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觀後感的範文

觀後感的範文

發布時間: 2021-03-21 09:35:20

❶ 讀後感範文2篇

女人的尊嚴與愛
——《簡愛》讀後感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轉色彩的小說,它告訴人們一個人生的真諦。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溫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眾,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
簡愛生存在一個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性格,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作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深深愛上了她。
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雖然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著羅切斯特。但簡愛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說設計了一個很光明的結尾--雖然羅切斯特的庄園毀了,他自己也成了一個殘廢,但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自己的尊嚴和真愛。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瘋狂地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愛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愛情,還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人的心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於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並為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遊世界各地,為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為一名傑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
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跡。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勇敢寓於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有著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但自身缺乏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要正確地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退縮,而要想方設法地將困難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正是自己進步的過程。
二、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說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恆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滸傳》讀後感:《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樑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❷ 讀後感範文400字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法布爾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是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麼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遊,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准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一手拖著下巴,一手握著一支鋼筆。桌上放著已經翻閱了無數遍的《昆蟲記》。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些奇跡的創造者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的《昆蟲記》使我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網路。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網路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他仔細的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並將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讀後感《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的作文
很小的時候,我就看到過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手握鉛筆頭、兩只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題目為《我要上學》。今天當我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那雙充滿渴望的大眼睛依然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

1992年,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金寨縣萬頭村的一所小學里,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多里路來求學的孩子。在眾多的孩子中間,他發現一個小女孩有著一雙閃亮的大眼睛,因為小女孩不畏艱難、頑強求學的精神使記者感動了。當小姑娘抬起頭凝視黑板時,那瞬間的眼神被記者的相機捕捉到了,從而留下了一張十分珍貴、令世人關注的照片。這張照片上的蘇明娟也成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

我發現蘇明娟的眼睛是那麼的渴求、天真、美麗。她那雙渴望讀書而又無助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如果不是那對閃爍著渴望與童真的雙眸,如果不是那雙充滿著憂郁的大眼睛,如果不是一位平凡的攝影記者把那一時刻忠實地記載進他的鏡頭,「希望工程」這四個字不會那樣深深地撼動億萬顆真誠的心靈。那雙專注而渴望的眼睛,不正是千百萬貧困地區兒童們渴望讀書求學的心靈?就是這雙震撼人心的大眼睛,讓無數真誠善良的人落下了滾滾淚珠。這雙憂郁而渴望的大眼睛激起海內外千萬人的愛心,無數人的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學的孩子們。於是,一個又一個孩子得以重返課堂,一個又一個希望小學得以籌建運營。從她的清澈、美麗、烏黑透亮的眼睛裡,我看到了她對讀書的渴望。是啊!這雙大眼睛,它是那樣專心,因為她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又是那樣憂郁,因為她害怕失去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它是那樣強烈地渴望著讀書,即使學習條件是這樣得艱苦、惡劣。這雙大眼睛是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的縮影,它向世人喊出了我要讀書的心聲。

今天,當我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時,你可曾想到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麼困苦;當我們在父母懷里撒嬌時,你可曾想到那些在貧困的生活中仍能自強自立的孩子們,他們是多麼令人愛憐!如果,「大眼睛」蘇明娟能感動我們,讓希望工程深入人心,那我們也應該用我們的愛心、真誠與善良,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姐妹兄弟,給予它他們關愛與溫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現在美好幸福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做到。但願更多充滿愛心的人關注希望工程,關注農村山區里渴望上學卻無力上學的孩子,並且紛紛伸出援手。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會變成更美好的人間

❸ 觀後感的格式 範文

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

1、由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2、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報閱讀文章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過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3、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文章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4、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拓展資料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介紹電影內容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老師的特別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0年的記憶。這位優雅老人的童年記憶和一座名叫「池塘之底」的少年教養院聯系在了一起,音樂家原來曾經是一位問題少年,故事就從這里開始。其貌不揚,人過中年的失業音樂家,在「池塘之底」少年教養院成了代課的馬修老師,人生的不得意似乎在這個陰森如同監牢的地方更加沒了希望。校長,冷漠的老師,調皮得無可救葯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不斷的犯錯與懲罰。

工作的第一天馬修老師感到了害怕,善良的「麥神父」因為學生的惡作劇而頭破血流,前任的老師因為忍無可忍而匆忙離去,馬修的第一堂課就因為學生的哄鬧,招來了校長的「咆哮」。但也就在馬修老師的第一堂課上,這群從來不知道體會的學生,第一次因為犯錯而被關禁閉,第一次知道了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補嘗。就這樣在磕磕絆絆的一天又一天中,馬修老師用他的善良,用他的音樂,一點一滴的改變了這個猶如地獄般的「池塘之底」。這群幾乎被人們放棄的壞孩子,居然唱出了天籟的歌聲,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歡樂與希望。馬修老師雖然最終被可惡、勢力的校長辭退,可孩子們用馬修了老師教給他們的歌,用寫著祝福與感謝的紙飛機送別了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

