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參考文獻 » 祥林嫂文獻

祥林嫂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08 07:25:41

Ⅰ 有什麼關於魯迅作品的論文

論魯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發布時間:2010-9-24 20:9:41 點擊:27次

趙軼男
(安徽電氣工程學校 安徽合肥 230031 )

摘 要:
魯迅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小說創作是對先生女性思想闡述的重要方面,他筆下的人物豐富多樣,尤為突出的是對女性個性、思想的描寫。其對女性形象刻畫分為兩個來源:一是農村婦女形象,一是知識女性形象。先生揭示出女性在舊中國中的悲劇命運,探求女性未來生活發展之路。本文通過對魯迅小說中的單四嫂子,祥林嫂,子君等女性形象的分析和評論,從而概括出魯迅小說中女性形象所特有的三個基本思想主題:首先,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其次,死亡——生命無辜的毀滅;再次,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奴役殘害以及這些女性對此所發自靈魂的絕望抗爭。三個基本思想主題之間相互交融,構成了魯迅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宏觀特點。
關鍵詞: 魯迅先生 女性形象 悲劇 關愛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其重要體現之一就在於他的小說創作.魯迅先生的小說涉及的社會問題是相當廣泛的。正如先生在《吶喊》序言中所說的他寫的小說內容都是使他「不能全忘卻的」回憶。很明顯,先生寫小說,往往當作回歸到他回憶中的舊中國去游歷和探索,因此,他的小說絕大多數取材於自己的故鄉——紹興①。這也正如先生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承認:我的取材,多來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先生說他寫小說是要畫出「沉默國民的魂靈來」 ②。因此他深入到中國國民的靈魂之深處去思考、尋驗。對於時代與民族而言,魯迅先生無疑是超前的。因此他無論生前與身後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運。他總是在思考著人的覺醒和解放,主要是那些在舊中國處於社會底層的,受封建制度及禮教長期束縛的普通民眾,他們的生活是凄慘的,人格尊嚴是受到無情地踐踏的,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婦女,因為舊中國的三綱五常中女人是最沒有社會地位的,她們成為夫權、族權、政權、神權壓迫下的玩具,甚至至死也擺脫不了被欺瞞的命運。魯迅先生一直深切關注婦女問題,並體現在他的小說創作當中。
魯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並不是很多,卻大都成為了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先生筆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大致概括為兩類:一是舊社會農民婦女形象,她們多貧困交加、愚昧麻木,如:楊二嫂、單四嫂子、吳媽、祥林嫂、九斤老太、七斤嫂等;二是城市女性形象,她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個性的自由解放,通過不斷的斗爭來獲得個體的人身自由,如:子君,愛姑。魯迅先生是如何思考女性的身份、地位、生命價值、生存意義以及女性解放的出路呢?通讀先生的小說,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基本的主題:「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死」——生命無辜的毀滅;「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奴役殘害以及那些女性對此所發自靈魂的絕望抗爭。下面就將單四嫂子、子君、祥林嫂三位女性分別給予分析和評論。
一、 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
《明天》是《吶喊》中的一篇,也是先生寫的第一篇描寫農村婦女的小說。情節為主人公單四嫂子是一個死了丈夫又貧困守寡的女人,平日里只靠自己的雙手去晝夜不停地紡出棉紗來養活她和三歲的兒子寶兒,對生活可以說毫無奢求,她唯一的希望大概只是養育寶兒,望子成龍吧!尤其是當寶兒瞪著一雙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說:「媽!爹賣餛飩,我大了也賣餛飩,賣許多許多錢——我都給你」。孩子稚氣童真的願望以及對媽媽至真的愛戀是怎樣溫暖了這位可憐媽媽的心啊!這也給單四嫂子帶來多大的力量啊!「那時候,真是連紡出的棉紗,也彷彿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著」。正是有了這平常而微小的希望,才支持著這個守寡女人的悲苦的心,給她以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通過單四嫂子的生活,先生以他深邃的藝術筆觸塑造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苦難的形象。她喘息在殘酷無道的重壓下,卻還能為了人間的一點溫暖,而默默地忍受著生活的煎熬。卻不料這樣一點小小的安慰也落了空,病魔和庸醫奪去了寶兒的生命,也就等於奪去了這寡婦最後的希望。單四嫂子是那樣的純朴、善良、安分。寶兒是那麼可愛、朝氣、孝順。在她們母子的生活中,完全沒有一點「分外」的要求,她只是為了起碼的生活條件整日里不停地勞動著,她們被剝削得已經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麼,而只能通過母子之間的親情來互相「取暖」。
單四嫂子是個喪夫的女人,她沒有對社會有絲毫怨言,我想在所謂的東方文明地熏陶下,她應該已經麻木了,失去了「沒有愛的悲哀」。因為在中國的古訓里早已訂好了律條:死了丈夫,不能另行改嫁,只能守節。所以徽州地區至今還有那麼多牌坊。苦難的生活給予她的微茫的希望,只是為了養大孩子而掙扎著、奮斗著。而當這微茫的希望也幻滅了的時候,死了丈夫又死孩子的單四嫂子,只能把「無所可愛的悲哀」寄託在寶兒魂魄入夢上。魯迅先生在描寫單四嫂子所處的環境是這樣說的「門內是王九媽藍皮阿五之類,門外是咸亨的掌櫃和紅鼻子老拱之類」。他們都聚集在這可憐的寡婦周圍,但他們除去按照慣例燒紙錢、賒棺材,吞盡這寡婦僅有的一點積蓄外,誰又曾經真正給予她一點同情和溫暖呢?可以說單四嫂子所處的環境是令人窒息的。也正如先生在《吶喊》序言里所說的「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這也體現出魯迅小說的一種創作模式——看與被看的模式。為什麼封建的宗法制度可以延續那麼長,我想人們的不覺悟,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互不關心,也就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維護宗法統治的重要支柱吧。
單四嫂子的不幸遭遇,真實地概括了封建宗法統治和禮教壓迫下的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先生借用一個這樣平凡的故事,即廣大舊中國勞動群眾平凡生活的小悲劇,正是為了向世人揭示那整個時代的悲苦的生活面貌。他的思想是具體地、深刻地:黑暗的宗法制度,封建的舊禮教,在奴役踐踏著千百萬勞動人民,連單四嫂子這樣一點起碼的合理的生活願望也殘酷地剝奪了。試想等待單四嫂子的將是怎樣一個「明天」呢?先生曾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葯》的瑜兒的墳上平添上了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自己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如果敘述出靜夜中的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到自己兒子的夢,雖然增加了悲涼陰冷之感,但是會使小說更有深度。然而先生卻沒能這樣做,這是他聽了錢玄同的意見以後,用了「曲筆」的結果。因為那時的錢玄同是不主張消極的,所以魯迅先生在修改小說時便毫無顧忌地打破自己原來的構思,為的是使作品「比較的顯出若干亮色」。這也同時反映了先生的「愛」的哲學。因為在那樣的社會——濃重的黑暗。等待著這個可憐寡婦的,將只能是更沉重、更無窮無盡的苦痛和悲哀、更漫長、更黑暗的無情歲月。這平凡的悲劇,也正是災難深重的時代悲劇的縮影。所以,可以將《明天》中單四嫂子形象概括為體現了先生對女性「愛」的特點。即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

