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獻作品
1. 唐勒的出土文獻
過去學術界認為傳世的宋玉賦除《九辯》外都不可信,是受了疑古派的影響,而在今天考古發掘發展起來,很多文字資料相繼被發現的情況下.疑古派的弱點和過失已顯示出來。今天我們只有以可靠的材料、科學的方法來重新考察六國之末的歷史,才能弄清從屈原到漢賦之間一些作家作品的實際狀況,揭示出這個階段中文學的轉變過程,在這段文學的研究上取得大的突破。
饒宗頤先生的《唐勒及其佚文—楚辭新資料》(刊九洲大學中國文學會《中國文學論集》第九號),尚未見到.但從題目看,饒先生以出土唐勒此殘篇為「文」而非「賦」,非常正確。
關於該篇篇名,因首簡背面之上端有「唐革」二字,羅福頤先生據《詩·斯干》「如鳥斯革」,「革」字韓詩作「勒」的事實,釋為「唐勒」,為作者署名,姑題為「唐勒賦」,而慨嘆「賦之篇目終不可曉」.吳九龍定篇名為「唐勒」。湯漳平認為「篇題似應作《御賦》」,因而稱作《唐勒賦·御賦》。譚家健則說,「唐勒」二字「無疑是該作篇題」,因為「從整個臨沂漢簡看凡單獨書寫及題於簡背者,尚未見有作者署名的例子」。
「唐勒」當是書名。先秦時個人著書並無作者所取的專名,最普遍的是作者的姓氏後上「子」、「氏」、「公」等字(如《莊子》、《服氏》、《蔡公》),或作者名後加「子」(如《韓非子》、《尹文子》、《公孫龍子》),或作者尊稱後加「書」、「春秋」、「兵法」之類字眼(如《商君書》、《左氏春秋》、《孫子兵法》),還有的只稱其名(如《鄧析》、《李克》、《寧越》),或一般稱謂(如《魏文侯》)。此風氣至漢初猶存(《漢書·藝文志》所著錄《賈誼》、《晃錯》、《曹羽》等是證).以此例之,《唐勒》應是書名.所以,以為此篇篇名作「唐勒賦」者未妥.或以為包括此篇在內的全書名作「唐勒賦」,似亦未妥.因為一則簡上只作「唐革(勒)」,並無「賦」字,二則出土唐勒此文並不是賦.
吳九龍確定為唐勒賦的3561簡上只有三個字:「論義御」。羅福頤將它接在首簡(018釣之後.實則此二斷簡文意並不連貫。我以為「論義御」三字是本篇篇名,按銀雀山出土漢簡篇名的一般書寫位置,應在篇末。從可以確定的本篇各殘簡看,本篇中心是論「義御」的。《管子·心術》雲:「義者,謂各處其宜也.」「論義御」的「義御」正是以駕御之術為喻,說明治理天下應「虛靜無為」,使人各處其宜。故我以為此篇應是《唐勒》一書中的《論義御》篇。
《論義御》中明顯表現了道家思想:
第一,《論義御》以形象化的語言宣傳「無為而治」的思想,同六國之末某些道家人物言論一致,而同法家貌似而實異。在王良造父之御,是「登車攬替」則「協斂整齊,調勻不摯」,御者之意,「馬心喻也」,故「安勞」「樂進」。至鉗且大丙之御,則「去銜髻,撤查策,馬〔莫使而〕自駕,車莫〔動而自舉〕」,御者「嗜欲形胸中,精神喻六馬「、「不叱.不睹,不撓(撻)」,而車馬則「神奔而鬼走,進退拙(屈)信(伸),莫見其塵埃」。同樣為楚國道家著作的《文子·道原》中說:「夫法刻刑誅者,非帝王之業也;墓策繁用者,非致遠之御也.」《自然》篇雲:「所謂無為者,非謂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拳握而不散。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掛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論義御》的思想與之一致。上面兩段話甚至可作為《論義御》的注腳.
至於六國之末法家,雖同樣以車馬為喻,而且有時也鼓吹「虛靜」的宗旨,實質上卻相去懸絕.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上》雲:
夫獵者托車輿之安,用六馬之足,使王良佐髻,則身不勞而易及輕獸矣.今釋車輿之利,捐六馬之足與王良之御,而下走逐獸,則雖樓季之足無時及獸矣.……國者,君之車也.勢者,君之馬也.夫不處勢以禁誅擅愛之臣,而必德厚以與下齊行事民,是皆不乘君之車,不因馬之勢,釋車而下走也。
《文子》是主張上無為而順下之性,《韓非》是主張順上之意,使下疲於奔命.後者是用於推行極端的君主集權思想.屈原主張美政,沒有君主專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肯定沒有「無為而治」的思想。
第二,認為「大虛」與「道」相通。《管子·心術上》(劉節郭沫若考證為宋研、尹文之作,屬道家)雲:「虛之與人也無間,唯聖人得虛道。」又說:「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甚至說:「虛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可以為天下始。』《莊子·天下》評老子為:「人皆取實,己獨取虛。」《論義御》中「大虛通道」的思想同這完全一致(「大虛通道」之說法略同於《管子·宙合》所謂「方明者……旁通於道」.和「道也者,通乎無上)。這種思想在可靠的屈原作品中是沒有的。
第三.講道家的「精神」。《論義御》雲:「嗜欲形胸中,精神喻六馬。」《管子·內業》(郭沫若考為宋研、尹文之作):「凡物之精,此則為生……藏於胸中,謂聖人。」又說:
「物能化謂之神.」又說:有神自在身,一往一來,莫之能思.失之必亂,得之必治,精將自來。精想思之.寧念治之,嚴容畏敬.精得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淫,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論義御》所表現與此完全一致。
第四,以早期道家所說的「義」來概括無為而治、虛靜以處的理民之道。《管子·心術》所謂「義者,謂各處其宜也」,同儒家關於「義」的解釋是不同的。《禮記·表記》雲:「義者,夭下之制也。」又《孟子·公孫丑上》:「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禮記·桑服四制》:「貴貴尊尊,義之大者也。」道家的「義」指的是順其本性,自然處之;而儒家的「義」是指對本性的約束和規范。告子言,如以人性為祀柳,則「義猶杯圈」(《孟子·告子上》),此所謂「義」,乃指孟夫子的「義」,而非宋研、尹文之「義」。唐勒「義御」,指依馬之性.順物之理,不以己意強為,使術達於出神人化的境地.作者以此比喻無為而治天下,順民之性.因國之俗,不以政令法術擾之。這不僅不同於儒家,也不同於墨家、法家思想也有較大的距離。
由以上四點可以看出,《論義御》表現出來的,同楚國的文子、宋國的宋研、齊國的尹文均有相近處,是一種道家的思想.這種道家思想上承老子,而下啟韓非,不少地方同戰國末期法家思想相通.
