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物流的文獻
A. 跪求關於物流的文獻!!!
我可以發給你,相當詳細,內容有點大,不額好發,我最近也在做這個
一些參考文獻如下來:
秦迎林;企業物自流外包風險識別與控制研究;交通企業管理-2010年8期
丁艷
彭軍超;企業物流外包風險評價與防範的研究;科園月刊-2010年11期
馬微;進出口公司物流外包合作風險與防範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馬芙玲
楊江娜;中小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的綜合評價過程;大眾科技-2010年7期
戴玲艷;物流外包風險防範探析;經濟師-2010年3期
懷勁梅
顏慧;基於供應鏈環境的物流外包風險研究;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年6期
包曉
李素蘭;淡析企業物流外包的風險管理;當代經濟-2010年4期
高軍
王睿;企業物流外包風險防範對策探析;現代管理科學-2010年2期
C. 關於物流服務模式的文獻綜述範文
第三方物流文獻綜述摘 要:本文以國內外學者對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現狀為基礎,首先對第三方物流的定義進行 匯總。進一步提出了中國第三方物流所面臨的問題,然後,基於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論述 了一些解決辦法: 包括第三方物流的選擇與評價標准, 信息共享, 政府政策以及激勵策略等。 關鍵詞: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信息共享;物流外包;核心競爭力;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1. 第三方物流研究背景 1.1 第三方物流定義。第三方物流(TPL)概念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源於管理學中的英文 單詞 Outsourcing,又稱外包物流,由於物流外包後,物流的提供方與需求方形成一種契約 關系,所以第三方物流又稱契約物流。關於第三方物流的一個較為認可的普遍解釋為:由供 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來管理物流或部分物流作業的一種運作模式。 我國國家標准 《物流術 語》中, 將第三方物流定義為: 「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 (網路)由此可見,第三方物流的「第三方」是獨立於供方和需方,即所謂的第一方和 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有一定的物流基礎設施或專業的物流管理知識的服務型企業。如今, 關於第三方物流的國內外定義並無太大差異,本文也不做詳細區分。 1.2 第三方物流發展前景。當今社會,經濟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越 來越激烈,專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於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在核心競爭力的競爭變得越發明 顯,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把精力專注於核心競爭力上,把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物流以其復 雜性與特殊性,成為外包的熱門對象,尤其在中國,第三方物流呈現出空前的發展速度。復 雜性表現在:物流活動的多樣性,包括運輸、倉儲、包裝、分配等;物流管理的復雜性,需 要協調物流內部部門的業務利益沖突,又要配合上游的供應商,下游的銷售部門或銷售商; 物流財務統計與成本控制的模糊性等。特殊性表現在:自營物流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很 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很難實現;一般情況下,物流並非企業核心競爭力,且管理物流需 要投入太多精力; 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專業化的物流管理經驗, 或強大的基礎設施, 為物流外包企業帶來巨大的規模效應和眾多增值服務,等等。 2. 我國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問題及研究現狀 2.1 存在的問題。 我國第三方物流和外國相比尚處於發展階段,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國際 市場競爭環境的一體化與專業化趨勢, 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但由於我國第三方物 流市場的不成熟,許多問題也相繼出現並引起人們的重視。李瑞彩、張琨、李松將這些問題 歸納為如下五點:(1)交通運輸利用不充分;(2)物流業管理體制不完善;(3)物流企 業專業管理人才缺乏;(4)我國物流業對現代科技手段的忽視;(5)企業核心競爭力需 要加強。而劉靜將這些問題歸納為四點:(1)物流觀念比較落後;(2)基礎設施落後缺 乏專業人才;(3)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低;信息化標准化水平低。總之,他 們對問題的歸納沒有太大出入, 只是觀察的視角與側重點不同。 