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進課堂作文範文
① 以「我與國學」為話題的作文,800字以上 要2篇
我與國學
記得讀中學時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作者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凄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後來在課外,讀了王勃的《藤王閣序》,更是愛不釋手,其文章情文並茂,奔放自然之勢,讀來攝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千古絕唱,讓我感山川是那麼的壯美,意境是那樣的深遠,有一種想投身於大自然中,去過閑雲野鶴般生活的沖動。
後來,我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把我喜愛的文學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去享受這份美,不斷地陶冶著自己的情操,真好。當我有孩子後,那時社會上掀起了學《論語》的高潮,提出半部《論語》走天下,孩子五歲時,我和她一起聽《論語》的光碟,她雖聽不懂,但多聽幾遍後就能背誦,而且背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我一邊聽她誦讀,一邊看文中注釋,我深感古人是那麼充滿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講得那樣精深、透徹,充滿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也同樣適用於當今,乃至於永遠。
學校我們又開展了「誦國學經典,傳華夏文明的」的誦讀活動。而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學生還小,我給他們推薦的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早讀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拍手誦讀,班會課上。我們選一些淺顯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讓梨》、《昔孟母擇鄰處》等來講或看這一類的故事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些句子深奧,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網查資料,自己消化後再講給孩子們聽,一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禮,讓我不自覺地規范著自己的行為。真是潤物細無聲。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進去是不夠的,我也應該讓我的學生通過對國學的誦讀與理解,然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知書達禮。謙讓、勤儉、善良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只有不斷地學習優秀的東西,不斷地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具有華夏的風范,要讓我們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而學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只有讓國學走進課堂,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受到洗禮,才可能使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信仰 。好好學習吧,為我們的祖國出一份力!
② 關於國學的作文 500字-----600字 急急急急!!!!!!!!
歡樂誦讀國學經典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宋詞300首》。隨手一翻,我發現我家牆上的字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本書上,一下子就愛不釋手了。天天讀,天天背。
剛開始我背的很慢,媽媽見了,便和我一起背。媽媽不愧是大學生,指導背誦很有方法,她讓我按詞牌名去背。我先背《如夢令》,因為她節奏明快,短小精悍,非常好背。如吳潛的《如夢令·江上綠楊芳草》:「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束海棠花,昨夜夢魂驚擾。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鳴。」這首詞中「驚曉,驚曉...」的節奏令我大感興趣。諸如此類的還有「休掃,休掃,管甚落英還好」。「留戀,留戀,待我停杯深勸」等。我一下子就把李清照,秦觀等的十來道如夢令全背過了。照此方法,我又背過了《採桑子》《長相思》等詞牌下的十幾首詞。
當我感到乏味時,媽媽又想出了獨特的方法—「唱詞」,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曲配合以合適的詞來歌唱。我便把《山水迢迢》的歌曲配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首難以理解的抒情名篇,頓時化作如泣如訴的相思戀歌。唱到情深處,我禁不住為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處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孤寂與惆悵熱淚盈眶。
我激動的吟誦著偉大詞人的千古絕句,體會他們的愛國情懷,充分領略到了宋詞的雄偉氣勢。我的胸懷被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激情充滿了。
③ 600字《 國學和我》作文
記得讀中學時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作者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凄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後來在課外,讀了王勃的《藤王閣序》,更是愛不釋手,其文章情文並茂,奔放自然之勢,讀來攝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千古絕唱,讓我感山川是那麼的壯美,意境是那樣的深遠,有一種想投身於大自然中,去過閑雲野鶴般生活的沖動。
後來,我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把我喜愛的文學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去享受這份美,不斷地陶冶著自己的情操,真好。當我有孩子後,那時社會上掀起了學《論語》的高潮,提出半部《論語》走天下,孩子五歲時,我和她一起聽《論語》的光碟,她雖聽不懂,但多聽幾遍後就能背誦,而且背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我一邊聽她誦讀,一邊看文中注釋,我深感古人是那麼充滿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講得那樣精深、透徹,充滿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也同樣適用於當今,乃至於永遠。
學校我們又開展了「誦國學經典,傳華夏文明的」的誦讀活動。而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學生還小,我給他們推薦的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早讀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拍手誦讀,班會課上。我們選一些淺顯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讓梨》、《昔孟母擇鄰處》等來講或看這一類的故事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些句子深奧,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網查資料,自己消化後再講給孩子們聽,一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禮,讓我不自覺地規范著自己的行為。真是潤物細無聲。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進去是不夠的,我也應該讓我的學生通過對國學的誦讀與理解,然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知書達禮。謙讓、勤儉、善良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只有不斷地學習優秀的東西,不斷地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具有華夏的風范,要讓我們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而學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只有讓國學走進課堂,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受到洗禮,才可能使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信仰
④ 作文國學內容讓我感動
記得讀中學時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作者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凄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後來在課外,讀了王勃的《藤王閣序》,更是愛不釋手,其文章情文並茂,奔放自然之勢,讀來攝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真是千古絕唱,讓我感山川是那麼的壯美,意境是那樣的深遠,有一種想投身於大自然中,去過閑雲野鶴般生活的沖動.
