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吳國的文獻

吳國的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19 18:05:58

㈠ 想了解一下三國時期的吳國的歷史

三國-吳國

三國時的吳國(公元222年-280年),始於吳大帝孫權,終於烏程侯孫皓,共4帝。吳國在三國中擁有地利,依靠長江天險與魏國抗衡。

東漢末年,地方豪強勢力迅速增強,各地豪強紛紛起兵割據自立,一時間全國又陷入內戰混亂之中。曹操初據有兗州,復收編了青州黃巾軍三十萬,勢力漸強。他又將洛陽的獻帝迎至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優勢。建安五年(200),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大敗袁紹,成為北方最強的軍事集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軍南下,占荊州,與在長江中下游的孫權對壘。此時劉備也起兵欲興漢室,率荊州的殘余勢力與江東的孫權結合。孫、曹大軍在赤壁會戰。曹操大敗,退回北方,劉備得以占據荊州,後入成都。從此,曹、孫、劉三大勢力成鼎足之勢。

曹操封魏公,遷都鄴,後又進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漢獻帝,建國號魏。次年,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蜀或蜀漢)。公元229年,吳王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分立時代正式開始。

三國初期,各國主要致力於整頓吏治,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較突出。從曹操統一北方、開展屯田開始,生產逐漸恢復,曹操又改革了東漢以來的許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強的勢力,掃除了宦官和外戚的專權,吸收中下層地主階級人物參加政權。魏文帝時,又實行九品中正法,承認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權利。蜀國丞相諸葛亮嚴格採用法治,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使蜀國農業和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特別是諸葛亮招撫西南夷,使少數民族地區得到開發,加強了民族團結。吳國自公元211年孫權遷都建業後,東南地區很快得到開發,共得43郡313縣,比東漢時大大增強。吳國土地開辟,農業發展,政治穩定,航海業發達。

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蜀、吳爭奪荊州的戰爭,蜀、魏爭奪漢中的戰爭,和魏滅蜀、晉滅吳的戰爭。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三國東吳君主與年號(222年-280年) 編輯
謚號 廟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年期
武烈帝(孫權追崇) 吳始祖 孫堅 - - -
長沙桓王(孫權追崇) - 孫策 - - -
大皇帝 太祖 孫權 222年-252年 黃武
黃龍
嘉禾
赤烏
太元
神鳳 222年-229年
229年-231年
232年-238年
238年-251年
251年-252年
252年
廢皇帝會稽王 - 孫亮 252年-258年 建興
五鳳
太平 252年-253年
254年-256年
256年-258年
景皇帝 - 孫休 258年-264年 永安 258年-264年
文皇帝(孫皓追崇) - 孫和 — - -
末帝 - 孫皓 264年-280年 元興
甘露
寶鼎
建衡
鳳凰
天冊
天璽
天紀 264年-265年
265年-266年
266年-269年
269年-271年
272年-274年
275年-276年
276年
277年-280年

