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度參考
① 怎樣區分音調和響度
音調
定義: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決定因素:音調又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就越高;頻率越低,音調就越低。
響度
定義:聲音的大小(或強度)叫響度;
決定因素:
1與發聲的振幅有關;
2與發聲的距離有關;
3與聲音的散發程度有關。
練習
1女同學說話的聲音尖細是指女同學聲音的_____高,這是因為女童學說話時聲帶振動______.
2「聞其聲而知其人」,這句話表明不同人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答案:
1.音調 快
2.C
② 響度的大小跟什麼有關
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是感覺判斷的聲音強弱,即聲音響亮的程度,根據它可以把聲音排成由輕到響的序列。 響度的大小主要依賴於聲強,也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此外,響度還與距離發生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聲體越近,響度就越大。
③ 聲音的響度(分貝)在多少以上多少以下時,人耳能聽到
聲音在20赫茲以上時,人耳能聽到。在20000赫茲以下時,人耳能聽到。
④ 響度與db(分貝)的聯系與區別
分貝(dB)只是一個單位,比如聲壓級、聲強級等。一般是正比於物理量和參考值之比值取對數後的量。聲壓、聲強都是客觀量,表徵的是聲音實際振動的大小或強度。聲強增加一倍,聲音高3dB[=10log(10,2)]。
響度是表徵人耳對聲音的響應,這個量實際是帶有主觀有經驗成分在內(實際上也給出了標准響度曲線),不同頻率雖然聲強相同,但響度不同。一般用的單位是方(phon)或宋(sone)。定義人耳聽到頻率1kHz,聲壓級40dB的聲音響度為1宋,或者40方。
響度級每增加1宋或者說10方,響度增加一倍。
從定義可以看出,聲強級、響度級這些都是相對量,也可以說是無單位的。
⑤ 分貝大小和聲音響度的關系
聲音越大,分貝數越大,而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振幅和離發聲物體的距離有關,所以突然改變音量,可能音量是80分貝一下子就20了。而原來房間有20分貝,再發出80分貝的聲音,分貝數有增加。
物體發出聲音的大小(響度),對同一物體而言,與振動的能量有關。能量 越大,響度 越大。而振動的能量,與振幅相關。而對於不同的材質,也會影響它發出的聲音大小(響度)。而聽到 的聲音響度,則還與距離振動物體的距離相關。越遠,響度越小。
(5)響度參考擴展閱讀:
分貝是較常用的計量單位。可表示為:
1、表示功率量之比的一種單位,等於功率強度之比的常用對數的10倍。
2、表示場量之比的一種單位,等於場強幅值之比的常用對數的20倍。
3、聲壓級的單位,大約等於人耳通常可覺察響度差別的最小分度值。
分貝最初來源於長途電訊的計測, 後被廣泛應用在電工、無線電、力學、沖擊振動、機械功率和聲學等領域。
⑥ 響度均衡什麼意思
響度均衡,通常指雙耳交替響度平衡試驗,是常用的鑒別是否有重振現象的檢查。
在純音聽閾測試的基礎上,雙耳選擇同一頻率,通常為1 kHz或2 kHz進行測試。以健耳或相對健耳為參照耳,患耳為變耳。先在健耳或相對健耳閾上給一測試聲,隨即調節患耳或聽力較差耳的聲音強度,至受試者感覺雙耳響度相等為止。
再在健耳或相對健耳以10 dB~20 dB一檔增加聲音強度,每增加一檔後,調節患耳或聽力較差耳的聲音強度,至兩耳響度一致為止。如此逐次提高兩耳測試聲的強度,於聽力表上分別記錄兩耳響度一致時的聲音強度,並劃線連接。
(6)響度參考擴展閱讀:
通常情況下,雙耳交替響度平衡試驗只適合測試單側聽力損失者,當雙耳均有聽力損失,且每側耳都有一些頻率的聽閾正常時,可使用單耳響度平衡試驗(MLB)。也就是說,ABLB是比較同一頻率上雙耳的響度差異,而MLB是就同一側耳不同頻率上的響度差異進行比較。許多研究表明,耳蝸病變出現重振的百分比高於蝸後病變。
當兩耳最終在同一強度感到響度一致或有在某一強度上達到響度一致的趨勢時,表示有重振。若兩耳達到響度一致時聲音強度的差別始終維持於雙耳聽閾的差別上,表示無重振。
⑦ 響度與音調的區別
