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鄉土文學文獻

鄉土文學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09 16:23:36

A. 《鄉土中國》的大概內容

《鄉土中國》的大概內容: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

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范、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費孝通作為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的教授,領導著一個對於中國社會和文化以及那裡的真實存在的人懷有極大興趣的研究小組。他自己通過實地調查去為學生們講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課余所留存下來的文字得到發表,成為了《鄉土中國》這本書的原型。

(1)鄉土文學文獻擴展閱讀:

如書名般,內容是從「鄉土」二字出發,圍繞著二字展開。土地養育人類,人類依賴土地。人的種種特性、文化也與土地有著密切關系。

鄉土社會還在不停地變,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比如人情,並且這不僅限於鄉下,城裡也是一樣,禮尚往來就是最好的見證。但還有一些是在劇烈地變的,比如社會制度,基層民主的推進還受著一些鄉土社會因素的阻礙。

鄉下人在不斷地進城,然而卻難以享受到城裡人的待遇,並且進城務工人員的年齡越趨低齡化。然而我們的目的和費老是一樣的,即改善他們的生活,推動農村的發展,費老已經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感受和理解「中國問題」是我們一生的使命。

B. 文學作品推薦

先是官方的答案,比較正派的書,不過也許有點難度:
重要作家作品:
《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魯迅
《超人》/冰心
《潘先生在難中》/葉聖陶
《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郁達夫
《海濱故人》/廬隱
《竹林的故事》/馮文炳
《綴網勞蛛》/許地山
《風景》《兩個時間的不感症者》/劉吶鷗
《梅雨之夕》《春陽》《石秀》《鳩摩羅什》/施蟄存
《夜總會的五個人》《上海狐步舞》/穆時英
《蝕》《子夜》《春蠶》/茅盾
《駱駝祥子》《月牙兒》《斷魂槍》/老舍
《家》《寒夜》/巴金
《莎菲女士的日記》《我在霞村的時候》《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
《為奴隸的母親》/柔石
《華威先生》/張天翼
《在其香居茶館》/沙汀
《山峽中》/艾蕪
《死水微瀾》/李劼人
《啼笑因緣》/張恨水
《小二黑結婚》/趙樹理
《在其香居茶館里》/沙汀
《華威先生》/張天翼
《圍城》/錢鍾書
《財主家的兒女們》/路翎
《傾城之戀》《金鎖記》《封鎖》/張愛玲
《荷花澱》/孫犁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丁玲
《暴風驟雨》/周立波
《蝕》(三部曲)《子夜》《春蠶》/茅盾
《邊城》《蕭蕭》《龍朱》《柏子》/沈從文
《圍城》/錢鍾書
《小二黑結婚》/趙樹理
《鬼戀》/徐訏
《獲虎之夜》《南歸》/田漢
《一隻馬蜂》《壓迫》/丁西林
《雷雨》《日出》《原野》/曹禺
《背影》《給亡婦》《荷塘月色》/朱自清
《故鄉的野菜》《烏蓬船》/周作人
《一種雲》/瞿秋白
《鷹之歌》/麗尼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
《雅舍》《下棋》/梁實秋
《女神》《屈原》/郭沫若
《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讀者》/冰心
《我是一條小河》/馮至
《棄婦》《有感》/李金發
《血字》/殷夫
《預言》/何其芳
《給戰斗者》/田間
《再別康橋》《沙揚娜拉》《雪花的快樂》《偶然》《為要尋一顆明星》《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徐志摩
《采蓮曲》/朱湘
《死水》《一句話》《憶菊》/聞一多
《雨巷》《尋夢者》《我的記憶》/戴望舒
《斷章》《無題》/卞之琳
《艾青詩選》/艾青

