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書範文
1. 課題論證書怎麼寫啊
一、 課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由於其結構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徵。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後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正文、討論或建議、結論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結論、分析與討論、參考文獻和附錄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書面材料。由題目、引言、正文、結尾等幾部分組成。 至此可見,課題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但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種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一篇完整的教育課題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部分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科兩個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並表明對報告的所有權。附錄和參考資料是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註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 二、撰寫課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課題報告的開場白。引言部分必須說明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的緣由和重要性;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情況,存在什麼問題;本研究的目的,採用什麼方法,計劃解決什麼問題,在學術上有什麼意義等。要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應該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對前人的工作隨意否定,或輕易斷言此問題前人沒有研究過,屬於 歷史空白,這是不妥當的。怎樣開頭為好,應根據課題報告的內容、各人的寫作風格等因素全面考慮後確定。但必須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著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餘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課題報告的主體,占報告的絕大部分篇幅;是課題報告的關鍵部分,體現著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所以,必須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各種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在正文部分敘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要寫好正文部分,都必須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後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過程,最後得出正確的觀點。並以觀點為軸心,貫穿全文,用材料說明觀點。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這是基本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往往易出現兩種毛病:一種是只限於表述自己的論點,而缺乏科學的論證;只有論點,沒有材料,缺乏說服力。另一種毛病是羅列大量材料,平鋪直敘,看不出其主要論點是什麼。出現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於沒有能以確鑿的論據來說明論點,做到論點與論據的統一。為了科學、准確、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還應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而採用圖、表、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的情節。當然,選用的圖、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確無誤。 3.結論 課題報告的結論部分是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結論必須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什麼問題尚待研究。有的報告可以不寫結論,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對結果開展一番討論;有的報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議;有的報告不專門寫一段結論性的文字,而是把論點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個部分。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報告。都必須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內容的簡單重復,更不是談幾點體會,喊幾個口號。寫結論必須十分謹慎,措詞嚴謹,邏輯嚴密,文字簡明具體,不能模稜兩可,含糊其辭。
2. 引進儀器論證書怎麼寫
