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與護念
⑴ 各位師兄好,請問諸佛護念是什麼意思呢感恩!
凈空法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經、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所宣揚的,一切諸佛所演說的。「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摘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底下這一句是更不可思議了,『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經、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所宣揚的,一切諸佛所演說的。善導大師講得好!中國佛教裡面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彌陀化身來,善導大師所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直接為我們宣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話的意思,如來是佛,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就為了一樁事情,《法華經》上講「大事因緣」,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到底是什麼大事?沒說清楚,善導大師講清楚了。真的是一個大事因緣,就是把西方凈土介紹給我們,這個的確是一個大事因緣。既然如此,釋迦牟尼佛一生就講凈土三經就夠了,何必要講那麼多經典?說那麼多的法門?這是佛的大慈大悲,因為這個法門,他所接引的對象是成佛的人。蕅益大師在《要解》前面講得好: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為我們說這部經,這不是為菩薩說的,不是為阿羅漢、辟支佛說的,跟他說沒有用,他不願意往生;換句話說,他成佛的機緣沒有到。所以,第一等的,這是成佛的機緣到了,教給他成佛的方法。如果他成佛的機緣沒到,說這個經,他不相信,他不接受,佛也不能舍棄他,也不能不照顧他。看他要是菩薩根性,就跟他講大乘菩薩經,教他修行的方法。他要是二乘根性,聲聞、緣覺的根性,就跟他講小乘法門幫助他。他根本就沒有意思了生死、出三界,就跟他講人天的經典,教他來生得人身,能夠更富貴、更幸福、更美滿。這才說無量的法門,應付無量無邊不同的根性,是這么一回事。
所以你必須要認識清楚,這部經典是根熟眾生,菩薩以下都沒說,根熟就是說,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這一生當中他決定成佛,超過菩薩之上,這談何容易!所以諸佛護念,人只要相信這個法門,我們常講「求佛菩薩保佑」。你不要求,不是一尊佛、兩尊佛保佑你,所有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保佑你的。為什麼?因為你這一生成佛。那些成菩薩、成阿羅漢的,暫且放在旁邊,不要緊!為什麼?慢慢來。這一個馬上成佛了,要特別照顧他,就這么個道理。所以這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⑵ 念佛時不專心會得到佛護念嗎會有功德嗎
樓主可以看看這個貼了,網路:念佛真的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么? 地藏論壇
——
以戒為師
學佛到底應該怎樣學,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問題。很多的朋友學佛看著三藏經典,無從著手。面對著禪、凈、唯識等等宗派,無所適從。佛法廣博,如同浩瀚的海洋,我們怎樣能夠在這里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快捷的道路,以便今生能夠獲得佛法的無窮利益呢?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已為我們指出了其中的規則。三藏佛法並非無跡可循。該如何學習佛法的原則是很簡單的。
學佛的朋友經常會問的問題就是我該學什麼法門?我該念佛?還是該持咒?是該參禪?還是該修止觀?很多人就徘徊在這樣的猶豫中。更有許多爭論。有人說要一門深入,有人說要多方參學。有人說要系統學習,有人說這太費事,念佛足以。在這些紛雜的言論中,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學,不知道該怎麼修,有人甚至經過了長年累月的時間,依然是沒有感應,沒有受用,感覺不到學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按照世尊教導去學習。被上面所說的繁雜遮住了我們的眼睛,迷失了我們的道路。這些內容其實不過是細枝末節,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這些問題上困擾。因為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不是修行的原則。就如同我們要達到一個目標,手中的地圖是指引我們方向,這是原則、宗旨。那麼我們是坐船,乘車,這是方法。如果我們太關注於方法的區別,卻忽略了所要行進的方向,那麼當然不會到達目的地。
原則其實是十分簡單的 。《楞嚴經》 中說: 【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戒定慧就是原則,就是我們學佛的方向。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就是我們學佛的宗旨。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惡業,奉行善業,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會出生禪定,由禪定而產生智慧。
只要我們按照這個原則來修行,都會有成就,都會得到益處。你想求現生的福報,想往生凈土,想獲得禪定,想辯才無礙,沒有問題,都可以獲得。但是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原則修行,那麼結果就十分有限,甚至會有副作用。
