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文獻
❶ 誰能告訴我廣東興寧,三分校十八期十七總隊步科,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單
答: 廣東興寧,三分校十八期十七總隊步科,學生的名單
教務處查詢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❷ 梅州的名人有哪些
梅州的名人有羅大綱、羅芳伯、田家炳、林風眠、曾憲梓、謝晉元、吳奇偉、姚子青、肖月華、劉復之、羅明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羅大綱
羅大綱(1804—1855年),原名亞旺,天平天國名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種玉上圍/上圍古寨人,是一位一開始就對太平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將領。
2、羅芳伯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印尼婆羅洲開發的重要貢獻者。1738年出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7年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富可敵國,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
3、田家炳
田家炳(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廣東梅州,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4、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出生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家名紹瓊,字鳳鳴,後改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
5、謝晉元
謝晉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廣東梅州蕉嶺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歷任國軍排長、連長、營長、師參謀、旅參謀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
❸ 客家人這個稱謂最早出於何時文獻
有關「客家」一詞的來歷,梁肇庭先生曾作考證。
首先,客家這個稱呼,最早是在客家移民進入韓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與當地的潮州人與廣府人接觸與沖突的過程中產生的。這一稱呼進而反饋回客家故地嘉應州和汀州,成為後者的自我稱謂。贛南地區的客家,過去自稱"本地"而不是"客家",這個稱呼隨著贛南地區移民進入江西各地,不過,後來"客籍"一詞取代了這一稱呼。因此,所謂客家是客人的說法,只是在客家離開其故地,移入其他地區時才算正確。在客家故地嘉應州和汀州,他們毫無疑問是本地人,而不是客人。
其次,用「客」這個稱呼來指稱現在的客家人,最早也許出現於明末客家人進行韓江平原之時。乾隆揭陽志在記載明朝滅亡那年當地的動亂時,曾使用了"客賊"一詞。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區留下更多的記載。廣東永安縣建於1569年,由長樂和歸善兩縣的部分村莊合並而成。1587年編纂的縣志中,並未提及「客家」一詞。至1687年重修縣志,這個詞開始出現。類似的情況,在1720年修東莞志和1756年修長寧志中都可找到。
另外,我覺得,在今日客家認同的形成過程中,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是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此期先是傳教士,繼而是客家士大夫和學者,對客家歷史和精神(ethos)進行認識和塑造。我們現在對自身的認識,主要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現在看來,這些認識已經比較陳舊,族群中心主義的色彩很濃,背後隱藏的大漢族主義更是要不得。今日客家研究者的任務,也許是在打破----用時下流行的話說,解構----這些這些「神話」的同時,梳理出更符合歷史本來面目的客家發展的源與流。
客家人是漢族中獨特穩定的民系之一。羅香林所著《客家源流考》一書,論證客家人是漢民族的一支民系,南遷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次東晉「五胡亂華」;第二次唐末黃巢事變;第三次為宋朝受金人入侵;第四次為明末滿人入侵;第五次為清同治年間受廣東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國事件影響。台灣中央大學范綺教授則認為客家人來源有三:第一批來自秦朝;第二批為東晉南渡;第三批則為南宋南遷。特別提出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曾派遣大軍駐守廣東北部大庾嶺,防止南方人入侵,秦傳二世亡國後,那些軍隊不願北返,繼續留在當地,成為客人。可見,羅香林大師所說五次,再加上范綺指出秦朝一次,應算六次為宜。李松庵先生所寫《客家人幾次南遷初探》一文(見《客家史與客家人研究》第一期),就漢民族六次南遷形成家客民系的歷史,作了簡明概述,可看成是客家源流論的綜合。
❹ 客家話是最為接近中古漢語的語言嗎
是,
資料:中古漢語朗讀將進酒視頻等polyhedron古韻的復原中古漢語的視頻,假設視頻是真的,客家話豈止最接近中古漢語,以相似度來看簡直就是一個語支,不超出一個語支的范疇,就是現代時期中古音,客贛語支(四邑話,贛語,客家話)和閩南語文讀層次最接近視頻,客家話不是客家人發明的
古代文獻:
文獻一:南宋《跋贍學田碑》汀鄰五嶺,然風聲氣習頗類中州言語習俗,與贛相類」
1說明當時五華興寧和江西地區的方音相似,客家話和中州中原雅言可能是同語支,當時中州可能和閩西客家話同類,宋朝河南話可能是接近晚期中古漢語和客家話,與polyhedron古韻不謀而合
文獻二:明正德《興寧縣志》其聲大率齊韻作灰...與江南同。
2現代吳語保留很多晚期中古漢語特徵,6百多年前的江南很可能說晚期中古漢語,一種興寧口音的中古漢語方言,而興寧吳姓等來自江南,晚期中古漢語分化成吳語,官話,廣府話等
文獻三:清同治《贛州府志》贛州界接閩粵,語言文字多與相類...稱水道為圳,字書所無。稱水石相際為屝,見之《象山集》
3說了客家話和贛語的關系,深圳的圳出自客贛片區
文獻四: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八,朱熹討論雅言: 四方聲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蓋彼中地尚中正。自洛中脊來,只是太邊南去,故有些熱。若閩浙則皆邊東角矣,閩浙聲音尤不正。
4唐朝張九齡開通珠璣巷,廣府人祖先是宋末珠璣巷大遷移江西,閩西,河南開封府這些客贛地區來的,珠璣巷是客家人其中一個大來源,遷來珠璣巷的移民同時說客家話和廣府話的可能性較低,早期廣府話可能是客贛語,南宋朱熹說的廣中人應該是客家話而非宋末之後的廣府話,廣府話只有17聲母,可能是客家話的簡化音
閩浙(閩語和浙南溫州話等)尤不正,宋太宗聽不懂泉州片閩南話是因為泉州人不用閩南語文讀和宋太宗說話,而閩南語文讀是和客家話一類而非廣府話
❺ 客家研究的論文
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
祖先崇拜在客家社會是一種普遍現象,既是對客家宗族社會形態的具體
映,又對客家人的道德准則、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產生巨大的影響。客家祖
拜既保留濃厚的儒教倫理道德觀念,又受到周圍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研究
客家人獨特的祖先崇拜文化,雖然並不能代表整個客家社會,但在粵東梅州
典型性和普遍性,對我們探討客家人的民系意識、保存客家文化、研究客家