一、 課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由於其結構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徵。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後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正文、討論或建議、結論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結論、分析與討論、參考文獻和附錄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書面材料。由題目、引言、正文、結尾等幾部分組成。 至此可見,課題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但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種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一篇完整的教育課題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部分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科兩個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並表明對報告的所有權。附錄和參考資料是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註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 二、撰寫課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課題報告的開場白。引言部分必須說明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的緣由和重要性;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情況,存在什麼問題;本研究的目的,採用什麼方法,計劃解決什麼問題,在學術上有什麼意義等。要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應該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對前人的工作隨意否定,或輕易斷言此問題前人沒有研究過,屬於 歷史空白,這是不妥當的。怎樣開頭為好,應根據課題報告的內容、各人的寫作風格等因素全面考慮後確定。但必須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著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餘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課題報告的主體,占報告的絕大部分篇幅;是課題報告的關鍵部分,體現著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所以,必須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各種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在正文部分敘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要寫好正文部分,都必須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後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過程,最後得出正確的觀點。並以觀點為軸心,貫穿全文,用材料說明觀點。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這是基本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往往易出現兩種毛病:一種是只限於表述自己的論點,而缺乏科學的論證;只有論點,沒有材料,缺乏說服力。另一種毛病是羅列大量材料,平鋪直敘,看不出其主要論點是什麼。出現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於沒有能以確鑿的論據來說明論點,做到論點與論據的統一。為了科學、准確、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還應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而採用圖、表、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的情節。當然,選用的圖、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確無誤。 3.結論 課題報告的結論部分是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
貧窮是一筆財富 真正從貧窮中找到自信而獲得發展的人是會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的,因為他們知道是貧窮給了自己無盡的財富。我就是窮人隊伍中的一員,雖然自己離成功還很遙遠,但當重新回望走過的路時卻感受到了貧窮帶來的富足。 貧窮讓我懂得了生存的重要和艱難,為了活下去就得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貧窮讓我經歷了各種困苦的磨練,鍛造了我極強的適應能力。對於白眼、飢寒、孤寂和失落,都有了很強的抵抗性,如今再次面對它們時自己完全可以一笑而過,只當過往的煙雲;貧窮將我從無助的寒潭中帶到友誼和關愛的篝火旁,即使在寒冬也可以感受到陣陣春暖;貧窮給了我一股無窮的動力,每天我用它來追尋成功;貧窮使我讀懂了知識和智慧遠比黃金和寶石重要,只有他們才能開啟成功之門……難道這些用金錢能買得到嗎?我想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我物質上的貧窮卻帶給了我精神思想上的富有。 偉大的林肯總統小時候連算術書都買不起;從小在貧困家庭中長大的拿破倫成了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偉大的發明家諾貝爾從小身體虛弱,家裡很貧窮……假如他們出生在豪門,也許他們的名字就無法名垂千古了。我想正是因為貧窮促使他們不斷改造自己,最終取得成功。貧窮給了他們很多看起來悲慘但最終卻是美好的東西。 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位貧困生寫的這樣一段話:貧窮但卻自信樂觀,即使在最陰暗的角落走路,心也要向著光明,時時發現陽光的溫暖和燦爛。貧困生如果僅寄希望於外界的補助來擺脫困境,那隻能導致貧困一生,而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只要擁有了自信、勤奮和真誠,最終將無所不有。我曾經一度為這段話觸動過並作了深刻地思考,想必這是「人窮志不窮」的最好引證了。 我們是貧困生,這是生與俱來的事實。但我們可以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害怕貧窮,我們不需要擔心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我們仍可大膽地追逐自己的夢想。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自信和努力,換一種角度一種思維,世界依然美好。雖然貧窮但卻可以獲得貧窮賜予的而別人永遠無法得到的一筆財富。 貧窮是一筆財富,看你如何去挖取……
