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小論文範文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
範文1:樹干為什麼是圓的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乾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了有關資料,了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我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給我們啟示:(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範文2: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物理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範文3:醋對花卉有什麼影響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花卉則能凈化生態環境,並美化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過,醋和花卉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懷著好奇心,開展了這個課題的探究。據富有種花經驗的人告訴我們,對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長,增加花朵,而且花艷葉茂。這一點我們在實驗中很快就證實了。
濃度不同的醋溶液,對花卉有不同的影響嗎?這是我們第二階段的實驗。我們選取長勢相同的滿天星、報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為四組,每組(三盆)各有三種花卉,分別編號、貼上標簽。同時,我們取食用白醋配製成1%(pH值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種濃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別給三組盆花固定噴灑一種醋液,第四組盆花灑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觀察記錄花卉的生長情況。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噴灑低濃度醋液(pH值≈6)對這幾種花卉沒有明顯影響;噴灑中等濃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顯長得比其他幾組好,花苞多,開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較濃艷,花期也延長了;噴灑pH值2-3的高濃度醋液後,反而使花朵過早凋萎。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可以告訴你:種花時適當噴灑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長得更好。不過要掌握好醋液的濃度,醋酸過濃則會傷害花卉。
B.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300至400字
魚會說話嗎?
您相信魚會說話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我想知道魚是否會說話?
我家買了兩條小金魚,一條是全黑的,黑的叫樂樂,因為它很快樂。一條紅白相間的名字叫欣欣,因為它懂得欣賞,很好玩吧!他倆生活在魚缸里,這個魚缸可「非比尋常」。裡面有山、花、樹、貝殼、彩色石頭……。很美吧!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點左右,我正要去餵食,我看見這么一個現象,我把魚食撒到魚缸里,樂樂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點15分,我看見魚缸里的貝殼反過來了,小欣欣看見了,好像以為它——這個小貝殼要死了,連忙游過去,用它的頭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鍾,它就不抵了,它游到樂樂旁邊,用自己的尾巴掃了掃樂樂,然後互相碰了一下頭,樂樂和欣欣一起游過去,把那塊貝殼一起弄回原樣了,這一點證明了「團結力量大」。
通過兩次的觀察,讓我知道了人類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和交流語言,動物也有自己王國的表達方式和交流,這也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團結,那麼你將一無所有,朋友之間的友誼真偉大。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發現,但是不能因為你在動物身上作試驗,就傷害小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
螞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誰能真正地了解螞蟻呢?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一些書籍。書上說,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科學家曾經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試驗。科學家先確定一隻螞蟻,將他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乾凈。當這只螞蟻返回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著什麼。從而得到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做了個試驗。我首先准備了一個十厘米左右的細小樹枝,在樹枝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我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後,他到達了糖果的地方,彷彿在聞一聞、嗅一嗅。我趁此機會將木棍的中斷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當這只螞蟻返回的時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過了一會兒,我又重復了上面的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過這兩次實驗,我終於知道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的秘密了。原來螞蟻是根據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知道了螞蟻的這一秘密後,我在想:是否我們可以製作一種螞蟻報警器呢?當螞蟻走到報警器附近時,報警器就能「聞」出螞蟻的氣味,然後發出鳴叫聲,讓我們知道螞蟻跑到櫥櫃里了或其他地方
「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老師問。「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為了今天的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帶蛋殼來。帶蛋殼做什麼呢?是做不倒翁嗎?我們都很好奇。
「今天,我們要用這兩個半截蛋殼做一個小實驗。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枝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殼先破呢,還是口朝下的蛋殼先破?」「當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數同學都搶著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對。老師微笑著說:「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做實驗,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老師叫了一名同學上講台,讓他用鉛筆對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殼。老師一聲令下,同學手一放,鉛筆刺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老師又讓他試了幾次,鉛筆第三次刺下的時候,終於刺破了蛋殼。接著,老師又讓他用鉛筆刺口朝下的蛋殼。「一下、兩下、三下……」我們一起數著;但那半個蛋殼就像穿了盔甲一樣,被刺了十幾下還是不破。
「耶!我猜對了!」同桌高興得手舞足蹈。雖然我們都不服氣,但經過多次試驗,我們發現,同樣的兩個半邊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的確是口朝上的比較容易破。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口朝上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較堅固。難怪建築工地里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就是這個道理啊!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自然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1.彩色投影小磁針
磁針就是指南針。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小小磁針可以用來判斷磁場的方向。可是市場上出售的或上級部門調查撥的磁針用起來很不方便。老師在做磁場方向演示實驗時,同學們在下面看不清楚,教師只好端著儀器走下來給同學們一個一個地看,很費時間。怎麼辦呢?經過同學們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終於製成了簡易彩色投影小磁針,它既可以當指南針用,又可以在投影器上投影,使全班同學都能看見磁場的方向,為教學實驗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簡易的投影小磁針結構簡單材料也很普通。它由子母扣鋼針、大頭針、有機玻璃條和透明投影膠片材料製成。製作方法是:將兩根鋼針分別穿兩根鋼針上,兩根鋼針要注意平衡。再將透明膠片剪成尖形長片,用502膠粘住在鋼針上,一端一片,要注意對稱,然後分別塗上紅綠兩種顏色。這樣磁針上部就完成了。將有機玻璃條鋸成塊形,再磨成圓形為磁針的底座,燙在圓形有機玻璃中間。注意大頭針要和底座垂直。小子母扣內凹處作為旋轉的軸承支孔。把軸承支套在針尖上,這樣磁針就會在針尖上旋轉。最後一片是將小磁針磁化,方法是將條形磁鐵S極從磁針中間部位向綠方抹過,這一方就是N極。這樣,小磁針就磁化好了。
把自製的小磁針,放在投影器上,可以一目瞭然地從幕布上看到磁場各點的方向。
2.為什麼衣服能使人暖和?