二、 死亡——生命無辜的毀滅
魯迅說過:「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從和作者相關的人們里去找,是不能發現切合的了,但因為「雜取種種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數,更能招致廣大的惶惑。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祝福》里的祥林嫂形象是運用了「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創作方法。作者這樣創作的目的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先生寫小說的動機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將下層社會民眾的不幸陸續用短篇小說的形式發表出來了。原意其實只不過想將這顯示給讀者,提出一些問題而已。所以魯迅先生要用小說強調和放大的思想,要開拓的知識,焦點在於「舊社會的病根」,然後「設法加以療傷」。可以說這些都可以在《祝福》深深地體會出來。而其中焦點不言自明——祥林嫂。《祝福》的情節是眾人耳熟能詳的,這兒就不加以贅述。我們來看看作者寫《祝福》時候的社會時代的背景,當時社會矛盾十分尖銳,革命的一切基本問題都表現得非常突出,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還過著極其痛苦的生活,大革命的風暴還沒有到來。隨著新文化統一戰線的分化,使魯迅不斷地加強了對真理的求索和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並開始接觸各種思潮。他從同情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發展到對婦女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並進行了一定的探討。這是他向封建舊勢力戰斗,為新事物「吶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收在《彷徨》里的第一篇小說《祝福》則是對那個黑暗社會的轟炸。應該也是《祝福》思想性深刻的一個原因吧。魯迅先生看到了在舊社會的下層女性身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節烈觀,因為她們對節烈觀看得很重,甚至把它奉為圭臬。在封建時代節烈觀是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派生物,先生通過這看到了更深層次的男權中心文化,揭露了節烈的腐朽和殘酷,也就通過這一窗口看到了整個男權中心文化奴役、壓迫婦女的本質,從而達到對女性啟蒙的目的。同時,先生又為女性覺醒和解放想出了一條道路,即實現女性「人之自覺」。只有女性自身認識到傳統文化中的弱點,才能有所醒悟,也從而打破圭臬實現自由。
《祝福》寫的深刻處,應該就在於它通過祥林嫂的悲劇,更充分更集中地表現了封建宗法統治,如何用它的黑暗觸角時時處處給祥林嫂以殘酷的打擊,使她無可逃避地步步被逼向死亡的陷阱。威壓著祥林嫂命運的,不只是魯四老爺的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而是整個封建宗法制度。它的統治支配著政治、經濟以及宗族、宗教和道德的一切方面,象一張無形的黑網籠罩著祥林嫂。但是,滲透著作者冷雋的筆調的,又是怎樣難以忍受的憤怒和悲哀啊!冷酷、令人窒息的冷酷,不斷擠壓著祥林嫂,使她無可逃避,更無法逃避死亡的結局。《祝福》的開端寫了「送灶」,結尾寫了「祝福」之夜。那是作者刻意安排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喜慶景象。紛飛的瑞雪,連綿不斷的鞭炮聲,「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但就在這喜慶的祝福之夜的紛紛擁抱中,勤勞的一生的祥林嫂卻死於災難深重的飢寒交迫與慘烈的精神戕害。這就是「天地聖眾」所給予她的「無限的幸福」!祥林嫂死了,那她是否就解脫了呢?我想那個惟求做穩奴隸的祥林嫂,在受盡肉體的壓榨摧殘,精神受盡嘲弄凌辱後,最後還必須懷著深沉的恐懼走向死亡。對她來說,死亡不是長期痛苦生活的解脫,而是另一種更痛苦的生活的開始(到陰間去承受鋸刑)。魯迅先生在表現農村婦女所受壓迫的痛苦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深度,至今也少有人超越。祥林嫂的形象也成為一個藝術的典型。整篇小說充滿了對全部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體系的烈火般的仇恨,同時也充滿了與封建宗法制度不共戴天、勢不兩立的徹底的決裂的精神。
《祝福》中的祥林嫂受到的「關心」來自於柳媽等一系列同屬於貧下低賤的勞動婦女,她們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又是什麼?她們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從而產生了冷漠的惡性心理,在強者面前被抑止了的感情蓄積為對弱者的無情精神摧殘作了准備,從而得到向弱者身上進行毫無遮攔的宣洩。她們的這種精神病態表現出人與人之間關系帶有極大的淺薄性、冷酷性。她們中有的是痛苦麻木的自守,極端冷漠的旁觀,有的則是無情的精神摧殘和怨毒之氣的宣洩。可以說這些弱者在自覺不自覺中肯定了封建倫理道德的信條。而魯迅先生對這種人物心理的把握是透徹和深刻的,他在處理人物之間的關系的態度是嚴峻的。對一個無呼喚餘地、無反攻能力的祥林嫂來說,這只能是一種傷感而無法申訴的悲劇。先生運用的是一種冷峻的筆法進行描寫而非鋪排的酣暢淋漓的筆觸,因為它們表現出的藝術悲劇韻味不足以傳達那種在平靜中吃人的現實格調。我們可以將祥林嫂形象概括為魯迅先生對女性刻畫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即「死」——生命無辜的毀滅;有人會認為祥林嫂在死前有過對靈魂有無的懷疑,就是呈現出微弱的正轉狀態,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在生命道路上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以及對在此支配的社會關系的朦朧感受,一種思想變化發展的趨勢,對藝術悲劇的影響應該是微弱的。特定的時代環境決定了祥林嫂的命運悲劇,而對她的「迴光返照」也正體現出魯迅先生的一種希望吧。這在《傷逝》中有很好的體現。