4. 論文中可行性論證是什麼怎麼寫
是指寫論文時所具備的研究基礎、已具備的條件和尚需解決的問題。
要寫在基礎知識方面、理論准備方面以及相關資料的掌握、科學調研(調查)成果、科學實驗手段和工具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哪些基本條件,能夠對論文的完成提供足夠的支撐、支持。
(4)論證書範文擴展閱讀
選題的八大原則:
課題指南中的選題大多並不是具體研究題目,而是給定的問題研究范圍,從指南選題到具體項目申請書中的研究題目,中間要做課題限定工作,到底限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選題的原則問題。
1.價值原則。重要性,理論價值(對原有理論體系的完善補充、突破、改善等),應用價值,現實意義。
2.前沿性原則。要有戰略眼光,有國家視角,對未來有導向作用。
3.創新原則。不能重復,如果之前有類似的,即不要考慮。選題應有新意,有亮點。
4.可行性原則。團隊研究人員可以研究,團隊擁有的硬體資源可以支撐。條件包括研究水平與能力,資料佔有優勢與研究時間的保證等。
5.適度原則。大小要合適,難度要適中。
6.累積性原則。個人和團隊都要有研究積累,尤其是項目主持人應該有比較過硬的相關研究前期成果。
7.興趣原則。結合自身興趣做研究,突出興趣,有利於與其他申請者避開競爭。
8.精準性原則。題目20字以內,而且不應該有副標題。題目簡潔明了,但要清晰准確的表達,真正好的標題。
是可以跟後面的三個關鍵詞配套呼應的,研究的問題對象與范圍不應該超過三個關鍵詞。擬定好的標題,已經成功吸引到了評審老師,但是決定項目是否通過,還要看其研究意義。
5. 怎樣寫一封報告書範文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寫作方法
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含義
調查報告又叫調查研究報告,應該說後者是它更准確的名稱。因為它不僅是調查的產物,更是研究的產物。調查報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況,並通過對調查所得情況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見解。因此調查報告是根據某一特定目的,運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對某一事務或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周密的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後,將這些調查和分析的結果系統地、如實地整理成書面文字的一種文體。像考察報告、調研報告及××調查等都是常見的調查報告體裁。
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特點
1.真實性。真實性是調查報告首要的、最大的特點。所謂真實性,就是尊重客觀事實,靠事實說話。這一特點要求調研人員必須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求實的精神,徹底拋棄假大空的虛偽作風,不僅報喜,還要報憂,不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績,還要准確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才能寫出真實可靠,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調查報告。
2.針對性。這是調查報告所具有的第二個顯著特點,這是由具有很強的工作針對性所決定的。一般來說一項調查研究工作,特別是大型調查研究,要花費較大的時間、人力和物力,不是隨意組織進行的,而是針對一些較為迫切的實際情況,解決某些實際問題而進行的。因此調查研究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調查報告的寫作上,必須中心突出,明確提出所針對的問題,明確交待這一問題所獲得的事實材料,分析出問題的症結所在,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和對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調查報告的寫作過程中所採用的事實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問題帶有普遍性。這種典型特點在總結經驗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調查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4.系統性。調查報告的系統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調查材料所得出的結論,必須是具有說服力,把被調查的情況完整地、系統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擺出結論,而疏漏交待事實過程和必須的環節。因為這樣的疏忽勢必造成不嚴密、根據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這里所說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並不是要求在調查報告的寫作過程中,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要方面,寫出結論的推理過程。
總的來說,調查報告就是論證系統,邏輯嚴密,擺事實,講道理,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從而使之成為科學決策的可靠資料。
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類型
從內容性質分,調查報告有以下六種:
1.專題型調查報告。專題型調查報告,就是側重某個問題進行較深入的調查後形成的報告,這類報告一般常常在標題上反映出來。它能及時揭露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研究急需解決的具體的實際問題,並根據調查的結果提出處理意見,或者對策,或是建議。