首先應該問問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嗎?
要知道實際上不是皮襖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襖暖和。難道不是這樣嗎?你知道皮襖不是爐子。「什麼?」你會問。「那難道人是爐子嗎?」一點不錯,人是爐子!我們已經知道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這就是劈柴,它在我們的身體里燃燒。這時候什麼火花也沒有看見,我們說它在燃燒,只是因為我們身體里感覺到熱。
這個熱需要保護。為了不讓屋子裡的熱散到街上去,我們築了厚厚的牆壁,冬天還安上雙重的窗,還在門上包上氈。我們穿衣服也正是同樣的原因。不讓我們身體的熱量散失到室內的空氣里或者到街上去,我們使衣服暖和,它把我們的熱量保持在我們身體周圄。我們的衣服當然也要向外散熱,可是比我們身體散熱慢得多。
3.[科技小論文]節省能源的路燈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勤儉質朴的優良傳統的民族,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保持著這一種良好的作風。無論是在生產勞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體現出這個特點,總要力圖以最節省的方式,盡可能辦好每件事情。正是由於這一良好思想觀念,我們才懂得去節省能源。能源問題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能源緊缺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仍舊提倡節儉的作風,在奧林匹克場館的重大建設中,國家就是從實際需要考慮,提出了「節儉辦奧運」的口號;在今年的55周年國慶相繼提出「節儉辦國慶」的口號。我們國家就是從顧全大局的角度出發,從節省能源方面做到勤儉的作風的。節省能源可以減少開支,促進經濟的增長,還可以保護自然環境,也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先決條件,更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兩旁都亮著密集而又整齊的路燈,看上去宛如一條巨龍騰空,雖然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是許多時候這些路燈的光亮都白白浪費了,因為很大一部分時間里,路上是空盪盪的,這種情況尤其出現在經濟、交通不是很發達的地區。電力資源的極大浪費,給這些地區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無一利而有百害。那麼,有沒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車輛通行,又節省能源的自動控制裝置呢?
節省能源,實際上就是盡可能減少能源損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極少,長時間的打開路燈,不管是有車輛,還是沒有車輛,有行人,還是沒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極大的浪費。即使有車輛經過,也不應該全線路燈都開亮,只應在車輛行駛的有效范圍內打開路燈,否則那會造成多麼巨大的損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應在行人走路的相應范圍內打開路燈,滿足照明的需要即可。這個問題可以類比現在常見的聲控開關,只要有人在樓梯間走路,發出聲音,聲音產生的震動傳遞到聲控開關,燈就會發亮,並且只在行人走路的范圍內的燈亮了,而不是長期不滅的。從這里得到啟示,當車輛和行人在公路上通過時,不就對路面產生了壓強嗎?要是有一種感應器能夠在受到壓強的作用下能自動控制開關,控制相應范圍內的燈的亮和滅,這就達到了節省能源的目的。
那麼這個感應器不能是通過聲音產生的空氣震動控制的,而是要通過車輛和行人對路面的沖擊和壓強而產生的路面震動控制,這兩種震動是不同的,否則就會陰差陽錯,說不定是動物的叫聲,路以外的喧嘩聲就把燈亮了,同樣達不到節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車輛、行人發出的聲音很小,燈不會亮呢?那麼就形同虛設,毫不起作用。汽車的行駛、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會對地面產生沖擊和壓強,使路面震動,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動來控制路燈亮還是熄滅。假如有這樣的一個裝置:它可以安裝在路燈的燈箱內,各個裝置用一根金屬棒與路面相連,當路面受到沖擊和壓強產生震動時,對應的路燈就會發光,哪裡有車輛或行人,哪裡的燈就會亮起來,震動停止,燈在一定時間限定內自動熄滅。這個裝置就是利用沖擊和壓強產生的震動來控制路燈的,能夠起到很好的節省能源的作用。當然,為了減少裝置的安裝數量,可以由這樣的一個裝置控制多盞路燈,裝置與裝置之間並聯連接在一個電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裝一個,然後通過導線把裝置與相應的路燈連接起來。我們不妨先把它命名為「震動感應器」。我們再來看一看「震動感應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屬棒就是用來感應路面上有無震動的。當汽車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經過,對路面施加壓力的沖擊,產生震動時,金屬棒將震動傳到「震動感應器」,「震動感應器」受到震動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幾盞路燈閉合開關發亮;車輛和行人繼續經過下一路段,下個路段的「震動感應器」同樣受到震動刺激也使對應的路燈發亮,依此類推。同時,車輛和行人經過以後的路段的「震動感應器」由於沒有繼續受到金屬棒傳給它的震動信息而斷開開關,不再使相應路燈繼續發光。但要求這種「震動感應器」靈敏度要高,而且還能夠判別震動的來源。比如遇到特殊情況,遇到雷電天氣或者工廠產生的高分貝聲響使空氣劇烈震動,也會經過金屬棒傳到「震動感應器」,「震動感應器」誤以為震動是由路面傳來的,使路燈發光。因此,我們要調用科學技術鑽研出一齔絛蚧蛞桓魴〔考
C. 六年級科學研究小論文
太多了,發不下,先發一點點,加我,我發給你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課堂延伸法。小學自然課《動物與環境》中,同學們研究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弄清了蚯蚓喜歡陰暗、超市、溫暖的環境,而且學會了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課後,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張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項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你再圍繞題目去觀察、實驗。
5、成語、諺語科學驗證法。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但有的是來自寓言故事、民間傳說,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水滴"只不過是一滴液體,他力量很小,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怎麼能把堅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員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產生懷疑開始,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驗證了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雨祖宗"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一位同學3月份一個月的氣溫、風向、天氣情況作了詳細觀察記錄,然後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為氣象預報提供了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這還有假嗎?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並不是總向太陽轉""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應該是指花蕾期,到開花後,就不轉動了"的結論。
由此看來,即使對早已被公認的結論,也要認真地研究,不要人雲亦雲。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選題時要考慮主客觀條件。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選題時要龍清楚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自己對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興趣,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達到了這個知識層次和認識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這個題目以及是否具備研究這個問題的實驗器材、場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種蛇的奧秘》這個題目,研究前就必須掌握有關蛇的基礎知識,具備捕捉蛇的本領,能夠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掌握被毒蛇咬傷的救護方法。此外,還要具備飼養蛇的器具等。否則,還是換一個更切合主客觀條件的選題為好。
參考文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本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與觀點等。
(九)致謝
指導者、技術協作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致謝對象。致謝應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致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致謝前要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全文。常放篇首。要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摘要就像看到了全文的縮影,或者看了摘要就想繼續看全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範文
魚會說話嗎?