㈡ 三國志中吳國的詳細資料

東吳(222年—280年)即三國時代的吳國,亦稱孫吳。3世紀時孫權建立的政權,首都開始建於吳(今蘇州),後來孫權築石頭城建業(今南京)。222年,孫權稱吳王。黃龍元年(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是為吳大帝。 280年,亡於西晉,三國結束。222年,孫權稱王,229年孫權稱帝,定都武昌後遷還於建業,吳國建立,孫權就是吳大帝。 孫權統治時,江東經濟有顯著發展。北人南來,山越出居平地,勞動力增多。長江兩岸地區都設有屯田區,其中毗陵屯田區(今江蘇常州、鎮江、無錫一帶)最大。會稽郡農業生產比較發達。歷代陸續修成的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在孫吳時發揮了通航效益。江南運河雲陽至京口(今江蘇丹陽至鎮江)一段流經山間,不便通航,吳未得到修整。雲陽以西開辟破岡瀆,使秦淮河和江南運河聯通,為三吳至建業的便捷水道。絲織業開始在江南興起,但織造技術還不高,所以蜀錦成為重要的輸入物資。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由於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業很興旺,海船經常北航遼東,南通南海諸國。黃龍二年(230)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即今台灣省,這是大陸與台灣聯系的最早記錄,吳國使臣朱應、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諸國。大秦商人(指古羅馬帝國及小亞細亞)和林邑(今越南中部)使臣也曾到達建業。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陸績、韋昭。佛教開始在江南傳播,居士支謙從洛陽南來,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會稍晚從交趾北上。他們在建康譯經傳法,影響頗大。道教在南方民間繼續流傳。 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吳國武將世襲領兵的制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佔有大量土地和童僕,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孫吳政權的主要支柱。 280年,西晉軍隊攻破東吳,吳國滅亡。吳國大將: 孫權 (182—252)即吳大帝。三國吳國建立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堅為長沙太守,兄策結交江淮世家,據江東六郡。東漢末,繼其兄據有江東,在魯肅、周瑜輔佐下,治理屬地。建安十三年(208年)聯合劉備,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吳蜀爭霸,於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 即帝位於武昌(今湖北鄂城),國號吳。不久遷都建鄴(南京)。曾派船隊航海至夷州(今台灣)。設農官,實行屯田,發展生產。但賦役繁重,刑法嚴峻,人民不斷起義反抗。 周瑜 (175—210)三國吳國名將。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世代為宦。助孫權兄策創立政權,官建威中郎將,吳中人稱呼為「周郎」。後克皖,與策納大喬、小喬。策死,與張昭同輔孫權,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左督(正指揮)與劉備聯軍敗曹操於赤壁。後病逝。精音樂,時有「曲有誤,周郎顧」語。 大喬 三國時橋公的長女。嫁孫策,稱大喬(橋)。與妹小喬(橋)合稱二喬。 小喬 三國時橋公的次女。嫁周瑜,稱小喬(橋)。與姐大喬(橋)合稱二喬。 魯肅 (172—217)三國吳國名將。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餘人隨周瑜至江南,得孫權敬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軍大舉南下,他堅決主張聯合劉備抗曹。任贊軍校尉,助周瑜於赤壁大敗曹軍。瑜臨危,薦其代己領兵,任奮武校尉。繼續堅持與劉備的和好政策。 呂蒙 (178—219)三國吳國名將。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從孫權轉戰各地,任橫野中郎將。後隨周瑜等大破曹操於赤壁。受孫權之勸,多讀史書、兵書,學識英博。魯肅死後,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佔領荊州。不久病逝。 黃蓋 三國吳國將領。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舉孝廉。後從孫堅起兵,為別部司馬。繼從孫策、孫權征戰。為安撫山越,曾相繼任九縣令長,殺不法官吏,所在平定,遷丹陽都尉。他善於馭眾,愛護士卒。赤壁一戰,建議火攻,並領滿載薪草、灌有膏油的船隻數十艘詐降,乘機因風縱火,大破曹軍,以功任武陵中郎將。後為郡守,征「武陵蠻」。官至偏將軍,病卒。 程普 三國吳國將領。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初為州郡吏,從孫堅征伐,鎮壓黃巾軍,破董卓。後助孫策經營江南,官拜盪寇中郎將,領零陵太守。策死,與張昭等共輔孫權。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周瑜為左右督,大破曹操於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官至江夏太守、盪寇將軍。 甘寧 三國吳國將領。字興霸,巴郡臨江(今四川忠縣)人。初依附劉表,後歸孫權。曾從周瑜破曹操,又從呂蒙拒關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沖江軍。後曹操進攻濡須(在今安徽),他為前都督,率兵百餘夜襲曹營,使魏軍大驚。建安二十年(215年),從孫權攻合肥,奮勇死戰,為孫權所重。 張昭 (156—236)三國吳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初從孫權兄策,任長史、撫軍中郎將。策死,與周瑜共輔孫權,赤壁戰前,主降曹,為權所不滿。官至輔吳將軍。著作今佚。 顧雍 (168—243)三國吳國大臣。字元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江南士族。初為合肥長。孫權領會稽太守,以他為丞,行郡守事。孫權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尚書令。黃武四年(225年)為丞相,平尚書事,在吳國執政達19年。選用文武將吏能隨才授任,以正直見重於孫權。 諸葛瑾 (174—241)三國吳大臣。字子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諸葛亮兄。東漢末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後從征關羽,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軍公安(今屬湖北)。復遷左將軍,封宛陵候。為孫權所重,每大事咨訪。權稱帝後,官至大將軍。 諸葛恪 (203—253)三國吳大臣。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諸葛瑾長子。少知名,才捷善辯。嘉禾三年(234年)任抗越將軍,丹陽太守。率兵攻降山越,以其民充兵。陸遜卒,遷大將軍,駐武昌,代遜領荊州事。不久孫權死,輔立孫皓。專國政。他力主伐魏,建興二年(253年),率兵20萬眾攻新城,以士卒傷病,不得已退兵。然為民所怨,不久被皇族孫峻所殺。 陸遜 (183—245)三國吳名將。字伯言,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大族。孫權侄婿。精於謀略,曾與呂蒙定襲取關羽之計。黃武元年(222年),劉備率軍數十萬伐吳,銳不可當,他領兵抗擊,在兵力懸殊情況下,堅守七八月不戰,待蜀軍疲憊,實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戰的勝利。吳黃武七年(228年),破魏揚州牧曹休於石亭(今安徽懷寧、桐城間)。加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後佐太子孫登鎮守武昌,官至丞相。 陸抗 (226—274)三國吳國名將。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陸遜子。年20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5000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 凌統 (189-237)字公績,三國時期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吳國名將。凌操之子。 年方十五歲,孫權遂拜凌統為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攝繼父兵。後孫權復征江夏,凌統為前鋒,斬黃祖將張碩,搏戰登城,大獲全捷,封為承烈都尉。不久凌統與周瑜等攻曹仁於南郡。其時甘寧在夷陵,為曹仁別軍所圍,周瑜用呂蒙之計,留凌統以拒曹仁,周瑜自分軍救寧,反敗為勝,因功遷為校尉。凌統雖在軍旅之中,卻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又愛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統。後從孫權往合肥,為軍中右部督。時全軍出陣,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卻忽在津北出現,孫權遭圍;凌統便率領親近三百人攻入敵圍,扞護孫權突走。凌統復還奮戰,左右戰士盡死,自身亦被創,仍攻殺數十人,待孫權無事方還。於是拜為偏將軍。嘉禾六年,凌統病卒,時年四十九。孫權聞之,哀不能自止,數日減其膳,每言及凌統皆流涕,撫育其孤,又使張承為之作銘誄。 東吳四英將 回想那戰火紛飛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那大家不能不熟悉「四英將」,他們就是周瑜,魯肅,呂蒙,還有陸遜。如易中天先生所說前三位雖然命短,但卻可謂是孫權的得力將才。 第一位周瑜,字公瑾。為人有度量,好歌酒,至於相貌嘛,應該如正史說的那樣,不然當時怎麼會有「美周郎」這美稱呢?那在功勞方面,他可是形成三國鼎立的關鍵人物,同樣也可以說是吳國的開國功臣,縱觀周瑜一生,雖然是那麼的短暫(36年)但卻不失輝煌,最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就是他完成的,從布置上,帶領上都顯得那麼的完美,就連曹操都希望得到他。所以,最後我用八個字來評價周瑜:「英俊瀟灑,輝煌一生。」 第二位魯肅,字子敬。他是一位極為了不起的政治家。出生豪族的他樂善好施,在當時贏得了不少世人的贊嘆與眾多才智的歸附。同樣他也是赤壁之戰的功臣之一,他主張抗曹,並極力輔佐周瑜擊敗曹操,可惜的就是命短,不然他的政治頭腦在當時可是十分了得的。 第三位呂蒙,字子明,他出身貧賤,所以不愛讀書,但卻在孫權的提拔之下,來了個180度的轉變,變的讀起書來,而且讀的比許多儒生要多,在戰事,他與陸遜聯袂合作的殺關羽是大家熟知的的,他的才略,他的膽略,都在此戰表現了出來。真是將才啊!可惜的是,也是命短,唉~~~ 第四位陸遜,字伯言。他是孫策的女婿,他才華橫溢,智謀,膽謀在吳國均是高人一籌,孫權也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不足的是,他陷入了太子之爭,最後被孫權逼死,只能在說一次可惜啊~~可以慶幸的是,與前三位不同,陸遜的壽命最長,六十三歲逝世。 吳國皇帝 三國時的吳國(公元222年-280年),始於吳大帝孫權,終於烏程侯孫皓,共4帝。 吳大帝孫權(182-252)222年稱帝,在位30年 會稽王孫亮(243-)252年即位,在位6年 會稽王孫亮,孫權幼子,250年立為太子,252年即位時才10歲,16歲時,被權臣孫琳所廢,貶為會稽王。 吳景帝孫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吳景帝孫休,孫權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殺權臣孫琳,264年孫休死,時年30歲。 吳文帝孫和(224年-253年),字子孝,是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第一位皇帝孫權的第三子,也是吳國最後一位皇帝孫皓的父親。他曾被孫權立為皇太子,但後來被廢黜,最後更被賜死。孫和的母親王夫人早年甚得孫權寵愛,故孫和也得到了父親的培育。14歲時,孫權吩咐闞澤教他讀書和技藝。五年後,孫和在長兄孫登病死後被立為太子。 烏程侯孫皓(242-283)264年即位,在位17年 孫皓,孫權的孫子,父孫和。孫皓即位後,大修宮舍,殘暴好殺,窮奢極欲,終於於280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所滅,死於283年,時年42歲。 東吳兵制 比較雜亂,。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制》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產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般只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艨艟、斗艦、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大舶、大艑、青龍戰艦、晨鳧等眾多名號。根據《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嘉禾二年注引)。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隻五千餘艘(《三國志·吳書·孫皓傳》注引),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我們雖不能得知東吳水軍船隻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游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同,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護軍、領軍、典軍、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名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陸抗、程普、韓當、周泰、甘寧。東吳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江南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吳的商業都市以建業、吳郡、番禺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㈢ 春秋時期吳國的資料