2. 彭裕商的論著著作
一、專著
1、《殷墟甲骨斷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5月。
2、《殷墟甲骨分期研究》(與李學勤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3、《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巴蜀書社,2003年2月。
4、 《文子校注》,巴蜀書社,2006年7月。
二、工具書
1、《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本人參加編寫),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出版。
2、《殷周金文集錄》(徐中舒主編,本人參加編寫),四川辭書出版社,1984年出版。
3、《甲骨金文字典》(與常正光,方述鑫合作),巴蜀書社,1993年出版。
三、論文
1、《卜辭中的土、河、岳》,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年5月。 2、《釋小甲》,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1982年5月。
3、《也論歷組卜辭的時代》,《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1期。
4、《嘉鼎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編輯部編:《考古與文物叢刊》第二號《古文字論集》,1983年11月。
5、《小屯乙十一基址與M238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
6、《「非王卜辭」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
7、《殷墟甲骨斷代與殷墟考古》《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四十四輯,1989年。
8、《賓組卜辭的時代分析》,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0年6月。
9、《殷墟甲骨分期新論》(與李學勤合作),《中原文物》1990年3期。
10、《殷墟地層與甲骨分期》(與李學勤合作),《文博》1990年6期。
11、《徐中舒先生傳略》,《成都文物》1991年第1期。
12、《屯南2384甲骨與歷組卜辭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92年2期。
13、《 組卜辭分類研究及其他》,《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中華書局,1992年8月。
14、《金文研究與古代典籍》,《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年1期。
15、《宜侯夨簋與吳文化》,《炎黃文化研究》1995年第2輯。
16、《殷代卜法新探》,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編:《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8月。
17、《從「上甲廿示」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羅世烈主編:《先秦史與巴蜀文化論集》,歷史教學社,1995年10月。
18、《也談子犯編鍾的「五月初吉丁未」》 ,《中國文物報》1996年2月11日,第三版。
19、《司徒逼簋考釋及相關問題》,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於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20、《安陽小屯東南灰坑55H1的絕對年代》,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三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1、《徐中舒先生在古文字學上的貢獻》,《中華文化論壇》1998年第3期。
22、《保卣新解》,《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4期。
23、《周公攝政考》,《文史》第45輯,中華書局,1998年9月。
24、《國學大師徐中舒先生》,《文史知識》1998年第10期。
25、《麥四器與周初的邢國》,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10月。
26、《高山仰止》,《歷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7、《謚法探源》,《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8、《關於西周金文月相的一點意見》,《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第2期(夏之卷)。
29、《也論新出虎簋蓋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6期。
30、《指事說》,《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1、《殷代日界小議》,《殷都學刊》2000年第2期。
32、 《董家村裘衛四器年代新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
33、《新邑考》,《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
34、《西周銅簋年代研究》,《考古學報》2001年第1期。
35、《伯懋父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四十周年暨馮漢驥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36、《歷組卜辭「日月有食」「日、月有 」卜骨的時代位序》,《殷都學刊》2001年第2期。
37、《歷組卜辭補論》,《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38、《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
39、《晉侯蘇鍾年代淺議》,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7月。
40、《班簋補論》,文集編委會編:《追尋中華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41、《西周金文所見夷厲二王在位年數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
42、《周初的殷代遺民》,《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43、《西周青銅器竊曲紋研究》,《考古學報》2002年第4期。
44、《西周金文中的「賈」》,《考古》2003年第2期。
45、《〈尚書〉研究的新成果》,《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2期。
46、《賓組卜辭五次月食的先後次序》,《中原文物》2003年第3期。
47、《讀楚簡隨記》,《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6期。
48、《讀〈戰國楚竹書﹙一﹚〉隨記三則》,謝維揚、朱淵清主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81–82頁。
49、《周伐獫狁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0、《六帝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51、《逨器的啟示》,陝西師范大學、寶雞青銅博物館主辦:《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
52、《古文字材料在古書釋讀中的重要作用舉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53、《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件銅方鼎筆談》,《文物》2005年第10期。
54、《上博簡〈民之父母〉對讀〈禮記·孔子閑居〉》,中山大學古文字研究所編:《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55、《三門峽虢季墓新考》,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編:《東方考古》第2集,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8—201頁。
56、《虢國東遷考》,《歷史研究》2006年第5期。
57、《上博竹書〈孔子詩論〉札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58、《東周青銅盆、盞、敦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2期。
59、《〈孔子詩論〉隨記二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9月。
60、《〈郭店楚簡〉札記四則》,《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5期。
61、《覺公簋年代管見》,《考古》2008年第10期。
62、《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注釋札記》,《語文知識》2009年第2期。
63、《禪讓說源流及學派興衰——以竹書〈唐虞知道〉、〈子羔〉、〈容成氏〉為中心》,《歷史研究》2009年第3期,第4—15頁。
3. 漢朝未央宮的「未央」是什麼意思
漢朝未央宮取名「未央」,「未央」有何意義,文獻上卻沒有任何說明。
作為吉語,「未央」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沒有災難,沒有殃禍,含有平安、長壽、長生等意義。漢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社會思潮的盛行。
漢代文獻中有關未央的記錄絕大多數是以宮名的形式出現的,特指「未央宮」。除特指外,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及文物中的「未央」多與「萬歲」、「延壽命」等語匯同時出現,包含吉祥之義。此外,「未央」也是漢簡記載最為多見的人名之一,上至於「侯」,下至於「奴」,都有以此為名號者。由此說明,在漢代「未央」、「長樂」是全國各個階層通行的吉語。
(3)出土文獻作品擴展閱讀
未央宮的建築格局:
長樂宮與未央宮分列於漢長安城安門大街東西兩邊,因而它們又分別稱為東宮和西宮。漢代尚「右」,方位以「西」為尊,西宮就是皇室正宮,即所謂「公宮」。未央宮又稱紫宮或紫微宮,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天體恆星為三垣,中垣有紫微十五星,也稱紫宮。紫宮是天帝的居室,把未央宮稱為紫宮,是因為它是人間皇帝的宮城。
宮城之內的幹路有三條,兩條平行的東西向幹路貫通宮城,中部有一條南北向幹路縱貫其間。兩條東西向幹路將未央宮分為南、中、北三個區域。
4. 蔡偉的代表作品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發表文章《〈神烏賦〉初探》,文中提及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篇目《神烏賦》,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偉寫信告知「佐子」應讀為「嗟子」,亦即「嗟」,是嘆詞。後來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發表了《「佐子」應讀為「嗟子」》,稱蔡偉「其言甚為有理」。
