。"其檄皆署範文程的官階姓氏。這一宣諭相當有效,民心於是安定下來。清軍迅速前進,五月初二日,攝政王多爾袞入居紫禁城內的武英殿,實現了多年以來入主中原的宏願。
折疊 開國定製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二日,清軍進據北京。此時百務廢弛,社會混亂,人心波動。範文程晝夜操勞,佐理國政。盡管當時頭緒紛繁,京畿剛剛得到平定,各地都有戰事。所以發布文告,發給軍需等事項,事無巨細,都要範文程來處理,他晝夜都在宮內辦事,非常勞累。但與此同時,他始終緊緊抓住根本問題,為革除明季弊政,與民謀利,爭取人心,開國定製而艱苦奮斗。他首先致力於穩定都城局勢,於入京後第二日,五月初三日,向攝政王奏稱:"北京里一些人,假託搜捕亂賊,紛紛出面相互告發,恐怕會互相仇害,造成事端,應該禁止。"多爾袞贊同,下令禁止,並設防守燕京內外城門官兵,嚴禁士卒搶奪。緊接著,他又奏請為明崇禎帝發喪。四月初四日安葬於昌平。於五月初四日下諭:"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竟然敢弒君並暴屍,實在是天人共憤,法不容誅,今天下令官民為崇禎帝服喪三日。著禮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規格厚葬崇禎帝。"此事深受故明官紳擁戴。
折疊 功成引退
正當範文程勵精圖治業績顯著的時候,朝中政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使他不得不抑制雄心壯志,置身中樞之外。攝政王多爾袞率清軍入主中原以後,權勢急劇膨脹,初晉叔父攝政王,再升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竟當上了皇父攝政王,大有取代福臨帝位之勢。範文程蒙受皇太極特恩殊寵,知恩圖報,竭力效忠朝廷,誓死不忘故主,至是,見朝政日變,多爾袞權大逼帝,同僚剛林、希寵背主轉附多爾袞,福臨之位岌岌可危,心中十分不滿。兼之,幾年以前豫王多鐸奪己妻遭罰,難免有恨,恐將恃權報仇。形勢非常明顯,範文程要想晉爵加祿牢居相位,避免多鐸謀害,就得離棄幼君投靠多爾袞,要想保持氣節,忠貞不渝,就要開罪於皇父攝政王,身家性命難保。左思右想,進退兩難。最後,範文程決定託疾家居。此情當然引起多爾袞不滿。因此,盡管範文程於開國定製大有貢獻,威望甚高,從順治元年起就名列大學士之首,但攝政王對剛林、馮銓、祁充格三位大學士更為信用,範文程逐漸被排除於議政之外。
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1651年)閏二月,剛林、祁充格以諂附多爾袞妄改《太祖實錄》刪去大福晉阿巴亥等事,被處以死刑,範文程亦系同改之人,刑部擬議革職,解任,籍沒其家,諸王大臣覆議,擬令其革職折贖留任。順治帝批示:"範文程曾效力太宗朝,在盛京時,又不曾預貝子碩託之罪,後知睿王所行悖逆,託疾家居,眾亦共知。睿王取去剛林時,以範文程不合其意,故不取去。範文程著革職,本身折贖,仍留原任。前所行情罪已結,今後於委任職掌,當矢忠報效。"不久,範文程即復官。
順治九年(1652年)遇恩詔,復進世職為一等子,授議政大臣,任《太宗實錄》總裁官。範文程繼續盡心竭力佐治國政,三月初八日,他偕同僚參奏會試中式第一名舉人程可則"文理荒謬,首篇尤悖戾經注,士子不服,通國駭異",請敕部議處。順治帝命革退程可則,懲治考官胡統虞等人。
順治十年(年)正月,範文程又上奏恢復連坐法,奏請允許部院三品以上的大臣各舉所知之人,若被舉之人任官後稱職,獎勵保舉者,如其不稱職,按罪之大小,進行論罪。他認為,"此法實行,則內外皆得真才,而天下無有不治者矣"。順治帝下詔從其議。八月,加範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九月,年近花甲的範文程上疏,以病奏請休致。
順治十四年(1657年),範文程的官銜又升了一級,順治帝派遣畫師去範文程家裡畫了他的像,放在宮內不時觀看。
康熙二年(1662年),範文程奉命祭告太宗山陵,趴在地上悲傷的哭,人扶著都不能起來。