《佛遺教經》 中講: 【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世尊說:在我離開以後,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
世尊為什麼這樣教導我們?因為這是我們要犯的毛病!我們學佛都有各自的目的,福也好,慧也好,具體起來還有各種各樣的願望。但是這些目的怎樣實現?靠什麼實現?要靠戒。要 攝心為戒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這個。你用什麼樣的方式,那是個人的因緣,也絕對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念佛?持咒?念那本經典?這都是方法,而且也不能概括 攝心為戒 的含義,因為我們普通人,甚至出家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少有機會24小時去念佛、持咒。更不會每天都閉關打坐。這都是幫助的方法。攝心為戒是要我們把自己修正到一個正常的狀態,把自己維護好,遠離惡業痛苦。我們學佛的基礎、基石就是這一條。沒有這一條,用什麼樣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所成就。哪怕是一點點人天的福報也難以獲得。
學佛的朋友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學佛第一步不是去琢磨著怎樣得定,怎樣得神通感應。因為福報也好,智慧也罷無不是由戒產生的。經常見到有的同修一學佛就把目標定在「一心不亂」上、定在往生上、定在實現什麼願望上。但是什麼是戒,不知道,什麼是善惡業?不知道。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樣的事都敢做。這個樣子學再長的時間也沒有用。為什麼?福報是從善業來的,不 修善哪裡有福報,哪裡能實現我們的願望?一心不亂是定,定是怎麼來的?是由戒生定。如果身口意的惡業不斷,想得到一心,簡直是緣木求魚。
相反只要我們把 攝心為戒 這一步做好了,那麼一切都好說。不需要特別的方法,自然得定。能夠沒有貪欲、嗔恚、嫉妒、邪見的人自然在定中,我們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能輕松得益,順利成就。
就拿往生凈土來說。大家都十分希望的 。《觀無量壽經》 中講的清楚。想自主往生,那麼最低要中品才行。那麼中品最低的條件是什麼?戒律成就。沒有這個條件,你念再多的佛也沒有用,不會有十足的把握。一切都是未知數。其中的道理在哪裡,我們在後面的十善業中會詳細說明。
學佛是一件十分簡單,十分幸福的事情。我們要把握住『 以戒為師』 的原則,只要落實了,那麼學佛就上路了。不是我念了多少佛,磕了多少個頭,就說明我們有修行,說明是佛弟子了,不是的。
……【摘自地藏論壇】
——
用功的入門方法
虛雲大師開示
用功辦道的方法很多,現在且約略說說:
(一) 辦道的先決條件 -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途也少不了他。佛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
(二) 嚴持戒律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行三昧,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摹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危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條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
或雲,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里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三) 堅固信心
想用功辦道,先要一個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我們就當信佛語不虛,信眾生皆可成佛。但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
譬如我們信知黃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黃豆不會自己變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會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適量的石膏,決定可成豆腐。辦道亦復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故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如法修行決定成佛。永嘉禪師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堅固後人的信心,故發如此弘誓。
(四)決定行門
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干。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干。
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聽那位善知識說念佛好,又念兩天佛。明天,聽某位善知識說修禪好,又參兩天禪。東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豈不是冤哉枉也。
⑶ 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什麼意思
1、文言文解釋:情起無因,情止無果,有情未必白首,無情亦能攜手。花開葉落,緣分註定。、、
2、白話文解釋:感情來的時候是沒有原因的,感情去的時候是沒有結果的,有情的人不一定會白頭偕老,無情的人也能攜手共渡。就像彼岸花的葉子與花,冥冥中自有天意。
3、整句出自:」印度佛經「中對彼岸花的描述。
上半句:兩個有情之人,無需前世因果,便可以在今世產生「情」這種東西;即是:「情」不會因為原因結果就能產生!
