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文獻綜述
① 兩稅合一對內外資企業發展影響分析 論文 有木有 發給小弟小弟下。。。謝謝
目錄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兩稅」合一的含義及其簡介
2.1 兩稅合一的含義…………………….………………………………...……………....…2
2.2 兩稅合一形勢……….…….…………………………...…………...…………………. 2
2.3 兩稅合一的必要性……………………………….……………………………….…..…2
2.4 兩稅合一的分析…………………………………………………………………………
第三章 「兩稅合一」對內資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3.1 兩稅合並為內資企業帶來的機遇………………………….……………………..…….3
3.2 兩稅合並為內資企業帶來的挑戰 …………………….……………………..………...3
3.3 兩稅合並後內資企業發展對策分析……………………….…………………………..4
第四章 「兩稅合一」對外資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4.1 兩稅合一對外資企業的影響……………………………………………...……………7
4.2 兩稅合一後外資企業的應對措施……………………………………………...………8
第五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x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我國的外資企業投資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也成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要求。2008年1月1日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正式施行。新《企業所得稅法》的頒布,結束了我國企業所得稅「一稅兩法」的歷史,實現了「兩稅合一」,必將對促進各類企業公平競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優化外資利用結構、堵塞稅收漏洞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
關鍵詞:兩稅合一; 內資企業; 外資企業 ; 影響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企業稅收負擔問題是企業稅制的核心問題,所得稅是企業繳納的主體稅種之一,對企業經營有著重大的影響,也對經濟、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現行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法不統一、稅負不公平、稅資不規范、政策不嚴禁,各方面的弊端已越來越嚴重,這就使得「兩稅合一」問題已成為目前改革企業所得稅稅資的焦點問題。「It is mostly fiscal」是西方人常說的道理,大多數的經濟問題與財稅問題有關。套用中國的古話,就是成也「財稅」,敗也「財稅」。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話更加經典:所有變化都會在財政上有所反映。這句話其實也可以反過來說,財政上的「風吹草動」也會反饋到經濟生活的多個領域。因此,兩稅合一引起關注在所難免。
一直以來,政學兩界對於「兩稅合一」的爭論就頗為激烈。
「兩稅合一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公平。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說。
中國政法大學王志華副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兩稅合一」肯定會對一些外企的收入有影響,但沒有根本性的影響。「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這次的草案在具體問題上已顧及了既有利益格局。安排了優惠過渡期,外資企業的稅率從15%增加到25%,是通過5年時間逐步實現的,過渡期內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中國政府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外資的利益而減少了對其的影響。」
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彼得。胡珀日前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也談到:「『兩稅合一』是一個很積極的變化,當然某些外資企業的利益可能會因此受到一些損失,但我想中國正在一條更為平坦的道路上前進這是非常好的。兩稅合一制度實施後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並不存在困難。兩稅合一的實行很合時宜,外資企業完全能夠找出相應對策,科技型企業將不會過於敏感。
「稅率變化不會對我們公司的經營活動有影響,索尼會積極配合國家出台的稅法。中國是全球的製造中心,如果你想進入世界經濟舞台,你就得到中國來發展。」索尼中國公關部總監李曦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諾基亞中國公關總監蔡芸也對記者談到:「現在外資企業到中國投資更看好的是中國的內需市場,而不僅僅是稅率的高低。中國經濟的發展拉動內需市場快速增長,不但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快速提高,農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諾基亞很看重中國市場。」
因此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並改革,國家的思路是統一標准,這對內資是減負,而對外資企業是增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尤其要考慮對外資吸引影響。在提升吸引外資的競爭優勢方面,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稅收優惠並非絕定因素,外資對是否進行投資的評估組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政局和法律,其次是市場容量與潛力,再就是要素、等,所以稅收優惠政策在提升吸引外資的競爭優勢方面,只是一個輔助性的影響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稅收的優惠政策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力不是排在第一位。現在中國產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外商有了非常廣泛的生存環境,市場經濟的土壤已經形成。另外,兩稅合一會促使外資企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會淘汰一批競爭力弱的企業。所以兩稅合一有利於優化外資結構,提高外資水平,促使外資經濟發展。
「兩稅合一」,必將對促進各類企業公平競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優化外資利用結構、堵塞稅收漏洞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
1.2 文獻綜述
稅收優惠政策效應一直以來是學者爭論的焦點。對其正面效應,李宗卉、魯明泓在研究《外商投資企業及外國所得稅法》和相關稅收優惠的基礎上,通過對城鎮為單位建立的經驗分析模型進行計量分析,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吸引FDI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對其負面效應,張燕生等從宏觀經濟基礎的角度解釋了稅收優惠的負面效應。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經濟大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拉動,不斷加劇了國際上的貿易利益沖突,也帶來經濟和產業安全問題。
徐芓君分析了兩稅並存的狀況給出的負面影響:
1扭曲了企業的行為,是財政大幅減收
2消弱內企競爭力危及內資生存。
3影響我國利用外資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有簽於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帶來的負面效應,學術界對兩稅合並的呼聲很高。
徐芓君指出,兩稅合一至少對以下幾個方面有積極的意義
1鞏固稅基、保證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2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健康均衡發展。
3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全文分為3個部分,首先介紹了「兩稅」合一的含義及其簡介,其次通過兩稅合一對內外資企業發展2個方面分析,最後提出對內外資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第2章 「兩稅」合一的含義及其簡介
2.1 兩稅合一的含義
兩稅合一是指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兩部法律法規統一成一部所得稅法,在稅率等方面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2.2 兩稅合一形勢
「兩稅合一」刻不容緩的原因
稅收優惠對外資流入的作用要正確評價,既不宜小看,也不宜誇大。雖然「兩稅合一」後國家稅收收入將有所減少,但延緩改革成本會更高。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不統一的問題十分不合理,有關部門正在考慮進行並軌。
2.3 兩稅合一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已步入WTO的後過渡期,「兩稅合一」已經沒有拖延的餘地。在入世前我國內外資企業之間的競爭形勢並不嚴峻,這是因為外資企業在享受著稅收優惠、自由進出口權等諸多超國民待遇的同時,我國相關法律又對外資企業在原料進口、外匯平衡、國內銷售以及投資領域等方面進行了諸多限制,使外資企業又處於次國民待遇的地位,二者之間的競爭並不激烈。但在入世後,特別是在步入WTO的後過渡期,形勢將發生根本變化,我國關稅在兩三年內將接近最終減讓水平,非關稅措施即將全面取消,服務市場開放力度迅速擴大,將逐步取消外資進入的地域限制、數量限制、股權份額限制等等。內資企業將真正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競爭會日趨激烈。只有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內外資企業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從這個角度來看,「兩稅合一」已拖延不得。
2.4 兩稅合一的分析
「兩稅合一乃是大勢所趨。因為內外資企業適用兩套稅法的做法首先不符合公平競爭的市場法則,其次不能完全體現WTO原則。目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分別遵循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
