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願景範文
① 如何構建有特色的公司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背景下,為實現企業目標,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和建設中形成的,被廣大員工認同的企業價值觀、行為准則與行為方式的總和。它貫穿於企業發展戰略、生產經營管理之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企業文化上,這是因為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技術,技術來自於管理,而管理靠的是文化,企業文化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
第一,既要注重形式,又注重內容。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好的形式對工作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現代企業的存在,不僅僅是實物資產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由經驗管理、科學管理發展到文化管理,使企業管理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企業文化是加強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各項目標實現的有效形式。比如,企業形象就是企業的市場,是企業的飯碗,是企業的效益,是企業的生命。海爾之所以能從一個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聞名的大企業,就是得益於它樹立起了自身良好的形象。以潞安集團為例,其之所以能夠在上世紀末煤炭市場非常疲軟的情況下走出困境,不斷做大做強,與其多年來在用戶中樹立的信譽是分不開的。只有把企業形象提高到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把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有機融為一體,才能實現培育企業精神,塑造價值理念,打造企業品牌,傳播企業信譽,樹立企業形象的目的。企業文化從表面上是虛幻的,其實它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是企業強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做支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短暫的、脆弱的。因此,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文化管理,絕不能為了趕時髦、走形式,而是要通過對人員、時間、質量、物耗、安全等生產要素的有效管理,達到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發展的目的。
第二,既要注重統一性,又注重多樣性。對大型企業來說,企業文化必須符合時代的主旋律,成為先進文化在企業中的集中反映。企業的管理層作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既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者和實踐者,又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塑造者。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建設是由企業的經營者倡導,由上而下逐步推進的過程。因此,理念文化識別系統、行為文化識別系統、物質文化識別系統都應當是統一的。這些系統一旦確立,全體員工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如果沒有統一的企業文化建設要求,企業就形不成共同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力。但與此同時,企業下屬單位也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在不違背企業統一的識別系統的基礎上,開展獨具特色、富有實效的企業文化創建活動,以不斷豐富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企業文化建設是需要全員參與的一項工作,必須自上而下全員重視,堅決克服「上面重視,下面應付,上面安排的多,下面落實的少」的現象。企業要充分利用一切宣傳手段,大力宣傳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和目標,宣傳企業理念、行為、物質文化識別系統,將企業的價值理念滲透到員工的腦海里,用企業文化佔領員工的思想陣地,從而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培育員工的自豪感,逐步從被迫接受、被迫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向主動遵守、主動維護轉變,從「他律」向「自律」轉變,使企業的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第三,既要注重繼承,更注重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企業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要在繼承企業好的理念、好的傳統的基礎上,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潞安就伴隨著現代化礦井建設,關注並開始了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了潞安理念文化的雛形。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推動了潞安的現代化建設,是潞安的寶貴財富,是潞安的競爭優勢。但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潞安的企業文化也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注重創新和超越,要打破舊的框框,按照時代的要求,不斷調整企業文化的內容,使之與時代的節拍相吻合,與企業自身發展相符合,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需要全體員工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勇於超越的精神狀態,要特別注意借鑒和吸收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外來文化,要對國內先進企業文化和國外先進企業文化的差異及其對管理的影響,對國外文化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可移植性進行科學分析,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及我們潞安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學習和借鑒,要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做到學習—消化—吸收—創新的循環,從而不斷為企業文化注入新鮮血液,使企業文化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 晉城礦務局和長治潞安相比較哪個好一些
長治潞安好一些。
③ 山西潞安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主要說待遇和發展
近年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不斷優化整合,企業實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科技實力不斷增強。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正逐步由快速成長階段進入初步成熟階段,行業發展逐步轉型為依靠企業能力提升和資源整合的內涵式發展。
工程勘察設計活動是中國基本建設程序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固定資產投資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先導性工作。每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數以萬億計,只要其中一個百分點的固定資產質量有問題,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工程勘察設計水平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工程建設項目的好壞,工程勘察設計對固定資產投資具有先導和決定性的影響。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業務形態和客戶需求繼續呈現多樣化趨勢,工程勘察設計單位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開創新的業務模式和領域,實現了勘察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從2001年的719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9547億元,增長超過了12.3倍,年均增長達到了33.3%;勘察設計行業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人均產值從2001年的10萬元/人增長至2010年的68萬元/人,增長了近6倍,年均增長23.7%。
我國工程勘察設計業的行業結構以大綜合和小綜合為特點,與國外相比差異較大,但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行業的格局最終會同國際接軌,前瞻產業研究院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研究小組建議,國內勘察設計企業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轉型方向和轉型模式,以應對未來的激烈競爭。