❹ 讀後感的例文

[讀後感範文3篇]讀《恐懼俱樂部系列叢書⑥》有感(一) 沿灘區仙市鎮大岩學校——盧宇 我不敢說我讀過許多書,真正算得上課外書籍的大概只有不超過十本,可其中最讓我感觸深厚的屬這本《恐懼俱樂部系列叢書⑥》,讀後感範文3篇。這本書是奧地利作家托馬斯·布熱齊納寫的。 雖然我並不知道他的寫作背景,但是我想他一定是位嚮往自由,熱愛探索和做事絕不半途而廢的人。 我是第一次看這種冒險小說,說實話我很羨慕三個主人公,他們總是愛冒險,有著多姿多彩、多滋多味的冒險生活。因此他們的生活不是單調乏味,黑白相間的。 我們要學習他們勇於冒險的精神。想想,如果愛迪生不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麼當他在實驗時,怎麼會那麼努力。愛迪生12歲時到火車上賣報,但同時利用一切時間看書或作化學實驗,有次因火車震動太大,引起化學葯品著火。看!這是多麼危險。 我們要學習三位主人公勤於思考。如果他們三人在學校發生的怪異事件中沒有仔細觀察一切事物,努力思考,那麼就不會知道事情真相。現實中,如果愛因斯坦不善於思考,勤於研究,又怎會創立相對論呢?在美國決定研究製造原子彈時,幾乎所有人都推舉愛因斯坦作領頭人。愛因斯坦知道自己不適合當領導,在管理方面很欠缺,他毅然多次寫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堅決推辭,不接受任命,難道他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這三位主人公不僅具有這些精神,他們還堅持不懈,絕不半途而廢,這是最可貴的。 例如: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了發明白熾燈,他先後實驗了1600多種材料。為了提高電燈的使用壽命,他和助手為尋找有效的燈絲材料實驗了世界各地6000多種植物纖維。他說過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再如:電磁場理論的奠基者——法拉第。他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嘔心瀝血10年,於1831年10月發現:如果把磁鐵插入或抽出閉合的導線迴路,迴路中會出現電流,並總結出著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這一些精神都很可貴,可最可貴的是,他們都會堅持這些精神。我相信,品質可以改變一個人,同樣精神可以改變整群人。 讀《老人與海》有感 (二) 沿灘區仙市鎮大岩學校——羅婷婷 通過「揚帆計劃」,學校建立了圖書室,我有幸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文中老人——桑提亞哥的那種勇敢無畏、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令我十分佩服,同時也讓我感到無比慚愧。 生活中的我,卻和這位勇敢無畏、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百折不撓的老漁夫恰恰相反,自己不僅是個膽小鬼,而且還是個半途而廢的人。 例如:我害怕雞,你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怕雞,雞有什麼好怕的。但這是有原因的,那是一件我非常不願意提起的事兒——那時,我不太懂事,因為饞嘴,約了幾個小夥伴去偷李婆婆家的櫻桃來吃。我們就趁李婆婆不在家的時候來到了她家院壩里。四周瞧了瞧,一個人也沒有,便掏出放在荷包里的小袋子開始摘了,一邊摘一邊吃,這棵樹上能被我們摘到的幾乎摘完了。忽然,我發現在雞院子里還有一棵樹,變一溜煙跑去,自顧自的邊摘邊吃。正當我摘、吃得開心的時候,突然一隻大公雞在我身後張著翅膀想向我撲來,亂飛亂舞想啄我,讀後感《讀後感範文3篇》。見此情景,我下意識地想躲開公雞,同時不停地大叫,亂蹦亂跳。終於,大公雞退縮了,但我還是心有餘悸,慌不擇路中,踩到到了一大坨雞屎,受了一肚子雞屎味兒,而且那雞凶神惡煞的模樣也十分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從此對雞產生了恐懼。使自己缺乏勇敢無畏的精神。 還有一次,媽媽買回一輛漂亮的折疊自行車,我十分喜歡。嘴裡呀呀呀,心裡美滋滋的,還想著騎著自行車去上學時,同學們羨慕的目光。後來,媽媽叫我學,我答應了。每天一放學就把車拿出來練,作業都懶得做。練啊練啊,摔了不少跟頭,屁股摔腫了、膝蓋磨破了,一坐一走一碰都會疼,但是仍然沒有學會。漸漸地,我就不再碰自行車了。缺乏足夠的耐心與毅力。 讀了《老人與海》後,我知道了:今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畏懼和退縮,要勇敢坦然面對;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輕言放棄,要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從今以後,我一定要做到勇敢無畏、勇於拼搏、樂觀向上、百折不撓,相信我!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三) 沿灘區仙市鎮大岩學校——鍾敏 輕輕地翻開《魯濱孫漂流記》的第一頁,嗅著它淡淡的書香,讀著它生動的情節,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對它愛不釋手。 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最後竟然生還,這個人就是魯濱遜·克魯索。他以他離奇的遭遇告訴我們:當遇到困難、挫折等不幸時,只要有勇氣,有毅力並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像的奇跡來。 主人公魯濱遜因遭遇強烈的颶風,隻身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又孤單困苦的度過了二十八年。那個島上渺無人煙,一片荒涼。魯濱遜把它取名為絕望島,但他卻沒有絕望。他把沉船殘留下來的日用品及一些用具搬到荒島上,在山上搭建了簡陋的住所: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利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還是個堅毅的人。他曾經這樣說:「我的脾氣是要堅決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我要盡力而為,只要我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又不全,又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一件事件都要花費很大的勞力和時間,就連做一塊木板都用了四十二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是他從來都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血的失敗經驗繼續努力,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得到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植物園……而且他還拯救了「星期五」以及「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個西班牙人。 1686年12月19日,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的魯濱遜終於搭上一艘英國航船……,當他於1687年7月11日抵達英國時,他離開家已經35年了。 讀完之後,我不禁反省: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的「小巢」中的「鳥兒」是多麼的幸福,而且有許多人都是生活在福中不知福,自己的事情不會做,總是讓家人操心,學習也亦如此。不踏踏實實的學習、努力、進取,總是讓老師督促、操心和費神。如果我們隻身流落到孤島上,能做些什麼?能活幾天呢?而且沒有一個人講話,該有多孤獨呀! 從這些足見魯濱遜是多麼樂觀向上!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強的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輕言放棄!我們要向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著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取得最後的勝利! 難道這樣一個樂觀積極,機智勇敢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如果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之中,我們遇到這種事之後會怎麼樣呢?面對友好的黑人,我們會慷慨地向他們示好嗎?當遭受洶涌的大浪時,我們會冷靜地應對嗎?當遇到「星期五」,會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救助他嗎?只有魯濱遜堅持不懈,永不言敗。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學習他這種精神。 用你的心去領會這本書的精神吧!它會使你更加成熟、勇敢、堅強! 〔讀後感範文3篇〕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❺ 觀後感 範文 400字