三、 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她們的生命奴役殘害和絕望抗爭
《傷逝》是魯迅先生小說中的僅有的一篇以青年愛情為題材的作品。小說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地為全篇定下一個「懺悔自省」的調子——「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懺悔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涓生「悔恨和悲哀」是什麼?《傷逝》的內涵得到升華,是否僅僅是涓生感傷和逝去的感情呢?小說不僅歌頌了男女青年子君和涓生的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斗爭,更深刻地描寫了知識分子心靈的歷程。魯迅先生也因此提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中國青年,特別是婦女,究竟怎樣才能從舊勢力壓迫下得到解放?《傷逝》則成為先生的啟蒙主義所達到的一個新的高峰。「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種同封建家庭決絕的態度,的確是表現了「五四」前後第一代知識女性的反封建精神。女主人公子君就是發出這個勇敢的呼聲,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義無反顧,坦然如入無人的境地,奔向她所嚮往的理想的愛情生活。子君也許會在其他方面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在愛情問題上,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子君卻是無畏而勇敢的。在涓生的記憶中,無畏的子君決不是感情輕浮的少女,她天真、善良、嫻靜而又纖弱。子君性格也正是由於她所處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寄居在叔父家,在城市上學。以前的她可能一直生活在威嚴和冷眼中,處於少女時代的子君是同樣會有著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可謂是不斷地新文化、新思想啟蒙了她,時代更為她打開了眼界。當她第一次在生活中發現有一個相知的異性青年涓生,雖然只是一個小職員,生活艱難,但卻有一顆火熱的心和進步的思想,為她揭開了新生活的帷幕。向她表達了摯愛真情,所以她被感動了並傾心於他,願意和他攜手同行,追求美滿幸福的生活。可以說當時支持子君的理想是「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是涓生的愛給了她生活的勇氣,使她不顧一切地反抗舊社會的倫理教條。涓生是一位首先接受了新思想而覺醒的青年,他啟發和關愛著子君。但同時他也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五四」風暴中追求個性解放的信條之一就是自由之身,誰也沒有干涉自我的權利。
子君對未來美好夢幻激勵著她為擺脫封建束縛進行了無畏的斗爭。但在當時封建勢力還很猖獗的社會里,子君比之涓生會有更多的先天弱點,因為她的社會接觸不多,她的知識面也不廣,但是在她身上值得肯定的是她對新知識、自由美好的渴望和憧憬。我們應該清楚,愛情不是抽象的東西,人也不能生活在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中,更不能生活在抽象的愛里。我認為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生活藝術化,而藝術也要生活化。所以生存的環境對她們的婚姻生活中產生了很大的壓力,他們也必須面對這殘酷險詐的人間簡單的傢具,已經用去了涓生籌來的款子的一大半,而子君也賣掉了她僅有的金戒指和耳環,為他們共同的家加入了一點股份。但最終的結局是涓生被辭退了。共同的生活使他們有充分相對的時間,先是沉默的相視,接著又是沉默……。而子君在新的生活中只能忙於家務,生爐子,煮飯做菜,喂狗養雞,每每汗流滿面,短發都粘在前額上,手也開始粗糙起來。因為忙,所以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是讀書和散步。這也最終造成了他們無愛的結局。也為最後涓生說出他們之間無愛埋下的深沉的隱患。涓生說:「不過三個星期」。就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似乎對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失去之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了,即所謂真的隔膜了。作者則說出解決的方法「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但涓生與子君是太缺乏生活的經濟支柱,從而也使彼此愛的理想的斑斕色彩在不斷剝落。涓生對子君的熱情也在冷卻,而對於子君來說,這新的生活又何嘗不使她感到困惑,她只得強顏歡笑,操勞家務,目的只是為了分擔一下涓生的辛苦,為這個共同的家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這一層面看,子君並沒有變。唯一產生變化大概是涓生對幸福的需要觀的擴大。因為按照涓生的願望只是讓子君能陪他一起讀書、一同散步和聊天,總起來是要生活高雅一點,安閑一點。我想就算他們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滿足這種生活。結局大概也只是「一隻新籠子」,生活大概也只能模式化、固定化。他們的理想化的愛也不會有「時時地更新、生長、創造」。這種生活方式只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嚮往。於是,本來以為完全互相了解的子君和涓生,現在卻疏遠隔膜起來,相對彼此的愛已經成了彼此之間的精神負擔,所以涓生已經動搖:「我老實說罷;我已經不愛你了!但對於你倒好得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他放棄了子君,因為在他心中認為子君應該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隔閡,但是出乎意料之外,子君是完全無力承受突然來自愛情的打擊,她陷入了恐怖之中,離開涓生之後,毫無生存能力的她只能回到舊家庭中,並終於「獨自負著虛空的重擔,在灰白的長路上前行,而又即刻消失在周圍的威嚴和冷眼裡」。這一結局是悲劇性的,魯迅先生對此表示了無限的惋惜和沉痛。涓生陷入良心的譴責和痛苦的懺悔之中「我不應該將真實說給子君,我們相愛過,我應該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卸給她了。」「使我希望,歡欣,愛,生活的一切,卻全都逝去了,只有一個虛空,我用真實去換來的虛空存在。」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真實,又是一個多麼卑怯的真實。作為生者的涓生就必須還要生活下去,所以在小說的結尾魯迅先生賦予其新的生命希望。「如果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乞求她的饒恕」,「在孽風和毒焰中擁抱子君,乞求她寬容,或使她快意……。」正是這一切,給涓生帶來了新的啟示和覺悟——「我活著,我總得向著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卻不過是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這也反映出先生反抗絕望的哲學。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傷逝》的子君的形象體現了魯迅先生對女性描寫的另外一個特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層面: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的奴役殘害的絕望的抗爭。
綜觀先生的全部小說作品創作,即也就是上文借單四嫂子、祥林嫂、子君三位女性形象來體現出這三方面的特點。當然,這三者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並非孤立地存在於某一形象刻畫之中,但我們可以看出先生是有側重地加以描寫的。我們在閱讀先生的作品時也同樣應該仔細地體會和把握,先生告訴我們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有弊端的,而我們只有正視這一現實的生存狀態,然後再做出自己的選擇與追求,而不能把希望寄託在虛幻的「神話」的實現上。
著名學者錢理群說:「人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時是很難讀懂魯迅;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滿了困惑,甚至感到絕望,這時才有可能會理會魯迅的思想。」我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魯迅先生曾說:「寫小說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我深惡先前的稱小說為閑書,而且將為藝術而藝術看作不過是消閑的新式別號。」我們可以認識到先生寫小說上有自己的功利目的的,是要利用小說的力量來改良這社會,而且把文學和人生的改良和健全發展聯系起來,在《吶喊》《彷徨》中,魯迅實際上寫了兩種人物類型:即前面所說的下層農民的靈魂和知識分子的靈魂。可以說先生對知識分子靈魂的深入是與自己的血肉相融的,如上面《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相對來說先生對諸如楊二嫂、單四嫂子、祥林嫂的命運是關切和同情的,重在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在她們身上的國民劣根性,以引起廣大民眾的覺醒,他是帶著責任感去描寫她們的處境,著重暴露病態社會的人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是對現代中國人的靈魂的偉大拷問,他逼著讀者一起來正視人性的卑劣,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先生最終為女性的人身解放指出一條道路那就是絕望的反抗,是對於社會、對於自身、對自己的一個反抗。希望無所謂有無,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正視它並且時刻去追求。「真的猛士,敢於正視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的前方是路需要自己去踏過,魯迅先生作品的深度就在於他能夠穿透現實的黑暗去開掘、體驗更內在的更深的被遮蔽的黑暗,進入精神的層面,有的作品還進入了生命存在的本體,即超越他的經驗來成就一種存在的追問。

