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檢索的原理
Ⅰ 文獻檢索的意義和作用
學的發展是創造和繼承的辯證統一過程。一個人的知識,
不外是從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方面獲得。直接經驗的知識是自
己親身實踐所取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古人或他人在實踐中積累
的知識。這些古人的或外域的知識大都以文字記錄下來,成為文
獻。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
西,即從文獻中接受古人或他人在實踐中積累的知識。地球上存
在的各種地質現象和礦產資源,我們不可能都做到實地觀察,更
多的是靠閱讀文獻,觀察標本,以獲得有關的知識和信息。另
外,許多地質現象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受到破壞,甚至永久消失。
而地質觀測結果的文字記錄則具有長期保存價值。保存起來的這
些文獻,對發展地質科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於地質工作者來說,每當在一個地區進行地質調查之前,
首先要了解前人在這一地區做過哪些工作。當著手一個課題的研
究時,也必須對該研究工作的歷史、目前水平、存在的問題及發
展動向進行系統和詳細的了解。也就是說,要掌握有關的地質信
息,查尋和閱讀地質文獻是一條重要途徑。
當代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礦產資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從而
也使地質科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當前,地質科學新的
領域在不斷開拓,新的理論不斷形成,新的信息不斷涌現。當代
科學技術向地質科學的滲透,不僅使地質觀察和研究日益向宏觀
和微觀兩個方面深入,而且與傳統地質科學相結合,產生了一系
列新的邊緣學科。同時,地質調查的空間和研究的范圍已從陸地
擴大到海洋乃至宇宙,從地表擴大到地球深部。
地質科學的高速發展,研究規模的迅速擴大,研究成果的大
量涌現,導致了地質文獻數量的急劇增加。一方面,地質科學日益
專門化,專門學科的不斷出現,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
現象日趨強烈,致使各學科的文獻愈來愈分散。另一方面由於條
件的限制,人們吸收和利用情報的能力並未得到相應的提高。龐
大的地質文獻數量與人們特定的要求及有限的工作時間的矛盾更
加突出。在這數量龐大、類型復雜、文種多樣、出版分散、重復
交叉嚴重、新陳代謝頻繁的地質文獻集合中,地質人員既難於找
到,更難於有效地利用與自己研究問題有關的特定情報。面對這
種局面,如何努力尋求一種更有效的查找文獻和情報的技術和方
法,便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獻檢索,是以科學的方法,利用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從
有序的文獻集合中檢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種方法。它在科學交流中
是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人類為了合理地分發情報和充分
地利用情報而採取的一種重要的交流方式。文獻檢索不僅能夠促
進信息資源的迅速開發和利用,而且能夠幫助科研人員繼承和借
鑒前人的成果,避免重復研究,少走彎路;節省查找文獻的時
間,從而加速地質調查研究工作的進程。
第三節 地質文獻檢索的歷史和發展
地質文獻檢索是在地質文獻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出現,並隨
著地質科學的發展和地質文獻的不斷增加而發展的。
不對望見諒。
我又找了一個不知可否:
一節 文獻檢索基本原理及其意義
文獻生產的積累性、廣泛性和文獻利用的專指性,是文獻檢索的社會需求。為此,文獻工作者便在搜集文獻並使之有序化的同時,還編制各種檢索工具或建立各種資料庫等,這些都是使文獻具有可檢性以適應社會需求的業務基礎工作。
一.文獻檢索及其原理
何謂文獻檢索?文獻檢索是一個查找文獻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情報與文獻工作基本述語》(GB4884-85)對文獻檢索定義為:「從存貯的文獻中找出特定文獻的過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獻與情報工作辭典》(1976年版)則定義為:「從一個文獻集合中查找專門文獻的活動、方法與程序。」兩者表述方式雖有不同,但其內涵是一致的。即文獻檢索是從眾多的文獻群中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獻信息的全部活動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文獻檢索也就是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按其查找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檢索:
(一)書目檢索,這是以檢索工具(書目、索引、文摘、題錄)為檢索對象的一種檢索。凡是查找某一主題(時代、地區、著者、文種等)有關文獻的檢索過程,均為書目檢索。如「汕頭經濟特區投資環境研究都有哪些文獻?」其檢索結果是一條條的書目記錄,包括論著題名、作者、文獻出處等書目數據記錄。
(二)事實檢索(Fact Retrieval),這是以事實為檢索對象,要求查出文獻中的某些基本事實記錄。如「汕頭第一城與安居工程項目,李嘉誠先生各投資多少?他是否出席了項目簽字儀式?」「汕頭經濟特區三資企業,生產高新技術產品最有發展前途的廠家有哪幾家?」這不僅需要查出記錄這些事實的資料,而且還要從中進行分析、比較,才能作出肯定性的回答。因此,事實檢索也譯作事項檢索,屬於數據檢索的范疇。
(三)數據檢索(Data Retrieval),這是以數據為檢索對象要求查出文獻中所載的專門數據,包括統計數據、計算公式、圖表,以及物性數據、化學物質數據等。如「1994年汕頭港進出口貿易額各多少?」「海灣大橋跨度有多長?建在媽嶼島上的鐵索吊塔有多高?所用水泥、鋼繩性能如何?」等,其檢索結果都是經過高度濃縮可供直接利用的數據情報。
上述三種類型檢索所提供的書目記錄或事實性答案或數據,均來源於文獻中的知識記錄,屬信息檢索的范疇。文獻檢索是信息檢索中最為主要的檢索。
文獻檢索與一般的閱覽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閱覽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也是文獻檢索篩選文獻內容的過程,其中情報意識是關鍵。其區別在於:首先,所涉文獻范圍及其用書的目的有特殊需要與一般需要之別。文獻檢索是在文獻海洋查找特定信息,強烈的情報意識支配著檢索的全過程。而閱覽往往是在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張報紙等個體文獻中獲取或多或少的新知識。其次,文獻檢索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如書目、索引等檢索工具;字典、詞典、網路全書、手冊、年鑒等參考工具書以及資料庫等檢索系統,否則事倍工半,甚至無從下手。一般的文獻閱覽只是遇到疑難問題時才利用參考工具書。其中利用工具書釋疑解難的過程即是文獻檢索的過程。
文獻檢索與文獻存貯有著密切的關系。存貯是為了有效的檢索和利用;檢索必須遵循文獻存貯的方法;檢索是存貯文獻的逆過程,即用什麼方法存貯文獻信息,就用同樣的方法把所需的文獻或相關的知識,如數據、信息查找出來。這就是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
Ⅱ 文獻信息檢索的原理是什麼
文獻抄信息檢索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襲義。廣義的文獻信息檢索包括文獻信息的存貯和查找兩個眨遞過程。文獻信息存貯是對文獻信息進行收集、標引及著錄,並加以有序化編排,編製成文獻信息檢索系統的過程。文獻信息查找是從大量的文獻信息中查找出用戶所需的特定信息的過程,也就是把表達用戶信息需求的提問特徵,與檢索系統中的標識進行對比,以便從中查出一致的信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文獻信息檢索從手工檢索進入計算機化階段,並正向信息處理自動化和檢索全文化、智能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其檢索內容、應用領域和普及范圍也在迅速擴展。
由於用戶的信息需求多種多樣,信息檢索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進而產生了多種類型的信息檢索。
按檢索對象可區分為數據檢索、事實檢索及文獻檢索;按檢索方式區分為手工信息檢索和計算機信息檢索;
按檢索要求區分為強相關檢索和弱相關檢索;按檢索性質區分為定題檢索和回溯檢索;按檢索的信息形式區分為文本檢索和多媒體檢索。
Ⅲ 簡述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
信息內容分析與編碼,產生信息記錄及檢索標識。
組織存貯,將全部記錄按文件、資料庫等形式組成有序的信息集合。
用戶提問處理和檢索輸出。關鍵部分是信息提問與信息集合的匹配和選擇,即對給定提問與集合中的記錄進行相似性比較,根據一定的匹配標准選出有關信息。
它按對象分為文獻檢索、數據檢索和事實檢索;按設備分為手工檢索、機械檢索和計算機檢索。由一定的設備和信息集合構成的服務設施稱為信息檢索系統,如穿孔卡片系統、聯機檢索系統、光碟檢索系統、多媒體檢索系統等。
信息檢索最初應用於圖書館和科技信息機構,後來逐漸擴大到其他領域,並與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結合在一起。與信息檢索有關的理論、技術和服務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領域,是信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並與計算機應用技術相互交叉。
(3)文獻檢索的原理擴展閱讀:
信息檢索相關延伸:信息檢索系統
1、存儲職能。把有關信息的學科內容特徵和外部特徵著錄下來,按一定次序排列組織起來,以便於查找各類信息資源。