2.綜合型調查報告。它是以綜合調查眾多的對象及其基本情況為內容、作全面系統的調查和反映的報告。具有全面、系統、深入和篇幅較長的特點。它與專題調查報告的主要區別點就在於它的綜合性上。它使讀者可以從報告中看到事物的相對完整的「鳥瞰圖。」
3.理論研究型調查報告。這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撰寫的報告,它以收集、分類、整理資料並提出問題、報告結論為特點,大多發表在學術刊物上,或載於學術著作中。
4.實際建議型調查報告。這是由於實際工作需要而寫的調查報告,其主要內容是為預測、決策、制定政策、處理問題等進行調查所獲得的材料及有關的建議。
5.歷史情況型調查報告。這是根據需要以歷史情況為對象進行調查而形成的調查報告。它可以供人們了解某一事物或問題的歷史資料和歷史真相。
6.現實情況型調查報告。它是以正在發生、發展的一些現實生活為對象進行調查後所形成的調查報告。人們可以通過它了解和認識某些事物和問題的客觀現實情況,以作為其它認識活動的依據或參考。另外,有些調查報告可以是以上幾種類型的結合形式。 ...四、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寫法
不同類型的調查報告,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寫法是相通的。
調查報告的寫作方法,一是熟悉調查報告的結構特點;二要把握調查報告的寫作程序。
(一)調查報告的結構
一般來說,調查報告的內容大體有:標題、導語、概況介紹、資料統計、理性分析、總結和結論或對策、建議,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調查報告結構,就包括標題、導語、正文、結尾和落款。
1.標題
調查報告的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類。所謂單標題,就是一個標題。其中又有公文式標題和文章式標題兩種。公文標題為「事由+文種」構成,如《浙江省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情況的調查報告》。文章式標題,如《××市的校辦企業》;其二是標明作者通過調查所得到的觀點的標題,如《調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謂雙標題,就是兩個標題,即一個正題、一個副題。如《為了造福子孫後代--××縣封山育林調查報告》。
2.導語
導語又稱引言。它是調查報告的前言,簡潔明了地介紹有關調查的情況,或提出全文的引子,為正文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導語有: ①簡介式導語。對調查的課題、對象、時間、地點、方式、經過等作簡明的介紹; ②概括式導語。對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課題、對象、調查內容、調查結果和分析的結論等)作概括的說明; ③交代式導語。即對課題產生的由來作簡明的介紹和說明。
3.正文
正文是調查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敘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說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 ①根據邏輯關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採用。 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4.結尾
結尾的內容大多是調查者對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調查報告的結尾方式主要有補充式、深化式、建議式、激發式等。
5.落款
調查報告的落款要寫明調查者單位名稱和個人姓名,以及完稿時間。如果標題下面已註明調查者,則落款時可省略。
(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寫作程序
一般來說,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寫作要經過以下五個程序:
1.確定主題
主題是調查報告的靈魂,對調查報告寫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確定主題要注意:
報告的主題應與調查主題一致;
要根據調查和分析的結果,重新確定主題;
主題宜小,且宜集中;與標題協調一致,避免文題不副。
2.取捨材料
對經過統計分析與理論分析所得到的系統的完整的調查資料,在組織調查報告時仍需精心選擇,不可能也不必都寫上報告,要注意取捨。如何選擇材料呢? ①選取與主題有關的材料,去掉無關的,關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質的材料,使主題集中、鮮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點與面的結合,材料不僅要支持報告中某個觀點,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氣」;
3.在現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較、鑒別、精選材料,選擇最好的材料來支持作者的意見,使每一材料以一當十。
3.布局和擬定提綱
這是調查報告構思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布局就是指調查報告的表現形式,它反映在提綱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擬定提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調查材料進一步分類,構架的過程。構架的原則是:圍繞主題,層層進逼,環環相扣。提綱或骨架的特點是它的內在的邏輯性,要求必須綱目分明,層次分明。
調查報告的提綱有兩種,一種是觀點式提綱,即將調查者在調查研究中形成的觀點按邏輯關系一一地列寫出來。另一種是條目式提綱,即按層次意義表達上的章、節、目,逐一地一條條地寫成提綱。也可以將這兩種提綱結合起來製作提綱。
4.起草社會實踐報告
這是調查報告寫作的行文階段。要根據已經確定的主題、選好的材料和寫作提綱,有條不紊地行文。寫作過程中,要從實際需要出發選用語言,靈活地劃分段落。
在行文時要注意:①結構合理(標題、導語、正文、結尾、落款);②報告文字規范,具有審美性與可讀性,如:制定優惠政策,引進急需人才,運用競爭機制,盤活現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條目觀點);③通讀易懂。注意對數字、圖表、專業名詞術語的使用,做到深入淺出,語言具有表現力,准確、鮮明、生動、朴實。
