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書文獻
韋慶遠、柏樺《中國政治制度史》(第二版)2005年3月
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驥:《中國古代官僚政治》,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年。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樓勁、劉光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與皇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連達、朱子彥:《中國皇帝制度》,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澤華:《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三聯書店,2001年。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1991年。
馬克垚:《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閻步克:《職位與品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華書局,1963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吳宗國:《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1982年。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10)人民出版社 1996年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華東師大出版社 1988年3月
左言東: 《中國古代官制》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5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三聯書店 1999年
張晉藩:《中國政治制度史》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1987年
張創新:《中國政治制度史》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年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三聯書店,2000
Ⅱ 關於清代檔案文獻編纂的書有哪些
清朝檔案文獻編纂成果
①《大清律例》
②《聖訓》 ③《清會典》 ④《清實錄》
⑤《方略》與《紀略》 ⑥《籌辦夷務始末》
Ⅲ 關於清朝歷史書籍
1.雍正王朝——兩千多年來,以郡縣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權與自耕農制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無法調和的矛盾。面對這種矛盾,改革是一種必然選擇,歷史上的王安石、張居正都嘗試過,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親自選擇的繼承人乾隆又將其新政慢慢消解了,這深刻地預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滅的命運。
2.清朝大歷史——《清朝大歷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對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述評。全書結構嚴謹,評論精當,用詞古雅,引文考究,是研習清史者重要資料。
3.中國歷史大講堂:清朝史話——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脈絡者,我們的歷史是最應珍視的一筆遺產。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獻,文書檔案浩如煙海,一部中國史,該從何處說起?
4.一本書知曉清朝——《一本書知曉清朝》是2010年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本書分別講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後、文臣武將、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講義——《清史講義》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實錄》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檔冊及《朝鮮李朝實錄》等鮮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學派扎實細密的功夫考訂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歷史的諸多核心問題。
本書主要分為《開國》、《鞏固國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轉危為安》五章,對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經濟、文化進行了全面的簡要敘述,為研習清史者之入門必讀書。
(3)清代政書文獻擴展閱讀
清朝歷史(1616年—1912年)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歷史。本詞條介紹的是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96年的歷史。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後金,但都被擊敗。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爭。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遠在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以為明帝報仇為名引清軍入關。隨後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康熙之後,繼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發展時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統治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經濟,國力更加昌盛;加強了同蒙、回等少數民族的聯系,穩定了清朝對各族的統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統治的時期,社會穩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國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鼎盛階段,史稱"康乾盛世"。
1840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以後,英政府以保護僑民為名,出動軍艦企圖進攻廣州,史家一般以這一事件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此後清朝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探索國家獨立富強的社會變革,但都失敗。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自此滅亡。中國脫離了帝制而轉入了民主共和時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立國,孫文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二月十二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亡,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正式結束。隨後孫文讓位予袁世凱,南北統一,袁世凱定都於北京。
後來,1917年張勛組織辮子軍,於北京擁護宣統帝溥儀,復辟清朝(史稱張勛復辟),但只持續12天而終。日本於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1932年扶持溥儀建立滿洲國,其最終隨著1945年蘇聯的八月風暴行動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統觀使然,如同元朝滅亡之際,清亡時堅持忠於大清者漢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發使得有些漢臣甚至捨身殉國。在民國建立後,部分漢臣終身以清朝遺老自居。
Ⅳ 中國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政書
政書是主要記載典章制度沿革變化及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的專版書。由於它具有工具書權的某些性質、特點,故人們也將其歸入工具書的范疇。