後來,我成了一名語文老師,把我喜愛的文學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去享受這份美,不斷地陶冶著自己的情操,真好.當我有孩子後,那時社會上掀起了學《論語》的高潮,提出半部《論語》走天下,孩子五歲時,我和她一起聽《論語》的光碟,她雖聽不懂,但多聽幾遍後就能背誦,而且背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我一邊聽她誦讀,一邊看文中注釋,我深感古人是那麼充滿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講得那樣精深、透徹,充滿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些道理不僅適用於古,也同樣適用於當今,乃至於永遠.
學校我們又開展了「誦國學經典,傳華夏文明的」的誦讀活動.而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鼓舞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學生還小,我給他們推薦的是《三字經》和《弟子規》.早讀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拍手誦讀,班會課上.我們選一些淺顯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讓梨》、《昔孟母擇鄰處》等來講或看這一類的故事碟,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些句子深奧,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網查資料,自己消化後再講給孩子們聽,一學期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禮,讓我不自覺地規范著自己的行為.真是潤物細無聲.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進去是不夠的,我也應該讓我的學生通過對國學的誦讀與理解,然後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知書達禮.謙讓、勤儉、善良等.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我們應該學習和具備,只有不斷地學習優秀的東西,不斷地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具有華夏的風范,要讓我們的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而學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只有讓國學走進課堂,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受到洗禮,才可能使我們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的信仰
⑤ 以國學進課堂為材料寫一篇作文
今天的來下淀小學校園,源花團錦簇,彩旗飄揚,再配以高大的拱門,大紅地毯覆蓋的舞台……整個校園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為紀念偉大的人類教育家、中華民族的先師——孔子誕辰2562周年,下淀小學全體師生濟濟一堂,開展「誦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經典誦讀成果展示匯報演出。
演出現場精彩紛呈:課本劇、詩朗誦、歌伴舞……同學們將經典文化的藝術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通過用吟、誦、唱、舞、演等形式追尋著先賢的足跡,傾聽著古人的教誨,吟誦著聖人的篇章。書香潤童心,瀚墨鑄品質。在潛移默化中,我們又一次接受了經典美的熏陶,積淀了我們的文化底蘊,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本次展示活動,讓國學經典教育在我們下淀小學深深紮根,今後,我們要熟讀國學經典、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做一個有修養的好少年!
⑥ 300字作文讓國學走進我們的心靈
是什麼,如深邃的夜空,我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小小的方寸?是什麼,似無垠的大海,我們所能采擷的只是幾朵浪花?……是語文,語文以其「魔力」創造著神話,傳播著知識,人類不可沒有語文,世界不可沒有語文.可以說:交流因語文而精彩,世界因語文而美麗.
小時候,我對身邊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鮮,學一點知識就愛賣弄.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在外公家吃晚飯,電視上突然打出了這樣一條標語:請勿闖紅燈.天曉得,我哪來的勇氣,居然大聲讀道:請勿馬紅燈!大家先一愣,接著鬨堂大笑.我丈二的和尚摸不著腦袋,好一會兒才明白原來是孤陋寡聞的我把「闖」讀成了「馬」!真沒想到,字讀半邊讓我尷尬不已.從那以後,我下定決心要學好語文,我要做一個滿腹經綸的人.
