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乳房脹痛文獻

乳房脹痛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17 07:54:38

1. 乳腺增生是什麼

乳腺增生是乳腺組織增生及退行性變,與分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本病好發於中年婦女,青少年和容絕經後婦女也有發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現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結節。有以下症狀:

一、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與乳腺增生也會有關系,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認知,因為乳腺增生的發病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內分泌激素失調所致,大多數患者表現出乳房脹痛有腫塊,但也有女性會表現出月經不調的症狀,患者也應警惕月經不調帶來的危害。

二、經前經後疼痛

乳腺增生的危害嚴重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內有腫塊,而臨床檢查時卻僅觸及增厚的乳腺腺體,有極少數青春期單純乳腺小葉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數患者則需治療。

三、癌變

乳腺增生好發於25-50歲,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內向的女性,乳腺增生患者應警惕癌變,雖然乳腺增生的癌變幾率很小,乳腺增生一般是不會發生癌變的,但是醫學研究表明,乳腺增生與癌變有一定的關聯,導管上皮增生不伴有細胞異形癌變率有1%-2%,如伴有細胞異形可上升到2%-4%,重度異形的會有75%-100%的可能癌變。

3、保持好心情:乳房腫塊最怕的就是心情好,因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會被壞情緒阻撓,孕激素分泌就不會減少,乳腺就不會因受到雌激素的單方面刺激而出現病變。

2. 哺乳期乳房有灼熱感和神經痛是否正常

是的 因為哺乳期會有憋奶的現象 偶爾會有些炎症現象 ···

3. 哺乳期乳房有灼熱感和神經痛是否正常大神們幫幫忙

濕疹(中醫稱濕毒)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得了帶狀皰疹,1~3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民間所傳: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發現嚴重後果。帶狀皰疹的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應及早請醫生確診,積極治療。一、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後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 如果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麼希望你點擊「採納」, 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答其他朋友的問題.月經_安全期 www.9010s.com

4. 乳母右奶漲而且痛,有點燒

漲奶的原因

漲奶主要是因為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婦從孕末期就開始有初乳,當胎盤娩出後,泌乳激素增加,刺激產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圍組織膨脹,在產後第3、4天達到最高點。如果媽咪在寶貝出世後未能及早哺喂,或哺喂的間隔時間太長,或乳汁分泌過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無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內乳汁淤積,讓乳房變得腫脹且疼痛。此時乳房變硬,乳頭不易含接,媽咪會因怕痛而減少餵奶次數,進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漲奶。

預防漲奶的最好方法

讓寶貝及早開始吸吮,在出生半小時內開始哺喂母乳,這樣乳汁分泌量也會較多。注意哺喂次數,約2-3小時1次,以移出乳汁,保證乳腺管通暢,預防漲奶。

如果乳汁分泌過多,寶貝吃不了,應用吸奶器把多餘的奶吸空。這樣既解決產婦乳房脹痛,又能促進乳汁分泌。

解決漲奶8法

一般情況下,及時多次吸吮l-2天後,乳腺管即可通暢。但是乳房過度腫脹,媽咪往往疼痛難熬,此時可採取以下辦法舒緩不適——

1. 熱敷

熱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塊變得通暢,乳房循環狀況改善。熱敷中,注意避開乳暈和乳頭部位,因為這兩處的皮膚較嫩。熱敷的溫度不宜過熱,以免燙傷皮膚。

2. 按摩

熱敷過乳房後,即可按摩。乳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以雙手托住單邊乳房,並從乳房底部交替按摩至乳頭,再將乳汁擠在容器中。

