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文獻嗎
『壹』 一道歷史題。周代文獻中中國一次有五種不同含義,問中國的含義、、、
四個之中選D。但也不準確,應該加上「周天子直轄區和」幾個字。
C肯定不對。春秋時,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其實是有些「蠻夷」和華夏交錯的。如狄人可以攻滅中原腹地的衛國便是明證。
『貳』 有關周代的宮廷祭祀的文獻記載是什麼
周代的宮廷祭祀,在人數上的規定帶有鮮明的等級制度烙印。例如在樂隊的使用方面,規定天子用四面樂隊,稱作「宮懸」。諸侯用三面樂隊,叫做「軒懸」。大夫用兩面樂隊曰「判懸」。士用一面樂隊叫「特懸」。在舞隊使用方面,天子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土用「兩佾」。一般來說,每一佾為一隊列,是八人。天子之舞隊就是六十四人。
『叄』 為什麼周朝和春秋戰國的文獻對於甲骨文沒有任何記載
在岐山縣城北的周公廟附近,近日出土了兩片龜甲,經專家仔細研究後確定,上面刻的竟然是周代甲骨文!這是迄今發現的字數最多的周代甲骨文,其中一片龜甲上的字數多達38個.
參考網址:http://www.loveufo.cn//weijiemi/200809/08-4707.html
『肆』 哪些文獻記載表明我國約從西周時期進入鐵器時代的
從文獻記載來看,中國約在西周時期已進入鐵器時代。《詩經·秦風》中,有「駟驖孔阜」的詩句。有學者認為「驖」是最早的「鐵」字,是馬色如鐵的意思。《國語·齊語》中說,管仲向齊桓公建議:「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鈕夷斤屬斤,試諸壤土。」有人認為這里的「美金」指青銅,「惡金」指鐵,是用來鑄造農具的。
『伍』 為什麼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
西周共和元年發生國人暴動以前的記載多含神話色彩.但這種說法好象由於夏商周工程又往前推了很多年,所以很少友人在提了
『陸』 西周時期的主要軍事文獻有哪些
西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兩部以軍事為主題的文獻著作《軍志》,《軍政》。專雖這兩本書早已失傳屬。但春秋時期的著作《左傳》,《孫子兵法》等都引用了該書的部分文字。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戰國時代我國兵法之大成,具源自於此。
《左傳》有三處引用了《軍志》的文字:
僖公二十八年謂:「《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又曰:『有德不可敵。』」
宣公十二年謂:「《軍志》曰:『先人有奪人之志。』」
昭公二十一年雲:「廚人濮曰:『《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
《通典》記唐軍事家李靖曾引用《軍志》謂:「《軍志》曰:『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飢飽勞逸,地利為寶。』」
宋本《十一家注孫子》引用了《軍志》兩段文字:
「《志》曰:『止則為營,行則為陳(陣)。』」
「《軍志》曰:『陣間容陣,足曳白刃;隊間客隊,可與敵對。前御其前,後當其後;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魚貫,立為雁行,長以參短,短以參長。回軍轉陣,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奔進,退無速走,四頭八尾,敵沖其中,兩頭俱救。』」
『柒』 商朝,西周的著作有哪些
《詩經》《尚書》《周易》
《尚書》是儒家經典之一,原稱《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這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8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16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註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和編本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尊為群經之首;《易經》事實上是集合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1],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捌』 為什麼周朝和春秋戰國的文獻對於甲骨文沒有任何記載
古代史家惜墨如金,只是記載特別重要的事情,很多細節都沒資格記入史冊,比如《春秋》中往往一年的記載就寥寥幾個字。
甲骨文是考古發掘的信史,比傳世的史書還可靠
『玖』 西周的歷史與文化方面的著作有嗎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一套中國斷代史系列,其中有本《西周史》,楊寬老先生寫的。評價很高挺權威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有一套中國風俗通史系列,裡面有《兩周卷》,這套書也是不錯的。
古代還有《周禮》,主要是講當時官職制度的,大約成書於戰國,爭議性頗高的一部經典。
清代人孫詒讓有一部《周禮正義》,這部書在歷史上評價也挺高。
另外還有《周禮註疏》,是唐代人賈公彥寫的。
『拾』 西周時期的主要軍事文獻有哪些
西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兩部以軍事為主題的文獻著作《軍志》,《軍政》。雖這兩本書早已失傳。但春秋時期的著作《左傳》,《孫子兵法》等都引用了該書的部分文字。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戰國時代我國兵法之大成,具源自於此。
《左傳》有三處引用了《軍志》的文字:
僖公二十八年謂:「《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又曰:『有德不可敵。』」
宣公十二年謂:「《軍志》曰:『先人有奪人之志。』」
昭公二十一年雲:「廚人濮曰:『《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
《通典》記唐軍事家李靖曾引用《軍志》謂:「《軍志》曰:『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飢飽勞逸,地利為寶。』」
宋本《十一家注孫子》引用了《軍志》兩段文字:
「《志》曰:『止則為營,行則為陳(陣)。』」
「《軍志》曰:『陣間容陣,足曳白刃;隊間客隊,可與敵對。前御其前,後當其後;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魚貫,立為雁行,長以參短,短以參長。回軍轉陣,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奔進,退無速走,四頭八尾,敵沖其中,兩頭俱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