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邀請範文
① 關於秧歌的介紹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
拓展資料: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
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扭秧歌,是我國北方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 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它的前身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北方以及南方各地。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但因流傳地區不同,又有陝北秧歌、晉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這種秧歌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綵綢等起舞。
在表演形式上,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形的集體舞,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有的地區將高蹺、旱船、竹馬燈、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稱秧歌」(見《辭海》)。
② 要一份組成秧歌隊的申請書
申請書的結構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和落款五部分構成。
(1)標題。申請書的標題有兩種形式:
1)性質加文種構成,如《入團申請書》。
2)用文種「申請書」作標題。
(2)稱謂。
另起行,頂格加冒號寫明接收申請書的單位名稱或領導人姓名。如「×××團支部:」、「系總支領導同志:」等。
(3)正文。正文包括三項內容。
1)申請內容。開篇就要向領導、組織提出申請什麼。要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不含糊其詞。
2)申請原因。為什麼申請,也就是說明申請書的目的、意義及自己對申請事項的認識。
3)決心和要求。最後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決心、態度和要求,以便組織了解寫申請書人的認識和情況,應寫得具體、詳細、誠懇有分寸,語言要朴實准確,簡潔明了。
(4)結語。
申請書可以有結語也可沒有。結語一般是表示敬意的話,如「此致 敬禮」等。也可寫表示感謝和希望的話,如「請組織考驗」。「請審查」、「望領導批准」等。
(5)落款。
在右下方署明申請人姓名;並在下面註明年、月、日期。
申請書的格式
③ 昌黎大秧歌作文600字15篇
北國江城——大家熟知的一個地方,提到「北國」大家都能想到吉林的霧凇冰雪節,哈爾濱里的國際冰雪節。那裡所表現出民族的智慧,是讓所有人感嘆的……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冰雪活動為內容的區域性節日。自1985年1月5日創辦以來,智慧、勤勞、勇敢的哈爾濱人化嚴寒為藝術、賦冰雪以生命,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冬天,創造成融文化、體育、旅遊、經貿、科技等多領域活動為一體的黃金季節。成為世界著名的冰雪盛會。經地方立法,1月5日已成為哈爾濱人的盛大節日。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從1985年開始,至今已是被中外人士所矚目的節日。這是哈爾濱人特有的節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在松花江上修建的冰雪迪斯尼樂園——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斯大林公園展出的大型冰雕,在太陽島舉辦的雪雕游園會;在兆麟公園舉辦的規模盛大的冰燈游園會等皆為冰雪節內容。