您相信魚會說話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我想知道魚是否會說話?
我家買了兩條小金魚,一條是全黑的,黑的叫樂樂,因為它很快樂。一條紅白相間的名字叫欣欣,因為它懂得欣賞,很好玩吧!他倆生活在魚缸里,這個魚缸可「非比尋常」。裡面有山、花、樹、貝殼、彩色石頭……。很美吧!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點左右,我正要去餵食,我看見這么一個現象,我把魚食撒到魚缸里,樂樂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點15分,我看見魚缸里的貝殼反過來了,小欣欣看見了,好像以為它——這個小貝殼要死了,連忙游過去,用它的頭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鍾,它就不抵了,它游到樂樂旁邊,用自己的尾巴掃了掃樂樂,然後互相碰了一下頭,樂樂和欣欣一起游過去,把那塊貝殼一起弄回原樣了,這一點證明了「團結力量大」。
通過兩次的觀察,讓我知道了人類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和交流語言,動物也有自己王國的表達方式和交流,這也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團結,那麼你將一無所有,朋友之間的友誼真偉大。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發現,但是不能因為你在動物身上作試驗,就傷害小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
螞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誰能真正地了解螞蟻呢?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一些書籍。書上說,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科學家曾經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試驗。科學家先確定一隻螞蟻,將他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乾凈。當這只螞蟻返回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著什麼。從而得到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做了個試驗。我首先准備了一個十厘米左右的細小樹枝,在樹枝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我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後,他到達了糖果的地方,彷彿在聞一聞、嗅一嗅。我趁此機會將木棍的中斷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當這只螞蟻返回的時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過了一會兒,我又重復了上面的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通過這兩次實驗,我終於知道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的秘密了。原來螞蟻是根據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知道了螞蟻的這一秘密後,我在想:是否我們可以製作一種螞蟻報警器呢?當螞蟻走到報警器附近時,報警器就能「聞」出螞蟻的氣味,然後發出鳴叫聲,讓我們知道螞蟻跑到櫥櫃里了或其他地方 。
蛋殼的秘密
「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老師問。「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為了今天的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帶蛋殼來。帶蛋殼做什麼呢?是做不倒翁嗎?我們都很好奇。「今天,我們要用這兩個半截蛋殼做一個小實驗。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枝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殼先破呢,還是口朝下的蛋殼先破?」「當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數同學都搶著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對。老師微笑著說:「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做實驗,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老師叫了一名同學上講台,讓他用鉛筆對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殼。老師一聲令下,同學手一放,鉛筆刺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老師又讓他試了幾次,鉛筆第三次刺下的時候,終於刺破了蛋殼。接著,老師又讓他用鉛筆刺口朝下的蛋殼。「一下、兩下、三下……」我們一起數著;但那半個蛋殼就像穿了盔甲一樣,被刺了十幾下還是不破。 「耶!我猜對了!」同桌高興得手舞足蹈。雖然我們都不服氣,但經過多次試驗,我們發現,同樣的兩個半邊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的確是口朝上的比較容易破。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口朝上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較堅固。難怪建築工地里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就是這個道理啊!