四、 結論
魯迅先生小說的內涵是豐富的,不是從一種角度就能闡述清楚的,所以我們思考先生的作品和提出我們的問題時應該加以審慎的解讀和分析,因為現代小說在先生的筆下得以產生並且完善,可見先生的思想具有時代的超越性,是值得我們去思索和深化的。先生曾在《野草》的題詞中寫下:「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先生所有的作品中亦透露先生的沉默世界,對中國普通貧民婦女的刻畫則是先生對當時黑暗社會對普通平民的殘害和壓迫的控訴,普通大眾的生活尚且如此不堪,更何況是那些沒有地位處於社會底層的婦女呢?先生描繪的女性形象深刻而難忘,先生抓住了她們的生活細節,用自然平實的語言白描了一個又一個典型而可悲的勞動婦女。

參考文獻
① 陳漱渝著.魯迅風波[M]. 大眾文藝出版
② 《與魯迅相遇》 錢理群 著 三聯書店
③ 《林賢治評注魯迅選集》 湖南文藝出版社
④ 《魯迅作品十五講》 錢理群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⑤ 《吳中傑評點魯迅小說》 吳中傑編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⑥ 《魯迅其書》 張傑 楊燕麗 選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⑦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 錢理群 溫儒敏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⑧ 《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 上冊 朱棟霖 丁帆 朱曉進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 《魯迅經典文存》 洪治綱 主編 上海大學出版社

Ⅱ 會議論文集屬於幾次文獻

肖像描寫不是說把一個人,從眼睛寫到鼻子,從鼻子寫到嘴巴,從嘴巴寫到耳朵,從內耳朵容寫到頭發,從臉寫到身材。通常我們只是選取這個人的外表上一個最最鮮明的部分進行特寫,比如說,寫眼睛,魯迅說要"畫眼睛"。"畫眼睛"是寫人物肖像的關鍵。他在《祝福》中14次寫到樣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我們不是說都要寫眼睛,而是說魯迅用了「畫」這個字,強調對人外貌最具有特徵的部分的特寫,通常寫人的外表都是為了表現人的性格服務的。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發"(表現其悲慘的命運);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重點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是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反映了閏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

Ⅲ 在應收賬款融資領域內重要的論文或者文獻

要寫眼睛,而抄是說魯迅用了「畫」這個字,強調對人外貌最具有特徵的部分的特寫,通常寫人的外表都是為了表現人的性格服務的。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發"(表現其悲慘的命運);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重點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是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反映了閏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

Ⅳ 魯迅的《祝福》 對祥林嫂的悲慘命運改寫成好的 1000字

寫得來是在封建禮教.現代文源明以及在當時社會現實下麻木無情的現狀下,祥林嫂被摧殘致死的社會現實,全文通過對祥林嫂經歷的描寫更加透徹的體現出祥林嫂所受的摧殘,作者通過祥林嫂的悲慘命運體現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和以及對封建禮教的控訴,更深層次上表達對當時社會人們以「看客」姿態自居的憎惡

文「《祝福》對傳統文化『吃人』本質的批判擴展道儒道釋,並對魯鎮文化進而對傳統文化『吃人』狀態進行分析。全文揭示了魯鎮文化的三個秘密:第一,其風俗信仰禁忌等內容都是建立在巫鬼的基礎之上,因而它與祥林嫂之間的關系始終帶有類似原始文化的愚昧性與野蠻性;第二,其內部人際關系具有審美性,正是它促成其文化表現的冷酷形態;第三,其宗教職能的特異性,它在支配人的內心生活維護儒家倫理秩序,處理死生問題的方面有一種視教為法律,變神鴉片為刀槍棍棒的傾向。最後概括出祥林嫂之死是一種文化悲劇,是從風俗到思想信仰整體的悲劇。提出魯迅拋棄魯鎮不但拋棄傳統的生活方式徹底否定以儒道釋為主題的傳統文化而且指出把中國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迫切需要。