冰雪節期間舉辦冬泳比賽、冰球賽、雪地足球賽、高山滑雪邀請賽、冰雕比賽、國際冰雕比賽、冰上速滑賽、冰雪節詩會、冰雪攝影展、圖書展、冰雪電影藝術節、冰上婚禮等。冰雪節已成為向國內外展示哈爾濱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初名哈爾濱冰雪節,2001年第17屆提升為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世界上活動時間最長的冰雪節,它只有開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沒有閉幕式,最初規定為期一個月,事實上前一年年底節慶活動便已開始,一直持續到2月底冰雪活動結束為止,期間包含了新年、春節、元宵節、滑雪節四個重要的節慶活動,可謂節中有節,節中套節,喜上加喜,多喜盈門。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日本的札幌雪節、加拿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歡節、渥太華冬樂節和挪威奧斯陸的雪節齊名,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內容最豐富、氣氛最熱烈的冬令盛典之一。每屆冰雪節,哈爾濱街道廣場張燈結綵,男女老幼喜氣洋洋,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飲食、冰雪經貿、冰雪旅遊、冰雪會展等各項活動在銀白的世界裡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中國北方名城霎時變成了碩大無朋的冰雪舞台。
每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以「主題經濟化、目標國際化、經營商業化、活動群眾化」為原則,集冰燈游園會、大型焰火晚會、冰上婚禮、攝影比賽、圖書博覽會、經濟技術協作洽談會、經協信息發布洽談會、物資交易大會、專利技術新產品交易會於一體,吸引遊客多達百餘萬人次,經貿洽談會成交額逐年上升。不僅是中外遊客旅遊觀光的熱點,而且還是國內外客商開展經貿合作、進行友好交往的橋梁和紐帶。
以霧凇為主題的吉林霧凇冰雪節已經成為中國北方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霧凇冰雪節期間,經貿部門和各廠家還舉辦各種類型的產品介紹、洽談、展銷、訂貨會。
霧凇冰雪節的活動豐富多彩,饒有特色。節日之前即開始大興冰雪,在沿江街道上,動用數萬立方米的冰雪,建設「冰雪一條街」。
④ 秧歌有什麼色彩美,暫時沒有分哦,就看你的答案樓
從遼南高蹺到東北秧歌
遼南高蹺的形成——遼南高蹺的形成是和遼南地區的歷史條件、地理環境,及經濟生活的發展分不開的。遼南指遼寧省南部遼東半島一帶,地處渤海、黃海之間,與山東半島遙遙相對,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是內地通往東北的必經之地。乾隆年間,冀、魯、豫連遭大旱,為了疏散災民和開墾荒地,大批來自冀、魯、豫等省的漢族移民進入遼南地區,並以山東居多。還出現了許多漢族聚居的新村落,至今仍沿用的「虎庄屯」「白草窪」等村名,反映了移民來此墾荒建村的歷史情況。根據文獻資料和實地調查推斷,遼南高蹺形成的時間應在乾隆以後,發展成為東北的典型高蹺形式,則已是清代後期了。
遼南地區廟宇眾多,居民的增加促進了各地廟會活動,年節、廟會時,不論城鄉,大家都集資出會,一則求神保佑故土新居兩地平安,二來聚集一起共同娛樂、消除鄉愁、增進團結。 遼南的廟會中,以迷鎮山娘娘廟最為盛大,根據大金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賴建重修娘娘廟碑》的碑文得知,此廟本為古剎坍倒,清太宗皇太極敕建重修,作為清室發祥地的保護神。此後,康熙、道光年間都曾修繕,香火之興盛一直為遼南地區廟宇之冠。廟會同時是表演各種文藝的場所,各個村、鎮紛紛組成秧歌、抬閣、小車、高蹺等盛會敬神還願,家鄉的各種民間藝術形式,都在廟會中、年節時擇地演出。