吳國(902~937)是五代時十國之一。楊行密所建。

吳國是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境位於今天江蘇省南部蘇州、無錫、常州一帶。吳國的開始不明,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為了將他們的王位讓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出逃到江南建立吳國。這個傳說的准確性無可考證。到春秋時期為止,吳國是中原邊上的一個不重要的小國,有可能吳國到春秋時剛剛開始使用從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闔閭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爭霸,令伍子胥自殺,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秦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吳國的史事,一直追溯到吳國的開創者太伯的祖先後稷。後稷是帝*元紀姜[女原]的兒子,姜[女原]在野外踩了一個巨人的腳印而懷了他,所以生下來就把他拋棄了,但牛馬、眾鳥都保護他,使他活了下來。他從小善於種植,後來當了農官。他的後代公劉、古公稟父都積德行義,很得民心。古公生太伯、仲雍、季歷,古公知道季歷之子姬昌(周文王)聖賢,於是想把君位傳給小兒子季歷。太伯、仲雍心領神會,便借口到江南采葯而將君位讓給了季歷,自己在江南創建了吳國,築都城於梅里(今江蘇無錫縣梅村)。吳國傳到壽夢之世,國力始強,不但與中原各國時有交往,而且與楚國頻頻交戰。壽夢有四個兒子:諸樊、餘祭、餘昧、季札。壽夢死時想傳位給賢德的季札,季禮推讓不受。於是諸樊、餘祭、餘昧稟承父意,依次相襲(兄傳弟叫襲)而不傳位於兒子,想最後傳給季札,但季札仍推讓逃避。結果吳人便擁立了餘昧之子州於,即吳王僚。諸樊之子公子光對此心懷不滿。這時,楚國的伍子胥一家由於費無忌的讒毀而遭到楚平王的迫害。伍子胥的父、兄被殺,他立志報仇,先逃到宋國,最後投奔吳國。他深知公子光的心事,就進薦專諸,為公子光刺殺了王僚。於是公子光立為國君,即吳王闔閭。闔閭任用伍子胥,在今蘇州一帶建造了都城。後來楚國的伯*前來投奔,闔閭也任命他為大夫。由於闔閭又擔心王僚之子慶忌復仇,所以伍子胥又進薦要離,設計刺殺了慶忌。伍子胥時刻不忘報仇,便進薦了孫武,並慫恿闔閭伐楚。結果吳軍伐楚,楚軍大敗,楚昭王出逃。吳王攻入楚國國都郢,伍子胥掘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解恨。後來楚臣申包胥到秦國哭庭求救,秦國出兵,打敗了吳兵,子胥等才回到吳國。這時,原來的太子病死,子胥在夫差的苦求下,便勸闔閭立夫差為太子。闔閭死後,夫差繼位。他不聽伍子胥的勸告,放下越國,屢次伐齊,雖在艾陵大敗齊軍,但已實力大傷,卻還以此責備伍子胥,賜屬鏤劍令其自裁。子胥死後,夫差即使連年欠收,仍然窮兵黷武,伐齊後與晉國在黃池爭當盟主。越國乘虛而入,大敗吳國太子,攻入吳國。夫差回國後,越國又屢敗吳軍。最後夫差逃離國都,被圍困在秦餘杭山(今蘇州市西北之南陽山),向越王求和不成,自殺而國亡。