下半句:兩個有情之人,若是今世有緣,便能讓這份「情」得以長久;若是註定無緣,則最後終將無情!
4、文章原句:佛曰: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翻譯:彼岸花,一千年才能開一次花,一千年才能敗落,先開花,後長葉,花葉不同時出現。(佛講一個緣字,緣起則聚,緣滅則散)就算有再深的情,可是緣滅總是聚不到一起的。
愛本是恨的來處,胡漢不歸路,一個輸,一個哭,寧願你恨的糊塗,中了愛的迷毒,一面滿足一面殘酷。和一個生活習慣,有很多差異的人戀愛不要緊,結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長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⑷ 請問善護念在金剛經里是什麼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的心念壞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了,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就看見佛菩薩了,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了。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你看佛!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現在我們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那裡?就是善護念。大家要特別注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里三十七道品菩提道次第,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處里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了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鍾都在變去。
什麼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裡很煩。譬如,有人坐在這里,盡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麼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麼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煩惱些什麼呢?就是「無故尋愁覓恨」,這是紅樓夢中的詞,描寫一個人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是如此啊!「無故」,沒有原因的,「尋愁覓恨」,心裡講不出來,煩得很。「有時似傻如狂」,這本來是描寫賈寶玉的昏頭昏腦境界,飯吃飽了,看看花,郊遊一番,坐在那裡,沒有事啊!煩,為什麼煩呢?「無故」,沒有理由的,又傻里瓜嘰的……這就是描寫人生,描寫得也非常恰當。所以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被推崇得那麼高,是很有道理的。
西廂記也有對人心理情緒描寫的詞句:「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沒得可怨的了,把東風都要怨一下。噯!東風很討厭,把花都吹下來了,你這風太可恨了。然後寫一篇文章罵風,自己不曉得自己在發瘋。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是什麼愁呢?閑來無事在愁。閑愁究竟有多少?有一萬種,講不出來的閑愁有萬種。結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沒得可怨的時侯,無語怨東風,連東風都要怨,人情世故的描寫妙到極點。
這是我們講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間,包含了八萬四千的煩惱,這也就是我們的人生。解脫了這樣的煩惱,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麼簡單。但是在行為上要護念,要隨時照顧這個念頭。
在須菩提問問題時,事實上答案就出來了,這是本經的精神不同於其他經典的地方。佛抓到這個主題,答案的兩句話也是畫龍點睛。所以禪宗祖師,特別推崇這一本經,因為這一本經的經文精神特別。諸位要成佛,這兩句話已經講完了,問題與答案都在這兩句話中了。「善護念」,「善咐囑」,這兩句話等於許多同學問:老師啊,怎麼做功夫呀?我現在還在練氣功啊,聽呼吸,念佛,你好好教我啊!還有許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求個法來。法可以求來嗎?有法可求嗎?這是個妄想!就是煩惱。法在哪裡?法在你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
「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這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
⑸ 怎麼理解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善哉,不要再為此矛盾了。每個人所經歷的不同故自己的看法也不同,所以在佛法中一個字便可能有很多種意思,但都是佛對我們的教導——或許當你念了幾年《金剛經》後,便是豁然頓悟,又何須他人言說呢,畢竟只有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東西才是自己的罷。我不才,尚未開悟,不敢胡言,故借鑒法師所言,望有所得
見護法師:善護念:
受戒時,領到一隻缽,想到三千年前佛陀及諸大弟子們天天用的,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瓦缽,它所代表的意義,是多麼不凡!