按照規定,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名義稅賦與內資企業都是33%,但是外資企業的實際稅負水平比內資企業要低得多。這是因為外資企業還享有多方面的稅收優惠:如對內資企業設有計稅工資,而外資企業全部的工資都在企業所得稅的稅基之外,這一差異為外資帶來了用人成本上的優勢。納稅義務的起始日不一樣,內資企業是從企業登記之日起納稅,外資企業是從盈利之日起納稅。特殊行業優惠差異,生產型外商企業如果投資基礎設施產業,經營期10年以上,經審批可享受在「二免三減半」的基礎上再延長5年減半徵收的特殊優惠,而內資企業不具有。再投資退稅待遇,外商如果將利潤就地轉為投資,可享受退稅,而內資則基本不享受這項優惠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 我們的投資環境比較差,給予外資一定的稅收優惠也是基本合理的,但在世界范圍內,這種扭曲的稅制很少見,長此以往,這一優惠變成了外資高於本國企業的超國民待遇,不僅不利於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而且還導致了國家大量的稅收流失。
第3章 「兩稅合一」對內資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3.1 兩稅合並為內資企業帶來的機遇
(1)兩稅合並降低了內資企業實際稅率,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994年稅制改革以後,中國的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實行兩套不同的企業所得稅制,外資企業的實際稅負大大低於內資企業。企業所得稅內外有別,不利於內資企業的發展,不利於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兩稅合並前內資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一般是33%,兩稅合並後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較大幅度降低內資企業所得稅稅負,提高企業稅後凈利。內資企業適用稅率大幅降低,費用扣除標准也大大放寬。稅負減輕後,內資企業可運用節余大量資金,加大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創造更大價值,或者加大科研經費支出,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或追加環保、節能等設備的投資,提升企業社會形象。新稅法的施行有利於內、外資企業在同一平台上開展公平競爭。
(2)有利於中小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規定適用20%的照顧性稅率,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就業、增強經濟活力。從而降低中小企業的稅收成本,使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保障小型微利企業的發展走上良性循環軌道,從而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的優勢。?新稅法規定,對創業投資企業實行按企業投資額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從而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有利於風險投資盡快回收,減少投資風險,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3)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有利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新稅法規定,對於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實行150%加計扣除;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產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同時,新稅法提出實行企業研發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這些對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加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起到了激勵作用。
(4)兩稅合並降低了企業所得稅稅基,提高企業稅後利潤。
兩稅合並後降低了內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內資企業的計稅工資制度取消。舊的稅法對內資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扣除實行計稅工資制度,對外資企業實行據實扣除制度,這就造成內、外資企業稅負不公平。新稅法統一了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規定凡是符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常規而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稅前據實扣除。也就是說,合理的工資包括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廣告宣傳費等在內都應該在稅前據實扣除。減少了所得稅的稅基,從而提高企業的稅後凈利。這一點對高收入行業的凈利潤影響很大。
3.2 兩稅合並為內資企業帶來的挑戰
(1)中小企業被並購風險增大
兩稅合並普遍增加了外商的稅負,使內外資企業在稅收上享受公平的待遇,但在優化外資結構上,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力度還不夠,沒有出台針對外資新建企業的稅收優惠,或者針對外資並購優勢企業加重稅收負擔的措施。
外商在選擇是新建企業還是並購企業時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稅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兩稅合並前,新建企業和並購已有企業有不同的稅收優惠,所以拋開其他因素,在考慮企業擴張是採用新建企業還是並購企業方式時,稅收上的優惠起到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有時新建企業要比並購企業少交稅,這使得新建企業有與並購企業抗衡的資本。而兩稅合並後,兩者在稅收上差異不大,新建企業沒有了稅收的優勢,而並購企業在市場開拓、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使外商更看好並購企業而非新建企業,由此導致並購熱潮持續升溫。對於我國中小型企業來說,特別是在外資競爭力比較強的行業的中小企業,如果自身不抓住機遇,被外資並購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2)高技術行業企業競爭更加激烈
新稅法規定國家對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行業和資本密集型企業仍實行15%的優惠稅率,目的是繼續保持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有利於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的步伐,推動我國產業升級換代。這同時會吸引外資從勞動密集型行業向高新技術行業流動,加劇高新技術行業的競爭。對於高新技術行業企業來說,特別是國內技術不佔優勢的高新行業企業,其面臨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殘酷。
3.3 兩稅合並後內資企業發展對策分析
新稅法的實施,對內資企業來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如果不能抓住這個機遇快速發展,則有可能被市場所淘汰。同時作為政府部門也需要出台、調整相應的政策,為內資企業,特別是高科技內資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1)企業應對策略
新稅法實施蘊涵著很多新的機遇,能否充分利用政策來發揮企業的自身優勢,這就要看企業能不能抓住這些機遇加以充分利用。因此,內資企業應當重視新稅法新條例,揚長避短,使其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器。
(1)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新稅法規定,對於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實行150%加計扣除。內資企業應充分利用這一條款,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縮短與國外企業的技術差距,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對於高科技行業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2)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新稅法統一了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規定凡是符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常規而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稅前據實扣除。也就是說,合理的工資包括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廣告宣傳費等在內都應該在稅前據實扣除。這為企業提高員工工資、福利待遇,增加員工培訓費用,提高員工整體技能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
(3)重新規劃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策略
第一,從對納稅地點的籌劃轉移到對產業發展戰略和企業性質的籌劃上。企業應及時分析市場供需要求,不斷制定中長期研發計劃和預算,有計劃地編制研發報告,以形成一定的產業發展體系;完善硬體和軟體環境,設立和完善研發機構,引進或培育研發人員,為企業今後的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第二,加強自身基礎工作,從而為納稅籌劃創造基礎性條件。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只要企業聘用符合規定的特定就業人員,其所支付的工資就可以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取消了對安置人員比例的限制,無疑企業可以在一定的適合崗位上盡可能地安置下崗失業人員或殘疾人員。
第三,利用新辦企業優惠政策進行避稅籌劃失靈,企業必須重新分析現行稅收優惠政策,改變自身的發展方向。新《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不再對新辦企業進行稅收優惠,而是鼓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科技、勞福、環保、安全生產以及公益事業等具體方面的細化,即要求企業「穩中求進」,而非依靠不斷的重生以求合理避稅。企業應從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將發展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作為企業稅收籌劃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強科研開發、技術改造以及採用高新技術等。
2) 政府配套策略
(1)適當加重外資企業並購內資優質企業的稅收負擔。