參考教材與文獻:
黃修己等編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
周良沛主編《中國新詩庫》,長江文藝出版社
孫立石編《象徵派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藍棣之編《現代派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唐弢《中國現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林志誥《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馬良春、張大明《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義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趙遐秋、曾慶瑞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郭志剛著《中國現代小說論稿》,山西教育出版社
田仲濟、孫昌熙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山東文藝出版社
葉子銘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南京大學出版社
方錫德著《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北京大學出版社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論》,江蘇文藝出版社
朱曉進《中國現代文學現象研究》,百花文藝出版社
許志英《中國現代小說史》,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德厚等《中國現代詩歌史考》,吉林教育出版社
俞元桂等《中國現代散文史》,山東文藝出版社dmtad
朱棟霖《中國現代文學史》,高教出版社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嶽麓書社
王富仁《〈吶喊〉〈彷徨〉〈綜論〉》,《先驅者的形象》,浙江文藝出版社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嶽麓書社
汪 暉《反抗絕望: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徵》,浙江文藝出版社
馮文炳《談新詩》,人民文學出版社
杜榮根《尋求與超越》,夏旦大學出版社
龍泉明《中國新詩流變論》,人民文學出版社
孫玉石《中國現代詩導讀》,北大出版社
藍棣之《現代詩的情感與形式》,華夏出版社
俞元桂《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廣西人民出版社
孫慶升《中國現代戲劇思潮史》,北大出版社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大出版社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湖南文藝出版社
吳中傑《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曉明《潛流與漩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 義《中國現代小說史》(3卷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陳思和《人格的發展·巴金傳》,上海人民出版社
凌 宇《從邊城走向世界》三聯書店

接下來是我的答案,也許簡單點,但不一定入老師的眼:
有些書,的確很經典。如果你是愛書人的話,我推薦你去欣賞一下。
1.愛的真諦——《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如果你不懂的真愛,那麼請你看這本書;如果你懂的真愛,那麼請你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一本闡明愛的真諦的書。
2.女性的悲哀——《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一個女性的一生會是怎樣?這是一個生活在中國近代少數民族中的女性,有這典型的戲劇性悲哀。
3.後天之才的痛苦——《獻給阿爾吉農的花束》
如果是個白痴,那他看人是天真和美好;如果是個天才,那他看盡世間的爾虞我詐,感受到的是心中的悲涼和凄苦。
但有一個人,他從白痴變為天才,又從天才變為白痴。先從對世界充滿美好的認知,逐漸認識到世界的醜陋,而當他陷入這種恐懼時,他的智慧有離他而去,於是,可憐的他對世界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

