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參考表
1. 肉雞養殖每周最佳溫度
肉雞養殖最佳溫度是:
雛雞入舍溫度在33-35度,之後平均每天降低2-3度直至脫溫。接雞後看雛施溫,達到「不張嘴呼吸,不扎堆」的雞群狀態就是最好的溫度。需要注意的是,標准上所寫的溫度,是溫度表於雞背處高度所測量的溫度。如果是地面養殖的話,進雛的時候要注意稻殼溫度要達到32度,需要提前預溫。
2. 如何確定肉雞最適宜出欄體重
肉雞的出欄體重是影響肉雞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確定肉雞最適宜出欄體重主要是根據肉雞的生長規律和飼料報酬變化規律,其次要考慮肉雞售價和飼料成本,並適當兼顧苗雞價格和雞群狀況等。現介紹如下:
1、肉雞保本價格
又稱盈虧臨界價格,即能保住成本出售肉雞的價格。
保本價格(元/千克)=本批肉雞飼料費用(元)÷飼料費用占總成本的比率:出售總體重(千克) 公式中「出售總體重」可先抽樣稱體重,算出每隻雞的平均體重,然後乘以實際存欄雞數即可。
計算出的保本價格就是實際成本。所以,在肉雞上市前可預估按當前市場價格出售的本批肉雞是否有利可圖。
如果市場價格高出算出的成本價格,說明可以盈利;相反就會虧損,需要繼續飼養或採取其它對策。
2、上市肉雞的保本體重
是指在活雞售價一定的情況下,為實現不虧損必須達到的肉雞上市體重。
上市肉雞保本體重(千克)=平均料價(元/千克)×平均耗料量(千克/只)÷飼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活雞售價(元/千克)
公式中的「平均料價」是指先算出飼料總費用,再除以總耗料量的所得值,而不能用三種飼料的單價相加再除以三的方法計算,因為這三種料的耗料量不同。
此公式表明,若飼養的肉雞剛好達到保本體重時出欄肉雞則不虧不盈,必須繼續飼養下去,使雞群的實際體重超過算出的保本體重。
3、肉雞保本日增重
肉雞最終上市的體重是由每天的日增重累積起來的。由每天的日增重帶來的收入(簡稱日收入)與當日的一切費用(簡稱日成本)之間有一定的變化規律。
在肉雞的生長前期是日收入小於日成本,隨著肉雞日齡增大,逐漸變成日收入大於日成本,日齡繼續增大到一定時期,又逐漸變為日收入小於日成本階段。
在生產實踐中,當肉雞的體重達到保本體重時,已處於「日收人大於日成本」階段,正常情況下,繼續飼養就能盈利,直至利潤峰值出現。
若此時再繼續飼養下去,利潤就會逐日減少,甚至出現虧損。特別要注意的是,利潤開始減少的時間,就是又進入「日收入小於日成本」階段了,肉雞養到此時出售是最合算的。可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肉雞保本日增重(千克/只/日)=當日耗料量(千克/只/日)×飼料價格(元/千克)÷當日飼料費用占日成本的比率÷活雞價格(元/千克)
經過計算,假如肉雞的實際日增重大於保本日增重,繼續飼養可增加盈利。正常情況下,肉雞養到實際體重達到保本體重時,已處於「日收人大於日成本」階段,繼續飼養直至達到利潤峰值。
此時實際日增重剛好等於保本日增重,養殖戶應抓住時機及時出售肉雞,以求獲得最高利潤。因為這時已經達到了肉雞最佳上市時間,如果繼續再養下去,總利潤就會下降。
3. 本人現在飼養肉食雞,現急求一份肉雞飼養表,能記錄肉雞飼養全過程的明細表!請知道的認識幫我一下!謝謝
肉食雞的飼養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肉雞屬於快速生長你天天把它們養籠子里,沒空間,怎麼樣得好? 建議:一、勤打掃,注意衛生