為了使內資中小企業能夠成長起來,盡可能參與國際競爭,防止內資企業外資化,還可對外資企業並購優質內資企業時加重其稅負。如稅率統一為25%,則可在稅前抵扣額或其他方面加以限制,與《反壟斷法》相配合。通過稅收加大並購成本和並購後的運營成本控制外資並購熱潮,短期來說這為內資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幫助,長遠來說可以控制跨國強勢資本掠奪性地佔領我國市場,有利於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給予新建企業一定的稅收優惠。
為了保證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適當保護剛剛起步的民族企業,並且防止市場過度集中,可以不分內外資企業地給予新建企業以稅率、稅前抵扣等優惠。給予稅率上的優惠可以設置一個時間期限,給新建企業一段緩沖時間,幫助中小企業成長。鼓勵新建企業經營國家鼓勵經營的項目,給予抵減項目優惠。
總之,兩稅合並為我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我國企業應該適時抓住這個機遇,充分利用兩稅合並帶來的優勢快速發展,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搶佔有利地位。
第4章 「兩稅合一」對外資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4.1 兩稅合一對外資企業的影響
統一企業所得稅後對外資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名義稅率降低;二是稅收優惠政策減少。
4.1.1名義稅率降低,加大了競爭力度。「兩稅並存」時,兩種企業所得稅法的名義稅率都為33%,但外資企業的實際稅率為13%左右,而內資企業的實際稅率卻為25%左右,內資企業的稅負幾乎是外資企業的2倍,這也使得內資企業背著沉重的包袱與外資企業競爭。兩稅合一後,名義稅率降至25%,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為內資企業卸下了包袱,讓其與外資企業進行競爭,而外資企業也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地位,面臨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
4.1.2稅收優惠政策減少,外資企業平均的應納稅額增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中的三十多條規定中,有十餘條是關於稅收優惠方面的,而且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地還會為了拼比政績,通過增加本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吸引外資。因此,外資企業所得到的稅收優惠更多了。而兩稅合一後,減少了稅收優惠項目,並且限制地方隨意增加稅收優惠條款,這便使得外資企業的應納稅額增加,繼而影響其獲利水平。
兩稅合一政策的前後都有部分人持反對意見,理由是這樣的做法使得外資企業減少了收益,所以外資企業會大量撤資,進而影響我國的財政收入。但從短期的事實證明,兩稅合一雖然對外資企業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足以促使他們撤資或減少對中國的投資,是因為:
首先,稅收優惠並不是外資企業選擇投資地的主要因素,更不是惟一衡量標准。外資企業在選擇投資地時,首先考慮的是投資環境,這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因素、自然因素、環境因素等等,而稅收因素只不過是在決策過程中的附加考慮因素。當今中國擁有許多優勢條件,這足為國內市場吸引到許多外資。首先,中國的政治格局穩定,這為外資在中國的引入過程中下了一注鎮心劑,保證了經濟主要形勢不會因為政局的波動而產生劇烈的變化;其次,中國的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相比於發達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上的緩慢增長,中國的高速發展更讓外國資本看到了中國經濟市場良好的局勢及巨大的潛力;另外,中國市場龐大規模決定了發展上可觀的可能性,隨著經濟發展中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逐漸增加,進口商品市場也得到了擴大;同時,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令中國市場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格外具有吸引力。
其次,已在中國建立並初具規模的外資企業不會輕易撤資。跨國企業在選擇投資地之前,必定先對投資地進行考察,一定決定投資,必定會有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來支持資本運作的硬體及軟體基礎。若僅僅因為稅收優惠政策的變動就採取撤資策略,不僅會喪失現有的利益和前期投入的基礎成本,同時在考慮重新選擇投資地必然要耗去額外的研究成本和進入成本,而最後這些資本的收益率未必會比在中國的資本收益率來得高。
再次,兩稅合一後中國市場仍然對外資企業具有吸引力。新企業所得稅雖然在稅率和稅收優惠方面有所改革,但對外資企業來說仍然具有吸引力,這體現在:首先,改革後的稅率仍然具有優勢,兩稅合一後名義稅率由33%降至25%,此稅率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稅率,也低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平均稅率;另外,中國政府為外資企業提供了充分的過渡期,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5年內,對外資企業仍然採用原有的稅法,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外資企業策略轉變的緩沖時間,讓其適應新稅法的改革措施;最後,新稅法雖然減少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但很多優惠政策仍然得到了保留。
4.2 兩稅合一後外資企業的應對措施
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費用扣除等方面的規定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外資企業要想追求更大的利益,除了繼續利用保留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外,應當更多地在企業機構設置、關聯企業交易、費用扣除以及企業所得稅外的其他稅種上多做文章,尋找新的應對措施。 (1)、充分運用過渡期稅收優惠政策 新稅法對原已享受低稅率和定期減免稅優惠的老企業,給予了5年過渡期的稅收優惠。因此,外資企業應盡可能把利潤提前到減免期。具體措施有:提前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把費用分攤到以後,如將廣告費後延、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並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將計算的折舊遞延到以後納稅年度扣除、將研發費用盡量計入無形資產遞延到以後納稅年度攤銷等。 (2)、投資於政府鼓勵的行業 兩稅合並後,由過去的區域優惠為主,變為產業優惠為主並兼顧區域性;對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資源綜合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資等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享受稅收優惠,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也可享受稅收優惠。外資若進入我國鼓勵發展的產業或投資領域,將能享受到頗具力度的政策優惠,雖然這種優惠在形式上對內、外資是一視同仁的,但實際上許多外資基於自身的科技水準和對工藝訣竅的掌握,可能於相當長時期內在獲取政策優惠上面,會更具有競爭優勢。 (3)、設立中間控股公司 在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之前,中國對派出利潤免稅;但新稅法實施後,外資公司從中國派出利潤時需要在中國繳納20%的稅款。 這對於設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股息需要在本國扣繳稅,且與中國有雙邊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公司影響不大。但對於一些設在股息免稅的國家和地區的公司而言,例如東南亞國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新稅法的這項規定會有比較大的影響。這些公司從中國派出利潤時需要在中國繳納20%的稅款,而在其本國由於不需要對派進來的利潤繳稅,也就得不到稅收抵扣,所以這些公司實際上會減少20%的稅後利潤。這些公司可以考慮通過設立中間控股公司的方式進行內地投資,香港和內地在經濟交往上聯系密切,因此,外資企業在香港設立中間控股公司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新稅法實施之後,按照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簽署的稅收優惠協議,注冊地為香港特區的公司從內地派出股息時,只需向內地稅務部門繳納5%的所得稅。除香港以外,目前愛爾蘭、模里西斯、巴貝多等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的稅收協定均約定對股息適用不超過5%的預提所得稅稅率。
結束語
總之,企業所得稅「兩稅合並」改革,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有利於為各類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稅收法制環境,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一項制度創新。
我把我寫的給你啦,其實我也是在網上東拼西湊的, 算送你噠,大學幾年什麼沒學到,拼湊論文倒是學會了,呵呵 ,祝你好運。。。。。
② 增值稅轉型 文獻綜述
一、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 劉思斌在《對增值稅轉型的分析與建議》中建議分步實施增值稅改革。
增值稅轉為消費型的初期,每年將降低增值稅收入600—800多億元,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熱的提升,增值稅收入相對減少額將會達到1000億元之多,加之國家還將推行企業所得稅等其它稅種的配套改革以及在五年內取消農業稅,這一系列的減稅因素,必將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壓力。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增值稅轉型應分步實施,一是先選擇一些急需改造的傳統行業、資本密集型行業、技術密集型行業以及國家鼓勵產業轉型;二是在抵扣范圍上,先將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機器設備投資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後逐步擴大到土地、建築物和職工福利設施;三是在抵扣時間上,先對當年購入的固定資產進項稅實行年末一次性抵扣,中間月份購進固定資產,可將其進項稅金掛在「待抵扣稅金」科目下,年終時一次性申請抵扣,待實施一段時間後,改在機器設備購入的當期抵扣。
二、劉曉光、徐俊莉、施捷在《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政策實施效果》中提出要充分發揮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政策的效能。