2、檢索職能。提供一定的檢索手段,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檢索方法,及時、准確、全面地查找出所需信息資源。
3、報道職能。揭示某一時期、某一范圍信息資源的發展狀況。通過檢索系統對信息資源的報道,了解學科的歷史、現有水平和未來發展趨勢。
Ⅳ 文獻檢索
第一章
1.信息:事物存在方式、運動狀態及其特徵的反映,是事物發出的信號、消息。
2.信息六大基本特徵:載體依附性,無限共享性,永不枯竭性,開發增值性,應用時效性,存在普遍性。
3.情報:運用一定的媒體(載體),越過空間和時間傳遞給特定用戶,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具體問題所需要的特定知識和信息。
4.文獻: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文獻四要素:信息內容,信息符號,記錄方式,載體材料。
5.信息源:個人為滿足其信息需要而獲得信息的來源。
信息源類型:
○按信息源存在形式:個人信息源,組織機構信息源,實物型,文獻型,電子型;
○按信息源內容加工深度(文獻級別):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文獻。
文獻型:圖書,期刊,特種文獻(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專利文獻,標准文獻,產品樣本,會議文獻,政府出版物)
5.信息資源: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大量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技術,設備,設施,資金等)的集合。
信息資源的構成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
6.信息,信息源,信息資源關系:
信息源是信息資源的源,是先於信息資源的,信息資源是高質量,高純度的信息源。
7.信息文化:在現代社會活動中依據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徵而形成的一種新文化形態。
8.信息素養:具備信息素養的人,能夠充分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並能有效地進行檢索、評價和利用所需的信息。
9.醫學信息素養的內涵: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信息意識:信息在人腦中的反映即人對各種信息的自覺心理反應,反映人在信息活動過程中對信息的認識,態度,價值趨向和一定需求。
○信息知識:與信息有關的理論,知識,方法。
○信息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在信息獲取、使用、創造和傳播過程中應該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
10.信息檢索:
○廣義概念:包括信息的存儲和信息獲取兩個過程。
○原理:通過對大量的、分散無序的文獻信息進行搜集、加工、組織、存儲,建立各種各樣的檢索系統,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儲與檢索這兩個過程所採用的特徵標識達到一致,以便有效地獲得和利用信息源。
○類型:文獻檢索,事實檢索,數據檢索。
○作用:是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
是創新人才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
是開發信息資源的有效途徑;
是科學決策的前提。
第二章
1.信息檢索:充分利用信息檢索系統,依照一定的檢索語言和規則對文獻信息進行標引,按照檢索系統提供的檢索途徑,採用先進的信息檢索技術,制定合理有效的檢索策略,快速、准確、全面地檢索出所需的文獻信息。
2.計算機信息檢索系統組成:計算機硬體,計算機軟體,資料庫。
3.資料庫的組成:文檔、記錄、欄位。
資料庫類型:書目,事實,數值,全文,圖像。
4.信息檢索語言:為信息的加工,存儲和檢索的共同需要而編制的專業語言,是表達一系列概括信息內容和檢索課題內容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概念標識系統。
5.分類語言:運用邏輯分類原理,按文獻內容的學科、專業集中文獻,從知識分類的角度揭示各類文獻在內容上的區別和聯系,將性質相同的文獻聚集在一起,性質相近的聯系在一起,性質不同的予以分開。
優點:能獲得較高的查全率;
缺點:專指性較差,不適合專深主題和多位概念的檢索。
6.主題語言:以高度概括的詞語揭示文獻的主題,並以此為標識組織檢索系統的語言。
優點:專指性強,直觀、直接,適用於特性檢索,查准率高;
缺點:不能集中同一學科、同一專業或族性事物的文獻。
7.敘詞:能表達文獻主題並經過嚴格規范化處理的詞語,也就是俗稱的「主題詞」。
8.關鍵詞:直接從文獻的標題、文摘或全文中抽取具有實質意義、能表達文獻主題概念,未經規范化處理的自然語言詞彙。
優點:表達主題直觀,檢索入口多,能及時反映新事物新概念;
缺點:詞彙未經規范,質量難以保證,影響文獻檢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9.信息檢索途徑:分類途徑,主題,關鍵詞,著者,題名,號碼,其他途徑。