縱觀目前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格局,基本上可以看出,大多數細分行業的發展情況是與國家的投資拉動性政策密切相關。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的相應調整將影響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和復雜。各種地區區域性發展規劃密集出台,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競爭將呈現出更顯不同的區域性需求特徵。
與此同時,不少細分行業投資需求已經達到,或者在未來兩三年內達到階段性的頂峰。業務頂峰之後,如何實現持續發展,毫無疑問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發展理念的革新,核心體現在設計單位經營思想的改變,真正構建起支撐持續發展的願景和價值體系,適應市場化的運作、實現集成化的資源整合、追求價值的不斷提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在「十二五」期間,勘察設計市場必然會在需求端和供給端同步實現市場化;低碳、綠色、節能、環保等理念逐步興起,將成為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關注的熱點,並對工程勘察設計不同細分行業帶來不同的機遇與挑戰。
工程勘察設計這個行業是很有前景,但公司的話就不知道,至於待遇及發展就要看您自己的能力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④ 引路集團屬於國企嗎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實現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郭玉才 來源:黃河新聞網——前進 2006-11-23 9:39:28
省屬國有企業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山西國民經濟發展命脈,在我省煤炭、冶金、電力、化工、裝備製造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的重要骨幹企業。這些企業是我省國有企業的排頭兵,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省屬國有企業以文化建設促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省屬國有企業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緊緊圍繞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改革管理體制,創新經營理念,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培育企業精神、推動制度創新、塑造企業形象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以培育企業精神為核心,著力培育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礦」的潞安石圪節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太鋼李雙良精神和「勇於奉獻、爭創一流」的大同煤礦精神,有效地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振興企業、產業報國的激情,體現了國有企業艱苦奮斗、敬業愛國的主人翁意識和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展現了我省工人階級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風貌,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二是以創新經營理念為重點,各個企業精心提煉了具有現代氣息和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如:國際電力「選好一個總經理、用好一個年薪制、確定一套考核指標」的「三個一」經營理念,陽煤集團「基礎為本、科學嚴謹,程序為先、集約為細」的管理理念,同煤集團「做強同煤、造福員工」的發展理念,晉煤集團「創新、創業」的核心理念,漳山發電「舒心工作、舒心生活」的行為理念,大同齒輪集團「經營品牌、創造市場」的市場理念,以及太原煤氣化、山西焦煤、潞安集團等企業提煉的學習理念、質量理念、安全理念、營銷理念,等等,極大地豐富了省屬國有企業企業文化的內涵,成為助推企業改革發展的思想先導和精神動力;三是以加強制度建設為基礎,省屬企業大力推行陽泉煤業集團的「6S」行為養成和「REM」精細管理模式,把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融於管理制度中,滲透到管理過程的每一個細節,建立和完善了系統規范的管理體系,實現了管理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對接,有效地規范了企業管理,推進了管理升級,提升了管理水平;四是以導入企業識別系統為契機,不斷優化和提升企業形象。據不完全統計,由省國資委監管的36家企業中,已有20多家按照現代企業管理要求導入了CI企業識別系統,通過優化企業形象,打造了企業品牌,增強了企業的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成為推進實施品牌戰略的有效手段;五是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和創建學習型企業為載體,注重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員工,為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增強了創新能力和發展實力;六是以挖掘與整合傳統文化資源為基礎,加強企業文化陣地建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營造了和諧發展的企業環境和健康向上、寬松和諧的文化氛圍,極大地滿足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七是堅持以文化育人、典型引路為方式,培養了李雙良、馬六孩、葉晉慶、栗俊平、顧翠雲等一大批國家級勞動模範,造就了一大批高層次的科技人才和懂經營、善管理的優秀經營管理者,培育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勇於奉獻的「四有」員工隊伍,為我省企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幾年來,省屬國有企業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了核心競爭力和企業創新能力,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2005年,由省國資委監管的36戶大型國有企業資產總量達到了294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776億元,增加工業產值476.85億元,上繳稅金252.34億元,實現利潤86.8億元,涌現出了像太鋼集團、山西焦化、國際電力、太原重工、晉城煤業、潞安礦業、杏花村汾酒等一批具有相當規模和市場競爭實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團。據今年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全國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我省在全國各省市的排位是總資產第6位,凈資產第5位,銷售收入和利潤為第6位,與2004年省國資委成立時全省經營性資產和總資產排在第17位比,有了很大進步。
近年來,省屬國有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省屬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發展並不平衡,與國內外優秀企業相比,與我們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我們自身的需求相比,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1)認識程度還不高。一些領導幹部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文化管理的意識還不強,自覺參與重視的程度還不夠,還沒有將其真正整合到企業發展戰略中,列入企業管理的議事日程,作為一項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工作來抓;(2)務實程度還不夠。目前,我省的企業文化建設還沒有真正形成有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缺乏總體規劃,目標、措施還不明確,經費、人員仍需要進一步落實,企業文化建設政工化、部門化、項目化現象還比較突出,普遍缺乏統一的思想基礎和全員參與的管理互動機制,合力不足,力度不夠;(3)內容還缺乏特色。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上,不少單位理念雷同,內容相近,共性成分多,個性成分少,缺乏各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和張揚個性的創新能力;(4)文化與管理脫節。一些單位就文化抓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與企業使命、願景目標、發展戰略等不相適應,與員工的切身利益關系不大,缺乏人本性和企業意識,文化建設與生產經營融合度小,關聯性差,存在經濟工作與文化管理「兩張皮」現象;(5)檢查考核力度不夠。對企業文化建設,多數單位倡導布置的多,檢查考核的少,缺乏主要領導親自抓的工作機制和主動參與的內在動力,普遍存在工作人員素質不高,企業文化建設雷聲大、雨點小、應付差事等形式主義現象;(6)宣傳不夠到位。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普遍存在宣傳力度小、教育培訓差、基本知識普及率低等方面的問題,不少員工甚至一些中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文化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政治思想工作」加「文體活動」的階段,也有人把「企業文化」當作一些大同小異的標語、口號或企業標識,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企業員工所追求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等深厚內涵,也沒有真正發揮其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力量。