目前,每年的前三季度採取「增量抵扣」方式辦理退抵稅,在第四季度採取「全額抵扣」方式辦理退抵稅的辦法,使試點企業享受政策並不充分。哈爾濱市2005年前三季度固定資產退抵稅8957萬元,佔全部發生額的42.2%,結轉下期留抵稅額12277萬元,近60%的固定資產進項稅無法及時享受政策。由於企業沒有增量稅額,不能辦理退稅手續,只能在「應交稅金—待抵扣稅金」科目長期掛賬,造成資金被佔用,這不僅會挫傷東北地區企業技術更新、技術進步和進行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也將影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效果。為此,建議實行力度更大、更徹底的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一是逐步取消「增量抵扣」方式,統一採用「全額抵扣」方式辦理退抵稅,解決納稅人資金佔用問題;二是分步實施,公平稅負,盡快把東北地區工業乃至所有行業納入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中;三是在東北地區充分暴露試點工作存在的問題並取得成功經驗後,及時在全國推行消費型增值稅。
三、侯麗平在《對增值稅轉型的思考》中認為應對固定資產存量採用收入型增值稅,對新增固定資產採用消費型增值稅,時機成熟,再全面推行消費型增值稅。
雖然收人型增值稅在征納過程中面臨著實務難題,比如增值稅的征納是一條嚴格的「抵扣鏈」,鏈鏈相扣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允許按折舊部分分期分批抵扣,不便於徵收管理,從而會增加「交易成本」,並會導致徵收上的漏洞,最後得不償失。但一些早期實行增值稅國家,大多在處理資本性資產扣除問題上採取了過渡性措施,即收人型增值稅,允許對資本性資產的稅金分年逐步按比例扣除,或規定了一定范圍的抵扣項目等等,其中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對存量的資產部分實行收入型增值稅,即可減輕財政收入的壓力,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予抵扣的弊端,作為一條向徹底的增值稅過渡的途徑,也是增值稅轉型走向規范化的必然選擇。
③ 誰能提供<稅收籌劃在企業中的作用>的論文參考文獻
原則上說,稅務籌劃可以針對一切稅種,只是不同稅種的稅負彈性大小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各稅種的不同內在要素:a.稅基;b.稅收扣除;c.稅率;d.稅收優惠。稅基越寬,稅率越高,稅負就越重;或者說稅收扣除越大,稅收優惠越多,稅負就越輕。不難看出,從稅種來說,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的稅負彈性較大,因為不論是稅基的寬窄、稅率的高低、扣除額的大小,還是優惠的多少都有較大的彈性幅度;從行業和企業類型來說,外資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國家照顧、鼓勵發展的一些行業可以獲得較多的優惠政策,籌劃的相對空間也比較大。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從稅負彈性較大的稅種———企業所得稅入手,結合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和企業的經營規模,對難以轉嫁的所得稅等直接稅,通過合法地選擇取得所得的時點,或是轉移所得等方法使收入最小化、費用最大化,實現免除納稅義務、減少納稅義務,或是遞延納稅義務等的目標。以下我們從不同方面對內資企業所得稅的稅務籌劃進行分析。
(1)利用壞帳損失進行稅務籌劃
(2)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稅務籌劃
(3)利用折舊年限進行稅務籌劃
(4)利用折舊方法進行稅務籌劃
(5)利用虧損彌補進行稅務籌劃
(6)利用預繳所得稅進行稅務籌劃
(7)利用企業所得稅減免稅政策進行稅務籌劃
為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經濟穩定發展,稅法規定,對在我國境內投資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其項目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以從企業技術改造設備購置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實行投資抵免的國產設備,企業仍可按原價計提折舊,並按有關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從自身經營需要出發,對技術改造項目所需的設備應首選國產設備,以達到減稅效應。
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制的費用,不受比例限制計入管理費用在稅前扣除。企業從發展的角度考慮,應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保證研發所需支出。這樣既可使企業推陳出新,在競爭中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同時又使企業所得稅支出減少。
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優惠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並規定在開辦之日起兩年內免徵所得稅。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就應考慮投資企業所在的行業,以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
企業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可在5年內減征或者免徵所得稅。
新辦的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安置城鎮待業人員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可免徵所得稅3年。
在國家確定的革命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後,減征或免徵所得稅3年。
④ 求一篇關於財務杠桿效應理論的文獻綜述
財務杠桿的文獻綜述
米勒的「MM理論」,在財務理論界引起較大反響,在於它與傳統財務理論的大相徑庭。早期的「MM理論」(「無關論」)包括如下三個重要結論:
1、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如果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和破產風險,且資本市場充分發育並有效運行,則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資本總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或者說,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加權平均的資金總成本,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價值,這是因為,盡管負債資金成本低,但隨著負債比率的上升,投資者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權資金成本也會上升,也就是說,由於負債增加所降低的資金成本,會由於股權資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銷,更多的負債無助於降低資金總成本。
2、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對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資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動,最終會使不同資本結構的公司價值相等。例如A公司沒有負債時,財務風險較低,投資收益率也較高,而B公司負債較多,財務風險較大,股價也較低,那麼其股東可能出售其股票,轉而購買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這種追求高收益的資本流動短期內看會造成A公司股價上漲、B公司股票下跌,但從長期來看,當投資者發現以較高的股價投資A公司的收益還不及投資B公司的收益時,情況卻會相反,從而導致A公司股票價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因此,「MM理論」認為,若以股票市價總值來衡量公司價值,那麼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
3、如果籌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分離,那麼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公司價值完全由公司資產的獲利能力或投資組合決定,股息與保留盈餘之間的分配比例不影響公司價值,因為股息支付雖能暫時提高股票市價,但公司必須為此而擴大籌資,這樣會使企業資金成本提高和財務風險上升,從而引起公司股價下跌,兩者將會相互抵銷。因此,米勒認為,股息政策僅能反映目前收入與未來期望收入的關系,其本身並不能決定股票市價或公司價值,這一論斷與傳統財務理論也是大相徑庭的。
「MM理論」的前提是完善的資本市場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不考慮公司所得稅,然而現實中不存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且還有許多阻礙資本流動的因素,尤其是所得稅對各個公司而言都是存在的,因此,米勒等人後來又對「MM理論」進行了一定的修正,他們認為:考慮所得稅因素後,盡管股權資金成本會隨負債比率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卻會慢於負債比率的提高,因此,修正後的「MM理論」認為,在考慮所得稅後,公司使用的負債越高,其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乃至價值就越高,這就是修正後的「MM理論」,又稱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的相關論(簡稱「相關論」)。
按照修正後的「MM理論」,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是100%的負債,但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顯然不合理,因此,後來有些學者引入市場均衡理論和代理成本、財務桔據成本(因償債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等因素,對「MM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首先是斯蒂格利茲(Stiglitz)等人將市場均衡理論(Market Equilibrium)引入資本結構研究,他們認為,提高公司負債比率,會使公司財務風險上升,破產風險加大,從而迫使公司不選擇最大負債率(100%)的籌資方案而選擇次優籌資方案;另一方面,隨著公司負債比率的上升,債權人因承受更大的風險而要求更高的利率回報,從而導致負債成本上升,籌資難度加大,這樣也會限制公司過度負債。在此之後,又有一些學者將代理成本、財務拮據成本等理論引入資本結構研究,結論是:當公司負債比率達到某一界限之前(如50%),舉債的減稅收益將大大超過股權資金成本上升的損失,隨著負債比率的升高,舉債的減稅收益與股權資金成本的增加將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超過此點後,財務桔據成本和代理成本會上升,在達到另一個峰值時(如80%),舉債減稅的邊際收益正好被負債提高的損失(包括股本成本、財務桔據成本、代理成本的提高)所抵銷,超過此峰值後,負債提高的損失將超過舉債的減稅收益。因此,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相關,但也不是負債越高越好,從而使資本結構理論更趨完善。