2003年之後,蔡偉在國學網上陸續發了一些文章,「他寫東西不多,很謹慎,難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結合起來看。」裘先生說,蔡偉一些想法很有見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認作『恆』,從詞義上講不太好理解,蔡偉提出,楚簡中常把『極』寫成『亘』,有終極的意思。對我很有啟發。」
「我曾建議蔡偉考研究生,他說,英語基礎太差,怕是考不取。大概2006年後,我感覺蔡偉有些沉寂,後來聽說他為了生計,蹬三輪去了,讀書時間少很多。我當時就想,如果蔡偉因為環境不好,就這么放棄了,實在太可惜。老實說,現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義上是教授了,實際上沒有他這個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沒有他這個水平。」裘先生告訴記者。
「古文字這門學問,沒十幾二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說,蔡偉沒有受過專業的學術訓練,很多最新出土的文獻也沒機會讀到,但自學了大量傳世典籍,許多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蔡偉心無旁騖,對古書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語習慣都爛熟於心,甚至比許多專業研究者更熟悉,他較常人更容易融入到古代的語言環境中,對於古人的行為和想法更能夠感同身受,時間久了,對古書有了觸類旁通的能力。」
國學網上,他的網名叫「抱小」
能力是一方面,也許更打動裘先生的,是蔡偉對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學的真心熱愛。
蔡偉在國學網上的網名叫「抱小」,有「志向小學」之意。「小學」,為中國古代對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的統稱,後來章太炎將其易名為「語言文字之學」。「小學」作為專門的學問,可以追溯到秦漢之際,只是當代大多數人可能對其很陌生。裘先生告訴記者:「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我們對過去的認識,大多從古書中來,但古書有流傳下來的,也有散佚的,還有被後世篡改的。要了解歷史的全部,還需要不斷地發現和修正,比如近年出土的馬王堆帛書、郭店楚簡、上博楚簡,里邊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讀懂這些文獻,搞清楚真正的古代是怎樣的,我們的思想、習慣和生活根源又在哪裡,古文字研究是基礎。」
此層意義蔡偉並未深思,他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對古代典籍的熱愛,出於天生的興趣。他自幼熱愛書法,學生時代迷上了唐詩宋詞,高二時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先生的一篇論文,從此被傳統「小學」吸引。
蔡偉給記者看他抄寫的《方言》和《爾雅》這兩本典籍。發黃的紙頁,褪了色的鋼筆字跡,扉頁上的時間顯示是1993年,那時蔡偉已經高中畢業兩年。他高中時嚴重偏科,除了語文,其它科目的成績一塌糊塗,最終沒能考上大學,而是進了一家膠管廠當工人。「在錦州,這些書只有圖書館有,復印費對我來說太貴了,只能抄下來。」蔡偉說。
1994年,膠管廠效益不好,蔡偉下崗了,在一家商場門口擺了個小攤。對物質生活,蔡偉沒有野心,掙的錢只圖個溫飽,他的業余時間都用來看書。「家裡人不懂我在讀什麼,也不幹涉,反正不花錢。」蔡偉說,父母和妻子都是普通人,沒求他飛黃騰達,「只是偶爾覺得很孤獨,周圍沒人能跟你交流。」
2007年,妻子生病,為掙更多的錢,蔡偉開始蹬三輪,「多的時候一天能掙30來塊,比擺攤強,看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他寫信給北大的年輕學者董珊說。董珊把這事告訴了自己的老師劉釗教授,恰好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要與中華書局、湖南省博物館聯合編纂《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在和裘先生商量後,中心決定臨時聘請蔡偉。
去年9月,蔡偉來到上海。今年,在裘先生的推薦下,已38歲的他,又獲得了考博的機會。
5. 閆曉君的主要作品
1,《兩漢故事論考》,《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秦漢時期的法醫檢驗》,《國學研究》第11卷。
3,《張家山漢簡「告律」考論》,《法學研究》,2007年第6期。
4,《秦漢盜罪及其立法沿革》,《法學研究》,2004年第6期。
5,《竹簡秦漢律與唐律》,《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6,《姓氏文化與古代法律》,《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7,《走近「陝派律學」》,《法律科學》,2005年第2期。
8,《試論張家山漢簡〈錢律〉》,《法律科學》,2004年第1期。
9,《漢簡<賊律>沿革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10,《清代的司法檢驗》,《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第5期。
11,《漢初的刑罰體系》,《法律科學》,2006年第4期。
12,《酷刑、酷吏與中國法律傳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所編《中西法律傳統》第四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13,《略論秦律對漢律的影響》,《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14,《張家山漢簡〈賊律〉考》,收入江林昌等主編《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15,《論張家山漢簡〈收律〉》,《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16,《張家山漢簡〈亡律〉考論》,《法律科學》2009年第1期。
17,《秦漢時期的捕律》,《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18,《唐律「格殺勿論」源流考》,《現代法學》2009年第4期。
19,《張家山漢簡〈囚律〉考論》,中國政法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四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0,《漢代繼承芻議》,《法律科學》2012年第1期。 1、《出土文獻與古代司法檢驗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2、《姓氏綜論》,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秦漢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 1、點校《大清新法令》第三卷,商務印書館2011年。
2、《慎齋文集》,法律出版社2013年。
3、《樂素堂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年。
6. 紀念侯馬盟書出土五十周年書法作品,哪個朋友有消息
《侯馬盟書》1965-1966年出土於山西侯馬秦村以西戰國初年盟誓遺址,一共出土玉質圭形盟書五千餘片,是有關三家分晉的重要出土文獻材料。盟書寫於公元前497年至公元前470年之間,主盟者是趙鞅(即趙簡子),參加盟誓者包括趙氏宗族與其族人和依附者。盟書內容主要有發誓效忠宗主,盟誓紀律,表示不納室、不奪他人資產等等,反映了晉國趙氏家族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
侯馬盟書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侯馬盟書」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十項重大考古成果之一,已成為國寶級的文物。這批文物對研究中國先秦時期春秋戰國之交的歷史,特別是晉國末期的歷史增添了新鮮材料。研究侯馬盟書可以使今人獲得多種新知,若把盟書所體現的豐富內容,放到東周晉國晚期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中旁通融匯考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理解其重大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筆者以為,至少可以從政治斗爭、經濟活動與思想意識形態三大方面,幫助我們深刻而生動地理解當時社會生活的本來面貌。
一是盟書反映了晉國末期上層政要的爭權奪利、相互傾軋中斗爭的激烈性與殘酷性,突顯了「惡」的歷史作用,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歷史趨勢,並由此折射出中華民族發展的艱難曲折歷程。通觀春秋戰國之交的歷史,晉國趙氏等六卿內爭演化為四卿並立直至三家分晉,在今天看來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小浪花,但就是在這一暫短歷史環節上,由於社會矛盾激化、社會動盪,在政治斗爭領域就出現了波譎雲詭、變詐迭出的驚世場面。趙鞅作為晉國新興勢力代表之一,是一代梟雄。他為趙氏崛起,擴張宗族勢力維護和鞏固自身權勢,可謂費盡心機,竭盡全力。為了索要衛貢500家,他根本無視晉君受命就擅殺亦是趙姓支族的邯鄲午,激起邯鄲趙氏的武裝反抗。採用暴力成為他惟一憑恃的手段,反映出其貴族權要的兇殘本性。為了增強實力,他廣事結納,聯絡本宗,招降納叛。為凝聚內部形成合力,他召集同宗與投靠他的異姓,反復「尋盟」(多次舉盟),以聚攏人心。在暴力高壓下,參盟者一個個膽戰心驚,向神明起誓,以包括本人在內的身家性命為擔保,對趙鞅表示忠心;倘有違反盟誓者,就要全族誅滅。他們還表示決不與敵方勾結,防範敵方復入晉國。盟誓中還可笑地詛咒敵方使之受禍害,以求精神上的強勢,平衡內心。在趙鞅(當然他的對手也一樣)之流的當權者看來同陣營之人的生命財產都等同鴻毛,下層百姓奴隸更視如草芥,故這些人的一切都應為其政治權利的奪取做出犧牲和奉獻。這不僅在當時上有周天子,下有晉君的傳統權利下是大逆不道、專權擅政的事,亦說明「禮樂征伐自卿大夫出」,禮崩樂壞到何等程度,而且在我們看來完全是拿人不當人,毫無人道可言牎難怪稍後的孟子慨嘆「爭城之戰,殺人盈城,爭地之戰,殺人盈野」,激憤地呼籲「善戰者服上刑。」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王道」、「仁者愛人」等仁政思想,重新發現「人」的價值,是具有現實針對性而且是多麼有進步意義了。事實上,不管趙鞅及其同黨如何反復舉盟,信誓旦旦,但利益的血腥爭奪是統治階級的本性使然,一到面臨利害權衡時,他們從私利出發就會背信棄義,反目成仇。趙氏等四卿消滅范氏、中行氏二家後,四卿內部再起紛爭,拼殺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就是顯例。而中國社會的歷史進步,就是在這樣的腥風血雨、刀光劍影中實現的,中國人民以所經歷的深重災難為社會文明發展付出了何等巨大的代價,這是我們今天重溫歷史不可忘卻的。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斗爭服務於經濟利益,政治斗爭的勝利往往取決於經濟實力。趙鞅所在的晉國,平公時就「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道瑾相望而女富溢尤」,弄得「民聞公命,如逃寇讎」(《左傳·昭公三年》叔向語)晉公室由此大衰,三年後「六卿強,公室卑」。頃公時「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惡,六卿強,誅之,盡取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為大夫。」(《史記·魏世家》等),可見六卿對祁氏、羊舌氏的田邑在所必奪。趙鞅為六卿之強族發起誅討邯鄲趙氏,導因便是索要衛貢500家。這500家同盟書「納室類」所言之室皆為經濟計量單位,文獻或稱田、田邑、田裡,統指勞動人手、土地、財產之總和,是卿大夫剝削收入所支出,戰時就可能化為軍隊和裝備。是故,文獻多有上層斗爭中勝方對敗方「納其室」、「分其室」、「兼其室」的記載,而所謂貴族之家臣、邑宰,就是他們派遣管理、控制這些家室田邑的頭目。在盟書誓約中趙鞅強調同盟者不準私自納室,如知道其宗族兄弟有納室行為不加拘捕或不上繳其室,就要受神明誅滅的制裁,這鮮明地見出趙鞅在政治爭斗中維護本族經濟利益,貪婪佔有、搜刮民眾財富的胃口之大,而這正是為確保其取勝的基本經濟實力。聯繫到趙鞅在決勝的鐵之戰時頒布對「克敵者」賞賜財產等的誓言,可以明白地反映出,經濟利益的爭奪貫穿了始終。正是由於趙鞅採取了經濟賞賜和對民眾人身解放等的手段,才大大激勵了同盟者的鬥志,從而消滅范氏、中行氏,形成晉四卿(趙、魏、韓、智)並立的局面。盟書中所謂委質類內容,即參盟人將自身及其家族性命向盟主做抵押來表其忠誠,自然也包括其家庭佔有的全部財產(如勞動人手、土地、財物),也就是用其全族身家性命和物質財富為本錢參與趙鞅集團的斗爭。總之,從根本上說,經濟利益的多少、經濟實力的強弱往往決定著斗爭雙方的興亡,這是從侯馬盟書研究中可以洞若觀火的事實。