折疊 因病去世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範文程因病去世,終年70歲。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親撰祭文,遣禮部侍郎黃機諭祭,賜其葬於河北懷柔縣紅螺山,謚"文肅"。
折疊 編輯本段 主要成就
折疊 政治
雖然文館至天聰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為內三院正式設立大學士,但在此之前,範文程實際上已被皇太極當作類似此職之親信內臣來使用,經常被召入宮,與皇太極密議軍國要事。因此,當初編漢軍旗時,廷議首推範文程。後來任固山額真,而皇太極卻不願讓其離開文館,曾下諭:"范章京才堪勝此,但固山職一軍耳。朕方資為心膂,其別議之。"天聰九年(1635年)二月初七日,皇太極因漢官及諸生動以立即興師伐明陳奏,認為此議不妥,系"不達時勢之見","乃小人之淺見",下諭給刑部承政高鴻中及文館寧完我、範文程等人,對這種意見予以批評,指出此時"人心未及安輯"、"城郭未及修繕",不能盲目動兵。將來時機到了之後,大軍伐明,那時明帝如棄京而走,或遣使求和,是追擊逃帝,還是圍攻京城,是允和還是拒和,對其人民如何安置,對八旗貝勒等人之貪得之心,如何禁止,等等重大問題,令範文程等"酌議疏奏"。
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因為多爾袞兄弟的錯誤十分生氣,多爾袞等人雖然引咎自責,但並不心悅誠服,君、王、將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多爾袞身為正白旗旗主、和碩睿親王,"統攝"吏部,其親弟為鑲白旗旗主、和碩豫親王多鐸,其同母之兄阿濟格是英郡王,三兄弟擁有二旗,皆驍勇善戰,軍功卓著。安平貝勒杜度、公碩託,是禮親王代善所轄正紅、鑲紅二旗系統中的實力人物,代善遭皇帝壓抑,心懷不滿。固山額真阿山、譚泰等二十餘名官員,皆是開國有功之戰將。統治集團中這樣多的人員與皇帝長期不和,將會帶來嚴重惡果。
範文程此時已是久經鍛煉智謀高超蒙帝寵信之大學士,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他於四月初五日偕大學士剛林、學士額色黑奏稱:"國中諸王貝勒大臣,半皆獲罪,不許入署,不準晉謁皇上,他們回家日久,又將去錦州更替鄭親王,對明作戰,"各部事務,及攻戰器械,一切機宜俱誤",望皇上息怒,令其入署辦事。皇太極允准,諸王貝勒大臣"遂各赴署辦事'。範文程為協調皇帝與諸王之間的緊張關系,立下一功。
清軍攻佔北京之後,多爾袞面臨一個異常復雜的政治局面。明朝的京師,在短短的43天里,先後被李自成和清軍奪取。歷史發展之迅速使世人瞠目。明朝的忠臣遺老、投降李自成的官吏、未來得及撤走的起義軍、飽受戰禍的黎民百姓,幾百萬人混雜在北京。怎樣收拾這個殘局?首先,多爾袞聽從了範文程的建議,下達了"勿殺無辜,勿掠財物,勿焚廬舍"的命令。一時間初步穩定了民心,使眾人無不悅服。同時鄭重宣布"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難軍民,皆吾赤子",以安定民心。
多爾袞忙於軍務,範文程被推到了前台。他以政治家的胸懷,抱著治世的夙願,化敵為友,爭取大批漢族官吏和民眾的信任,宣傳施以"仁政",並且"頗愛百姓",自己現身說法:"我大明骨,大清肉耳。"範文程當時"每日坐午門右決事",他是清政府的實際組織者,他不得不"晝夜在闕下,事無巨細應機立辦"。
飽受戰爭創傷的年代,百廢待興,這時候需要大批的人才來建國興國。範文程向皇太極建議,通過辦學校和進行考試選拔人才。而其實在文館的時候範文程就招收遼東當地的青年做學生,每年舉行考試,分為三等。到了天聰三年(1629年)在範文程的建議下,後金就進行了第一次考試,滿、蒙、漢族知識分子積極參加了考試。到了天聰八年(1634
年),皇太極就真的搞起了科舉,仿效明代辦法,"中試為舉人"。這樣就為日後的發展,准備了人才。這次考試大約有數百人參加,錄取了228人。到了崇德六年(1641年)六月時,範文程又建議,在滿族、蒙古族和漢族知識分子中,考取秀才和舉人。皇太極批准這個建議,並且提出了"從公考校"的要求。一個月後,錄取了滿族舉人二人、蒙古族舉人一名、漢族舉人四名,其餘分為一、二、三等不同。在短短的幾年間選拔、考取了數量可觀的人才,特別是青年。這些知識分子,忠於清朝,成為許多大衙門的骨幹力量,也是清統一全國的重要力量。