樹干為什麼是圓的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乾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了有關資料,了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我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自然界給我們啟示:(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範文2: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物理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範文3:醋對花卉有什麼影響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花卉則能凈化生態環境,並美化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過,醋和花卉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懷著好奇心,開展了這個課題的探究。據富有種花經驗的人告訴我們,對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長,增加花朵,而且花艷葉茂。這一點我們在實驗中很快就證實了。 濃度不同的醋溶液,對花卉有不同的影響嗎?這是我們第二階段的實驗。我們選取長勢相同的滿天星、報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為四組,每組(三盆)各有三種花卉,分別編號、貼上標簽。同時,我們取食用白醋配製成1%(pH值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種濃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別給三組盆花固定噴灑一種醋液,第四組盆花灑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觀察記錄花卉的生長情況。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噴灑低濃度醋液(pH值≈6)對這幾種花卉沒有明顯影響;噴灑中等濃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顯長得比其他幾組好,花苞多,開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較濃艷,花期也延長了;噴灑pH值2-3的高濃度醋液後,反而使花朵過早凋萎。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可以告訴你:種花時適當噴灑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長得更好。不過要掌握好醋液的濃度,醋酸過濃則會傷害花卉。
年夜飯中的科學
大年三十,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個日子,它是根據中國古人能過觀察月亮的不同形狀(實則稱之為月相)而得出的,而這一天,其月相已非常接近於新月。今天不僅可以領到年薪,還可以吃到豐盛的年夜飯,這年夜飯可大有來頭,不但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有蘊含著很多的科學道理。
在南方,每年的大年三十必吃的是炒年糕,年糕,由米碾碎,水一攪,成長方體,待成型,放入包裝袋中,將裡面的空氣排盡,就可以上市了。而炒這門基本的烹飪技巧,這也是有原理的。炒年糕,還會加入很多蔬菜,鍋里溫度高,年糕和蔬菜里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熱運動,所以蔬菜的味道不僅能滲進了年糕里,而且也可以在空氣中運動,所以特別是當年糕快出鍋的時候,那撲鼻的香味只讓人流口水。而年糕是非晶體,受熱後慢慢軟化,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裝盤了。所以,炒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讓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從而「入味」。
說完了南方再說北方,北方,過年必吃餃子,而且一般在晚上的11點至次日1點吃,在古代稱為子時,意味著「更歲交子」。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所以一盤盤放在桌子上,有招財進寶的意義。該說餃子的製作方法了,餃子一般製作方法為煮,火慢慢加熱,水慢慢升溫,到了沸騰的時候,把生餃子放進去,餃子快速吸熱,水不停地因沸騰而冒氣泡,使餃子自己「跳起舞",由於餃子受熱膨脹,體積變大,因而浮力變大,當浮力大於其本身重力時,餃子就上浮了。一會兒,熱騰騰的餃子閃亮登場,由此可見煮就是利用水沸騰讓食物吸熱。
隨著經濟,科技和人們對創新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專業性廚具,它們只負責一個烹飪方法。
蒸鍋,顧名思義,為了蒸而現世,仿照中國古代的籠屜,把它縮小,更換材料,加上人性化設計,進入尋常百姓家。蒸的原理也很簡單。底層燒水,水沸騰冒出水蒸氣,食物在氣體中吸熱,慢慢熟透,一般是頂層先熟。可能你要問了,明明是第二層離底層最近,為什麼頂層先熟?問得好,頂層有鍋蓋密封,水蒸氣到鍋蓋下無法繼續上升,所以被頂層的食物全部吸熱,所以頂層先熟。
高壓鍋,一個龐然大物,在鍋的世界中,名譽響當當。它的任務是燉。放入水,食物,作料。蓋上鍋蓋,安上限氣閥。開始!鍋幾乎是完全密封的,唯有限氣閥一個小孔,用於進出氣,所以裡面空氣有限,當溫度升高,增大了氣壓,「頂」起了限氣閥,使其基本能完全閉合,高壓鍋內氣壓再次提升,從而提高了水的沸點,使水在高於100℃後才可以變成水蒸氣,加快了水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有了佐料,可以讓佐料溶解到水中,「水」不再無味,同時將這溶液滲進了食物里。所以燉比任何製作方法都味更香,湯更濃。而限氣閥非常人性化設計,在氣壓過高時,排出部分氣體以減小氣壓,排除危險。
烤箱,它為了烤而出現,以前烤是食物直接接觸火吸熱,雖然色濃味香,但是把握不好就會烤焦,更糟糕的就會發生火災。而且有些食物不能直接接觸火,不然會烤焦,比如蛋撻。烤箱的巧妙之處就是把電能轉化為熱能,用裡面的電阻絲均勻加熱,這樣就可以給不能接觸火的食物加熱,方面人們烤制食物。
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有時,多一份觀察,也許就是對科學界多一份貢獻;也有時,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對你自己來說,就可以發現一種科學奧秘;還有的時候;多一點點勞動,就可以與未知的科學邂逅。所以,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研究科學就像奧運火炬一樣,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裡傳遞,所以,讓我們迸發研究科學的熱情!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課堂延伸法。小學自然課《動物與環境》中,同學們研究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弄清了蚯蚓喜歡陰暗、超市、溫暖的環境,而且學會了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課後,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張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肯定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你能不能把它作為小論文的研究對象呢?
湖南省道縣五年級學生毛登聖,一天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竹林里玩,為竹子裡面究竟是空的還是裝有什麼東西而爭論不休。
細心的毛登聖一直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它課余查資料,做實驗,用大量的證據得出了結論:竹子裡面不是空的,裝有空氣,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氣體。據此寫的《竹子裡面有什麼》小論文,榮獲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小論文競賽一等獎。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項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你再圍繞題目去觀察、實驗。
5、成語、諺語科學驗證法。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但有的是來自寓言故事、民間傳說,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水滴"只不過是一滴液體,他力量很小,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怎麼能把堅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員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產生懷疑開始,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驗證了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雨祖宗"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一位同學3月份一個月的氣溫、風向、天氣情況作了詳細觀察記錄,然後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為氣象預報提供了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這還有假嗎?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並不是總向太陽轉""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應該是指花蕾期,到開花後,就不轉動了"的結論。
今天,我在電視里看見一個科學實驗,是生石灰加水可以煮雞蛋,我想試一試,可家裡沒有生石灰,我只好出去買生石灰,出了家門,我去了商店,商店裡沒有生石灰,我問:「有沒有與生石灰差不多的東西啊?」他說:「有,這個就是。」我瞧了瞧,原來是石膏粉,我想:石膏粉與生石灰差不多,我就把它買回去吧!拿回家後,我放了一杯水,把石膏粉放進水裡,等了一個小時我把雞蛋拿出
來,雞蛋一點溫度都沒有,我把手放進水裡,水和雞蛋的溫度一樣,沒有溫度。我問爸爸,爸爸說:「生石灰與石膏粉的差別就大了,乖乖!只有生石灰才能煮雞蛋!