這些問題的歸納是從中國整 體物流業的角度考慮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如若從大而全的觀念出發,必然在可行性、實用 性、以及在詳細程度上有所欠缺,所以,大多數學者還是從不同的側重點,基於一定的工具 和理論,對不同問題進行建模和論證,具體研究情況,下文將做詳細綜述。 2.2 第三方物流研究現狀。目前,關於物流與外包企業之間關系的研究已經很多,但現在面 對的問題是: 由於不同外包企業業務活動的特殊性, 使之需要有相對應的物流管理與服務配 套,所以當前的大多數研究是基於案例展開的,這種研究勢必缺乏一般性。韓超群,基於演 化博弈的角度, 研究了第三方物流與製造企業之間的關系, 指出雙方的合作關系是普遍存在 的,博弈雙方的支付矩陣相關,並受到初始狀態影響;於淼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特點為切入 點,證明第三方物流與外包企業之間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於物流外包所形成的委託—代理關系, 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所形成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 險,委託代理雙方的相互不信任,對此問題的分析與研究,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論證:從總 體上,江榕提出了六點解決辦法: (1)加強物流市場環境規范與整頓,制止失信行為發生; (2)加強對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調查與評價,審慎選擇和評價第三方物流企業; (3)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優化決策制定; (4)建立完善的監督激勵和績效考核制度,用制度來降低代理成本; (5)規范物流業務外包合同的簽訂和執行管理,避免先天的物流外包風險; (6)理順政府和行業協會之間的關系,拓展行業協會的職能。 總之,關於第三方物流的種種問題,當前的研究層出不窮,下文將詳細介紹在第三方 物流的選擇與評估、第三方物流的監督激勵與績效評價、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 信息共享模式,三個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上的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詳細贅述。 3. 第三方物流的選擇與評估 對物流服務提供商的選擇與評價, 是打算進行物流外包的企業首當其沖的問題, 是決定 這個企業物流服務質量與成本優劣的先決條件, 但是, 目前的選擇缺乏統一的指標評價標准。 桂曉梅將選擇步驟總結如下: 具體的評價指標, 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對於定性指標難以確定具體的標准, 僅憑定量指標, 在完整性與全面性上又有所匱乏。 所以很多學者都採用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或者利 用一定的分析工具與方法, 把定性指標量化。 由於現在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供應鏈上的 競爭,把第三方物流納入供應鏈范疇,基於供應鏈建立指標評價體系變得愈發重要。楊浩軍 基於供應鏈管理視角,通過六個質量維度:服務人員溝通質量、服務可靠性、服務響應性、 服務時間、服務質量、服務柔性,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質量評價體系;王偉、劉巍、郭志強基 於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環境,總結出影響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若干指標,建立了基於可 拓理論與層次分析法的綜合評價體系, 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評 價選擇提供定量化的依據。總之,鑒於市場競爭環境的復雜多變,以及不同企業的不同運營 特徵與優勢,這些指標評價體系中所選用的指標不能一概而論,需要隨時作出調整:如以電 子商務為主的第三方物流和以傳統運輸服務為主的第三方物流,在指標選擇上會有很大出 入。 4. 第三方物流的監督激勵與績效評價當今社會,企業間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供應鏈上的競爭,而第三方物流的運作越來越呈 現出供應鏈上的運作特徵。相對於第三方物流公司,無論上游的供應商或下游的需求商,都 處於信息劣勢一方,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愈發嚴重, 第三方物流公司與物流外包商之間 的信用危機十分嚴重。 做好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選擇與評估, 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 題;但要想真正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許多研究此類問題的學者認為,必須有一套科學合理 的監督激勵與績效評估策略。