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文獻
❶ 皮亞傑理論對現代教育啟示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發現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王海榮
皮亞傑提出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雙向建構論 ,強調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主體在結構中的作用及同化與順應的平衡化過程。筆者結合教學實際 ,從教與學的關系 ,主體性 ,認識的發展和自我調節能力 4個角度 ,探討了皮亞傑的建構論對我國教育改革 ,實施素質教育 ,給予我們的啟示。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系 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關鍵詞】:雙向建構;主客體相互作用;主體性;平衡;自我調節
【分類號】:G40-06
【DOI】:cnki:ISSN:1671-0916.0.2002-01-005
【正文快照】:
皮亞傑 (JeanPiaget,1896— 1980 )是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通過對兒童思維的長期研究 ,並將結構主義的有關思想引入到心理學研究中 ,提出了著名的雙向建構論。雙向建構是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核心概念 ,在皮亞傑的整個思想體系中佔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思想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 ,其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和深刻思想 ,逐漸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給現代教育以諸多啟示。一、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皮亞傑總是強調 :「我的核心思想是相互作用」[1] 。他認為個體的發展既不是由客體決定的 ,也不是由主體預先決定的 ,而是主體與…
推薦 CAJ下載 PDF下載
CAJViewer7.0閱讀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共(1)篇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找到 1 條
1 程利國; 皮亞傑應是實踐唯物主義的關系論者 [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01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2-NMJX200201005.htm
❷ 皮亞傑什麼派,有什麼學說
皮亞傑是日內瓦學派,學說有《發生認識論導論》,《生物學與認知》。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男,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
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
(2)皮亞傑文獻擴展閱讀:
皮亞傑是一個結構主義的心理學家,他提出心理發展的結構問題。
他首先認為心理結構的發展涉及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圖式就是動作的結構和組織,這些動作在相同或類似環境中由於不斷重復得到遷移或概括。主體為什麼會對環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這是因為每個主題的圖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內在因素去同化這種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
圖式最初來自先天遺傳,以後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圖式不斷地得到改變,不斷地豐富起來,也就是說,低級的動作圖式,經過同化、順應、平衡而逐步結構出新的圖式。同化與順應是適應的兩種形式。而同化和順應既是相互對立的,又是彼此聯系的。
皮亞傑認為,同化只是數量上的變化,不能引起圖式的改變和創新;而順應則是質量上的變化,促進創立新圖式或調整原有圖式。平衡,既是發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結構。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順應作用兩種機能的平衡。
新的暫時的平衡,並不是絕對靜止或終結,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為另一較高水平的平衡運動的開始。不斷發展著的平衡狀態,就是整個心理的發展過程。
❸ 皮亞傑思維階段
幼兒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1.直覺行動思維
0~2歲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直覺行動思維是指主要利用直觀的行動和動作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幼兒通過拖動桌上的布來獲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客體的感知和動作,是幼兒早期出現的萌芽狀態的思維。皮亞傑認為這個階段幼兒思維的發展有兩個明顯的標志:一是幼兒有時不用明顯的外部嘗試動作就能解決問題;二是產生了延遲性模仿能力。所謂延遲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對象或動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時間後對行為或動作的模仿。
總體上說,幼兒大致獲得了以下能力:幼兒通過伸手和抓握等動作,開始注意到物體的空間關系,這使幼兒逐漸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運動,開始理解周圍的世界;幼兒突破了直接經驗的限制,發展起了具有先後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出現了對因果關系的初步理解;幼兒開始逐步理解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幼兒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為並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亞傑看來,這一階段的幼兒思維發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兒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體仍將繼續存在。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沒有直接感知物體時卻相信物體仍然存在是一個逐步學習的過程,貫穿整個感知運動階段,其典型的表現就是嬰兒出現藏貓貓的游戲行為。直覺行動思維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思維方式。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實際物體的感知和動作,因而缺乏行動的計劃性和對行為結果的預見性,思維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圖:守恆實驗)
3. 抽象思維的萌芽
抽象思維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詞,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在幼兒末期即幼兒6~8歲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
第一,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性思維。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後增加相同數目的珠子,這堆珠子的總數將保持不變。