米勒教授所提出的資本結構理論盡管有一定的前提和假設條件,但對於開拓人們的視野,推動資本結構理論乃至投資理論的研究,引導人們從動態的角度把握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以及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MM理論」被西方經濟學界稱之為一次「革命性變革」和「整個現代企業資本結構理論的奠基石」。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對米勒、夏普(Sharpe)、馬克維茲(MarkowitZ)三人(後兩人亦為財務經濟學家)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的聲明中所說:米勒在財務經濟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對企業財務理論貢獻重大,獲獎乃實至名歸;聲明又說:米勒參與革新企業財務守則,將之從一系列鬆散的規則轉化成可盡量擴大股東價值的守則,影響深遠。米勒生前曾多次到我國香港訪問講學,尤其是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的精彩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如此,香港《情報》在評論米勒逝世的消息時說:「巨星隕落,影響長存」。
⑤ 求一篇關於中國加入WTO後外貿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謝謝
年7 月
總第22 期第4 期
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
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
July ,2002
Serial No. 22 No. 4
·國情省情市情研究·
試論加入WTO 後加速黑龍江外貿發展的對策
李潤明
(中共牡丹江市委黨校,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關鍵詞: ;WTO;黑龍江;外貿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 - 8520(2002) 04 - 0057 - 02
收稿日期:2002 - 04 - 20
作者簡介:李潤明(1961 - ) ,男,黑龍江五常人,中共牡
丹江市委黨校講師。
外貿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將要最先受到
沖擊的行業,因為加入世貿組織反映出我國經濟上
對外關系的變化,而外貿作為對外經濟工作的前沿,
正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那麼,我省的外貿工作
應如何應對新的變化,本文結合我省的具體情況談
幾點看法。
一、加快外貿企業改組步伐,提升國際競爭力
加入WTO 後,我國將對經營進出口的企業由審
批制改為登記制,進一步下放經營權。這樣,將來的
外貿就會變成一般工商企業的一項業務,即產品的
外銷業務,而不再是一個單獨的行業。所以,專業進
出口公司存在的優勢將越來越小。隨著進出口公司
的效益逐年下降,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顯得很
薄弱。但不是說沒有優勢,大多數生產企業獲得外
貿經營權後,一時缺少諸如外銷人員、外銷渠道等做
外貿的專業條件,將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結合起來
是很好的發展途徑。政府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促成以
下三種重組:
1. 生產企業兼並外貿企業。較大的生產企業可
憑借自己的實力收購或兼並弱小的外貿企業,利用
外來的專業力量,使其成為自己的外銷主力軍。這
樣,外貿公司不光得到了解救,還能繼續發揮自己的
特長,為生產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做出貢獻。
2. 效益好的外貿公司兼並生產企業。目前效益
較好的外貿公司要想長期鞏固地位,必須擺脫貨源
受制於人的局面,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走工貿一體
化的道路。直接兼並或收購生產企業,無疑是最快
捷的辦法。
3. 組建新的外貿代理公司。剩下的專業外貿公
司可以組建少數幾家外貿代理公司,這些公司的工
作性質和以前基本相同,但是以代理業務為主,以自
營為輔。它可以為那些沒有能力做外貿的中小生產
企業提供從信息咨詢到進出口操作的全套外貿業務
服務,使那些為數眾多的中小生產企業很快走向海
外市場。
通過這三種組合,既能為政府卸下包袱,又能充
分利用外貿專業技術力量,迅速適應加入WTO 以後
的新形勢,全面提高我省對外貿易的總體水平,使我
省經濟很快與世界經濟相融合。
二、加強外貿隊伍建設,培養外貿人才
中國對外經貿大學世貿組織研究會會長薛榮久
近日指出,中國加入WTO 後五年內還需要180 萬名
外貿人才。這就是說,外貿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這主要還是由於經營權放開,自營外貿的企業增多
的緣故。這樣,目前外貿人才就業難的狀況將變成
需求缺口過半的形勢。我省由於近年來整個經濟不
景氣加之大多數專業進出口公司效益低迷,出現很
多外貿專業人員外流或轉行的現象,這是數量方面
的現狀。
加入WTO 後,對外銷業務人員的質量要求更高
了。因為加入WTO 後,企業直接到國際市場創業,
與外國人的來往更密切、更頻繁,遇到諸如反傾銷、
侵犯知識產權之類的貿易糾紛時,企業就需要自己
去交涉、去解決。這樣,外貿人員的外語水平、業務
能力和對WTO 規則的掌握程度都會直接影響企業
能否游刃有餘地處理各種突發問題。同時,由於網
·57 ·
絡經濟的發展和我國電子口岸建設的加快,要求外
貿人員必須掌握現代信息技術。
所以,招募和培養一批精乾的外貿專業人員是
我省外貿發展的當務之急。我們要重視國際商務師
和外銷員考試,選拔和培養精通外語、熟悉WTO 法
律規則、熟練進行電子商務操作的外貿人才充實到
外貿崗位,並以優厚待遇對他們的價值給予承認和
鼓勵。
三、利用機遇,搶占出口市場份額
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可以享受到開放的市場
所帶來的貿易利益。但是這種利益並不是自動地、
均衡地分攤到每一個地區、每一個企業。根據國內
外貿競爭的情況和以往的經驗顯示,國內各地區、各
企業對新獲得的世界市場的爭奪將會更加激烈。
從出口方面看: 作為發展中國家, 我國加入
WTO 後的市場開放是逐步的,但發達國家對我國的
開放卻是瞬間的。就是說,我們將首先獲得進入別
國市場的權利。這樣,我們會在出口方面首先受益。
各外貿公司和有經營權的單位應立即著手研究國外
市場和各國的關稅,迅速找到適合省內、國內產品出
口的市場,盡快建立貿易渠道,搶占出口市場份額。
從進口方面看:我們平時就要對國內市場的供
需情況了如指掌,做好預測。同時,密切關注我國每
年的減稅幅度,迅速做出反應,及時利用我國每一次
擴大開放市場的機會,提高我省的進口收益。
四、加強邊境往來,促進邊貿經濟發展
加入世貿組織雖然主要針對我國對發達國家的
一般貿易環境而言,但對我國與俄羅斯的邊境貿易
也有間接的利好影響。由於國內市場開放,競爭加
劇,中國市場上的商品價格將會降低,這將使我國出
口俄羅斯的商品更具競爭力,促進我省邊貿的發展。
同時,也會吸引更多的俄羅斯人過境購物,加強往
來,促進邊境旅遊的繁榮。所以,加入WTO 後,我們
要抓住邊貿再一次繁榮的機遇,使我省的外貿得到
長足的發展。這一次,我們要總結上世紀90 年代初
的經驗教訓,制定總體規劃,放寬政策,加強管理,遏
制機會主義的破壞性行為,促使邊貿走上健康發展
的軌道。
五、發揮地緣優勢,加工出口產品
由於地緣優勢,我省的出口加工主要是針對俄
羅斯的。今後,我們應引導投資者利用俄羅斯的資
源加工對發達國家的出口產品。現在,利用從俄羅
斯進口的木材加工成地板塊、傢具部件出口日本等
國的做法就很值得提倡。其實,可以這樣搞的產品
很多,如紙製品、化工產品、機械加工產品等。這樣,
我們的出口加工產品更具競爭力,更有長足的後勁。
這個資源優勢是中俄邊境地區得天獨厚的,早發現、
早利用就會早占優勢、早受益。
六、充分利用航空運輸,加速我省外貿發展
我省沒有出海口,這是影響我省外貿發展的一
個重要因素。但我省的航空基礎條件比較好,利用
好也可以為外貿發展發揮一定的作用。這涉及兩個
方面的問題,一是從環境建設的角度,政府要加強航
空運輸服務方面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各港口的設
施,開辟更多的國際航線,在省內發展航空貨物聯
運,與國際空運快遞公司合作,使我省的航空運輸更
方便、更快捷、輻射面更廣。二是我們要盡量選擇適
於航空運輸的商品進行出口和出口加工。比如珠寶
首飾、高檔服裝、最新高科技產品、某地區的急需產
品以及高附加值產品。
七、根據國際分工的需要,適當調整工業結構
我省以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如煤炭、石
化、木材、機械、食品、紡織等。這些領域在世界市場
上具有比較優勢,在加入WTO 初期我們應把自己的
國際分工定位在這些行業上。先充當全世界的加工
廠,以此作為自己在國際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同時,集中精銳力量開發高新技術產業,為自己拓展
新的發展空間,並為跨入世界經濟的主導產業打下
基礎。這個觀點可概括為「抓兩頭」的做法,即:以傳
統優勢產業為立足點,同時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
展。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很多人一提到高新技術產
業,眼睛就只盯著現代信息技術、現代生物技術和納
米技術等,繼而感到在這些領域中參與競爭很困難。
其實,在門類眾多的科技領域有很多的高新技術,我
們完全可以找到很多有經濟價值的項目予以開發應
用。在這方面,俄羅斯仍然是我們非常好的合作伙
伴。利用目前良好的國家關系和地緣關系,我們可
以比較容易地從俄羅斯獲得世界一流的高新技術。
我們應該重視「黑龍江中俄科技合作及產業化中心」
的建設,將中俄科技合作作為我省發展高新技術產
業的重要內容。
[責任編輯:吳立平]
·58 ·
⑥ 會計參考文獻
可以到這里區看看1、藍之韻論文 http://www.21blue.com 門類較全。2、蜂朝無憂論文網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門類很全。 3、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門類很全。
⑦ 外商稅務籌劃的文獻綜述
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企業實行跨國經營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平台,但同時這些企業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進入國際市場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立足,並獲得全球競爭優勢,是跨國經營企業的當務之急。積極借鑒西方跨國公司的經營方法,結合我國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國各地的稅收政策及相互間的稅制差異進行國際稅收籌劃,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是我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經營策略之一。
字串8
一、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3
國際稅收籌劃是指跨國納稅義務人運用合法的方式,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減輕或消除稅負的行為。國際稅收籌劃是國內稅收籌劃在國際范圍內的延伸和發展,其行為不僅跨越了稅境,而且涉及到兩個國家以上的稅務政策,因此,國際稅收籌劃較國內稅收籌劃更為復雜。
字串2