C.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文學作品中的文化闡釋

文學的文化闡釋
作者:羅守讓 主題類號:J1/文藝理論 【 文獻號 】1-37
【原文出處】理論與創作
【原刊地名】長沙
【原刊期號】200003
【原刊頁號】15~19
【分 類 號】J1
【分 類 名】文藝理論
【復印期號】200011
【 標 題 】文學的文化闡釋
【 作 者 】羅守讓
【 正 文 】
從寬泛的意義上說,文化涵蓋了人類創造活動的一切,文化價值涵蓋了整個文學的價值屬性。文學的價值就是文化價值,文學價值的形態,即通常人們說的文學的功能,就是文化闡釋的功能。
這里不是從普泛的大文化角度,而是特定的具體的某種文化角度,即從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的角度,來談談文學的文化闡釋功能。在這樣一些方面,文化的特徵往往特別鮮明,文化的內涵往往厚重而彰著,又比較地難以為其他文學價值功能的論述所完全容納。在我國,它們甚至一度曾經被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價值所掩蓋,受到輕慢和忽視。實際上,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在文學的價值屬性中,當是最古老而又最普泛的屬性。而其表現形態,又追隨歷史的前進和文學的發展,時時綻放新花,展露新容,因而又極富現代價值內涵和現代審美意味。對於文學中的民俗學、宗教學、哲學價值問題的探討,應該成為一個受關注和重視的話題。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最優秀的詩歌作品是所謂十五「國風」,即今天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北一帶的民歌。這些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地方民風、民俗的表現特色。當時的統治階級在交通不便、語言互異的情況下,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採集和整理,其思想動因就是藉此了解天下百姓的生活狀況和意識反映,以便採取有效措施和對策,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即所謂「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漢書·藝文志》)。
可見,民風、民俗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項內容,從文學誕生之日起就是文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因為其具有地域特徵,也就賦予了文學以地方色彩,且成為考察文學價值效應的一個視點。自古至今的收集民歌的活動即采風的活動,其著眼點也在民風、民俗。
但是,文學從來不是為表現民俗而去描寫民俗,描寫民俗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反映社會生活,以人為主體的、一定地域的、具體的、表現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社會生活。因此,注重於民風、民俗的描寫的文學創作,必須通過民俗的描寫展現出生活的整體的面貌,展示生活的全部的豐富和復雜,發展和變化,必須寫出人物,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茅盾有一段話說得非常正確:「關於『鄉土文學』,我以為單有了特殊的風土人情的描寫,只不過象看一幅異域的圖畫,雖能引起我們的驚異,然而給我們的,只是好奇心的饜足。因此在特殊的風土人情而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於運命的掙扎。一個只具有游歷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給我們以前者;必須是一個具有一定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作者方能把後者作為主要的一點而給與了我們。」(《關於鄉土文學》,1936年2月1日《文學》第6卷第2號)20年代中期興起的鄉土文學,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股引人注目的現實主義文學潮流。鄉土文學作品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價值。其所描繪的各地農村社會風俗圖畫,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組合成一個整體,構成了中國社會極有特色的生動畫卷。鄉土文學作為現代新文學對於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化史的重大貢獻,其價值既在於民風、民俗的生動描寫,更在於透過民風、民俗描寫,對於中國宗法制農村社會做了多層次、多角度的現實主義表現,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
地域環境和人物性格,外在的民風習俗和內在的心理氣質,是互為表裡的。中國既歷史悠久又幅員廣大。各個地方由於自然條件,例如山川、氣候、物產的不同,和文化傳統、歷史開發遲早的差異,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習慣愛好、心理氣質,各具特色,不可互換。文學的民俗學的文化意義和價值,不但要描繪出該地區的自然風貌和生活習俗的生動圖畫,而且要開掘出那為一方水土所養育和陶冶的人的靈魂和精神風采。因此,文學作品的民俗學價值的文化闡釋、需要從民風、民俗的表層、深入到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深處,才不致流於表面和膚淺。在這方面,80年代的尋根文學似乎更具有自覺的意識。