㈣ 有關三國演義吳國四大都督的畢業論文,我寫《論吳國四大都督形象的悲劇色彩》,該如何寫呀

可以分6個標題,先總說吳國都督,然後分別介紹四位的悲劇經歷,最後總結悲劇色彩

周瑜:從漢末魏晉唯才是舉、重才輕德的背景來看「三殺」「三氣」中的周瑜形象,他是集團斗爭中「胸懷大志,腹有良謀」、「聰明秀出」、「膽力過人」的時代豪傑;也是個體鬥智中挑戰「智絕」、張揚自我、獻身理想的悲劇英雄。

赤壁大戰中周瑜「三殺」諸葛亮不成,反在孫劉爭奪荊州時,一連受諸葛亮「三氣」而命絕,死前他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對此有人認為,如同情場上的奧瑟羅,對孔明智慧的強烈嫉妒,使心胸狹窄的周瑜自戕自毀。
嫉妒是人類生存中的一種現象。西方人類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容易產生嫉妒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幼年延續較長,這使人類在家族中經歷的姊妹間猜忌比其他動物多。由此中國幾千年的家族制、家與國同質同構互為模態的政治制度,成為嫉妒滋生瘋長繁衍不絕的沃土。從孫臏刖足屈原流放韓非囚秦,到曹丕令其弟作「七步詩」、李世民決戰玄武門,甚至潘金蓮怒剁宋惠蓮的遺鞋,真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嫉妒是帶有強烈的社會性的行為,即它是針對另一人的。由此成因有二:或不能容忍別人在德才情貌、物質地位上優於自己而產生嫉妒;或對自己強於人處自我誇耀狂妄自大而引起嫉妒。後者使禰衡許攸們被殺;而周瑜和龐涓、上官、李斯等同屬前者。但周瑜卻沒被視為嫉賢妒能之輩而遭唾棄,相反,提起周瑜,一個雄姿勃發風流倜儻的英雄便豁然眼前,人們用愛賞的感情昵呼他為「周郎」,淡然了他的嫉妒。為何如此?我想周瑜身上一定有種壓倒嫉妒的震撼人心的東西。

一、集團斗爭中「胸懷大志,腹有良謀」、「聰明秀出」、「膽力過人」的時代豪傑

漢末軍閥混戰,大飢荒和瘟疫隨之而起,這使漢末成為中國歷史上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期。殘酷的現實與漢帝國宣揚的儒家「王道仁政」形成鮮明對比,人們對儒家的信仰開始動搖。現實使人們在生離死別的痛苦中思考著人的存在及價值,在人生無常的悲傷中愛戀執著人生、期盼重整山河。在尋找個人和民族生存出路中人們發現,「仁義禮」等儒家道德規范已經失靈,惟有人的「才智」才能使個人和民族重獲新的生存環境。「漢末魏初是一個十分重視人的實際才能而鄙棄能說而不能行的虛偽的道德空談的時代,也是在政治上實行『唯才是舉』的時代。表現在思想上,產生了關於所謂『才性』問題的論辯。」①「才性」論辯的實質是人的才德關系,德才兼備是最理想的,但漢末魏初的道德是虛偽的空談,因此曹操在建安八年至二十二年間四次求賢令中反復申明的「唯才是舉」、重才輕德的思想具有著歷史的進步意義。由於「德」與社會普遍的行為道德規范相聯系,曹操對「才」的強調,也是對個體的個性才能發展的強調。從哲學角度看,重才輕德突出了個體智慧和創造的價值,是對人的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曹操的重才輕德成為魏晉思想解放的先聲,並在曹魏元老劉邵的《人物誌》里被貫徹弘揚。「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夫聰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膽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與雄;能役英與雄,故能成大業也」(《人物誌》)②。這種「聰明秀出」「膽力過人」的英雄觀突出和肯定了個體智慧力量的價值,它與劉邵「智者德之帥」觀點和鑒識人物理論,對魏晉的思想、哲學、文學、時尚都起著重要影響。
漢末魏晉的變化——重整山河的願望、唯才是舉的思想、尊重個性價值贊賞人物風神儀容的審美思潮等,被羅貫中忠實地再現於《三國演義》中。小說中大力傳播著曹操的「英雄觀」:「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國演義》二十一回)③,描繪了一群扭轉乾坤於亂世、氣度超凡的智慧性英雄;在各種戰事中重筆描寫文臣獻策武將競技,展現了英雄輩出爭領風騷的漢末魏晉時代景觀。
「比力而爭,智者為雄」(《人物誌》)。曹操、劉備、孫權因此在「逐鹿中原」中脫穎而出。曹操智勝袁紹後,揮戈南下欲統佔全國。孔明孤身過江,促使孫劉結盟抗曹。不料周瑜和孔明剛合作就產生矛盾。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四十四回)。乍一看殺機出自對孔明能「審勢」又「知人心」洞察力的嫉妒,若此周瑜會變成一個戰場上的奧瑟羅,嫉妒會使他逐漸著魔,最終在一種必然瘋狂(唯程度深淺不定)的狀態下殺死孔明。但是周瑜不僅有條不紊精心巧妙地部署抗曹,還隨機應變地定下「三殺」孔明的計謀:先派孔明烏巢劫糧,借曹操之刀殺之;再限孔明三天造出十萬支箭,暗中設障使其貽誤軍機殺之;最後設下埋伏在孔明借得東風後殺之。可見嫉妒並沒在心理性格上操縱支配周瑜;相反,周瑜一直清醒地關注和維護東吳的利益前途:孔明「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始終不失「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英雄氣概。
曹操南下所向披靡,劉表迎降劉備慘敗。孔明過江要「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並」,「吾等於中取利」。「若南軍勝,共誅曹操以取荊州之地;若北軍勝,則我乘勢以取江南可也」(四十二回)。引火燒人自己脫身,騎牆觀望坐收漁利,此計對於劉備走出眼下一無地盤二少人馬三被窮追猛打的生存絕境,無疑是最優的最滿意的解。至於盟友孫吳呢?按孔明第一設想:「若南軍勝,共誅曹操以取荊州之地」,曹操返回北方,孫吳保住江東,劉備則佔了荊州,有了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的根據地。換言之,今天借孫吳兵力活下來的劉備,待有了地盤養精蓄銳後,便要幹掉曹魏,掃盪東吳。而第二設想:「若北軍勝,則我乘勢以取江南可也」,仁義的劉備會立刻借敵手曹操的勝利,毫不留情地取代盟友東吳。看來,把東吳視作美味佳餚待時而吃的劉備集團,無論現在將來都是東吳的大患,而謀劃者孔明就是「東吳的禍根」(四十九回)。周瑜沒有孔明的洞若神明,沒能看出孔明的真實心機最終意圖,但他剛與孔明接觸,就能知己知彼——我雖兵強馬壯,人卻智高一籌;就能見微知著——孔明「久必為江東之患」,周瑜可謂目光如炬、「聰明秀出」。
當初為助孫策「濟大事」,周瑜力薦張昭張紘,贊美「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第十五回),二人後為東吳重臣張昭尤為第一謀士。孫策遺言:「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周瑜對孫權說:「子布賢達之士,足當大任。瑜不才,恐負倚托之重,願薦一人以將軍。」他力薦魯肅,盛贊他「胸懷韜略,腹隱機謀」。果然魯肅識見與孔明略同:「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這兩次舉薦人才中絲毫不見周瑜的嫉妒,而其慧眼識人虛懷大度讓人贊嘆。周瑜說:「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為今之計,須求高明遠見之人為輔,然後江東可定也。」(以上見第二十九回)可見周瑜力薦人才與劉備三顧茅廬一樣,各為本集團的「昌」。如今周瑜面對「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龍孔明,非要殺之不可,與曹操不惜以徐母為人質從劉備集團硬挖走徐庶,與孔明有意「三氣」周瑜並揚言「他便不死,也九分無氣」(五十六回)的目的一樣:折斷對方羽翼,致使「失人者亡」。可見周瑜的「三殺」有作為普通人的嫉妒,更有英雄的明察秋毫防微杜漸;是對「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歷史經驗的效法;是與曹操、孔明相同的英雄識見:用弱人強我來實現統一天下。作為集團的代表,周瑜及其失敗烘託了孔明和劉備的仁政,但在集團斗爭中周瑜所顯示的「胸懷大志,腹有良謀」、「聰明秀出」、「膽力過人」,展現出他作為漢末魏初英雄豪傑的本色。