後來,我上學了.第一次聽到老師用標準的普通話和我們交談,第一次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遒勁有力,方方正正的漢字,我的心中湧起一種莫名的興奮,這時我明白了,老師是在講述、在描繪那奇妙的:語文.我那樣驚嘆漢字的神奇.從那時起,我對我語文就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一個個整整齊齊的方塊字,一篇篇工整的字體連成的文章,一本本有趣的文章連成的書總讓我如痴如醉,於是,一代代大師的形象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而躍然紙上,我感動於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我敬佩於文天祥對宋朝的赤膽忠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語文真實的文字讓我看到了歷史的興衰,深切感受其中人物的悲歡離合.雖然我很少涉足山山水水,但是一段段優美的文字將祖國的大好山河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面前,使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我愛語文,語文使我越過時空,跨過地域,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
我愛語文,它伴隨著我一點一滴的成長.從牙牙學語到會遣詞造句,既而能寫出一篇令我滿意的文章.這一點點的進步,總會讓我欣喜不已.兒時的我嘗試著寫一篇篇日記,用稚嫩的手握著筆,漢字里夾著拼音記錄下幼小的我一串串心聲,短短幾行卻是我成長的足跡.現在,已步入六年級的我每每翻閱著孩提時代的故事,總會感慨萬千.到了三、四年級,語文對我來說,越來越重要,閱讀能力領悟能力,寫作能力……樣樣離不開語文.讀題需要語文,交流需要語文……生活無處無語文.不知不覺,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語文已在我心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五、六年級更是不言而喻.在我人生的樂章里,語文是閃動的,最美的音符,她為我帶來的太多太多……
成長之路,充滿了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在曲折漫長的生命旅途中,無論如何,語文總是一束溫暖的光,不斷照耀著我昂首行進在大路上.每當有習作被老師作為佳作評講時,我感謝語文,因為有了語文,我的學習生活變得精彩;每當我在作文競賽中獲獎,同學們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我感謝語文,語文給了我施展才華的天地,給了我放飛夢想的空間……
語文學習,讓人逐漸形成了一種氣質,是由內而外的,它會浸透在你的身體里,飄撒到你的周圍.語文,讓我在知識的世界裡流連、陶醉.噢,語文伴我飛翔!
---------------------------
語文是奇妙的,它從文字開始,到語言、閱讀、寫作等等,它是你學好各個學科的基礎,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你都離不開它,它與你密切聯系,息息相關.
當我們尚在襁褓中時,父母就用他們輕柔的話語,溫馨的祝福,讓我們感受到了愛,這正是我們最初接觸到的「語文」教育;長大些,開始從大人那裡「呀呀」學語,在長輩的潛移默化下,我們知道了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當我們進入學校後,開始真正接觸語文這門課程時,我們早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許多的語文知識.
從老師教我們識字開始,到我們能夠基本獨立閱讀為止,我們從書里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明白了什麼是生活的是非曲直,什麼是社會的真善美.在我們的心裡便有了一把衡量自己,衡量他人、衡量社會的尺子,此中語文所給予我們的,可謂功不可沒.因為有了語文這個重要的工具,你才可以從閱讀中,從生活中體會到學習乃至做人的樂趣,從中你更能夠體會到學習語文給你帶來的種種好處.