尋根文學熱衷於表現現代社會中仍處於原始自然狀態下的古風遺習,這種對於歷史和現實的偏遠角落的古舊習俗的描寫和表現,卻以現代精神為參照,伴隨著痛苦的思索和深沉的理性剖析。民族歷史風情風俗的描寫,其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開掘和民族心理結構的探尋。尋根作家們筆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某種地域的、民族的歷史文化積淀的象徵體。有的形象,集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於一身,例如韓少功筆下的丙崽一類形象。有的形象,更多地表現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強烈追求,表現出某種民族文化的理想境界和復雜狀態。例如阿城、鄭萬隆筆下的形象,王一生們,《異鄉異聞》中的墾荒、開邊者硬漢們。作家們希望自己的創作「在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對現實世界進行超越,去揭示一些決定民族發展和人類生存的謎」,並「釋放現代觀念的熱能,重鑄和鍍亮民族的自我」(韓少功:《關於文學「尋根」的對話》,1986年4月26日《文藝報》)。
需要指出來的是,尋根文學雖然對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開掘和民族心理結構的探尋,更具自覺意識,並因此使創作具有思想的和民俗文化價值的曾所未有的深度,但在藝術表現上卻留下了較多的有意為之的斧鑿痕跡,民俗的描寫和形象的刻繪,以及作品情調、氛圍的整體營造,不及20和30年代優秀的鄉土文學作品那樣自然天成。這與尋根文學借鑒西方現代派藝術技巧,努力追求藝術表現上的陌生化的題旨有關,但也是這種借鑒和學習尚未能得心應手、融會貫通的證明。
宗教和文學的結緣,起始於人類社會的早期。遠古時期的人類童年階段,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和知識的貧乏,人不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自然,只能用想像和藉助想像解釋周圍世界。宗教依靠想像力與意象構造神的世界,維系信仰體系。文學依靠想像力與意象創造形象和意境,藉以抒發內心的情感。這種內在的一致與和諧,使得文學藝術和宗教自始就處於一種同胎孕育,共生共長的混同融合狀態。人們在產生宗教意識、宗教觀念、宗教情感的同時,也就產生了原始的未被文字記載的詩歌、神話、故事、傳說等文學。文學藝術和宗教聯系在一起,其關系密切不可分割。文學藝術最初是作為宗教禮儀的表現形式和工具而出現的。進入中古時期的階級社會以後,宗教和文學的關系仍然十分密切。宗教藉助文學的力量,運用生動形象的神話、故事闡述教義,運用有韻律、有節奏的詩歌祭祀、祈禱和贊頌神靈。宗教利用文學為自己服務,促進了宗教文化自身的發展;宗教賦予文學以宗教文化闡釋的功能,又反過來促進了文學的發展。
正因為文學與宗教之間這種互為影響,互相促進的緊密聯系,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宗教學價值。古希臘神話顯示著多神教的價值,《一千零一夜》顯示著伊斯蘭教的價值,《神曲》顯示著基督教的價值,中國古代許多詩歌、小說、戲曲作品顯示著道教和佛教禪學的價值。更有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文化現象應當引起人們更深刻的關注。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的經典,佛教的《百喻經》等,基督教的《聖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同時又是具有高度文學價值的文學作品。它們不但源源不斷地為文學創作提供和輸送題材、故事、情節和人物,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境上和趣味上,滋潤和培育文學創作。它們不但是文學創作的材料庫,而且是作家靈感產生的源泉。同時,這些成書年代甚早的宗教經典,其自身在藝術表現和文字修辭上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的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宗教和文學的密切聯系,對文學的影響,范圍逐步縮小,力度逐步下降。但是卻又仍然不容漠視。文學不再是宗教的直接的載體,宗教和文學大多不再呈現出重疊的、交叉的混融結合狀態,但是,宗教的意識、精神、情緒仍然滲透在許多文學作品中,表現出對於文學的潛在的深刻的影響。基督教和西方文學之間,伊斯蘭教和一些亞非地區特別是阿拉伯地區的文學之間的深刻的精神聯系,這里暫且不論。即以中國的現代文學為例,宗教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就是相當地鮮明可見的。中國現代作家的思想深處,中國現代文學的血脈里,流淌著和涌動著一股深深的不可割捨的宗教文化的情緒和情結。
任何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甚至中國現代文學的普通讀者都無法迴避和不能不正視這樣一種文學創作實際和文學史事實的存在。新文學初期即出現了冰心、王統照、葉聖陶、廬隱等人熱情宣揚的「愛的哲學」的創作群體。冰心等人的那些「愛的哲學」的詩歌、小說和散文,正是以基督教的平等博愛思想為其創作的出發點和支撐點的。新文學作家中也出現了以文學創作闡釋宗教文化要義和真諦的代表性人物,這就是許地山。許地山的整個文學創作深受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的平等博愛思想,佛教的生本不樂思想,道教的順應自然的思想,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共同構成他作品的獨特的人生境界。此外,郁達夫作品中的懺悔意識,曹禺創作中的宿命論、原罪傾向,巴金小說中的人道主義激情,老舍小說中的平民觀念,郭沫若詩歌中的泛神論思想,都和基督教文化有著內在的淵源關系。而周作人、廢名、豐子愷等人的創作,又彌漫著佛教禪宗的寧靜、淡泊、達觀的文化氛圍和情調,林語堂、沈從文的作品中,則有著道教傳統文化自然、率真、飄逸的影子和印痕。
