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晨報副刊資料庫

晨報副刊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1-03-20 04:54:53

① 魯迅作品《阿Q正傳》刊登在《晨報副刊》哪個欄目

1221年,魯迅寫成了自己最著名的小說《阿Q正傳》,更完整地描寫了辛亥革命時期的現實人生。

《阿Q正傳》是在1221年12月的《晨報副刊》上開始連載的。當時《晨報副刊》剛增添了「開心話」這個欄目,每周見報一次,登載輕松活潑的文章。

正在編輯《晨報副刊》的孫伏園來找魯迅約稿,要他給「開心話」寫點東西。於是,《阿Q正傳》就在這個欄目中跟讀者見面了。

② 晨報的民國

民國《晨報》(《晨鍾報》1916.08—1918.09 《晨報》1918.12—1928.06))
民國時期,北京也有一份報紙叫做《晨報》,是當時以梁啟超、林長民為主導的政治派系「研究系」的官方報刊之一。瞿秋白曾是該報駐莫斯科通訊員。該報以及其副刊《晨報副刊》在當時的社會影響極大,魯迅、徐志摩等名流都曾為其主筆。1925年11月首都革命火燒晨報館事件時,徐志摩曾任晨報副刊主編。晨報舊址有兩處,1924年前在菜市口胡同,1924年之後搬至宣武門外大街路東124號。因先後依附多位軍閥,1928年國民黨進駐北京後停刊。
王光祈提倡城市中的新生活
1919年12月4日,王光祈在北京《晨報》上發表《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並倡導成立男女生活互助社。文章提出:建立一種小組織來提倡城市中的新生活,這種互助組織的名稱,可以稱為'工讀互助團。
王光祈起先打算在京郊建設菜園,想建立一種沒有剝削的菜園子生活,來達到改造中國的目地。因知識分子不熟悉土地,只好將這種新生活移植到城市中來。
李大釗、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王光祈等17人是募款發起人。王光祈在《工讀互助團簡章》中規定其宗旨為本互助的精神,實行半工半讀。並將工讀互助團的理想概括為:人人作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年底,工讀互助團正式成立,分為3組。此後,天津、上海、廣州等地也發起成立了同樣的組織。1920年上半年發展為工讀互助運動,它是五四時期部分知識分子開展帶有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運動。到1920年下半年,各地團體相繼解放。其中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轉向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
《晨報》發表《爭自由的宣言》
1920年8月1日,《晨報》發表由李大釗、胡適、蔣夢麟等人撰寫的《爭自由的宣言》。文章認為政治如果不由人民發動,斷不會有真共和實現,而達此目的,首先要養成國人自由思想,自由評論的真精神的空氣。並強烈要求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書信秘密等自由,立即實行人身保護法,組織公民選舉監督團等。