因為從小喜歡語文的緣故,自然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小時候看書,經常被書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所牽動.記得讀《安徒生童話選》時,因為喜歡白雪公主的美麗,七個小矮人的善良,因此常常為他們最終獲得幸福而欣喜,也因此厭惡皇後的惡毒,為她所得到的懲罰而欣慰.我也曾唏噓於《海的女兒》中美人魚為愛而承受的痛苦,為她無私的愛而感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及感悟力的提高,讀書時更多的是從書中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感悟到人情的真諦.讀朱自清的《背影》,被文章中那份濃濃的,深深情的父愛所感動,體會到父母也許不曾用什麼華麗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愛,但他們朴實無華的行動都時刻在證明他們無私的愛.讀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驚異於作者筆下的狐仙個個美麗、善良、靈動,她們的身上被賦予了許多美麗的品質,在她們面前,你不得不感嘆人類自身的劣根性,對己自嘆不如,而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更是讓我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人到中年,更能感受到,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它是一面明晰的鏡子,能夠折射出迷似的人心,豐富的情感,它能幫助你去了解紛繁蕪雜的世界的本質和真諦.親近它,藉助語言與書本知識的力量,能夠使你心底清明,從而使你在書的海洋里,可以自由跨越時空的長河,與古今中外的名人,智者傾心交流,知無窮,去浮躁,棄粗俗,趨儒雅,使男子更瀟灑,女子更添風韻.賞古文,品唐詩,讀老舍,思魯迅,學冰心,認識高爾基、海涅……唐代的環佩,宋代的衣裙,戰馬的嘶吼,智者的幽默,異邦的風情……都會在字里行間輕靈飛動,讀去,彷彿聽到幽遠的天籟,看到了水鄉的姿影,其中既有蘇東坡「左牽黃,右擎蒼,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不羈,也有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清麗婉約,此時你不禁會折服於文人的字字珠璣,為後人留下這些千古美文,留下睿智與希望.
學習語文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結識了書這位好朋友,它曾伴隨著我一路成長起來,而且永遠會讓我的思想日趨成熟,心靈日趨純凈.當人間的繁華與我擦肩而過,當權勢的傾扎在世間上演,我卻能因此掙脫世俗與困惑,保持內心的清明,我感恩於語文!
檢舉 讀書伴我同行
在這金秋季節,南雄中學迎來了首屆校園讀書節,全校上下掀起了一陣「多讀書,讀好書」的喜人熱潮,它象一陣旋風,將縷縷書香傳播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看到這情景,我問自己,人為什麼要讀書?如果沒有書,世界將回怎樣?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對書籍情有獨鍾,對於讀書,他們又有多麼熱烈的情懷:還記得那一聲「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嗎?這一聲呼喊留給後代幾多震撼,幾多警覺?!又記起於謙那句詩來:「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無一點塵」.他告訴我們,書是人性的凈化器,給人心靈盪滌,
使人大徹大悟.因此,無論從民族進步還是人人發展的角度來說,都應該提倡讀書.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兩面性.在浩瀚無邊的書的海洋里,魚龍混雜,良莠難辯,這樣便要求我們擦亮雙眼,「取起精髓,去起糟粕」,即讀好書,讀益書.在書的社會里,居住著貴族,也居住著庶民,即有善者,也有惡棍.然而,一本好書總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並以此端正讀者的人生態度,使人價值純粹;一本好書經得起時間的推敲,經得起歲月的打磨;一本好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將使我們受益終生!
我愛讀書.曾幾何時,我置身書海「不可自拔」.《雷鋒日記》使我明確人生存的最高意義,便是作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螺絲釘,我因此明白奉獻的一生最美麗;《老人與海》中那位不屈服於風暴,勇於抗擊的老者讓我肅然起敬;《茶花女》讓我銘記,只要心存真情,人格將永具魅力!……我在書中目睹了黃河的九曲噴薄,見證了長城的雄偉逶拖,領略了金字塔的庄嚴神秘……我居高臨下,歷史長河裡的點點滴滴盡收眼
⑦ 高中作文國學進課堂與發展科技
語文教學的崇高使命是引導我們的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傳承祖國的文化,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文化瑰寶之一。它能引導學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審美情趣,有益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把國學經典有效的滲透、巧妙的融入到語文課堂,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與國學經典零距離對話,既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升語文教學的魅力。
那麼,如何讓國學經典同語文教學相結合呢?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課前三分鍾,背誦經典。
