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源法
Ⅰ 文獻資料法的介紹
文獻資料法是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證明所要研究對象的方法。積累文獻可以把文獻完整地保存下來,也可以通過做卡片、寫讀書摘記、筆記等方式,有重點地採集文獻中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部分。
Ⅱ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門捷列夫使用歸納法,在人們認識大量個別元素的基礎上,概括出了化學元素周期律。後來他又從元素周期律預言當時尚未發現的若干個元素的化學性質,使用的就是演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
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因果分析法:就是分析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引起結果的辯證思維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內因與結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關系。
要注意結果與原因的逆關系,一方麵包括「用原因來證明結果」,同時也包括「用結果來推論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結果,而且一個結果往往有不同層次的幾個原因。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對所分析的問題必須尋根究底。
4、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又稱類推或類比法。它是對事物或者問題進行區分,以認識其差別、特點和本質的一種辯證邏輯方法。在資料不多,還不足以進行歸納和演繹推理時,比較分析法更具有價值。康德說:「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
5、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就是通過確定事物的質的關系和數量關系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問題都是質和量的統一,事物的質量。表現為一定的量,又表現為一定的質。
因此,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質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規律性的問題。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據事論理,劃清事物質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對問題的規模、范圍、數目等數量關系的情況及變化,進行精確的統計,計算、分析、對比,就是弄清事物發展中量的變化關系。
6、觀察法: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7、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2)文獻資源法擴展閱讀:
任何一項研究都離不開方法的支撐。沒有研究方法的科學研究是不存在的,沒有研究方法,其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是真正的研究。
1、培根用實驗法最早發現了熱的運動本質;
2、笛卡兒用他提出的直覺——演繹創立了解析幾何學;
3、伽利略用實驗——數學方法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運用理想實驗出現了慣性定律,開創了動力學研究的先河;
4、牛頓用公理化的方法、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完成了經典力學體系;
5、湯姆生、盧瑟福、玻爾等用模型化的方法揭開了物質微觀粒子的結構,建立了各種原子結構模型;
6、愛因斯坦運用理想實驗方法、演繹方法和各種非理性的直覺、頓悟方法創立了相對論;
7、康德和拉普拉斯運用思辨的方法與假說方法提出了天體演化學說;
8、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理論思維方法創立了氧化學說;
9、凱庫勒以基本靈感與想像發現了苯的環狀結構式;
10、門捷列夫用分類、比較法發現了元素周期表;
11、海特勒與倫敦等把量子力學的理論引入了化學研究,創立了量子化學。
達爾文用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等提出了進化論。從中不難發現,這些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實現的。吳文俊的數學、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等最新研究成果也都是採用新的方法取得的,因此,要想做好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必須使用一定的研究方法。
Ⅲ 參考文獻中的m j n分別代表什麼
參考文獻中,M、J、N是參考文獻類型標識,分別代表專著、期刊、報紙。
專著[M],英文為,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
報紙[N],英文為newspaperarticle,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或電子類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期刊[J],英文為journal,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月刊、季刊、年刊等。期刊出版單位出版期刊,必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領取《期刊出版許可證》。
(3)文獻資源法擴展閱讀
主要文後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1、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學術報告[R]著錄法
[序號]主要作者名.著作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頁碼.
(未出版的學位論文的出版者著錄為:學位培養單位院系)
2、古籍著錄法
[序號][朝代]作者名.書名.篇名.出版朝代年號(公歷年歷).版本.頁碼.
3、期刊文章[J]著錄法
[序號]主要作者名.文章題名[文獻類型標識].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頁碼.
4、論文集、會議錄[C]中析出文獻著錄法
[序號]主要作者名.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論文集作者.論文集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5、報紙文章[N]著錄法
[序號]主要作者名.文章名[文獻類型標識].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頁碼.