對國際稅收籌劃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是國際稅收籌劃既包括國際節稅籌劃又包括國際避稅籌劃。國際節稅籌劃不僅合法,而且納稅人籌劃行為的實施是符合東道國立法意圖的;國際避稅從表面上看也是合法的,但納稅人是通過鑽稅法的漏洞來實現減稅目的的,違背了東道國的立法意圖。狹義的理解是國際稅收籌劃僅指國際節稅籌劃。從實踐來看,國外不少跨國公司在經營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避稅行為,實施的是廣義上的國際稅收籌劃策略。由於我國的跨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晚,規模小,競爭力弱,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盡快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在對外經營中,除了開展狹義上的國際稅收籌劃外,還應適當地使用某些國際避稅行為。
字串1
「國際稅收籌劃」在我國還是一個新概念,但在國際上早已成為企業投資、理財和經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世界各國(或地區)的稅種、稅率、稅收優惠政策等千差萬別,為跨國企業開展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都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在科技進步、通訊發達、交通便利的條件下,跨國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生產資料的流動更便捷,這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條件。大型跨國公司往往專聘稅務專家為本公司進行稅收籌劃。如以生產日用品聞名的聯合利華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面對著各個國家的復雜稅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高級稅務專家進行稅收籌劃。一年僅「節稅」一項就給公司增加數百萬美元。 字串7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稅收籌劃的概念有相當程度的彈性,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於各國法律標准不同,差異較大,且各國的法律也在不斷完善之中,因此,某一跨國納稅者所進行的某種減輕稅負的合理稅收籌劃行為,在另一個國家或者同一國家的不同時間,有時會被認為是應禁止的避稅行為,甚至是逃稅行為。目前,世界各國都將反避稅作為本國稅收工作的一個重點,並加大了反避稅的力度,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專門的反避稅法規,這無疑給我國跨國經營企業的國際稅收籌劃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我國的跨國經營企業應認真研究、仔細分析並隨時關注東道國的稅收法規,從中發現不足,尋求籌劃空間,並避免有可能遭到的處罰。 字串5
二、國際稅收籌劃的主要方法
字串8
(一)利用投資地點的合理選擇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4
1.充分利用各國的稅收優惠政策,選擇稅負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 字串5
在跨國經營中,投資者除了要考慮基礎設施、原材料供應、金融環境、技術和勞動力供應等常規因素外,不同地區的稅制差別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稅收負擔水平有很大的差別,且各國也都規定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加速折舊、稅收抵免、差別稅率、虧損結轉等。我國的跨國投資企業如果能選擇有較多稅收優惠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必能長期受益,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從而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通常,這些企業可通過計算,比較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稅收負擔率後,選擇稅收負擔率低、綜合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資。目前,世界上有近千個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的經濟性特區,這些地區總體稅負尤其是所得稅稅負較低,是跨國投資者的投資樂園。
字串6
同時,還應考慮投資地對企業的利潤匯出有無限制。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以低所得稅甚至免稅來吸引外資,同時又對外資企業的利潤匯出實行限制,希望以此促使外商進行再投資。此外,在跨國投資中,投資者還會遇到國際雙重征稅問題,規避國際雙重征稅也是我國跨國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必須加以考慮的因素。為了避免國際雙重征稅,現今國家與國家之間普遍都簽訂了雙邊的全面性稅收協定,根據協定,締約國雙方的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享受到許多關於境外繳納稅款扣除或抵免等稅收優惠政策。因此跨國投資應盡量選擇與母國(母公司所在國)簽訂有國際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以規避國際雙重征稅。目前,我國已與63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而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簽訂的雙邊全面性稅收條約已有1000多個。 字串4
2.盡可能選擇國際避稅地進行投資當前世界各國主要存在三種稅制模式,即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和低稅制模式。實行低稅制模式的國家和地區一般稱為「避稅地」,主要有三種類型:(1)純國際避稅地,即沒有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凈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的國家和地區,如百慕大、巴哈馬等;(2)只行使地域管轄權,完全放棄居民管轄權,對來源於國外的所得或一般財產等一律免稅的國家和地區,如瑞士、香港、巴拿馬等。(3)實行正常課稅,但在稅制中規定了便利外國投資者的特別優惠政策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荷蘭等。顯然,如果投資者能選擇在這些避稅地進行投資,無疑可以獲得免稅或低稅的好處。通常跨國納稅人可以在避稅地建立基地公司的方式達到國際稅收籌劃的目的。較典型的是在避稅地建立總部公司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間的中轉銷售機構。通過設在避稅地的總部公司中轉,整個公司將利潤體現在免稅或低稅的避稅地,從而達到總體稅負減輕的目的。 字串7
設立國際控股公司、國際信託公司、國際金融公司、受控保險公司、國際投資公司等也是當今跨國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的重要途徑之一。跨國公司往往通過在締約國、低稅國或避稅地設立此類公司,可以獲得少繳預提稅方面的利益,或者能較容易地把利潤轉移到免稅或低稅地。同時還由於子公司稅後所得不匯回,母公司可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此外還可以較容易地籌集資本,調整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如用一國子公司的利潤沖抵另一國子公司的虧損。我國首鋼集團通過在香港設立控股子公司就發揮了其卓著的籌資功能,同時也達到了減輕稅負的目的。 字串9
(二)選擇有利的企業組織方式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4
跨國投資者在國外新辦企業、擴充投資組建子公司或設立分支機構都會涉及企業組織方式的選擇問題,不同的企業組織方式在稅收待遇上有很大的差別。(1)就分公司和子公司而言,子公司由於在國外是以獨立的法人身份出現,因而可享受所在國提供的包括免稅期在內的稅收優惠待遇,而分公司由於是作為企業的組成部分之一派往國外,不能享受稅收優惠。另外,子公司的虧損不能匯入國內總公司,而分公司與總公司由於是同一法人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虧損便可匯入總公司賬上,減少了公司所得額。因此,跨國經營時,可根據所在國企業自身情況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所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例如,在海外公司初創期,由於虧損的可能性較大,可以採用分公司的組織形式。當海外公司轉為盈利後,若能及時地將其轉變為子公司形式,便能獲得分公司無法獲得的許多稅收好處。(2)就股份有限公司制和合夥制的選擇而言,許多國家對公司和合夥企業實行不同的稅收政策。因此,我國海外投資企業應在分析比較兩種組織方式的稅基、稅率結構、稅收優惠政策和投資地具體的稅收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前提下,選擇綜合稅負較低的組織形式,來組建自己的海外企業。
字串6
(三)利用關聯企業交易中的轉讓定價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5
轉讓定價是指在國際稅收事務中,有關聯各方之間在交易往來中人為確定價格,而非獨立各方在公平市場中按正常交易原則確定價格。轉讓定價的制定過程是一項十分機密和復雜的工作。跨國企業轉讓定價策略的具體做法大致有以下幾種:(1)通過控制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間產品的交易價格來影響子公司成本。(2)通過控制對海外子公司固定資產的出售價格或使用期限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費用。(3)通過提供貸款和利息的高低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費用。(4)通過對專利、專有技術、商標、廠商名稱等無形資產轉讓收取特許使用費的高低,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潤。(5)通過技術、管理、廣告、咨詢等勞務費用來影響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潤。(6)通過產品的銷售,給予海外公司以較高或較低的傭金和回扣,或利用母公司控制的運輸系統、保險系統,通過向子公司收取較高或較低的運輸、裝卸、保險費用,來影響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潤。 字串5
在現代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內部交易佔有很大比例,因而可通過利用其在世界范圍內的高低稅收差異,藉助轉移價格實現利潤的轉移,以減輕公司的總體稅負,從而保證整個公司獲得最大利潤。目前,各國都將出於避稅目的的轉讓定價作為反避稅的頭等目標,並制定轉讓定價稅制,這為跨國經營企業利用轉讓定價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帶來了難度。但各國為了吸引外資,增加就業,發展本國經濟,轉讓定價稅制的規定和具體實施往往松緊不一,從而又為跨國經營企業利用轉讓定價來進行稅收籌劃創造了較大的彈性空間。 字串3
(四)通過避免構成常設機構來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2