範文程還大膽地提出,治理天下首先在於會用人,他針對清朝重滿族輕漢族和任人唯親大搞宗派的弊政,建議朝廷各部院大臣都要推薦人才"不論滿漢新舊,不拘資格,不避恩怨,取真正才守之人"去充當各級官吏。範文程這樣選拔、培養人才,博得了順治皇帝的贊許。
折疊 經濟
範文程制定了清朝的稅收政策。在連年戰爭中,農民軍將明末的官府餉冊通通燒毀,只剩下萬曆年間的舊冊。範文程入京之後,即招集各部胥吏,徵求冊籍。有人建議於地方搜尋明季新冊,範文程拒絕其議,說:"即此為額,尤恐病民,豈可更求。"所以以萬曆舊冊為依據,照此徵收田賦。
多爾袞聽從範文程之言,於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十七日諭告全國官吏軍民,宣布廢除三餉:"前朝弊政,厲民為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復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茲哀爾百姓困窮,夙害未除。為爾下民請命,自順治元年為始,凡正額之外,一切加派,如遼餉、剿餉、練餉,及召買米豆,盡行蠲免。各該撫按,即行所屬各道府州縣軍衛衙門,大張榜示,曉諭通知,如有官吏朦朧混征暗派者,察實糾參,必殺無赦。"十月初十日,順治帝頒行的即位詔,又再次宣布:"地畝錢糧,俱照前朝會計錄(即萬曆年間的會計錄)原額,自順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畝征解,凡加派遼餉、剿餉、練餉、召買等項,悉行蠲免。"有清一代,田賦基本上沒有加派,實奠基於此,這一安撫百姓的制度的確立和堅持,與範文程是分不開的。
折疊 民族
範文程為了把滿漢民族矛盾掩蓋起來,化敵為友,曾說大清江山"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國也",並且以實際行動來證明這一點。進京之後,範文程就建議並得到批准,由清政府主持為崇禎皇帝及皇後、皇妃發喪。為了安定天下百姓。
範文程很注意爭取漢族文人的歸順與合作,大力起用廢官閑員,征訪隱逸之士,讓他們為官作宦,治政教民。順治二年(1645年)南京攻下後,範文程上疏:"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今宜廣其途以搜之",請於順治三年、四年再次舉行鄉試、會試。帝從之,於是"江以南士子畢集,得人稱極盛雲"。
折疊 編輯本段 人物評價
折疊 總評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為皇太極問鼎中原出"定國策"--面對清軍初佔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復其職;民來歸,復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範文程一生歷清四世,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並論。他韜略過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巧妙地轉變為現實,不愧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但也有觀點認為:範文程對清朝功勞卓著,歷事四朝,於清朝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多所貢獻,卻對明王朝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滿洲人在當時作為外來入侵民族,而範文程因為自身不得重用,為了個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於大節有虧。
折疊 史評
《清史稿》:文程定大計,左台贊襄,佐命勛最高。
努爾哈赤:"此名臣後也,善遇之!"