音調: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響度: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聲體越近,響度越大,距離發聲體越遠,響度越小。
注意:
(1)響度與音調毫無關系,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徵。打鼓發出的聲音響度大而音調低,小鳥的鳴叫聲音響度小而音調高。一般情況下,男同學說話響度大而音調低,女同學說話則響度小而音調高。
(2)要注意區分日常生活語言和物理語言的不同。「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與「低」指的是音調;「高聲呼叫」和「低聲細語」中的「高」和「低」指的是響度。
⑧ 音調和響度怎麼區別
1、含義不同
音調是指聲音頻率的高低
響度是指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
2、影響因素不同
音調主要由聲音的頻率決定,同時也與聲音強度有關。對一定強度的純音,音調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對一定頻率的純音、低頻純音的音調隨聲強增加而下降,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
響度的大小決定於聲音接收處的波幅,就同一聲源來說,波幅傳播的愈遠,響度愈小;當傳播距離一定時,聲源振幅愈大,響度愈大。響度的大小與聲強密切相關,但響度隨聲強的變化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而是接近於對數關系。當聲音的頻率、聲波的波形改變時,人對響度大小的感覺也將發生變化。
3、舉例:
「震耳欲聾」、「輕聲細語」指的是響度
「尖銳刺耳」「低沉渾厚」是指音調
⑨ 響度的響度最大
怎麼樣在不讓音軌失真的情況下讓聲響感到更大些?或者有沒什麼效果來增強音量的?
成音(final mixes)聲響最大化是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不同的專業工程師在這個問題上有一定的分歧。假設你的成音已經峰值達到0dBFS,再增加響度就會有點危險,因為不可避免地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所錄制的波形。這種任何特別的音頻處理所導致的折衷,和音響增加相比,哪個重要,你要好好思量一下。
最好的策略是,把你的成音放在DAW中,和你所選擇的感覺較牛X的商業成音放在一起,然後處理你的混音,直到和標准感覺一致為止。您的監聽設備越好,你的判斷力才能夠越好。(如果用普通的監聽,聲響上可能會做得過度,因為你無法精確分辨出信號品質到底降低到何地步)。
那麼該嘗試一下哪些處理呢?「毒性最小的」增加音量的方法我想應該是讓混音通過截止頻率非常低的高通濾波器。如果所錄的音軌上有直流(0Hz)信號的話,這可以偏移整體音頻波形,使其中的削波出現地比原先更早;而高通濾波器可以去除掉。你還可以用高通濾波器來截去你不想要的低頻隆聲,這樣就可以給整體音軌電平更大的餘量。
我們還要用下均衡器,值得一提的是,人耳其實對高頻與低頻都不是特別敏感,但對中頻非常敏感。人們一般都會把較為明亮的聲音從心裡認為是較為響亮的聲音。如果你可以在參考的標准音軌和你自己的音軌之間檢測出音調的不同,我推薦輕微調節均衡器和參考軌的聲音更象一些。
或許你還想看一下諸如Logic的Match EQ和TC Works的Assimilator,或是獨立的工具軟體Harbal。這些都可以用來比較參考軌的頻率內容和你自己音軌的頻率內容,然後會給出建議的均衡曲線,以自動匹配兩個音軌。只要確定建議的均衡曲線可能會「加點鹽」,因為自動處理不可能十全十美。
精細的磁帶、電子管或變壓器失真處理也是增加主觀響度有意思的一種方法,但實際並沒有增加多少計量電平。如果這樣的話,這里的軟體選項就比較多了,比如Silverspike的免費軟體Rubytube 或是內置入Cubase SX2的 Magneto插件。有些不錯的硬體如內置入TC Electronic機架處理器的DRG,或是Drawmer的DC2476 Masterflow設備里的有趣的多段電子管處理。
壓縮在聲響上的增加絕對明顯,特別是對於低比率(低於1.3:1)和低門閾(大致在-30dBFS與-50dBFS之間)設置來說。完全波段的呀在這個角色上音調更明顯,但多短類型的壓縮器則相對帶來的假聲更少。