常設機構是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場所,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作業場所等。目前,它已成為許多締約國判定對非居民營業利潤征稅與否的標准。對於跨國經營而言,避免了常設機構,也就隨之有可能避免在該非居住國的有限納稅義務,特別是當非居住國稅率高於居住國稅率時,這一點顯得更為重要。因而,跨國企業可通過貨物倉儲、存貨管理、貨物購買、廣告宣傳、信息提供或其它輔助性營業活動而並非設立一常設機構,來達到在非居住國免予納稅的優惠。例如,韓國不少海外建築公司在中東和拉美國家承包工程,這些國家規定非居民公司在半年內獲得的收入可以免稅,所以,這些韓國公司常常設法在半年以內完成其承包工程,以免交收入所得稅。又如,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興建了許多海上流動工廠車間,這些工廠車間全部設置在船上,可以流動作業。這些流動工廠曾先後到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進行流動作業。1981年,日本的一家公司到我國收購花生,該公司派出它的一個海上車間在我港口停留27天,把收購的花生加工成花生漿,把花生皮壓碎後製成板又賣給我國。結果,我國從日本獲得的出售花生收入的64%又返還給日本,而且日本公司獲得的花生皮製板的收入稅款分文未交。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國和其它多數國家都對非居民公司的存留時間作了規定,日本公司就是利用這一規定來合法避稅的。
字串9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重要方式。電子商務的諸多特點,更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便利。我國的跨國經營企業也應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特點來合法避稅。 字串5
(五)通過選擇有利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6
會計方法的多樣性為稅收籌劃提供了保障。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等會計法規,一方面起到了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不同的會汁方法,為企業在這些框架和各項規則中「自由流動」創造了機會。我國跨國經營企業應熟悉東道國的各種會計制度,並巧妙地使用各種會計處理方法,以減輕稅負或延緩納稅。例如,適當地將收益和費用的結算日期滯後數日或提前數日,可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而在免徵或低於所得稅率徵收資本利得的國家,海外企業應及時調整財務決策和會計政策,盡力將流動性收益轉化為資本性收益,就會獲得相當可觀的效果。平均費用分攤是最大限度地抵消利潤、減輕納稅的最佳方法,企業可把長期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費用盡量平均分攤在各期中,使其所獲利潤平均,不會出現某階段納稅過高的現象;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存貨計價中採用後進先出法可以有效地減輕納稅負擔;在對於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處理時,採用加速折舊法,可達到早日收回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同期利潤,延緩繳納所得稅的目的。
字串3
三、進行國際稅收籌劃時的注意點 字串5
跨國納稅人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氣候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制定國際稅收計劃,其根本目的在於謀求全球規模的納稅負擔最小化。因此,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必須從全球的觀點安排經營活動,籌劃稅務,進行全球范圍的稅收籌劃。 字串1
1.要深入了解各國稅收制度及相關信息。當前世界各國稅收制度千差萬別,稅種、稅率、計稅方法各種各樣,課稅關系相當復雜。此外,在各國的經營形態、收益的種類、經營內容、稅收地點以及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民俗等都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務和稅務安排。
字串6
2.要有多個備選方案。跨國經營企業應全面分析情況,審時度勢,從各個角度盡可能設計多個備選方案,並從中選擇最有利的方案。
字串4
3.要有全局觀念。跨國企業應站在全球宏觀角度看問題。追求每項稅負最小化並不等於整體納稅負擔最小,追求稅負最小不等於收入一定最大。比如為了減少預提稅稅負去硬性掛靠某國,企圖利用該國與他國的稅收協定,不料該國卻有沉重的所得稅稅收。又如某國稅收情況於已有利,但該地的經濟環境和地理環境卻很糟糕,利用它反而因小失大等等。
字串2
4.要有長遠觀念。稅收籌劃應具有前瞻性,不能殺雞取卵,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我國跨國經營企業應有較長期的總體稅務計劃和經營計劃。
⑧ 我想要關於稅收籌劃的文獻綜述,幫下我哦~~
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企業實行跨國經營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平台,但同時這些企業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
進入國際市場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立足,並獲得全球競爭優勢,是跨國經營企業的當務之急。
積極借鑒西方跨國公司的經營方法,結合我國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國各地的稅收政策及相互間的稅制差異進行國際稅收籌劃,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是我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經營策略之一。
字串8
一、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3
國際稅收籌劃是指跨國納稅義務人運用合法的方式,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減輕或消除稅負的行為。
國際稅收籌劃是國內稅收籌劃在國際范圍內的延伸和發展,其行為不僅跨越了稅境,而且涉及到兩個國家以上的稅務政策,因此,國際稅收籌劃較國內稅收籌劃更為復雜。
字串2
對國際稅收籌劃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理解是國際稅收籌劃既包括國際節稅籌劃又包括國際避稅籌劃。
國際節稅籌劃不僅合法,而且納稅人籌劃行為的實施是符合東道國立法意圖的;國際避稅從表面上看也是合法的,但納稅人是通過鑽稅法的漏洞來實現減稅目的的,違背了東道國的立法意圖。
狹義的理解是國際稅收籌劃僅指國際節稅籌劃。
從實踐來看,國外不少跨國公司在經營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避稅行為,實施的是廣義上的國際稅收籌劃策略。
由於我國的跨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晚,規模小,競爭力弱,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盡快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在對外經營中,除了開展狹義上的國際稅收籌劃外,還應適當地使用某些國際避稅行為。
字串1
「國際稅收籌劃」在我國還是一個新概念,但在國際上早已成為企業投資、理財和經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
世界各國(或地區)的稅種、稅率、稅收優惠政策等千差萬別,為跨國企業開展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都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
在科技進步、通訊發達、交通便利的條件下,跨國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生產資料的流動更便捷,這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條件。
大型跨國公司往往專聘稅務專家為本公司進行稅收籌劃。
如以生產日用品聞名的聯合利華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面對著各個國家的復雜稅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高級稅務專家進行稅收籌劃。
一年僅「節稅」一項就給公司增加數百萬美元。
字串7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稅收籌劃的概念有相當程度的彈性,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由於各國法律標准不同,差異較大,且各國的法律也在不斷完善之中,因此,某一跨國納稅者所進行的某種減輕稅負的合理稅收籌劃行為,在另一個國家或者同一國家的不同時間,有時會被認為是應禁止的避稅行為,甚至是逃稅行為。
目前,世界各國都將反避稅作為本國稅收工作的一個重點,並加大了反避稅的力度,許多國家都制定了專門的反避稅法規,這無疑給我國跨國經營企業的國際稅收籌劃帶來極大的困難。
因此,我國的跨國經營企業應認真研究、仔細分析並隨時關注東道國的稅收法規,從中發現不足,尋求籌劃空間,並避免有可能遭到的處罰。
字串5
二、國際稅收籌劃的主要方法
字串8
(一)利用投資地點的合理選擇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4
1.充分利用各國的稅收優惠政策,選擇稅負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
字串5
在跨國經營中,投資者除了要考慮基礎設施、原材料供應、金融環境、技術和勞動力供應等常規因素外,不同地區的稅制差別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稅收負擔水平有很大的差別,且各國也都規定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如加速折舊、稅收抵免、差別稅率、虧損結轉等。
我國的跨國投資企業如果能選擇有較多稅收優惠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必能長期受益,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從而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通常,這些企業可通過計算,比較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稅收負擔率後,選擇稅收負擔率低、綜合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資。
目前,世界上有近千個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的經濟性特區,這些地區總體稅負尤其是所得稅稅負較低,是跨國投資者的投資樂園。
字串6
同時,還應考慮投資地對企業的利潤匯出有無限制。
因為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以低所得稅甚至免稅來吸引外資,同時又對外資企業的利潤匯出實行限制,希望以此促使外商進行再投資。
此外,在跨國投資中,投資者還會遇到國際雙重征稅問題,規避國際雙重征稅也是我國跨國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必須加以考慮的因素。