從侯馬盟書的內容也可以考察其產生時代的意識形態觀念上的變化。在春秋末,整個社會禮崩樂壞,動盪不安,誠信缺失、道德滑坡,是孔子早就明言過的。孔子所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的告誡正針對其時「誠信」掃地,欺詐百姓的現實狀況,帛書《老子》雲:「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在盟書詛辭中就載有一個叫「無恤」的人因「不虔奉」主君韓子,暗中與中行寅勾結而受到詛咒的事例,可見其時統治者內部毫無信義可言。正是由於道德淪喪,出現了大量背信棄義的言行,才需要盟誓之類來約束結盟之人,以凝聚人心,鞏固內部,古人雲「世道交喪,盟詛滋影,非可以經世軌訓」(《穀梁傳·隱公八年》)這就不難理解侯馬盟書何以出土有5000件之多,據統計參盟人有152人之眾這樣大的規模,且有許多「尋盟」(反復舉盟)的現象。很明顯,這種道德觀念上的淪落裂變,是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反映。大量侯馬盟書就是這一時代劇烈變革的確鑿實證材料。
從盟書中反映參盟人表白誠信要請已故先君及神明鑒察,還說明其時尚存有遠古遺留的普遍性的鬼神觀念占據人們的頭腦。不過在趙鞅的時代,鬼神觀念只是一種敬畏的心理因素,是軟約束。盟書中強調參盟人要以身家性命擔保,才是最強有力的保證,是硬約束。這又說明鬼神觀念服務於現實利益的需要,這已同殷商時代動輒卜筮,凡事遵從神意的狀況大不同,是故產生有鄭國子產所言「國之興,聽於民;國之亡,聽於神」的信念。在趙鞅時代,鬼神觀念開始動搖,這與社會意識由「以德配天」向「重民輕天」觀念轉化的大趨勢相一致。從侯馬盟書現有材料分析,其中宗盟類的有514件、委質類的75件、納室類58件、詛咒類僅4件、卜筮類3件,鮮明地,人事方面的內容大大超過詛咒、卜筮這類與超現實鬼神觀念有關的東西,可見,「輕神重人」已成為參盟人的主體意識,這反映了社會意識隨著經濟政治發展有了相應的進步。
另外,對侯馬盟書還可以從多層次、多角度深入研究。盟書提供了晉國末期規范的官方文獻盟書文體的寫法文本,是古代官方文體源流發展的一個環節,是古代文學、文體學研究的實物材料;還可以從文字學、書法藝術、歷法、社會學、風俗習慣等多側面進一步探討。侯馬盟書遺址面積很大,未發掘出土的資料一定還有很多,相信日後將會有更豐富的珍貴材料發現。進一步對之進行科學研究,便會對已有的成果有新的補充、豐富和完善,故而可以說對這里大批珍貴文物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今日研究晉文化者倘舍此而不談,將是很大的缺憾。期其更新的創獲,尚有待於同行及後人。
7. 薛瑞澤的出版作品
1.《嬗變中的婚姻——魏晉南北朝婚姻形態研究》,26萬字,三秦出版社,2000
年版。
2.《漢唐間河洛地區經濟研究》,30萬字,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河洛定鼎地》,參與撰寫8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4.《洛陽市志·商業志》副主編,49萬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5.《洛陽工學院志》副主編,110萬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洛陽市志·河洛文化編》,15萬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河洛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30萬字,2007年版。
8.《秦漢魏晉南北朝黃河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融合》,40萬字,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989年-1992年
1、《董卓之亂原因試析》,《河洛春秋》1989年第2期。
2、《試論董卓之亂的性質》,《河洛春秋》1990年第1期。
3、《北朝婚姻簡論》,《北朝研究》1990年下半年刊。
4、《魏晉南朝的奢侈風俗研究》,《學苑采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北魏養老制度研究》,《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
6、《東漢洛陽商業的勃興》,人大《經濟史》1991年12期復印。
7、《秦的人才政策芻議》,《洛陽師專學報》1991年第3期。
8、《夏商上帝崇拜與神權政治》(合著),《洛陽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9、《試論魏晉南北朝的婚姻法規》,《北朝研究》,1992年上半年刊。
10、《鄯善古國史述論》(合著),《新疆地方誌》1992年第3期。
11、《論以劉邦為中心的人才群體》(合著),《洛陽師專學報》1992年6期。
12、《漢唐間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外貿易》,《洛陽——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993年
13、《從〈樓蘭尼雅出土文書〉看漢魏晉在鄯善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國農史》(核心期刊)1993年第3期。
14、《從〈樓蘭尼雅出土文書〉看漢晉時期鄯善地區商業貿易》,台灣《簡牘學報》1993年刊,蘭台出版社。
15、《三國婚姻重視門第說商兌》,《煙台師院學報》1993年3期。
16、《魏晉南北朝婚齡考》,《許昌師專學報》1993年2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介紹。
17、《洛陽絲綢之路起點研究綜述》(合著),《中國史研究動態》(核心期刊)1993年第7期。
1994-1995年
18、《洛陽歷代方誌纂修說略》(合著),《文史知識》(核心期刊)1994年第3期。
19、《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理論與我國的改革開放》,《洛陽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20、《〈拾遺記〉中洛陽史事述要》,《中州今古》1994年第6期。
21、《漢晉時期鄯善地區居民的社會生活》,《新疆地方誌》1995年第2期。
22、《3——6 世紀後妃變態心理剖析》,《許昌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
23、《〈秦建築文化〉評介》,《歷史教學》(核心期刊)1995年第2期。
1996年
24、《東漢洛陽令相關問題論考》,《鄭州大學學報》(核心期刊)1996年第6期。
25、《秦老人問題淺論》,《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1996年第3輯。
26、《唯才是舉令頒行的社會心理探析》,《洛陽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1997年
27、《漢唐間河洛地區的糧食加工業》,《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
28、《漢唐間河洛地區的漁業》,《洛陽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1998年
29、《漢唐間河東地區的鹽業》,《鹽業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0、《曹魏至隋唐河洛地區的茶消費》,《農業考古》(核心期刊)1998年第4期。
31、《秦軍事集團與秦文化》,《秦文化論叢》第六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999年
32、《試論鬼穀子的價值取向》,《中國文化研究》(核心期刊)1999年第1期;人大《先秦秦漢史》3期復印。
33、《試論三國婚姻的政治性》,《許昌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34、《暮雲愁色滿中原——杜甫的洛陽情結》(合著),《杜甫研究學刊》1999年第2期。
35、《論漢唐間河洛地區小農土地私有制的興衰》(合著),人大《經濟史》第5期復印。
36、《先秦至隋唐河洛商人研究》,《洛陽工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37、《河洛與河洛地區研究補正》(合著),《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核心期刊)1999年第2期。
38、《簡論河洛地區的秦文化》(合著),《洛陽博物館建館四十周年紀念文集》,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000年
39、《魏晉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現象》,《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40、《碰撞與交融的華夏文明》,《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第1期。
41、《略論三國兵士的婚姻》(合著),《齊魯學刊》2000年第2期(核心期刊);《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第4期選摘。
42、《試論魏晉南北朝的再婚問題》(合著),《思想戰線》(核心期刊)2000年第2期。
43、《秦婚姻的政治文化意義》,《秦俑秦文化研究》2000年8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44、《簡論魏晉南北朝的賜婚》,《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45、《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區的漕運與倉儲》,《洛陽工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46、《漢唐間河洛地區的畜牧業》,《中國農史》(核心期刊)2000年第3期;人大《經濟史》2001年第1期。