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黨要帶領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這就非常突出地強調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作為社會主義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文化,是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強大思想基礎,是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精神動力。在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一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國有企業改革,必然會促進企業的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而所有創新的基礎,必須以理念創新為先導,促使員工解放思想觀念、主動參與改革,以合理調整企業內外的各種利益格局、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促進企業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二是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戰略舉措。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我省榜上無名,進入中國500強的企業中,我省也僅有太鋼集團、山西焦煤、山西建工、山西路橋、煤炭進出口、省煤運、潞安礦業、晉城煤業、同煤集團和陽泉煤業集團10戶國有企業,這與我省在全國經濟發展中佔有的地位、發揮的作用很不相稱,與山西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的發展需要很不適應。在經濟全球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面臨著跨國公司和國內多種所有制企業的雙重競爭壓力,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建設與世界接軌、與時俱進的先進企業文化。三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長期以來,黨堅持對國有企業實行政治領導,不斷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國有企業鮮明的政治優勢。新形勢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更有利於發揮這種政治優勢,增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有效性,幫助員工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為國有企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四是實現企業與員工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從本質上講也是做人的工作的。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企業氛圍和人才輩出的人文環境,促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員工隊伍建設和企業家隊伍、經營管理者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等企業各類人才隊伍的建設,實現員工與企業的互動雙贏和和諧發展。
三、加強省屬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機遇與挑戰同在,希望與困難並存。省屬國有企業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做強做大、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緊緊抓住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這個良好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時機,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和加速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著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國有企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以愛國奉獻為追求,以人本管理為核心,以學習創新為動力,堅持制度創新與觀念創新相結合,著眼於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立足於文化強省、產業報國,力爭用3-5年的時間,基本建立起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符合企業發展戰略、體現員工根本利益、反映山西文化發展和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全面推進山西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二)規范企業文化建設內容和體制機制。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為企業建立一套做人、處事的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保證企業選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為企業提供發展動力和人才保證。加強省屬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遵循文化管理的基本原理,扎實推進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基礎上,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精心提煉和培育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構築引領企業發展之魂;二是在概括和總結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吸收優秀的文化成果與管理經驗,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宗旨、管理哲學、發展戰略、企業道德等理念體系,全面加強企業管理,推動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三是以人本管理為主線,寓文化理念於管理制度中,改革完善企業勞動、人事與收入分配製度,建立企業績效考核制度與獎懲激勵機制,整合企業制度,優化管理流程,開發人力資源,以科學的制度體系規范企業行為,以有效的制度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四是以塑造企業形象為目的,規范企業識別系統,加強企業文化設施建設,優化企業環境,打造企業品牌,增強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和社會影響力,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管理工程,需要企業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與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實施。在管理體制機制的建設上,應按照省國資委制定出台的《關於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成立與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相適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構,確定相對專業的工作人員,建立工作制度與考評激勵機制,真正做到領導重視、人員落實、制度保證、經費保障,確保企業文化建設步入決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規范化的良性發展軌道。
(三)推進省屬企業文化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企業文化是一門系統性、實踐性較強的綜合管理科學。省企業文化研究會、省屬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機構與廣大理論工作者,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我省企業的產業特點和加快新型能源與工業基地建設的實際,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和系統、科學、實用的原則,加強企業文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一是從解決企業面臨的主要矛盾入手,圍繞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集中精力在企業發展戰略、管理體制與企業兼並重組等一些重大問題上進行研究和探討,制定省屬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二是從企業文化建設的機制、內容上入手,總結成功經驗,為我省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一套科學、規范、具體、可操作的評價體系;三是從企業資產重組、體制變革和制度創新入手,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中帶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戰略性問題的研究,為省屬企業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與經驗指導,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轉型與再造,為省屬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山西省國資委黨委常務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