我好不容易買到了生石灰我迫不及待的把生石灰倒進水裡,迅速放一個雞蛋進生石灰水裡,杯子里出現了一些氣泡,我用手摸了摸杯子,杯子發燙了。等了半個小時,我將雞蛋拿出來,用清水洗干凈,再往桌子上一滾,雞蛋滾的很穩,我斷定雞蛋熟了。為什麼呢?因為生雞蛋往桌子上一滾,因為生雞蛋里的蛋青和蛋黃都是液體,液體撞擊雞蛋殼兒使雞蛋的滾動非常不穩定,而熟雞蛋的蛋黃和蛋青全部是固體,固體不會撞擊雞蛋殼兒,因而使雞蛋的滾動很穩定。所以我斷定雞蛋熟了。
科學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啊!
我愛科學!
D. 六年級科技小論文400字
魚會說話嗎?
您相信魚會說話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我想知道魚是否會說話?
我家買了兩條小金魚,一條是全黑的,黑的叫樂樂,因為它很快樂。一條紅白相間的名字叫欣欣,因為它懂得欣賞,很好玩吧!他倆生活在魚缸里,這個魚缸可「非比尋常」。裡面有山、花、樹、貝殼、彩色石頭……。很美吧!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點左右,我正要去餵食,我看見這么一個現象,我把魚食撒到魚缸里,樂樂吃了一點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點15分,我看見魚缸里的貝殼反過來了,小欣欣看見了,好像以為它——這個小貝殼要死了,連忙游過去,用它的頭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鍾,它就不抵了,它游到樂樂旁邊,用自己的尾巴掃了掃樂樂,然後互相碰了一下頭,樂樂和欣欣一起游過去,把那塊貝殼一起弄回原樣了,這一點證明了「團結力量大」。
通過兩次的觀察,讓我知道了人類有人類的表達方式和交流語言,動物也有自己王國的表達方式和交流,這也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團結,那麼你將一無所有,朋友之間的友誼真偉大。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發現,但是不能因為你在動物身上作試驗,就傷害小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
螞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誰能真正地了解螞蟻呢?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一些書籍。書上說,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科學家曾經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試驗。科學家先確定一隻螞蟻,將他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乾凈。當這只螞蟻返回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著什麼。從而得到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做了個試驗。我首先准備了一個十厘米左右的細小樹枝,在樹枝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我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後,他到達了糖果的地方,彷彿在聞一聞、嗅一嗅。我趁此機會將木棍的中斷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當這只螞蟻返回的時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過了一會兒,我又重復了上面的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過這兩次實驗,我終於知道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的秘密了。原來螞蟻是根據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知道了螞蟻的這一秘密後,我在想:是否我們可以製作一種螞蟻報警器呢?當螞蟻走到報警器附近時,報警器就能「聞」出螞蟻的氣味,然後發出鳴叫聲,讓我們知道螞蟻跑到櫥櫃里了或其他地方
「同學們,蛋殼都帶來了嗎?」老師問。「帶來了!」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為了今天的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帶蛋殼來。帶蛋殼做什麼呢?是做不倒翁嗎?我們都很好奇。
「今天,我們要用這兩個半截蛋殼做一個小實驗。做之前,請大家先猜猜,我用這枝鉛筆朝著蛋殼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殼先破呢,還是口朝下的蛋殼先破?」「當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數同學都搶著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對。老師微笑著說:「那好,下面我們就來做做實驗,看誰的答案才是正確的。」
老師叫了一名同學上講台,讓他用鉛筆對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殼。老師一聲令下,同學手一放,鉛筆刺到了蛋殼上,蛋殼沒有破。老師又讓他試了幾次,鉛筆第三次刺下的時候,終於刺破了蛋殼。接著,老師又讓他用鉛筆刺口朝下的蛋殼。「一下、兩下、三下……」我們一起數著;但那半個蛋殼就像穿了盔甲一樣,被刺了十幾下還是不破。
「耶!我猜對了!」同桌高興得手舞足蹈。雖然我們都不服氣,但經過多次試驗,我們發現,同樣的兩個半邊蛋殼,用鉛筆垂直去刺,的確是口朝上的比較容易破。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口朝上的蛋殼受力比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殼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較堅固。難怪建築工地里的工人叔叔們都戴著口朝下的安全帽,原來就是這個道理啊!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自然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1.彩色投影小磁針
磁針就是指南針。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小小磁針可以用來判斷磁場的方向。可是市場上出售的或上級部門調查撥的磁針用起來很不方便。老師在做磁場方向演示實驗時,同學們在下面看不清楚,教師只好端著儀器走下來給同學們一個一個地看,很費時間。怎麼辦呢?經過同學們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終於製成了簡易彩色投影小磁針,它既可以當指南針用,又可以在投影器上投影,使全班同學都能看見磁場的方向,為教學實驗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簡易的投影小磁針結構簡單材料也很普通。它由子母扣鋼針、大頭針、有機玻璃條和透明投影膠片材料製成。製作方法是:將兩根鋼針分別穿兩根鋼針上,兩根鋼針要注意平衡。再將透明膠片剪成尖形長片,用502膠粘住在鋼針上,一端一片,要注意對稱,然後分別塗上紅綠兩種顏色。這樣磁針上部就完成了。將有機玻璃條鋸成塊形,再磨成圓形為磁針的底座,燙在圓形有機玻璃中間。注意大頭針要和底座垂直。小子母扣內凹處作為旋轉的軸承支孔。把軸承支套在針尖上,這樣磁針就會在針尖上旋轉。最後一片是將小磁針磁化,方法是將條形磁鐵S極從磁針中間部位向綠方抹過,這一方就是N極。這樣,小磁針就磁化好了。
把自製的小磁針,放在投影器上,可以一目瞭然地從幕布上看到磁場各點的方向。
2.為什麼衣服能使人暖和?