的民情風俗,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粵東梅州客家人有較強的宗族觀念,聚族而居,圍屋而住。圍龍屋體現
家人獨特的祖先崇拜觀念,屋前半圓形的池塘與屋後半圓形的圍屋構成一
形,中間的三堂與兩側的橫屋組成方形,象徵古老的「天圓地方」、「天人合
的哲學思維理念。圍龍屋的三堂雕梁畫棟,祖堂寬敞庄嚴,祖完金碧輝煌,
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敬之情。圍龍屋體現的生殖崇拜,是祖先崇拜的特殊形式。
祠合一」是圍龍屋的典型特徵,祠堂作為祖先靈魂的棲息之所,無論逢年過
還是婚喪嫁娶;無論是喜添男丁,還是考取功名,都要到宗祠祭祖,祈求祖
魂的賜福和庇護。
粵東梅州客家人把宗族歷史上有功績的女性祖先稱為「婆太」,為宗族
特殊貢獻或生育子女眾多的女性祖先,同樣會受到宗族後裔的崇拜和祭祀。
地區崇拜「婆太」的習俗極為普遍,對「婆太」的祭祀儀式隆重虔誠。婦女
家地區的主要勞動力,在客家社會中相對地位較高,在宗族中受到普遍的尊
「婆太」崇拜是客家祖先崇拜「在地化」的獨特表現。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
奉極為虔誠,無論祠祭還是墓祭,祭祀的禮俗繁細,祭祀的形式多樣、祭奠
式隆重。客家人喪葬禮儀也十分繁蕪,體現了獨特的喪葬習俗。
堂聯文化是客家文化中一份寶貴的遺產。粵東梅州宗族的堂號,不僅代
祖先的名望和世居地,也是慎終追遠、團結血親、敦宗睦族的符號標志,是
意識和祖先崇拜的體現。客家祠堂的堂聯,極力歌頌祖先的功德,勉勵後輩
興宗。生動反映客家人尊祖敬賢,愛國愛鄉,和睦家族,辛勤創業,重視文
重名節的族風家風,激發宗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客家譜賺不僅有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腳月舊口,......甲.........口
問祖、明確世系、團結族人的重要作用,更是海外客家後裔尋根問祖的
在宗族血緣認同光環的籠罩下,譜碟文化有效地使尊祖敬宗的文化精神
個成員的心理意識中。
關鍵詞:粵東梅州;客家人;祖先崇拜
第一節祖先崇拜的涵義、目的和意義
一、祖先崇拜的涵義
萬物有靈、靈魂不滅的觀念,對祖先靈魂的尊崇和信仰,是祖先崇拜的心理
基礎。世界上信仰崇拜鬼魂的民族很多,祖先崇拜的文化多種多樣。祖先崇拜是
中國人普遍的信仰之一,漢民族祖先崇拜文化源遠流長。最久遠的祖靈觀念是人
祖崇拜和氏族始祖崇拜,如對女蝸、盤古、黃帝、炎帝的崇拜。漢民族祖先崇拜
文化的顯著特點在於:「祖先崇拜超出了宗教範圍而具有宗法和孝德的意義,是
中國古代從西周開始形成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標志著祖先崇拜世俗化」。①到了典
型的封建社會,儒家學說占統治地位,儒家的社會觀、宗族觀、血緣觀,建立了
列祖列宗崇拜的根基。由於儒家的推崇、宋代理學的發達和統治者的大力提倡,
祖先崇拜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祖先崇拜既是宗教的,
又是世俗的;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在現代中國社會,祖先崇拜有了新的涵
義,政府對傳說的「人文始祖」黃帝的祭祀最為頻繁隆重,黃帝從「部落首領」
—「漢民族祖先」—「全中華民族共祖」,「黃帝不斷升華的祖先地位,其實
是現代中國一系列社會政治重建的結果」。②
二、祖先崇拜的目的和愈義
漢民族獨特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使漢民族尋根溯源、尊祖重本、收宗敬
族、依戀故土的情結更為強烈。在長期封建社會「家天下」的背景下,祖先的地
位高高在上,成為統治的權威勢力。祖靈更加以其神秘的特徵和奇異的超自然力,
深深支配著民眾的思想意識。人們深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祖輩代代離世,
但他們的靈魂依然關注著後代子孫的一切。生者祭祀死者,就會得到死者的賜福。
祈求祖先在天之靈庇佑宗族後代子孫人丁興旺、仕途通達、財源廣進、消災去禍
等,便成為祖先崇拜的直接目的。現代政府參與的祖先崇拜活動,更追求政治和
經濟的目的。「黃帝陵墓基金會」於1992年正式成立,籌集到數千萬資金,用於
修繕傳說的「人文始祖」黃帝陵墓和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現代「國家級」的
陳彼芳:《周代祖先崇拜的世俗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2期第296頁。
(澳)劉莉著,星燦譯:《中國祖先祟拜的起渾和種族神話》,《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第126頁。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祖先崇拜,就是歷史上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運行的產物。「神化的祖先既
以被創造、也可以被用來追求政治和經濟的目的;同樣,祖先的廟堂和陵墓則
被用作宣傳的工具,以達到使精英們政治地位合法化的目的」。①在中國歷史上,
一些儒學大師積極參與各個封建王朝宗廟祭祀制度的制訂,還努力使民間宗族
祖成為風氣,為祖先崇拜的普遍制度化作出了貢獻。在具有普遍化的共性前提下,
各地民間的祖先崇拜儀式還有其差別較大的特殊性,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
潮汕人、客家人的祖先崇拜儀式在漢族中是比較繁細的。尤其是粵東梅州客家
的祖先崇拜,不僅講究圍龍屋和祖墓的建築風水、宗族祠堂的設立、祖先神牌
供奉、祭祀牲禮的獻祭、祖先誕辰和忌日的祭拜活動等;從古至今年復一年,
個宗族都要定期舉行隆重的房祭、祠祭、宗族大聯祭、春秋大墓祭等隆重的祭
儀式;尤其是客家圍龍屋體現的生殖崇拜,是祖先崇拜的重要形式之一,蘊涵
豐富的客家文化特色。粵東民間普遍存在的,宗族成員對有貢獻的女性祖先的
拜和祭祀,顯然是客家祖先崇拜「在地化」的反映,女性祖先崇拜日益受到研
者的關注。粵東客家人龐大、繁雜、獨特的祖先崇拜文化,既反映了傳統客家
會的重要特徵,又是客家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粵東梅州是
家人的「大本營」之一,譽稱為「世界客都」。我們考察客家民間的祖先祟拜
況,對我們研究客家民系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情風俗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第二節選且緣由和資料來派
一、選且緣由
客家是漢民族一個獨特的民系,粵東梅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與福建、
廣東、江西、潮汕相接壤。梅州歷史悠久,秦漢時期屬南海郡,南齊設置程鄉縣,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為梅州,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成立直隸嘉
州,中華民國初年改稱梅縣,1988年,梅縣專區改為梅州市。由於明清以來,
客家人大量遷居海外,分布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海外華僑至今稱梅州
「嘉應州」。生活在粵東山區的客家人,長期處於窮鄉僻壤,交通閉塞的生存
境,一直是封建王國的「邊睡社會」,山高皇帝遠,是中央政權的「化外之地」
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使得傳統的祖先崇拜在粵東有較多的保留。客家
有較強的宗族觀念,聚族而居,圍屋而住,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客家人的
先崇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迄今為止,學術界偏重於客家源流問題、移民問題、
①(澳)劉莉著,星燦譯:《中國祖先祟拜的起源和種族神話》,《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126頁.