我們課本中學到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國學經典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豐厚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閱讀,去涉獵,去搜集、整理、積累。背誦最有價值的中華經典,讓他們耳濡目染於聖賢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學、藝術的熏陶,形成自己的品質,在中華經典中成長。
「學以致用」,讀書不是為了讀而讀,應把外部的獲得通過學生主體的消化吸收,成為內部的知識積累,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教師應鋪設平台,利用課前三分鍾,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小小的三分鍾,它的作用不可忽視。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學生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應該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會了學生讀思結合的學習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使學生懂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告訴學生要有責任感,要用堅強的意志來完成自己背負的使命。在展示的過程中,有學生的積累成果,有教師的簡單解說,有同學們知識的相互補充,更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情感做人的教育也無形中有了滲透和熏陶。
課前三分鍾的有效利用,引領學生走進經典,領略經典的魅力,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提升自己的審美和創造能力。
二、解讀文本,滲透經典。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注重意境,強調詩畫同源,通過所寫的文字來展現出意境的畫面,使讀者對其思想產生共鳴。《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中的《蒹葭》,文字簡單,畫面唯美,意境朦朧,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把它有效的融入語文教學中,通過意境轉化法的訓練,培養學生把握意境的能力,提高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在賞析詩歌方面能給學生很好的借鑒。
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不再用問題貫穿一節課的始終,不再以老師的問與學生的答作為課堂的主題。我採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國學經典《蒹葭》,通過意境轉化法的訓練,使學生有效的學會這種賞析詩歌的方法,舉一反三來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一:學習《蒹葭》。
1、教師用形象性的語言進行解說:深秋的早晨,秋風蕭瑟,露水成霜,白蒼蒼的蘆花,漫長、崎嶇的道路,小洲上的伊人,在水邊追逐的他,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2、教師描述《蒹葭》的畫面。
教師提示:在描述畫面時,一要抓住景物,二要抓住景物的特徵,三還可加入符合詩歌的想像。
白露秋霜時節,蒙蒙的霧,柔軟的蘆葦,清淺的水,細細的沙,水中的綠洲,一位痴情的少年追求他心中的伊人.神思恍惚,感覺伊人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就在不遠處的小洲上,追尋的道路曲折又漫長,但他始終不放棄,不絕望,始終充滿希望,但又始終與伊人隔水相望。
3、教師點撥,學生總結。
詩歌以「蒹葭」托物起興,蒼蒼、凄凄、采採的蒹葭和白露,永遠隔水相望的伊人,共同創造出一種秋水情思,可望而不可即的朦朧的境界,將讀者帶入略顯凄涼的意境之中。、
教師提示詩歌的情感及主旨:
《蒹葭》: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只有不辭勞苦的去追尋,才可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理想。
第二、學以致用,用形象性的語言描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畫面,通過畫面的描述把握情感和主旨。
(小組合作,描述畫面)
學生作品:
八月深秋,凄風怒號。衣衫單薄、步履蹣跚的老年杜甫,眼睜睜地看著屋上的茅草被風一點點刮跑卻束手無策。他想撿起刮掉的亂茅以待風停後修繕,可狂風把茅草颳得到處都是,有的掛上了樹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還有的飄過了江郊……
杜甫無奈地把眼前的一些茅草收拾著,突然從南村跑來一群孩子,他們從老人手中搶過茅草就跑,絲毫不理睬主人的呵斥,轉眼就消失在竹林里了。杜甫倚著拐杖只能嘆息著安慰自己:唉!都是可憐人,就算我送給你們取暖吧……
風停了,黑雲四起,灰濛蒙的天空越來越昏暗,接著下起了雨。這整整一天,他一家人幾乎連飯也沒得吃,只是孩子喝了一點玉米粥,說是玉米粥,只不過是一碗水加了一點玉米面罷了。杜甫躺在床上,想到流亡時,一路上受凍挨餓,再想想其他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連個安身的草房也沒有,他的心更涼了。這時,小兒子被凍醒了,杜甫伸手一摸兒子的被窩,竟像鐵一樣冰冷,仔細一看,還有好多裂縫,可全家人僅有這一件棉被禦寒,怎麼辦呢?雨仍下個不停,屋頂四處漏水,屋裡沒有干處。杜甫佝僂著身子,望著眼前的一切,一股酸澀湧上心頭,不由地祈禱,雨啊,停止吧!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安史之亂開始後,杜甫憂心忡忡,經常失眠。他暗地裡呼喚國君:你為什麼偏愛美人而不要江山?你為什麼沉迷香夢還不蘇醒?你為什麼貪圖享樂而忘記了黎民百姓?
今夜有淚如雨!誰又能安然入睡?