當時周鐵溝「天吉盛會」最為盛大,其高蹺會也遠近聞名,最受歡迎,為遼南高蹺主力。高蹺是踩著木蹺表演,比一般形式高出一截,人們在遠處也能觀賞,而且行動方便,無異與活動舞台,深受群眾歡迎,遼南高蹺也逐漸形成並興盛起來。遼南諸多的廟會促進了當地高蹺的發展,一些技藝高超的藝人,除在年節和廟會上表演外,專門組班到近村遠縣演出,又經外地的邀請遠傳到吉林、黑龍江,並從農村進入城市。各地高蹺渲染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名藝人逐漸形成了自己風格流派,有些能手成為專業的高蹺藝人。為爭奪廟會的魁首,適應演出需要,藝人們還廣泛吸收秧歌、二人轉及評戲的技巧來豐富表演。並選好樂手伴奏,舞樂融合,如魚得水,舞蹈技巧得以充分發揮。遼南高蹺的藝術性在藝人們辛勤勞動和實踐中不斷提高。
遼南高蹺的風格特點——遼南高蹺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動律特點,從藝術上反映了東北人民的性格和農村的審美習慣,遼闊的東北寒暑分明,夏季炎熱,春秋宜人,冬天則冰天雪地。生活在這里的人受山川氣候的熏陶,勇敢、粗獷、樂觀、好動。又有祖籍冀、魯、豫一帶人民的勤勞、朴實、豁達的影響,遂形成堅韌、直率、倔強的性格。這種社會歷史、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了東北農村人民喜歡色彩濃郁,線條粗獷的審美情趣,這種習慣也反映在民間藝術之中。春節本是農村唯一能夠稍事娛樂活動的時間,這時的東北農村依然很冷,本來就不太密集的村落,更顯得空曠,所以需要強烈的音響,鮮明的節奏,粗獷的動作。高蹺和鼓樂之所以倍受歡迎,正由於它符合這種審美要求。嗩吶一吹,大鼓一響,遼闊的原野頓時熱鬧起來,活潑、歡樂的節奏和舞蹈,給寒冷的田野帶來一派生機,色彩鮮艷的服飾,踩著高蹺的表演,遠遠地就給人溫暖的春意和生命的力量。
高蹺由於腳下綁有木蹺,重心不易掌握,所以膝部要微屈,兩腳要不斷移動,上身和雙手必須隨重心而俯仰和甩擺,以加強腰部的控制力保持平衡。遼南高蹺藝人們運用了這些規律,出腳時踢抬有力,收回時落地穩扎。發揮上身和雙臂的舞蹈作用,舞姿多變,手腕靈巧,「手巾花」翻飛如蝶,體現了敏捷活潑和穩重相結合的美。而且,利用蹺著地面積小,易於活動的特點,使膝部規律性的「頓勁」和舞動翻轉時的「利索勁」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特殊的動律,藝人們把它稱為「艮(gen)勁」。舞蹈家們把源於高蹺的風格特點歸納為:臂鬆弛、腕有力、腰先擺、腳後踢、身要穩、微提氣,即藝人們強調的「穩中浪」。
遼南高蹺的服飾多是戲曲人物的衣著,但表演的農民按照自己熟悉的生活,塑造了農村的人物形象。如「頭蹺」是草莽英雄的形象。「上裝」是梳長辮的農村姑娘形象,藝人們把上裝的動態美形容為「穩中浪(活潑),浪中俏,俏中艮」。必須演得既扎實又活潑,既敏捷又俏皮,要有質朴的艮勁。「下裝」是農村小夥子的形象,要求屈膝、蹲襠,以穩扎的蹺功,風趣、幽默的襯托上裝。遼南高蹺的伴奏可分為跑場、走場、清場三類。跑場音樂熱烈奔放,走場音樂流暢歡快,清場音樂華麗風趣。伴奏樂器有:嗩吶、大鼓、大鑔、小鑔等。曲調是富有東北地區色彩的嗩吶曲牌,曲式短小,樂句齊整,附點音符與對句運用較多。中速或慢速樂曲中附點音符的運用,便於演員抒發深摯的感情。兩支音色不同的嗩吶以對句的形式吹奏,猶如互相問答,增強了演員間的感情交流,使表演更富有戲劇性。遼南高蹺中,鼓點和打擊樂的演奏非常出色,增強了表演的藝術效果。
遼南高曉的表演形式——遼南高蹺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為:頭蹺:武丑打扮,手持馬鞭,是全隊的指揮。二蹺:武旦打扮,亦持馬鞭(很多隊中無此人物)。老kuai:彩婆子,穿農村中生活服裝,持長煙袋鍋子或棒槌。上裝:梳大辮扎綵球,彩色大襟上衣、長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為兩三名。下裝:穿帶短水袖大襟上衣,長褲,腰扎綵帶。一般為兩三名。漁翁、(或扮蕭恩)漁女,戲曲打扮。其他還有傻柱子、白蛇、許仙、青蛇等戲曲人物。
遼南高蹺擅互相扭逗,表演以雙人對舞為主。由上、下裝為一組,稱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隊列的最後,叫作「底鼓」或「壓鼓的」,集體表演時,伴奏樂隊的鼓手,根據他倆的示意變換鼓點,全隊行進由頭蹺率領並指揮。遼南高蹺的表演形式,分為大場、清場和小戲三部分。大場指頭蹺帶領大家跑各種隊形,清場指各種人物的分別表演,包括上裝與下裝的小場,上裝、下裝和老kuai的混場等,最後是小戲。大場在開頭和結尾,清場根據演員所的表演而定。主要內容如下:
太平有象:全體演員以疊羅漢方式擺畫面,唱喜歌或奉承之詞,取民俗「太平有象」說法,寓意幸福、吉祥、豐收。