5.修改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起草好以後,要認真修改。主要是對報告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進行檢查,加以增、刪、改、調。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後,才能定稿向上報送或發表。
6. 論點論據寫完後有一個論證,論證怎麼寫啊
轉給你一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相對於2003年的「考試大綱」的寫作部分,2004年的大綱坐了比較大的改動。如何解讀大綱變動的這些部分,是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寫作的關鍵。
下面我們就來看究竟有哪些變動,這些變動暗示了我們些什麼。
一.文體名稱的更改
相對於2003年的寫作大綱,2004年的寫作大綱最引人矚目的變動就是文體名稱的改變。
2003年的考試大綱把可能考試的寫作「文體」分為三種類型:文章摘要、立論型作文以及評論型作文。2004年的考試大綱依然把可能考試的寫作文體分為三種類型。相對於2003年的文體名稱,2004年的文體名稱依次變更為:文字材料綜述、論說文以及論證有效性分析。2003和2004年前面兩種文體,究竟有什麼聯系和變動,我們在這里暫且不去研究。我們現在關心的只是2003年的「評論型作文」和2004年的「論有效性分析」之間的關系。
2003年的「評論型作文」,顧名思義,首先它是一種材料作文,也就是說試題一開始就會給我們提供一份材料,在佔有和分析這份材料的基礎上再進行我們的寫作。其次,所謂「評論型作文」,寫作的重點就是要對試題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評論」。但是,評論的方式、切入點有各種各樣。也正因為如此,評論性的文體我們也可以繼續再分,比如我們就可以把「評論」分為文學評論、新聞評論、雜文以及書評等。按照內容和形式的劃分方法,我們可以對試題所提供的材料的觀點(論點)感興趣,並依次為切入點,主要對原材料成問題的論點進行評論,這就成了傳統的「駁論文」;我們也可以對其得出論點的論證過程感興趣,主要對原材料的邏輯性進行分析,這就是2004年考試大綱中所謂的「論證有效性分析」。所以,很顯然,「評論型作文」這個概念是比較寬泛的,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多種理解。另外,由於我們中國人過去很少從材料邏輯性和形式性的角度寫過「論證有效性分析」,經常看到的、讀到的「評論」主要是觀點和內容性的評論,也就是主要是思想性的評論,比如新聞評論。所以,只要一提到「評論型作文」,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要求我們對原材料的觀點和思想進行評論。而這種思想性的評論,恰恰不是我們的MBA「評論型作文」所要考試的文體。對於國人的可能的、普遍的誤解,2003年的大綱編寫者大概對此是有所預知的。所以,2003年考試大綱在解釋這種「評論型作文」的文體的時候,進行了如下的闡述:「試題陳述一個論證,要求考生對這一論證作出評論」。如何對試題所提供的論證進行「評論」?考試大綱為了防止考生的誤解,進一步補充說,考生主要應該從以下一些方面來對原材料進行評論。這些評論的方面主要包括:「論證在概念界定上是否清楚;論證方法是否正確;論據是否成立;論據是否足以支持結論;有無支持結論的更為有力的論據;推理有無錯誤或漏洞;論證的成立是否需要另外的條件;有無另外的解釋反對或削弱該論證,做何種修改可以使論證更為有力等。」唯恐考生誤解了這種文體,2003年的考試大綱在給出「評論型作文」樣題的時候,又不厭其煩地提醒考生這種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對上述論證進行評論。分析上述論證在概念、論證方法、論據及結論等方面的有效性。」——這實際上已經清楚地告訴了我們,MBA寫作考試的「評論型作文」實際上就是對原材料進行「論證有效性分析」。不僅如此,在2003年1月份的全國入學考試中,出題者在給出了「評論型作文」的材料之後,再次鄭重「提示」如下:「評論型作文思考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確並前後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該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論據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可惜,很多考生並沒有真正領會出題者的這番苦心和好心,依然把自己的文章寫成了傳統的「駁論文」,關心的依然只是原材料的觀點和思想,而對原材料的論證的有效性卻未加任何的分析。自然,這樣文不對題的作文不可能得到什麼好的分數的。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再次發生,2004年的考試大綱決定不再使用具有歧義性的「評論型作文」這個概念,而是直接使用「論證有效性分析」這個名稱。應該說,2004年的更名可以說是必要而及時的。「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題目名稱很清楚,就是要從邏輯的角度來分析材料的論證的有效性。重點在邏輯性「分析」,而不在思想性「評論」。
二.文體排序的更改
相對於2003年的寫作大綱,2004年的寫作大綱其次值得關注的變動就是文體排序的更改。
2003年「考試大綱」中說,「寫作試題分為三種類型」,它們依次分別是:文章摘要、立論型作文和評論型作文。並且還規定了,「文章摘要為必考題,立論型作文和評論性作文考其中一種」。立論型作文和評論性作文,「二者考其一」,這就增加了不確定性:究竟考哪一種文體?但是,在2003年1月份實際的考試之中,最後考試的卻是「評論型作文」。這很值得我們深思:評論型作文是不是我們將來MBA寫作的一種重要方向?甚至是每年必考題之一?而傳統的立論型作文是不是正在被MBA寫作所淘汰?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就得出結論說,2004年的MBA寫作就必然像2003年一樣只考評論型作文,而不考立論型作文。但是,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評論型作文在MBA寫作考試中毫無疑問是越來越重要了,它的重要性已經要遠遠超過傳統的立論型作文。大概正是由於這個緣故,2004年的「考試大綱」在這個方面相對於2003年的就有了細微但重要的差別。這種細微的差別首先體現在,三種作文題型也即考試文體的排序發生了變化。正如我們上面已經指出的,2003年大綱的排序依次是:文章摘要、立論型作文和評論型作文。「文章摘要」排在第一,並被規定為「必考題」,評論型作文排在最後。而2004年大綱的排序是: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和文字材料綜述。「論證有效性分析」被放在首要的位置。考慮到2003年考試大綱把它放在最後,但實際上又考了這種文體,現在2004年把它放在了最前面,可見,2004年繼續考這種文體的可能性依然是非常大的。