恍惚中,杜甫眼前突然出身了千萬間寬闊的房屋,無數的貧苦人正歡天喜地地換新居……杜甫笑醒了,才發現是在做夢。杜甫在暗夜中許願:如若夢想真的能實現,那麼我的屋被刮破、人被凍死也心甘情願!可是,回答他的,只有呼嘯的凄風,陰綿的苦雨……
通過畫面的描述,詩歌所展現的所有內容一目瞭然:杜甫的貧困生活,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屋漏偏逢連陰雨」的深思,「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不用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解,全在學生的描述和感悟之中,詩人的濟世情懷和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與博大情懷也悄然走進學生的內心。
經典既融入了語文課堂,又豐富了語文課堂。
三、拓展延伸,重溫經典。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字成詞,積詞成句,積句成篇,積篇成章——積累尤其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沒有積累,就談不上語文學習。拓展延伸的環節,就是學生進行大量積累的好時機。
八年級的《雷電頌》是作者描寫屈原在自尊的靈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際叩問天地表達自身理想的宣言書。「獨白」以詩意化的語言賦予自然雷電以神力,讓雷電化作手中的倚天長劍,去劈開黑暗,去焚毀這黑暗中的一切,《雷電頌》淋漓盡致,不可遏止地抒發了屈原熱愛祖國、堅持正義、渴望光明、反對黑暗的理想與要求。隨著這篇文章的學習,大家認識了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也感受到了他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要想使這個人、這份情深入人心,還要更全面的了解屈原才行。這時就可以通過《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了解屈原的人生經歷,誦讀屈原的名言,走進屈原的作品,在全面把握屈原形象的同時,用誦讀的方法進行大量的積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屈原的人生經歷:
屈原(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全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楚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離騷)
了解經典中屈原作品的主要內容: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奇麗的幻想,使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宏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後代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
《離騷》在藝術上取得的高度成就,與它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光照千古的絕唱,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漢文學史綱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範。
《國殤》,詩歌名,是中國偉大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作品《九歌》中的一首,這首詩歌是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將士的祭歌,歌頌了將士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精神,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
屈原的人生經歷,為我們揭開了自沉汨羅江的原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看到了屈原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所做的努力;《離騷》又給我們解讀了一位偉大的詩人。這些都能給學生獨特的感悟,使屈原這個人物形象徹底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重溫經典,多了一份積累,更多了一份感動。
四、單元寫作,品味經典。
八年級第一單元都是有關戰爭題材的文章,戰爭的殘酷,和平幸福生活的不易,對於現在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孩子來說,感觸其實並不深。在這種情況下,就決定通過單元寫作來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任何一種教育,簡單的說教是最蒼白的,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朝歷代,許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參考的人或是一件事,道理不言而喻,學生自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對比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國學經典誦讀》讀本中,岳飛一生精忠報國,《滿江紅》表達了岳飛的衛國之情,他恨不得把敵軍個個都殲滅,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對祖國失去大好江山而感到惋惜。在誦讀中,學生的內心自然是激情澎湃的,也會深深的體會到:在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相違背時,我們應該像岳飛一樣,捨身救國,將中華民族之大意發揚光大。「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樣的詩句也隨時會給學生以警醒:我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做事應當從大角度來思考,努力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
《國殤》中壯士們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摯情,無不讓人動容。熱愛祖國的深情,貫串屈原的一生,熔鑄了他的人格,輝映著他的詩品。《國殤》中,詩人激情迸發,放聲歌頌,從外貌雕塑到內心刻畫,對烈士進行了熱誠的禮贊。他們背井離鄉,奔赴疆場,以身報國,義無反顧。他們頭顱雖斷,弓劍未丟,縱死不悔,鬥志猶生。他們忠勇剛強,堅不可摧,英勇永在,浩氣長存。這就是千古以來世代相傳炎黃子孫稟賦崇尚的愛國精神。
跟隨著英雄們的腳步,再一次的感受到他們與祖國同休戚、共命運的深摯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樣的氣氛之中,定能給學生很好的愛國教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情感的教育到位後,再通過寫作把這種抽象的情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中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建設祖國的重任,牢記愛祖國。
回味經典,有了一份責任,多了一種幸福。
如果在語文課堂中,有機的將課堂和傳統經典相結合,那些蘊含著豐富哲理的,啟發人深思的,催人勤奮的等有靈性的國學經典,都會植根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影響孩子們的言行,熏陶孩子們的情感。由此可見,充滿深厚國學經典文化底蘊的課堂,是鮮活生動的課堂,是富有強大生命力的課堂。那就讓經典傳統文化在我們語文課堂上熠熠生輝吧!
