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的參考文獻
14.3.1根據 GB 3469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 普通圖書 會議論文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學位論文 報告 標准 專利 匯編 參考工具
文獻類型標志 M C N J D R S P G K
[6]呂啟祥,林東海.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G].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7]朱一玄.聊齋志異資料匯編[G].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統計資料匯編[G].北京:群眾出版社,2000.
知道頁碼就寫,實在不知道不寫也沒關系。實在要求標就只能編頁碼了,大家都這樣。
⑵ 用Excel統計分析參考文獻
方法如下:
先選中A列所有內容-》數據-》分列
注意分隔符號選:分號「;」如下圖
⑶ 在論文中引用了美國統計局的分析報告,怎麼寫參考文獻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U.S. census bureau.U.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commerce,2013.
⑷ 相關系數的參考文獻
郭紅霞.相關系數及其應用.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3月,第26卷第2期 王愛蓮.統計學.第七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第一節 相關分析.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⑸ 畢業論文要引用《……統計公報》 那麼 對應的 參考文獻格式怎麼寫
對於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參考文獻標專准格式為為了撰屬寫論文而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的格式,根據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為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志[G]。
學位論文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報紙文章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5)統計學的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的相關要求規定:
1、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
2、文後參考文獻的著錄來源為被著錄的文獻本身。專著、連續出版物等可依次按題名頁、封面、刊頭等著錄。縮微製品、錄音製品等非書資料可依據題名幀、片頭、容器上的標簽、附件等著錄。
3、著錄數字時,須保持文獻上原有的形式。但對表示版次、期號、冊次、頁數、出版年等數字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版本用序數詞縮寫形式表示。
⑹ 求統計學的一些 外文 參考文獻,急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From 1940-1980
Statistic Bibliography
Retrieved at May 27, 2009. From http://library.thinkquest.org/26026/Statistics/statistics_bibliography.html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Aluminum Can Recycling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Automobile Mileage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Causes of Fish Kill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CFC Proction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Celebrating Too Soon."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ozone1.htm> (June, 1999)
Commonest Toxic Chemical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Consumer Views on Recyclable Packaging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Cre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Protected Area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Endangered Species in the U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Energy Usage Throughout the World
"Power Surge: Energy Use and Emissions Continue to Ris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emission.htm> (June, 1999)
Environmental Health Threat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Potential Exposure to Health Risks from Environmental Threats: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001-fg01.htm> (June, 1999)
Forest Destruction v. Reforestation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Increases in Greenhouse Gase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Largest Oil Spill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Lumber Proction in the U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Sources of Energy Proction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Species Threatened by Air Pollution in the U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The Earth's Temperature
"Climate Brief: Searching for a Greenhouse Fingerprint."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climate1.htm> (June, 1999)
The Ten Warmest Years From 1880 to 1990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Top Oil Procers in 1990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US Oil Spills
Darnay, Arsen J. Statistical Record of the Environment.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1992.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Almanac.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Water Scarcity
"Water: Critical Shortages Ahea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water.htm> (June, 1999)
World SO2 Emissions
"Acid Rain: Downpour in Asia?"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1998-1999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Health. 1999. <http://www.wri.org/wri/wr-98-99/acidrain.htm> (June, 1999)
⑺ 引用了官方網站的統計數據,參考文獻怎麼寫例如FAO的數據
按電子類型參考文獻中的網路電子公告格式著錄。
網路電子公告格式:
[序號]作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EB/OL].(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途徑.
⑻ 統計學的論文資料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 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問題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內容。課程設置主導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領域。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四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4)有關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中的前沿性問題,目的不在於要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二是應用什麼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的統計教學效果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 改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特別注重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教學生讀懂數字背後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利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2. 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 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找到應用的結合點,才能使統計學獲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體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體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用統計軟體分析數據,不管哪一個層次,都已說不過去。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統計軟體的使用。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四)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統計教學和教材增加統計實際案例,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鍛煉和培養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路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路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深深地影響著教學的內容,因為它影響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需求。語文(中文、外文)、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各管各教一套的辦法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特別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路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有了電腦、網路,必需要更新,要培養出一批能用電腦、網路來教學的新型教師,以便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賀鏗.關於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 中國統計,2001.9.