47、《漢唐間河洛地區的農業開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48、《魏晉南北朝的離婚問題》,《重慶師院學報》2000年第4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1年第1期。
49、《魏晉南北朝的財婚問題》,《文史哲》(核心期刊)2000年第6期。
50、《西周至隋唐洛陽市場的變遷》,《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人大《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1年第3期復印。
2001年
51、《試論秦對東方文化的認同》,《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52、《洛陽農機學院師生保護龍門石窟紀實》(合著),《洛陽工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53、《河南省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研究》(合著),《洛陽工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54、《先秦秦漢河洛地區的冶鑄業》,《四川文物》2001年第3期;人大《先秦秦漢史》5期復印。
55、《蜀漢婚姻的特色》,《文史雜志》2001年第3期。
56、《漢唐間河洛地區的釀酒業》,《安徽史學》(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
57、《北魏的內河航運》,《山西師大學報》(核心期刊)2001年第3期。
58、《春秋時期河洛地區的少數民族研究》(合著),《史學月刊》(核心期刊)2001年第5期。
59、《諸葛亮家族的婚宦關系》,《忻州師院學報》2001年第3期。
60、《讀〈洛陽伽藍記〉論北魏洛陽的寺院園林》,《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
61、《漢魏之際彭城的戰略地位》,《中國古都研究》第17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62、《中國古代北方草原地區都城的幾個問題》,《中國古都研究》,第18輯,國際華文出版社,2001年5月。
2002年
63、《北魏的鹽業經營及文化意義》,《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64、《全新視角洞察漢代社會的力作——讀晉文〈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東南文化》(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
65、《讀〈黃河文化叢書——住行卷〉》,《甘肅高師學報》2002年第3期。
66、《論史學編輯的學術視野》,《焦作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67、《論網路時代的學報編輯工作》,《洛陽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68、《理工科院校社科學報面臨的困難及對策》,《洛陽工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69、《從洛陽新出墓誌論北朝婚姻的相關問題》,《洛陽出土墓誌研究文集》,朝華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0、《漢代「連逮」現象的社會影響》,《秦漢文化比較研究——秦漢兵馬俑比較暨兩漢文化研究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1、《論編輯和作者的交流與合作》,《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2期。
72、《北魏的農田水利建設》,《安徽史學》(核心期刊)2002年第3期。
73、《北魏鄰里關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2年第4期。
74、《論隋朝的學校教育》,《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75、《地方大學學報區域特色芻議》,《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4期。人大《出版工作》2002年第12期復印。
76、《論漢代的夫妻關系》,《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77、《論蜀漢時期的戰略城池》,《軍事經濟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2003年
78.《漢代鄰里關系研究》,《上海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3年第5期。
79.《漢代疫病流行及救助》,《尋根》2003年第4期。
80.《六朝水災及救助》,《金陵職業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81.《北魏縣令長的相關問題》,《史學集刊》(核心期刊)2003年第3期。人大《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5期復印。
2004年
82.《漢代監獄層次及管理》,《中國監獄學刊》(核心期刊)2004年1期。
83.《六朝時期的疫病流行及救助》,《江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4年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3期。
84.《蜀漢軍隊的後勤供應》,《軍事歷史研究》(核心期刊)2004年1期。
85.《孟郊在濟源河陽的生活與創作》,《焦作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86.《北魏的水旱災害及其防治》,《北朝研究》第4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87.《論蜀漢時期的戰略城池》,《中國古都研究》第19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88.《河洛文化的概念問題》,《根在河洛——第四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大象出版社,2004年10月。
2005年
89.《河洛地區地域范圍研究》,《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期。
90.《中原地區概念的形成》,《尋根》2005年5期。《文摘報》2005年11月16日選摘觀點。
91.《先秦秦漢以太原為中心的交通線路》,《中國古都研究》第20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92.《魏晉北朝疫病流行及救助》,《山西師大學報》(核心期刊)2005年5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3期摘題目。
93.《南北朝時期與朝鮮半島諸國的交往》,《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5期。
2006年
94.《論河洛文化的濫觴期》,《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1期。人大《先秦秦漢史》2006年4期復印。
95.《試論隋代科舉考試》,《運城學院學報》2006年1期。
96.《論河洛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系》,《學習論壇》2006年3期。
97.《論河洛文化的特點》,《河洛文化研究——第五屆河洛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解放軍外語音像出版社,2006年4月。
98.《讀〈洛陽伽藍記〉論佛教對河洛地區社會生活的影響》,《高敏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線裝書局,2006年6月。
99.《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圍及其發展》,《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6年4期。
100.《試論河套文化的相關問題》,《河套文化論文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01.《唐宋時期沙苑地區的畜牧業》,《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6期。
2007年
102.《漢代河套地區的開發與與環境關系研究》,《農業考古》(核心期刊)2007年1期。
103.《試論漢代慶賀禮俗》,《秦漢研究》(第一輯),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
104.《六朝鄰里關系研究》,《揚州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7年1期。
105.《魏晉南北朝北遷蜀人後裔的活動》,《寧夏大學學報》(CSSCI)2007年1期。
106.《試論漢代女性刑罰》,《東岳論叢》(核心期刊)2007年2期。《光明日報》2007年4月6日《史學》選摘。
107.《河洛文化對東北亞地區的影響》,《中州學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4期。
108.《官渡之戰中的後勤供應》,《許昌學院學報》2007年3期。同時收入《官渡之戰與原陽歷史文化研究》一書,大象出版社,2009年2月版。
109.《魏晉南北朝的地質災害》,《晉中學院學報》,2007年4期。
110.《漢唐間河套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河套文化論文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1.《中古時期士人群體的遷移及其對文化交流的貢獻——王永平〈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評介》(合著),《南京曉庄學院學報》2007年4期。
112.《中國手工業史研究的新創獲——〈中國手工業經濟通史?先秦秦漢卷〉評介》,《首都師范大學學報》(核心期刊)2007年6期。
113.《試論漢代父母與子女的關系》,《秦漢研究》(第二輯),三秦出版社,2007年11月。
114.《從北魏對河套地區的經營看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流》,《河套大學學報》2007年3期。
115.《中國考試管理制度史》,撰寫20000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8年
116.《從出土文獻看秦漢女性刑法》,《文博》2008年1期。
117.《漢唐時期荔枝產地的地理分布及北運》,《歷史地理學研究的新探索與新動向——慶賀朱士光教授七十華秩暨榮休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
118.《試論武則天時代的政治傳言》,《武則天與神都洛陽》,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4月。
119.《北魏洛陽令的相關問題》,《中州學刊》(核心期刊,CSSCI)2008年3期。
120.《西漢以後對司馬遷的評介》,《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八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121.《試論河洛文化的風貌》,《河洛文化論叢》(第四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5月。同時收入《河洛學與民族聖地研究》,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年8月。