對於搖滾與舞曲音樂風格,全波段的較高門閾及比率設置的壓縮,經過壓縮效果後響度夠勁。如果你想試驗一下的話,從2:1比率開始,1ms的起音時間,100ms的釋音時間。然後再設置門閾電平,這樣壓縮器主要減少的是鼓擊的增益,你會聽到壓縮器處理的效果,然後再調節比率及釋音時間來調整力度。
如果你發現壓縮器的效果,對底鼓的低頻部分有所傷害的話,那麼就增加壓縮器的起音時間,讓更多聲音在壓縮器削減前經過。另外還可以使用高通濾波器處理壓縮器的旁鏈來減少低頻增益衰減的因素。
限制器有時也用來增加響度,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增加幾個分貝而無何損失。2013年的全波段和多段型號都有,但有一個旁側效果這些都沒有,就是這些效果感覺讓音軌中的重擊鼓聲好像被吸到混音中一樣。如果打擊素材少的還行,這個可以作個折中,主要看限制器的釋音時間如何設置,不過也要注意限制器處理的副效果(pumping)和低音失真。
如果上面幾種方法都試了感覺還不行,那麼就該放大一下參考音軌的波形,看一下它們是否有限幅(clipping)現象。盡管很多工程師不太贊成限幅現象,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商業發行里經常存在,這是個事實。所以,你需要考慮一下限幅的立場。限幅的壞處之一是,它是一種失真,本身並不音樂化。不過許多工程師認為某種程度的限幅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被巧妙掩蓋,主要是為了獲得考究的聲響。
第一種主要的情形是,當聲音本身就模糊失真時(fuzzy),比如失真的電吉他,那麼限幅還是很容易混合的。最為典型的例子是The Darkness的《Growing On Me》,Chemical Brothers的《Block Rocking Beats》,以及Pink的《Feel Good Time》。
另外一種限幅的風格是那種鼓機非常重的音樂,比如搖滾和嘻哈,不過一般限幅的也只是鼓拍。除非你搞得很過分,一般的限幅處理人耳感覺就是鼓的音調有點變化而已,而不是失真的感覺,所以很多音樂人都樂於用這種方式來處理。舉個例子,Dr Dre在2001的專輯中就在底鼓上有超過100個連續采樣上頻繁使用限幅,而這種限幅處理方式商業音樂風格絕不是完全拒絕。
⑩ 響度的頻率范圍
倍頻程 頻率范圍(Hz)
1 20~40
2 40~80
3 80~160
4 160~320
5 320~640
6 640~1280
7 1280~2500
8 2500~5000
9 5000~10000
10 10000~20000
我們把可聽聲按倍頻關系分為3份,確定低、中、高音頻段。
即:
低音頻段20Hz~160Hz(3倍頻)
中音頻段160Hz~2500Hz(4倍頻)
高音頻段2500Hz~20000Hz(3倍頻)
人耳對中音頻段感受到的聲音響度較大,且較平坦。高音頻段感受到的聲音響度隨頻率的升高逐漸減弱,為一斜線。低音頻段在80Hz以下急劇減弱,斜線陡率較大。我們把低音頻段的急劇減弱稱為低頻「遲鈍」現象。
圖1 人耳聽覺特性曲線
如果我們在某聲強級倒置這些等響曲線,就會得出人耳在此曲線上整個頻率范圍內全部聲音的相對頻響圖。較低曲線倒置,說明在低聲強,人耳頻響缺乏。相反,倒置較高聲強的上部曲線,可達到更平坦的頻響。通常把1000Hz曲線作為參考點,對高頻和低頻而言,人耳的聽覺響應在低聲強時始終不足。但是人耳對300~6000Hz左右的頻段特別敏感。這恰巧是包含大部分人講話模式的聲音以及嬰兒啼哭的音調的頻率范圍。
圖2 頻響曲線
每條等響曲線被確認為以響度單位「方」表示的聲級。在與等響標准音符進行比較時,由於響度等於以分貝表示的聲壓級,因此「方」是一個響度單位。標准音符是一個1000Hz純音或中心頻率在1000Hz的窄帶雜訊。要指出的是,只有在圖上1000Hz的標准參考點,用「方」表示的聲級與以分貝表示的聲壓級才一致。因此40方等響曲線表示1000Hz處的40dB SPL,但在其它大部分頻率上,SPL是不同的。基本上,每個「方」等響曲線代表一個10dB音級,測量值增加3dB,表示聲音功率增加2倍。
圖2底部的紅色虛線表示自由場中人耳聽覺靈敏度的最低可聞聲級。
這些曲線的使用效果說明,如果我們在校準系統或對音質進行數值評價時,想合成人耳的正常聽力表現,某種形式的濾波是需要的。聲壓級(SPL)表大多用於設置音頻系統的聽力聲級,SPL表包括修正其標度的可選濾波器,因此它可估測出在某一聲壓級范圍內人耳的響應。最常用的濾波器設置是A加權和C加權。它們是什麼?與我們的聽覺反應有何關系?