[2] 袁衛.國外統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及對我國統計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國統
計,2001.10.
[3] 習勤.關於統計教育創新的思考. 中國統計, 2002.1.
⑼ 關於統計學方面的論文啊
世界銀行關於中國GDP數據的調整及其存在的問題
(內容提要:論文深入研究了世行調整中國GDP數據的原因、方法和結果,系統地闡述了90年代初以來中國統計體系和價格體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進步,以事實為依據,利用大量翔實的資料,對世行的調整方法進行了逐項剖析,揭示出其存在的問題,闡明了這種調整方法已經不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世行不應再調整中國GDP數據的基本觀點。
本文發表在《經濟研究》1999年第6期。)
90年代初,世界銀行派代表團對中國統計體系進行考察之後,發表了一篇考察報告:《轉換中的中國統計體系》。報告認為,中國統計體系雖然進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其在基本概念、調查范圍、調查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著很大缺陷:基本概念仍深深紮根於傳統的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調查范圍仍主要限於物質生產領域,調查方法仍以傳統的全面行政報表為主;中國價格體制雖然進行了許多重大改革,但仍保留著傳統價格體制的許多本質特徵,許多產品的價格仍然處於政府控制之中。這些情況導致中國官方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數據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1994年,世行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告:《中國人均GNP》。它以上述考察報告為依據,對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向上調整。世行公布的1993-1997年的中國人均GNP數據是在其調整後的中國1992年GDP(注1)總量數據和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基礎上計算出來的。因此,世行公布的中國1992-1997年人均GNP數據遠大於中國官方人均GNP(注2)的美元折算數。本文闡述世行關於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的調整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世界銀行關於中國官方GDP數據的調整
世界銀行對中國官方GDP數據的調整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致性調整、范圍調整和估價調整,綜合調整比率為34.3%。其中一致性調整和范圍調整是關於統計體系的不完善所做的調整,估價調整是關於價格體制的影響所做的調整。
世行關於中國官方GDP數據的調整情況簡要概括在表1中:
表1:世界銀行關於中國官方GDP數據的調整
調整項目 調整幅度 對GDP的影響(%)
自產自用的糧食 上調20% +0.8
存貨增加 下調1/3 -1.6
福利服務 10%企業勞動力從事福利服務 +1.6
虧損補貼 補貼視作政府最終支出 +0.8
一致性調整合計 +1.6
糧食產出 上調10% +0.9
蔬菜產出 上調30% +2.3
農村工業產出 上調10-15% +0.6
農村服務業產出 上調50-60% +6.5
住房服務支出 上調40% +1.5
范圍調整合計 11.7
住房服務 179.8% 1.5
全部其他行業 -12.1%-43.0% 16.6
估價調整合計 18.3% 18.3
總計 34.3
註:1、農村工業包括農村煤炭開采業、紡織業、消費品製造業和其他工業
2、農村服務業包括人文服務業、原材料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
3、全部其他行業包括糧食作物種植業、其他作物種植業、煤炭開采業、紡織業、消費品製造業、其他工業、人文服務業、原材料供應業、其他服務業
(一)一致性調整
從表1可以看出,世行關於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的一致性調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民自產自用的糧食