4. 肉雞常用葯物有哪些
肉雞場目前的常用葯物詳見表11。
5. 如何控制肉雞各個階段的溫度
適宜的溫度是保證雛雞前期飼養成活的關鍵。雛雞30日齡時才長出羽毛,體溫調節機能才逐漸加強。
一般分三階段:
1、1~21日齡為育雛期。
雛雞日齡小,對溫度很敏感,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不能自體調溫 ,加之皮薄、脂少、羽毛細短,保溫能力低,對外界環境溫度適應能力差。育雛期對溫度控制的要求:溫度要高, 日差變化要小,要保持相對穩定。
此階段離不開人工調溫,無論冬夏及氣候變化都應如此,以保證雛雞對環境溫度的需求。(參考值:肉雞對溫度的要求:1~3日齡為34~35℃,4~7日齡為32~33℃,以後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溫,並保持這一溫度。)
2、21~35日齡為育肥前期。
隨著雞不斷長大,雞的體溫調節中樞也逐漸完善,物質代謝旺盛,可逐漸通過機體產熱和散熱來調節體溫,來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保證健康生長,但是這種功能並不十分健全,此階段還需管理人員依據要求進行調正。炎熱天氣要注意防止舍溫過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賊風,每周可降2℃。降溫要均勻,不能太快或太慢。
3、35日齡後為育肥後期。
雞體器官功能基本健全,雞體完全可以通過產熱和散熱來調節體溫,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此期肉雞極不耐熱,因為育肥期代謝十分旺盛,增重快,體脂多,產熱多,加之雞無汗腺,排熱僅靠呼吸,體表輻射,環境溫度高於 30℃可導致熱應激 ,不僅影響生長,高熱可至死亡。
如果環境溫度低於15℃時可增加維持量,提高料肉比,也不利於生長發育,易發疾病。對溫度要求 ,溫度不可超過28℃,要保持相對穩定,日變化不可過大,應在2℃以內,直至出欄。
注意: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雞的分布及行為表現觀察溫度是否適宜。如果雛雞分散良好,運動自如,說明溫度正常。若雛雞擠堆,擠向熱源鳴叫,說明溫度過低,應採取增加爐火、門窗覆膜等辦法提高溫度。若雛雞翅膀張開,張口喘息,說明溫度過高,應加強通風,供應涼水,增加帶雞噴霧消毒次數等辦法降溫。
(5)肉雞參考表擴展閱讀:
控制好溫差,可有效預防肉雞感冒
1、季節溫差
指一年四季,季節對飼養管理造成的影響,和在季節交替時,氣侯極易突變給飼養管理帶來的不便。
2、天氣溫差
主要指天氣對飼養管理造成的變化及應對。在養殖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讓雞群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病,因此養雞喜勤忌懶。晴天時要注意隨時調整通風量,冬季忌忽冷忽熱,盡量延長鍋爐供暖時間,給良好的通風提供保障。
天氣突變,溫差較大對養殖的影響最主要考慮的是快速及時應對,不要認為冷一會兒不要緊,熱會兒沒關系,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提前了解天氣變化,做好應對措施。
3、雞舍內外溫差
舍內溫度與舍外溫度所形成的溫差,了解舍內外溫差對通風口開關,大小負壓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4、雞舍口溫差