皇太極:"范章京才誠勝此,然固山職一軍耳,朕方資為心膂。其別議之。"
順治帝:"大學士範文程,自太宗時辦事衙門二十餘年,忠誠練達,不避艱辛,朕所倚賴。乃近以積勞成病,雖暫假調理,仍夙夜在公,未得專事葯餌,旦夕奏效,深系朕懷,暫令解任謝事,安心調攝,特加升太傅兼太子太師,昭朕眷禮大臣至意。"
康熙帝:"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
徐珂:範文程在盛京時,列聖皆呼其官而不名,以其形貌碩偉,是以御賜衣冠,皆出特製。
B. 範文程是范仲淹後代嗎
範文程是范仲淹後代。
範文程,字憲斗,是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視為文臣之首。
範文程少好讀書,於萬曆四十三年在沈陽縣學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範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勛之一。
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康熙五年範文程去世,終年70歲。
(2)範文程生員擴展閱讀:
崇德六年皇太極因為多爾袞兄弟的錯誤十分生氣,多爾袞等人雖然引咎自責,但並不心悅誠服,君、王、將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
多爾袞身為正白旗旗主、和碩睿親王,統攝吏部,其親弟為鑲白旗旗主、和碩豫親王多鐸,其同母之兄阿濟格是英郡王,三兄弟擁有二旗,皆驍勇善戰,軍功卓著。
安平貝勒杜度、公碩託,是禮親王代善所轄正紅、鑲紅二旗系統中的實力人物,代善遭皇帝壓抑,心懷不滿。
固山額真阿山、譚泰等二十餘名官員,皆是開國有功之戰將。統治集團中這樣多的人員與皇帝長期不和,將會帶來嚴重惡果。
範文程此時已是久經鍛煉智謀高超蒙帝寵信之大學士,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他於四月初五日偕大學士額色黑奏稱:「國中諸王貝勒大臣,半皆獲罪,不許入署,不準晉謁皇上。
他們回家日久,又將去錦州更替鄭親王,對明作戰,「各部事務,及攻戰器械,一切機宜俱誤」,望皇上息怒,令其入署辦事。
皇太極允准,諸王貝勒大臣隨即各赴署辦事。範文程為協調皇帝與諸王之間的緊張關系,立下一功。
C. 範文程後代是滿族嗎
範文復程後代是滿族。
範文程少好制讀書,於萬曆四十三年 在沈陽縣學考取了秀才,時年18歲。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範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勛之一。
清太宗時期,他深受倚賴, 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決策。
(3)範文程生員擴展閱讀
作為清朝開國宰輔,範文程為皇太極問鼎中原出「定國策」——面對清軍初佔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創造性地提出:「官來歸,復其職;民來歸,復其業」,安定了士心、穩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範文程一生歷清四世,為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並論。他韜略過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負巧妙地轉變為現實,不愧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
但也有觀點認為:範文程對清朝功勞卓著,歷事四朝,於清朝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多所貢獻,卻對明王朝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滿洲人在當時作為邊疆來的少數民族,而範文程因為自身不得重用而投靠,為了個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明朝君主,於大節有虧。
D. 範文程的生平是怎樣的
範文程,字憲斗,號輝岳,遼寧沈陽市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卒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我國清朝開國元勛,有名的政治家、謀略家。