世行認為,中國統計體系以低於市場的價格估價農民自己生產自己消費的糧食。它假定對這部分糧食進行一致性估價將使其價值增加20%,這種調整使GDP上升0.8%。
2、存貨增加
世行認為,中國對不能銷售或不能按計算產出時所採用的價格銷售的產出存貨增加的計算存在嚴重的不一致性。它認為,一般來說,如果這些存貨結轉另一年,並最終被廢棄或按大打折扣的價格銷售,中國沒有對GDP中的存貨增加做相應的調整。因此,存貨增加大於採用一致性估價所應有的價值量。世行因此將中國的存貨增加調低1/3,導致GDP下降1.6%。
3、福利服務
世行認為,中國企業改革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將目前企業對職工提供的諸如住房、醫療等福利性服務市場化。這種改革的結果將導致GDP上升。世行假定有10%的勞動力從事相應的服務,並假定這些服務轉向市場化。通過投入產出計算,這種假定使GDP 上升1.6%。
4、企業虧損補貼
中國統計規定,企業虧損補貼作為GDP的負項。世行認為,在許多情況下,企業虧損是政府價格政策的結果。從經濟觀點來看,這種補貼是對以優惠價格提供貨物和服務的補償,統計上應當處理為政府的貨物和服務購買和政府對相應接受者的分配,即不應當作為GDP的負項,而應當作為正項包括在政府最終支出中。世行對這種處理方法進行了調整,結果使政府支出增加7%,導致GDP上升0.8%。
綜合上述結果,世行將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上調了1.6%。
(二)范圍調整
從表1可以看出,世行關於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的范圍調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糧食
世行認為,中國的耕地面積被低估了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與衛星測量的耕地面積相比);同時,樣本產量可能被高估了,綜合兩方面因素,將中國的糧食產出調高10%,導致GDP上升0.9%
2、蔬菜
世行認為,中國蔬菜產出價值的計算沒有反映單位面積的蔬菜實物產量隨時間和收獲周期而變化以及市場力量正在鼓勵蔬菜的非旺季生產(此時價格較高)情況,同時,蔬菜耕地面積的測算也是不準確的。考慮以上各方面因素,世行將中國的蔬菜產出價值調高30%,導致GDP上升2.3%。
3、農村工業
世行認為,村及村以下工業的產出被低估,因為相應企業通常沒有完整的財務報表和不屬於國家統計局直接管理的統計調查系統。農村工業的迅速發展和一定程度的偷漏稅情況影響到產出的低估。某些迅速增長的農村工業,如建築材料工業,高價格和高利潤鼓勵了產出的低估。利潤低的行業,如煤炭開采業,也有低報的刺激,因為煤炭的自由市場價格較高。另外,世行也指出,為了誇大地方官員的政績,農村工業也出現了高估產出的現象。綜合上述因素,世行將中國農村工業產出調高10-15%,導致GDP上升0.6%。
4、農村服務業
世行認為,農村服務業,例如農村卡車和拖拉機運輸服務業發展的非常迅速,但是中國沒有一套系統的測算方案;農村服務業統計基本上沒有包括臨時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農村人從事的服務活動,例如大量的個體維修店的修理人員、小販、餐館老闆、理發師和家庭傭人,等等。考慮上述因素,世行將農村服務業產出調高50%-60%,導致GDP上升6.5%。
5、居民住房服務
世行認為,中國居民住房服務既存在范圍方面的低估,也存在價格方面的低估。從范圍方面講,城市和農村住房服務統計都不完整。中國的住房服務價值是通過住房面積、造價和折舊率等資料推算出來的,但住房面積資料不完整,城市住房面積調查資料沒有包括居住在城市裡的農村居民住房面積,農村住房面積調查范圍的不完整性更加突出。世行假定國家統計調查網路覆蓋了中國所有住房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進而把中國的住房服務價值調高40%,導致GDP上升1.5%。
綜合上述結果,世行將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上調了11.7%。
(三)估價調整
世行認為,由於扭曲的價格體制和生產率方面的差異,中國工業的土地和資本回報率遠高於其他行業,消費品製造業的回報率最高,服務業和煤炭行業的回報率最低,農業的回報率也比較低,中國進一步的價格改革將改變行業的營利狀況。世行試圖將各行業的土地和資本回報率調整到全國的平均水平。由於紡織行業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很重要,世行在估價調整過程中,保持該行業的價格不變,將住房和其他房地產業的價格提高,紡織業以外的消費者製造業的價格降低。世行利用1987年投入產出表對GDP進行了調整,結果使GDP上調18.3%。