3. 藉助吸奶器

奶脹且疼得厲害時,可使用手動或電動吸奶器來輔助擠奶,效果不錯。

4. 熱水澡

當乳房又脹又疼時,不妨先沖個熱水澡,一邊按摩乳房,感覺會舒服些。

5. 溫水浸泡乳房

可用一盆溫熱水放在膝蓋上,再將上身彎至膝蓋,讓乳房泡在臉盆里,輕輕搖晃乳房,借著重力可使乳汁比較容易流出來。

6. 冷敷

如果奶脹疼痛非常嚴重,可用冷敷止痛。一定要記住先將奶汁擠出後再進行冷敷。

7. 民間偏方

可用生大餅(即發酵麵粉)兩個,壓成扁圓形,分敷兩側乳房,每隔24小時換一次,效果也很好。

8. 看醫生

如果腫脹無法緩解,疼痛繼續,可請醫生開止痛葯。

漲奶時如何餵奶

* 如果乳房腫脹得很硬,須利用上述辦法使其變軟,這樣寶貝才容易含住奶頭。

* 還可以將乳汁擠出,喂給寶貝。

參考文獻:http://www.wiselife.cn/Article/plmm/5790.html

5. 雙側乳腺增生症是什麼,這是什麼病症

絕大多數的臨床乳腺增生為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為婦女常見病,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青少年較少見,經絕期後婦女少見。男性極少見。近期文獻報道屍檢中有乳腺增生的婦女約有58~89%。在西方發達國家約有1/3的婦女患此病。另有統計,因乳腺病變而活檢者有60%是乳腺增生症。國內報道發病率為10%左右,患病率為38.8~49.3%。但真正有臨床症狀的約佔50%,城市患病率高於農村。
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症患者年齡多在30~50歲之間,尤以未婚女子或已婚而未生育者,或雖曾生育而未曾授乳者較為多見。患者大多月經期短,且量稀少,表示患者的卵巢內分泌有某種紊亂。其乳腺多為發育較差的小乳腺,其中有半數因腺管增厚可有結節感,但此種表現一般僅局限於乳腺的某一部分,而在肥胖婦女往往不能觸及。乳腺內除偶有並存的腺纖維瘤以外。無其他腫塊可及,但乳頭有時有血清樣的溢液。
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症突出的症狀是乳腺的間歇性疼痛。疼痛或為彌散性的鈍痛,或為局限性的刺痛,一般僅累及一側乳腺,也可同時累及兩側而以一側較重。疼痛大多僅限於乳腺的某一部分,約50%位於外上部,20%在中上部。痛處大多有壓痛,有時可很劇烈而成為本病的主要症狀。
可以常喝德甫的茹淑寧檫,以調節體內平衡,預防乳腺疾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6. 請問女生乳房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很多煩惱。乳房常見的疾病有很多,涪陵和美婦產醫院專家接下來將簡要介紹這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涪陵和美婦產醫院專家介紹 常見疾病 一、乳頭皸裂 乳頭和乳暈部位發生大小不等的皮膚裂傷,稱為乳頭皸裂。多發生於哺乳期婦女,是因為乳頭受到嬰兒吸吮的機械性刺激或局部病變所致。 二、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組織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現為乳房脹痛,乳內出現明顯腫塊,體檢可見乳房腫大,皮膚潮紅,而且局部皮膚溫度升高,並出現寒戰高熱。主要是因為乳汁淤積、細菌感染所致。多見於初產婦, 產後2~4周左右,常在乳頭皸裂後發生。症見乳房紅腫、疼痛、有硬結 並伴有發燒、寒戰等,早期可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三、乳房增生瘤 多發於30~45歲的婦女。腫塊可見於一側或雙側乳房。患者在月經前一周感到乳房脹滿腫瘤,睡眠差,腫塊外形不規則,大小不一,呈圓形或橢圓形,月經來潮後消失。 四、乳腺導管乳頭瘤 多發於40~45歲婦女。腫瘤體小而質軟,疼痛不明顯,乳頭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惡變為乳頭癌,懷疑有乳腺導管內腫瘤時,可進行乳腺管X線造影,確診後應及早施行手術。 五、乳腺囊腫 常見於50歲左右婦女。多為乳房受暴力沖擊後,其小血管皸裂出血形成血腫,血液被吸收和破壞掉後形成囊腫。患者感到乳房鈍痛和不適,腫塊用手觸及時與皮膚無粘連,質地較軟,有活動感,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六、乳房脂肪瘤 多發生於中年婦女。呈單邊生長,生長較慢,腫塊為圓形或不規則分葉狀,邊緣清楚柔軟,治療以手術摘除為主。 七、乳腺癌 常見於中老年婦女。腫塊生長較快,質地堅硬,邊界清楚,表皮呈橘皮樣改變;早期疼痛較輕,晚期加劇;癌腫塊破潰後形成茶花樣潰瘍。早期發現應及時去醫院進行乳房根治切除手術,配合化療及放療。 八、乳疼症 在月經前一周開始發生。表現為乳房脹疼加重,甚至不敢觸碰乳頭,而月經來潮後逐漸消失,下一月經周期重新出現,乳房檢查無明顯腫塊。可按經前期緊張症進行治療。多數2~3年內可自行消失。 九、乳房纖維腺瘤 是一種良性腫瘤,多見於中年婦女。由乳腺和纖維結締組織異常增生而形成。患者一般無任何症狀,月經過後也不消失。腫塊好發於乳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質地堅硬,邊界清楚,無壓痛,有移動感,癌變機會較少。可在早期進行手術切除,愈後良好。 十、乳房濕疹 乳房濕疹屬中醫學「乳濕毒瘍」范疇。表現為乳頭、乳暈及周圍皮膚出現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皰疹或小水泡,瘙癢,皰疹破後會出現點狀滲出及糜爛,慢性時還可出現乳頭、乳暈部皮膚增厚,變得粗糙。 涪陵和美婦產醫院專家祝你健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涪陵和美婦產醫院

