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辨析題
A. 請高手詳細辨析article、paper、thesis的區別,要精闢。
一、詞義辨析不一樣
1、article多指在報刊、雜志上發表的非文藝性的文章,包括新聞報導、學術論文等。
例:Did you read the article on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你讀了有關信息革命的那篇文章沒有?
2、paper正式用詞,多指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專題論文,也指高等學校的學期論文,或學校里的作文練習。
例:The professor wrote a paper on psychology.
教授寫了一篇心理學論文。
3、thesis既可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又可指一般的為闡述學術觀點而寫的論文。
例:Hehasfinishedhisthesis.
他的論文完成了。
二、詞義廣泛性不一樣
1、article
英['ɑːtɪk(ə)l]美['ɑrtɪkl]
n. 文章;物品;條款;[語] 冠詞
vt. 訂約將…收為學徒或見習生;使…受協議條款的約束
vi. 簽訂協議;進行控告
2、paper
英['peɪpə]美['pepɚ]
n. 紙;論文;文件;報紙
adj. 紙做的
vt. 用紙糊;用紙包裝
vi. 貼糊牆紙;發交通違章傳票
3、thesis
英['θiːsɪs]美['θisɪs]
n. 論文;論點
三、變形詞不一樣
1、article
第三人稱單數: articles 復數: articles 現在分詞: articling 過去式: articled 過去分詞: articled
2、paper
第三人稱單數: papers 復數: papers 現在分詞: papering 過去式: papered 過去分詞: papered
3、thesis
只有復數: theses
B. 辨析題: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有了和平就有了發展
這里考察的是和平和發展的關系。
前半句話是正確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平的環境才能促進發展,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
後半句話是不正確的。離開了和平的環境無法發展,但有了和平的條件,未必一定能很好地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平不是發展的充分條件。
C. 【求助】思品辨析題:現代的師生關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急!!)
現代教育要求構建新的師生關系。新的師生關系確立的前提就是拋棄教師權威,改變教師權威過去所體現的絕對性、不可替代性,師生之間形成真正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的「教」不再是教師的職業,而成為教師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感需求,學生把學習不再當成一項痛苦的、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形成自主、自覺的一種內心需求,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當中,師生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關系。筆者認為:在師生關系的三種基本的關系——教學關系、人際關系、社會關系中,教學關系是師生關系中最本質的關系,沒有教學關系就無法形成師生關系,就不能實現學校的教育任務和培養目標。但是,沒有良好的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的配合,僅有教學關系也不能完成教育任務。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在師生關系中具有激勵和潤滑功能,能保證教育關系的正常運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也就是構建和諧師生教學關系、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三個方面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001.用平等與互動來構建和諧師生教學關系
00教育本質上是成人之學。依照人學理論的框架,師生關系的建構必須考慮師生的屬人性,師生雙方的和諧相處是師生存在的根本。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彼此要相互尊重。師生之間雙向互動交往的實質是使學生獲得發展,即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它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在互相理解,開放互信和支持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思想與別人的思想交換,拿自已的經驗與別人的經驗共享,使自己的情感與別人的情感聯結,最終形成主動參與、自主思考、協調發展的動態生成的互動場。這一目標的實現即依賴於教師運用教育智慧,採取教育策略,力避形式化的低效、無效互動,大力倡導和推動有學生認真思考、有思維火花碰撞的有效、高效互動。教師要相信學生,承認只要教育得法,他們將來定有作為。正如韓愈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即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雛鳳清於老鳳聲」。學生是一個成長者,是一個探索者,要允許學生在這一過程發揮積極能動作用,提高認識水平。所以,課堂教學互動應盡力平等對待學生,將機會給予每一類、每一位學生,使每位學生在互動中表露自我個性,體驗交流、溝通、對話帶來的愉悅,真正地在互動中獲得發展與提高。
002.用對話與交流來構建和諧師生社會關系