6、電子文獻著錄法
[序號]主要作者名.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電子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Ⅳ 文獻資源有哪些分類
文獻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具體地說,文獻是將知識、信息用文字、符內號、圖像、音頻等記錄容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的結合體。由此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文獻具有三個基本屬性,即文獻的知識性、記錄性和物質性。它具有存貯知識、傳遞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依據文獻傳遞知識、信息的質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層次的不同,人們將文獻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稱為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
Ⅳ 文獻法的含義
文獻法是指用文字、圖形、符號、聲音、視頻等手段記錄知識的一種載體。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歸納、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採用文獻檢查手段,讓學生到圖書館、展覽館、新華書店等地方,對有關書籍、報刊、文獻及網際網路中收集有關資料等。例如在《了解爵士樂》的課題研究中教師讓學生自主收集整理有關爵士音樂文化的資料(文字、音響),進行展示與交流,透過一本本學習資料,學生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那種新的學習方式的強烈感受。大開眼界之餘,蘊藏在學生心中的音樂學習潛能也會得到挖掘和開發
Ⅵ 文獻分析法的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主要以各種文獻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內容分析法源於社會科學借用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歷史文獻內容的量化分析。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內容分析法既是一種主要的文獻資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種獨立、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的一般過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標和確定總體與分析單位,依據測量和量化的原則,設計能將分析單元的資料內容分解為一系列項目的分析維度(或類別系統),再按照分析維度嚴格地抽取有代表性的資料樣本(抽取樣本),把樣本轉化成分析類目的數據形式,最後對數據進行信度檢驗及統計推論。兩種方法的主要差別是:內容分析法將非定量的文獻材料轉化為定量的數據,並依據這些數據對文獻內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關於事實的判斷和推論。而且,它對組成文獻的因素與結構的分析更為細致和程序化。 內容分析法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就研究材料的性質而言,它可適於任何形態的材料,即它既可適用於文字記錄形態類型的材料,又可以適用於非文字記錄形態類型的材料(如廣播與演講錄音、電視節目、動作與姿態的錄像等);就研究材料的來源而言,它既可以對用於其它目的的許多現有材料(如學生教科書、日記、作業)進行分析,也可以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專門收集有關材料(如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句子完成測驗等),然後再進行評判分析;就分析的側重點講,它既可以著重於材料的內容,也可以著重於材料的結構,或對兩者都予以分析。
在前瞻性的教育科研中,內容分析法可以用於對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趨勢預測。在教育史的研究中,內容分析法能對文獻的文字風格做出定量分析,從而幫助鑒別文獻的真偽。在對現實教育問題的研究中,內容分析法同樣能發揮作用,例如,可以用它來分析教材的結構,對教材編制的合理性做出定量、定性的分析,也可以用它來分析學生的作業,對學生的錯誤種類做出定量的描述;還可以用它來分析教師、學生或其它人的各種作品、語言、動作、姿勢,對教師、學生等的個人風格、個性特徵做出判斷。
內容分析法的適用范圍雖然較廣,但適於其的內容一般應具有能重復操作、被人的感觀體驗、意義明顯、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徵。通常對不具備這樣特點的、潛在、深層的內容不適於採用內容分析進行研究,否則難保證結果的准確性和客觀性。 內容分析法的一般過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標、確定研究總體和選擇分析單位、設計分析維度體系、抽樣和量化分析材料、進行評判記錄和分析推論六部分。