Ⅳ 求一篇關於魯迅的論文

我有巴金的

懷念魯迅先生

四十五年了,一個聲音始終留在我的耳邊:「忘記我。」聲音那樣溫和,那樣懇切,那樣熟習,但它常常又是那樣嚴厲。我不知對自己說了多少次:「我絕不忘記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間我究竟記住一些什麼事情?!
四十五年前一個秋天的夜晚和一個秋天的清晨,在萬國殯儀館的靈堂里我靜靜地站在先生靈柩前,透過半截玻璃棺蓋,望著先生的慈祥的面顏,緊閉的雙眼,濃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鮮花扎的花圈和花籃,沒有一點干擾,先生睡在香花叢中。兩次我都注視了四五分鍾,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彷彿看見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睜開眼睛坐起來又怎麼樣呢?我多麼希望先生活起來啊!
四十五年前的事情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不管我忘記還是不忘記,我總覺得先生一直睜著眼睛在望我。
我還記得在烏雲蓋天的日子,在人獸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魯迅先生奉為神明,有人把他的片語隻字當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斷章取義、用來打人,他的名字給新出現的「戰友」、「知己」們作為裝飾品。在香火燒得很旺、咒語念得很響的時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動權威」做了先生的「死敵」,連紀念先生的權利也給剝奪了。在作協分會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經常在園子里勞動,拔野草,通陰溝。一個窄小的「煤氣間」充當我們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擠在一起寫「交代」。我有時寫不出什麼,就放下筆空想。我沒有權利拜神,可是我會想到我所接觸過的魯迅先生。在那個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別。我同七八千群眾伴送他到墓地。在暮色蒼茫中我看見覆蓋著「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個角落,我又看見了他,他並沒有改變,還是那樣一個和藹可親的小小老頭子,一個沒有派頭、沒有架子、沒有官氣的普通人。
我想的還是從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我當時不過是一個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編輯一套《文學叢刊》,見到先生向他約稿,他一口答應,過兩天就叫人帶來口信,讓我把他正在寫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編》收進去。《叢刊》第一集編成,出版社刊登廣告介紹內容,最後附帶一句:全書在春節前出齊。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來了,他對人說:他們要趕時間,我不能耽誤他們(大意)。其實那隻是草寫廣告的人的一句空話,連我也不曾注意到。這說明先生對任何工作都很認真負責。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決心要向先生學習,才發現不論是看一份校樣,包封一本書刊,校閱一部文稿,編印一本畫冊,事無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別人的事,先生一律認真對待,真正做到一絲不苟。他印書送人,自己設計封面,自己包封投郵,每一個過程都有他的心血。我暗中向他學習,越學越是覺得難學。我通過幾位朋友,更加了解先生的一些情況,了解越多我對先生的敬愛越深。我的思想、我的態度也在逐漸變化。我感覺到所謂潛移默化的力量了。
我開始寫作的時候,拿起筆並不感到它有多少重,我寫只是為了傾吐個人的愛憎。可是走上這個工作崗位,我才逐漸明白:用筆作戰不是簡單的事情。魯迅先生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我仰慕高爾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我把這幅圖畫作為寫作的最高境界,這也是從先生那裡得到啟發的。我勉勵自己講真話,盧騷是我的第一個老師,但是幾十年中間用自己的燃燒的心給我照亮道路的還是魯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寫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開的。他寫的全是講真話的書。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進步。他勇於解剖社會,更勇於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他的每篇文章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他的確是把心交給讀者的。我第一次看見他,並不感覺到拘束,他的眼光,他的微笑都叫我放心。人們說他的筆像刀一樣鋒利,但是他對年輕人卻懷著無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導下編輯一份刊物,有一個時期遇到了困難,先生對他說:「看見你瘦下去,我很難過。」先生介紹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費印刷年輕作家的作品。先生長期生活在年輕人中間,同年輕人一起工作,一起戰斗,分清是非,分清敵友。先生愛護青年,但是從不遷就青年。先生始終愛憎分明,接觸到原則性的問題,他絕不妥協。有些人同他接近,後來又離開了他;一些「朋友」或「學生」,變成了他的仇敵。但是他始終不停腳步地向著真理前進。
「忘記我!」這個熟習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響起來,它有時溫和有時嚴厲。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個夜晚和那個清晨,還有自己說了多少遍的表示決心的一句話。說是「絕不忘記」,事實上我早已忘得乾乾凈凈了。但在靜寂的靈堂上對著先生的遺體表示的決心卻是抹不掉的。我有時感覺到聲音溫和,彷彿自己受到了鼓勵,我有時又感覺到聲音嚴厲,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來解剖自己的靈魂了。
二十五年前在上海遷葬先生的時候,我做過一個秋夜的夢,夢景至今十分鮮明。我看見先生的燃燒的心,我聽見火熱的語言:為了真理,敢愛,敢恨,敢說,敢做,敢追求。……但是當先生的言論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紀念被壟斷的時候,我有沒有站出來講過一句話?當姚文元揮舞棍子的時候,我給關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諾諾之外,敢於做過什麼事情?

十年浩劫中我給「造反派」當成「牛」,自己也以「牛」自居。在「牛棚」里寫「檢查」寫「交代」混日子已經成為習慣,心安理得。只有近兩年來咬緊牙關解剖自己的時候,我才想起先生也曾將自己比作「牛」。但先生「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這是多麼優美的心靈,多麼廣大的胸懷!我呢,十年中間我不過是一條含著眼淚等人宰割的「牛」。但即使是任人宰割的牛吧,只要能掙斷繩索,它也會突然跑起來的。

「忘記我!」經過四十五年的風風雨雨,我又回到了萬國殯儀館的靈堂。雖然膠州路上殯儀館已經不存在,但玻璃棺蓋下面慈祥的面顏還很鮮明地現在我的眼前,印在我的心上。正因為我又記起先生,我才有勇氣活下去。正因為我過去忘記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種種的不幸。我會牢牢記住這個教訓。
若干年來我聽見人們在議論:假如魯迅先生還活著……當然我們都希望先生活起來。每個人都希望先生成為他心目中的那樣。但是先生始終是先生。
為了真理,敢愛,敢恨,敢說,敢做,敢追求……
如果先生活著,他絕不會放下他的「金不換」。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愛戴的偉大的作家。

Ⅵ 求《魯迅作品中的婦女形象》文獻綜述!