10.信息檢索技術:布爾邏輯檢索,截詞檢索,位置檢索,限定欄位檢索。
11.信息檢索策略步驟:
1.分析檢索課題,明確目的和要求;
2.檢索系統和資料庫選擇;
3.選擇檢索途徑、確定檢索標識;
4.編制檢索表達式、調整檢索策略;
5.獲取原始文獻。
12.查全率:表示檢出的相關文獻與全部文獻庫中實際存儲的相關文獻的比例。
提高查全率的措施:
1.盡量採取主題詞與關鍵詞相結合進行檢索;
2.主題詞檢索時要進行擴展檢索和使用全部副主題詞檢索;
3.分類檢索時要進行擴展檢索和全部復分檢索;
4.刪除某個不重要的概念組面,減少AND運算;
5.多用同義詞進行邏輯或檢索;6.採用截詞檢索。
13.查准率:表示檢出的文獻中所需要的相關文獻所佔的比例。
提高查准率的措施:
1.採用規范化的主題詞與副主題片語配進行檢索,少用或不用自由詞;
2.採用限定主要概念主題詞欄位的加權方式檢索;
3.增加概念組面,用AND運算符進行連接;
4.用NOT運算符排除無關概念;
5.限制檢索欄位,如文獻類型、語種、作者、刊名等;
6.運用放寬位置運算符。
第三章
1.搜索引擎:Internet上具有查詢功能的網頁的統稱。
○結構:搜索器、索引器、索引資料庫、檢索器、用戶介面。
○基本原理:1.信息的採集與存儲;2.索引資料庫的建立;3.檢索界面的建立;4.檢索結果的相關性處理。
○評價:1.網頁覆蓋率;2.返回結果的准確性; 3.重要信息返回的過濾;4.網頁更新速度;5.搜索服務的響應時間;6.搜索服務的系統穩定性。
第四章
1.全文檢索:以文獻所含的全部信息作為檢索內容的檢索方式。
第五章
1.Pubmed檢索系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所屬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研製開發的網上資料庫。
Ⅳ 文獻檢索原理包括的過程
文獻生產的積累性、廣泛性和文獻利用的專指性,是文獻檢索的社會需求。為此,文獻工作者便在搜集文獻並使之有序化的同時,還編制各種檢索工具或建立各種資料庫等,這些都是使文獻具有可檢性以適應社會需求的業務基礎工作。
一.文獻檢索及其原理
何謂文獻檢索?文獻檢索是一個查找文獻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情報與文獻工作基本述語》(GB4884-85)對文獻檢索定義為:「從存貯的文獻中找出特定文獻的過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獻與情報工作辭典》(1976年版)則定義為:「從一個文獻集合中查找專門文獻的活動、方法與程序。」兩者表述方式雖有不同,但其內涵是一致的。即文獻檢索是從眾多的文獻群中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獻信息的全部活動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文獻檢索也就是信息檢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按其查找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三種不同類型的檢索:
(一)書目檢索,這是以檢索工具(書目、索引、文摘、題錄)為檢索對象的一種檢索。凡是查找某一主題(時代、地區、著者、文種等)有關文獻的檢索過程,均為書目檢索。如「汕頭經濟特區投資環境研究都有哪些文獻?」其檢索結果是一條條的書目記錄,包括論著題名、作者、文獻出處等書目數據記錄。
(二)事實檢索(Fact Retrieval),這是以事實為檢索對象,要求查出文獻中的某些基本事實記錄。如「汕頭第一城與安居工程項目,李嘉誠先生各投資多少?他是否出席了項目簽字儀式?」「汕頭經濟特區三資企業,生產高新技術產品最有發展前途的廠家有哪幾家?」這不僅需要查出記錄這些事實的資料,而且還要從中進行分析、比較,才能作出肯定性的回答。因此,事實檢索也譯作事項檢索,屬於數據檢索的范疇。
(三)數據檢索(Data Retrieval),這是以數據為檢索對象要求查出文獻中所載的專門數據,包括統計數據、計算公式、圖表,以及物性數據、化學物質數據等。如「1994年汕頭港進出口貿易額各多少?」「海灣大橋跨度有多長?建在媽嶼島上的鐵索吊塔有多高?所用水泥、鋼繩性能如何?」等,其檢索結果都是經過高度濃縮可供直接利用的數據情報。
上述三種類型檢索所提供的書目記錄或事實性答案或數據,均來源於文獻中的知識記錄,屬信息檢索的范疇。文獻檢索是信息檢索中最為主要的檢索。
文獻檢索與一般的閱覽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閱覽是獲取新知識的手段,也是文獻檢索篩選文獻內容的過程,其中情報意識是關鍵。其區別在於:首先,所涉文獻范圍及其用書的目的有特殊需要與一般需要之別。文獻檢索是在文獻海洋查找特定信息,強烈的情報意識支配著檢索的全過程。而閱覽往往是在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張報紙等個體文獻中獲取或多或少的新知識。其次,文獻檢索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如書目、索引等檢索工具;字典、詞典、網路全書、手冊、年鑒等參考工具書以及資料庫等檢索系統,否則事倍工半,甚至無從下手。一般的文獻閱覽只是遇到疑難問題時才利用參考工具書。其中利用工具書釋疑解難的過程即是文獻檢索的過程。