代表書籍有: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清朝續文獻通考》等十部政書的合稱。
通典,唐杜佑編著的一部通史性政書,作於安史之亂以後,共 200卷,分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 9門,每門又各分子目,並以年代為序,系統地記述了自上古黃帝至唐天寶末年的歷代經濟、政治制度的沿革變遷(其中一部分記述到唐代宗、德宗時)。
通志,南宋鄭樵編著的一部紀傳體通史性政書。記述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典章制度 (部分述至唐或北宋)。共200卷,分為本紀18卷、 世家3卷、 列傳108卷、載記8卷、四夷傳7卷、年譜4卷、略25卷。紀傳皆取材於諸史舊文,有增刪。
文獻通考,元馬端臨編著,共348卷,分 24考,敘載自上古至南宋寧宗嘉定末年的歷代典制。
續三通和清三通,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刊印《三通》,並設立「續文獻通考館」 。
Ⅳ 政書的代表書籍
清乾隆十二年(1747),武英殿刊印《三通》,並設立「續文獻通考館」 (後改名「三通館」), 命張廷玉等為總裁,齊召南等為纂修,陸續編成 《續文獻通考》 250卷、 《續通典》 150卷、《續通志》640卷、《清朝通典》100卷、《清朝通志》126卷、《清朝文獻通考》300卷。以上六部書皆仿效「三通」體例而成,分別稱作「續三通」和「清三通」,與「前三通」合稱「九通」。「續三通」上接「前三通」,敘事至明末,材料多取自宋、元、明史。「清三通」上接「續三通」,敘事止於乾隆五十年(1785),材料多來源於當時文獻,頗有價值。1921年,近人劉錦藻又編成《清朝續文獻通考》400卷,上接《清朝文獻通考》,敘事止於清宣統三年(1911),分 30門136類,記述清後期 126年間各種典章制度的遞嬗劇變,材料之豐富,價值之高,僅次於「前三通」。其中新增外交(分交際、界務、傳教、條約諸類)、郵傳(分總類、船政、路政、電政、郵政諸類)、實業(分總務、農務、工務、商務諸類)、憲政4考,反映了中國近代政治、經濟體制變革的情況。該書與「九通」合稱「十通」,記載了從上古至清末的典章制度。1935~193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把清光緒中浙江書局刊本《九通》與《清朝續文獻通考》合編成《十通》,影印出版,並附《十通索引》。
Ⅵ 講清朝歷史的書籍
1、《細說清朝》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對俄和戰、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等歷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吳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鴻章、康有為、慈禧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還闡釋了順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謎。本叢書所採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採的史學著作。
2、《正說清朝十二帝》
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3、《正說清朝三百年》
本書14個專題,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發展。「帝王」部分不僅僅反映各帝性格、功過,更企圖通過敘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興起與衰亡的軌跡。
「後宮」、「皇宮和皇家園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科舉」、「文化」 這些專題既橫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縱向性地逐階段地反映這些方面的發展。「滅亡」專題則專門敘述其滅亡過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5、《太監談往錄》
《太監談往錄》系多名晚清太監回憶錄的合集,包括《宮廷瑣記》(信修明著)、《清官太監回憶錄》(馬德清等述、周春暉記)和《太監往談錄》(耿進喜述、朱家浯記)3個部分。
內容多為身之親歷、目之親睹和耳之親聞,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記錄了作者的太監生活及相關的宮廷見聞。
雖然他們在清官的服役時間、服務對象不盡相同,文化程度、思維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內容或多或少與事實存在誤差,但由於都是作者的親歷親聞,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卻可以彌補史料之闕。將一個個零碎的細節連綴起來,呈現給讀者的便是一段鮮活細膩、有血有肉的歷史。
Ⅶ 《政書》文獻價值
網路上搜到的,僅供參考哦:
政書是專門記載歷代或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及其沿革的專書。它按類匯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資料,具有資料匯編的性質。
按收錄典章制度的時代范圍分,政書可分為通代性質的「十通」和斷代性質的「會要」、「會典」兩大類。「十通」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包括「三通」:《通典》(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通志》、《文獻通考》(政書中最有價值之作);「續三通」:《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獻通考》;《清續文獻通考》。「會要」、「會典」則只記載一代的典章制度史料。如《唐會要》(現存最早的一部會要著作)、《唐六典》(現存最早的一部會典著作)。
按體例分,政書可分為以類相從的「十通」、「會要」體和以六部為綱的「會典」體。前者大都以門類分錄歷代或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資料;後者則以六部分錄章程法令及各種典禮資料。
政書具有資料性、匯編性、分類性等特點:
⑴ 資料性。政書是網路全書式的大型資料匯編,其內容之廣泛、系統,材料之豐富、詳備,列古今各類工具書之首。
⑵ 匯編性。政書都從各種文獻中輯錄資料,取材非常廣泛。
⑶ 分類性。政書是分門別類地排比或摘述資料,並大多以分類的形式出現。古代政書的立類,一般以倫理為原則,以事物形態為依據。
Ⅷ 《農政全書》都引用了那個時期的文獻
據統計,《農政全書》共徵引了二百二十五種文獻,此外,尚有部分未註明文獻來源的不包括在內。徐光啟一生勤奮,博覽群書,「大而經綸康濟之書,小而農桑瑣屑之務,目不停覽,手不停毫」,從汗牛充棟的古代典籍中挑選出大量的農學資料,加以梳理條貫,編排到《農政全書》中去。所引文獻有先秦的,有漢至元各代的,也有大量明代著作。多則全書、全篇、全章錄入,少則只摘引只言片語。內容既有有關農業典制和行政管理的,也有農業理論和技術方面的,還有的涉及到歷史、地理以至名物訓詁等方面。徐光啟雜采眾家,廣征博引,並非不加區別的一概照錄,而是根據嚴格的編選原則,仔細地進行甄選。對於古代典籍中的陰陽五行讖緯等封建思想,他盡量予以剔除,摒棄不用。如對《佉勝之書》和《齊民要術》中的厭勝術等迷信內容,《農政全書》一概不予摘錄。元末的《田家五行》,徐光啟也只是選擇了有科學價值的氣象諺語部分。陳訏、王禎的農書都辟有「祈報篇」,宣揚農業收成的豐歉取決於祈天是否虔誠。徐光啟反對這種唯心論的說法,《農政全書》一反舊例,不再設「祈報篇」。就是對那些已經摘入的文獻,他也並不盲從前人的成說,而是大膽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這主要反映在他寫的批註里。這些批註或詮釋,或補充,或引證,或記事,或總結,或評論得失,或觸類旁通。這些文字大都不長,內涵卻非常豐富,不一而足。另外,徐光啟對採摘的文獻,每每圈圈點點,並用不少的符號加以區別,也自有其用意。
Ⅸ 有哪些關於清代歷史的書籍或者文獻
清史稿
Ⅹ 政書是什麼書歷史上專門記載政書的是誰呢
在中國古代,編纂史書是一個極受歷朝歷代封建王朝重視的浩大工程,其中典章制度這一塊是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載歷朝歷代典章制度的專書就稱之為“政書”。
政書在各個時期的稱呼都有所不同,比如《隋書·經籍志》稱之為“舊事”,兩唐志稱之為“故事”,到了清朝《四庫全書總目》才稱之為“政書”。
由此看出,政書的淵源很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編寫《尚書》、《周禮》的商周時期。
至於成為一種專精詳細的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專史,則是從唐杜佑編纂的《通典》開始。
到了宋朝,王溥有《唐會要》、《五代會要》,徐天麟有兩漢會要,成為斷代的典章制度史,即“會要”體例。
後面仿效作品越來越多,如雨後春筍,遂自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這種“會要”體例和劉、杜的那種“通典”體例,可以說是同源而異流,最後形成兩個不同的體例系統。