誇大宗教對於文學的影響和作用無疑是不正確的,但是,忽視甚至漠視即使在科學倡明發達的現代文明時代,宗教對於文學仍然具有某種影響力和滲透力,無疑同樣不正確。宗教和文學都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都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方式。文學追求對於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宗教同樣追求對於人生終極意義的解釋,和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終極關注。文學和宗教在精神上有著相通和一致的地方。不論社會如何進步,科學如何發達,在迄今為止的整個人類生活中間,無論是在人與自然之間,還是人們自身的種種復雜關系之間,仍然有著許多令人難以索解的謎團,存在著令人惶惑的大自然之謎,人類生存之謎。人類仍然面臨著一個廣大的未知的世界。科學理性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疑難,特別是人們精神上的、心靈的和感情的種種疑難。為求得心靈的慰藉、精神的平衡和感情的解脫,人往往求助於宗教。精神信仰的需要,形成宗教存在的心理基礎。從更宏大、廣闊、深遠的背景上加以考察,宗教和文學之間互為影響,互相促進乃是事物發展的符合規律的現象。由於種種復雜的社會歷史原因和人為的因素,宗教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是時斷時續的,但是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一般地說,社會發展平穩安定,思想開放自由的歷史時期,人們對於文化的選擇和理解趨向多義和多元,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就大一些。例如「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初始時期和發展時期就是這樣。政治動盪、斗爭頻仍,思想文化環境比較封閉的情況之下,人們對文化的選擇和理解趨向單一和固定,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就會小一些。三十年代後的中國社會便是如此。
中國當代文學在經歷了思想觀念的大一統和禁錮封閉之後,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伴隨著80年代的文化熱,宗教對文學的影響力開始活躍起來。作家們在為文學尋找精神家園的過程中,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建構的努力中,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宗教,開始從宗教文化中吸取營養和借鏡。賈平凹的作品表現出對佛教精神積極思考的心態,企圖以佛老的從容淡泊超越現實的紛亂,對抗物慾橫流的世俗世界,平衡內在心靈世界失重的苦悶;藏族作家扎西達娃將佛教和藏民族的精神心理聯系作為自己創作的主題,藉此考察現代化進程中藏民族神秘的精神信仰的復雜形態,寫出時代賦予藏民族精神心理的震動;阿城以道家的思想作自己的精神信仰,又在自己的創作中力圖對道家思想作出適應時代變化和實際人生體驗的現代闡釋,藉以尋找和確立自身的精神定位;史鐵生的小說注重基督教文化價值的開掘與弘揚,賦予基督教的博愛情懷以精神拯救的意義;張承志的小說把政治熱情和宗教熱情結合在一起,從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和皈依中,尋找捍衛理想的力量等等。當代文學的創作實踐中涌動著一股顯在的、清晰可辨的宗教意識和宗教精神。宗教文化給當代文學創作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新的深度,促進了當代文學主題開拓和美學風格的多義性和多樣化、多元化,豐富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精神話語。
文學作品的文化價值,最為重要和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所蘊含的哲學價值。文學不只是再現生活,還要表現生活;文學家不只是描述生活事實和生活現象,還要表達對於生活的認識和評價。文學是人學。對於人的生存狀態的展示,對於人的性格、命運的描寫,對於人的精神、靈魂的追問,是文學表現的中心和重點。在文學的人學命題的內涵中,包含了對於人的本質、人性人情問題的理解和闡釋。因此,作為特殊審美意識形態的文學,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意象、直覺的,也是概念、推理的。感性的、意象的直接審美表現中,隱蔽著理性的、觀念形態的對於生活、對於人的理解和認識,即隱蔽著關於自然、關於社會人生的哲理性認識。理論形態的哲學和審美形態的文學之間,表面上似乎橫亘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實際上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哲學指導和滋潤著文學創作,給文學以思想,以力量和深度,賦予文學以超越具體對象的整體性的、形而上的深刻文化蘊含。文學和哲學始終在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歷史軌道上發展和前進。