首先應該問問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嗎?
要知道實際上不是皮襖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襖暖和。難道不是這樣嗎?你知道皮襖不是爐子。「什麼?」你會問。「那難道人是爐子嗎?」一點不錯,人是爐子!我們已經知道我們吃下去的食物——這就是劈柴,它在我們的身體里燃燒。這時候什麼火花也沒有看見,我們說它在燃燒,只是因為我們身體里感覺到熱。
這個熱需要保護。為了不讓屋子裡的熱散到街上去,我們築了厚厚的牆壁,冬天還安上雙重的窗,還在門上包上氈。我們穿衣服也正是同樣的原因。不讓我們身體的熱量散失到室內的空氣里或者到街上去,我們使衣服暖和,它把我們的熱量保持在我們身體周圄。我們的衣服當然也要向外散熱,可是比我們身體散熱慢得多。
3.[科技小論文]節省能源的路燈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勤儉質朴的優良傳統的民族,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保持著這一種良好的作風。無論是在生產勞動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體現出這個特點,總要力圖以最節省的方式,盡可能辦好每件事情。正是由於這一良好思想觀念,我們才懂得去節省能源。能源問題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能源緊缺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仍舊提倡節儉的作風,在奧林匹克場館的重大建設中,國家就是從實際需要考慮,提出了「節儉辦奧運」的口號;在今年的55周年國慶相繼提出「節儉辦國慶」的口號。我們國家就是從顧全大局的角度出發,從節省能源方面做到勤儉的作風的。節省能源可以減少開支,促進經濟的增長,還可以保護自然環境,也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先決條件,更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兩旁都亮著密集而又整齊的路燈,看上去宛如一條巨龍騰空,雖然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但是許多時候這些路燈的光亮都白白浪費了,因為很大一部分時間里,路上是空盪盪的,這種情況尤其出現在經濟、交通不是很發達的地區。電力資源的極大浪費,給這些地區的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無一利而有百害。那麼,有沒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車輛通行,又節省能源的自動控制裝置呢?
節省能源,實際上就是盡可能減少能源損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極少,長時間的打開路燈,不管是有車輛,還是沒有車輛,有行人,還是沒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極大的浪費。即使有車輛經過,也不應該全線路燈都開亮,只應在車輛行駛的有效范圍內打開路燈,否則那會造成多麼巨大的損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應在行人走路的相應范圍內打開路燈,滿足照明的需要即可。這個問題可以類比現在常見的聲控開關,只要有人在樓梯間走路,發出聲音,聲音產生的震動傳遞到聲控開關,燈就會發亮,並且只在行人走路的范圍內的燈亮了,而不是長期不滅的。從這里得到啟示,當車輛和行人在公路上通過時,不就對路面產生了壓強嗎?要是有一種感應器能夠在受到壓強的作用下能自動控制開關,控制相應范圍內的燈的亮和滅,這就達到了節省能源的目的。
那麼這個感應器不能是通過聲音產生的空氣震動控制的,而是要通過車輛和行人對路面的沖擊和壓強而產生的路面震動控制,這兩種震動是不同的,否則就會陰差陽錯,說不定是動物的叫聲,路以外的喧嘩聲就把燈亮了,同樣達不到節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車輛、行人發出的聲音很小,燈不會亮呢?那麼就形同虛設,毫不起作用。汽車的行駛、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會對地面產生沖擊和壓強,使路面震動,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動來控制路燈亮還是熄滅。假如有這樣的一個裝置:它可以安裝在路燈的燈箱內,各個裝置用一根金屬棒與路面相連,當路面受到沖擊和壓強產生震動時,對應的路燈就會發光,哪裡有車輛或行人,哪裡的燈就會亮起來,震動停止,燈在一定時間限定內自動熄滅。這個裝置就是利用沖擊和壓強產生的震動來控制路燈的,能夠起到很好的節省能源的作用。當然,為了減少裝置的安裝數量,可以由這樣的一個裝置控制多盞路燈,裝置與裝置之間並聯連接在一個電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裝一個,然後通過導線把裝置與相應的路燈連接起來。我們不妨先把它命名為「震動感應器」。我們再來看一看「震動感應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屬棒就是用來感應路面上有無震動的。當汽車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經過,對路面施加壓力的沖擊,產生震動時,金屬棒將震動傳到「震動感應器」,「震動感應器」受到震動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幾盞路燈閉合開關發亮;車輛和行人繼續經過下一路段,下個路段的「震動感應器」同樣受到震動刺激也使對應的路燈發亮,依此類推。同時,車輛和行人經過以後的路段的「震動感應器」由於沒有繼續受到金屬棒傳給它的震動信息而斷開開關,不再使相應路燈繼續發光。但要求這種「震動感應器」靈敏度要高,而且還能夠判別震動的來源。比如遇到特殊情況,遇到雷電天氣或者工廠產生的高分貝聲響使空氣劇烈震動,也會經過金屬棒傳到「震動感應器」,「震動感應器」誤以為震動是由路面傳來的,使路燈發光。因此,我們要調用科學技術鑽研出一齔絛蚧蛞桓魴〔考
E. 六年級下冊的科學小論文範文怎麼寫
讓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塊兒做了個「火柴跳舞」的實驗.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來一盆清水,找來一盒火柴和一瓶膠水.
爸爸先從火柴盒裡拿出一根火柴,然後在火柴頭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膠水,再將火柴扔進水裡.過了一會兒,奇跡發生了:只見火柴自立於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了「舞」.它時而原地轉幾個圈,時而向前一搖一擺地走去,時而蹣跚著後退,就像配合著一個無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
不料,跳了一分鍾,火柴就倒下了.