朱占峰基於供應鏈環境,建立合理的委託代理模型,通過論證 外包企業和 TPL 企業之間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合同的可能性, 在理論上論證了物流外包的合 理性。對於是否能夠通過科學的績效激勵措施,提高 TPL 公司的努力水平,朱占峰沒有作出 進一步論證。 梁靜通過把物流外包企業看作是 「委託人的委託人」 從多委託代理理論出發, , 建立了相關-委託代理數學模型,對信息共享與不共享兩種環境下,以及主委託人對努力水 平不同偏好條件下的激勵情況進行論證, 為不同信息共享程度下的績效激勵制度的建立提供 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在實際情況下, 由於眾多外在與內在因素的影響, 無論是信息共享水平, 還是主委託人的偏好,都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在採取相應的激勵制度前,對這些因素的 認識與把握, 同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如果物流外包商和 TPL 企業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 合作夥伴關系, 增強相互信任的程度和更深層次上的信息透明度,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會 事半功倍。邢文鳳、傅文利、翟春娟通過對第三方物流以關系為中心的治理模式的研究,並 且通過對傳統的以合約為中心的進行治理的績效問題的比較, 提出了以關系為中心進行治理 的傾聽-核對-發運模式,然後進一步探討了該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5. 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信息共享模式不管是道德風險還是逆向選擇, 大多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這也是處理信息的能力成 為物流外包商選擇 TPL 的一個關鍵因素的原因之一, 同樣一個 TPL 企業內部各環節的相互溝 通,運作效率的提高,服務質量的改善,以及部分增值服務的提供,同時獲得核心競爭力, 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信息共享的有效實現。 所以, 很多學者從不同層面探討了信息 技術、 信息共享手段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的應用, 以及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及其重要 性。 牟春燕依託於信息技術與供應鏈管理思想, 闡述了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重要 性。這些技術有,電子數據交換(EDI)、地理信息系統(GIS),其中地理信息系統有包括全 球定位系統(GPS)、條形碼技術與自動識別技術(BC)、射頻技術(RF)、自動分揀系統 (ASS)、自動存取系統(AS/RS)等。畢勝進一步指明信息技術是是實現物流自動化、系統 化、智能化不可或缺的條件,信息化是物流公司未來的必由之路,第三方物流是隨著網路技 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 並與網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互支持而提高。 李虎把第三 方物流信息系統的重要性總結為如下幾點: (1)可以實現信息流動的准確性與及時性; (2) 實現物流各個環節的有效溝通,通過信息共享提高運作效率;(3)大量可得信息有助於企 業正確決策;(4)提高企業服務水平、贏得客戶信賴,進而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同時,畢 勝、李虎還對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做出了詳細分析,但都沒有從供應鏈的角度,以第 三方物流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為依託, 對物流信息系統的設計特徵進行分析。 而 梁靜等人, 通過對供應鏈中共享信息以及共享模式的探討, 總結了信息共享的 4 種模式以及 特徵對比。這四種模式是:(1)點對點共享模式。點對點共享模式又分為 EDI 模式與數據 介面模式;(2)信息集中管理模式。信息集中管例模式將信息集中在一個公共資料庫中, 各企業根據許可權對其進行操作,完成與多個合作夥伴的信息交流;(3)第三方模式。由第 三方信息企業提供公共資料庫。 第三方企業可主動的從外部其它信息來源去收集、 加工與供 應鏈相關的信息,向供應鏈企業提供額外的信息服務,從而可能人為的介入信息處理過程。 (4)綜合共享信息模式。將點對點模式和信息集中管理模式綜合起來,以一個主要的信息 平台為核心進行構建,在不同信息共享區域採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點對點模式,適合在 信息數據明確, 數據標准統一, 共享范圍小的情況, 實現點對點的數據傳輸, 信息安全性高; 信息集中管理模式, 對供應鏈上企業間的信息系統要求不高, 但卻需要有對基礎設施要求較 高的公共資料庫,並實現對不同企業的不同數據標準的兼容,信息集成難度較高;綜合信息 共享模式,可以針對不同的信息共享需求,企業間的信息系統,以及不同的安全需求,採用 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操作靈活性高,但仍然需要公共資料庫。 6. 