哲學價值既是文學自身的文化選擇,也是作家自覺的文化選擇。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從來不以對生活表象的瑣碎事實的描述為滿足,而希望自己所描寫的個別的、具體的、有限的生活內容,獲得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本質屬性,使之通向無限的生活的海洋和遼闊的生活的天空。即是說,使創作獲得高於具體生活的特定涵義的某種對於整個歷史、現實、人生的抽象的藝術概括和深刻的理念蘊含。契訶夫說過,真正的藝術應當在真實的生活畫面中像滲透汁水樣地滲透著目標感。這目標感正是基於對生活的整體的深刻認識的思想哲理。而高爾基1923年寫信給羅曼·羅蘭訴說自己創作中的苦惱,這苦惱就是他有時在對生活的描寫中不能具有一種對具體生活的超越,而只是在純粹地說著故事,他因為無法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整體性的上升為哲理的認識而苦惱。南斯拉夫當代作家斯韋塔·盧基奇則正是在具有「鮮明的哲學和理性的色彩」的意義上,高度評價了魯迅的小說藝術,認為是「一種更高級的現實主義」。
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相比較,現代主義的文學對哲學價值的文化闡釋表現了更高的熱情和更強烈的願望。20世紀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社會矛盾比以往任何時期暴露得更加徹底和充分,兩次世界大戰更使人們受到強烈的震撼,昔日的理性、傳統觀念和信仰被血淋淋的現實砸得粉碎,一種無力把握命運的懷疑悲觀情緒籠罩著社會,一種重新探求人生的意義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哲理思索成為時尚。現代主義的文學藝術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哲學發生了更緊密的聯結。薩特在談到哲學與文學的關系時,認為哲學是自己「寫作的基礎和依據」,並且說「我在作品中陳述了個人的哲學見解」;加謬聲稱「小說從來都是形象的哲學」(引自《存在小說經典小說選·「存在」小說導論》,作者張容)。從創作實踐上看,薩特和加謬等人的作品,也是以闡釋其存在主義哲學體系中有關「存在」的思想為主的文學。包括存在主義哲學在內的西方近現代哲學,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柏格森的直覺哲學等等,對我國的當代文學創作也產生了顯著的影響。一些銳意求新、力圖突破創作固有模式的作家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作家,爭先恐後地和不約而同地從西方近現代哲學借鑒和吸取思想的和精神的養料。這樣一種情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當代文學創作原有的精神風貌,而新造了和重鑄了新時期文學嶄新的精神風貌。
文學作品的哲學價值在許多情況下往往和宗教價值交織在一起。因為在實質上宗教也是哲學,是披著宗教外衣的哲學。凡是富有宗教文化內涵的文學作品,一般也富有哲學價值蘊含。這是最為一目瞭然的事實,在前面論述文學的宗教價值問題時實際上也已涉及到這種宗教和哲學的內在聯系和一致性。冰心等人文學創作中的「愛的哲學」,實質上也就是基督教的「愛的宗教」。這一方面的問題似乎無須多加說明和論證。
文學尋求哲理,文學闡釋哲學。當然文學並不等同於哲學,文學仍然是文學。文學家不應當在作品中大寫哲學講義,在任何感性形象、文藝形式里也不可能容納得下一種哲學的理論體系和全部思想觀點。文學藝術審美的特點和自身固有的規律不允許這樣做,即使是對非常熱衷於表現哲理的作家而言,也是如此。但是,文學藝術尋求詩情和哲學的更深刻結合的變革趨勢,又在一定范圍內和程度上改變了作家接受和體驗生活、形象的方式,也引起了文學藝術對於自己內在結構關系的某種新的調整和改造,以便在文學的藝術表現上尋找一種具體性和抽象性的新的平衡,以使文學創作在既不放棄藝術的形象美的同時又盡可能求得擴大主題、思想、寓意的哲理的容涵。
文學與哲學進一步聯姻和結合的文學發展現狀對文學評論和批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學批評應該在文學構造的相互輝映的現實的與形而上的兩個世界中,仔細諦聽和深刻感受創作主體發自內心深處的關於世界、關於人生的哲學嘆喟,並進而站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高度,去與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對話與交流,去解讀和闡發作品的哲學價值。這就要求作為接受主體的批評家不但是一位審美情感的體驗者,而且是一位能夠從哲學的理論高度來闡釋人生的文化哲學家。現代西方許多批評家都是這樣的文化哲學家。他們從卡夫卡的《變形記》等作品中,發現了人的異化的哲學問題,從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解讀出虛無主義的人生觀,從莎士比亞和其他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家的作品中,發掘出人文主義的哲學觀和價值觀。當代中國的許多批評家也正在努力成為這樣的文化哲學家。當文學批評站在世紀末用總結性的眼光回顧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道路時,突破了單純社會學和政治家的思想的藩籬,多了一份哲理的沉思和哲學本體意義上的探尋,許多被誤解甚至被曲解的作家及其創作因此獲得重新評價,被重新確定了歷史地位。近年來關於魯迅作品的研究,特別是關於阿Q的研究,散文詩《野草》的研究,在思想的藝術的廣度上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魯迅作品和阿Q性格中的哲理意蘊、哲學意義得到了更深刻的發掘和更科學的認識。對於新時期文學的研究,文學批評同樣注重從其和中國傳統哲學和西方近現代哲學思潮的聯繫上,去開掘和闡發作品深層的人生內涵和人性內容。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對於文學創作哲學價值解讀和闡釋的重視,說明了文學在發展在前進,文學批評也在發展和前進。