範文程出身名門,曾祖父為明正德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祖父范沈,曾任明沈陽衛指揮同知。他自小好讀書,才思敏捷,擅長謀略。清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他自願投效,但未受重用。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極繼位,發現他的才智並委以重任,使之成為其主要謀士之一。從此範文程開始了他輔佐三朝四帝的謀略生涯。
E. 範文程隨著職位的上升給自身招來過什麼麻煩
俗話說:「樹大招風」。隨著範文程地位的上升,聲望過隆,引起了清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貴族官員的忌妒和不滿。一向好獨秉大權的多爾袞也在許多政策、用人等問題上與範文程發生分歧。順治二年(1645年)八月,多爾袞以「今國家一應事務,各有專屬」,範文程「素有疾,毋過勞」等借口,開始限制和削弱范的權力。同年八月,因甘肅巡撫黃圖安呈請終養問題,範文程被多爾袞以「擅自關白」輔政王濟爾哈朗為由而下法司勘問。
F. 清代第一漢臣範文程的生平事跡是什麼
第一個在滿朝取得成就的漢人,他的確很不簡單。
八年的等待
範文程,字憲斗,號輝轍,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後人。
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努爾哈赤率八旗軍佔領撫順,範文程歸順後金。但是,努爾哈赤比較藐視漢人,範文程在他手下熬了八年才得到一個章京的小官。
皇太極即位後,開始重用漢人。他當然不會放過才高八斗的範文程。他一即位,就立刻把範文程提拔到自己的眼前。
凡是軍政大計都先和範文程商量後才作決定,範文程受到了皇太極的極大尊敬,每逢王公貝勒向皇太極報告軍政大事時,皇太極第一句話就是「范章京知道嗎?」,他不直接稱範文程,而尊稱為范章京。臣子的議論奏摺有了不當之處時,皇太極也總是說:「為什麼不和范章京商議呢?」奏事大臣回答說:「范章京已經同意了」。皇太極就不再詢問,同意執行。甚至範文程生病,有一些事情還要等到他好了之後再進行裁斷。
按清朝的規定,章京有時負責起草皇帝的詔書,開始時皇太極還要看一下範文程起草的詔書,後來乾脆都不看了,直接就批准執行。
還對範文程說:「我相信你不會有錯的」。範文程也很爭氣,為皇太極出了很多良計,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施反間計,除掉了明朝邊關大將袁崇煥。
知恩圖報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去世。十四日,諸王貝勒大臣議定,立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即位,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理國政」。這年,攝政王多爾袞之親弟豫郡王多鐸色膽包天,看到範文程的妻子長得十分漂亮,竟然要搶奪範文程之妻。多爾袞知道後,罰多鐸俸銀一千兩,奪其十五個牛錄。範文程感恩圖報,立即上書攝政王,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此書講清了四個問題:其一,明國必亡;其二,與「流寇」爭天下;其三,良機難得,稍縱即逝;其四,變方針,創「大業」,禁殺掠,收人心。
範文程的建議對清奪取中原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制定,對促使清軍出發起了巨大的作用。即範文程啟奏攝政王之後的第五日,攝政王多爾袞帶領豫郡王多鐸、阿濟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統領滿蒙漢官兵十餘萬出發,在吳三桂的帶領下,順利攻佔北京。
順治帝清初的功勛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初二,清軍進佔北京。此時,百業廢弛,社會混亂,人心波動。範文程晝夜操勞,佐理國政。盡管當時頭緒紛繁使他非常勞累。但與此同時,他始終緊緊抓住根本問題,為革除明朝弊政,與民謀利,爭取人心,開國定製而艱苦奮斗。他首先致力於穩定都城局勢,緊接著他又奏請為明崇禎帝發喪。崇禎帝朱由檢於三月十九自縊於煤山,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發現他的屍體,用二貫錢買柳木棺置放,四月初四日安葬於昌平,多爾袞同意,並於五月初四日下諭: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乃敢弒主暴屍,「誠天人共憤,法不容誅者」。今令官民「為崇禎帝服喪三日,以展輿情」,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此舉深受故明官紳擁戴。