大場引入: 由頭蹺(二蹺)率領跑大場,如「四面斗」「二龍吐須」「卷菜心」等場面。行中頭蹺做「蓋蹺」(空中碰響木蹺)「蹲檔」等高難動作,其他演員在變換中只要打照面,就扭逗一番。大場既顯示陣容,掀起歡快氣氛,又可打開場地。
頭蹺獻技: 頭蹺的主要表演,分為「備馬」與「鞭掛」兩部分,前者表演牽馬、撣水、刷毛、備鞍、緊肚帶等備馬的過程,後者則是持戲曲的馬鞭表演騎在馬上飛奔的各種動態。舞蹈節奏、動律、風格都非常別致。
清場逗俏: 清場是表演中的主要部分,上裝與下裝默契配合,表現農村男女的愛情生活。上裝俊俏潑辣,下裝風趣幽默。相互襯托,相得益彰。表演以上裝為中心,下裝隨機應變即興發揮,但伴奏樂器中的大鼓,則看下裝的示意,打出長短不同帶有停頓性的鼓點為段落。走相是基本的扭法,是富有韻味的行進表演。穩相是走相和鼓相之間,給叫鼓作鋪墊的原地動作,是上裝和下裝示意即將轉換的過渡性動作。鼓相是表演中的小停頓或轉折。不同鼓相是大小不同的段落,是突出人物形象的地方。
小戲別致:高蹺上表演的小戲別有番情趣,雖都取自戲曲,但充滿農村生活的鄉土氣息。語言風趣,動作鮮明,情節洗練。如《打漁殺家》對白不多,父女劃船捕魚一段是優美的舞蹈表演。《瞎子觀燈》中可把「小車」「旱船」穿插於表演之中。
收場過街:清場演畢,頭蹺領跑大場,最後以「過街樓」的歡騰表演結束。「過街樓」曲牌名為《五匹馬》,節奏歡快、熱烈。舞蹈多用「翻身」「蹲起」「滾龍場」等技巧,洗練、利落、精彩。高蹺隊行進中常停下表演「過街樓」。
從遼南高蹺到東北秧歌——高蹺與秧歌兩者關系密切,遼南高蹺向東北秧歌的轉化,是專業舞蹈工作者學習陝北秧歌的經驗,把高蹺向舞台藝術、向舞蹈教學規范化的升華。高蹺與秧歌在東北地區早有流傳,尤其是高蹺,它既源於圖騰崇拜,又和沿海捕魚生活有關,那麼,遼東灣、渤海灣一帶,適於淺海捕魚的地方,都可能有此形式的傳播。雖然如此,但作為富有傳統文化特徵和地域文化色彩的遼南高蹺,如前所述,它的形成已是清代後期,而由遼南高蹺發展為全國廣泛流傳的「東北秧歌」的形式,則是1950年代以後的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大批專業文藝工作者深入東北農村,學習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經加工改編後搬上舞台演出。特別是學習了遼南高蹺以後,卸掉了腳下的木蹺,演員如虎添翼,可以在舞台上發揮舞蹈之長,創作了新型的秧歌節目。這種新節目既保持著來自高蹺所形成的風格動律,又塑造了新農民的形象,反映出1950年代東北農村新貌,因此深受群眾歡迎。其中,1952年遼東歌舞團創作的《大秧歌》,後又經東北人民藝術劇院歌舞團加工改編,使之更為完美,演出時為說明它是東北特色的節目,就冠以東北地名稱《東北大秧歌》。它繼承了遼南高蹺之長,又融入了當地專業舞蹈工作的創造,成為從「遼南高蹺」向「東北秧歌」,從民間向舞台藝術升華的開端,也是「東北秧歌」這一詞的由來。
19 50年代中期,北京舞蹈學校成立前後,年青的舞蹈教員根據民間舞蹈教學的需要,多次深入農村,在遼南高蹺老藝人、遼寧舞蹈工作者的幫助下,把來自高蹺「艮勁」的動律和「穩中浪」的審美特徵提練出來,作為訓練的核心,又把藝人們創造和表演的精粹,升華為「步法」「手巾花」「鼓相」等單元訓練和表演組合,成為系統的《東北秧歌教材》,並應用於各地舞蹈院校、團體的民間舞教學中。此後,東北地區的舞蹈工作者發揮當地的優越條件,廣泛吸收遼南高蹺、天津高蹺、地秧歌、二人轉以及單鼓中的舞蹈成分,根據需要編創教材和舞台節目,進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東北秧歌得到更加彭勃的發展。
⑤ 《大紅綢子舞起來》教學反思怎麼寫
中班藝術優質課《大紅綢子舞起來》教案
活動來源
秧歌是我國特有的民間舞蹈,是中國民間藝術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參天大樹,它具有深廣久遠的
歷史傳統,獨特而多樣的形式風貌,氛圍歡快熱烈,廣泛流傳於民間。紅綢舞是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
種舞蹈,它歡快奔放、淳樸熱情,能夠很好地詮釋人們在歡樂、豐收等重大場合中的喜悅心情。舞蹈選
用的音樂是一首傳統民間音樂,節奏活潑歡快,變化豐富,能帶給人們歡快喜慶的情緒。本活動帶領幼
兒走進『『紅綢秧歌舞",欣賞、感受它的淳樸熱情;參與、體會它的喜悅歡快;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豐