D. 台灣文學的參考文獻

張系國,《民族文學的再出發》
張深切,《對台灣新文學的路線的一提案》
王拓,《版是「現實主義」文權學,不是「鄉土文學》、《台灣文學史綱》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
李筱峰,《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1995年
張德水,《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1992年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
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國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
《全台詩·智慧型全台詩資料庫》,[13]
《台灣文獻叢刊》(網路版),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4]
許俊雅,《九○年代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15]
翁聖峰《台灣古典詩的研究概況》,文訊雜志,2001年6月1日[16]
思想編委會,《後解嚴的台灣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
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島利郎、黃英哲,《よみがえる台灣文學》,東方書店,1995年10月1日
徐錦成,《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台灣文學史的思考》,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E. 什麼是鄉土文學急

鄉土文學通常指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具有較濃的鄉土氣息與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說創作。其概念也一直在不斷完善,魯迅先生曾經把具有鄉土氣息、懷鄉情調的農村題材,稱為鄉土文學。而周作人所說的鄉土文學則是指的地方色彩、地方趣味與民風民俗。茅盾則強調農民對命運的抗爭。我以為劉紹棠先生總結得最好:「中國氣派、民族風格、地方特色、鄉土題材。」 鄉土文學應當是一種廣泛的鄉土生活的描繪,應當以樸素、蘊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為基本美學特徵。我認為內容涉及本土山川風土、民俗民情,或謳歌地方忠義才俊,或吟詠鄉土風物的詩文詞賦,有一定藝術水平,有一定可讀性,有人文意義或文獻價值的都可作為鄉土文學。

鄉土小說,根據魯迅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所說 「……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為用主觀或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從北京這方面說,則是僑寓文學的作者。」所以,所謂鄉土小說,主要是指這類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包括鄉鎮)的生活,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從這定義,即可知鄉土小說所要描述的,不是在發展過程中的工業化,而是延續了幾千年的中國古老的農村文明。

「新鄉土文學」,《佛山文藝》主編文能如此定義:「新鄉土文學」要用新的眼光去觀察和書寫當下發生了巨大變化的鄉土,包括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與生產資料之間新的關系;空間既包括原有的鄉野,又涵蓋了正在向城市化發展的小城鎮及城鄉結合部;作品所表現的「人」,也將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還包括長期遊走於城鄉之間的企業家、知識分子、鄉鎮幹部、藝人以及城市農民工。