融融春意,絲絲真情——電影《暖春》觀後感
若問世間什麼最動人?那一定是人間真情。愛,讓一顆顆幼小的心靈成長;愛,融化彼此之間的隔閡;愛,讓我們永遠感恩。只有充滿真情的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才能讓春意永駐人們心底。
電影《暖春》講述的是一個真切感人的故事:在一個春日裡,一個老漢在路邊撿回了一個昏迷不醒的孩子,孩子七歲,是個孤兒。老漢見小女孩可憐便把她留在身邊撫養,但老漢的兒子和兒媳婦卻極不理解父親的行為,兒媳婦更是想方設法把小花趕走。最終鬧得一家人不和,無奈之下老漢帶著小花單獨搭灶炊米做飯。而小花也非常地懂事,平日里在家不僅干很多家務活,並且與街坊鄰居的關系很好,而最重要的是她有一顆質朴的心,以真誠去對待每一個人。她的真情最終感動了老漢的兒子和兒媳婦,一家人重歸與好。全村的人在村長的帶領下合力幫助這個困難的家庭,資助小花讀書。而在這一天,村長又說出一個隱瞞了三十多年的秘密——老漢的兒子也是老漢撿來的!這一消息震驚了每一個村民。而小花,在這樣一個愛的環境中成長,最終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並在畢業之後回到村裡執教。葉落歸根,她用餘生去報答這個村子,報答每一個村民對她的情誼。
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都感人至深,每一幕都透露著人間真情,表現著老漢對小花的疼惜,小花對老漢的依戀,老漢對兒子的寬容,村長對村民們的關心。印象最深的是村長的那一句話:「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怎麼人就差那麼遠呢?
電影里的鄉村生活,大山裡的風光,醇厚的民風,敦實的農民,一切都與城市裡的生活截然不同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這是一個物慾急劇膨脹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用冷漠武裝著自己。這個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只為個人的利益考慮,可是不管怎樣人的心底還是有愛的,這種愛心在受到強烈震撼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凸現出來。而我們要如何去激發潛藏在人們心底的這種愛心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電影《暖春》就是將一股愛心,一股人們心底最朴質的感情,一種甘願犧牲奉獻、幫助別人的精神化做一陣醉人的春風,溫暖每一個人的心田,也震撼著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喚醒每個人心底的愛。讓人與人之間地相處更加地融洽,讓社會更加地溫馨。
我們每一個當代中學生所能做的和必須做的就是像電影里那個勤勞質朴的老農一樣,為需要的人,奉獻自己的力量,進而帶到我們身邊的人們,讓每一個人回歸最真摯的感情世界,讓每一個人釋放心底最真實,最善良的感情,共同建造一個和諧的大家庭,讓融融的春意永遠盪漾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❻ 讀後感範文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那天去書店,我從一大堆世界名著中挑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麥田裡的守望者》,在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沒有想到這么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