綜合上述三個方面的調整結果,世行將中國官方1992年GDP數據上調了34.3%。
二、世界銀行關於中國GDP數據調整存在的問題
世行關於中國GDP數據的調整是建立在它對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統計體系和價格體制的了解和判斷基礎上的。90年代初以來,中國統計體系和價格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進步。就統計體系來說,隨著國民經濟核算制度的改革,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向國民經濟核算最新國際標准--聯合國1993年SNA的轉換;統計調查范圍已經由傳統的物質生產領域擴展到非物質生產領域;全面行政報表的統計調查方法已經被以普查為基礎,抽樣調查為主體的調查方法體系所取代;開展了多項普查,包括農業普查、工業普查、第三產業普查、基本單位普查,等等;許多專業統計採用了抽樣調查方法,例如農產品產量調查、農村和城市住戶調查、價格調查,等等。這一系列統計改革,使中國統計體系得到不斷完善。就價格體制來說,中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改革,目前,市場價格已經成為中國價格體系的主體。
具體說來,世行關於中國GDP數據的調整至少存在以下若干方面問題:
(一)一致性調整問題
1、農民自產自用糧食的估價
中國農業統計規定,農民自產自用糧食的價值,按出售的綜合平均價格計算,這種綜合平均價格綜合了國家收購價格與市場價格兩種因素。近些年來,中國糧食連續獲得豐收,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國家的糧食收購價格已經高於,而不是低於市場價格,因此,上述綜合平均價格不會低於市場價格。世行關於中國統計體系以低於市場的價格估價農民自產自用的糧食的判斷,已經不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
2、存貨增加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只考慮生產不考慮市場需求和贏利情況。這些企業生產出來的部分產品可能銷售不了,只能被廢棄或按大打折扣的價格處理。因此,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世行把中國的存貨增加調低三分之一,可能是不過分的。但是,自從黨的十四大把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確定為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需求和贏利狀況已經逐步成為企業生產決策的主要考慮。因此,企業生產的產品被廢棄或按打折扣的價格處理的情況明顯減少。所以,世行的調整比率不再適合中國目前的存貨產品銷售的實際情況。
3、福利服務
近些年來,中國進行的一系列企業制度改革,正在推動企業的福利性服務逐步走向市場化,企業從事福利性服務人員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因此,至少對於中國目前的企業情況來說,世行假定企業有10%的勞動力從事福利性服務的比例太高了,相應地對GDP的調整比例也就不合適了。
(二)范圍調整問題
1、糧食
中國官方統計的耕地面積數據確實低於衛星測量數據,但是,衛星測量出來的耕地面積包括25度以上的坡地、河灘地、輪休地、溝渠和田間道路等等。這些地不能視同正常的耕地。所以,中國官方的耕地面積數據與實際耕地面積之間的差距不像世行估計的那麼大。另外,除了農業統計包括糧食產量調查外,農村住戶調查還編制農村住戶農業生產情況表和農村住戶糧食收支平衡表,分別反映農村住戶糧食生產情況和年初糧食結存、年內糧食收入、年內糧食支出、年末糧食結存情況。這些不同類型調查能夠對糧食產量統計起到校對作用。根據以上情況,中國的糧食產出數據與實際情況應當是比較吻合的,世行將其調高10%,必將導致GDP數據的高估。
2、牧業
世行斷定中國統計數據低估了農業產出,事實上,中國的經常性農業統計還存在高估的成分。全國農業普查結果表明,1996年統計年報中的肉類產量高估了22%,豬、牛、羊存欄頭數分別高估了20.7%,、21.1%和21.8%。因此農業總產出和農業增加值被高估了。針對這種情況, GDP應當相應地向下調整。這是世行所沒有料到的。
3、農村工業
全國第三次工業普查結果表明:由農業部鄉鎮企業管理部門統計的農村工業總產值數據高估了18000億元(1995年),佔全部農村工業總產值的40%。顯然,與世行的判斷恰好相反,農村工業產出應當向下調整,而不應當向上調整。
4、農村服務業