婦女問題,是關系社會文明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對婦女問題始終給以極大的關注。故其在作品塑造了眾多封建社會的婦婦女形象,通過描寫她們一生悲慘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種種罪惡,憤怒地控訴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作者在同情她們的命運,關注她們的生活有的同時,也為她們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層次的探索

魯迅的思想行為一致的是,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同樣充滿著對封建宗法制度罪惡行徑的憤怒批判。正是封建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對婦女的奴役和壓迫,導致中國女性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承受著肉體到精神的無盡痛苦與磨難。魯迅以激進的民主主義與深厚的人道主義,對壓迫和()害婦婦的封建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與鞭撻。在他的現實主義小說《明天》、《祝福》、《離婚》、《傷逝》中,他以深沉的筆觸,塑造了單四嫂、祥林嫂、愛姑、子君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她們悲慘的生活和結局,深刻地展現了婦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絞殺的過程,字里行間,熔鑄著作者的激憤與不平。

本著「為人生」的啟蒙主義精神,情著對受壓迫婦婦的痛惜之情,魯迅「自學地與撫驅者取同一步」,以悲憤的現實主義筆調,去揭露病態社會的魂靈,以期限引起療救。作者塑造了單四嫂、祥林嫂、愛姑、子君這幾個血肉豐滿的藝術典型,通過她們在封建社會及其道德禮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運,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惡。這是魯迅塑造這些婦女形象的目的之一。怎樣才能使婦女脫離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獲得真正的,爭得做人的權利,這也是魯迅深切關注和一直思考的問題。魯迅對封建社會及其制度歷來主張進行堅韌的戰斗。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處描寫了女主人公們的掙扎與反抗。為了使自己獲得起碼的生存權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與掙扎;而近姑,反抗更是強悍而出格;特別是子君,自學運用了時代的新武器——資產階級個性主義和個性解放來對抗婚俗,爭取愛情自由與婚姻自主。這些反抗,對強大的封建社會及其宗法制度來說雖然是微弱拭目以待,但卻是頑強的,是茫茫黑幕籠罩下閃耀出的曾耀眼一時的火花,使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女性……在不遠的將來,更要看見輝煌的曙色」。對這些女性們身上表現出的對封建惡習勢力的奮不顧身的反抗行為,魯迅顯然是無限贊同與極力支持的。魯迅的這一態度,與他指出的婦女要獲得解放,必須把婦女解放運動融入社會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會,婦女才能最終解放自己的觀點是一致的。

半個世紀前魯迅塑造的婦女形象,她們的反抗與掙扎,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了,但她們這種抗爭精神及不屈性格,卻啟示和鼓舞了無數的後來姐妹,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魯迅作品所塑造的這些婦婦形象,其意義是深遠的。

Ⅶ 搜索關於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文獻,用哪些關鍵詞

在文學作品中,小說能夠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它可以憑借各種藝術手段,從各個角度對人物進行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行為描寫和環境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還能完整展現人物與環境互為作用的關系,從而塑造出豐滿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 小說從肖像、行為、語言、心理、和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寫是指用精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物外形各個方面的特點。如容貌、服飾、姿態、神情、風度等。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使人物凸現在讀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遇,從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下面就肖像描寫的特徵、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進行分析。 1、 肖像描寫關鍵在於以形傳神,做到形神兼備。如:曹雪芹《紅樓夢》中對林黛玉的肖像描寫: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含情目。態生兩靨,嬌柔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柔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段肖像描寫顯示出林黛玉孤獨、苦悶、深沉、陰郁的氣質和多愁善感的性格,同時也刻畫出林黛玉容貌嬌美,體弱多病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2、肖像描寫要善於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徵。要極省儉地刻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畫眼睛,能夠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能夠表現性格特徵。如《祝福》中對祥林嫂的描寫極為成功。作者通過她眼睛的變化,反映她精神的變化,表現她被害的過程,揭露祥林嫂被封建禮教壓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見的肖像描寫方法。 概括起來,中外小說家在肖像描寫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種形式。即整體的描繪,局部性的描繪和烘雲托月式的描繪。 所謂整體式的描繪,是作家對所寫人物的全面介紹。即並不局限於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寫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著、手腳、神態等等。例如:魯迅在《故鄉》中對「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描繪,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沒系裙帶,兩腳張開,像圓規。 所謂局部性的描繪,是作者對所寫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徵性部位的著意描摹。有點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最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老舍在《駱駝祥子》中對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繪。 所謂烘雲托月式的肖像描寫,是作家不直接描繪人物,而是通過別人的口述或是言論、行動來曲折地加以表現,這樣寫不僅省力甚至有時比正面描寫的效果更好。

Ⅷ 記載有祥林嫂的文獻有哪些

祥林嫂是魯迅短篇來小說《祝福》中源的人物,屬於虛構角色,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
人物簡介: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聽說婆婆要把她賣掉,連夜跑到魯鎮,來到魯四老爺家幫佣,因不惜力氣得到太太歡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搶走與賀老六成了親。賀老六忠厚善良,為湊錢還債累病而死,兒子也被狼吃掉,於是祥林嫂又回到魯四老爺家。她怕死後閻王分屍,把一年工錢拿去捐了土地廟門檻。當她在祝福晚上興沖沖端出供品時,魯家的不平待遇又給予她重創,於是從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趕出去當了乞丐。在一個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風雪中。