範文程還廢除了明末橫征暴斂的加派田賦之弊制。明末的遼餉、剿餉、練餉,平均每畝田增賦銀二分多,全國共增田賦銀一千六百餘萬兩,比舊額增加了一半以上,地方官吏又借機勒索,鬧得全國民怨沸騰,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
在連年戰爭中,農民軍將明末的官府餉冊通通燒毀,只剩下萬曆年間的舊冊。範文程入京之後,即招集各部胥吏,徵求冊籍。以萬曆舊冊為依據,照此徵收田賦。多爾袞聽從範文程之言,於順治元年七月十七諭告全國官吏軍民,宣布廢除三餉。
十月初十,順治帝頒行的即位詔,又再次宣布:「地畝錢糧,俱照前朝會計錄(即萬曆年間的會計錄)原額,自順治元年五月初一日起,按畝征解,凡加派遼餉、剿餉、練餉、召買等項,悉行蠲免」。清朝田賦基本上沒有加派,實奠基於此,這一利民利國的制度的確立和堅持是與範文程分不開的。範文程很注意爭取漢族縉紳的歸順與合作,大力起用廢官閑員,征訪隱逸之士,讓他們為官和治政教民。
順治二年南京攻下後,範文程上疏:請於順治三年、四年再次舉行鄉試、會試。順治皇帝同意了。於是「江以南士子畢集,得人稱極盛雲」。範文程辛勤操勞,對清初的開國定製做出了重大貢獻。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初二,這位為大清建國定製立下卓越功勛的大學士因病去世,終年70歲。
康熙帝知悉範文程病故,親撰祭文,遣禮部侍郎黃機諭祭,賜其葬於河北懷柔縣紅螺山,謚「文肅」。其子承謨、承勛等分任總督、尚書等要職。
G. 範文程範文程,字憲斗,少好讀書,穎敏沉毅,與其兄文采並為沈陽縣學生員。 翻譯本段
範文程是和洪承疇、吳三桂等齊名的漢奸,對於滿清入主中原起了很大作用,不過,他是北宋文學家、愛國者范仲淹的後代,這真是諷刺。
H. 範文程是漢人,為什麼會投奔大清
《清史稿·範文程傳》說:「文程少好讀書,穎敏沉毅,與其兄文采並為沈陽縣學生員。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撫順,文采、文程共謁太祖。太祖偉文程,與語,器之,知為鏓曾孫,顧謂諸貝勒曰:『此名臣後也,善遇之!』」這里表明範文程是自願投奔後金政權的。 《清宮秘史》第十回,「明朝萬曆四十六年,滿洲天命三年正月,太祖率領後金兵浩浩盪盪殺奔撫順關來,擬遣將攻城,忽有一書生求見,太祖便令侍衛將他宣進來。太祖見他生得粉白的麵皮,相貌清秀,便問道:『你是滿人是漢人?來俺這里做甚?』那書生道:『下臣姓范,名文程,字憲斗,沈陽人氏,原是宋朝範文正公仲淹之後,……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無憑無藉。今因陛下崛起滿洲,故不避斧鉞,效毛遂自薦來見陛下,陛下如愛惜人才,下臣當盡畢生之力,上輔明主。』太祖聽了這番言語,語語中入心坎。便說道:『賢士遠來,朕之幸也;朕處正少一漢文先生,勞你任了此職,並拜為軍師,參贊軍機。』文程叩首謝恩。太祖稱他為范先生。」這里對範文程投身清廷進行了這樣的演繹。 22歲的範文程就這樣輕松地「仗劍遏軍門」,從而得到努爾哈赤的器重的嗎?這樣的一段演繹,實在不能讓人信服。因為在當時歷史情況下,努爾哈赤對漢人的政策就是屠殺和掠為奴,「誅戮漢人,撫養滿洲。」他對明朝儒生尤為反感,認為「種種可惡,皆在此輩。」有史料這樣記載:努爾哈赤攻佔撫順後,「論功行賞,將所得人畜三十萬散給眾軍,其降民編為一千戶。」範文程當時就在其列,由於他身材偉岸,故引起努爾哈赤的注意,一番問答使得金主滿意,生側隱之心將其賜給鑲紅旗下為奴。這樣看來他顯然不是主動降清的。 《清史稿·範文程傳》為了維護清朝王家形象和尊嚴,對範文程這段受辱的經歷進行了隱去。那麼範文程又是如何出山、書寫了他那不同凡俗的人生的?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皇太極繼位後,要緩和滿漢族之間的矛盾,他需要漢族學子來輔助,在這種背景下,天聰三年(1629年)四月,皇太極設立了「以歷代帝王得失為鑒,並以記功之得失」為主旨的文館。文館設立後,皇太極上諭,從各旗的生員中選拔人才。所謂「生員」就是各旗旗主的家奴,範文程就屬於這樣的「生員」。範文程在這次選拔中脫穎而出,被選入文館成為骨幹,得出頭之日,也從此走上皇太極的親信謀臣之路。皇太極稱帝後「召直左右」。他參與了伐明策略的制定、爭取漢官歸降以及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決策。特別重要的是,範文程解決了皇太極進攻明朝師出無名的重大難題,「上如慮師無名,當顯諭其民,言察哈爾汗遠遁……」提出了從雁門關進兵的重大舉措,避免了清軍進攻山海關容易形成半途而廢的無益之舉。範文程還用計謀離間了明朝朝廷內外臣工與將吏之間的看法,造成了百姓的視聽混亂。範文程建議清軍採取所到之處免賦數年,廢除了明末橫征暴斂的弊制,此舉大大籠絡了民心,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滿漢之間的矛盾。