我就對爸爸說:「才跳了這么一會兒呀!」
爸爸笑了:「你這個性急鬼!就不能再等幾分鍾?」
於是我耐心地等著.大約過了五分鍾,火柴果真又跳起了舞!依然跳得那麼歡快,那麼有節奏.不過,一會兒,它又倒下了.可再等幾分鍾,它又能站起來跳.如此反復了好幾次後,火柴就再也不動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很納悶.
爸爸說,火柴頭含有磷,與膠水接觸後,就會產生一種氣體.氣體越聚越多,就會使火柴直立起來;氣體散發時,火柴就被帶動得「舞蹈」起來.當氣體散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過一段時間,氣體又會聚集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
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後,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F. 小學六年級科學小論文
科學小論文 關鍵字:六年級 我走在大街上,正要趕去補課的地方,上了公交車,把頭偏向窗外,正想欣賞窗外美麗的景色時,卻被窗戶上的結上霧擋住了,我不禁有了疑問:為什麼公交車的窗戶上會結上霧?補完課後,我急匆匆趕回了家,上網查找到資料。 網上是這樣說的:當車窗兩面的溫差大時,溫度高的一面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預冷凝結,形成大家所說的霧,也就是說,當冬天時車外的空氣會比較冷,玻璃也會變得比較涼,此時車內的空氣溫度較高而起濕度較大時,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玻璃上產生小水珠,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做個試驗,將一塊玻璃或眼鏡放入冰箱,在冰箱中冷卻到同冰箱一樣的溫度時,此時玻璃上並沒有霧氣,如果將玻璃從冰箱中取出後放在空氣中就可以發現上面會很快產生濃重的霧氣。戴眼鏡的弟兄們可能會有體會,冬天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後眼鏡會被嚴重的霧氣遮蓋,看不到任何東西。其實車窗的起霧同此是一個道理。 我做了實驗果然沒錯,我又有了疑問:怎麼克服這個困難呢? 我又在網上尋找了答案: 所以目前的除霧方式是在冬天打開點車窗,讓車內外溫差減少一些就可以了,或者打開冷氣選擇除霧檔吹上半分鍾就可以除霧了,還有就是使用除霧產品。 尋找了答案,希望各位多多用以上方法
G. 關於6年級的科學小論文
科技論文怎麼寫? 寫一篇高質量的科技小論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選好課題 撰寫科技小論文,首先要考慮寫什麼,也就是課題的選擇。選擇課題是寫好論文的關鍵。要注意以下原則:價值原則,即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要對其他的同學有啟發、指導和參考的意義;可行原則,指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個人的專業知識、理論修養、知識面、手頭資料、實驗條件、周圍環境,不可貪大求深,應該量力而行;新穎原則,指課題應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過但未解決或完全解決,要注意「文貴創新」。 二、 擬定題目 文題如目,好的題目能夠叫人拍案叫絕,一眼難忘。它好似推銷產品的廣告詞,對吸引讀者起著關鍵作用。好的科技小論文題目要講求三個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題目要用精練的文字將論文內容確切的揭示出來。如某位同學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濃度》,一看題目,就可以知道論文闡述的內容,一目瞭然。小,指的是題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隨之明朗,容易寫得集中、緊湊。題目過寬,往往由於我們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圍窄,專業知識不深,而難以駕馭。如某位中學生撰寫的科技小論文的題目是《靜電除塵黑板擦的研究與製作》,題目小且具體,學生可以作深刻的闡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題目中透露出新鮮的立意。選題新鮮,才有閱讀價值。沒有獨特的見解,沒有新的發現,即使表達再好,論證再有力,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三、 寫好開篇 文章開頭處於定調的特殊位置,歷來為寫作者們重視。古人雲:」若起不得法,則雜亂浮泛」。開頭部分雖短,卻是全篇的有機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緒和對眾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筆之前必須對全篇有總體把握。 科技小論文的開頭,不一而足,並無固定的格式,但卻有章法可循,這就需要對各種開頭的技法細加領悟,根據寫作實際靈活運用。 1、 例題引路法 寫作科技小論文,開篇引題,顯示了研究問題的實在性,激發讀者順藤摸瓜的願望。如某同學撰寫的《一道容易解錯的力學題》一文,作者開頭就擺出了一道同學們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錯的力學題,並將錯誤的解答過程陳述給讀者,引起讀者的強烈的興趣,而急於讀完全文,以知道這道題究竟錯在何處。 2、 揭示背景法 將研究的問題,放置到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讓讀者在較高的層次體味其研究的意義乃至方向性。如《鄉鎮工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一文是這樣開頭的:「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使農村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在一些發達和比較發達地區,鄉鎮企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日益突出。 這一開頭就將研究的問題與命題的發展趨勢,當今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影響緊扣一起,使人們認識到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 3、 指出危害法 許多爭鳴、糾錯的小論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讓人們驟然心驚,曉知解決問題的緊迫性。 4、 概述論點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將主要觀點集中呈現給讀者,給人一種整體感,這無異於交給讀者一串鑰匙,往下閱讀便是嘗試去打開一扇扇大門。 5、 設置疑問法 設置疑問主要是給讀者留下懸念,讓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迫不及待地關注研討的問題。 以上是寫好科技小論文開頭的五種方法,值得說明的是開頭的方法不勝枚舉,且各種方法常常是有機結合,滲透並用。 四、 分述要點 經驗材料繁多復雜,怎樣使它們井井有條地統一於中心論點呢?在小論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分條論述的方法,往往得心應手。這種寫法的好處是條理性強,層次清楚,給人全面深刻的立體感。當然,每個觀點,都必須是深思熟慮的結晶,概述性要強,客觀性要強,創新性也要強。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論文不是簡單地將手頭材料羅列成文,深透的說理,規律的導引是其本質特徵。觀點和材料是相輔相成的,論文的價值體現在論題的價值,論題的價值又通過材料的論證體現,二者的有機融合,就會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論文。 六、文稿寫作常識 為了減少編輯發稿時的困難,也為了減少論文排版時的差錯,作者在撰寫科技小論文時,還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寫作常識。 一般來說,要注意以下問題:文稿用標准稿紙書寫清楚(或者用電腦列印)。每格一字,標點單獨佔一格。不需排印的說明文字一律用鉛筆標注。