一般進風口瞬間進來的風較涼,也最容易忽視,因此七成以上雞群的呼吸道,都是由於進風口溫差引起。當舍外溫度與舍內溫度達 10℃以上的溫差時,應在進入雞舍一頭用塑料紙遮擋,防止人員進入雞舍涼風趁機而入,風直接吹到雞,使其受涼發病。
5、擴群溫差
指在雞群擴群前後產生的溫差,15%的呼吸道病與擴群前後端溫差大有一定關系。擴群前適當提高舍內溫度,並持續到擴群 24 小時以上,逐漸下降至正常溫度。
擴群前,對即將擴的位置預溫,不低於雞舍內現有溫度,當溫度能夠滿足時,先將塑料隔斷下,3 小時以後擴群。擴群時盡量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免疫前後 1 天不擴群,雞在亞健康時慎重擴群。
6. 肉雞飼養密度應該多少
肉雞大多數採用地面墊料平養,下面所討論的密度是指地面墊料平養時的飼養密度。
因為雞只是逐漸長大的,最關鍵的飼養密度當然是出欄時的飼養密度。現較科學的做法是確定出欄時,每平方米面積可養毛雞的總重量,而不是多少只雞。總的原則是在開放式雞舍(自然通風)條件下,每平方米出欄雞總毛重為20~22千克:如果環境控制舍,則可30~33千克毛雞重。由於飼養目的不同,出欄時體重不同,掌握的雞群密度也不同,並要根據季節、氣候等條件靈活掌握,適當調節。下面根據總的原則列出表4,以供生產實踐中掌握執行。
7. 飼養肉雞多大密度合適
合適的密度能使肉雞充分發揮生產潛能,減少疾病發生,提高經濟效益。飼養密度對雛雞的生產發育有著直接影響,密度過大,舍內空氣容易污染,衛生環境不好,吃食擁擠,搶水搶料,飢飽不均,造成雛雞生產發育緩慢,發育不整齊,易感染疾病和發生啄癖,使死亡率增加;密度過小,雖然雞的生長發育較好,但不易保溫,造成人力、物力浪費,使飼養成本增高。因此,要根據雞舍的結構、通風條件、季節等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飼養密度。
表2 肉用仔雞飼養密度(只/米2)
體重(千克/只)厚墊料群養 竹竿網養 塑料網養 愛拔益加(推薦)1.4 14 17 16181.8 11 14 15142.3 9 10.5 14112.7 7.5 9 12 93.2 6.3 5 8 9
8. 什麼是肉雞怎麼使用肉雞
所謂肉雞就是指專門用於生產雞肉的仔雞,它是食用肉仔雞的總稱。現代肉雞的概念與傳統肉雞截然不同。50年代以前,傳統肉雞主要來源於淘汰的小公雞和產蛋雞,而現代肉雞則是指通過專門化品系配套雜交生產的專門用於食肉的雞。根據屠宰期和體重大小的不同,一般分為肉用仔雞、炸用仔雞和烤用仔雞。肉用仔雞一般2千克左右屠宰,炸用仔雞較大一些,烤用仔雞則更大。現在各國生產的肉雞都以肉仔雞為主。東、西方各國由於消費習慣和烹調方式的不同,肉仔雞出售的體重和日齡也有所不同。美國所說的肉用仔雞,大部分為6~7周齡,體重在1.90~2.25千克出售的肉雞。在加工雞肉產品中,作1/2或1/4分割的約佔50%,加工成凈肉的約有30%,加工白條、凈膛和胴體的肉雞約佔20%,這些加工雞肉產品中約有30%用作快餐。而北歐、東歐各國及荷蘭生產的肉用仔雞,大部分4~5周齡、體重在1.3~1.5千克出售,且多以整雞或1/2或1/4分割後作烤雞用。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南歐各國生產的肉用仔雞,一般在6~7周齡、體重1.8~2.2千克出售,多用於帶骨烤或煮菜用。日本則很特殊,大部分肉雞加工成凈肉用,約佔80%,帶骨用的只佔20%左右。在世界上肉雞出售體重最大的,一般在1.9~2.7千克。這是因為雞大,出肉率高,凈肉成本低,且零售店歡迎腿肉和胸肉。日本生產的體重在1.1~1.5千克的小型肉用仔雞,主要是供旅館、飯店、菜館等業務用,這種小型雞一般養4~5周齡出售,數量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9. 肉雞有哪些品種