122.《周代河洛地區與晉南地區的交流》,《河洛文化與閩台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123.《論河洛地區的三川郡》,《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1期。
124.《文景之治的全景展示——〈文景之治〉評述》,《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3期。
125.《先秦至漢初南越地區與黃河文明的交往》,《中國古都研究》(第23輯),三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26.《論趙國以邯鄲為中心的城市群及其商業經濟》,《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4期。
127.《論先秦兩漢黃河文明對南越地區的影響》,《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第1卷第1期),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
2009年
128.《試論河洛地區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中州學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1期。
129.《漢代梁國的社會文化風貌》,《南都學壇》2009年1期。
130.《漢武帝時期黃河水患治理及其歷史啟示》,《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3期。
131.《試論顓頊帝嚳時期黃河文明的發展》,《顓頊帝嚳與華夏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132.《富弼家族墓誌中經濟史料分析》,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富弼家族墓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3.《富弼家族的婚姻問題研究》,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富弼家族墓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4.《現代包裝設計理論體系的重構——評朱和平教授〈現代包裝設計理論及應用〉》,《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135.《從出土文獻看秦漢女性刑法》,《秦漢史論叢》(第11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36.《論漢晉時期楊震家族的文化傳統》,《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137.《漢魏六朝荀氏家族的文化風尚》,《河洛文化與姓氏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138.《閩國建立與河洛文化南傳》,《固始與閩台淵源關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139.《從出土文獻看城旦舂刑名的適用范圍》,《中原文物》(核心期刊)2009年第6期。
140.《兩漢時期風俗差異的文化背景》,《秦漢研究》(第三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河洛文化研究》,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規劃項目,2000年,已結項。
《2200年來陝晉豫三角地區歷史時期人地關系研究》,國家社科規劃辦(參加人)1999。
《河南省高校圖書館特色建設調查研究》,河南省社聯,2001,已結項。
《河南高校圖書館特色建設調查研究》,省社科聯(已結項),2001。
《漢代民間教育研究》,河南省教育廳(已結項)。
《漢唐間河洛地區飲食文化研究》,省社科聯(已結項)。
8. 廖名春的個人作品
1. 《周易研究史》,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韓文本,漢城:藝文出版社,1994、2005。
2. 《孟子的智慧》,廖名春,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2;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
3. 《荀子的智慧》,廖名春,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2;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4. 《荀子新探》,廖名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5. 《帛書易傳初探》,廖名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6. 《新出楚簡試論》,廖名春,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5。
7.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廖名春,濟南:齊魯書社,2001。
8.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廖名春,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9. 《出土簡帛叢考》,廖名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 《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1. 《呂氏春秋全譯》,廖名春、陳興安,成都:巴蜀書社,2004。
12. 《中國學術史新證》,廖名春,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周易大辭典》(副主編),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
《周易本義》點校本,廣州出版社,1995。
《周易》點校本(和鄒新明合作),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帛書易傳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易學基礎教程》(撰寫第二章),廣州出版社,1995;修訂本,北京:九洲出版社,2000。 1. 《論傳統文化的剸同傾向》,《湖北日報》1986年7月理論版。
2. 《試論章太炎的尊荀》,《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社科論叢。
3. 《試論民主概念的本質規定》,《湖湘論壇》,1988年第2期。
4. 《湖湘文化簡論》(筆名都梁仁),《湖湘論壇》,1988年第3期。
5. 《吐魯番出土文書與6至7世紀左右西北方音之聲母》,《武漢大學學報》1988年社科增刊。
6. 《荀子認識過程論發微》(筆名都梁仁),《湖湘論壇》,1989年第2期。
7. 《吐魯番出土文書語詞初探》,《新疆文物》1989年第4期。
8. 《荀子大儒法先王證及其它》,《貴州社會科學》1989年第10期。
9. 《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的別字異文看濁上變去》,《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1期。
10. 《吐魯番出土文書語詞管窺》,《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1期。
11. 《吐魯番出土文書新興量詞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12. 《入派陰聲始於公元六世紀》,《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0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語言文字》1991年第1期。
13. 《關於毛澤東思想概念的反思》,《毛澤東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
14. 《讀〈周易全解〉》(與梁偉弦合作),《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2期。
15. 《現代易學通論》,《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3期。
16. 《從唐勒賦的出土論宋玉散體賦的真偽》,《求索》1991年第4期。
17. 《從吐魯番出土文書的別字異文看五至八世紀初西北方音的韻母》,《古漢語研究》1992年第1期。
18. 《荀子人性論的再考察》,《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1期。
19. 《帛書〈周易系辭傳〉異文初考》,《1993年海峽兩岸黃侃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0. 《中國古代文明的瑰寶》,《哲學研究》1993年第3期。
21. 《宋玉散體賦韻讀時間考》,《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2期。
22. 《荀子議兵時間考》,《管子學刊》1993年第4期。
23. 《帛書〈系辭〉釋文再補》,《周易研究》1993年第5期。
24. 《論帛書〈系辭〉的學派性質》,《哲學研究》1993年第7期。
25. 《論帛書〈系辭〉與今本〈系辭〉的關系》,《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6. 《帛書〈二三子問〉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7. 《帛書〈易之義〉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8. 《帛書〈要〉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9. 《帛書〈繆和〉、〈昭力〉簡說》,《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0. 《帛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釋文》(與陳松長合作),《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1. 《「大衍之數」章與帛書〈系辭〉》,《中國文化》第9期,1994年2月;《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
32. 《思孟五行說新解》,《哲學研究》1994年1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1期。
33. 《帛書易傳引〈易〉考》,台北:《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1994。
34. 《帛書釋〈要〉》,《中國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
35. 《荀子〈正名〉篇性論發微》,《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2期。
36. 《帛書〈導引圖〉「 欮」考》,《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期。