書寫時應使用規范的簡化字,防止錯別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語、古文和引用文獻的數字外,一般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公元的世紀、年、月、日、時、分、秒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簡寫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數字可用「億」、「萬」作單位。四位以上的數字連寫,不用分節點;外文字母、化學符號等要寫得端正清楚。外文應用印刷體書寫,大小寫必須分明,並用鉛筆標明玩兒文種,正斜體和上下角標。此項內容請以中學教材中的寫法為准,化學結構式中各個線條位置的排列必須准確;數學公式和化學方程式應另行居中書寫,並使用規範字體;使用規范的標點和其它的符號。書寫時,破折號占兩格、省略號占兩格、連接號佔半格,其餘符號佔一格。並注意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引號的書寫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文字敘述中用法定漢語名稱;文稿中的表格應由作者填寫清楚。表號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說明在表後。同一表格另頁再寫時,前面應註明「續表」字樣。表內文字末尾不加標點符號,回行頂格;文字能敘述清楚的內容,一般不用插圖。使用插圖必須起到圖文並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與插圖的銜接搭配,插圖均應按序編號。 撰寫科技小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論文是學生科學研究的總結,而不是文學作品。小論文的寫法有一定的規范性,它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題目:題目要與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對題。題目要求簡潔、新穎、吸引讀者。如《為什麼鹹蛋黃會出油?》明了,吸引讀者。研究的題目不能太大,不然無從下手。 2、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簡單說明進行該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樣想到要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寫清考察和觀察對象、實驗的材料及材料來源;採用什麼研究方法以及具體研究步驟;使用了哪些儀器等,這都要如實交代清楚,以便經得起他人的重復試驗。 4、結果:是論文的論據部分。除了用文字,還可用表格中的數據,圖片,照片,這樣具有說服力。數據的真實可靠是實驗研究的關鍵所在。 5、討論:這是論文的論證和論點部分。通過實驗得出了什麼科學結論。並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說明。論點必須是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為依據,要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如果脫離實際,故意擴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論文的科學性,結果將是一事無成。 本次的科技小論文選題可以參考叢書的有關課題,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手段。也可圍繞自己勞技創意和製作過程等方面內容進行論述。論文的撰寫用A4紙張。
求採納
H.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200字左右)
水壓
有一天看到電視里的潛水員正從海里出來,看到他很累。我問爸爸是為什麼?爸爸說:是因為水壓的問題,讓我們做一個實驗吧!」
爸爸讓我找來的材料是:1個2L的汽水罐、1卷膠帶、1個釘子、1個平盤。
我放好汽水罐,用釘子在離瓶底2CM、4CM、8CM和10CM的小孔。然後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將汽水罐中加灌水水,再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你知道出現什麼現象了嗎?三個孔的噴水有什麼不同嗎?當然不同。離底部2CM流出的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離底部4CM的水,噴得最近的是離底部10CM噴出的水。
爸爸說:「這證實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壓力不同。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淺,壓力就越小。所以離瓶底2CM的小孔射的最遠,離瓶底10CM的小孔射得最近。」
為了知道壓力還和什麼因素相關。我又做了個小試驗: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個小紙盒的口,插得緊緊的。然後我通過吸管往紙盒裡加水。當水快到吸管口時,小紙盒的底部裂開了。多次試驗,結果都是這樣。原來,水壓還和重量有關。因為紙盒底部須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壓也就最大,所以紙盒在底部裂開。
水壓無處不在,不管是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還是小河裡的水都有水壓。如果沒了水壓我們現在就沒自來水喝了。所以說水壓無處不在!
I. 六年級科學小論文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牆角處捉來一隻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於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隻死的小蟲、一隻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於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於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於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於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後吸進消化道內,最後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讓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塊兒做了個「火柴跳舞」的實驗。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來一盆清水,找來一盒火柴和一瓶膠水。
爸爸先從火柴盒裡拿出一根火柴,然後在火柴頭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膠水,再將火柴扔進水裡。過了一會兒,奇跡發生了:只見火柴自立於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了「舞」。它時而原地轉幾個圈,時而向前一搖一擺地走去,時而蹣跚著後退,就像配合著一個無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
不料,跳了一分鍾,火柴就倒下了。
我就對爸爸說:「才跳了這么一會兒呀!」
爸爸笑了:「你這個性急鬼!就不能再等幾分鍾?」
於是我耐心地等著。大約過了五分鍾,火柴果真又跳起了舞!依然跳得那麼歡快,那麼有節奏。不過,一會兒,它又倒下了。可再等幾分鍾,它又能站起來跳。如此反復了好幾次後,火柴就再也不動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很納悶。
爸爸說,火柴頭含有磷,與膠水接觸後,就會產生一種氣體。氣體越聚越多,就會使火柴直立起來;氣體散發時,火柴就被帶動得「舞蹈」起來。當氣體散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過一段時間,氣體又會聚集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
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後,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