l0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宗教問題、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許多論文、著作把祖先崇拜僅作為民俗文化
的一部分,系統研究祖先崇拜的專著較少。李小燕的《客家祖先崇拜文化—
一以粵東梅州為重點分析》,雖然比較細致地考察了粵東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文化,
但仍然有不足之處。本學位論文《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以粵東梅州張氏宗族
為重點考察》,試圖進一步拓展李小燕專著研究的內容,是對粵東客家人的祖先
崇拜進行更全面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二、資料來派
有關客家研究的資料主要集中在廣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福建省社科院客
家研究中心、贛南師范學院客家研究中心、深圳大學客家研究中心、華東師大客
家研究中心、台灣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等。本論文的資料來源主要是著作、調
查報告、論文和族譜。
著作有關客家學、客家民俗的研究,已經取得不少成果。本文參考的主
要著作有:《客家源流考》(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羅香林)、《客家學導論》
(王東)、《客家源流新探》(謝重光)、《客家源流探奧》(房學嘉)、《梅州地區的
廟會與宗族》(房學嘉)、《梅州客家人》(陳宏文)、《客家宗族社會》(孔永松)、
《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劉佐泉)、《客家人與客家文化》(丘桓興)、《客家民間
信仰》(汪毅夫)、《客家禮俗》(劉善群)等。在這些論著中,祖先崇拜作為民俗
文化的內容之一,散見於各類客家學及客家民俗研究的著作中。研究客家祖先崇
拜的專著較少,主要有: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何輝的學位論文《寧化客家運動
的文化復象》,重點論述客家祖地寧化石壁的公祭儀式,這一新型的祖先崇拜活
動。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李小燕的專著《客家祖先崇拜文化—以粵東梅州
為重點分析》,系統介紹了粵東客家人的祠堂文化,喪葬文化、譜賺文化與祭祀
習俗,並對祖先崇拜文化的演變進行了動態分析。
調查報告嘉應學院客家研究所的《客家研究輯刊》、福建社科院客家研
究中心的《客家大文化》、華東師大客家研究中心的《客家學研究》、台灣中央大
學客家研究中心的《客家研究通訊》刊載了大量祖先崇拜的田野調查報告,表明
不同地域的祖先崇拜文化差異較大。本文主要參閱粵東梅州地區(六縣一市)有
關祖先崇拜的田野調查。如:《粵東蕉嶺縣新鋪鎮上南村民俗調查》(林清水)、
《粵東梅縣松源鎮郊宗族與神明崇拜調查》(王心靈)、《蕉嶺縣的喪葬文化》(賴
雨桐)、《廟宇、宗族、士紳—以梅縣西陽地區為例》(鍾佳華)等。本人還親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自對梅州市大宗族張姓、李姓、王姓進行實地考察,尤其對東郊張氏宗族的祠堂、
堂聯、族譜、祭祀儀式等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這類田野調查從民間獲取第一手資
料,內容詳實具體,是研究粵東梅州客家人祖先崇拜極有價值的資料。
論文不少論文的部分內容涉及客家人祖先崇拜,本文主要參閱的論文
有:《客家建築文化探析》(梁昌俊)、《從客家民居胎土談生殖崇拜文化》(吳慶
州)、《客家與舍族早期關系史述略》(謝重光)、《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態與客
家社會》(周建新)、《中國民間姓氏堂號堂聯的文化透視》(王全根)、《從客家族
譜文獻看風水信仰在民間的影響》(葉金蓮羅勇)、《客家族譜與社會文化行為控
制—以石城溫氏族譜為例的法人類學思考》(曾曉林)、《羅香林學術思想啟示
與客家學研究實踐》(房學嘉)、《從喪葬禮俗看客家文化的中原烙印》(夏碩軍雷
近芳)、《族群、地域與民間文化—客家傳統社會特徵的變異》(徐正光)等。
族譜梅州客家族譜大都在明清時期修撰,民間修譜多為手抄,「文革」
中族譜大多被毀,八十年代以後各宗族紛紛續修。族譜內容包括姓氏源流、宗族
遷徙、世系列表、家法族規、人物事跡、風土人情等,可謂研究客家社會的「百
科全書」。客家人極為重視修譜,每個宗族都有族譜。本文選取梅州地區幾個大
姓宗族的族譜:《張氏族譜》、《李氏族譜》《王氏族譜》,在梅州地區具有代表性
族譜內容雖然含有一些牽強附會的成分,但是對研究客家人祖先崇拜文化,依然
有參考價值。
第三節客家祖先崇拜的研究愈義
一、學術價位
客家人主要聚居在贛南、閩西、粵東,從自然地理與文化習俗的角度看,是
屬於一個整體。雖然地域相連、語言相通、風俗相近,但是各地祖先崇拜在儀式、
規則、程序上都不相同。祖先崇拜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客家傳統
社會的重要載體。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和敬奉極為虔誠,祭祀的形式繁雜、祭奠
的儀式隆重,形成獨具特色的祖先崇拜文化。粵東梅州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之
一,有客家人470多萬,有「世界客都」的美稱。本學位論文在學術界對客家祖
先崇拜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實地調查和田野考察的實證材料,對客家圍
龍屋體現的祖先崇拜、客家人對女性祖先的崇拜、客家堂聯文化和譜膜文化中的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口國.國.................口國國口口國....口.........止口.......................................
祖先崇拜、客家祠祭習俗和喪葬習俗中的祖先崇拜,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描述和評
價。尤其本文關於客家圍龍屋體現的祖先崇拜、客家人對女性祖先的崇拜、客家
堂聯文化的具體實例,彌補了李小燕的《客家祖先崇拜文化—以粵東梅州
為重點分析》專著的不足之處。使我們對粵東梅州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文化,有比
較全面客觀地了解和研究,對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文化能夠歷史辨證地看待。本文
雖然是對梅州客家人祖先崇拜文化進行系統研究,但是在整個粵東地區都有典型
性和普遍性,這就是本文的學術價值之所在。
二、現實愈義
客家人祖先崇拜的觀念十分強烈,生活中處處有祖先的影子。家族的住宅,
是祖先傳下的基業;家族的堂號,代表著祖先的名望;家族的祖墓,埋葬著祖先
的屍骨;家族的譜碟記載著祖先的支脈和業績;家族的族規祖訓,是祖先為人處
世的原則和經驗教訓。①本文以粵東梅州市東郊張氏宗族為重點考察,是因為張
氏宗族在梅州有幾百年的歷史,目前人口5000左右,約占東郊總人口的1/3,
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大族,張氏宗族祖先崇拜活動具有代表性,故而選擇其作為考
察對象。據張氏族譜載:明崇禎年間,張氏祖先「肩一公」在程鄉(梅州)開基,
在此建造一座祖屋「文種堂」,為聚族居住打下基礎。隨後各房子孫以祖屋為中
心向外延伸,先後建造起20多座圍龍屋,建成了一個圓月形的客家民居建築群,
故稱「張家圍」。據張氏宗族管委會會長張梅樣老人報告,本宗族自明崇禎年間
開基至解放前,先後在張家圍內外建造的祠堂有67座,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張
氏宗族也是著名的書香門第,今天梅州市的「肩一小學」就是表彰張氏宗族對文
教的特殊貢獻。張氏宗族歷史上出過許多舉人秀才,近代張淑皋早年留學日本,
曾任清政府住橫濱總領署和神戶總領事。其子張資拱曾留學美國,是武漢大學化
學系著名教授,「文革」中被造反派活活打死。2005年4月24—25日,武漢
大學舉辦「張資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大會」,我與張梅樣老人一起出席了此紀念
會。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北大、清華、復旦大學等著名高校均派代表參加。前中
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張資拱學生)親筆題詞:「傑出的科學家,忠誠的愛國者」
張資拱情況參見此文。②張資平早年留學日本,是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與郭沫
若、郁達夫、成仿吾並稱創造社的「四大金剛」,是白話小說的先驅者,是當時
。李小燕:《客家祖先祟拜文化—以粵東梅州為重點分析》,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5頁.