00所謂對話,是指師生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溝通和交流方式,是師生之間平等的、尋求知識與精神的際遇的愛心交流,這種對話既有言語交流,也有知識、多方面的深層次的交流。從知的角度看教師與學生存在先知與後知的關系,二者並不存在尊卑關系,從情的角度看,學生與教師在人格上是獨立的,學生和教師都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雙方的理解與尊重,知與情二者的統一,構成師生雙方關系的基本內涵。對於教師,它通過教師對某些教學事件、教學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講述,發掘內隱於這些事件、行為背後的意義、教育思想和理念,從而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並使敘事回到了鮮活的教育現實之中。對於學生,它通過學生對某些學習事件、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講述,改進學生的學習實踐,也使敘事回到了鮮活的教育現實之中。傾聽、吸引、包容,是師生雙方在精神層面彼此的「敞開」思想、經驗和情感的「接納」。通過這些對話,教育主體也就實現了教學對話以外的生活對話及生命對話,也因此,教育成了一種真正的交往活動。教育應當是一次次生命的對話,是師生內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雙方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
003.用尊重與關愛來構建和諧師生人際關系
00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互為主體的交往是以雙方的相互尊重和彼此的關愛為前提。一方面,對話是促成雙方直接理解的前提,彼此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相互尊重和關愛。通過對話,產生不同的「界」的融合,形成新的共識,師生的尊重與關愛才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對話以尊重與關愛為導向,尊重與關愛是對話的目的。沒有對話,難以達成共識,難以互相理解和承領;沒有尊重與關愛,對話便失去了導向。只有主體間相互尊重,師生才能相互確認對方,把握對方的獨特,才能與對方產生精神上的相遇和溝通,共同體驗同一經驗;只有主體間彼此間有關愛,師生才有彼此的「敞開」和「接納」,真正進入對方的精神領域,做到精神理解精神,生成平等的對話。同樣,教師要把微笑與鼓勵帶進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同樣的歡樂。教育改革家李希貴有句名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作為教師要主動放棄作為權威的優越感,盡可能地摒棄高高在上的「講台情結」,要走進學生,「蹲下來」與學生平等民主對話,要善於體諒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體察學生的情緒感受,要善於「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去認識、思考問題,並且要適時加以表揚,恰當地給予鼓勵,從而減少甚至消除學生的恐懼感、疏遠感。
00我們相信,在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都會體驗到平等、民主自由、尊重信任、友善、理解與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與鞭策、鼓舞與感化、指導與建議,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
D. 急求!!!歷史一道辨析題!!!!!!
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民主革命。在近代歷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巨變。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的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
第二,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而且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結束了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雖然中間出現過張勛復辟和袁世凱帝稱帝,但都沒有阻止歷史前進的腳步,直到孫中山先生成立民國政府,基本上可以說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
你看看,希望幫得上忙
前一半是對的,「在撰寫科研論文時,著錄的參考文獻必須是自己讀過的」
後一半不正確,「引用的參考文獻越多越好,表明作者的參考文獻多」
引用的參考文獻必須與論文密切相關,避免不必要的文獻.
F. 中國知網怎樣判斷參考文獻是M還是J或者其他,請參照下圖舉例
你看到資料庫那一欄,若是碩士、博士就用D,若是期刊就用J,若是會議就是C,若是書籍、專著就是M
如有疑問請追問,解決問題還望採納
G. 如何判斷參考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都有專門的符號代替的: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H. 高分求助信息檢索判斷題6道,每題請給出簡略理由
1、錯,《七略》是中國第一部官修書籍目錄。由西漢經學家、天文學家、目錄學家劉歆在公元前6~前5年間編成,為政府新校本圖書的總目錄。而劉向所寫敘錄單行錄出後,匯編為《別錄》,計有20卷,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圖書目錄(不是分類目錄)。
4.對
I. 關於article, paper, abstract, summary幾個詞的辨析,高手請進!
美國人稱摘要為「Abstract」,而英國人則喜歡稱其為「Summary
paper:文件, 證件, 論文, 考卷
article:文章, 論文, 物品, 商品, 項目, 條款
J. 判斷題 中國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論語》。
錯
《論語》: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專中地反映了孔子屬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東漢列為「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