7. 乳腺增生如果長期不治會不會轉成乳腺癌

首先必須明確這兩種病有著質的不同。乳腺增生病是良性的,非腫瘤性疾病。乳腺癌則是乳房的惡性腫瘤。兩種病的治療、預後大相徑庭。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們來討論這兩者的關系。

① 乳腺增生病與乳腺癌在發病因素上有相似的特徵:乳腺增生病與乳癌雖然屬兩種不同性質的疾病,但兩者均由內分泌失調引起,而且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在流行病學方面,兩者都與精神因素,婚育胎產哺乳因素有關,乳腺增生病的發病危險因素也是乳癌的發病危險因素,這說明在發病機制上有相似之處。

② 乳腺增生病與乳腺癌在臨床表現上有相似之處,常常相互誤診:乳腺增生病與早期乳腺癌在臨床表現上都以腫塊為主,乳腺腫塊是診斷乳腺增生病的依據;據大多數和乳腺癌患者也是以乳腺腫塊為症發症狀,因而兩者在診斷上常常相互誤診。特別是乳癌患者中約五分之一病人臨床表現不典型,更增加了誤診的因素。比如有些乳癌的腫塊邊清楚或比較清楚;有些乳癌的腫塊活動度好;還有乳癌的腫塊呈多發。這些病狀符合乳腺增生病的特徵,所以在臨床上,臨床表現不典型的乳癌常常被誤診為乳腺增生病。有人統計臨床誤診率在12—16%左右。國內有單位報道臨床檢查251例乳腺癌患者被誤診為乳腺增生病者104例。26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被誤診為乳腺癌者58例,臨床上,把早期乳癌或不典型乳癌診為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癌誤診拄要原因。

③ 乳腺增生病與乳癌可以相伴發生,乳腺增生病可掩蓋乳癌的症狀
國外的學者早就發現了乳癌標本中常伴有乳腺囊性病,文獻記載乳癌伴囊性病的比例為20—80%之間。國外學者曾報道1—22例乳腺癌標本做邊界的切片以後,發現77%有能在顯微鏡下顯示的小囊腫,27%有能用肉眼看到的大囊腫病。國內權威醫院病理教研組曾對519例乳腺病病理分析,發現乳癌標本中有83%是與乳腺腺性小葉增生相並存,這些說明乳腺增生病與乳癌可以同時發生。

在臨床下,有些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不堅持定期檢查,以致在癌腫出現後,還以為是原來增生病的腫塊,從而延誤了治療。乳腺增生病的存在,能夠掩蓋新生癌腫的發現,所以我們強調廣大婦女應堅持定期做乳房的自我檢查和定期到醫院做專科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④ 某些類型的乳腺增生病是乳癌的癌前病變
醫生提醒說,從理論上講,任何癌腫都是細胞增生的最終惡果,是細胞增生在量變的基礎上發生的質變。它經歷了輕度增生—高度增生—非典型增生—細胞突變—癌性增生的過程。所以僅從這個意義上看,乳腺增生病最終可以發展為乳癌。但由於增生的發展不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多數增生細胞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不再繼續發展,停滯在某一階段,同時既使是發展到癌前增生,只要沒有變成癌腫,仍然是可逆的,所以籠統地把乳腺增生病看作是乳癌的癌前病變是不夠科學的。這只能給患者帶來精神上巨大的恐懼和不安,這種恐懼不安的不良心理感受又構成了促進和加速乳癌發生危險因素。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乳腺增生病同能發展成乳癌。