為了避免國際雙重征稅,現今國家與國家之間普遍都簽訂了雙邊的全面性稅收協定,根據協定,締約國雙方的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享受到許多關於境外繳納稅款扣除或抵免等稅收優惠政策。
因此跨國投資應盡量選擇與母國(母公司所在國)簽訂有國際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以規避國際雙重征稅。
目前,我國已與63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而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簽訂的雙邊全面性稅收條約已有1000多個。
字串4
2.盡可能選擇國際避稅地進行投資當前世界各國主要存在三種稅制模式,即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以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和低稅制模式。
實行低稅制模式的國家和地區一般稱為「避稅地」,主要有三種類型:(1)純國際避稅地,即沒有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凈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的國家和地區,如百慕大、巴哈馬等;(2)只行使地域管轄權,完全放棄居民管轄權,對來源於國外的所得或一般財產等一律免稅的國家和地區,如瑞士、香港、巴拿馬等。
(3)實行正常課稅,但在稅制中規定了便利外國投資者的特別優惠政策的國家和地區,如加拿大、荷蘭等。
顯然,如果投資者能選擇在這些避稅地進行投資,無疑可以獲得免稅或低稅的好處。
通常跨國納稅人可以在避稅地建立基地公司的方式達到國際稅收籌劃的目的。
較典型的是在避稅地建立總部公司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間的中轉銷售機構。
通過設在避稅地的總部公司中轉,整個公司將利潤體現在免稅或低稅的避稅地,從而達到總體稅負減輕的目的。
字串7
設立國際控股公司、國際信託公司、國際金融公司、受控保險公司、國際投資公司等也是當今跨國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的重要途徑之一。
跨國公司往往通過在締約國、低稅國或避稅地設立此類公司,可以獲得少繳預提稅方面的利益,或者能較容易地把利潤轉移到免稅或低稅地。
同時還由於子公司稅後所得不匯回,母公司可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此外還可以較容易地籌集資本,調整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如用一國子公司的利潤沖抵另一國子公司的虧損。
我國首鋼集團通過在香港設立控股子公司就發揮了其卓著的籌資功能,同時也達到了減輕稅負的目的。
字串9
(二)選擇有利的企業組織方式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字串4
跨國投資者在國外新辦企業、擴充投資組建子公司或設立分支機構都會涉及企業組織方式的選擇問題,不同的企業組織方式在稅收待遇上有很大的差別。
(1)就分公司和子公司而言,子公司由於在國外是以獨立的法人身份出現,因而可享受所在國提供的包括免稅期在內的稅收優惠待遇,而分公司由於是作為企業的組成部分之一派往國外,不能享受稅收優惠。
另外,子公司的虧損不能匯入國內總公司,而分公司與總公司由於是同一法人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虧損便可匯入總公司賬上,減少了公司所得額。
因此,跨國經營時,可根據所在國企業自身情況採取不同的組織形式所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例如,在海外公司初創期,由於虧損的可能性較大,可以採用分公司的組織形式。
當海外公司轉為盈利後,若能及時地將其轉變為子公司形式,便能獲得分公司無法獲得的許多稅收好處。
(2)就股份有限公司制和合夥制的選擇而言,許多國家對公司和合夥企業實行不同的稅收政策。
因此,我國海外投資企業應在分析比較兩種組織方式的稅基、稅率結構、稅收優惠政策和投資地具體的稅收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前提下,選擇綜合稅負較低的組織形式,來組建自己的海外企業。
字串6
(三)利用關聯企業交易中的轉讓定價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字串5
轉讓定價是指在國際稅收事務中,有關聯各方之間在交易往來中人為確定價格,而非獨立各方在公平市場中按正常交易原則確定價格。
轉讓定價的制定過程是一項十分機密和復雜的工作。
跨國企業轉讓定價策略的具體做法大致有以下幾種:(1)通過控制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間產品的交易價格來影響子公司成本。
(2)通過控制對海外子公司固定資產的出售價格或使用期限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費用。
(3)通過提供貸款和利息的高低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費用。
(4)通過對專利、專有技術、商標、廠商名稱等無形資產轉讓收取特許使用費的高低,來影響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潤。
(5)通過技術、管理、廣告、咨詢等勞務費用來影響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潤。
(6)通過產品的銷售,給予海外公司以較高或較低的傭金和回扣,或利用母公司控制的運輸系統、保險系統,通過向子公司收取較高或較低的運輸、裝卸、保險費用,來影響海外公司的成本和利潤。
字串5
在現代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內部交易佔有很大比例,因而可通過利用其在世界范圍內的高低稅收差異,藉助轉移價格實現利潤的轉移,以減輕公司的總體稅負,從而保證整個公司獲得最大利潤。
目前,各國都將出於避稅目的的轉讓定價作為反避稅的頭等目標,並制定轉讓定價稅制,這為跨國經營企業利用轉讓定價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帶來了難度。
但各國為了吸引外資,增加就業,發展本國經濟,轉讓定價稅制的規定和具體實施往往松緊不一,從而又為跨國經營企業利用轉讓定價來進行稅收籌劃創造了較大的彈性空間。
字串3
(四)通過避免構成常設機構來進行國際稅收籌劃字串2
常設機構是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場所,包括管理場所、分支機構、辦事處、工廠、作業場所等。
目前,它已成為許多締約國判定對非居民營業利潤征稅與否的標准。
對於跨國經營而言,避免了常設機構,也就隨之有可能避免在該非居住國的有限納稅義務,特別是當非居住國稅率高於居住國稅率時,這一點顯得更為重要。
因而,跨國企業可通過貨物倉儲、存貨管理、貨物購買、廣告宣傳、信息提供或其它輔助性營業活動而並非設立一常設機構,來達到在非居住國免予納稅的優惠。
例如,韓國不少海外建築公司在中東和拉美國家承包工程,這些國家規定非居民公司在半年內獲得的收入可以免稅,所以,這些韓國公司常常設法在半年以內完成其承包工程,以免交收入所得稅。
又如,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興建了許多海上流動工廠車間,這些工廠車間全部設置在船上,可以流動作業。
這些流動工廠曾先後到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進行流動作業。
1981年,日本的一家公司到我國收購花生,該公司派出它的一個海上車間在我港口停留27天,把收購的花生加工成花生漿,把花生皮壓碎後製成板又賣給我國。
結果,我國從日本獲得的出售花生收入的64%又返還給日本,而且日本公司獲得的花生皮製板的收入稅款分文未交。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國和其它多數國家都對非居民公司的存留時間作了規定,日本公司就是利用這一規定來合法避稅的。
字串9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商務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重要方式。
電子商務的諸多特點,更為國際稅收籌劃提供了便利。
我國的跨國經營企業也應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特點來合法避稅。
字串5
(五)通過選擇有利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國際稅收籌劃
字串6
會計方法的多樣性為稅收籌劃提供了保障。
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等會計法規,一方面起到了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不同的會汁方法,為企業在這些框架和各項規則中「自由流動」創造了機會。
我國跨國經營企業應熟悉東道國的各種會計制度,並巧妙地使用各種會計處理方法,以減輕稅負或延緩納稅。
例如,適當地將收益和費用的結算日期滯後數日或提前數日,可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而在免徵或低於所得稅率徵收資本利得的國家,海外企業應及時調整財務決策和會計政策,盡力將流動性收益轉化為資本性收益,就會獲得相當可觀的效果。
平均費用分攤是最大限度地抵消利潤、減輕納稅的最佳方法,企業可把長期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費用盡量平均分攤在各期中,使其所獲利潤平均,不會出現某階段納稅過高的現象;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存貨計價中採用後進先出法可以有效地減輕納稅負擔;在對於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處理時,採用加速折舊法,可達到早日收回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同期利潤,延緩繳納所得稅的目的。
字串3
三、進行國際稅收籌劃時的注意點字串5
跨國納稅人面對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氣候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制定國際稅收計劃,其根本目的在於謀求全球規模的納稅負擔最小化。
因此,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必須從全球的觀點安排經營活動,籌劃稅務,進行全球范圍的稅收籌劃。
字串1
1.要深入了解各國稅收制度及相關信息。
當前世界各國稅收制度千差萬別,稅種、稅率、計稅方法各種各樣,課稅關系相當復雜。
此外,在各國的經營形態、收益的種類、經營內容、稅收地點以及政治、軍事、科技、文化、民俗等都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務和稅務安排。
字串6
2.要有多個備選方案。
跨國經營企業應全面分析情況,審時度勢,從各個角度盡可能設計多個備選方案,並從中選擇最有利的方案。
字串4
3.要有全局觀念。
跨國企業應站在全球宏觀角度看問題。
追求每項稅負最小化並不等於整體納稅負擔最小,追求稅負最小不等於收入一定最大。
比如為了減少預提稅稅負去硬性掛靠某國,企圖利用該國與他國的稅收協定,不料該國卻有沉重的所得稅稅收。
又如某國稅收情況於已有利,但該地的經濟環境和地理環境卻很糟糕,利用它反而因小失大等等。
字串2
4.要有長遠觀念。
稅收籌劃應具有前瞻性,不能殺雞取卵,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
我國跨國經營企業應有較長期的總體稅務計劃和經營計劃。
⑨ 結構性減稅文獻綜述怎麼寫
結構性減稅文獻綜述
讓我指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