富民族認知,激發幼兒對秧歌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活動感受舞起紅綢扭秧歌的熱鬧氣氛,在已有直觀經驗的基礎上滿足幼
兒躍躍欲試的願望,享受參與舞蹈的快樂。
2.知識與能力目標:初步感知紅綢秧歌舞的表演形式與特點,豐富認知經驗。 。
3.技能目標:在樂曲的伴奏下自由歡快地舞起紅綢,發展對樂曲的感知和運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表現
的能力。
4.創造力培養目標:初步嘗試模仿和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造力。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活動前欣賞幾個「紅綢秧歌」舞蹈作品,了解秧歌歡快奔放、淳樸熱情的特點,豐
富動作語匯。
2.物質准備:豐收情景背景。
3.環境准備:多媒體設備、成品舞《紅綢秧歌》,錄音機,幼兒用《紅綢舞》音樂磁帶兩盤,教師用
《紅綢秧歌》音樂磁帶一盤,大紅綢子每人兩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一)師生談話,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二)欣賞秧歌舞蹈作品《紅綢舞》,初步了解紅綢秧歌舞的表演形式與特點,豐富幼兒動作語匯。
師小結:「紅綢舞"是我們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秧歌舞蹈,音樂熱鬧、歡快、喜慶。每年秋天莊稼
豐收的時候,還有過大年、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時候,人們開心極了,就會聚集在一起手拿紅綢子跳起紅
綢舞慶祝節日,表達自己快樂、激動的心情。
二、展開
(一)初步探索學習在身體下方、兩側、頭上方舞動紅綢的動作。
1.鼓勵幼兒模仿、探索上肢舞紅綢的方法。
2.邀請3名幼兒逐一展示動作,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學習。
(引導幼兒重點學習紅綢在身體下方、兩側、頭上方舞動等動作)
3.探索學習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練習。
(1)師:「在揮舞紅綢時,我們腳上還走什麼樣的步子?這個套掌毳來參一爹攀澄幼兒園教育活動親
倒及評析動作叫踏步,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好嗎?」 (教師哼唱樂曲,引導幼兒
練習)
(2)教師哼唱樂曲,引導幼兒由下肢動作自然過渡到上下肢配合練習動作。(如:做踏步揮舞紅綢)
師:「我們一起來做踏步,一二三四……紅綢子前邊甩,紅綢子兩邊甩。"
4.帶領幼兒完整表演作品,發展幼兒動作的隨樂性和協調性。
(1)教師哼唱樂曲,帶領幼兒完整做動作。(一遍)
(2)帶領幼兒隨音樂完整做動作。(一遍)
(二)繼續嘗試創編舞動紅綢的其他動作。
1.邀請3個具有代表性動作的幼兒展示舞動紅綢的動作,帶領大家模仿學習。(引導幼兒重點學習
在體前舞∞字、在體側自下而上劃圓圈、在體前由外向里劃圓圈等動作)
2.探索學習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練習。
(1)師:「在揮舞紅綢時,我們腳上還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動作可以放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好嗎?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師哼唱樂曲,引導幼兒由下肢動作自然過渡到上下肢配合練習動作。(如:做踏步在體前舞∞
字等)
3.帶領幼兒完整表演作品,發展幼兒動作的隨樂性和協調性。
(1)教師播放樂曲,帶領幼兒完整做動作。(一遍)
(2)帶領幼兒隨音樂完整做動作。(一遍) 『
(三)鼓勵幼兒隨樂曲隨機、自由表演紅綢舞,體驗自由創編舞蹈的樂趣。
三、結束
(一)小結活動過程。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秧歌——紅綢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編出了漂亮的舞紅綢的動作,.