在乳癌的發病中,大多數乳癌來自導管上皮。根據乳腺導管上皮增生和程度和形態,可將導管上皮增生分為有:非典型增生和無非典型增生兩類。而有非典型增生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發展成乳癌的可能性比無非典型增生的乳腺病患者高6—18倍之多。非典型增生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程度,只有重度的非典型增生與乳癌關系密切,所以將重度非典型增生稱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在病理類型上,國外大量資料表明,乳腺囊性病,特別是肉眼可見的大囊腫病患者乳癌的可能性較大,病理上肯定了乳腺囊性增生病更容易發生重度非典型增生,也可視為乳癌的癌前增生。

從病理角度來講這樣我們可以把乳腺增生病大體分為兩類:一類為一般性增生,一類為癌前增生,只有重度非典型型增生和部分囊性增生病可以認為是乳癌的癌前病變。我們應當強調,在各種類型的乳腺增生病中,癌前增生的比例不足20%,而嚴重的非典型增生佔3%-6%左右。並且我國婦女乳腺增生病以腺性增生為多見,所以如果患有乳腺增生病,只要積極治療,還是可以達到良好的預防作用的。

8. 我的乳房有分泌物是雜回事

可能是這個 乳頭溢液是乳房病的常見症狀,婦女在非哺乳期的乳汁分泌稱為溢乳症,未婚女性及婚後已生育的女性,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表現為雙側乳頭自然少量溢出或擠壓流出,色乳白或純清不帶血,也有是表現為單側乳頭,與乳房大小無關。溢乳的原因是因為體內催乳素分泌過多。引起高催乳素的病因很復雜,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可以是全身原因,也可是局部原因。首先生孩子後連續多次人流,造成體內催乳素水平升高;由於睡眠不好,長期服用鎮靜葯、安眠葯者;有肺結核或腸結核在治療中長期服用抗癆葯物者;婚後女性因帶環不適,需要長期口服避孕葯者;此外垂體功能亢進、垂體微腺瘤、下丘腦障礙及服用降壓葯物等。生理性多是性愛強力剌激,導致催乳素暫時性升高,很快就會恢復正常。未孕女性如果說出現泌乳伴隨閉經,則稱為閉經泌乳綜合征,會導致不孕。乳腺導管擴張症也會有少量乳汁樣的分泌物,部分乳腺增生的女性會出現溢乳,並伴隨乳房脹痛,其原因可能是內分泌紊亂所致。溢液如果帶血或完全是血性的,就要警惕乳癌的可能。總之,患有溢乳症的女性不能大意,也不必恐慌,應及時去醫院作詳細的檢查,如溢液塗片、空腹抽血查催乳素,甚至乳腺鉬靶,以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於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患者如受孕,異位內膜可有蛻膜樣改變。這種異位內膜雖在其他組織或器官內生長,但有別於惡性腫瘤的浸潤。本病發生的高峰在30~40歲。子宮內膜異位的實際發生率遠較臨床所見為多。如在因婦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時及對切除的子宮附件標本仔細作病理檢查,可發現約20~25%患者有異位的子宮內膜。 【病因學】 一、種植學說 最早(1921)有人認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系子宮內膜碎片隨經血逆流,通過輸卵管進入盆腔而種植於卵巢或盆腔其他部位所致。臨床上在月經期行剖腹探查時可在盆腔中發現經血,且經血中查見子宮內膜。剖宮手術後所形成的腹壁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種植學說的好例證。 二、漿膜學說 亦名化生學說,認為卵巢及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系由腹膜的間皮細胞層化生而來。副中腎管是由原始腹膜內陷發育而成,與卵巢的生發上皮、盆腔腹膜、閉鎖的腹膜凹陷,如腹股溝部的腹膜鞘狀突(努克管)、直腸陰道隔、臍等,都是由體腔上皮分化而來。凡從體腔上皮發生之組織,均有潛在能力化生成幾乎與子宮內膜不能區分的組織,因而腹膜間皮細胞可能在機械性(包括輸卵管通氣、子宮後位、宮頸阻塞)、炎性、異位妊娠等因素刺激下,易發生化生而成異位症的子宮內膜。卵巢表面的生發上皮因屬原始體腔上皮,更具有分化的潛能。在激素、炎症的影響下就可分化成胚胎時所能形成的各種組織,包括子宮內膜。卵巢是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中最易累及的部位,用化生學說很易解釋。種植學說不能解釋超越盆腔以外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原因。 三、免疫學說 1980年Weed等報道,異位內膜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巨噬細胞內含有鐵血黃素沉著及不同程度的纖維化。