二、個體鬥智中挑戰「智絕」、張揚自我、獻身理想的悲劇英雄

在「三殺」、「三氣」中,集團間斗爭是以個體智斗實現的。作為個體周瑜,充分表現出了「這一個」失敗英雄的悲劇精神。
周瑜個人智斗的對手孔明是怎樣人物?「夫仁者德之基也,義者德之節也,禮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帥也。……以明將仁則無不懷,以明將義則無不勝,以明將理則無不通。然則苟無聰明,無以能遂。」④(《人物誌》)智慧決定著仁義的實現。基於時代新觀念,作者賦予劉備仁政的實現者孔明以「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塑造他為「智絕」。群雄中周瑜第一個將他視為個人對手,比謀鬥智且志在必勝。對於周瑜個人來說,已智勝曹操,若再智殺孔明,自己便可雄踞一代風流之上,周瑜的行為表現了漢末魏晉的時尚。《世說新語·品藻》載:「恆公少與殷候齊名,常有竟心。恆問殷:『卿何如我?』殷雲:『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恆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進,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恆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⑤這種「我」敢爭和自視天下第一的狂傲,正是對個體智慧和創造的價值的肯定,是人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周瑜要超越「智絕」,這讓人想起了神話英雄誇父。誇父發下宏願,「欲追日景」(《山海經·大荒北經》),與太陽賽跑。周瑜和誇父所追求的都是不可企及的東西,此非狂妄自大,而是在命運、權威面前的傲然不屈自尊自信—— 一種強烈的悲劇精神。「誇父逐日」表現了人類「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偉大氣魄;向「智絕」孔明挑戰,通過周瑜張揚個性顯示了人類超越、完善自我的勇氣意志。超越客觀的規定,彌補主觀的匱乏,在超越和彌補中主體獲得新的自由,這就是作為個體的周瑜其形象形而上的意義和價值。
然而孔明輔佐的劉備仁政的不可超越,決定了孔明智慧的不可戰勝。悲劇人物精神的偉大在於:「不可與言而與之言」,「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西緒弗斯明知歷經艱辛推上山頂的巨石還會滾下去,但他還是走回平原一次次重新開始;在永不放棄中顯示著他的力量、意志和成功。同樣,在「智絕」孔明面前,周瑜無論怎樣殫精竭慮都超越不了,但失敗的他不罷手,反倒更執著頑強地投入新的較量,直至戰死在這一不可逾越的高度面前。人的生死是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惟有生死中間的生命屬個人擁有。對於周瑜這類悲劇英雄,如何生存比何時死亡更重要,生命的意義在於實現理想,否則生命毫無價值。周瑜正是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斗爭中,張揚自我,獻身理想,以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既生瑜,何生亮」長嘆出的是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巨大遺憾!周瑜的悲劇精神震撼人心!
在彌漫著以智求生智者為雄的漢末魏晉精神的《三國演義》里,「三殺」、「三氣」是智者生存的典型事件。在這場勝敗早成定局卻被不服輸的周瑜拖延的持久戰中,周瑜自塑了個性鮮明且張揚著漢末魏晉風採的悲劇英雄形象。作為東吳的傑出代表,周瑜顯示出了扭轉乾坤的智慧型英雄群像所共有的英雄本色;作為個人比謀鬥智的敗將,周瑜卻和孔明一樣「出師未捷身先死」,表現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精神,從而獲得了與完美無瑕的孔明同等的藝術魅力。完美的孔明放射著理想的光彩,猶如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讓萬民矚目;而周瑜以他帶有嫉妒心理挑戰權威、獻身理想的獨特生存方式,贏得了人們的愛戴和贊賞。