.王治浩:《化學教育家和化學史家張資拱》,《中國科技史料》,2004年第4期。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他創作長篇小說20餘部,短篇小說40餘篇。《
積期化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為新文學的普及做出了貢獻。張氏宗
後裔遍布海內外,其中專家、博士不計其數。以張氏宗族的祖先崇拜為重點考察,
有利於我們了解粵東客家人遷徙的歷史、崇文重教的傳統以及風俗民性的特點
客家民居是客家歷史文化的「縮影」,客家民居類型多樣,有圍龍屋、土圍
樓、五鳳樓、走馬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圍龍屋是粵
東客家地區最普遍的民居,在梅州市區和城郊40公里的范圍內,現存幾百座大
大小小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欄桿
式」、雲南「一顆印」被中外建築學界譽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圍龍屋外
觀呈方形與半園形結合,多依山坡而建,前低後高,層層疊疊,宛如一條盤纏的
巨龍,故客家民間俗稱圍龍屋。①梅州地區圍龍屋不僅數量眾多,還有數十座巨
型圍龍屋。如梅縣丙村溫公祠是「三堂八橫四圍龍」,全屋共398個房間,裡面
生活設施齊備,可供幾百人的大家族共同居住,是宗法制農耕社會的典型縮影。
著名的圍龍屋還有梅州興寧花螺墩羅屋,梅縣鬆口的崇慶第,梅縣南口的德殊樓、
住宅中最庄嚴、最寬敞、最考究的屋子,故成為家族活動的重要場所。逢年過
是祭祀祖先的祠堂,紅白喜事是婚典的禮堂或弔唁的靈堂,又是家族子弟啟蒙
學堂,還是家族議事的會堂。利用祠堂作學堂,是客家人尊祖敬宗、崇文重教
傳統,又是客家教育的一大特色。把最神聖的祠堂用作學堂,可見客家人對教
的重視。一方面客家人深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重
輕富」等儒家人生價值觀的影響。另一方面惡劣的山居環境,勞苦的稻作勞動
客家鄉村最顯著的生活特徵。讀書是客家人重要的謀生手段,客家人憑借教育
的優勢,或從教、或從政、或經商、或走南洋,都依賴讀書有文化。讀書做
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更是客家人讀書的精神動力。封建時代的客家社會,考取
①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第4155頁。
.梁昌俊:《客家建築文化探析》,《文藝爭鳴》,2005年第6期第136頁.
.吳慶州:《從客家民居胎土談生殖祟拜文化》,《古建園林技術》,1998年第1期第12頁.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名,入仕為官,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都要在宗祠外豎起石旗桿,成為宗族身份
地位的象徵。一代又一代客家人,以重教興學的巨大熱情,崇文尚學的良好風尚,
森得世人的矚目,成就了「文化之鄉」的美譽。「嘉應為古程鄉地,僻處偏隅,
自南齊以來,風氣未開,詩人尚少。宋元明間,作者漸興,惟滄桑屢易,流傳亦
少。我朝(清)文治昌明,人才輩出,詩乃漸盛」。①據史料記載,清雍正、乾隆、
嘉慶年間的科舉考試,嘉應州名列前茅,嘉應客家在文化上巍然崛起,「圍龍屋
學堂」功不可沒。至清末,廢科舉,興新學。黃遵憲、丘逢甲、溫仲和等有識之
士,奔走呼號,身體力行,新式中小學堂相繼興辦。至1911年,全區有小學堂
803所,中學堂9所,女子學堂2所,成為當時全國教育最發達的行政縣。周恩
來第二次東征來梅州曾說:「梅縣教育之發達,如縣立師范、東山中學、縣立中
學、學藝中學,辦理頗有精神,其餘各校成績亦佳,教育尤為普及,即至貧之家,
亦令其子弟入學,全縣不識字者居極少數,是亦梅縣特色」。②深厚的文化底蘊,
使許多優秀的客家人走出圍龍屋,成為新中國的棟梁之才。「新中國成立以來,
僅梅州籍的兩院院士就有22人」。③
❻ 古氏族譜的參考文獻
⑴國家檔案局二處、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圖書館編《中國家譜綜合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⑵古軍喜、古小彬編著《古姓史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刊載於《圖書館論壇》第24卷第1期(2004年第一期增刊)
--------------------------------------------------------------------------------------------
古小彬【百譜齋】珍藏族譜文獻目錄
1. 【江西寧都】寧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譜 一冊、線裝 古奇洋主修 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殘本。
2. 【廣西賀縣】古氏族譜 一冊、線裝 清代乾隆年間手抄本,後裔歷次手抄增續。
3. 【海南儋州】鄧氏族譜 一冊、平裝 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年)抄本復印。
4.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族譜首二卷 二冊、線裝 清代道光甲辰年(1844年)梅右文堂活字版復印本。
5. 【四川寧南】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興祥重抄 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夾邑臨泰祥自造版復印本。
6. 【重慶榮昌】盤龍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宗九編 清代咸豐二年(1852年)復印本。
7. 【廣東南海】西村古氏家乘 一冊、平裝 古碩元修撰 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抄本復印本。
8. 【四川三台】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清代咸豐年間刊本復印,後裔歷次手抄增續。
9. 【陝西宜川】古氏淵源紀實 一冊、線裝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古麗中編 後裔歷次手抄增續復印本。
10. 【四川璧山】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璧山縣天池古氏譜 一冊、平裝 古洪興編 清代光緒十七年(1891年)抄本 1994年復印。
11.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續修族譜首卷、三卷 二冊、平裝 古耀金編 清代光緒十九年(1893年)龍邑梅友文堂木活字版復印本。
12. 【四川合江】古氏家乘(部分) 一冊、平裝 古文田編 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手抄本復印本。
13.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抄本復印本。
14. 【廣西荔浦】古氏族譜 一冊、線裝 清代光緒年間手抄本復印本。
15. 【海南屯昌】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清代光緒年間手抄本復印本。
16. 【重慶江津】新安堂古氏家譜 一冊、平裝 清代光緒年間手抄本復印本。
17. 【重慶榮昌】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良翰編修 清末手抄本復印本。
18. 【廣西鹿寨】【廣西欽州】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清末手抄本,近代增續復印。
19. 【重慶永川】古氏家乘 一冊、平裝 古忠良編 民國二年(1913年)刻印本復印本。
20. 【四川隆昌】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貴三編 民國六年(1915年)手抄本復印本。
21. 【廣東番禺】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正昌編 民國六年(1915年)手抄本復印本。
22. 【海南儋州】鍾氏族譜 一冊、平裝 鍾顯揚、鍾毓蘭撰書 民國十一年(1922)刊本復印。
23. 【廣東梅州】古氏族譜 十六冊、線裝 古善愚、古騷生編 民國十五年(1926年)鉛印本復印本。
24. 【江西南康】古氏四修族譜 存一冊、平裝 民國十五年(1926年)石印本復印本。
25. 【重慶江津】新安世系(部分) 一冊、平裝 古賢香編 民國十九年(1930年)刻印本復印本。
26. 【廣東連縣】古氏年庚譜 一冊、平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手抄本復印本。
27. 【四川金堂】【四川新都】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民國時期抄本復印本。
28. 【四川隆昌】五坡場古氏族譜 一冊 民國時期手抄本復印本。
29. 【安徽繁昌】繁昌古氏宗譜 一冊 民國時期石印本復印本。
30. 【廣東封開】古家宗族譜 一冊 復印本。
31. 【四川富順】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1959年手抄本復印本。
32. 【台灣台北】古氏宗譜 一冊、平裝 古煥謨、古貴訓等編 1972年印刷本。
33. 【台灣台北】新安堂古氏宗譜畫集 一冊、精裝 古煥謨編 1982年印刷本。
34. 【印度尼西亞】古氏宗譜簡錄 一冊、平裝 古梯雲整理 1982年手抄本復印。
35. 【廣東蕉嶺】古氏新安堂族譜 一冊、平裝 古超桂編 1985年油印本。
36. 【四川瀘縣】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富田編 1985年抄本復印本。