Ⅸ 閱讀教學,甚至整個語文教學 出自 哪一文獻

《語文教學情境論》有關文獻
說明:《語文教學情境論》,韋志成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版,2001年1月第4次印刷。
1、關於語文的工具性:「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本質作用決定的。」(第8頁)
2、關於語文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目標牽涉到認知、技能行動和情感三個領域是由文章的基本要素決定的。」(第17頁)「認知領域:識記、理解、應用、評析。技能行動領域:學習、模仿、遷移、創造。情感領域:感受、領悟、個性傾向。」(第17頁)
3、關於課堂教學藝術的四大效應:「教學方法藝術化,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如果從課堂教學來看,主要抓好四大效應:1.開講激趣,磁力效應。上課伊始,教師開講要抓得住學生,如同磁力吸鐵一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如同說書人的起講那樣,開講叫得開:叫得開課堂的門戶,叫得開課文心臟的門戶,叫得開學生心靈的門戶。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美讀體察,語感效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移情動容,深入體會,得到豐富的語感,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提問啟發,開竅效應。在需要提問的地方,恰當運用提問啟發學生。提倡學生駁問,爆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火花。4.精要板書,點睛效應。運用板書給學生學習引路導航,提要鉤玄,歸納小結,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板書力求合理布局整體美,簡明清晰朴實美,直觀醒目形象美。」(第20頁)
4、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第25頁)
5、杜威論情境教學:「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王承緒、趙祥麟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頁。)
6、泰勒關於文化的定義:「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早在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一書里,給『文化』下了一個著名的經典性的定義:『所謂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性的意義來說,是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及任何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所有能力和習慣的復合的總體。』」(轉引自第40-41頁)
7、克羅伯和克拉克關洪於文化的定義:「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於1952年出版了《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一書。他們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同時,研究了歐美文獻中關於文化的160餘種定義,將『文化』綜合定義為:文化是包括各種外顯或內隱的行為模式;它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及傳授,並構成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體現於人工製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歷史衍生及選擇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文化體系雖可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但也可被視為限制人類作進一步活動的因素。克拉克洪還認為,『文化』一詞意味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總體和個人從集團所得到的社會性遺產。」(第41頁)
8、梁啟超關於文化的定義:「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易言之,凡人類心能所開創,歷代積累起來,有助於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質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業績,都叫做文化。」(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14分冊)
9、關於文化:「從文化的作用來看,就是以文教化。」(第42頁)
10、 魏書生教學《梁生寶買稻種》案例片斷: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從「他打著飽嗝兒」到「付了湯面錢」這段文字中,找出動詞。
生:打,取下,掏出,打開,取出,拿出,付。
師;這段文字的內容用三個字——「付了錢」就可以概括,但作者卻寫了這么多,光動詞就用了7個。我們再讀一遍,細細體會一下,這對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有什麼作用?
生(讀書,體會。)
師:我們可以演示一下這一連串動作。誰有紅手帕?好。這是書上說的「紅布」(教師把錢包在帶字的紙里,又包上「紅布」,揣在兜里,又向學生要了枚別針)。大家看,梁生寶當時的動作是這樣的(教師邊說邊演示,取下別針,掏出紅布包,打開紅布包,打開字紙,取出人民幣,拿出5分票)。這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梁生寶什麼思想品質呢?
生:仔細認真,穩重老練,謹慎朴實……
師:對了,如果不這樣寫,只有「付了錢」三個字行不行?
生;那樣寫,就不能表現出仔細認真的思想品質。
師;對了,細節描寫的作用就是生動形象地刻畫人物性格,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轉引自馬鵬舉著:《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風採集》,有改動,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56-57頁)——[這一片斷中,魏書生運用了較好的提問技能和情境創設技能,加深了學生對細節描寫作用的認識。劉向軍評]
11、 關於情知對稱性:「認知與情感的對稱,且統一在教學過程中,稱為『情知對稱性』。」(第53頁)
12、 布魯姆論認知與情感:教學中,學生交替地攀登兩個梯子,「一個梯子代表認知行為和認知目標,另一個梯子代表情感行為和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的構造,使一個梯子的每一級正好在另一個梯子每一級的中間。通過交替地攀登這兩個梯子——從這個梯子上的一級踏到另一個梯子夠得上的一級——就有可能達到某些復雜的目的」。(第53頁,轉引自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感領域》)
13、 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合理地解決了教學內部的關系,即認知與情境的關系,使學生在教學中同時攀登認知行為、認知目標和情感行為、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第53頁)
14、 於漪教學《茶花賦》創設情境教學的案例: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教《茶花賦》最後一部分時,在學生面前出示一幅鮮艷的《童子麵茶花》圖。學生眼前突然一亮,全班學生頓時情緒高漲,活躍起來。
師;這是一幅什麼圖景?請同學們從課文中選一句話來說。
生;(齊聲)童子麵茶花開了!
師:為什麼說是「童子麵茶花」?
生:(響亮地)因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
師:寫這有什麼作用?
生:象徵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祖國……
(第57頁,據徐金海、金正揚《中學語文教學探索》改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頁。)
15、 關於語言與思維:「語言影響著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如果語言本身抽象的成分多一些,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就強;反之抽象程度就弱。例如,希臘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容易形成抽象性較高的詞彙,因而希臘人的思維活動有較強的思辨性。中國的語言文字屬象性表意文字系統,具有豐富、具體的形態,有助於形象思維的發展,但抽象概括就嫌不足。」(第71頁)
16、 錢夢龍的教育激勵案例:
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有次到某地借班上課,臨時召來的40來個學生,身材高的160厘米以上,矮的才130厘米左右,從小學5年級到初中3年級都有,竟是一支跨了5個年級的「雜牌軍」。他把學生按年級編為小學組、初一組、初二組、初三組,針對不同學生作一次課前談話。