F. 略論地域文學與現代文學的關系拜託了各位 謝謝

地域文學既不是鄉土文學,也不是民間文學,而是超越二者之上,在題材、主題、風格諸方面與一般文學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文學類型。 中國現代文學教材劃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1) 發生期(1917—1920) 劃分理由:1917年的文學革命,拉開了現代文學的序幕,標志著現代文學的誕生。 (2)發展第一期(1921—1927) 劃分理由:1921年,新文學最早、最重要的兩個社團「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成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分小說集《沉淪》、對白話新詩有奠基意義的詩集《女神》出版;為現代文學贏得國際聲譽的魯迅代表作《阿Q正傳》發表,說明現代文學進入發展期。 (3) 發展第二期(1928-1937.7) 劃分理由: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國民黨實行文化專制主義,新文學百花齊放的局面結束;1928年出現了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學時期的開始。 (4) 發展第三期(1937.7-1949) 劃分理由:1937年「七七」事變後,文藝界結束了分裂局面,代之以統一的抗戰文藝運動。 現代文學理論起源於古代的詩學和修辭學傳統,這兩個歷史悠久的學科為文學理論哺育了一系列論題和概念——摹仿/表現、真實/虛構、主題、情節、文類、比喻、格律等等。但在新「知識型構」的歷史語境中,這些論題與概念已逐漸失去闡釋的功效,詩學主要描述闡釋詩歌領域,面對日益崛起的小說、散文等文類它已黯淡了闡釋的鋒芒;古典修辭學崇尚實用,研究任何類型公開演講的技巧,它也很難接榫審美想像性的現代「文學」。隨著現代「文學」從廣義文化文獻中逐漸分離出來,新的知識型構標舉差異性原則,文學文本與非文學著作的區別性特徵就成為關注的焦點。19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對文學特性的探詢一直綿延不絕,內生的審美性、想像性、形象性、情感性、表現性等等,以及歷史上薪火相傳的外啟的再現性、社會性、倫理性、歷史性、時代性等等,但每一種本質屬性的提煉,最後都留下概括不盡的余數和周延不密的間隙。事實上,作為「客體」的文學並非一個穩定的實體,文學現象及其屬性又極具流變性和多樣性,文學的定義總是隨著時代變遷而飄浮不定,文學的特性也就呈現出動態流變的不確定性。而且,當現代「文學」從廣義的文化文獻中分離出來時,它仍然留下一條剪不斷理還亂的文化臍帶,它與社會、政治、科學、教育等現實領域的曲折纏繞的關系,與歷史、哲學、倫理等學術學問藕斷絲連的聯系,使它的獨立自主更像是一種朦朧縹緲的「審美幻象」。 經歷種種文學特性的探詢後,文學的定義越來越豐富多元,但一個清晰穩定並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界定依然可望不可及。對於內涵和外延一直處於劇烈變動之中的文學「客體」來說,任何試圖一勞永逸地界定文學特性的形而上探詢,最終都會落進「刻舟求劍」的認知陷阱里。 盡管批評家界定文學涵義的努力從未停止過,但流動的文學性仍然不能永駐於一個明確清晰的概念框架之內。 清末民初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生產秩序的確立 不知從以上樓主有沒有看出地域文學和現代文學的關系.在這里我就總結一個吧!從上述中你看到了現代文學的生成變化.即他們兩者之間的共性都屬文學,現在文學演變而來的成為人們文學史上的一大前進的步伐.因為它的易懂、易理解和它的可實用性成了人們生活每處都用得到的溝通體材。以上中我們不難看出地域文學只是寫的關乎於某一區域,屬局部性。而現代文學則是指的全部屬廣泛性,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地域文學是從現代文學中分支出來的一個系列文學。當然還有語言文學也是現代文學中的一種包括鄉土文學還有民間文學。他們的層次分明要看你怎麼去用了。不知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G.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這幾個是什麼關系

漢語言文學是個大專業,它包括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等等小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考研大方向屬於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設8個二級學科,因此漢語言文學學是大專業,到碩士研究生階段才細分一下8個小專業,

如果不是特殊要求,一般本科段,漢語文學專業,開設: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理論、漢語修辭學等課程。我們學校就是這樣,我自己就是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

1、文藝學:

研究方向有:文學理論、文藝美學、文學批評、文化與詩學、西方文論、中西比較詩學、中國古典詩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研究方向有: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及方言學、語言信息處理、語言測試、文化語言學、語音學、對外漢語教學等。

3、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有:漢語方言、漢語史、漢語詞彙學、現代漢語語法修辭、音韻文字訓詁、中古漢語詞彙語法、漢語語音學、漢語發展史、漢字信息處理、對外漢語教學等。

4、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方向有: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文獻、唐宋文學文獻、元明清文學文獻等。

5、中國古代文學:

研究方向有: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及近代文學、分體文學史、古代文論等。

6、中國現當代文學:

研究方向有: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兒童文學、戲劇影視文學、科幻文學、民間文學、當代文化與文學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中國現當代文學與鄉土文化等。

7、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研究方向有: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有關民族語言史、有關民族文學史、有關民族現代語言、漢語—民族語語法對比、有關民族歷史等。

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研究方向有:中外文學關系、比較文學與文論、世界華人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與翻譯研究、比較文學理論、西方文學與中西比較文學、東方文學與東方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歐美文學、國外中國學等。

(7)鄉土文學文獻擴展閱讀:

一、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該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3.具有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

4.了解我國關於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

6.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二、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語言文學專業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