第二,幼兒的思維開始能夠去自我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幼兒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兒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幼兒開始能夠解決「三山問題」。
第三,幼兒開始能夠同時將注意集中於某一物體的幾個屬性,並開始認識到這些屬性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一個物體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幾個屬性,並且認識到這些屬性是可分離的。
第四,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幼兒獲得的重要邏輯原則是不變性原則,即一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另一個原則是等價原則,即如果A的某種屬性等於B,B等於C,則A必然等於C。
❹ 皮亞傑理論的簡介
一、 皮亞傑生平及主要著作
讓·皮亞傑(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1896年出生於瑞士若沙特,一生都居住在瑞士。
1918年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時才剛剛22歲,這時主要興趣在生物學,他根據觀察淡水軟體動物的各種適應變異,出版了一些報告,研究生態學和適應問題,發展了他的中心論題。適應是建立在有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不斷取得平衡的基礎之上。在更原始的物種中,這種適應是生理的和行為的,而人則以相互作用的活動擴大了知識。出版了《生物學與知識》一書。
後來,皮亞傑開始研究心理學,1919-1921年在巴黎亨利·西蒙領導下的「比納實驗室」工作。1921年,被指派到日內瓦盧梭學院工作(後來改為日內瓦大學國際研究所), 1924年起任日內瓦大學教授。皮亞傑在1933-1971年一直擔任所長,先後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法語國家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此外,皮亞傑還長期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的國際教育局局長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之職。皮亞傑還是多國著名大學的名譽博士或名譽教授。
為了致力於研究發生認識論,皮亞傑於1955年在日內瓦創建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並任主任,集合各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邏輯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和控制論學者研究發生認識論,對於兒童各類概念以及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展進行多學科的深入研究。
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贈貴的文獻。因其學識淵博和貢獻卓越,他於196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卓越貢獻獎,1977年又獲該會桑代克獎以表彰他對教育心理學的貢獻。1972年於荷蘭獲得榮譽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的「伊拉斯姆士」獎金。1976年退休不再擔任教學工作,1980年逝世。
他的早期關於思維的五本著作,即《兒童的語言與思維》(1923)、《兒童的判斷與推理》(1928)、《兒童的世界概念》(1929)、《兒童的因果概念》(1930)、《兒童的道德判斷》(1930),基本上都是通過個案調查和測驗,對兒童思維作質的分析,是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並為他以後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約從20世紀50年代前後起,他對兒童思維或智力的發展進行了規模龐大和系統完整的研究。他以數理邏輯作為刻畫兒童思維發展的工具,他的一篇講演錄《邏輯學與心理學》(1956)對此有簡要的說明,在兒童思維研究的領域中開辟了新的研究途徑。他的《智力心理學》(1950)和《兒童心理學》(1969)是兩本比較系統的兒童心理學的理論著作。他的《兒童智力的起源》(1953)、《兒童的心理意象》(1971)、《兒童邏輯的早期形成》(1964)、《從兒童到青年邏輯思維的發展》(1958)等書分別就各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思維發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晚年代表作是《結構主義》(1968)和《發生認識論》(1970),這表示他的發生認識論體系的確立,並公開標榜他的結構主義的哲學立場。
❺ 讓 皮亞傑的構建主義出自哪個文獻 畢業論文需要用 急求 謝謝
讓 皮亞傑的構建主義出自哪個文獻 畢業論
這個還是怎麼理解
❻ 「認知水平」這個概念是否最早由皮亞傑提出
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關於兒童發展方面,皮亞傑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兒童認知發展觀。他認為兒童不是機械地對環境刺激做出反應,而是積極主動的探索者,其心理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說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成熟也就是兒童機體的成長,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成熟,這是兒童心理發展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2.自然經驗在自然環境中獲得的經驗是心理發展的又一重要影響因素,主要是通過與外界物理環境的接觸而獲得,包括物理經驗和數理邏輯經驗。
3.社會環境幼兒是社會人,不僅需要從環境中獲取自然經驗,還需要進行社會交往,在社會相互作用和社會傳遞過程中獲得社會經驗,主要有語言、教育和社會生活等。
4.平衡化是機體通過自我調節的作用,使同化與順應之間相互協調達到平衡的過程。也就是機體在和環境發生不斷地交互作用中,對環境的適應過程。
皮亞傑認為,兒童主要通過動作來感知外界事物並獲取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稱為圖式。兒童心理發展的實質就在於不斷的發展圖式,在和環境不斷的交互作用中適應環境的過程。而圖式的發展和豐富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來實現的。同化是指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境時,把刺激整合到自己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順應是指改變主體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來適應客觀變化。比如一個嬰兒通過吸吮小奶瓶,發展了一種吸吮圖式。當他試圖吸吮大奶瓶的時候,就運用這種吸吮圖式,這就是同化。把陌生的事物納入到原有的圖式中,從而達到對於這一事物的理解。而如果這個嬰兒需要從吃奶改為吃飯,就需要改變原來的圖式以適應環境,這個過程即順應。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把兒童認知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對應的年齡0-2歲。這一階段兒童主要特徵有兩個。第一是僅靠感覺和動作適應外部環境,第二是獲得了客體的永恆性(9-12個月),即當某一物體從兒童視野中消失時,兒童知道該物體仍然存在。
2.前運算階段,對應年齡是2-7歲。這個階段有四個重要的特徵(1)萬物有靈論,也叫泛靈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2)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皮亞傑做了一個三山實驗,實驗證明幼兒只能站在自己的經驗中心來理解和認識事物。(3)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4)沒有守恆概念。如果把高矮粗細不同的三個杯子里倒入相同水量的水,孩子往往會認為高瘦的杯子里的水多,就是因為他沒有守恆概念。