魯肅:看過《三國演義》小說、小人書或電視劇的人肯定都會對把魯肅看扁,誰看得起那個土裡土氣、笨頭笨腦、跟在諸葛亮身邊轉的土包子呢?yct/yct18.gif 魯肅當真是土包子嗎?那是說書先生羅貫中說的。只有沒有看過正史的人才會把羅貫中的侃大山當真呀!但是有幾個人看過正史呢?所以不相信
羅貫中侃大山的就是絕對的少數了。當多數人的腦子有問題,試問大家說腦子沒有問題的人有問題會很奇怪嗎?
魯肅當然一點也不老土!《資治通鑒》記載,赤戰勝利後,魯肅從前方回來,孫權親自去迎接他,出乎孫權的意料之外,魯肅表現得並不特別高興。這么一來,孫權便不高興地責問他。魯肅回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來,那才值得高興呀! 」 yct/yct61.gif
這是土包子的表現嗎?當然不是,這絕對是一個很有個性而且有理想的人的表現。假如不是這樣,那麼魯肅就是非常狂妄了!反正有個性也好,狂妄也罷,這都說明魯肅絕對不是一個沒有個性,反應遲鈍的土包子。 我們只知道公元207年諸葛亮和劉備講隆中對,分析天下大局,見解高超得不得了,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比諸葛亮早七年,也就是在公元200年,
魯肅就曾經給孫權做過類似的分析了。yct/yct58.gif

我們先不妨對比下魯肅和諸葛亮
這兩個方案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第一,魯肅的三分,是孫權、劉表、曹操;諸葛亮的三分,是劉備、孫權、曹操。這並不奇怪。諸葛亮是替劉備做規劃,而且要為他謀取荊州,當然不會把劉表算一份;而魯肅替孫權規劃時,劉備還在寄人籬下,自然也不會想到和他來三分天下。但到劉表死後,魯肅就立即調整了戰略,變成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了。yct/yct26.gif

第二,諸葛亮設定的目標,是「漢室可興」,而魯肅則直言「漢室不可復興」。這也是
立場不同所致。其實他們心裡都很清楚,劉秀或者劉協的那個「漢」,是再也扶不起來了。但是,魯肅作為孫權的人,可以公開把話挑明,而且攛掇孫權「建號帝王以圖天下」。諸葛亮就不行,只能高舉「復興漢室」的旗幟,等將來有條件的時候再說。不過,這和荀彧給曹操戴的高帽子一樣,也成為諸葛亮一個沉重的政治包袱,我們以後還要講到。
第三,魯肅的實施方案,是先奪取荊州,佔有益州,由三分而兩立,也就是把「三國」變成「南北朝」;諸葛亮的實施方案,是聯合孫權,佔領荊、益,等到曹操和孫權兩敗俱傷時再東進北上,也就是把「三國」變成「東西漢」。魯肅的「三分」是現在時,諸葛亮的「三分」是將來時。但都要打荊州的主意,則是一樣的。甘寧的建議,就是要邁出的第一步。
然而孫權的首席謀臣張昭卻表示反對。張昭說,我們的情況並不樂觀(吳下業業),只能小心謹慎,兢兢業業。大軍一旦出發,災難恐怕就會來了(若軍果行,恐必致亂)。甘寧也馬上就頂了回去,說國家把閣下當作蕭何,怎麼能這樣畏首畏尾?那麼,張昭和甘寧為什麼會這樣說話?孫權是怎麼表態的?事情的結果又如何呢?