我們所以得出2004年很可能繼續考「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文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同樣是2004年考試大綱透露給我們的消息。仔細研讀2004年「綜合能力考試大綱」的「考試內容與題型」的「序言」,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段似乎很不起眼、但無疑是最重要的文字:「綜合能力考試由條件充分性判斷、問題求解、邏輯推理、寫作等四部分組成。旨在綜合測試考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及運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分析論證能力和寫作能力。」很顯然,上文中所謂的「綜合歸納能力、分析論證能力和寫作能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寫作考試所要測試的主要能力。果然,考試大綱在介紹「寫作部分」的時候,就直接指出了,「寫作題部分綜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里再次提到了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在寫作中測試「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個不言自明。但是,怎樣才能測試出考生的「綜合歸納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分析能力)來呢?雖然任何一種文體(自然也包括論說文)都可以測試出考生的這兩種能力,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不同的文體在這兩種能力的測試上,側重點肯定是有所區別的。我們認為,「文字材料綜述」側重於測試考生的「綜合歸納能力」(概括能力),而「論證有效性分析」則側重於測試考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分析能力)。所以,我們預計,2004年考「文字材料綜述」和「論證有效性分析」這兩種文體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
但是,預測終歸只是預測,可能性也並非就等同於必然性。最後考什麼文體,關鍵還是看出題者的「一念」。至於在此之前的寫作復習方案以及側重點,當然還得由你考生自己去判斷和制定。
三,文體要求的更改
對於這種文體的要求,2004年的考試大綱和2003年的考試大綱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下面是2003年考試大綱關於「評論型作文」這種文體的要求:
試題陳述一個論證,要求考生對這一論證作出評論。評論的內容由考生根據試題的內容自己決定,可能但不一定包括:論證在概念界定上是否清楚;論證方法是否正確;論據是否成立;論據是否足以支持結論;有無支持結論的更為有力的論據;推理有無錯誤或漏洞;論證的成立是否需要另外的條件;有無另外的解釋反對或削弱該論證,做何種修改可以使論證更為有力等。
立論型作文和評論型作文綜合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能力,鼓勵考生發揮創造性。
2004年考試大綱關於「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文體的要求如下:
論證有效性分析題的題干為一段論證,要求考生對題干所陳述的論證做出分析與評論。
分析與評論的內容由考生根據試題自己決定,可以但不一定包括:論證在概念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准確並前後一致;論證方法是否正確;該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有無支持結論的更為有力的論據;推理有無錯誤或漏洞;論證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有無另外的解釋反對或削弱該論證,作何種修改可以使論證更為有力等。
應該說,這兩份大綱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區別,雖然更細仔的研究表明,2004年的大綱更加清楚明了,更加嚴謹科學了。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注意到以下兩點細微但卻是不能忽視的差別。
首先,2003年的大綱只是模糊地「要求考生對這一論證作出評論」。何謂作出「評論」?雖然大綱隨後馬上給予了解釋和補充,但無庸諱言,正如我們上面的分析所顯示的,「評論」這個概念太寬泛,容易引起考生的誤解。對此,2004年的大綱則在「評論」之前再增加了「分析」一詞:「要求考生對題干所陳述的論證做出分析與評論」。不再只是單純的「評論」,而是「分析和評論」。也就是說,你可以對題乾的論點進行「評論」,但是這種「評論」必須是在對題干論證的有效性的分析的基礎之上的「評論」。沒有這種「分析」做基礎的「評論」,是不合要求的。
其次,2003年大綱主張,無論是「立論型作文」還是「評論型作文」,都「鼓勵考生發揮創造性」。但是,在2004年的大綱中,「鼓勵考生發揮創造性」這項政策只是出現在「論說文」這種題型和文體之下,在有關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題型和文體的大綱中,我們已經看不到這種對「創造性的鼓勵」。這說明了什麼?我們的理解是,如果把「批判性」看作是一個和「創造性」相對立的概念,那麼,論說文的寫作確實是以考生的「創造性」的發揮為前提的,而「論證有效性分析」則更多地是測試考生的分析能力,它要求的是考生的「批判性」。所以,嚴格說來,2003年的大綱在「評論型作文」的要求上是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自相矛盾的,或者至少是存在著某些歧義和含混的。值得慶賀的是,2004年的大綱已經去掉了這些歧義、含混,乃至矛盾。應該說,2004年關於論證有效性分析的「大綱」是科學的、嚴謹的。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這份大綱,並按照這份大綱的精神和要求去復習應考。
7. 項目論證書模板是什麼樣的誰有範文嗎謝謝
建議參考《國家資助項目申報與融資研究》裡面關於項目申報,項目模板,都有。
8. 論文選題論證怎麼寫
調查報告的選題論證:
一、選題的來源和意義
二、當前的研究綜述現狀
三、本研究的切入點和突破點
四、研究設計
五、完成本研究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