文獻檢索與文獻存貯有著密切的關系。存貯是為了有效的檢索和利用;檢索必須遵循文獻存貯的方法;檢索是存貯文獻的逆過程,即用什麼方法存貯文獻信息,就用同樣的方法把所需的文獻或相關的知識,如數據、信息查找出來。這就是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
文獻存貯與檢索示意圖:
存貯過程 檢索過程
文獻內容 檢索需要
│內容 │內容
↓分析 ↓分析
內容概念 內容概念
│文獻 │
↓描述 ↓
信 息 檢 索 語 言
↓ ↓
檢索標識 提問標識
↓ ↓
Ⅵ 情報檢索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答:指知識的有序化識別和查找的過程。雖然情報的查找早就萌芽於圖書館的參考工作,但「情報檢索」一詞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才出現。它是現代記錄下來的知識急劇增長而需要給以合理的存儲、人們查尋的著眼點更多地指向包含在文獻中的情報而不是文獻本身,以及電子計算機應用到圖書情報工作中來使人們擁有強有力的情報處理手段而導致出現的新名詞。因此,廣義的情報檢索包括情報的存儲與檢索,而狹義的情報檢索僅指後
者。
情報檢索按其存儲與檢索的對象——不同類型的情報而分為:
①書目檢索,例如「有關海底隧道有些什麼文獻?」(見文獻檢索);
②事實檢索,例如「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是哪一條?」;
③數值檢索,例如「某海底隧道有多長?」;
④文獻全文檢索,所檢索出來的是有關文獻的全文,可能答例如「某文獻全文中有哪些句子提到了海底隧道?」的問題。
按其情報存儲的載體和實現查找的技術手段,情報檢索可分為:
①手工檢索,即通過檢索者對印刷型的檢索工具進行手翻、眼看、腦子作出判斷而進行的。這種檢索方式的優點是檢索者可以邊查邊思考,隨時修改檢索策略。缺點是效率低。
②機械檢索,即利用探針或檢索器件,對代表檢索標識的穿孔卡片進行選取。這種機 械的掃描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
③光電檢索,即把檢索標識變成黑白點矩陣或條形碼,存儲在縮微膠片(卷)上,利用光電效應, 通過檢索機進行查找。
④計算機檢索,即把情報及其檢索標識轉換成電子計算機可以閱讀的二進制編碼,存儲在磁性載體上,由計算機根據程序進行查找與輸出。根據檢索者同計算機進行的不同通信方式,計算機檢索又可以分為離線檢索、聯機檢索及多機網路化檢索等。
情報檢索研究的范圍和內容,包括情報檢索理論、檢索語言、檢索系統、檢索策略及檢索服務等方面的研究。
Ⅶ 什麼是信息檢索其原理是什麼
目前在
圖像檢索
方面主要採取了兩種方法,即基於文本的圖像檢索和
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
。文本的圖像檢索也就是基於關鍵字的檢索,通過對圖像進行注釋產生圖像索引,簡單易行,而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主要是把圖像的視覺特徵,例如顏色、紋理結構和開關、空間等,作為圖像的內容表示,進行匹配、查找、即實現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
Ⅷ 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
信息檢索有廣義和狹義的之分。廣義的信息檢索全稱為「信息存儲與檢索」,是指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儲起來,並根據用戶的需要找出有關信息的過程。
狹義的信息檢索為「信息存儲與檢索」的後半部分,通常稱為「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是指從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戶所需要的有關信息的過程。狹義的信息檢索包括3個方面的含義:了解用戶的信息需求、信息檢索的技術或方法、滿足信息用戶的需求。
(8)文獻檢索的原理擴展閱讀:
信息檢索四要素:
1 信息檢索的前提----信息意識:所謂信息意識,是人們利用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的內在動因,具體表現為對信息的敏感性、選擇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判斷該信息是否能為自己或某一團體所利用,是否能解決現實生活實踐中某一特定問題等一系列的思維過程。
2.信息檢索的基礎----信息源:信息源定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文獻術語中》,將信息源定義為:個人為滿足其信息需要而獲得信息的來源,稱為信息源。
3、信息檢索的核心----信息獲取能力:通過熟練使用檢索工具來了解各種信息來源的效果。
4.信息檢索的關鍵----信息利用:獲取學術信息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歸納和總結,根據自己學習、研究過程中的思考和思路,將各種信息進行重組,船造出新的知識和信息,從而達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息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