他們認為是由於異位內膜病灶做為異物,激活了機體的免疫系統所致。此後,許多學者從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等方面探討內異症的病因及發病機理。 (一)細胞免疫功能缺陷 1.T淋巴細胞功能缺陷;2.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功能缺陷:NK細胞是一群異質性多功能的免疫細胞,其功能特徵是不需抗體存在,不需經抗原致敏,即可殺傷某些腫瘤細胞或病毒感染細胞,在體內免疫監護中起重要作用。 (二)體液免疫功能缺陷 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發生的理論還有: ①淋巴播散學說。認為子宮內膜可經淋巴道播散,先後有人發現宮旁淋巴結及髂內淋巴結中含有子宮內膜組織。但這一學說的弱點在於區域性淋巴結中央很少見到內膜組織,常發部位也不符合正常的淋巴引流; ②血流播散學說。根據文獻報道,在靜脈、胸膜、肝實質、腎臟、上臂、下肢等均曾發現過異位的子宮內膜。一些學者認為最大可能是內膜經過血流播散至上述組織、器官而致,且曾在兔肺內引起實驗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但有人認為這些情況,雖可能是通過血行播散所致,但局部化生這一因素仍不能排除,因胸膜亦由體腔上皮分化而來。在胚胎期產生胚芽及中腎管時,有可能發生體腔上皮異位於其中,日後組織可化生而在各該部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論異位子宮內膜來源如何,其生長均與卵巢內分泌有關,臨床資料可以說明,如此症多半發生在生育期婦女(30~50歲佔80%以上),且常並發有卵巢功能失調。切除卵巢後,則異位內膜萎縮。異位子宮內膜的生長主要依靠雌激素,妊娠期孕激素分泌較多,異位內膜即受到抑制。長期口服合成孕激素如炔異諾酮,造成假孕,亦可使異位內膜萎縮。 【病理改變】 一、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 內膜由基底部向肌層生長,局限於子宮,故又名子宮腺肌病。異位的子宮內膜常彌散於整個子宮肌壁,由於內膜侵入引起纖維組織及肌纖維的反應性增生,使子宮一致性脹大,但很少有超過足月胎兒頭大者。不均勻或局灶型分布者一般以後壁多見,由於局限在子宮一部,往往使子宮不規則增大,酷似子宮肌瘤。切面可見增生的肌組織亦似肌瘤呈漩渦樣結構,但無肌瘤所具有與周圍正常肌纖維分開的包膜樣組織。病灶中間有軟化區,偶可見到散在的含有少量陳舊積血的小空腔。鏡檢所見的內膜腺體與子宮內膜腺體相同,其周圍由內膜間質所包繞。異位內膜隨月經周期而改變,但分泌期改變不明顯,表示異位的內膜腺體受孕激素影響較小。當受孕時,異位內膜的間質細胞可呈明顯蛻膜樣變,已如上述。 二、間質性子宮內膜異位症 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特殊類型,較少見,即異位的內膜僅有內膜間質組織,或子宮內膜侵入肌層後間質組織發展的范圍及程度遠遠超過腺體成分。一般子宮一致性增大,異位細胞散布於肌層或集中在某一區域,色黃,常具有彈性橡皮樣硬度,較肌瘤軟,在切面往往可以看到索狀小蟲樣突起,就可據以確立診斷。異位組織亦可向宮腔發展形成息肉狀腫塊,多發性,表面光滑,蒂寬與子宮肌壁有較大面積的直接連系,並可由宮壁向宮腔或沿子宮血管向闊韌帶內突出。向宮腔突出者致成月經過多甚或絕經後流血;向闊韌帶突出者可經婦科雙合診查出。間質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可有肺播散,甚至在切除子宮數年後還能發生。由於這種特點,有人認為間質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低底惡性的肉瘤。 三、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 內膜侵犯子宮以外的組織(包括由盆腔侵犯子宮漿膜層的異位內膜)或器官,常累及多個器官或組織。 卵巢為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發生的部位,佔80%,其次為子宮直腸窩之腹膜,包括子宮骶韌帶,子宮直腸窩前壁相當於陰道後穹窿部位,子宮頸後壁相當於子宮頸內口處。有時異位內膜侵犯直腸前壁,使腸壁與子宮後壁及卵巢形成緻密粘連,術中很難分離。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侵入直腸陰道隔而在陰道後穹窿粘膜上形成散在的黑紫色小點,甚至可形成菜花樣突起,酷似癌瘤,經活檢才能證實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此外如前所述輸卵管、宮頸、外陰、闌尾、臍、腹壁切口、疝囊、膀胱、淋巴結,甚至胸膜及心包膜、上肢、大腿、皮膚皆可能有異位內膜生長。 子宮直腸窩處異位子宮內膜,亦可在腹膜上形成紫黑色出血點或積血小囊,包埋在粘連嚴重的纖維組織中,鏡檢可見典型的子