37. 【四川邛崍】古氏宗嗣 一冊、平裝 古芝光、古代全主編 1986年油印本。
38. 【四川隆昌】(周興)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1986年手抄本復印本。
39.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 三卷、平裝 古廣麟編 1988年油印本。
40. 【廣東惠東】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維華、古簪寰編 1988年抄本復印本。
41. 【廣東梅州】上崗戶古氏源流稽考 一冊、平裝 古敬仁編 1989年抄本復印本。
42. 【廣東梅州】古田上村伯公凹下古氏源流概述 一冊、平裝 古天芳整理 1989年刊本。
43. 【中國香港】古氏宗譜 一冊、平裝 古劍鋒編 1990年印刷本復印本。
44. 【陝西延安】古氏淵源紀實 一冊、平裝 古世覺、古國傑等編 1990年印刷本。
45. 【廣東梅州】嘉應古氏源流考 一冊、平裝 古勇輝編 1990年鉛印本。
46. 【廣東高州】古氏高州房世系圖八卷 八冊、線裝 古應天1986年編 1991年油印本。
47. 【重慶墊江】古氏宗譜 一冊、平裝 古光輝等編 1991年電腦列印本。
48. 【四川新都】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家信、古家萬等編 1992年手抄本。
49. 【四川富順】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彬編 1992年手抄本復印本。
50.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譜 一冊、平裝 1992年編 電腦列印本。
51.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1993年編 油印本。
52. 【廣東高州】高州古氏宗支概覽 一冊、平裝 古元編 1993年抄本。
53. 【台灣新竹】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國瑞編 1993年印刷本。
54. 【台灣台中】新編古氏宗譜 一冊、精裝 古子隆編 1994年印刷本。
55. 【重慶梁平】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銘聲編 1994年印刷本。
56. 【江西安遠】古氏宗譜 二冊、線裝 古清沅主編 1994年印刷本復印本。
57. 【江西安遠】【江西定南】安定邑古氏族譜 三卷、線裝 古今模、古炎煌主編 1994年膠印本復印本。
58. 【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賴氏族譜 一冊、精裝 賴國松主編 1994年印刷本。
59. 【江西瑞金】【福建寧化】新安古氏八修譜 十冊、線裝 古芳清、古小彬主編 1995年印刷本。
60. 【江西萍鄉】【湖南醴陵】古氏族譜六卷首卷 一冊、精裝 古均桃、古英傑編 1995年鉛印本。
61. 【廣西欽州】續增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秀禮編 1995年列印本。
62. 【重慶璧山】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大志、古大田編 1995年印刷本。
63. 【中國台灣】台灣古氏源流系統表 一冊、精裝 古娘淵編 1995年印刷本。
64. 【廣東五華】五華肇塘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富光主編 1995年印刷本。
65. 【廣東連南】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問松編 1996年鉛印本。
66. 【廣東河源】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演凡主編 1996年印刷本。
67. 【廣東汕頭】達濠古氏家譜 一冊、平裝 古增強編 1996年抄本影印本。
68. 【廣東五華】文葵鎮藕塘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漢中主編 1996年鉛印本復印本。
69. 【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劉氏族譜 一冊、平裝 劉添元主編 1996年印刷本。
70. 【江西上猶】古氏五修族譜 一冊、精裝 古章文、古翰玖等編 1996年印刷本。
71. 【江西南康】古氏宗譜 一冊、平裝 古啟運主編 1996年電腦列印本。
72. 【廣西賓陽】新安堂歷代世系宗支圖 一冊、平裝 古展流編 1996年稿本。
73. 【廣西昭平】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錫猷等編 1996年手抄本。
74. 【中國大陸】古氏淵源暨分支(大陸版) 一冊、平裝 古小彬主編 1997年印刷本。
75. 【台灣中壢】古氏淵源世代表 一冊、平裝 古國瑞編 1997年印刷本。
76. 【江西興國】古氏族譜上、下冊 二冊、精裝 古遠亮、古祖蒼主編 1997年印刷本。
77. 【江西會昌】梅州古氏族譜江西會昌咸寧戶 一冊、平裝 古紅光主編 1997年電腦列印本。
78. 【江西遂川】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榮、古世喜主編 1997年印刷本復印本。
79. 【四川甘洛】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新民主編 1997年電腦列印本。
80. 【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梅南鎮滂溪(簡明)古氏支譜 一冊、平裝 古迪生、古海華編 1997年印刷本。
81. 【廣東梅州】梅州市梅縣區大坪鎮暨獅子浪口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增富、古添賢等主編 1997年印刷本。
82. 【海南儋州】鄧氏族譜 一冊、平裝 鄧世華修撰 1997年電腦列印本。
83. 【廣東興寧】藍田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勝祥、古哲謀等編 1997年鉛印本。
84. 【廣東五華】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世懷編 1997年抄本。
85. 【廣東五華】五華縣梅林鎮梅南鄉洋塘里上寨古氏族譜 一冊、線裝 古啟良編 1997年抄本。
86. 【廣東番禺】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蘇記1997年抄本復印本。
87. 【四川隆昌】古氏珂瑛支系族譜 一冊、平裝 1997年手抄本復印本。
88. 【廣西賀縣】塘面村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文輝、古國奎編 1997年印刷本。
89. 【廣西賀州】古氏瑜珍公房族譜 一冊、平裝 古思雄編 1998年手抄本。
90. 【廣西賀州】古氏宗歷 一冊、平裝 古正民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1.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宗成公派下族譜 一冊、平裝 古煥貴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2. 【廣東興寧】【廣西荔浦】古氏譜系 一冊、平裝 古啟森、古尚隆整理 1998年手抄本。
93. 【廣東信宜】古氏茶山分支族譜 一冊、平裝 古萬年編 1998年稿本。
94. 【廣東蕉嶺】蕉嶺縣古氏概況 一冊、線裝 古乃裕編 1998年電腦列印本。
95.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南寶公分譜 一冊、平裝 古廣麟主編 1998年印刷本。
96. 【廣東番禺】古氏系統表 一冊、平裝 古樹華編 1998年手抄本。
97. 【江西尋烏】尋烏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顯道主編 1998年印刷本。
98. 【江西尋烏】新安堂尋烏篁鄉古氏三修宗譜 一冊、精裝 古安健主修 1998年印刷本。
99. 【江西尋烏】晨光鎮塘背村古氏必振公房譜 一冊、精裝 古顯衡、古邵華等編 1998年印刷本。
100. 【江西尋烏】贛南古氏族譜 一冊、線裝 古明豐編 1998年稿本。
101. 【江西南康】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菁華編 1998年印刷本。
102. 【台灣桃園】古氏今英公派下譜系 一冊、平裝 古國瑞編 1998年電腦列印本。
103. 【台灣苗栗】苗栗縣古氏宗親會會刊上下集 一冊、精裝 古奠基主編 1998年印刷本。
104. 【河南濮陽】古氏家譜 一冊、平裝 1998年追遠堂電腦列印本。
105.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譜 一冊、平裝 古烈編 1998年稿本。
106. 【重慶豐都】重慶市豐都縣理明鄉古氏宗族譜 一冊、平裝 古乾勇編 1998年列印本。
107. 【重慶奉節】重慶市奉節縣公平古由才公族譜 一冊、平裝 古恆昭編 1999年手抄本。
108. 【陝西延安】延安地區古重義支系吊線譜 一冊、平裝 古玢整理 1999年稿本。
109. 【江西寧都】古氏全規公派下宗譜 一冊、平裝 古兵編 1999年稿本。
110. 【江西崇義】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性科等編 1999年稿本。
111.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克贊公派下族譜 一冊、平裝 古承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2.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宗仁公派下族譜 一冊、平裝 古思倫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3. 【廣西賀州】古氏31世瑜新公派下族譜 一冊、平裝 古正民、古海宗整理 1999年手抄本。