師:(對小學、初一組)今天要學習的是初二的課文,你們是超前學習,肯定有不少困難。不過,我敢肯定,智力高的同學一定學得好。你們是不是願意趁學習這篇課文的機會,測試一下自己的智力,是高是低?
師:(對初三組)我知道你們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你們在這堂課上是知識最多、能力最強的老大哥。我現在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協助老師指導其他幾個年級的同學學習,他們講錯的,由你們糾正;他們遺漏的,由你們補充;他們講對的,由你們認可。你們願意協助老師嗎?
師:(對初二組)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你們這個年級的,你們肯定能成為課堂的主力軍!
(第84頁,據錢夢龍《我當了一次「雜牌軍司令」》改寫,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7期。)
17、 關於語文課堂與其他課堂的不同:「語文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課堂教學區別的標志,就是書聲琅琅、琅琅書聲,如果沒有讀書聲,幾乎就不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第94頁)
18、 葉聖陶論「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宛處還他個委宛,諸如此類。」(《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頁。)
19、 於漪教學《七根火柴》的情感引導案例
於漪老師教讀《七根火柴》的結尾有一段實錄:
師:盧進勇接受了無名戰士的囑托,很快追上了後衛部隊,把火柴交到了指導員的手裡。大家看,文章的最後一節,在寫法上與前面哪一節是相似的?
生:第16自然段:那同志「口裡小聲數著1、2、3、4……」
師:對。前面第16自然段寫了無名戰士非常鄭重地一根根數著火柴,把它交給了盧進勇。現在呢,盧進勇像那位無名戰士把七根火柴囑托給他時一樣,也極其鄭重地用顫抖的手指打開黨證,用異樣的聲調數著火柴,把火柴交給了指導員。「顫抖的手指」、「異樣的聲調」,這些片語寫出了盧進勇此時此地復雜的思想感情。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凝聚在哪一個詞上呢?
生:(齊聲)數。
師:(邊講邊板書「數」,並在其下加上著重號)他為什麼含著那麼復雜的感情,極其鄭重地一根根地「數」呢?因為這幾根火柴,在長征的部隊里,就是極其寶貴的火種,它能給含辛茹苦的戰士們帶來光,帶來熱,帶來歡樂。請同學們找一找,把文章里描寫火的語句找出來。
生:(學生從文章中尋找並發言。共找到了四處。)
師:大家看,文章前後有四個地方具體寫到了火,對火的描寫貫穿了全文。在冷風暴雨、冰雹無常的惡劣環境里,火真是我們部隊最需要的東西,無名戰士用生命保護了它,盧進勇想到了戰友的深情囑托,所以他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
這個「數」,飽含著對戰友犧牲的無限哀思,對戰友偉大品格的無比敬仰,還飽含著這幾根火柴的不平常意義和價值……
盧進勇帶著異樣的聲調的「數」,還可以引申一下,他還想到了自己——他想著自己的什麼呢?
生:想到自己完成了任務,實現了烈士的遺囑。
師;還有補充嗎?
生:還想著要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
生:想著自己革命到底的決心。
師:對。他想著自己要像無名戰士一樣,忠誠於黨的事業,革命到底。……這篇文章以數著「1、2、3、4……」來結尾,言雖盡,而意無窮!大家要好好體會啊!現在請一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師:讀得很好!特別是兩個「數」,能夠分別讀出既相似又不同的感情。無名英雄的「數」,——庄嚴、微弱、低沉;盧進勇的「數」,——激動、深沉,包含著堅強的決心。……
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一個「數」字,於老師千方百計地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體味「數」的含義。……通過朗讀兩個「數」字的不同表達方式體味不同的感情色彩,真是用心良苦,如此教學,學生的理解能力焉能不高?
(第110-112頁)
20、 高潤華教學《背影》案例片斷:
年近60歲的上海特級教師高潤華教讀朱自清的《背影》第二課時,有段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背影》(她打開課本,響亮地),現在先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請大家邊聽邊劃出父親動作的詞。
師:(學生朗讀完後)好,誰來回答?
生:「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話中用了「攀」、「縮」、「傾」這三個動詞。
師:(激動地)你們看,朱自清先生這三個動詞用得多好啊!父親對兒子的愛,都凝聚在這三個動詞中,多感人啊!這樣普普通通的三個動詞,就能把人物的精神細致地刻畫出來,沒有一句人物的對話,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稍停)大家都理解這三個詞的意思嗎?這三個詞的用法清楚嗎?
生:「攀」是手的動作,「縮」是腿的運用,「傾」是形體的動作。
師:對!這三個動詞連著用又說明了什麼?(這時,只見高老師慢慢地轉過身來,雙手攀著活動黑板的上沿,一條腿慢慢地向上縮著,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傾斜,顯出十分努力的樣子……)
這時,每一個學生都屏住了呼吸。頓時,他們彷彿看到了文章中那戴著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鐵柵欄上艱難地攀著,彷彿覺得眼前這高老師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一個學生寫道:「這一瞬間,父親的背影消失了。但高老師的背影卻永遠也無法從我的腦海中消失。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完全理解了這三個動詞的深刻含義——高老師已用她的行動證明:這就是愛。」)
(第138-139頁,據初三學生喬軼美《她做了一個「攀」的動作》改編,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4期。)
21、 關於提問的原則:「課堂提問要遵循的操作原則主要有:①實現教學目標的原則,即圍繞教學目標發問,不要盲目隨意地瞎問,搞「滿篇問」、「滿堂問」。②適應學生知能水平的原則,提問不能過寬過泛,過深過難,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到點子上,使學生猶如摘桃子一樣「跳一跳,夠得著」。③啟發學生自省的原則,啟發學生自覺學習,自覓答案,自己解決問題,因而提問就要有一定的思維價值。④體現教學程序的原則,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一環套一環地學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⑤表現教師功力的原則,提問的設計是教學藝術的體現,提問的恰當與否表現出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高低。」(第142-143頁)
22、 關於創造想像和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從無到有地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的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再造想像,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第167頁)
23、 葉聖陶論教師的教:「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嚕里嚕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著重號是作者親自加上的——引者注。選自葉聖陶:《談教學的著重點》,《人民教育》1981年第1期。)
24、 課堂教學中的精彩問題
1) 《林黛玉進賈府》中黛玉回答賈母和寶玉關於念書的問題,為什麼會不同?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回答:「只剛念了《四書》。」寶玉問黛玉:「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2) 《祝福》寫祥林嫂被搶,一個是衛老婆子,一個不認識。對此,魯四老爺說:「可惡!然而……」午飯後衛老婆子來賠罪道歉,魯四老爺說:「可惡!」當衛老婆子說「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魯四老爺又說:「然而……」請問,這兩個「可惡」、兩個「然而」背後的含義是什麼?(第176-177頁)

Ⅹ 魯迅的故事,拜託拜託,急啊!!!!!!!

魯迅正來值生病期間,咳嗽的十源分厲害,可他還堅持每天熬夜寫作,可魯迅對自己的病情一點都不在乎,倒天天關心女傭阿三,不讓她乾重活,由此可見魯迅的心地是多麼善良。
有一次魯迅在路上碰到一個受傷的車夫,那個車夫因為在拉車時不慎把玻璃刺進了自己的腳里,正在痛苦的呻吟並打算這如何回家。魯迅出於憐憫之心不求回報的拿了膏葯和綳帶為這個車夫包紮傷口。過後,這個車夫對魯迅感激不已,然而,魯迅又十分樸素,沒有炫耀自己的才華,只是默默的,對這個社會奉獻。

一位署名「 阿累」的上海英商汽車公司售票員寫的《 一面》因此受到了關註:作者在內山書店裡,看中了魯迅翻譯的《 毀滅》卻無錢購買,身上只剩下一塊多錢,那是和一個同住的失業工友那幾天的飯費;這時候走來一位老人,明白這一切以後,慨然表示要以書相贈,同時以低價售予《鐵流》一書;「我」認出這位「瘦得教人擔心」的老人就是魯迅,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