3.具體運算階段,是7-11歲兒童能達到的水平。這個階段的標志是具有了守恆概念,另外思維具有可逆性。
4.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的兒童基本已經具備一個成人的認知水平,思維可逆性、靈活性更強,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
以上就是對心理學重要理論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詳細講解,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掃描二維碼 · 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教育理論」下載兩學章節練習題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❼ 皮亞傑理論有哪些
皮亞傑理論有哪些?皮亞傑的理論著作有《智力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皮亞傑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新途徑,是「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發生認識論」中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將兒童發展階段分為:感覺運動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和形式運思期,雖然不同的兒童以不同的發展速度經歷這幾個階段,但是都不可能跳過某一個發展階段。一、 皮亞傑生平及主要著作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1896年出生於瑞士若沙特,一生都居住在瑞士。
1918年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時才剛剛22歲,這時主要興趣在生物學,他根據觀察淡水軟體動物的各種適應變異,出版了一些報告,研究生態學和適應問題,發展了他的中心論題。適應是建立在有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不斷取得平衡的基礎之上。在更原始的物種中,這種適應是生理的和行為的,而人則以相互作用的活動擴大了知識。出版了《生物學與知識》一書。
後來,皮亞傑開始研究心理學,1919-1921年在巴黎亨利·西蒙領導下的「比納實驗室」工作。1921年,被指派到日內瓦盧梭學院工作(後來改為日內瓦大學國際研究所), 1924年起任日內瓦大學教授。皮亞傑在1933-1971年一直擔任所長,先後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法語國家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此外,皮亞傑還長期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的國際教育局局長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之職。皮亞傑還是多國著名大學的名譽博士或名譽教授。
為了致力於研究發生認識論,皮亞傑於1955年在日內瓦創建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並任主任,集合各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邏輯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和控制論學者研究發生認識論,對於兒童各類概念以及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展進行多學科的深入研究。
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因其學識淵博和貢獻卓越,他於196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卓越貢獻獎,1977年又獲該會桑代克獎以表彰他對教育心理學的貢獻。1972年於荷蘭獲得榮譽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的「伊拉斯姆士」獎金。1976年退休不再擔任教學工作,1980年逝世。
❽ 皮亞傑是哪的人他的關於幼兒的著名理論是什麼
教育和發展心理學巨匠——皮亞傑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1918年獲得瑞士納沙特爾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阿爾卑斯山的軟體動物》。皮亞傑於1921年任日內瓦大學盧梭學院實驗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內瓦大學教授。先後當選為瑞士心理學會、法語國家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此外,皮亞傑還長期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領導下的國際教育局局長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幹事之職。皮亞傑還是多國著名大學的名譽博士或名譽教授。 為了致力於研究發生認識論,皮亞傑於1955年在日內瓦創建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並任主任,集合各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邏輯學家、數學家、語言學家和控制論學者研究發生認識論,對於兒童各類概念以及知識形成的過程和發展進行多學科的深入研究。 皮亞傑將兒童思維的發展劃分為四個大的年齡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 一、感知運動階段(從出生到兩歲左右)。這一階段是思維的萌芽期,是以後發展的基礎。皮亞傑認為這一階段的心理發展決定著未來心理演進的整個過程。 二、前運演階段(兩歲左右到六七歲左右)。這一階段又稱前邏輯階段,這時兒童開始以符號作為中介來描述外部世界,表現在兒童的延緩模仿、想像或游戲之中。 三、具體運演階段(從六七歲左右到十一二歲左右)。在這個階段,兒童已有了一般的邏輯結構。 四、形式運演階段(十一二歲左右到十四五歲左右)。此時兒童的智慧發展趨於成熟,思維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體內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維具有更大靈活性。 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贈貴的文獻。因其學識淵博和貢獻卓越,他於1968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卓越貢獻獎,1977年又獲該會桑代克獎以表彰他對教育心理學的貢獻。1972年於荷蘭獲得榮譽地位相當於諾貝爾獎的「伊拉斯姆士」獎金。 主要著作: 《兒童的語言和思想》 《兒童的判斷和推理》 《兒童關於世界的概念》 《兒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兒童的道德判斷》 《兒童智慧的起源》 《兒童現實概念的構成》 《兒童符號的形成》 《智慧心理學》 《從兒童到青年邏輯思維的發展》 《兒童邏輯思維的早期形成》 《發生認識論導論》 《發生認識論原理》 《結構主義》
❾ 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 引用別人的畢業論文怎麼標注
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著作作者+篇名或書名等+參考文獻的類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引用別人的畢業論文的標注格式為(畢業論文類型為學位論文[D]):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舉例如:
[11] 張築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 1983:1-7.
(9)皮亞傑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
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