真棒呀!」
(二)教師表演自編紅綢舞。
師:「今天呀,老師也編了一個漂亮的紅綢舞;小朋友想看嗎?』,
(三)延伸活動
師:「老師表演的紅綢舞,小朋友喜歡嗎?讓我們回教室繼續跳舞好嗎?"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通過課前和導入部分的舞蹈欣賞使幼兒充分感
知紅綢秧歌舞的表演形式與特點,豐富動作語匯。隨後運用啟發談話、鼓勵表演、同伴模仿、整理提高
等方法幫助幼兒調出以往欣賞積累的感知經驗, 自由地進行創編表演。活動中幼兒充分體驗到自我表
現、自由創編舞蹈的愉悅和成就感,較好地實現了教育目標。
專家點評
「紅綢舞"歡快奔放、淳樸熱情。本次活動作為中班教材,重點立足於引導幼兒「簡單模仿和創編
舞蹈動作"。因此,在經驗准備中必然要通過提前欣賞幾個相關舞蹈作品,感知它的音樂和動作特點,
豐富動作語匯。教師在活動中創設出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引導幼兒感受舞起紅綢扭秧歌的熱鬧氣氛
,在已有直觀經驗的基礎上躍躍欲試,享受參與秧歌舞蹈的快樂,體驗創編過程的成功喜悅。活動的結
構分三個版塊:第一版塊是通過談話和幼兒表演,激發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引導幼兒欣賞一段紅綢秧
歌舞,再次讓幼兒調出以往欣賞積累的感知經驗,初步了解紅綢秧歌舞的表演形式與特點,豐富幼兒動
作語匯,為解決活動重點做准備。第二版塊是引導幼兒嘗試創編舞綢動作,解決活動重、難大紅綢子舞
起來蕊影懸琴鬻霧黲藿幼兒園教育活動親倒及評析點。在創編動作過程中,教師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引
導幼兒探索嘗試創編舞動紅綢的動作。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舞蹈和樂曲的理解自由表演紅綢舞,體
驗自我表現、自由創編舞蹈的樂趣。在第三版塊.中,教師表演自編的紅綢舞,將紅綢秧歌舞歡快、奔
放和淳樸、熱情的特點充分展示出來,將舞蹈活動的氣氛推向高
潮。使幼兒進一步了解了紅綢秧歌舞的風格特點,豐富了動作語匯,,-達到對秧歌舞更加深刻的認識
和理解。
⑥ 膠州秧歌節2012什麼時候舉行
我協已經發布的關於本屆秧歌節的通知: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舞蹈家協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膠州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東省舞蹈家協會、青島市文化局、青島市文聯協辦的「第三屆中國秧歌節」,擬於2012年5月23日至27日在山東省青島膠州市舉行。
現在正在徵集節目階段詳情請查看我協官網
中國舞蹈家協會為您作答。
⑦ 和政秧歌的社會影響
和政秧歌歷史悠久,在臨夏州乃至甘肅全省都具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1984年和1985年春節、1986年9月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三十周年大慶以及後來每年正月十四和政秧歌應邀到州府臨夏市進行表演。1998年,甘肅省電視台對和政秧歌上十三的盛況進行了錄制拍攝,對和政秧歌向世人做了一次全面介紹。2003年,和政縣組織了近160人的和政秧歌方隊參加了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屆民族風情旅遊觀光節開幕式表演,在甘肅衛視上播出後,這一漢族民間藝術在甘肅全省引起了很大的反響。2003年春節,和政秧歌應臨夏縣委、縣政府的邀請,到土橋鎮交流演出,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廣泛贊譽,為和政秧歌的發揚光大、藝術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2004年農歷正月,香港鳳凰衛視到甘肅采風,對和政秧歌進行了現場錄制拍攝。2005年、2006年春節組織和政秧歌赴臨夏表演期間,深入到臨夏電大、臨夏師范、臨夏中學等院校進行表演,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經過漫長的生長和發展,不斷繼承和創新,形成了雅俗共賞、紅火熱鬧、推陳出新、日臻完美的地方藝術特色,堪稱「一座活動的大舞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民間藝術家,傳承和發展了民間文化藝術。2007年初,和政秧歌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為保護、傳承這一民間藝術,積極開展工作,將和政秧歌申報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
⑧ 成立一個民間秧歌隊需要注冊嗎如果注冊需要去哪些部門
1、要組建的民間秧歌隊屬於「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2、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3、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
4、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5、建議認真研究一下我國社團登記管理條例
⑨ 秧歌的資料
秧歌
簡介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以熱鬧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特點
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重要。
秧歌給人帶來的益處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秧歌的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鬧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東北秧歌