114. 【廣東梅州】宋進士古革支系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小彬編 2000年稿本。
115. 【廣東五華】宋進士古鞏支系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小彬編 2000年稿本。
116. 【江西尋烏】新安堂尋烏篁鄉古氏家譜 一冊、平裝 古新堯主修 2000年印刷本。
117. 【江西遂川】南遷二十六世聲亮公裔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以志編 2000年印刷本。
118. 【廣東五華】琢貫公房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國瑞編 2000年印刷本。
119. 【台灣中壢】古氏源流系統圖 一冊、平裝 古國瑞編 2000年印刷本。
120. 【中國】古氏史志(第一卷) 一冊、精裝 古培才、古小彬總編 2000年刊印本。
121. 【中國台灣】古氏淵源暨分支 一冊、精裝 古國瑞、古小彬主編 2000年印刷本。
122. 【貴州桐梓】【重慶綦江】古氏譜系 一冊 古小彬 2000年手抄本。
123. 【台灣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長錦編 2000年印刷本。
124. 【中國台灣】台灣古氏宗譜 一冊、精裝 古國瑞主編 2001年印刷本。
125. 【廣東蕉嶺】蕉嶺縣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乃裕、古漢金主編 2001年印刷本。
126. 【江西遂川】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金發主編 2001年印刷本。
127. 【江西瑞金】古青淦家譜 一冊、平裝 古小彬編 2001年印刷本。
128. 【廣西荔浦】南方古氏宗族移居情況 一冊、平裝 古世雄編 2001年電腦列印本。
129. 【台灣新竹】古氏宗譜補遺( 第二版) 一冊、精裝 古煥球編 2002年印刷本。
130. 【湖南嶽陽】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朝陽主編 2002年印刷本。
131. 【北京朝陽】北皋古氏族志 一冊、平裝 古慶輔編 2003年電腦列印本。
132. 【廣東五華】文葵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賜金(換新)主編 2003年2月印刷本。
133. 【台灣新竹】古氏宗譜補遺(第三版) 一冊、精裝 古煥球編 2003年9月印刷本。
134. 【廣東興寧】廣東興寧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添水主編 2003年印刷本。
135. 【四川三台】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小彬、古松元主編 2003年印刷本。
136. 【四川新都】新安堂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小彬、古松元主編 2003年印刷本。
137. 【台灣新竹】古氏歷代系祖及人物略傳 一冊、精裝 古煥球編 2004年2月印刷本。
138. 【廣東蕉嶺】蕉嶺縣黃土老古屋族譜 一冊、精裝 古政明主編 2004年10月印刷本。
139. 【四川隆昌】柿梓灣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昭平整理 2004年電腦列印本。
140. 【四川寧南】【雲南巧家】川滇古氏宗譜 一冊、精裝 古代貴、古代和主編 2004年12月印刷本。
141. 【廣東梅州】古氏族譜(革公系) 五冊、精裝 古國檀主編 2004年10月印刷本。
142. 【四川甘洛】田壩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新民主編 2005年5月印刷本。
143. 【廣西貴港】【廣西柳州】古氏族譜 一冊、簡裝 古倩如編 2005年9月電腦列印本。
144. 【海南儋州】李氏宗族吊線譜 一冊、平裝 李芳編 2006年稿本。
145. 【中國台灣】新安堂古氏譜系(上冊) 一冊、平裝 古煥球編 2006年印刷本。
146. 【四川新都】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聲淦主編 2006年印刷本。
147.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譜 一冊、平裝 古兆亮總編 2007年印刷本。
148. 【海南儋州】廖氏族譜 一冊、平裝 電腦列印本。
149. 【重慶綦江】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財全主編 2007年7月印刷本。
150. 【廣東高州】石蘭村古氏族譜 一冊、平裝 古積進、古海興主修,古小彬、古軍喜主編 2007年12月電腦列印本。
151. 【中國】新安堂古氏大宗譜 一冊、精裝 古煥球、古國瑞、古小彬主編 2008年印刷本。
152. 【四川隆昌】古氏族譜 一冊、精裝 古家湘主編 2008年印刷本。
153.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六修族譜 三冊、精裝 古建林主編 2008年印刷本。
154. 【中國】古氏史志·第二卷 一冊、精裝 古小彬、古軍喜、古昭平總編 2009年印刷本。
155 .【中國】古氏史志·第三卷 一冊、精裝 古小彬、古軍喜總編 2009年印刷本。
156. 【中國】古氏史志·第四卷 一冊、精裝 古小彬總編 2009年印刷本。
157......
❼ 興寧市的歷史名人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漢族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老革命家、教育家、實業家、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黃岡起義領導人之一。是一位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歷史名人,他曾對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和中國現代教育以及「實業救國」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是一位堅強的民主革命戰士。
羅孟郊(1092-1153年),字耕甫,號休休,廣東循州府興寧縣刁坊鎮羅壩村人。羅孟郊早年喪父,侍母很孝順。少時家貧卻聰穎好學,精通經史。二十歲時,他在興寧神光山附近的羅嶺草舍里,勤奮攻讀,留下了「神光映讀」一段佳話。宣和五年(1123年)他考中舉人。宣和六年(1124年)考中進士,為一榜(亦稱一甲)第三名探花,始就太學博士職。後累官至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掌制誥。[1]
羅慶輝(清康熙、雍正年間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興寧福興鎮錦華村人。《羅家通書》創始人。
胡曦(1844~1907)字曉岑,號壺園,興寧興城鎮大巷裡人。晚清詩人、考據學家和書法家。一生詩作甚豐,有《湛此心齋集》共12卷,《湛此心齋詩話》2卷。以方言、諺語入詩,是湛此心齋集》的一大特色。其編輯的《梅水匯靈集》,搜集整理了嘉應五屬歷代詩人的優秀詩作。早年創作的《燕京感事》、《吊關天增》等,愛憎分明,被中外學者譽大推為黃遵憲新派詩的「同道先進」、「公度新派詩之先河」。同黃遵憲、丘逢甲一起被譽為晚清嶺南客家三大詩人。胡曦還是一位考據學家,編纂、整理了大量的鄉土文獻,計有《扮榆碎事》4卷、《甘露事類》3卷、《鄉哲良規》2卷、《宋鄉賢羅學士遺事考略》3卷、《興寧圖志考》12卷(今僅存卷一、卷二)等。《興寧圖志考》糾正了阮元《廣東通志》的錯誤,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貢獻之一。胡曦工書法,後人把他同宋湘、伊秉緩一起曦列為清代客家3位書法名家。
何南鳳(1588-1651),廣東梅州興寧市石馬人,是中國佛教「橫山堂」流派創始人,又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何南鳳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中舉。後來,他決意出家,歷游齊、魯、吳、越等地名山寺廟,曾住持平遠文殊、龍川石嶺、興寧曹源和祥雲等地寺廟;晚年住持江西豫章普濟寺。他博採各家,創立了「橫山堂」學說,即亦佛亦儒、亦僧亦俗的新流派,以「勸人行善」為主要教義。由於其學說適應了當時客家地區群眾的需要,在粵東、贛南、閩西一帶以及東南亞都有其門徒,其學說頗有影響。
張天賦(1481~1547年),廣東興寧福興鎮人。他少負才名,早年考取秀才。後拜太司成(國子監的儒學訓導)湛甘泉為師,精研文史,深得興寧縣令祝枝山器重,並親自寫信聘請他到縣衙署,參與編修《興寧縣志》。明嘉靖九年(1531),興寧縣令吳悌主修《興寧縣志》,張天賦被邀請參加,剛告完成,廣東督學林次涯得悉張天賦的才華,又把他調到省城去參加編修《廣東通志》。嘉靖十七年(1539),興寧縣令方述主修《興寧縣志》,因張天賦有一套頗為完備的編修志書的體例法則,他又被邀請參加縣志編修工作。完成後,又到南京參加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即明正德皇帝朱厚照)。這期間他留在南京國子監繼續鑽研學業,後來家中父母雙亡,張天賦悲痛萬分,不願出任官職。唯因族內父老再三規勸,才出任湖南瀏陽縣丞。抵任後,他勤政愛民,生活儉朴,把節余的薪金捐獻出來修建學宮,以培養當地人才。他為官清正,揚善抑惡,案無停滯,獄無循情,人心敬服。不久,張天賦因病退休回家,歸家時囊篋蕭然,歸家不久病逝,終年67歲,瀏陽士民莫不痛惜。