總結無論是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供應鏈上企業競爭的加劇,還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 突飛猛進, 都迫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外包非核心業務, 全心全意致力於核心競爭力的發展, 而物流越來越成為眾多企業外包的對象。 物流外包的種種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尤其 對我國,處於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初步階段,政府政策不健全,物流基礎設施差,管理技術落 後,而且嚴重缺乏物流專業技術人才。針對物流外包問題的種種研究越來越多,無論是物流 外包企業,還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應該勇於創新,不斷改革,共同致力於我國第三方物流 市場的蓬勃發展。
D. 求幾篇有關物流的論文
論我國企業物流運輸效率的提高 摘要:在分析我國物流運輸業現狀的基礎上,著力對影響我國物流運輸效率的基礎設施、管理部門、物流觀念、專業人才等因素進行深入探討,並對如何提高我國物流運輸效率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物流;運輸;效率;因素 物流運輸是整個物流系統的支柱,物流運輸效率的提高是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的物流運輸市場剛剛走出萌芽階段,但物流運輸效率低下仍屬於一個懸而未解的問題,找出影響運輸效率的主要因素,彌補其不足之處,對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一、我國物流運輸業的現狀 1.物流運輸成本高 運輸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占較大的比例。即便是在歐洲發達國家,運輸成本一般也要佔到物流總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我國的物流運輸成本更是一直居高不下。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2004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的統計核算,200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29 114億元,物流總費用相當於GDP的21.3% ,比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其中運輸費用為16 558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56.9%。目前,我國很多的商業企業要比美國的商業企業多花費高達40%~50%的成本用於物流運輸。2007年,義大利調查機構「亞洲觀察家」組織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是世界物流運輸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用在物流運輸上的資金高達2 000億美元,是美國的兩倍。 2.物流運輸時間長,資金周轉率低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製造企業用在物流上的時間約佔90% 。而生產只佔10%左右。運輸時間較長導致我國流動資金周轉率較低,我國流動資金周轉率分布從國有工業企業的1.2到國有商業企業的2.3不等,美國平均為15~20,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可以實現30。 3.物流運輸企業運作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物流運輸企業都是由傳統的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在管理水平、技術力量及服務范圍上尚沒有質的提高,此外,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著經營規模小,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單一、運作經驗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高素質人才缺乏等現象,企業的整體運作水平較低,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物流運輸業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整體成本高、效率低。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對影響我國物流運輸效率的因素進行分析。 二、影響我國物流運輸效率的因素 1.基礎設施 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並且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因此,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尤其表現在物流產業的交通運輸方面。目前我國最普遍的運輸方式是公路,再次是鐵路、海運、空運。 公路運輸成本一般高於鐵路運輸、海路運輸,但公路運輸仍然是很多企業優先考慮的運輸方式。這是因為公路運輸可以控制發運時間及彈性,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貨物的運送狀態。