37. 《帛書〈系辭〉釋文補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2期,1994。
38. 《論帛書〈易傳〉與帛書〈易經〉的關系》,《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39. 《〈荀子〉各篇寫作時代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5期。
40. 《魏源易學初探》,《清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 期;《魏源與近代中國改革開放——紀念魏源200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41.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釋文》,《續修四庫全書》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易學集成》第三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9。
42. 《試論孔子易學觀的轉變》,《孔子研究》1995年4期。
43. 《帛書〈二三子〉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4. 《帛書〈系辭〉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5. 《帛書〈易之義〉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6. 《帛書〈要〉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7. 《帛書〈繆和〉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8. 《帛書〈昭力〉釋文》,《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9. 《帛書〈系辭〉與今本〈系辭〉的關系及學派性質問題續論》,《國際易學研究》第1 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50. 《帛書〈易傳〉與先天卦位說》,《易醫文化與應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51. 《〈彖傳〉〈大象傳〉釋卦次序考》,《周易研究》1995年第3期。
52. 《帛書〈易傳〉概論》,《易學心知》,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53. 《先天卦位說探源》,《羑里易學》第1卷第5期,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54. 《帛書〈易傳〉象數說探微》,台北:《漢學研究》第13卷第2期,1995。
55. 《帛書〈易傳〉象數學說考釋》,《象數學研究》第1輯,濟南:齊魯書社,1995。
56. 《荀子「法後王」考辨》,《管子學刊》199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2期。
57. 《關於帛書易傳的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6期。
58. 《毛澤東、郭沫若〈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唱和詩索隱》,《二十一世紀》1995年第12 期;《反思郭沫若》,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9. 《淺談〈易傳〉的象數與義理》,《華夏文化》1996年第1期。
60. 《〈論語〉「五十以學」章新證》,《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1期。
61. 《〈說卦〉新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6卷第3期,1996,9。
62. 《竹簡本〈莊子·盜跖〉篇管窺》,《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63. 《關於帛書易傳整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鵝湖》1996年第3期。
64. 《〈尚書〉始稱新證》,《文獻》1996年第4期。
65. 《從先秦秦漢文獻論〈周易〉本經的作者問題》,台北:《孔孟學報》第71期,1996。
66. 《從帛書易傳論先天卦位說的起源》,《慶祝金景芳先生九五壽辰論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67. 《梁啟超古書辨偽方法平議》,《原道》第3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68. 《論中華經濟圈的文化問題》,《現實與探索》,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69. 《荀子評傳》,《大儒評傳》,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0. 《孟子評傳》,《大儒評傳》,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71. 《論荀子的君民關系說》,《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
72. 《〈周易·說卦傳〉錯簡說新考》,《周易研究》1997年第2期。
73. 《荀子君民關系說新探》,《湖湘論壇》1997年第4期。
74. 《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本經的成書年代》,《經學討研》(蘭州大學經學研究所論文選輯)第一輯,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
75. 《〈大象傳〉早於〈彖傳〉論》,《清華漢學研究》第二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76. 《國學研究三題》,《中華讀書報》1998年3月25日第9版《文史天地》。
77. 《積極繼承與「批判繼承」》,《中華讀書報》1998年7月15日第11版《文史天地》。
78. 《從荊門楚簡論先秦儒家與周易的關系》,台北:《漢學研究》第18卷1期,2000,6。
79. 《梁啟超古書辨偽方法的再認識》,台北:《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6。
80. 《試論「古史辨」運動興起的思想起源》,《原道》文化建設論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81. 《郭店楚簡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
82. 《莊子盜跖篇探原》,《文史》第45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83. 《楚簡老子校釋》(一),《華學》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84. 《楚簡老子校釋》(二),《簡帛研究》第3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85. 《楚簡老子校詁》(上),台灣《大陸雜志》第98卷第1期,1999。
86. 《楚簡老子校詁》(下),台灣《大陸雜志》第98卷第2期,1999。
87. 《楚簡老子校釋》(五),《中國傳統哲學新論——朱伯昆教授75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九洲出版社,1999。
88. 《楚簡老子校釋》(七),武漢大學《人文論叢》1999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89. 《老子無為而無不為說新證》,《中國哲學》第20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90. 《荊門郭店楚簡與先秦儒學》,《中國哲學》第20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91. 《楚文字考釋三則》,《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12。
92. 《荀子兵論初探》,《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
93. 《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五考》,《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
94. 《帛書〈二三子〉、〈要〉校釋五則》,《國際易學研究》第5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95. 《錢穆與疑古學派》,《原道》第5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96. 《楚簡老子校詁》(二)(上),台灣:《大陸雜志》98卷第5期,1999,5。
97. 《楚簡老子校詁》(二)(下),台灣:《大陸雜志》98卷第6期,1999,6。
98. 《楚簡老子校詁》(三)(上),台灣:《大陸雜志》99卷1期,1999,7。
99. 《楚簡老子校詁》(三)(中),台灣:《大陸雜志》99卷2期,1999,8。
100. 《楚簡老子校詁》(三)(下),台灣:《大陸雜志》99卷3期,1999,9。
101. 《郭店楚簡〈成之聞之〉、〈唐虞之道〉與〈尚書〉》,《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史》1999年第4期。
102. 《郭店楚簡〈緇衣〉篇引〈書〉考》,《西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年第1期。
103. 《荀子與六經關系新考》,《書院研究》第3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04. 《論六經並稱的時代兼及疑古說的方法論問題》,《孔子研究》2000年第1期。
105. 《坤卦卦名探原兼論八卦卦氣說產生的時代》,《東南學術》2000年第1期。
106. 《上海博物館藏〈武王踐阼〉楚簡管窺》,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4號,2000。
107. 《上海博物館藏〈孔子閑居〉〈緇衣〉楚簡管窺》,《中國思想史論集》,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
108. 《郭店楚簡與〈詩經〉》,《學術前沿》第2輯, 首都師大出版社,2000。
109. 《郭店楚簡〈緇衣〉篇引〈詩〉考》,《華學》第4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110. 《郭店楚簡引〈詩〉論〈詩〉考》,《中國哲學》22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111. 《試論馮友蘭的「釋古」》,《原道》第6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112. 《疑古與史料審查》,《中州學刊》2000年第2期。
113. 《郭店楚簡引〈書〉論〈書〉考》,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114. 《「仲康日食」考信》,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主辦《人文論叢》2000年卷,358-365,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115. 《出土文獻與先秦文學史的重寫》,《文藝研究》2000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年4期。