遼寧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芫莛里的秧歌
芫莛補註:秧歌,是從鄉人儺到地方戲的中間形態,它一頭連接著驅儺者(儺神,其實就是巫),另一頭連接著戲曲演員。本章擬具體介紹秧歌的名稱來源、形式特徵,秧歌與鄉人儺、戲曲、傀儡戲的關系等問題。流行於各地的秧歌,均與上古鄉人儺——沿門逐疫活動有血緣關系。這種軌跡,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難找到。
陝西的「神會秧歌」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庄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顯然,「沿門子」就是沿門逐疫活動, 只不過儺人摘下了鬼臉殼。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民間傳說,傘和響環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可見秧歌與古代儺儀的聯系。
秧歌的儀式
一些偏遠山區凡鬧秧歌必先祭瘟,然後是跑院禳瘟。秧歌結束時(一般都在日落之後),要舉行送瘟儀式,由社家事先製作一隻小船,多為高粱稈紮成,並糊上白紙。講究的地方則用木頭做成。船上置燈和一紙人,象徵瘟神。或只寫個牌位「瘟神老爺之靈位」。由秧歌隊護送至河邊,人們梵香叩拜之後。傘頭唱一首送別秧歌,當即將紙船放入水中漂走。這和古代的驅儺儀式非常相似。
秧歌與插秧與插秧的關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它與稻田插秧的關系。但是,在沒有水田、不種稻、不插秧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於南方。這說明,北方的秧歌與插秧無關。
南、北方「秧歌」名同實異。南方「秧歌」乃插秧時演出,以「歌」為主,而北方則為農閑時或新年時的一種游藝性化裝表演。
流行於三北地區的、在元宵節時化妝表演的秧歌,與種稻插秧時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一個藝術品種。它們使用同一名稱,只不過是由於語音相近而比附的結果罷了。後文討論的秧歌,除特別註明者外,一般指的是北方秧歌。
秧歌的歷史: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葯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民國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信息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繫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顯然,北京的秧歌與遼寧更相近些。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滄縣沒有的「賣膏葯」,東北和北京都有。
西北地區的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們「且歌且舞」,互相調笑,並且演出具有簡單情節的小戲,藉以引起觀眾的注目。
秧歌的特徵
我們姑且這樣來概括秧歌的特徵:通常在元宵燈節前後演出於北方農村的一種具有戲劇因素的化裝表演;一般呈舞隊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數舞隊要挨門演出,保留著從沿門逐疫向沿門賣藝、乞討發展的痕跡;舞隊中角色的名稱和人數多少不盡相同,但總有官員、武生、老人、和尚、婦女等(大體相當於戲曲中的生旦凈丑),總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調笑的內容,男青年稱「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妝、女扮男裝的情況;舞隊中有領隊、殿後之分,領隊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傘燈,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扮,有時稱他為「賣膏葯者」;有時官員(參軍)也為少數民族裝束。有的舞者手持兩根短木棒;演出時鑼鼓齊鳴,而以鼓較為重要。
用這個特徵去衡量,長江流域甚至華南地區,也有類似的表演,不過多數不叫秧歌,而稱秧歌燈、花鼓燈,或打花鼓、花燈、採茶等。
湖北的秧歌燈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因此,我們不僅有理由否定北方秧歌「南來」說,甚至可以說:南方的英歌、花燈、採茶、花鼓等,是從北方傳入的,起碼是受了北方秧歌的影響而形成的。
秧歌又名陽歌
在陝西河北等地,秧歌又叫「陽歌」。有人認為,因秧歌起於鳳陽,故又名「陽歌」。又有人認為「陽歌」起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是秧歌的本名。都不符合實際。
當我們把目光移到塞外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就知道秧歌又有到姎哥、央哥、揚高、羊高這些名稱,再向南看到英歌、鶯歌、因歌等諸多同音名稱。
「女子之歌」
清黃浚《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 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所以,秧歌的本義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調笑的內容,便是最有力的證據,「飾童男女相對唱跳」是秧歌的本質特徵之一。
無論秧歌,還是花燈、採茶,都把少女作為主要角色;這少女,多是男童裝扮的。
我們曾強調秧歌中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成分,現在可以進一步說:秧歌乃上古鄉人儺即沿門逐疫與西域娛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新疆游記》的記載