加權概念是指濾波器響應的相對整形,因而模仿在某一響度級的人耳。A、B、C和D四種被用來簡化並加到等響曲線區域上,這些區域對描述人耳對真實世界應用的頻響最有意義。下面的討論請參照圖3。A加權規定濾波器(和人耳響應)在低聲壓級的波形,即40方等響曲線。以分貝表示的與A加權相關的聲級測量值用dB(A)單位表示。此曲線整形意味著測量設備中低頻被衰減,而語音頻率被放大。B加權描述一個約70方曲線的中等聲級。要注意的是此時人耳響應開始平坦。C加權利用100方曲線,它描述人耳對高聲級幾乎平坦的響應。對典型的家庭影院聆聽聲級及評估系統的平坦頻響特性來說,C加權響應最有用。D加權曲線是一種特例,它是為測試飛機飛行雜訊而開發的,它使高頻惡化。同樣,相對於這些加權曲線的聲級測量值被分別記錄為dB(B)、dB(C)和dB(D)。A和C加權最常用,因為前者與日常的正常聲壓級有關,後者與較高聽音音量有關(此時人耳響應幾乎平坦)。
我們已講述了某種有意義的背景,但是它們與音頻系統響度控制特性都有何關系?了解人耳如何感知與頻率相對應的聲強可直接引導我們理解響度特性。響度控制就是打算在低聲級聆聽的時候明顯地提升低頻和高頻,使人耳感知到較平坦的總聲壓級。換言之,如果在低音量級無法實施等響曲線控制,就顯得缺少低音和高音。這種效果相當於前述的A加權情況(這種情況下低和高頻都要求額外的放大,使聲音動聽)。
由於人耳的頻響在高聲級相對平坦,不需要等響曲線控制的補償效果。響度特性是一種均衡功能,理想情況下,它應該進行自身調節,以便在低聲壓級具有較大的補償效果,而隨著聲壓級增加,補償效果也越來越小。
從圖4可以看出,補償低頻所需的功率量(LA{{A為下角標}}曲線界定的綠色陰影區)很大。因此,在家庭影院音頻系統設計中,僅對低頻聲道使用相當大的分離放大,並不罕見。高頻范圍內的陰影區表明在某一較低的音量級時這部分頻譜所需的相對補償。在高響度級,人耳的反應接近平坦,補償需求幾乎降到零,如LC{{C為下角標}}曲線所示。
問題在於,執行響度控制功能是像那些過於簡單的設計一樣,僅使用一個固定設置提升高頻和低頻,還是動態的,能根據音量控制設置修正均衡量?
從歷史上看,大部分響度控制都是模擬實現,使用分立的電阻電容甚至電感逼近A加權函數的補償曲線(圖4中的曲線LA{{}})。大部分是圍繞著音量控制而設計的。圖5說明一種使用音量控制的簡單可行的方案,此方案採用一個旋轉半程的第四抽頭。阻容網路切入音量控制電路時,提供幅度補償。對於真正的低成本電路,可能只有低端頻率被提升,或許中音域被「切掉」使其聽起來較像低端聲級。毫無疑問,模擬實現響度功能,特點是五花入門。完全補償A加權響應需要相對復雜的補償網路。
圖5電路的基本方案是:(1)使用C1提升高頻,當響度開關接通時C1與音量控制的上半部並聯;(2)選擇C2的電容值,使其電抗在高頻和中頻時較低;(3)選擇R使高中頻得以衰減;但隨著頻率下降,C2的電抗會升高,降低低頻衰減。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性能折衷的簡便而低成本的設計方案。
響度均衡電路的現代實現自然而然地落入數字信號處理,即DSP的范疇。在數字處理可實現的眾多可能性之中,形成能夠模擬接近精確補償響應的濾波器不僅是可能的,而且一般都是直截了當的。基於DSP的演算法實現連續自適應函數,它們隨著聲壓級在其正常變化范圍內變化將實時補償。
各種形式的高速數字信號處理為當今復雜的音頻系統最佳實現等響補償提供各種途徑。有了這類工具,工程師們必須回過頭來研究Fletcher 和Munson 等人開發的基礎知識,吐故納新,確保我們有最好的機會開發最接近於原始概念的基於數字的產品。但無論如何,我們大家真正關心的都應該是,在我們按下響度鈕時,系統應該「優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