後來孫權和陸遜談論周瑜、魯肅和呂蒙的時後,他對魯肅的評價是這樣的:「魯肅夜談帝王大略是一快
事;赤壁力駁眾議,堅決主戰是二快事;後勸我借荊州給劉備卻是他的一短見。」
魯肅所談的帝王大略就是和隆中對一樣的言論。其實我相信公元200年左右的讀書人應該都有隆中對的概念的,就象上個世紀末,有看書報雜志
的人都知道改革開放的概念一樣呀!
《資治通鑒》記載,公元200年,魯肅跟孫權分析天下大略:「曹操不能除,為今之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禍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黃祖
,進伐劉表,將長江一帶占 為已有,這就是王業的基礎了。」 從孫權的口中,不但說出了魯肅暢談天下大略,而且他還是堅決反對張昭等
赤壁之戰主和,而堅持勸孫權調周瑜回來抵抗曹操八十萬大兵的的關鍵人物;至於諸葛亮舌戰群雄而奠定赤壁之戰的基礎是沒有記載的。
其實孫權所表揚的都不是魯肅最了不起的表現,魯肅最了不起的表現恰恰 就是孫權認為是魯肅的短見的,促成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的行動呢!
這話怎麼說呢?曹操佔領了幾乎整個長江以北的土地,勢力之強大,根本就能一統天下了,所以吳國和蜀國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夠形成三國鼎立
,阻止了魏國一統天下的行動。三國鼎立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正是魯肅最大的貢獻呀!
《資治通鑒》記載,最初,周瑜和甘寧屢勸孫權取蜀地,劉備堅決阻撓,慷慨激昂地說:「劉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
披發入山,以求不失信於天下了。」並派大軍 阻擋吳軍。
公元215年,劉備卻自己西攻劉璋,氣得孫權大罵:「這狡猾的東西,竟然奸詐到這種地步!」
等到劉備取得益州,孫權要討回荊州,劉備還是不還,而說:「等到涼州平定後,我才把荊州全部歸還給吳國。」
劉備借荊州,有借沒還,而且多次欺騙孫權,使得吳、蜀兩國關系很僵。那麼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維持的呢?當然就是靠魯肅了! 魯肅不但
勸說孫權把荊州借了給劉備,而且處處安撫關羽,開導孫權,努力維持局面的穩定;孫權和呂蒙等肯定沒有這個耐心。《資治通鑒》這么記載
,公元215年,劉備命關羽鎮守江陵,魯肅和關羽鄰界,關羽屢次起疑心,魯肅卻時常以友好的態度安撫他。 要進一步了解魯肅對維持三國鼎
立局面的貢獻,就要看魯肅死後的情況。
公元219年《資治通鑒》的記載是這樣的:初,魯肅嘗勸孫權以曹操尚存,宜且撫輯關羽,與之同仇,不可失也。及呂蒙代肅屯陸口,以為羽素
驍雄,有兼並之心,且居國上流,其勢難久,密言於權曰:「今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
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魯肅去世兩年後呂蒙便白衣渡江,殺了關羽。
從呂蒙和孫權的對話中,可以看到除了目標明確的魯肅以外,吳國領導層厭惡蜀國君臣反覆無常的惡劣行徑。在孫權、呂蒙等人的眼中,從劉
備、諸葛亮到關羽,都是傲慢而且狡詐的,做事反反復復,是不可以誠心相待的一群小人。在孫權和呂蒙等忍無可忍的前提下,魯肅卻還是一
直堅持安撫關羽,為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貫徹一同對付曹操的明確目標啊!魯肅一死,隨著219年呂蒙殺關羽後,222年陸遜大敗劉備,三國鼎
立的局面於是瓦解。
魯肅是個關注大局,擁有宏觀智慧的人,他統帥吳國大軍七年期間的行為,明顯地體現出這個特點。魯肅沒有象諸葛亮那般事必躬親,鞠躬盡
瘁;魯肅也沒有像諸葛亮寫出師表那般慷慨言詞;魯肅更沒有諸葛亮在臨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主觀意願;他只是在長江南岸的陸口朴實地練
兵而已,現在岳陽陸口地區還遺留魯肅點將台遺址。
公元200年,魯肅定下「保守江東的王業基礎」的使命。 公元208年,曹操八十萬大軍壓陣,魯肅目標明確地力爭抵抗到底,讓孫權把周瑜調回
來主持抗戰,保住了江東的王業基礎。赤壁之戰勝利後,魯肅讓孫權守南京(建鄴);讓劉備守湖北荊州;自己則在劉備的正後方湖南嶽陽建設
軍力。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是說,魯肅是非常具體地把使命細分成具體的目標和行動計劃了。而且在七年裡,他確實
是建設了一股強大的兵力,可惜孫權讓呂蒙和陸遜用這股兵力來殺關羽和擊敗劉備,而不是用來等待魏國可能被擊敗的時機呀!
《三國演義》所記載的當然都是呂蒙和陸遜的赫赫戰績,而不是魯肅練兵的功勞。孫子說:「昔之善戰者,戰勝而無盛名,無勇功。」所指的
應該就是魯肅這樣的將軍吧?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不是點子而是實力,所以沉下心來建設軍事力量的將軍才是真正高水平的將軍,這些有宏觀智
慧的將軍放眼的是贏取整個戰爭的實力,他們所重視的不是微觀戰役中的點子。這些道理哪裡是崇尚點子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呂蒙: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孫權任命他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推辭再三,不肯接受金錢,孫權不許。封爵還未頒布,呂蒙疾病發作。孫權時在公安,就把呂蒙接來安置在內殿,千方百計診治護理,並且下令,在國內招募醫者,有能治好呂蒙病的人,賞賜千金。 孫權盡心為呂蒙治療,每當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為之難過。孫權想多看看呂蒙,又怕他太過勞碌,於是命人鑿通牆壁暗中觀看。如發現呂蒙吃下點東西,孫權就高興,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如發現呂蒙不進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孫權就下達赦令,讓群臣都來慶賀。後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命道士為他祈禱,想保全他的性命。但呂蒙終於在內殿中去世,死時四十二歲。孫權悲痛萬分,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陸遜: 陸遜,字伯言。論武,在夷陵的那把火已經足夠說明他是東吳中期的軍事第一人;論文,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孫權有什麼書信給劉禪或諸葛亮的,常先給陸遜看看,言語有什麼欠妥當的,則由陸遜改之。於公,會稽太守淳於式上表說陸遜擾民,陸遜在孫權面前卻推薦他。孫權問陸遜,為什麼淳於式批評他,他卻反過來要推薦對方呢?陸遜的回答是,如果他因此而毀謗淳於式就是「以亂聖聽」,此風不可長,可見他是個公私分明的人。於私,死後家無餘財,感覺是替東吳義務勞動了四十二年。不過好人卻未必有好報。
這事還得從孫權立嗣說起。在三國時期,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袁紹、劉表莫不如此,孫權沒可能不知道,但偏偏不吸取教訓。太子孫登死後立孫和,這本是好事,他卻又給魯王孫霸相同的待遇,這就讓有些政治投機者有機可乘。陸遜自然是太子的。陸遜這個人算的上憂國憂民,如:時中書典校呂壹,竊弄權柄,擅作威福,遜與太常潘浚同心憂之,言至流涕。也有話直說,不管是孫權的兒子還是同僚諸葛恪,他覺得不對都是當面指出的。對很多事的看法如征夷州,征公孫淵事後證明也都是正確。在立嗣這種頭等大事上自然是更不含糊了。 上表要求孫權確立孫和地位的唯一性,並屢次奏請回京,想親口說服孫權。不料卻引來孫的龍顏大怒,累遣中使責讓遜。這招雖然比不上曹操的空盒赤裸裸,但惡劣程度卻有過之。終於老臣陸遜,當時無論年齡還是資歷都算的上是老了,憤恚致卒。死了就算了嗎?沒有。子抗,詣都謝恩,也不知道是謝哪門子的恩,卻被孫權以楊竺所白遜二十事問抗,當時的陸遜可是屍骨未寒,若非年僅二十的陸抗「無所顧問,事事條答」,說的「權意漸解」,後果會不會像顧譚,張休也不一定,孫權對功臣之後可不是那麼心慈手軟的。想想孫權曾說的「夫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看看孫權在陸遜死前死後的所作所為,陸遜也算是個悲劇人物了。不過日後孫權還良心發現,曰:「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可誰又知道這究竟是真心懺悔還是在籠絡人心。