清朝一代,田賦基本上沒有加派,使其統治范圍內的漢民逐漸改變了敵視態度,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範文程在文館中的作用舉足輕重,皇太極任命他為內秘書院大學土,官爵晉升為二等甲喇章京(意為參領)。滿清編漢軍旗時,「廷議首推文程任固山額真(旗主)」。而皇太極不讓其離開文館,下諭:「范章京才堪勝此,但固山職一軍耳。朕方資為心膂,其別議之。」《清史稿·範文程傳》說,「文程所典皆機密事,每入對,必漏下數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復召入。」每逢議軍政大事,皇大極常問:「范章京知否?」,「何不與范章京商議?」當大臣說「范亦雲爾。」皇太極才會批准照此辦理。範文程為清朝開國在招攬人才、發展經濟、改革體制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範文程上書攝政王多爾袞,奏請出兵伐明,奪取天下。「此正欲攝政諸王建功立業之會也。」他把滿洲一貫掠奪性戰爭轉為統一全國治權的戰爭,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要關頭提出這一策略,對清奪取中原開國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範文程知道自己是漢人,對滿清而言總是一奴才。為此他堅守「明哲保身」的原則,他從不居功自傲,不參與權力之爭,處處小心謹慎,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禍」。但他也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退讓,在對「剃發令」的態度上,範文程與多爾袞意見相左。隨著剃發令的強制實施,民族矛盾迅速激化,清統治者露出了其奴隸主野蠻殘酷本性,血腥鎮壓漢民。目睹百姓「安居樂業」的局面付之東流,範文程痛心疾首,心存不滿。對多爾袞便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進行消極對抗,因而被多爾袞冷漠。 順治三年,多爾袞以範文程「素有疾,毋過勞」為名,削弱了範文程的一些權力。順治五年,多爾袞命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等刪改《清太祖實錄》。範文程深知此事關系重大,一旦政局有變,恐有殺頭之禍。於是以養病為由,閉門不出。事情正如範文程所料,順治七年多爾袞死後,即有臣參奏範文程等人妄改《太祖實錄》之罪。順治帝批示:「範文程曾效力太宗朝,在盛京時,又不曾預貝子碩託之罪,後知睿王所行悖逆,託疾家居,眾亦共知。」結果剛林、祁充格以妄改《清太宗實錄》罪被殺,範文程因沒有成為多爾袞私黨,閉門避禍,躲過一次滅頂之災。不久得到復官,順治九年復進世職為一等子,授議政大臣,任《太宗實錄》總裁官。 順治十年(年),範文程促使了清庭用人制度由任人唯親向任人唯賢方面的轉化,在舉薦人才方面對滿漢官僚做到了一視同仁,使漢族官員在舉薦人才這一重大事項中與滿族官員享受了同等的待遇,從而克服了漢官受歧視的自卑感,更加勤於為朝廷效命,洪承疇就是例證。後來清政府進一步規定:不必分別滿、漢,誰的官街在前,就由誰管印。至於奏事,也要求滿、漢官員「公同來奏」,不許「只有滿臣,不見漢臣。」 順治十一年,順治皇帝特加範文程為少保兼太子太保,九月,再進為太傅兼太子太師,對他「禮遇甚厚」。《清史稿·範文程傳》記:「文程疾,嘗親調葯餌以賜;遣畫工就第圖其像,藏之內府;賚御用服物,多不勝紀;又以文程形貌頎偉,命特製衣冠,求其稱體。」但是,範文程卻急流勇退見好就收。他上疏稱謝的同時,以體弱多病為由請求退休。順治皇帝溫諭慰勉,不讓退休,只同意「暫令解任」。 順治十八年,康熙登位,特命範文程赴盛京(沈陽)告祭太宗皇太極陵墓。範文程在皇太極陵前伏地痛哭,久不能起。 範文程(1597—1666年)字憲斗,號輝岳,遼東沈陽衛(今沈陽)人,出身於明朝官宦之家,《清史稿》有「宋觀文殿大學士高平公純仁十七世孫也」,為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孫。他的六世祖范岳,明朝初期在湖北雲夢縣任縣丞,因獲罪全家被發配到遼東都司沈陽衛戍邊,范氏自此在沈陽得以生息繁衍,以後又遷到撫順居住。他是清朝開國宰輔、元勛、文臣領袖,是順治和康熙兩個皇帝的老師。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這位為大清建國奠基立下卓越功勛的大學士,一代謀臣範文程去世,卒年七十,謚「文肅」。他自稱「大明骨大清肉」,這句話反映了他內心深處一種難言的痛楚。康熙皇帝親撰祭文遣禮部侍郎諭祭,賜葬於北京懷柔縣之紅螺山,立碑以紀其功績。康熙五十二年,為其祠橫額又親書「元輔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