當前,我國已經投入了上百億美元用於升級公路運輸網路,截至2006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345.70萬公里,全國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 334公里,主要的經濟區域和四個經濟中心省份已經連接起來,並將實現沿海岸線和長江的公路線,實現從蘭州到連雲港,北京至廣州的公路線。但是,我國公路運輸存在著超載運輸,服務質量差,預防性維護不足,質量控制空缺,以及價格協議不合理,空載率高等諸多問題,從而導致我國物流運輸業每年的損失高達80億美元。 鐵路運輸在1997年以前擔負著我國絕大部分物資的運輸工作,但在1997年以後,尤其是在近幾年,隨著公路運輸的不斷發展,零擔貨物基本上由公路運輸代替,但是對於穀物、煤炭及大型的超重超長的設備等物資來說,採用鐵路運輸仍是一種最經濟的運輸方式。現如今鐵路運輸方式很少被優先考慮,除了鐵路運輸經常存在著大量的貨運能力短缺和服務質量等問題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鐵路建設不夠完善。這不單是我國物流運輸業存在的問題,埃森哲公司研究報告表明,鐵路貨物運輸大約存在25% ~30%的短缺,因為世界上大約2 000個城市沒有鐵路。這些問題歸結於一點就是缺少鐵路線路的鋪設。舉個例子,港口和工廠通常缺少聯合運輸的連介面和鐵路支線,沒有聯合運輸,集裝箱不能從火車上直接轉載到貨車上,沒有鐵路支線,貨物必須在裝運點和卸貨點進行兩次操作,增加了破損的幾率,這就使選擇鐵路運輸變得不可行。 目前,海運運輸是進出口貿易活動中經常採用的一種運輸方式。但是海運不適合時間敏感性貨物和成品貨物的運輸,它適合大宗貨物、需長距離運輸的貨物,但這仍然需要更完備的基礎設施,否則這種方式很難高效地發揮作用。空運運輸成本比較高,但時間短,適合有較短時效的物品、急需使用的商用或救災物品的運輸。目前的航空貨運行為依然存在以下的問題:高價位、線路少、發貨人和航空公司之間信息阻滯、航線的網路分布不均衡、航線凌亂、規劃性差。 2.物流管理部門 我國物流管理部門各自為政,物流運輸合力難以形成,例如,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資源,分別直屬鐵道部、交通部、航空總局等管轄,各部門從上到下一統到底,都有自己的物流體系、物流設施和資源,各部門為了各自的利益而難以形成物流合力,不能做出物流運輸整體發展的戰略考慮。物流管理和資源的分散使物流本應具有的整體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礙了物流運輸業的發展,難以形成社會性的物流配送體系。這種條塊管理體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縱向隸屬和管理格局,嚴重製約著在全社會范圍內合理地對物流運輸進行整體統籌和規劃,阻礙了物流運輸的社會化進程,不能發揮物流運輸的整體效率。 3.物流運輸觀念 在一些物流運輸企業管理者的思想中,目前仍有三種意識在他們的思想中占據著一席之地,也正是因為這三種陳舊的觀念導致物流運輸效率低下。第一,「重利輕義」。在與客戶進行方案議定時,總是從成本、價格方面考慮,而不從服務質量方面考慮,交易的一次性現象較多,缺乏穩定的客戶關系。第二,「閉關自守」。一些物流企業將業務信息看做是企業的機密、盈利的源泉,不輕易泄漏,也不進行信息共享。這種意識將導致有的物流企業因為運輸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暫時儲存待運貨物,而另一些物流企業則閑置大量的設備、人員,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第三,「各自為政」。目前,物流運輸業中「單打獨斗」現象比較嚴重,企業之間聯合運輸的思想非常薄弱,而往往正是各種不同運輸方式的結合才能發揮聯合運輸的最大效用。 4.物流專業人才 在過去,人們由於過分注重生產製造過程中價值的增長,而忽視了由於物流運輸的高效所帶來的豐厚利潤,從而致使國內有關物流方面的研究和教育落後於時代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物流方面的人才還比較短缺。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當中擁有大學學歷的僅佔2l% ,高中及中專、中職學歷的佔了50%以上。事實上,我國最缺的不是具體從事物流運輸操作的人員,而是具有比較扎實的物流、運輸理論基礎,又懂得管理和經營的高素質人才。
E. 關於物流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鳳飛飛
F. 關於物流管理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1] 賀曉甫;淺談煤炭企業物資管理的重要性[J] .;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網;2009,(12)
[2] 馬琨;淺析煤炭企業倉庫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J] .現代經濟信息;2012年第2期.
[3] 秦晉丹. 企業倉庫作業現代化的重要性[J]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 年02期.
[4]陳楓. 煤炭企業物資供應管理體系的探討[J ] . 今日科苑.2009年第12期
[5] 蔡秀芹. 煤炭企業物資管理模式改革探討[J ] . 《魅力中國》,2011 ,(6) .
[6] 韓新春. 煤炭企業物資集中管理模式淺析[J ] . 企業導報,2012 第9期.