❽ 興寧有什麼名人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興寧石馬人氏。廣東省歷史文化名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他先後在當地創辦多所新式中小學,開風氣之先,宣傳革命思想,培養了大批人才。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嘉應州主盟人,是廣東潮州黃岡起義領導人之一,曾秘密參與策劃廣州黃花崗起義。1914年響應孫中山號召組織討袁軍,後受命興辦礦業,籌措革命經費。1920年任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咨議,1925年為東征軍籌餉,1941年逝世。
羅孟郊(1091~1153)號休休,興寧刁坊鎮羅壩村人。北宋宣和年間探花,授職諫議大夫、翰林院學士。任職期間,奸臣蔡京擅權,朝政日非,孟郊疾惡如仇,「令」大學生陳東等上書,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稱他們為「六賊」。不久,欽宗便把「六賊」 中的王黼等治罪。當金人南侵時,欽宗懾於金人的氣焰,欲罷免主戰派右丞相李綱的職務,以討好金人。羅孟郊「復令」陳東上書,要求留用李綱為國效力。及後高宗南遷,秦檜當權,陰謀與金人議和,羅與葉三省等人極力反對,秦檜恨之入骨,命御史羅 汝揖奏謗羅孟郊「飾非橫議」。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2),羅孟郊被貶滴興國軍(行政區名,今湖北陽新縣),次年在貶所逝世。秦檜死後,高宗下詔復用孟郊等53人。朝廷得悉羅已去世,遂追贈他為禮部尚書,敕葬興國軍甘棠山。
羅慶輝(清康熙、雍正年間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興寧福興鎮錦華村人。《羅家通書》創始人。幼年家貧,刻苦好學。及長,隨親友赴河南等地做生意。其間,得一位懂天象的人,授以天文、星象、儀度、六王吉凶及預測禍福之術。後入京都,於欽天監內推算歷法,研究中外天文著作。學成,回到興寧家鄉編纂通書,名為《廣東省興寧縣羅家推算通書》(簡稱《羅家通書》)。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二,欽天監面奉上諭,恩准羅氏所編通書為民書式樣頒行。《羅家通書》受時代限制,雖小有封建迷信成分,但不乏科學真諦。其推算日月交蝕、月份大小、節氣變化極為精確,對季候風及其流向亦有所表述,以此指導人們注意外出航行安全、注意建築方位和安排農事工作等,使用價值頗高。該書刊行數百年,深受人們歡迎,銷量日增,最高年銷量數十萬冊。僅行銷全國,而且遠銷東南亞及歐美等地。在這些國家,凡有華人之地,便有《羅家通書》。
胡曦(1844~1907)字曉岑,號壺園,興寧興城鎮大巷裡人。晚清詩人、考據學家和書法家。一生詩作甚豐,有《湛此心齋集》共12卷,《湛此心齋詩話》2卷。以方言、諺語入詩,是湛此心齋集》的一大特色。其編輯的《梅水匯靈集》,搜集整理了嘉應五屬歷代詩人的優秀詩作。早年創作的《燕京感事》、《吊關天增》等,愛憎分明,被中外學者譽大推為黃遵憲新派詩的「同道先進」、「公度新派詩之先河」。同黃遵憲、丘逢甲一起被譽為晚清嶺南客家三大詩人。胡曦還是一位考據學家,編纂、整理了大量的鄉土文獻,計有《扮榆碎事》4卷、《甘露事類》3卷、《鄉哲良規》2卷、《宋鄉賢羅學士遺事考略》3卷、《興寧圖志考》12卷(今僅存卷一、卷二)等。《興寧圖志考》糾正了阮元《廣東通志》的錯誤,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貢獻之一。胡曦工書法,後人把他同宋湘、伊秉緩一起曦列為清代客家3位書法名家。
何天炯(1877~1925)字曉柳,興寧石馬鎮新群村人。中國國民黨元老、民主革命先驅。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毅然剪掉發辮,東渡日本留學。在日本先後結識了孫中山、黃興、廖仲愷等人。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創立同盟會,他與同邑13人毅然加入,被舉為會計。後任同盟會廣東支部長。當孫中山、黃興不在日本,同盟會群龍無首,組織渙散之時,何天炯與吳玉章等盡力設法團結各省在東京的會員,使同盟會工作得以正常進行,1911年赴香港與黃興等共同策劃廣州起義,負責運輸聯絡工作。辛亥革命後,歷任駐日全權代表、總統府最高顧問等職,為民主革命竭盡全力, 1925年在廣州病逝。著有《無赫齋詩草》、《山居一年半》和《革命史衡》。
何貫中(1888--1920),字庸非、輝淑,諱貫中,老同盟會員,興寧石馬人氏。保定陸軍大學畢業,民主革命先驅、辛亥革命志士、粵軍第一師上校團長,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淵六弟。1911年,湖北武昌起義爆發的當晚,作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消息靈通的何貫中第一時間得知武昌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組織起來,潛出軍校,炸毀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鐵橋。「漕河鐵橋被炸,清軍南下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被耽擱,這不僅極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義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其更大的意義在於,這為革命黨人在全國范圍內舉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傑出貢獻。1920年秋,援閩粵軍奉孫中山之命,經何子淵等人多方斡旋,何貫中與鄧仲元參謀長一起回師平叛桂系軍閥莫榮新,在惠州淡水與桂軍激戰時,不幸身負重傷犧牲,時年32歲,鄧仲元隻身脫險。孫中山大元帥隨即追授何貫中為上校團長,遷葬廣州粵軍第一師陵園,何貫中是安葬「粵軍第一師陵園」陣亡的粵軍最高級別高級將領。
鍾明光(1881-1915)廣東興寧人。字達權。幼家貧棄學,經商於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嗣赴南洋,接受了革命思想。民國2年(1913年)回國,准備參加討袁軍。不久,二次革命失敗,被迫再渡南洋。民國4年回國,圖謀繼續倒袁,在廣州參加丘漢苗領導的暗殺團。7月17日,向袁世凱爪牙龍濟光投擲炸彈,傷龍濟光,並傷斃衛士十七人。事後被捕,慘遭殺害。
黃文傑(1902—1939年),興寧市大坪鎮上大塘村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25年參加革命,曾留學蘇聯,回國後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擔任黨的領導工作,歷任中共「上海臨時中央局」代理書記、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南方局四人領導成員。在白色恐怖的艱難環境下,他忠貞不渝,意志堅強,機智沉著,堅持斗爭,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1939年7月,日本飛機經常對國民黨的陪都重慶狂轟濫炸,當時患傷寒病的黃文傑,因躲避日機轟炸,在防空洞里受了涼而發高燒,搶救無效。8月2日不幸逝世,終年僅37歲。黃文傑逝世後,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的全體同志為之致哀,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親自送葬至墓地,為了悼念「對黨無限忠誠,對人對事大公無私」的黃文傑,《群眾》雜志出版專刊,《新華日報》登載了葉劍英《悼黃文傑同志的死》一文,文章稱贊黃文傑「是我們黨的駱駝從來沒有計較到他所負擔的輕重,而能任重致遠的渡過艱難的沙漠」
羅屏漢(1907~1935)原名慶良,別名志鴻,興寧大坪鎮白雲村人。土地革命時期閩粵贛邊區主要領導人之一。歷任中共興寧、江西會昌縣委書記、粵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閩粵贛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粵贛邊區軍政委員會主席等職。1929年前後創建興(寧)、五(華)、龍(川)革命根據地。民國二十一年(1932)初,江西會昌獲得解放,中共會昌中心縣委成立,鄧小平任中心縣委書記,羅屏漢任組織部長兼會昌縣委書記,在擴軍支前、發展蘇區生產,特別在黨的思想、組織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羅屏漢協助鄧小平組織江西軍區第三作戰區軍民,多次打退進犯閩、粵之敵,為保衛紅都瑞金、鞏固中央蘇區貢獻了力量。爾後,率領閩粵贛邊區游擊縱隊配合主力紅軍粉碎蔣介石的圍剿,有效地牽制粵軍北上「圍剿」中央蘇區的兵力,保衛了中央蘇區南大門。為此,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曾撰文表彰羅屏漢所立戰功。
羅清楨(1905~1942)興寧寧新鎮高陂村人。著名版畫家,新興版畫運動先驅。早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術大學西畫系。後任中學教員,其間與摯友陳鐵耕(興寧人)等一道投入魯迅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魯迅對其作品極為贊賞,曾推薦《起卸工人》、《前瞻中的回憶》等作品到法國、蘇聯參展,均獲國際版畫藝術界好評和獎勵。在「文化圍剿」的白色恐怖下,羅清幀遭受通緝而毫不畏懼,繼續積極推動新興版畫運動。魯迅在《木刻紀程》中稱道:「據我所知道,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一個研究木刻的團體了。但尚有研究木刻的個人,如羅清幀,已出《清幀木刻集》二輯……這都是值得特記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創作《全國人民總動員》、《抗戰三部曲》、《戰地真容》等一系列戰斗性強、藝術性高的作品,深受抗日軍民歡迎。在羅清幀帶領下,興寧人陳鐵耕、荒煙、張慧、王立、羅映球等一批批青年版畫家脫穎而出,成績斐然。