⑧ 關於國學的作文600字
九十幾年前,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將中華傳統思想批判的一無是處,中華傳統思想是有不可取的地方,但我們不該忽略它的精華。
九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大多數人似乎徹底拋棄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忘記了仁義禮智信。
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門,艷照門,SS門。我們也發現了形形色色的哥和姐。哥只能是個傳說,因為哥沒本事。姐永遠的寂寞,如鳳姐,芙蓉姐。還有,90後被稱為腦殘,為什麼?因為有個人他爸叫李剛。
物質文明空前繁榮的今天,我們的思想怎麼了?
我們不懂禮儀,不懂謙虛,我們懂了AV,學會了偷菜。
從小學到大學的啞巴英語帶給了我們什麼?是連用漢語寫一篇論文的能力都沒有,「網路一下」成了千萬大學生的救星。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我們穿著時髦的衣裳,唱著RAP,卻莫名奇妙的心傷。
看那個鐵骨錚錚的年代,我們看到的是狼煙起,江山北望,忠骨埋他鄉,而如今卻是那小沈陽。
我曾經想回大唐,和李白一起雲游四方。如今,擁有最便捷的交通卻寸步難行,金錢和時間給我們設置了屏障。
60年前的戰爭剛結束,人們還沒有忘記那離殤。如今朝鮮半島上,大炮正在被架上,指向的,是曾經一體的鄰邦。
禮儀之邦,華夏兒郎,記住,我們的祖先是炎黃,我們曾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曾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有一件衣服叫霓裳,有一對圖騰是龍鳳,有一種韻律叫詩歌,有一些聖人叫孔孟老莊,有無數經典告訴人們要心靈健康,有一種藝術是宮商角徵羽,琴棋書畫唱,還有一群人,他們撐起了民族的脊樑。
無論你是鐵石心腸,在汶川玉樹地震時依舊會心傷。無論你是智慧異常,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小兒郎。不管建起多麼高的大廈,心中始終存在著一塊功德牌坊。盡管衣裝革履,忘不了的,仍是那大唐風韻,滿清旗袍。
無論是哥的犀利還是姐的狂放,流淌在心中的華夏血液,依舊會澎湃激昂。
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
⑨ 以國學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回報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回報一杯濃茶,一片溫暖;回報一份寬慰,一次心跳……其實,回報很簡單,只要有心,回報輕而易舉就能做到。
或許你認為,回報對於我們來說還太早,我們既沒錢又沒勢,該如何回報?那麼,回報的意義只是存在於銅臭味里嗎?你與他人的感情只存在於金錢之上嗎?不是,感情向來純凈、平淡,就像出水芙蓉一般,需要天然去雕飾。那樣晶瑩剔透的感情,你就捨得用金錢與權力去玷污它,褻瀆它嗎?
庸俗的人用金錢與勢力去回報,而年輕多思的我們應該用心去回報。
當你順手幫別人遞去一本書時,別人回報了,他會微笑著說「謝謝」;當你施捨給路邊居無定所的乞丐時,他們回報了他們會感激地祝福你「祝你以後陞官發財」;當你勤奮用功,刻苦鑽研時,成績也回報了,它會為你大把大把地獲取知識,獲取成績與榮譽,讓你享受無盡的歡樂……在我們身邊處處都存在著回報,或許你不曾注意過它們,但是驀然回首,你無法否定它們的存在,你也無法抹去他們為你帶來的美好回憶。那麼,捫心自問,你回報了嗎?面對家人、朋友、師長乃至社會,你回報了嗎?
你是否仍然惡聲惡氣地對待無微不至關懷你的家人?你是否對待親密無間的朋友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你又是否對老師曲意逢迎,直拉近乎?生活中雖然與你接觸的人形形色色,但他們都用一顆火熱的真心對待著你,而你的回報又是否同樣來自真心,來自心靈的最深處呢?