G. 關於中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參考文獻
[1] 張放. 競爭優勢與競爭策略[J]. 上海管理科學 , 1997,(01)
[2] 為物流業量身打造集群通信系統——訪中衛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剛[J]. 物流技術與應用 , 2005,(09)
[3] 趙婷, 孫廣生. 跨國競爭動因與企業競爭策略選擇[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5,(01)
[4] 徐偉. 提升天津物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J]. 商場現代化 , 2006,(22)
[5] 趙英霞. 發展龍江物流產業的政府對策[J].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3,(01)
[6] 李柏祥. 我國大型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J]. 物流技術 , 2000,(06)
[7] 董千里. 物流企業競爭優勢及競爭力體系的構建[J]. 物流技術 , 2005,(09)
[8] 丁克義. 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途徑和策略[J]. 改革與戰略 , 2003,(07)
[9] 秦薇薇, 徐傑. 物流業重組與整合初探[J]. 中國儲運 , 2006,(01)
[10] 韋瑩. 試論物流企業企業文化的關鍵作用及其構建[J]. 商場現代化 , 2006,(11)
H. 有關物流的論文
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構成:商品的運輸、配送、倉儲、包裝、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
現代物流不僅單純的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考慮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個方面,全面地、綜合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把製造、運輸、銷售等市場情況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措施。這與傳統物流把它僅看作是「後勤保障系統」和「銷售活動中起橋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廣度上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
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全球物流產業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現代物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緊密結合;現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的統一;電子商務物流是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結合;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准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物流系統本來說是客觀存在,但一直未為人們所認識,從而未能能動地利用系統的優勢。 物流系統是一個大跨度系統,這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時間跨度大。 物流系統穩定性較差而動態性較強。物流系統屬於中間層次系統范圍,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個子系統。物流系統的復雜性使系統結構要素間有非常強的「背反」現象,常稱之為「交替損益」或「效益背反」現象, 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系統總體惡化的結果。
物流系統五大目標: 物流系統目標,也即建立的物流系統所要求具備的能力,一般有五個方面:
1、服務目標。
2、快速、及時目標。
3、節約目標。
4、規模優化目標。
5、庫存調節目標。
經濟中的流通、經濟中的物流、經濟中的運輸,物流在社會經濟中的位置是無法替代的。
企業要銷售產品、獲取收入,沒有流通是不行的,我們消費才為了生活下去,需要購買必要的物品,物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即流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物流也是經濟要素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上所述,經濟是由三大領域構成的,即「生產」、「流通」和「消費」。高校的「政治經濟」、大學的「經濟學」、「經濟原理」教的是:構成經濟的是"生產和消費"或"供給與需求"。流通是包含在"供給(生產)"中的。
但是,流通與製造、栽培是有本質區別的。現代流通的規模日趨龐大,這是經濟的規模、范圍擴大的緣故。在日本,工業原材料、新鮮食品從全世界選購,而日本生產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因此,有必要把「製造物品」與「運送物品」分開來考慮。
流通由兩個功能——「商流(交易流通)」和「物流(物的流通)」——構成。不過,這兩個功能並不像生產-流通-消費那樣屬於不同的領域,只是把同一個東西用不同的觀點加以區別而已。
所謂商流,是對「財(商品)」的所有權的轉移而言的,即所有權從廠家、農家、漁家轉移到商家的手裡,最終再轉移到消費者手中,這就是指這樣的流動。另一方面,物流是從物資的物理性活動來看其流動的。
除上述兩個功能外,可以說流通中還有輔助性功能,那就是信息、金融及其他服務。物流從其活動面可分為運輸、配送、保管、裝卸、包裝、流通加工、在庫管理、物流信息處理等,這些活動還可以繼續細分。
如上所述,經濟是構成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功能,流通是經濟中的一個重要功能,物流是流通的重要功能……它們之間有著如此密切的關連。因此,物流變化,會給整個經濟帶來影響,經濟發生變化,物流也不得不發生變化。總之,要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待物流。
電子商務物流又稱網上物流,就是基於互聯網技術,旨在創造性的推動物流行業發展的新商業模式;通過互聯網,物流公司能夠被更大范圍內的貨主客戶主動找到,能夠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拓展業務;貿易公司和工廠能夠更加快捷的找到性價比最適合的物流公司;網上物流致力把世界范圍內最大數量的有物流需求的貨主企業和提供物流服務的物流公司都吸引到一起,提供中立、誠信、自由的網上物流交易市場,幫助物流供需雙方高效達成交易。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網上物流交易市場找到了客戶,找到了合作夥伴,找到了海外代理。網上物流提供的最大價值,就是更多的機會。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目前美國的物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為客戶服務中心、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己初露端倪,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二是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走出以企業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當務之急。
I. 有關物流運輸方面的參考文獻
給你推薦一本書吧,極為經典
《3月之限-供應鏈的力量》
我很喜歡這本書,希望你也會喜歡,一點也不枯燥,非常生動有趣!
祝,好運與你
J. 有關物流倉儲的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
倉儲也是物流的重要功能和基本環節之一,而且物流企業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專企業都是以物流(配送)中心屬為其表現形式的。因而,倉儲企業發展成為物流企業也具有比較好的條件。充分利用我市現有1500萬平方米的倉庫、堆場,加快實施改造工程,...www.wsdxs.cn/html/qiyeyan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