世行關於中國農村服務業統計不完善的判斷和數據調整對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統計狀況來說,是不過分的。但是,中國在1993至1995年開展了首次第三產業普查,對包括農村服務業在內的全部服務行業進行了全面調查,同時,根據普查資料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
表2:第三產業普查關於服務業增加值和GDP數據的調整比率(%)
年度 GDP 第三產業 運輸郵電通信業 商業 非物質服務業
1978 1.0 4.4 0.0 0.0 9.3
1980 1.1 5.2 0.0 0.0 9.6
1985 5.1 20.6 0.0 52.2 11.9
1986 5.3 21.2 0.0 58.1 12.4
1987 5.8 23.0 0.0 62.3 13.2
1988 6.1 23.4 0.0 65.1 10.7
1989 5.7 20.3 0.0 66.7 8.8
1990 4.8 17.2 2.7 67.6 8.5
1991 7.1 24.7 10.4 67.6 13.9
1992 9.3 33.1 9.5 88.7 21.7
1993 10.0 32.0 11.7 73.4 24.8
註:本表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4》和《中國統計年鑒,1995》計算。
事實上,這種調整已經大大超過世行對農村服務業的調整。例如,世行對農村服務業數據的調整導致1992年 GDP數據上升6.5%,而第三產業普查之後,中國對同年GDP數據的上調比例達9.3%。因此世行對中國農村服務業統計的判斷和數據調整已經不再適合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
(三)估價調整問題
90年代初以來,中國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的目標模式,價格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嚴重扭曲的價格結構得到明顯改善。例如,從1990年到1997年,世行認為土地和資本回報率最低的服務業和煤炭工業價格分別上漲了222%和206%,而屬於土地和資本回報率最高的消費品製造業的食品工業和紡織工業價格僅分別上漲96.8%和60.3%。特別重要的是,目前,市場機制在中國貨物和服務價格形成中已經起了主導作用。貨物的價格基本上由市場決定,除部分服務業,如居民福利性住房服務業仍偏離市場價格外,絕大多數服務業的價格也由市場決定。即使那些偏離市場價格的服務業也正在迅速向市場價格過渡。例如,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服務將市場化,福利性住房服務不久將不復存在。
另外,有關部門在對33種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進行國內外價格比較時發現,1998年11月,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價格的有22種,佔69%,其中包括小麥、玉米、大豆、豆油等農產品,硫酸、鹽酸、尿素等化工產品,汽油、柴油等能源產品,鋁錠、生鐵等冶金產品,等等。
總之,在中國的價格形成機制、價格規模和價格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如果世行仍然依據1987年投入產出表對各行業進行價格方面的調整,也勢必導致GDP數據的高估。
注1: 由於中國官方GDP和GNP數據差距不大,世界銀行在計算中國官方人均GNP時是以中國官方GDP數據,而不是以GNP數據為基礎。由於同樣的原因,本文對GDP和GNP不加區別。
注2:中國官方人均GNP是按人民幣計算的。
參考文獻——
1.Document of the World Bank No.13580-CHA:China GNP per Capita,December15,1994.
2.世界銀行文件:《轉換中的中國統計體系》,國家統計局內部翻譯件。
3.國家統計局1998年制定:《國家統計報表制度》。
4.國家統計局1998年制定:《農村住戶調查方案》。
5.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94,1995 ,1997,1998)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4、1995、1997和1998年出版。
6.許憲春著:《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改革與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
7.《價格監測與分析》199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