目前飼養較多的引進品種主要有AA肉雞、艾維茵肉雞、羅斯308肉雞、魯禽1號麻雞等。
(1)艾維茵肉雞祖代生產性能:入舍母雞平均產蛋率母系60%、父系52%,累計產蛋數母系163枚、父系138枚,產蛋合格率平均為91%;平均孵化率母系為82%、父系77%,生產雛雞母系122隻、父系94隻,生產可售父母代雛雞母系58隻、父系45隻;41周齡可產蛋187枚,產種蛋數177枚,入舍母雞產健雛數154隻,入孵種蛋最高孵化率91%以上。
艾維茵肉雞商品代生產性能:商品代公母混養49日齡體重2615克,耗料4.63千克,飼料轉化率1.89,成活率97%以上。
艾維茵肉雞可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飼養,適合集約化養雞場、規模雞場、專業戶和農戶飼養。(2)愛拔益加肉雞愛拔益加又稱AA肉雞,是美國愛拔益加育種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白羽肉雞品種,AA肉雞具有生產性能穩定、增重快、胸肌產肉率高、成活率高、飼料報酬高、抗逆性強的優良特點。
AA肉雞父母代生產性能:全群平均成活率90%;入舍母雞66周齡產蛋數193枚,產種蛋數185枚,產健雛數159隻;種蛋受精率94%,入孵種蛋平均孵化率80%;36周齡蛋重63克。
AA肉雞商品代生產性能:商品代公母混養35日齡體重1770克,成活率97%,飼料利用率1.56;42日齡體重2360克,成活率96.5%,飼料利用率1.73,胸肌產肉率16.1%;49日齡體重2940克,成活率95.8%,飼料利用率1.90,胸肌產肉率16.8%。(3)羅斯308肉雞是由美國安偉捷育種公司推出的肉雞品種,其父母代種用性能優良,商品代的生產性能卓越,尤其適應東亞環境特點。父母代23周入舍母雞產健雛145隻,商品代公母混養35日齡平均體重可達1882克,飼料轉化率1.59,42日齡平均體重2474克,飼料轉化率1.721,49日齡平均體重3052克,飼料轉化率1.850。(4)壽光雞屬較大型地方優良肉蛋兼用型雞,分為大、中兩個品系,原產於山東省的壽光市。
壽光雞體軀高大,骨骼粗壯,體長胸深,背寬平直,腿高而粗,腳爪大而結實。具有適應性和抗逆性強、遺傳性能穩定、外貌特徵一致、蛋肉品質優良的特性。
壽光雞全身黑羽,單冠,喙、脛、爪為黑色,皮膚為白色。成年公雞體重大型為3.61千克,中型為2.88千克;成年母雞體重大型為3.31千克,中型為2.34千克。90日齡公雞體重1310千克,母雞1056千克。大型母雞年產蛋量為90~100個,蛋重65~75克,中型母雞年產蛋量為120~150個,最高可達213個,蛋重60~65克,蛋殼顏色為紅褐色。(5)北京油雞是北京地區特有的地方優良品種,距今已有300餘年。北京油雞是一個優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雞種。
北京油雞體軀中等,羽色美觀,主要為赤褐色和黃色羽色。赤褐色者體型較小,黃色者體型大。雛雞絨毛呈淡黃或土黃色。冠羽、脛羽、髯羽也很明顯,很惹人喜愛。成年雞羽毛厚而蓬鬆。公雞羽毛色澤鮮艷光亮,頭部高昂,尾羽多為黑色。母雞頭、尾微翹,脛略短,體態敦實。北京油雞羽毛較其他雞種特殊,具有冠羽和脛羽,有的個體還有趾羽。不少個體下頜或頰部有髯須,故稱為「三羽」(鳳頭、毛腿和鬍子嘴)。