Ⅶ 什麼是文獻整理
文獻整理也就是文獻分類,是指根據文獻內容和形式的異向,按照一定的體系有系統地組織和區分文獻。為便於文獻檢索,文獻分類方法必須做到科學合理。文獻分類方法是由許多類目根據一定的原則組織起來的分類體系,並用標記符號來代表各級類目和固定其先後次序。
文獻分類法包括: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國際圖書集成分類法等。隨著文獻分類法的理論研究逐漸深入,原有的分類法日漸完善,新型分類法不斷產生。
(7)文獻資源法擴展閱讀
傳統的等級列舉式分類法逐漸向分面組配式分類法方向發展。包括:繼續完善分面組配式分類法,使其達到實際應用的目的;改造傳統的等級列舉式分類法,使其逐漸向分面組配方向發展;把等級列舉式分類法與分面組配式分類法結合起來使用。
分類法和主題法逐漸趨於一體化。分類法和主題法在概念(術語)系統、參照系統、標引系統、索引系統、檢索系統等方面日漸兼容。文獻分類法逐漸趨於規范化、國際化。⑤文獻分類表的編制、管理以及標引、檢索,逐漸趨於自動化。
Ⅷ 文獻研究法的文獻搜集
搜集研究文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檢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參考文獻查找方式。檢索工具查找方式指利用現成(或已有)的檢索工具查找文獻資料。現成的工具可以分為手工檢索工具和計算機檢索工具兩種。
手工檢索工具主要有目錄卡片、目錄索引和文摘。
參考文獻查找方式又稱追溯查找方式,即根據作者文章和書後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去追蹤查找有關文獻。
積累文獻是另外一種搜集文獻的工作形式。每一個研究課題都需要匯集、積累一定的文獻資料,而每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新文獻資料的積累過程。
首先,文獻積累內容應努力做到的充實和豐富。其次,積累文獻應該有明確的指向性。即與研究目標,或課題假設有關。第三,積累文獻應該全面。所謂全面,要求研究者不僅搜集課題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獻,還應注意搜集由不同人或從不同角度對問題的同一方面做出記載、描述或評價的文獻。不僅搜集相同觀點的文獻,還應搜集不同觀點、甚至相反觀點的文獻。尤其需要防止研究者自己已有觀點或假設對積累指向的影響,不要輕易否定或不自覺地忽視與自己觀點相左的材料。 可以通過做卡片、寫讀書摘要、作筆記等方式,有重點的採集文獻中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部分。
常用的卡片有目錄卡、內容提要卡、文摘卡三種形式。寫讀書摘記與讀書筆記既是積累文獻的方法,又在某種意義上是製作文獻的方法。因為在讀書摘記和筆記中滲透了更多的製作者的思維活動,它有時是第二手文獻的構成部分,有時又是新的第一手文獻的創造過程,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讀書摘記以摘記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為任務。因不受篇幅限制,它比卡片式的內容提要詳細得多。研究者在讀到一些較有價值的文獻,或者讀到一些在主要觀點和總體結構上很有啟發的資料時,就可採用讀書摘記的方式,把其主要觀點和結構的框架摘記下來。總的說來,摘記的重點在「摘記」,不在於「評價」。與摘記不同,讀書筆記的重點在「評」。評論的方式有總評、分章節評和重點選評。寫得好的讀書筆記,即能提出新思想和新觀點的讀書筆記,本身就是一種科研成果。
Ⅸ 【文獻檢索】文獻資源有哪些分類方法文獻加工的角度有哪些
1.言語信息資源是人類以口頭語言所表述出來而未被記錄下來的信息資源,它們在特定的場合被「信宿」直接消費並且能夠輾轉相傳而為更多的人所利用,如談話、聊天、授課、講演、討論、唱歌等活動都是以口語信息資源的交流和利用為核心的。 2.文獻信息資源是以語言、文字、數據、圖像、音頻、視頻等方式記錄在特定載體上的信息資源,其最主要的特徵是擁有不依附於人的物質載體,只要這些載體不損壞或消失,文獻信息資源就可以跨越時空無限往復地為人類所利用。 3.體態語信息資源是人類以手勢、表情、姿態等方式表述出來的信息資源,它們通常依附於特定的文化背景,例如舞蹈就是一種典型的體態語信息資源。 4.實物信息資源是人類通過創造性的勞動以實物形式表述出來的信息資源,這類信息資源中物質成分較多,有時難以區別於物質資源,而且它們的可傳遞性一般較差;常見的實物信息資源有產品樣本、模型、碑刻、雕塑等。 5.文獻信息資源以記錄方式和載體材料為依據,可劃分為書寫型、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五大類。書寫型文獻信息資源一般以紙張為載體,記錄方式為人工抄寫,包括手稿、信件、日記、原始檔案等。印刷型文獻信息資源也主要以紙張為載體,記錄方式主要是印刷技術,包括油印、鉛印、膠印、木刻印刷、復印、激光列印等。縮微型文獻信息資源以感光材料為載體,記錄方式主要是光學記錄技術,主要類型有縮微膠卷、縮微平片、縮微卡片等。機讀型文獻信息資源以磁性材料為載體,記錄方式為磁錄技術,主要類型有磁帶、軟磁碟、光碟等。 6.聲像型文獻信息資源以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為載體,記錄方式為光錄技術和磁錄技術,主要類型有唱片、錄音錄像帶、電影膠卷、膠片、幻燈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