9. 如何看待乳腺疾病

年輕人不得乳腺病?

一個媽媽領著女兒掛乳腺門診,她對醫生說的第一句話是:為什麼沒結婚,還能得乳腺病。不是結婚後才得嗎?

乳腺疾病並不是中老年女性的專利!

有一種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纖維腺瘤」,專門找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大多數是洗澡時,自己發現,原來根本沒有任何感覺。

歌手姚貝娜34歲,未婚,也是年輕的乳腺癌患者,為什麼出現乳腺癌低齡化得現象呢?

原因:遺傳因素;單身主義,不婚,不育,不哺乳;熬夜引起得內分泌紊亂。過度吃油膩美食;肥胖;生活及工作,學習壓力大;吸煙飲酒等。這些都是引起乳腺疾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年輕女性患乳腺癌死亡率比中老年乳腺癌高。主要原因還是認為自己年輕,疏於自檢或體檢,乳房有問題羞於就診。

美胸匯小編同時意識缺乏,工作壓力大,女性激素是乳腺癌的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而年輕女性內分泌功能旺盛,促使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

2.乳房疼痛就是乳腺癌?

好多女性乳房一發現疼痛,立刻反應的念頭就是:我的乳房是不是得了乳腺癌?為什麼有疼痛感?大量的事實證明:乳房的疼痛和乳腺癌沒有正相關,不是乳房越疼痛,越是有可能是乳腺癌,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大部分乳腺癌不伴有疼痛,因此,乳腺癌最初的定義是,無痛性腫塊。如果乳腺癌伴有乳腺增生或乳痛症,或乳腺癌晚期破潰,才會出現疼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是,隨著女性體內的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周期性疼痛。這些疼痛與乳房的水鈉儲留,精神緊張,熬夜,咖啡因等因素有關系。

合理的心理安慰和疏導,可以減輕乳房的疼痛。

3.乳腺增生容易轉癌?

在最全面的一本有關乳腺良性病學的專業書籍,鄭新宇教授的翻譯的《乳腺良性病變與疾病》中,闡述了,乳腺增生是什麼鬼?真正的「乳腺增生「這個名詞,是咱們中國人發明的。國外沒有這個病。乳腺增生只是乳腺正常發育及退化過程中的失常。

目前循證醫學的根據是,病理診斷為不典型增生的女性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但它的診斷一定是切除出來,經過病理醫生的證實後,才可以下結論。

而不是,摸摸後,就說:你的增生會轉癌!

4.按摩乳房能夠保健嗎?

經常有的女性說:乳房疼痛,按摩一下,可以嗎?還有的人說:經常自己按摩乳房防止得乳腺增生。

按摩乳房不能起到保健乳房的作用,有時候暴力按摩,反而會破壞乳房組織,引起不必要的後果。

乳腺增生和疼痛,都是和身體的激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激素,息息相關的,按不按摩,它都在哪裡,不增不減,不多不少。

5.喝豆漿與乳腺癌有關系嗎?