八大人覺經說:「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佛陀制定托缽乞食,用以去除貪心及我慢;乞食回來一起分用,以培養平等心;托缽時又能為群眾解疑說法,布施智慧。佛法中每一件事,都是有其深意的。
引禮師父說:「小心護著缽,別打破了!」第一次持缽過堂時,真的是全神貫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突然間,了解為什麼師父給弟子取名「見護」了:恰如護缽,修行不就是要護著自己的念頭嗎?靜時要一念不生;念頭起了要立刻覺察,是善念還是惡念?已生善念令增長,已生惡念令速滅。
如果不護著念頭,一念之差,往往就成千古之恨,千萬倍甚於墜入深淵薄冰了。確確實實,時時護著這念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成道方才有望。
金剛經中須菩提說:「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自然是如來講經說法,諄諄教誨,傳至今日成為我們所讀的佛經。而如來是如何「善護念諸菩薩」呢?
這並不是說世尊使大神通,降魔滅禍以保護他的弟子,且看金剛經第一段,「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平淡無奇,是嗎?
想想看,這一千多位弟子,常常跟隨著世尊,自然能觀察到:在托缽時,若遭到辱罵,佛陀是否如如不動呢?乞不到食時,佛陀是否有一絲絲的失望氣惱呢?吃飯、穿衣、盥洗,每一個動作,是否皆安詳自在呢?不要說失手把缽打破了,佛陀成道至滅度這幾十年中,若有一刻失念,就不是佛了!天上天下,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
佛陀是如何的善自護念!難怪須菩提稱贊「希有世尊」。而如此不可思議的身教,產生了不可思議的信服力與影響力,使弟子們自然地想要攝心修行,發菩提心,所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自護念的當下,就能產生攝受力,即是善護念諸菩薩!
在這么平常的一舉一動中,時時都能自覺,都能作主,這就是自在,就是解脫,就是真正的不平凡,就是「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所以「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所以「挑柴運米,皆是神通妙用」。世尊拈花意,迦葉微笑時,老和尚時時在拈花,諸位見到了嗎?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這「如來」又何嘗不是指我們本具的佛性呢?讓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如來,都開始善護念諸菩薩吧!
⑹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指的是什麼
從理上講——菩薩修行,念念自覺,這個清凈覺悟的自性,就是如來,所以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從事上講——菩薩修行,佛是導師,必然會善巧方便地指導菩薩自覺覺他,修行人與如來心心相印,感應道交,所以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護念,通俗講,其實就是「善於保護清凈自覺的心念」,整句話就是,如來善於保護修行人清凈自覺的心念。本質上講,「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護念清凈,靠的還是自性如來。
僅供參考
⑺ 「善護念,善付囑」,什麼意思
善護念:佛教用語。善,好好的。護,保護。念,念頭,想法。即為好好地保護善念,不為慮枉所惑。對於個人而言就是好好照應自己的心念,對於團隊管理而言就是注意員工們的思想動態。
善付囑:留心注意員工、個人的思想動態,並且用合適的方法來規勸他們,以確保大家能夠沿著團隊的既定路線前進。
明朝憨山和尚在《金剛決疑》,原文為: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含義:此空生嘆佛希有處。正是親見如來此一片苦心也。菩薩乃學佛之弟子。即昔在小乘中。初發大乘心者。乃空亂意菩薩也。一向佛為護念此輩。更無別意。只是要付囑此心耳。護念者。以佛出世本願。只欲令一切眾生與佛無異。人人成佛。方盡此心。但眾生德薄垢重。心志怯弱。不能擔荷。如嬰兒一般。佛如慈母之護念嬰兒。則無一息放下。種種周悉。調護愛念。
故如保赤子。所謂護念。只欲一切眾生直至成佛而後已。故曰付囑。然不敢明言。但密密方便而將就之。故曰善。經雲。我以無量無數方便。引導眾生。欲令一切眾生。皆悉到於一切智地。是謂護念付囑。
(7)參考與護念擴展閱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澄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參考資料:網路-金剛經網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下一句的意思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下一句有不同答案:
第一種答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活著,即是一種修行。
第二種答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第三種答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若忘初心,幻湮迷滅。
第四種答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拒本心,是謂自在。
(8)參考與護念擴展閱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的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後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初心,就是當初的心意,指事情一開始所抱持的信念.。
方:才,才能。
得:得到。
始終:其實只是指終,完成。
⑼ 佛經中是「善護念」該做何解
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文字上非常流暢,幾乎沒有問題,你看到的是怎麼樣的可以說就是怎麼樣的。善護念,好好護持你的念頭,很簡單,但又沒幾人可以做到。
⑽ 金剛經中善護念,善付囑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一、這里「護念」有二意:
其一、如來以其無上智慧力加護已發大心者,令悟真實大發成就自利行。
其二、如來以其無上教化力愛念已悟大發者,令轉化眾生成就利他行。
《心印疏》中引《法華經·信解品》文釋此「護念」,則更賦新意。護者,即「我雖年朽,猶故貪惜」等文;念者,「時富長者,於獅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等文。
二、「付囑」亦有二義:
其一、如來哀彼未發大心者,以其無上大願力委付已生信佛法者,囑之令增長;
其二、如來以其無上大道力囑告未生勝法者,付之令生。
若以《法華經·信解品》文釋,則付者,即指「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等文;囑者,即指「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止者,當得作佛」等文。
「付囑」,意謂如來口業善能說法,如來哀彼還未發起菩提心的眾生,委付佛法寶藏,良言好語地苦苦叮嚀囑告令其生信佛法,種諸善根。
更進一步說,意謂如來將小菩薩付大菩薩,囑大菩薩化小菩薩,猶如世間嚴父之臨終遺囑子孫也。將小付大,意在引小入大;囑大化小,意在以大激小。可見如來方便護念,慈悲愛憐之情,無不令人潸然淚人。
這里,「護念」、「付囑」二詞大暢如來出世的本懷,說明了如來教化眾生的顯秘互補、頓漸相資的全巧方便之妙。
故如來於此金剛會上,對已發大心的根熟者則以意地秘密加被力護念之熏陶之,猶如蜾贏之祝螟蛉,希其當下頓悟之;對未發大心的根未熟者則以展轉相教、相互促進、相互激勵、互資互補的顯化之方,委付之叮囑之,冀其次第漸修之。
又在「護念」、「付囑」前加一「善」字,則強調了如來說法雖不存規則而又能契理契機的隨意自在,可謂是「身為法王,於法自在」也。
(10)參考與護念擴展閱讀:
成立背景
《般若經》的規模相當龐大,其確切的數量無法確定。從時間上看,《般若經》從《原始般若》而演進為《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這不但是般若法門的開展過程,也可以表示初期大乘佛教的發展情形。
玄奘所搜集並編纂而成的《大般若經》,總共「十六會」。開頭五會是「根本般若」,其餘歸為「雜般若」。根本五會中,第一會最詳,有十萬頌(漢譯四百卷,接近四百萬宇);第二會二萬五千頌;第三會一萬八千頌;第四會一萬頌;第五會八千頌。
從《大般若經》來看,一般認為根本五會是由小本(略)發展為大本(詳)。以中國翻譯史看,首譯大乘經的支婁迦讖譯出三十品《道行般若經》(小品),相當於五會中第四會;一百年後西晉譯的《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品)相當於五會中第二會;而初會到玄奘編纂《大般若經》時才有。
《金剛經》在印度有唯識家(無著、世親)的論釋。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又在三教合流環境下。
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為古印度學者所公認,如無著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依龍樹所示《般若經》的「兩番囑累」,《金剛經》的「初問初答」即宣說「般若道」,「再問再答」宣說「方便道」。
本經側重廣觀萬法(《心經》則側重觀身心五蘊),闡揚發菩提心,行無我的大乘菩薩道;徹始徹終歸宗於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以此明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