北京油雞的生長速度緩慢。屠體皮膚微黃,緊湊豐滿,肌間脂肪分布良好,肉質細膩,肉味鮮美。其初生重為38.4克,4周齡重為220克,8周齡重為549.1克,12周齡重為959.7克,16周齡重為1228.7克,20周齡的公雞為1500克、母雞為1200克。
北京油雞開產日齡170天,種蛋受精率95%,受精蛋孵化率90%,雛雞成活率97%,雛雞死亡率2%,年產蛋量120枚,蛋重54克,蛋殼顏色為淡褐色,部分個體有抱窩性。
北京油雞外形獨特,生命力強,遺傳性能穩定,雞肉品質和蛋質優良,是我國一個非常珍貴的地方雞種,具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前景。(6)浦東雞俗名九斤黃,原產於上海市的黃浦江以東的廣大地區,故名浦東雞。是我國較大型的黃羽雞種,肉質特別肥嫩、鮮美,香味甚濃,筵席上常作白斬雞或整隻燉煮。浦東雞體型較大,呈三角形,偏重產肉。公雞羽色有黃胸黃背、紅胸紅背和黑胸紅背三種。母雞全身黃色,有深淺之分,羽片端部或邊緣常有黑色斑點,因而形成深麻色或淺麻色。公雞單冠直立,冠齒多為7個;母雞有的冠齒不清。耳葉紅色,腳趾黃色。有脛羽和趾羽。生長速度早期不快,長羽也較緩慢,特別是公雞,通常需要3~4月齡全身羽毛才長齊。成年體重公雞4.0千克,母雞3.0千克左右。浦東雞是我國較大型的黃羽雞種,肉質也較優良,但生長速度較慢,產蛋量也不高,極需加強選育工作。公雞閹割後飼養10個月,體重可達5~7千克。年產蛋量100~130枚,蛋重58克。蛋殼褐色,殼質細致,結構良好。(7)石岐雜雞它保留了地方三黃雞種骨細肉嫩、味道鮮美等優點,克服了地方雞生長慢、飼料報酬低等缺陷。一般肉仔雞飼養3~4個月,平均體重可達2千克左右,料肉比3.2~3.5∶1。(8)清遠麻雞該品種母雞似楔形,頭細、腳細、羽麻。單冠直立,腳黃,羽色有麻黃、麻棕、麻褐。成年公母體重分別為2.2千克和1.8千克,90日齡公、母平均重為900克。(9)固始雞該品種個體中等,外觀清秀靈活,體型細致緊湊,結構勻稱,羽毛豐滿。羽色分淺黃、黃色,少數黑羽和白羽。冠型分單冠和復冠兩種。90日齡公雞體重500克,母雞體重350克,180日齡公、母雞體重分別為1.3千克和1千克。(10)魯禽1號麻雞魯禽1號麻雞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優質肉雞新品種。體型外貌特徵良好,是以山東省優良地方品種琅琊雞為育種素材培育而成的,保持了地方優良地方品種的體型外貌特徵,公雞頸羽、覆尾羽呈金黃色或紅色,背羽、鞍羽呈紅褐色,富有光澤,主翼羽、尾羽間有黑色翎閃綠色光澤。母雞全身麻羽,分為黑麻和黃麻兩種,頸羽有淺黃色鑲邊,腹羽淺黃或淺灰色,尾羽為黑色。生產性能高,10周齡公雞體重2.05千克,料肉比2.3∶1,母雞體重1.68千克,料肉比2.5∶1,成活率99.7%。(11)魯禽3號麻雞山東省農科院家禽所培育而成的優質肉雞新品種。魯禽3號麻雞配套系的培育是以專門化品系培育為基礎培育而成的高檔優質型。該配套系保持了育種素材琅琊雞的羽色、脛色、冠型等良好的體型外貌特徵和肌肉品質,體型緊湊,腿細高,喙、脛(趾)呈青色,皮膚白色。單冠,冠大鮮紅、直立,臉部鮮紅色,性成熟早。公雞頸羽呈金黃色,披肩羽、鞍羽呈紅褐色,富有光澤,主翼羽、尾羽間有黑色翎閃綠色光澤。母雞羽色分為黑麻和黃麻兩種,頸羽有淺黃色鑲邊,尾羽為黑色。13周齡公、母雞平均體重1856.5克,飼料轉化率為3.36,成活率99.7%。該品種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適於散養、山地(果園、速生林地等)放養等飼養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