謝曉鍾《新疆游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又,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龐大的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葯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山東鼓子秧歌的五種角色
山東秧歌中的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其中「傘」分「丑傘」與「花傘」,「丑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復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丑」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即興表演逗趣。
膠州秧歌的角色
膠州秧歌的角色是「鼓、翠花、棒、扇花、小嫚」,每種角色均為一對,共五對十個。所有的角色名,都是就他們所持道具和化妝、表演特色叫起來的。既然「鼓」、「棒」、「花」都是角色名,那麼「姎哥」更可以是角色名。
「姎哥偎郎」
起於西域的「姎哥偎郎」,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了帶有驅儺因子的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在東、西部結合處,具體說,是在青海、甘肅、寧夏、陝北及內蒙一帶,產生了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當這種民間歌舞向東南傳播時,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了南方種稻插秧之歌——秧歌之名。
秧歌的產生
秧歌大概產生於宋代,最初可能叫「訝鼓」(迓鼓)。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宋代,地點是中西部結合區域甘肅陝西一帶。
秧歌與潮州英歌的區別
英歌也並非不說唱,只是將擊鼓舞蹈(武迓鼓)與「戲裝」表演(文迓鼓)分作兩個部分而已。前一部分保留了訝鼓的名稱 「鶯歌」,而將戲劇性的表演稱「後棚」。上文所說山東的「鼓子秧歌」,其實與潮州英歌沒什麼區別。還有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
「宋江陣」
福建、台灣有一種名為「宋江陣」的娛樂形式,亦即英歌,卻索性連「英歌」、「秧歌」之名統統舍棄,換上了在漢族人看來名實相符的新名稱。然而,漳州、泉州卻把飾童男女巡遊稱作「迎閣」,仍帶有秧歌、訝鼓的印記。因為,秧歌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童子化妝、男扮女裝。
《武林舊事》的記載
此處言以傀儡裝扮婦人,令我們想起秧歌舞隊中的童子化妝、男扮女裝。秧歌的這種形式,當與傀儡戲有傳承關系。《武林舊事》卷二在「元宵」條後載有「舞隊、大小全棚傀儡」,其名目有:麤旦、細旦、夾棒、男女竹馬、男女杵歌、河東子、瞎判官、旱劃船、抱鑼裝鬼、村田樂、鼓板、耍和尚、貨郎等。這與盛大的秧歌舞隊,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來自秧歌的戲劇-----陽戲
湘西有一種地方小戲稱陽戲來自秧歌,陽戲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陽戲又叫「柳子戲」。無論南、北路陽戲,都移植過木偶戲的劇目。
貴州天柱一帶流行的「天柱陽戲」,演出往往以丑角為主,「起步時要抬腳」,「走邊轉彎轉身抬腳,類似矮步和小碎步。旦角、丑角出場都要開四門,鑼鼓伴奏。」在湖南,稱人戲為「高台戲」,傀儡戲為「矮台戲」。丑角「起步時要抬腳」,正是福建小梨園戲中「傀儡腳」的動作,純系模仿傀儡而來。
值得提出的是,貴州、四川等地的儺戲,也稱為「陽戲」或「揚戲」。通常對「陽戲」名稱的解釋是:娛人的「陽戲」與娛神的「陰戲」相對而稱,故名。其實,無論陽戲、陰戲,都是儺戲,在演出場所、時間、形式、目的諸方面,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陽戲」又可以寫作「揚戲」,用陰、陽相對而稱是無法解釋的。
儺戲稱「陽戲」,與傀儡戲稱「陽戲」原因相同。湖南儺戲《大盤洞》第四場,有「櫻哥」教「桃花」唱蓮花鬧的場面。這「櫻哥」相當於西域秧歌中的姎哥、羊高。
雲南、四川都有梓潼戲,「一般由新婚、婚後不育、有女無子或童子久病的人家邀請去演出,意在求子還願,祈神賜福。」 又名「子童戲」、「陽戲」,其實就是儺戲的一種。二者的關系很清楚,可見「陽戲」祈禱生殖的旨意。在元雜劇中,皇帝往往稱其後妃為「子童」或「梓童」。《漢武故事》曾講到衛子夫入宮,歲余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後。這或許就是帝稱後為「梓童」的開始,也可能就是梓潼戲的來歷。而又名「陽戲」者,則是從童子—姎哥—秧歌—陽歌而來。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縣羊腸鄉,流行著陽戲。「陽戲班裡漢族人多一些,但和該戲有關的習俗,卻以布依族為主。在布依族村民的某些家庭里,供奉著『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約二十多公分高),如果某家長期不生育小孩,就要由親戚朋友幫助,到供有『送子娘娘』的家裡去『偷』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被偷的主人明明知道這些人來『偷』童子的,則任其偷走,不聞不問,內心裡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童子被盜走到無子的家後,主人家即用紅綢包好,藏在不易丟失的地方,同時向神靈許了獲子的願望,而當懷孕生育小孩之後,就要請『陽戲』班來唱戲慶賀」可見「陽戲」中求子內容所佔份量及其與傀儡戲的關系。因為,「送子娘娘」與「童子」都是木偶雕像,又都是被當作神來祈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