羅香林(1900~1978)字元一,號乙堂,興寧寧新鎮水樓村人。著名歷史學家、客家研究開拓者。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師從梁啟超、王國維等著名學者。歷任中山大學、香港大學、珠海書院教授,獲香港大學終身名譽教授銜。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生平著書41種,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他首創族譜學,乃繼甲骨學、敦煌學、簡犢學之後,開拓了歷史研究新領域;其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匯篇》等開創性著作, 為客家研究之學奠定基礎。抗日戰爭期間,羅香林任廣州中山圖書館館長,費盡心力,將館藏善本與重要圖籍,舶運至柳州石龍,之免罹戰火。羅香林畢生獻身學術,盡瘁教育,弘揚中華文化,享譽中外文史學界,人稱其為梅州八先賢之一。
李振(1900-1988)廣東興寧市刁潭村人。國民黨陸軍中將。曾任第十八兵團司令。於1949年12月率部在四川起義後,被委為人民解放軍川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及西南軍區高參室副主任。
李善邦(1902~1980)興寧葉塘鎮田心村人。中國現代地震科學研究開拓者之一,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研究室主任及代理所長等職。李早年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物理系,民國期間任中央地質調查所地震研究室主任,並在北京創建中國第一個用小型機械地震儀裝配的地震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設計製造大型和小型的51式水平向地震儀,裝配全國11個地震台站,為監視全國地震活動和開展地震科學研究奠定基礎;他主編的《中國地震目錄》第一、二集,為國家基本建設提供大量基本數據。李善邦畢生致力於地震研究,著述甚豐,其尤以50萬言巨著《中國地震》為地震科學研究奠定根基,贏得國內外地震學界的好評和尊敬。
張中(1907~1990)原名張佛湘,興寧永和鎮大成村人。早年參力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國家檔案局局長、黨組書記,並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他致力於國家檔案事業的開創和建設,多次著文宣傳黨和國家關於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指導全國檔案工作,傳播和普及檔案專業知識,培養檔案專業人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張向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關於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提案,提案被採納後,又積極組織檔案法的起草工作。1980年,他曾率中國檔案工作代表團赴倫敦出席第九屆國際檔案大會。張中病逝後,治喪委員會公告稱其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檔案事業的主要領導人」。
張如心(1908-1976)興寧人。1926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回國後,任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研究部部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總政治部《紅軍報》主編、後方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34年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延安抗大主任教員,軍政學院教育長、延安大學副校長。1946年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教務長,東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校長。1953年後任中共中央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高級黨校中央黨史教研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袁文殊(1910~1993)筆名舒非法,興寧大坪鎮小坑村人。著名戲劇電影評論家,新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袁歷任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等職。他早年畢業於廣東戲劇研究所,1931年發表處女作一獨占鰲頭幕話劇《領帶》。1934年初,袁在上海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七七」事變後,率隊到各地演出抗日救亡活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袁在上海、「匕京擔任電影界領導職務,為團結電影界人士,繁榮創作,推動電影事業的發展而不辭辛勞。其主要著作有獨幕劇集《民族公敵》、電影文學劇本《遼遠的鄉村》、論文集《電影求索集》和《影壇風雲錄》。直至彌留之際,袁文殊仍念念不忘黨和人民的事業,將其稿費12萬元贈送家鄉辦學。任電影界領導職務,為團結電影界人士,繁榮創作,推動電影事業的發展而不辭辛勞。其主要著作有獨幕劇集《民族公敵》、電影文學劇本《遼遠的鄉村》、論文集《電影求索集》和《影壇風雲錄》。直至彌留之際,袁文殊仍念念不忘黨和人民的事業,將其稿 費12萬元贈送家鄉辦學。
伍晉南(1911-2001)興寧人。192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長征。曾任第三軍團政治部破壞部部長、第二十八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吉林省工委書記、吉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歷任廣西省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書記處書記,陝西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鄧逸凡(1912-2004)興寧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一軍團師政治部秘書、軍團組織部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和直羅鎮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組織部科長、師教導大隊教育處處長,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第五縱隊政治部副主任,新四軍政治部秘書長。參加了平型關等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縱隊政治部主任、華東軍政大學總隊政委。參加了魯南、萊蕪、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解放軍政治學院教育長、副院長。廣東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張作梅(1918-1998)金屬材料和機械工程學家。興寧人。194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機械工程系。1949年獲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工程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機械電機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長春分院副院長,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委員。
王佛松(1933-)高分子化學家。興寧人。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60年獲蘇聯科學院化學副博士學位。歷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1988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王越(1903-2011)興寧人,當代著名學者、教育家,歷任暨南大學副校長、顧問,第一屆廣東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會長,全國教育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卷編委,第一屆廣東陶行知思想研究會會長,第四、五屆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撰寫有《人格測量》、《教學原理》、《中國古代教育史》和《中國近代教育史》等專著。
黃華華,男,1946年10月生,興寧福興人氏,漢族。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廣東省原省長、中央委員。
❾ 從廣東梅州興寧到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文獻西路市公交公司快遞費要多少
吃了豹子心肝熊的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