2017年2月1日,美國癌症研究會官方期刊《臨床癌症研究》發表文章表達觀點:在乳腺癌發生之前,長期持續吃染料木黃酮(大豆異黃酮中的最有活性的一種成分),可以提高人體對乳腺癌的整體免疫力,減少乳腺癌生長和復發風險。

但是,患乳腺癌的病人,美胸匯小編不建議吃高純度的大豆異黃酮,它沒有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作用。

6.副乳是因為肥胖嗎?

副乳,又叫多餘乳房,是在胎兒時,在母親肚子里,人和動物一樣,有兩排乳房的始瘠,就像哺乳動物肚皮上的兩排乳房一樣,一般6-8對。

其餘的乳房要在在出生前,完全退化,只留下胸前一對。如果沒有完全退化干凈,就會在腋下,腹部,腹股溝等處,遺留下乳房的痕跡,甚至可以見到小小的乳頭。

7.鉬靶比超聲准確?

有些患者來找醫生,直接說:我要做一個鉬靶,聽說這個比較高級。真實的情況是:首先,單純鉬靶和單純彩色超聲對於疾病的診斷了都不到90%,鉬靶對於年齡比較大,脂肪組織比較多,腺體少的女性更有優勢。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於腺體比較多,緻密性乳房,尤其囊腫和乳腺導管擴張,纖維瘤等有一定優勢。鉬靶因有放射線,也有它的局限性。

因此:鉬靶和彩色超聲對乳房的檢查側重點不同,建議先做彩色超聲檢查,或鉬靶,彩色超聲結合起來,一起檢查。

8.乳腺癌意味著死亡?

眾所周知,乳腺癌是目前女性腫瘤的第一大紅顏殺手,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女性中占首位,但是死亡率卻遠遠低於很多腫瘤。

要做到像別人一樣乳腺癌手術後還能生存30幾年,現給出如下幾個建議:

首先:乳腺癌越早發現越好,定期的體檢和每個月的自我檢查都很重要。好多女性發現乳房腫塊後,不敢跟家人提起,也不敢就醫,耽誤了病情。

其次:配合度,也就是對一生的信任。對醫生的要求配合的越好,生存時間就越長。

比如:醫生讓連續服用5年的他莫西芬,好多人擔心副作用,吃一兩年就停用了,甚至有的人更短,這就直接導致腫瘤的復發。葯物的副作用與腫瘤的復發比起來,如何選擇?孰輕孰重?

9.戴文胸與乳腺癌有沒有關系?

戴有鋼托的胸罩導致乳癌嗎?長期戴胸罩會導致乳腺癌嗎?過緊的胸罩會不會影響淋巴循環,堆積毒素,最後得乳腺癌呢?每天要戴多少小時合適呢?坊間的這些說法都正確嗎?


1.胸罩與癌的關系循證醫學證據

近期,西雅圖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做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有關的數據,進行了科學的考察。並將這個縝密的結果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的官方期刊《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上,結論就是:文胸與任何乳腺癌發病都沒有關系。

記得早在1991年也曾有過佩戴文胸與乳腺癌關系的研究,但是這種差別在統計學上意義不大,而且,研究人員有了更有趣的發現,不戴文胸的女性都偏瘦。

根本不需要戴文胸而太多的文獻也證實了,肥胖是導致乳腺癌的關鍵因素之。

2.關於胸罩能夠影響血液和淋巴循環,導致乳腺癌,更是無稽之談!

乳腺癌的發病與月經,生育,內源性激素,遺傳,肥胖,精神因素,生活習慣,多種因素有關,唯獨與淋巴排毒之類的沒有任何關系。

10.乳腺癌真的遺傳嗎?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的母親,在50歲之前患上了乳腺癌,朱莉便進行了基因檢測,結果表明,朱莉攜帶BRCA1突變的基因。醫生們預測朱莉患乳腺癌的危險為87%,患卵巢癌的危險為50%。

於是,朱莉選擇了預防性雙側乳腺以及卵巢的切除。家庭里有乳腺癌的人群,為患乳腺癌的「遺傳高危人群」。

符合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患者有哪些?

1. 罹患乳腺癌年齡小於45歲。

2. 發病年齡小於等於50歲,同時,有一個或多個具有血緣關系的近親也患有乳腺癌,或近親中有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的人。

3. 發病年齡不限,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血緣關系的近親患有乳腺癌。

4. 有血緣關系的男性近期與乳腺癌疾病病史。

5. 有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的人。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