陸遜的兒子,孫子倒也個個成材,可孫子卻又多無善終,悲劇又開場了……

㈤ 吳國智的學術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約30篇,其中三分之二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先後獲省、市、優秀學術論文獎18篇次;《廣東潮州許駙馬府研究》、《潮州民居側樣之排列構成——下廳九桁式》、《傳統法則與有序的構成》獲得廣東省第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廣東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潮州市首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

㈥ 三國時期吳國的簡介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1] ),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為區別於前12世紀至春秋戰國之際存在的諸侯國吳國,以及五代時期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史學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統治者的姓氏稱之為孫吳。因其居於三國之東,而有東吳之稱。

㈦ 天吳的文獻記載

海神,《山海經》載:「朝陽之谷,有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其為獸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黃。」在影戲《永樂王還願》中為天將,龜蛇二將作亂,張天師請其下界降服。圖為天吳左手捉龜,右手捉蛇。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展,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這樣,吳人告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劍齒虎,而開始征服波濤滾滾的大海。那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所獲的族神「天吳」,這個時候當然就又得變成保護吳人子孫在與江湖大海打交道時平安、豐收的「水泊」了。也正因為這一微妙的變化,中國文字的那些聰明透頂的創造者們,有時又將吳族的吳宇,與魚掛起鉤來。在金文里,吳國的「吳」,就可通作「䲣」了。甚至吳字有時也活脫脫的就像一條魚。難怪衛聚賢先生在《吳越文化論叢》中,會誤把「吳」字解釋成象魚之形,把魚當作吳人的圖騰了,實在是事出有因。
「天吳」或「天虞」就是先秦和秦漢文獻中常可見到的「虞」,也叫「騶虞」。《山海經·海內北經》這樣記載:「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可見,遠古的吳人,也是以崇拜一種叫「虞」或「騶虞」的動物得名。這種動物在名「虞」,被吳人尊為圖騰和族神後,就成為了「天吳」——偉大神聖的吳了。

㈧ 吳國的歷史

應詹,字思遠。晉元帝時離京出任吳國內史,後因公事而罷免。 庾冰,字季堅,中書令庾亮之弟。咸和三年(328),蘇峻作亂攻破建康,派兵進攻吳國。吳國內史庾冰不敵,於是棄郡而逃奔會稽。 蔡謨,字道明。咸和三年(328),吳國內史庾冰避難到會稽,蘇峻改任蔡謨為吳國內史。 王劭,字敬倫,王導第五子。任吳國內史。 王默,前吳國內史王劭之子。任吳國內史。 司馬允之,字季度,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平定庾楷、王恭之亂,封吳國內史。 虞嘯父,吳興太守虞潭之孫。晉安帝隆安初年,任吳國內史。 魏詠之,字長道,任城人。晉安帝義熙初年,任吳國內史。

㈨ 東周吳國的來源

1、吳國(約前11世紀—前473年)是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姬姓,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後擴張到除徽州地區以外的蘇皖兩省全境。 據史書記載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郁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采葯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 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為其兒子吳王夫差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礎。闔閭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爭霸成功後,但卻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並令伍子胥自殺,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秦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㈩ 關於楚國的文獻資料,比較權威的都有哪些

楚國軍事
「楚人信鬼神而嗜卜筮。」自春秋以來,楚國人迷信就是眾所周知,他們的迷信有甚於其他諸侯國,北方的諸侯甚至把他們與蠻族放到了一起,稱為「楚蠻」。在正常的情況下是每戰必卜,信封巫術的他們在軍中會配有隨軍巫師,這些巫師有時也可「行謀士之職」。 楚人的軍陣分為五部:前、中、後、左、右。每部軍都會有斥候先行,這些斥候或步行,或騎馬,都是手持茅草。茅草既為楚國的特產,亦是其祭祀占卜用的重要植物,斥候手持茅草作為信號之用,既有軍事意義也有濃重的宗教意義。其五軍中,又以前軍持茅草著最多,因此按這個原理可以判別楚陣五軍的方位。 「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出自《左傳》的這句話,把楚國軍陣的兵力部署很好地體現出來:左右軍為策應,前軍為先哨,中軍為指揮部,預備兵力集中在後軍。 《 吳起兵法》中有「楚性弱,其地廣,其政騷,其民疲。故整而不久。擊此之道,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弊而勞之,勿與征戰,其軍可敗。」的闡述,寥寥數句把楚軍的弊病都揭示了出來。其實楚國自春秋始一直有著尚武的習俗,其歷代國君也多征戰沙場,甚至有「三年不征則愧」的說法,頻繁的征戰擴大了楚國的疆域也消耗了其國力,戰國中後期楚國由於忙於境內少數民族的治理,而無暇北顧,「楚王問鼎」的時代過去了。 楚國的軍事技術較為發達,士兵大規模著用水犀(生活在長江流域的犀牛,因其近水,故稱「水犀」)、象皮製成的鎧甲,甚至盾牌也大量採用這種材質。楚國兵員眾多,大量捕殺犀、象,成為這些動物在長江流域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楚人還發明了雙手劍,但是雙手劍的大量配備是在吳國。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