③ 晨報副刊的背景

五四運動前後﹐《晨報副刊》是《新青年》之外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介紹俄國革命的主要陣地。李大釗參與工作﹐並撰寫文章。所出的「勞動節紀念」專號﹑「俄國革命紀念」專號﹐所辟的「馬克思研究」專欄﹐均為中國報刊之首舉。同時﹐也兼容並包地介紹過各種社會改良主義﹑修正主義的學說﹐表現出初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復雜狀況。隨著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心逐漸轉向上海﹐《晨報副刊》遂在魯迅支持下﹐把主要篇幅用來推進新文學了。
改革後的《晨報》第7版﹐轉載過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故鄉》﹐發表了《一件小事》。冰心發表小說初作《誰之罪》﹐接著是《斯人獨憔悴》﹑《庄鴻的姊姊》等﹐加之葉聖陶的《伊和他》﹑《阿鳳》﹑《一課》﹐以及徐玉諾﹑陳大悲等諸多創作作品的出現。形成所謂的「問題小說」。此外﹐刊載了朱自清﹑康白情﹑劉大白﹑周作人﹑胡適﹑瞿秋白﹑俞平伯﹑冰心﹑葉聖陶的新詩﹐又特別鼓勵蒐集整理民間歌謠﹐瞿秋白的「旅俄通訊」﹐周作人的雜文﹐孫伏園的游記﹐顯示出散文的收獲。戲劇方面﹐包括對舊劇改革的討論﹐對外國戲劇的介紹﹐對新劇的述評﹐都占據相當的地位。劇本有陳大悲的《幽蘭女士》等。它們以民主思想為指導﹐反對封建﹐面向人生﹐展露出「五四」的時代風貌。
《晨報副刊》在孫伏園主編的時期﹐在報紙正張漸次失去進步作用的情況下﹐繼續致力於發展新文學﹐保持了它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廣泛影響。魯迅在這里共計發表了50餘篇作品﹐包括小說《阿Q正傳》﹑《不周山》(後改名《補天》)和《肥皂》﹐以及雜文﹑學術論文和譯文。這時期的小說作者主要有冰心﹑徐玉諾﹑郁達夫﹑許欽文﹑廬隱﹑蹇先艾﹑黎錦明等。周作人的雜文已形成獨特風格﹐他在「自己的園地」專欄里最早寫出一批文藝評論文章。冰心連續發表《寄兒童世界小讀者》的篇什﹐其他的散文作家有郁達夫﹑瞿秋白﹑孫伏園﹑川島﹑馮文炳(廢名)﹑裴文中﹑錢玄同﹑江紹原﹑林玉堂(林語堂)等。汪靜之﹑馮雪峰﹑應修人等湖畔派的詩作﹐冰心的《繁星》﹑《春水》兩組小詩﹐都頗有影響。新詩人此外還有胡適﹑康白情﹑徐玉諾﹑俞平伯﹑周作人﹑王劍三(統照)﹑劉大白﹑孫席珍﹑焦菊隱﹑蹇先艾﹐而徐志摩的詩在《晨報副刊》上也日見其多。此時﹐陳大悲翻譯﹑撰寫了較多文章﹐發起非職業的愛美劇運動。陳大悲﹑熊佛西﹑蒲伯英的劇本﹐余上沅的《過去二十二戲劇名家及其代表傑作》的介紹﹐以及關於男女合演的討論﹐都推動著這場戲劇運動。從1923年6月1日到1925年 9月25日﹐王統照主編文學研究會在京刊物《文學旬刊》(見《文學周報》)也附在《晨報副刊》上出版。它與改革後的《小說月報》一道﹐促成了文學研究會作家群的形成﹐顯示出現實主義文學的特色。
《晨報副刊》於1925年10月1日由徐志摩接編後﹐即呈現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仇友赤白」問題(排俄聯俄與共產主義適否中國)的提出﹐標明它在政治上的倒退。關於「閑話」的爭論把矛頭指向魯迅等人。但在「五卅」慘案﹑「三‧一八」事件上﹐仍基本上持進步態度。此時的寫作隊伍改由一部分文學研究會作家和後來被稱為新月派的作家組成。小說﹑散文的作者有王統照﹑彭家煌﹑焦菊隱﹑聞國新﹑尚鉞﹑李健吾﹑許傑﹑劉大傑﹑王希仁﹑凌叔華﹑徐志摩﹑廬隱﹑許躋青等。一部分人多以散漫感傷的筆致寫身邊瑣事﹐抒發青年知識者愛的苦悶。蹇先艾等善寫下層平民的疾苦。胡也頻﹑張天翼的早期作品具特異色調。沈從文從這里登上文壇﹐詩文並重﹐創作力旺盛。詩歌作者主要有徐志摩﹑聞一多﹑於賡虞﹑朱湘﹑劉夢葦﹑朱大枬﹑饒孟侃等。1926年4月1日徐志摩用《晨報副刊》的篇幅創刊《詩鐫》(共11期)﹐同年6月17日創刊《劇刊》(共15期)﹐都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倡導新格律體詩﹐對新詩發展有促進作用。
《晨報副刊》一向重視譯載近代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托爾斯泰﹑歐文﹑莫泊桑﹑畢恩生﹑普希金﹑屠格涅夫﹑契訶夫﹑高爾基﹑芥川龍之介﹑陀思妥耶夫斯基﹑志賀直哉﹑菊池寬﹑史蒂文生﹑顯克維奇﹑都德﹑果戈理﹑法朗士等的小說﹐史特林堡﹑托爾斯泰﹑易卜生﹑契訶夫﹑莎士比亞﹑果戈理﹑羅曼‧羅蘭等的劇本﹐莎士比亞﹑歌德﹑泰戈爾﹑波特萊爾﹑雪萊﹑惠特曼﹑王爾德等的詩。還介紹過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話。
自《晨報》改革第 7版之後﹐上海的《民國日報》﹑《時事新報》相繼革新。是《晨報副刊》開了中國現代報紙副刊進行民主性改革的先河。在右翼或中間派報紙上辦好進步副刊﹐成為中國現代報刊史﹑文學史上特有的現象。
人民出版社1981年將原《晨報副鐫》合訂本縮小為16開本影印﹐計15分冊。

④ 徐志摩、聞一多編《晨報副刊

1926年北京《晨報》創辦《詩鐫》﹐由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版劉夢葦﹑於賡虞諸人主權辦。隨後又創辦《新月》和《詩刊》。在刊物的發展沿革中培養﹑集合了一批藝術主張相近的詩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這是一批立志要為新詩創格的詩人。其中聞一多的理論最為完整明確﹐他認為詩應有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他們創造的新詩格律體﹐不同於自由體的毫無拘束﹐又不是古典詩詞那種陳舊的模式﹐而是在自由體新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統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詩。此派詩人的情調風格都接近英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但反抗精神甚為微弱。他們的詩篇注重藝術的純美﹐主題往往是人生的經驗﹑人性的美麗以及愛情的追求。也有一批詩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疾苦的同情與關切﹐但思想始終未曾超越人道主義。當理想和憧憬在現實生活中失落﹐也易於產生幻滅感。