用心回報,回報真誠的微笑,溫暖的懷抱,激動的心跳。用心回報,讓你的身邊充滿陽光與明媚,讓你冰冷的心靈不再空虛。
將我心,換你心。不要虛假的感情,不要空虛的心靈,更不要不璀璨的花季!
用心回報,真得很重
⑩ 寫一篇關於國學的作文
15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 -- 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我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更加的捶胸頓足,回家好好反省,好好把握。有一個在八年前我剛推廣的時候,就來聽我演講。這個人是學西洋、學牙醫的。一輩子都只讀西洋的東西,但他聽了之後,他自己覺得:小孩子要讀,我也要讀。我要有一套大人讀書的方法。大人也可以讀經,憑什麼?大人讀經,把你的心理年齡降低跟兒童一樣。就是當你要讀這些書的時候,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你就這樣念,千萬不要想了解,你要想了解,你心煩氣燥,你就讀不下去了。你一遍一遍的讀,再一遍一遍的讀。他從那時就開始讀《論語》,後來他結婚了,他叫他太太也來聽我演講。他們兩夫妻,每天早晨起來,先做功課:讀半個小時《論語》,你一句我一句,感情好得很。然後他的太太懷孕了,照常這樣讀。這個胎兒就在肚子裡面聽十個月的《論語》。出生以後,相貌不凡,而且非常好帶,幾乎不費父母任何的煩惱。晚上從來不會哭,不是笨到不會哭,而是聰明得不需要哭。十個月的《論語》教育嘛。出生以後,父母親照樣讀《論語》,這個嬰兒就在旁邊聽。我剛才講過,醒著可以,睡著也沒關系,反正照聽《論語》。等到這個孩子,一周歲會講話的時候,他就會背《論語》了。1歲半就認識很多字,2歲就開始讀書,讀自己的書,讀那些幼稚園的書。我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反正這樣講,我講過這話以後,我什麼時候與你見面呢?你什麼時候告訴我呢?那個人也是一樣。我什麼也都不知道,等到經過七年多,這小孩子5歲半了。他又見到我,他說:「我的小孩子使我很煩惱,因為他太喜歡讀書了。」他現在讀什麼呢?讀世界名著。5歲半,字太小,父親不讓他讀。他就偷偷地讀書,所以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很緊張,聽到父親的腳步聲,就把書藏在床下,說:「我在玩。」他爸爸說:「玩好,你趕快玩。」。各位,如果天下的家庭,都是如此,我告訴你呀,天下太平了。
現在我們台灣的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他在煩惱我們的國民不喜歡讀書,煩惱我們的孩子不讀書,煩惱我們的青少年只喜歡玩。他知道閱讀習慣要從小學開始,所以他拚命在提倡兒童閱讀教育。我就告訴大家,看誰能夠去傳話:「你不要再提倡了,你用我的方法,你連禁止都禁止不了。」老師教讀經的時候,小朋友的語文能力一提升,接著他們就看書,越看越喜歡看,理解能力越來越高。他的知識量,超過老師。他總是喜歡看,下課老師看到全班怎麼都不動?因為他們在看書,下課都在看書,老師很生氣,就說:「我數到三,
17回復:一場演講 百年震撼 -- 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一!二!三!」大家往外面跑,拿書去外面讀,這一種孩子,老師還窩心嗎?老師還煩惱什麼?這種孩子還要教他數學嗎?還要教他自然嗎?還要教他社會嗎?還要教他語文嗎?老師根本不要教書了!
那你老師做什麼?老師只說孩子往前走,孩子啊,你的前途比我好,孩子你趕快讀經,所以,老師只做一件事:讀經。然後再做一件事,鼓勵他多讀課外書,老師不費吹灰之力,人才從此培養成功。不是再這樣——「寫生字,跟我寫:一筆、一劃、一鉤」,「你給我造詞,你給我造句,你給我作文」……。教造句跟作文是最笨的老師,造句不用教,作文不用教,只要他看一千本書,他就作文給你看,假如他沒有看過一千本書,你作文是白費力氣的,要把握教育的重點,不要再浪費老師的青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