116. 《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周易研究》2000年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史》2001年1期。
117. 《郭店簡〈性自命出〉的編連和分合問題》,《中國哲學史》2000年4期。
118. 《郭店簡〈六德〉篇的綴補編連和命名問題》,日本中國史學會:《中國史學》第十卷,57-64,2000,12。
119. 《周易豐卦卦爻辭新考》,《國際易學研究》第6輯,華夏出版社,2000年12月。
120. 《從帛書與楚簡論「晚書」的真偽》,《北方論叢》2001年1期。
121. 《秦簡〈歸藏〉管窺》,《周易研究》2001年2期。
122. 《郭店簡〈成之聞之〉的編連與命名問題》,《中國史研究》2001年2期。
123. 《楚簡〈老子〉「銛 為上」考》,《煙台師院學報》2001年第3期。
124. 《郭店楚簡〈五行〉篇校釋札記》,《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3期。
125. 《郭店簡〈成之聞之〉篇校釋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5期。
126. 《上海簡〈魯邦大旱〉札記》,《2000年中國博士後學術大會第論文集·農林與西部發展分冊》,科學出版社,2001,2。
127. 《「仁」字探原》,《中國學術》2001年4期,商務印書館,2001,11。
128. 《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佚〈詩〉探原》,台灣:《中國文字》新廿七期,2001,12
129. 《郭店〈老子〉校釋札記》,《華學》第5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130. 《上博簡〈關雎〉七篇詩論研究》,《中州學刊》2002年1期。
131. 《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中國哲學史》2002年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古代文學》。
132. 《「六經」次序探源》,《歷史研究》2002年2期。
133. 《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札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3月。
134. 《上海簡〈性自命出〉篇探原》,《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135. 《李衡眉先生易學研究述評》,《李衡眉先生紀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年3月。
136. 《楚簡〈五行〉篇引〈詩〉說〈詩〉考》,《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137. 《上博〈詩論〉簡的作者和作年——兼論子羔也可能傳〈詩〉》,《齊魯學刊》2002年第2期。
138. 《上博〈詩論〉簡的形制和編連》,《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39. 《上博簡〈詩論〉簡的天命論和「誠」論》,《哲學研究》2002年9期。
140. 《郭店簡〈六德〉篇校釋札記》,《金景芳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141. 《郭店簡〈六德〉〈成之聞之〉新札》,《簡牘學研究》第三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142. 《試論帛書〈衷〉的篇名和字數》,《周易研究》2002年5期。
143. 《帛書〈衷〉校釋(一)》,《周秦漢唐研究》創刊號,三秦出版社,2002年。
144. 《帛書〈衷〉校釋(二)》,《國際易學研究》第7輯,九洲出版社,2002年。
145. 《郭店簡從「 」之字考釋》,《華學》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146. 《〈詩論〉簡「以禮說詩」初探》,《中國詩歌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03年。
147. 《「慎」字本義及其文獻釋讀》,《文史》2003年3期,184-193頁,中華書局。
148. 《八卦次序試論》,《遯亨集——呂紹綱教授古稀紀念文集》,155-165頁,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149. 《長安西仁村陶拍數字卦解讀》,《周易研究》2003年5期。
150. 《上博簡<子羔>篇感生神話試探》,《福建師大學報》社科版2003年6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2004年第5期。
151. 《上博簡<子羔>篇釋補》,《中州學刊》2003年6期。
152. 《郭店〈老子〉校釋剩稿》,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主辦《人文論叢》2002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153. 《「慎獨」本義新證》,《學術月刊》2004年8期;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4年10期。
154. 《上博藏楚簡<魯邦大旱>的內容與思想》,《孔子研究》2004年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4年4期。
155. 《上博藏楚簡<魯邦大旱>校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1期。
156. 《錢穆先生孔子與〈周易〉關系說考辨》,《河北學刊》2004年2期。
157. 《楚簡周易頤卦試釋》,《中國哲學與易學》,403-41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58. 《楚簡周易大畜卦再釋》,《清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3期。
159. 《楚簡周易校釋記(一)》,《周易研究》2004年3期。
160. 《楚簡周易校釋記(二)》,《周易研究》2004年4期。
161. 《上博三楚簡恆先篇校釋》,《中國哲學史》2004年3期。
162.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札記》,《淮陰師院學報》2005年1期。
163. 《帛書〈衷〉篇疑難字考》,《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64. 《〈周易·雜卦傳〉的再研究》,輔仁大學圖書館編《2004年古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輔仁大學出版,2004年7月。
165. 《楚簡周易豫卦再釋》,《出土文獻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166. 《試論郭店簡〈太一生水〉篇的綴補》,。
167. 《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台灣《哲學與文化》月刊2004年。
168. 《楚簡〈周易〉豫卦再釋》,《出土文獻研究》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169. 《楚簡〈逸詩·交交鳴鳥〉補釋》,《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1期。
170. 《〈周易〉惕義考——傳世文獻與出土簡帛的互證》,《國際易學研究》第八輯,華夏出版社,2005年。
171. 《楚簡〈周易〉遯卦六二爻辭新釋》,《周易研究》2005年4期。
172. 《失落的國寶:你的家在中國》,廖名春、張德良,《世界知識》2005年6期;《新華月報》2005年5期。
173. 《從上博簡〈民之父母〉「五至」說論〈孔子家語·論禮〉的真偽》,廖名春、張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4期。
174. 《楚竹書〈內禮〉、〈曾子立孝〉首章的對比研究》,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東亞文明研究叢書55之《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第265—287頁。
175. 《〈論語·為政〉篇新釋》,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編:《儒學評論》第一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6. 《為往聖繼絕學,集儒史之大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9期。
177. 《楚簡〈逸詩·多薪〉補釋》,《文史哲》2006年3期。
178. 《楚竹書〈曹沫之陳〉與〈慎子〉佚文》,《趙文化論叢》,趙聰惠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79. 《〈論語〉「學而時習之」章新探》,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第6輯,2006,3。
180. 《楚簡周易聧卦新釋》,《周易研究》2006年4期。
181. 《楚簡〈季康子問於孔子〉研究》,韓國中國古中世史學會《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16輯,2006,8。
182. 《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箚記》,《華學》第8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
9. 徐少華的個人作品
歷史人文地理、先秦歷史與文化、楚文化研究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任職情況(最重要的三個)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2000年
《歷史地理》,編輯委員會委員,2000年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委員會委員,2005年
承擔的重要科研項目(20 03-2008)
《巴東東瀼口遺址和墓地發掘與研究》,湖北省三峽辦,2002年,20萬
《從出土資料探索楚文化的傳承與演變》,哈佛燕京研究項目,2004,12萬
《楚國都城與疆域演變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6年,20萬
主要論著(最具代表性的三部)
《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32萬字
《探索楚文化》(英文,合著),夏威夷大學出版社,1999年,30萬字
代表性論文
《樊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探析》,《考古》1995年第4期
《包山楚簡釋地五則》,《考古》1999年第11期
《從出土文獻析楚秦洞庭、黔中、蒼梧諸郡縣的建置與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
《竹書<君子為禮>的思想內涵與特徵探析》,《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
《羕國銅器及其歷史地理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