⑤ 徐志摩、聞一多編《晨報副刊詩鐫》所提倡的詩體是自由體詩大神們幫幫忙

1926年北京《晨報》創辦《詩鐫》﹐由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劉夢葦﹑於賡虞諸人主辦。隨後又創辦《新月》和《詩刊》。在刊物的發展沿革中培養﹑集合了一批藝術主張相近的詩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這是一批立志要為新詩創格的詩人。其中聞一多的理論最為完整明確﹐他認為詩應有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他們創造的新詩格律體﹐不同於自由體的毫無拘束﹐又不是古典詩詞那種陳舊的模式﹐而是在自由體新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統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詩。此派詩人的情調風格都接近英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但反抗精神甚為微弱。他們的詩篇注重藝術的純美﹐主題往往是人生的經驗﹑人性的美麗以及愛情的追求。也有一批詩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疾苦的同情與關切﹐但思想始終未曾超越人道主義。當理想和憧憬在現實生活中失落﹐也易於產生幻滅感。

希望採納

⑥ 下面屬於新月派的會刊是 《晨報副刊》《新月》《小說月報》《詩刊》

屬於新月派的會刊是 《新月》《詩刊》

⑦ 晨報副刊的介紹

晨報副刊是「五四」時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前身為北京《晨鍾報》和《晨報》第 7版。1921年10月12日改版獨立發行﹐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號終刊。編者先後為孫伏園﹑劉勉己﹑丘景尼﹑江紹原﹑瞿菊農﹑徐志摩。

⑧ 晨報副刊的變更

1916年創刊時即在第 7版刊載文藝作品﹐但還未能脫出舊式副刊消閑與低級趣味的窠臼。1918年12月《晨鍾報》改組為《晨報》。翌年2月7日﹐宣布改革第7版﹐增添介紹「新修養﹑新知識﹑新思想」的「自由論壇」和「譯叢」兩欄﹐使副刊明顯地傾向新文化運動。1920年7月﹐第7版由孫伏園主編﹐以後又經他改出4開4版的單張﹐報眉印有魯迅擬就的「晨報附刊」字樣﹐報頭定名為《晨報副鐫》。

⑨ 晨報副鐫的主要內容

五四運動前後,《晨報副刊》是<新青年>之外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介紹俄國革命的主要陣地。李大釗參與工作,並撰寫文章。所出的「勞動節紀念」專號、「俄國革命紀念」專號,所辟的「馬克思研究」專欄,均為中國報刊之首舉。同時,也兼容並包地介紹過各種社會改良主義、修正主義的學說,表現出初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復雜狀況。隨著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心逐漸轉向上海,《晨報副刊》遂在魯迅支持下,把主要篇幅用來推進新文學了。
《晨報副刊》一向重視譯載近代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托爾斯泰、歐文、莫泊桑、畢恩生、普希金、屠格涅夫、契訶夫、高爾基、芥川龍之介、陀思妥耶夫斯基、志賀直哉、菊池寬、史蒂文生、顯克維奇、都德、果戈理、法朗士等的小說,史特林堡、托爾斯泰、易卜生、契訶夫、莎士比亞、果戈理、羅曼·羅蘭等的劇本,莎士比亞、歌德、泰戈爾、波特萊爾、雪萊、惠特曼、王爾德等的詩。還介紹過安徒生和格林的童話。

⑩ 1926年,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創辦了什麼專欄

《詩鐫》專欄。

《詩鐫》1926年4月1日始創於北京,為新月社前期刊物,開始輪流主編,徐志摩編第1、2期,聞一多編第3、4期,饒孟侃編第5期,後改由徐志摩一人編輯。主要撰稿人除編者外,還有朱湘、劉夢葦、於庚虞、蹇先艾等。同年6月10日停刊,共出11期。

《詩鐫》發表了不少具有現實意義和進步傾向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詩的實力」要包括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築美的重要主張,對於新詩創作富有建設意義。

(10)晨報副刊資料庫擴展閱讀:

《晨報副刊》:

民國十年十月十二日創刊。孫伏園主編。晨報社發行。出版地北京。該刊無創刊詞,為綜合性副刊,文學方面(包括4期紀念增刊)有研究、評論、小說、劇曲、詩歌、散文、游記等作品,譯文佔有一定比例。

魯迅發表了文學創作、著述、譯文多篇,最著名的為小說《阿Q正傳》連載。冰心發表了詩集《繁星》、《春水》等作品。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